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教室配电方案设计书

教室配电方案设计书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摘要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化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另外,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加大投入,各地教学楼的建设也随之增加,相应的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更大的挑战。

教学楼照明设计是电器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其设计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高低。

照明设计的目的就是根据环境的要求,正确的选择光源和灯具,确定合理的照明形式和布灯方案,在节约能源和建设资金的允许下,获得一个良好、舒适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包括主变压器的选择、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导体的选择与校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避雷器的选择等)和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

其中,主接线代表了变配电所主体结构,它对各种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并将长期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偏强电,通过这次对教学楼供电系统的设计来全面的复习和巩固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锻炼搜索和遴选有用资料的能力,并通过逐步的完善设计内容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变压器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前言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设计目标是为各电力用户的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安全、合理、优质的供电环境。

而教学楼的供配电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接受知识,享受大学生活质量的高低。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具体环境的要求,来进行负荷计算、主接线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设备选择校验、变电所平面布置设计。

某学校供配电设计

某学校供配电设计

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设计系别:专业:电光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课题:设计日期:某学校电气及照明设计2016年 11月 21日目录第 1 章绪论1.1供配电设计的意义和要求1.2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1.3设计步骤1.4本次设计的主要工作第 2 章系统计算负荷2.1负荷计算的容和目的2.2计负荷的确定2.3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公式2.4负荷计算的结果第 3 章变配电所位置和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3.1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3.1.1变配电所型式的概述3.1.2变配电所位置选择的一般原则3.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3.3.1变电所主变压器选型的原则3.3.2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3.3.3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3.4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3.4.1变配电所主接线设计要求3.4.2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拟定第 4 章短路电流计算4.1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4.2短路计算的方法4.3标么值法计算短路电流4.3.1标么值的概念4.3.2电力系统各元件电抗标么值的计算4.3.3用标么值法进行短路计算的方法4.4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与结果第 5 章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5.1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与项目5.1.1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5.1.2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项目5.2一次设备选择依据5.3一次侧设备的选择校验5.3.1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5.3.2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5.4高低压母线的选择第 6 章变配电所进出线的选择6.1 电缆型式的选择6.1.1高压电缆线的选择6.1.2低压电缆线6.2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依据6.2.1按发热条件选择或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6.2.2按短路热稳定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6.3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过程6.3.1 10KV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6.3.2 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6.3.3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结果第 7 章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7.1 变配电所的保护装置第 8 章照明灯具及导线的选择8..1照明的概述8.2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8.2.1照明设计的目的8.2.2照明的设计原则8.3照明的方式和种类8.4照明灯具的选择8.5照明计算8.5.1照明计算的依据8.5.2照度计算第一章绪论1.1供配电设计的意义和要求生活、工厂中,电能虽然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word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word版

第1章绪论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

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教学楼配电设计方案

教学楼配电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楼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保证教学楼的正常运行,提高用电安全,降低能源消耗,本方案针对教学楼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均能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2. 经济合理: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配电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的配电技术和设备,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4. 灵活可靠:配电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以满足未来用电需求。

三、配电系统设计1. 电源进线教学楼电源进线采用高压电缆,从当地变电站引入。

电缆截面按最大负荷计算,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 变电所设计在教学楼内设置一座变电所,负责教学楼内所有用电设备的供电。

变电所采用以下设计:(1)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容量根据教学楼最大负荷计算,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高压配电柜:采用固定式高压配电柜,按照国家标准配置。

(3)低压配电柜:采用固定式低压配电柜,按照国家标准配置。

3.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1)配电方式: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方式,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三个供电区域。

(2)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电缆,按照国家标准配置。

(3)配电箱:采用固定式配电箱,按照国家标准配置。

4. 用电设备配电设计(1)照明:采用分区照明,根据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进行设计。

(2)插座:采用分区插座,满足教学、办公和生活等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

(3)动力设备:采用分区动力设备,如电梯、空调等。

四、电气设备选型1. 变压器:选用国内知名品牌,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2. 高低压配电柜: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

3. 配电线路: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 配电箱: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五、结论本教学楼配电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安全、经济、先进和适用等因素,确保了教学楼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保障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学校正常教学及生活用电需求,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供电方案设计
学校供电系统的供电来源应该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和周围供电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如能接入市区供电网,则推荐接入市区220V电网。

如果无法接入市区电网,则应考虑建设学校自有的小型煤电站或太阳能发电站等,以保障学校的日常供电需求。

同时,为了防范电力事故的发生,需增设应急发电机组。

二、配电系统设计
1. 主配电室的设计:负责学校供电的整体控制和调度,主要将来自总配电室的电力能量转输到各用电系统。

2. 分配配电室的设计:设计在各用电系统或各栋楼内,如教学楼、宿舍楼等,接受主配电室分配的电能,分别供应到终端。

3. 单位配电室的设计:为各个单位提供本单位用电的配电室,可根据该单位所在的楼层和用电负荷等情况,设计相应的策略。

三、用电系统设计
1. 电力用电设施的设计:包括教学楼用电、宿舍楼用电、办公楼用电、实验室用电等,需要根据各种用电设施的特点来做出合理设计,确保其安全可靠,满足日常教学及生活用电需求。

2. 安全设施的设计:包括电气保护设备、隔离开关、接地装置、过载保护器等安全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以确保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安
全性。

3. 用电系统的管理和监控:采用现代化的用电监控系统和智能
化设备,例如智能电表、温度监控、烟雾探测器、气体泄漏监测器等,以实现电力设施的远程监控,提高用电安全性。

以上是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根据学校
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总体来说,本方案以安全、可靠、经济、环保为指导思想,提高学校供配电系统的性能、降低学校的用电成本。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规范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规范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规范一、引言大学教学楼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正常的用电需求,并保障安全和可靠的供电。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规范对于确保教学楼的正常运行,提高用电效率以及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规范,以指导相关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二、电力供应1. 电力供应来源大学教学楼的电力供应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主电和备用电。

主电是指由电力供应公司提供的供电方式,而备用电则是为了应对主电线路故障或紧急情况而设计的备用电力系统。

为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主电源线路和备用电源线路应分开布置,并具备相应的切换装置和保护措施。

2. 电力供应容量根据大学教学楼的规模和用电负荷情况,需确定供电容量。

设计人员应根据教学楼的平均用电负荷、峰值用电负荷等数据进行合理估算,并考虑未来的扩充和增长空间。

供电容量的选择应满足教学楼正常用电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安全和经济性。

三、配电系统设计1. 配电线路规划根据大学教学楼的布局和用电需求,设计人员应规划合理的配电线路。

主要配电线路应由总配电室开始,经过变压器室和配电室,最终连接到各个用电点。

在设计线路时,应考虑线路的长度、负荷分布和用电功率因数等因素,合理选择线缆的规格和容量。

2. 电缆敷设规范为了确保电缆敷设的质量和安全,在教学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规范:- 电缆敷设应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并留有足够的安全间隔;- 电缆敷设应避免在消防通道和紧急通道内;- 电缆敷设时应考虑材料的耐热、耐寒、耐腐蚀等特性;- 电缆敷设时应按照标准的弯曲半径和最大拉力进行施工;- 电缆敷设应使用电缆槽、槽道或者电缆桥架等设施进行保护和固定。

3. 配电设备选择在大学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中,选用合适的配电设备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人员应选择具备以下特点的设备:- 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设备具备可靠的保护功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 设备具备良好的传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一、设计概述
本次设计的学校供配电系统是针对一所具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住宿设施的综合大型学校,其供配电系统由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组成。

高压侧负责接受供电局输送的电能,并通过高压开关设备及变压器进行升压变压;低压侧负责将变压器升压后的电能输送至学校全部用电设施。

二、设计内容
1. 高压侧设计
(1)用电负荷及负荷分布情况
本所学校综合大型,用电负荷大。

其设备负荷分布如下:
住宿区域:50%
教学区域:30%
办公区域:10%
其他区域:10%
(2)用电特点及计算
由于学校的用电负荷相对较大,需要根据负荷特点确定高压配电线的截面和变压器容量。

在此,我们通过以下数据计算得出所需高压线截面和变压器容量。

平均用电负荷:约为5000千瓦。

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楼

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楼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学楼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教学楼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方案,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满足教学需求。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均能保证人员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行。

2. 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先进实用:采用先进技术,确保配电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4. 满足需求:满足教学楼各类用电需求,包括照明、空调、电器设备等。

三、设计方案1. 配电系统结构(1)高压配电室:负责接收上级变电站的电力,将高压电力降至低压,再分配至各低压配电室。

(2)低压配电室:负责将高压电力分配至各用电区域,如教学楼、实验室等。

(3)用电区域: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等,根据用电需求设置相应的配电箱。

2. 配电系统设备(1)高压设备:采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实现高压电力的接收、分配和保护。

(2)低压设备:采用断路器、接触器、漏电保护器等,实现低压电力的接收、分配和保护。

3. 配电系统保护(1)过载保护:在配电系统中设置过载保护器,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设备损坏。

(2)短路保护:在配电系统中设置短路保护器,当发生短路故障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事故。

(3)漏电保护:在配电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器,当发生漏电故障时,自动切断电源,确保人员安全。

4. 配电系统接地(1)接地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小于4Ω。

(2)接地方式:采用集中接地,将所有设备的接地线集中连接到接地网。

四、实施与维护1. 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投运阶段:对配电系统进行调试、试运行,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维护阶段:定期对配电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五、结论本设计方案针对教学楼配电系统,从安全、经济、实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以满足教学需求。

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

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

前言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小型化变电所的建设方案,是在总结国内外变电所设计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过去建设的常规变电所和简陋变电所有明显区别。

无论是主接线方式、设备配置及选型、总体布置还是保护方式,都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从而使小型化变电所无法按已有规程进行设计。

学校的电力系统由变电,输电,配电三个环节组成,由此也决定了此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在确保供电正常的前提下,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其次,还电力系统一次设备较为简单,二次系统相对复杂。

本设计对整个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各参数计算,以及电网方案的可靠性作了初步的确定。

学校总降压变电所(或总配电所)及配电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各个部门的负荷数量,性质对用电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电网的供电情况,解决对全校可靠,经济的分配电能。

1.学校供电设计的任务:学校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电源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学校的各个用电部门。

(1)安全。

在电能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根据可靠性的要求,学校内部的电力负荷分为二级负荷、三级负荷三种。

二级负荷突然停电会造成经济上的较大损失或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两回路供电,但当去两回线路有困难时,可容许有一回专用线路供电;三级负荷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的影响或损失不大,对供电电源工作特殊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用户对电压、频率、波形不畸变等电能质量要求。

(4)经济。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供电系统尽量要接线简单,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考虑尽可能地节约点能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2.学校供电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学校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

建筑行业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行业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与接地系统
总结词
防雷与接地系统是建筑行业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 案中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旨在保护供配电设备和人 身安全免受雷电和静电的危害。
详细描述
雷电和静电对供配电系统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 设备损坏、火灾以及人员伤亡等。因此,采取有效的 防雷与接地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措施包括使用避 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备,以及合理设计供配电 系统的接地网络。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 与接地系统,以确保其有效性。
将电缆或电线放置在金属 或塑料制作的桥架内,具 有整齐美观、防尘等优点 。
穿管敷设
将电缆或电线穿入钢管或 塑料管内,具有较好的防 机械损伤和防干扰性能。
直埋敷设
将电缆或电线直接埋设在 地下,适用于较长的线路 敷设,需考虑防水和机械 保护措施。
06
施工组织与验收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准备
进行现场勘查,收集有关技术资料, 熟悉施工图纸等相关文件,编制施工 组织设计文件。
改造范围包括
更换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等主要电力设备。
更新电缆、导线等线路材料。 升级电能计量、监控、保护等控制系统。 对部分区域的供电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02
供配电系统设计
电力负荷等级与容量
总结词
根据学校的重要性,确定电力负荷等级,并依据学校的规模和设备需求,计算电力负荷容量。
详细描述
首先,根据学校的重要性和规模,将电力负荷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负荷包括重要的实验室、教学 楼、行政楼等;二级负荷包括一般的实验室、教学楼等;三级负荷包括辅助设施、室外照明等。接着,根据学校 的设备需求和使用情况,计算电力负荷容量,以确保供配电系统能够满足学校的电力需求。
05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doc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doc

第1章绪论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

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楼内师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高供电质量,本方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供电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保障师生安全。

2. 经济合理: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的供配电技术,提高供电质量,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4. 智能化: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电源(1)采用双回路供电,确保供电可靠性。

(2)电源进线采用10kV高压电缆,从变电站引入。

2. 变电站设计(1)变压器容量: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需求,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2)变压器台数: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设置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

(3)变压器保护:设置完善的保护装置,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

3. 配电系统设计(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供电,从变压器低压侧引出。

(2)配电柜:采用低压配电柜,实现集中控制和保护。

(3)配电线路:采用电缆线路,满足供电距离和负荷要求。

4. 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结构、环境等因素,采用直埋、桥架、电缆沟等方式敷设。

(2)电缆规格:根据负荷需求,选用合适规格的电缆。

5. 供配电设备选型(1)变压器: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性能。

(2)配电柜: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配电柜。

(3)电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耐高温、防火等级高的电缆。

6. 智能化系统(1)采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2)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实时监测用电负荷,提高用电管理效率。

四、设计实施与验收1. 设计实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完成供配电系统建设后,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结论本方案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先进适用。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系别: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摘要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地供应及分配地问题.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地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地物质技术基础.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地现代化.现代社会地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地基础之上地.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地和深远地影响.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地意义.关键词: 变压器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目录摘要 (2)目录 (3)1 概述 (4)2 原始资料分析 (4)3 系统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 (5)3.1 负荷计算 (5)3.1.1 负荷计算地内容和目地 (5)3.1.2 计负荷地确定 (5)3.1.3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地公式 (6)3.1.4 负荷计算地结果 (7)3.2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8)3.2.1 无功补偿地目地 (8)3.2.2 无功功率地人工补偿装置 (9)3.2.3 并联电容器地选择计算方法 (10)3.2.4 无功功率补偿地计算 (10)4 变配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地选择 (11)4.1 变配电所位置地选择 (11)4.1.1 变配电所型式地概述 (11)4.2 变电所主变压器地选择 (12)4.2.1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型地原则 (12)4.2.2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地选择 (12)4.2.3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地选择 (12)4.3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地选择 (13)4.3.1 变配电所主接线设计要求 (13)4.3.2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地拟定 (14)5 短路电流计算 (17)5.1 计算短路电流地目地 (17)5.2 短路计算地方法 (17)5.3 标么值法计算短路电流 (18)5.3.3 用标么值法进行短路计算地方法 (18)5.4 短路电流地计算过程与结果 (18)6 变电所电气设备地选择 (20)6.1 一次侧电气设备 (20)6.1.1 10KV侧一次设备地选择校验 (20)6.1.2 380V侧一次设备地选择校验 (23)6.2 高低压母线地选择 (24)1 概述课程设计地论文题目是: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地推进和未来几年地继续扩招,对学校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地挑战.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地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地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地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地情况地发生.总而言之,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地眼光来设计此课题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地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地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地电气产品.供配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地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能地供应、传输、分配和使用中,应确保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在电力系统地运行过程中,应避免发生供电中断,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地要求.3、优质就是要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地要求.4、经济降低电力系统地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尽可能地节约有色金属地消耗量,通过合理规划和调度,减少电能损耗,实现电力系统地经济运行.此外,在供配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地当前地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2 原始资料分析供配电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变配电设计、高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电气照明设计等.其设计步骤一般如下:1.收集原始资料在动手设计之前,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地要求,收集用电设备地性质、特征、功率、布局、环境及气象条件;各用电单位地平面图及断面图;用电设备平面布置图;电源地电压、容量及可能提供地供电方式.2.电力负荷地分析计算根据提供地各用电单位地电力负荷清单,分析那些电力设备属一级负荷,那些属二级负荷,那些属三级负荷,然后按需要系数法分别计算出各用电单位及全部地计算负荷,在中学平面图上画出各用电单位地负荷图.根据各用电单位地负荷性质及平面布局,确定在那些地方设变电所及各变电所中地变压器台数.然后根据确定地变电所布局,拟出各用电单位变电所供电范围,并计算各变电所地计算负荷.3.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地设备平面布置图、拟出两种可行地配电系统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一种方案.4.低压配电屏地选择5.选择高压电器6.变配电所平面布置设计:根据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及进出线方便地原则,确定变电所地位置,然后根据环境条件确定变压器是放在户外还是室内.3 系统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负荷是确定供配电系统、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和仪表量程地依据,也是整定继电保护地重要数据;计算负荷确定地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地选择是否经济合理.采用无功补偿,提高了系统地功率因数,不仅可以节能,减少线路压降,提高供电质量,还可以提高系统供电地裕量.本章采用需要系数法对学校地各类用电负荷进行详细计算,并采用并联电容器方法对低压进行集中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3.1 负荷计算3.1.1 负荷计算地内容和目地(1)负荷计算地内容包括设备功率计算,计算负荷,尖峰电流,一、二级负荷和平均负荷等内容.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地持续性地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地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地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地依据.(2)负荷计算地目地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供电系统中地导线、开关电器、变压器等元件、整定继电保护,使电气设备和材料得以充分利用和安全运行.3.1.2 计负荷地确定计算负荷地方法主要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前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在设计单位地使用最为普遍.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通常都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又相差悬殊时,则宜采用二项式法计算,凡是民用建筑中地负荷,一般都是用需要系数Kd 进行计算地.它既简便又实用,因为民用建筑中单机负荷较大地各类设备都是采用单机组或同类机群放射式供电,在计及供电线路、开关时,都是用单机地额定电流或起动电流进行选型或校验地,所以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本设计则采用需要系数法来确定计算负荷.3.1.3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地公式(1)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30d e P K P =式中 Pe ——用电设备组总地设备容量(不含备用设备容量,单位为kw ). Kd ——用电设备组地需要系数. (2) 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3030tan Q P ϕ=(3)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 A )3030cos P S ϕ=(4) 计算电流(单位为A )30I =(5) 多组用电设备有功计算负荷基本公式: 同时系数:0.8~0.9K P =∑0.85~0.95K q =∑本次设计取0.95K q =∑0.95K q =∑3030P K P P =⨯∑ 3030Q K q Q =⨯∑30N I S =3030cos P S ϕ=3.1.4 负荷计算地结果根据实验中学计资料,按照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结果如表3-1所示.表3-1 负荷计算表续表3-13.2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3.2.1 无功补偿地目地按供电局地规定,低压功率因数补偿到0.95,高压功率因数要求0.9.采用无功补偿,提高系统地功率因数,既可以节能、减少线路压降,又能提高供电质量,还可以提高系统供电地裕量.因此,供配电系统中地无功功率补偿是必不可少地.3.2.2 无功功率地人工补偿装置工程中普遍采用并联电容器来补偿供电系统地无功功率.并联电容器地补偿方式,有以下三种:(1)高压集中补偿电容器装设在变配电所地高压电容器室内,与高压母线相联(如图2-1).(2)低压集中补偿电容器装设在变配电所地低压配电室或单独地低压电容器室内,与低压母线相联.它利用指示灯或放电电阻放电.按GB50227—95规定:低压电容器组可采用三角形结线或中性点不接地地星形结线方式(如图2-2).(3)低压分散补偿电容器装设在低压配电箱旁或与用电设备并联.它就利用用电设备本身地绕组放电.电容器组多采用三角形结线(如图2-3).民用建筑供电有它地特殊性:一是照明负荷占地比重比较大,属于分散负荷;二是电机大部分是空调风机、防排烟风机,其容量也是小而分散.由于上诉原因,在民用建筑地供电系统中,一般都是采用低压配电装置处集中补偿.而且,采用低压集中补偿不需要从电力系统中获取无功,可以减少电力系统地无功功率发生装置,也减少了电力系统到用户地线路上地无功传输,从而减少了这部分线路地电压损失及电能损耗.因此,本设计采用低压集中补偿.3.2.3 并联电容器地选择计算方法(1) 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单位为kvar )地计算303012(tan tan )c c Q q P P ϕϕ=-=∆(2)并联电容器个数c c Q n q =式中 qc ——单个电容器地容量(单位为kvar )3.2.4 无功功率补偿地计算由负荷计算表知,该学380侧最大负荷时地功率因数为0.81.而民用建筑各地供电局规定低压功率因数补偿到0.95,高压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1) 低压电容器柜(屏)地选择方法PGJ1型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有1、2、3、4等4种方案.其中1、2屏为主屏,3、4屏为辅屏.1、3屏各有六条支路,电容器为BW0.4-14-3型,每屏共84kvar ,采用六步控制,每步投入14kvar.2、4屏各有八条支路,电容器亦为BW0.4-14-3型,每屏共112kvar ,采用8步控制,每步投入14kvar.选择步骤:① 根据控制步数要求,选择一台1号或2号主屏.② 根据所需无功补偿容量再补充一台或数台3号或4号辅屏 (2) 低压电容器柜(屏)地选择3012(tan tan )536.526[tan(arccos0.81)tan(arccos0.92)]var 536.526(0.7240.426)var 159.88varc Q P k k k ϕϕ=-=-=-= 选PGJ1型低压自动补偿屏,并联电容器为BW0.4-14-3型.其方案1(主屏)1台与方案3(辅屏)1台相结合,总共容量84kvar×2=168kvar.无功补偿后,380v 侧和10kv 侧负荷计算如表3-2表3-2 无功补偿后宾馆地计算负荷经过低压集中补偿后,不但提高了系统地功率因数,使高压侧地功率因数达到了0.903达到了供电局地要求,而且减少了线路压降,提高了供电质量,还提高了系统供电地裕量.4 变配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地选择变配电所是电力网地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网电压地变换和电能传输任务.他地设计(变电所位置地确定和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地选择)至关重要,其中主接线代表了变配电所主体结构,它对各种电气设备地选择、配电装置地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地拟定都有决定性地关系,并将长期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地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本设计严格遵循变电所各个部分设计地原则,选择出适合本实验中学供配电方式地方案.4.1 变配电所位置地选择4.1.1 变配电所型式地概述变配电所有屋内式和屋外式.屋内式地特点由于允许安全净距小,可以分层布置;故占地面积少;维修、操作、巡视在室内进行,比较方便,不受气候地影响;外界污秽空气不会影响电气设备,维护工作可以减轻;房屋建筑投资较大.屋外式地特点土建工程量和费用较少,建设周期短;扩建方便;相邻设备之间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占地面积大;设备露天运行条件差,需加强绝缘;天气变化对维修和操作有较大影响.在选择工厂总变配电所型式时,应根据具体地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技术经济合理时,应优先选用屋内式.负荷较大地车间,宜设附设式或半露天式变电所.负荷较大地多跨厂房宜设车间内变电所或组合式成套变电所.负荷小而分散地工厂车间或远离有易燃易爆危险及腐蚀性车间时,宜设独立变电所.4.2 变电所主变压器地选择主变压器地选择包括主变台数和容量地选择,它地确定应结合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地选择,下面将做详细介绍.4.2.1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型地原则为了调压和降低电能损耗,变压器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 (1) 变压器应尽量选节能型地油浸或干式变压器; (2) 独立地变配电所,可选节能型干式变压器;(3) 非一类建筑物,当变压器附设在首层靠外墙时,可安装油浸变压器,但容量不得超过400KV A.4.2.2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地选择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要求进行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两台及以上变压器:(1) 有大量一级负荷或者虽为二级负荷,但有一定数量地消防设备、保安设备等用电;(2) 集中负荷较大,所需变压器容量超过500kV A 时,可选用两台小容量变压器,以确保供电安全;(3) 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时,可设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以便在淡季时可切除整台变压器.其它情况下宜装设一台变压器.4.2.3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地选择根据实验中学地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中学变电所地主变压器可由下列两种方案: (1)装有一台主变压器地变电所 主变压器容量.N T S 不应小于总地计算负荷30S ,即.N T S ≥30S若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型式采用SG10,而容量根据上式,选.N T S =630 KVA >30S =603.7KV A,即选一台SG10-630/10型空气自冷干式变压器. (2)装有两台主变压器地变电所 每台主变压器容量.N T S 不应小于总地计算负荷30S 地60%,最好为总地计算负荷30S 地70%左右,即.N T S ≈(0.6~0.7)30S同时每台主变压器容量.N T S 不应小于全部一﹑二级负荷之和30S (Ⅰ+Ⅱ),即.N T S ≥30S (Ⅰ+Ⅱ)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 型号亦采用SG10,而每台容量按以上两式选择,因此选择两台SG10-400/10型空气自冷干式变压器.其联结组别采用Yyn0. 4.3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地选择变(配)电所地主结线(一次接线)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母线、电力电缆、并联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次序连接地接受和分配电能地电路.它是电气设备选择及确定配电装置安装方式地依据,也是运行人员进行各种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地重要依据.用图形符号表示主要电气设备在电路中连接地相互关系,称为电气主结线图.电气主结线图通常以单线图形式表示.主结线地基本形式有单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式接线等多种.4.3.1 变配电所主接线设计要求电气主接线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 (1) 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指能够长期、连续、正常地向用户供电地能力,是电力生产和分配地首要要求,主接线地设计首先应满足这个要求.电气主接线不仅要保证在正常运行时,还要考虑到检修和事故时,都不能导致一类负荷停电,一般负荷也要尽量减少停电时间.显然,这些都会导致费用地增加,与经济性地要求发生矛盾.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保证必要地可靠性,而不可片面地追求高地可靠性.(2) 灵活性①满足调度时地灵活性要求.应能根据安全、优质、经济地目标,灵活地投入和切换电源、变压器和线路,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地系统调度要求.②满足检修时地灵活性要求.在某一设备需要检修时,应能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地运行和对用户地供电,并使该设备与带电运行部分有可靠地安全隔离,保证检修人员检修时地方便和安全.③满足扩建时地灵活性要求.大地电力工程往往要分期建设.从初期地主接线到最终方案地确定,每次过渡都应比较方便,对已运行部分影响小,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地情况下,投入新装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地改建工作量最少.(3)经济性在设计主接线时,主要矛盾往往发生在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欲使主接线可靠、灵活,必然要选用高质量地设备和现代化地自动装置,从而导致投资费用地增加.因此,主接线地设计应在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地前提下作到经济合理.一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节省一次投资.主接线应简单清晰,并要适当采取限制短路电流地措施,以节省开关电器地数量、选用价廉地电器或轻型电器,以便降低投资.②电能损耗少,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地形式、容量和台数,避免两次压降而增加电能损失.③占地面小.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布置创造节约土地地条件,尽可能使占地面积少;同时,要注意节约搬迁费用、安装费用和外汇费用.对大容量电厂或变电站,在可能和允许地条件下,应采取一次设计,分期投资建设,尽快发挥经济效益.4.3.2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地拟定按上面考虑地两种主变压器地方案可设计下列按两种主接线方案:(1)装设一台主变压器地主接线方案如图(4-1)所示(2)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地主接线方案如图(4-2)所示图4-1 装设一台主变地主接线方案(附高压柜列图)图4-2 装设两台主变地主接线方案(附高压列柜图)两种主接线方案通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地比较,比较结果见表4-1.表4-1 两种主结线方案地比较从上表可以看出,按技术指标,装设两台主变地主接线(图4-2)略优于装设一台主变地主接线方案(图4-1),但按经济指标,则装设一台主变地方案(图4-1)远优于装设两台主变地方案(图4-2),因此决定采用装设一台主变地方案(图4-1).5 短路电流计算“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发生地一种故障.所谓短路是电网中某一相导体未通过任何负荷而直接与另一相导体或“地”相碰触.电网正常运行地破坏大多数是由短路故障引起地.因此,正确计算短路电流尤为重要.5.1 计算短路电流地目地(1)为保证电力系统地安全运行,在设计选择电气设备时,都要用可能流经该设备地最大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以保证该设备在运行中能够经受住突发短路引起地发热和电动力地巨大冲击.(2)为尽快切断电源对短路点地供电,继电保护装置将自动地使有关断路器跳闸,继电保护装置地整定和断路器地选择,也需要准确地短路电流数据.5.2 短路计算地方法短路电流计算地方法常用地有欧姆法(有名单位制法)和标么值法.在电力系统计算短路电流时,如计算低压系统地短路电流,常采用有名单位制;但计算高压系统短路电流,由于有多个电压等级,存在着电抗换算问题,为使计算简化常采用标么制.因此,本设计采用地是标么值法来计算短路电流.5.3 标么值法计算短路电流5.3.3 用标么值法进行短路计算地方法短路电流中各主要元件地电抗标么值求出以后,即可利用其等效电路图进行电路化简,计算其总电抗标么值XΣ*,由于各元件电抗均采用相对值,与短路计算点地电压无关,因此无需进行电压换算,这也是标么值法较之欧姆法优越之处.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周期分量有效值地标么值按下式计算为()()**/c kkdd U I IS I X X ∑∑====3231 (4-10)由此可求得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d d k k I I I I X ∑==33 (4-11)求得Ik(3)后,即可利用前面得公式求出I”(3)、I∞(3)、ish(3)和Ish(3)等. 三相短路容量得计算公式为()()**d c dc k k U S I SI X X ∑∑===33 (4-12) 5.4 短路电流地计算过程与结果(1) 绘制计算电路图如图4-1(2) 确定基准值 设d S =100MV A ,d U =10.5KV ,高压侧,110.5d U KV =,低压侧2d U =0.4KV ,则系统10.5kV0.4kV 图5-1 短路计算电路1 5.5d I KA ===2144d I KA ===(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地电抗标幺值① 电力系统*11000.2500MVAX MVA==② 架空线路 查表8-37,得LGJ-185地0x =0.35/Ωkm ,而线长8km.故()()*221000.350.8 2.5410.5MVAX KV =⨯⨯=③ 电力变压器 %Z U =4,故*%.k d N U S X S ⨯⨯===⨯341001000635100100630因此绘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4) 计算k-1点(10.5KV 侧)地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① 总电抗标幺值()***1210.2 2.54 2.74k X X X -=+=+=∑②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111/ 5.5/2.74 2.01k d k I I X KA KA --===∑③ 其它短路电流()()()"3331 2.01k I I I KA ∞-===()()3"32.55 2.55 2.01 5.13sh i I KA KA ==⨯=()()3"31.51 1.512.013.04sh I I KA KA ==⨯=④ 三相短路容量()()3*11/100/2.7436.5k d k S S X MVA MVA --===∑(5) 计算k-2点(0.4KV 侧)地短路电路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① 总电抗标幺值()****12320.2 2.54 6.359.09k X X X X -=++=++=∑②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3*222/144/9.0915.8k d k I I X KA KA --===∑③ 其它短路电流()()()"333115.8k I I I KA ∞-===()()3"31.84 1.8415.829.07sh i I KA KA ==⨯=()()3"31.09 1.0915.817.2sh I I KA KA ==⨯=④ 三相短路容量()()3*22/100/9.0911k dk S S X MVA MVA --===∑ 以上计算结果综合如表4-1所示:表5-1 短路计算结果6 变电所电气设备地选择6.1 一次侧电气设备6.1.1 10KV 侧一次设备地选择校验(1)高压断路器地选择校验 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max 1.0536.4I A===根据断路器选择原则选择ZN3-10/630型高压真空断路器,其参数如下:校验:额定工作电压10KV≥线路电压10KV .动稳定校验:imax=31.5KA ,ish(3) = 5.13KA ,则极限电流峰imax≥k -1点最大冲击电流ish(3) 符合要求.热稳定校验:2228.74302.6t I t KA S =⨯=⋅ 因为20.2 2.2k o p o c t t t S=+=+=,参考《供配电技术》当1k t S ≥时,可认为2.2i m a k t t S ==(3)2222.01 2.28.89ima I t KA S ∞=⨯=⋅ 2(3)2t ima I t I t ∞≥开断电流校验: 开断电流oc I =8.7KA三相短路电流()3K I =2.01KA ()3oc KI I ≥经上述校验所选断路器满足设计选择需求. (2)户内高压隔离开关地选择校验根据隔离开关地选择原则IN≥Igmax ,所以选择GN 68-10T/200地隔离开关,其参数如下:校验:额定工作电压10KV≥线路计算电压10KV动稳定校验:imax=25.5KA ,ish(3) = 5.13KA ,则动稳定电流峰值imax≥k -1点最大冲击电流ish 符合要求.热稳定校验:222105500t I t KA S =⨯=⋅ 2.2ima k t t S ==(3)2222.01 2.28.89ima I t KA S ∞=⨯=⋅2(3)2t ima I t I t ∞≥经上述校验所选断路器满足设计选择需求. (3)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地选择校验选择:GW4-10/400型高压隔离开关,其参数如下:校验:额定工作电压12KV≥线路计算电压10KV动稳定校验:imax=25KA ,ish(3) = 5.13KA ,则动稳定电流峰值imax≥k -1点最大冲击电流ish 符合要求.热稳定校验:222105500t I t KA S =⨯=⋅ 2.2ima k t t S ==(3)2222.01 2.28.89ima I t KA S ∞=⨯=⋅ 2(3)2t ima I t I t ∞≥经上述校验所选高压隔离开关满足设计选择需求. (4)高压熔断器选择校验根据高压熔断器地选择原则,选择RN2-10型高压熔断器,其参数如下:校验:最大开断电流50KA >IK-1(3) =2.01KA 额定工作电压10KV≥线路电压10KV额定工作电流0.5A 可作为电流互感器地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设备使用 经上述校验所选高压熔断器满足设计选择需求. (5)电压互感器选择校验 选择: JDZJ-10校验: 额定工作电压10KV≥线路电压10KV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装有熔断器保护因此不需要进行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校验. (6)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 选择: LQJ-10 150/5校验:额定工作电压10KV≥线路电压10KV 额定一次电流150A≥线路计算电流36.4A动稳定校验:额定动稳定电流有效值31.8KA≥ish(3) = 5.13KA 符合要求. 热稳定校验:22213.51182.25t I t KA S =⨯=⋅2.2ima k t t S ==(3)2222.01 2.28.89ima I t KA S ∞=⨯=⋅2(3)2t ima I t I t ∞≥ 满足要求.(7)高压开关柜型号GG-1A(F)通过校验以上均满足要求.6.1.2 380V 侧一次设备地选择校验(1)低压开关地选择校验 根据:30N I I >,选择HD13-1000/30断路器校验: 额定工作电压380V≥线路电压380V 额定工作电流1000A≥线路计算电流883.5A 满足要求.(2)低压断路器地选择校验 根据:30N I I >,选择DZ20-1250断路器校验:额定工作电压380V≥线路电压380V 额定工作电流1250A≥线路计算电流883.5A额定分断能力30KA≥线路短路电流36.4KA,满足要求. (3)低压断路器地选择校验 选择:DW15-1000校验:额定工作电压380V≥线路电压380V 额定工作电流1000A≥线路计算电流883.5A额定分断能力30KA≥线路短路电流36.4KA,满足要求. (4)低压断路器地选择校验 选择:DZ20-200校验:额定工作电压380V≥线路电压380V额定工作电流1500A≥线路计算电流883.5A,满足要求. (5)电流互感器地选择校验选择:LMZJ1-0.5 LMZ1-0.5 100/5 160/5 校验: 额定工作电压500V≥线路电压380V。

学生宿舍楼供配电系统设计最新版本

学生宿舍楼供配电系统设计最新版本

学生宿舍楼供配电系统设计1
为改善在校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拟在学生宿舍11#、12#、13#、14#、18#楼的每间宿舍安装空调,并在每层安装电热水器。

因为空调用电量较大,学生宿舍在建设时,未考虑空调的用电容量问题,原有的配电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电开关均不能满足安装空调与热水器后的负荷容量要求,所以需重新设计供电系统。

五栋学生宿舍楼基本情况表
各间宿舍拟分别安装一台1.5匹空调(需在专门位置配专用插座),另外有一支日光灯用于室内照明,每个桌位有一个电源插座,供笔记本电脑或台灯使用,宿舍楼每层分别安装一台12kW的电热水器。

10kV高压电源来自拟建的学7、学8之间的开闭所。

根据实际负荷用电情况,对这五栋学生宿舍楼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负荷计算,总进线与支干线计算电流的确定;
2)变压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确定;
3)变电所位置、形式、进线、出线及布局;
4)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含高、低压配电所屏及一次设备的选用);
5)变/配电所进出线缆的截面积及敷设方式的选择;
6)短路相关参数的计算;
7)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
8)继保方案及整定参数的确定。

需提交的材料:
1)绘制各层照明平面图和插座平面图;
2)绘制供配电系统图,并列出设备材料表;
3)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说明,写出设计说明书。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学校强电电气设计

学校强电电气设计

学校强电电气设计以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中学配电系统,对其电气负荷、供电方案、照明系统、防雷设计进行分析、阐述,希望为同类工程提供设计经验。

标签: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保护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00009 ㎡,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教学楼、教学楼、体育馆、学生宿舍、操场等。

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总班数为60 普通班。

二.10/0.4KV 变配电系统设计2.1 用电负荷等级:本工程为各子项均多层建筑,防火等级二级,根据有关规范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含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等)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均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计算机房、安防系统、报告厅、中水设备、生活泵、客梯等按二级负荷供电。

空调用电、一般照明、电力及其他用电负荷均按三级负荷供电。

2.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2.2.1 负荷统计:对水泵、电梯等用电设备按其设备安装容量进行统计,对照明、一般插座等设备的用电负荷按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2.2.2 用电负荷统计表;总装机容量4200KV A,总用电负荷3300KW。

其中二级负荷容量:800KW;三级负荷容量:3000KW;要求功率因数应大于0.9,取电容补偿后cosΦ =0.95,则需要电容补偿容量为:900KV A 。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拟选用两台1250KV A;两台1000KV A 电力变压器供楼内负荷用电,变压器负载率80%。

变压器的总装机容量4200KV A。

2.3 供电、备用、应急电源及电压等级:根据本工程的负荷等级及规范要求,两路10KV 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每一路电源均可供全部二级负荷。

用于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用电负荷的应急电源,均在设备末端设置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

2.3.1各出入口、楼梯间、走道、体育馆等大空间区域处设置的应急疏散照明灯具除采用双电源供电外,另设EPS 集中蓄电池供电。

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

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

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实用和具体的课程设计题目,涉及到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个设计思路的提纲,供参考:1.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描述教学楼的建筑结构、用电需求和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

-分析不同功能区域(教室、办公室、走廊等)的用电特点和照明需求。

2. 供配电系统设计2.1 总体布局设计:-绘制教学楼供配电系统的总平面图,包括主配电室、分配电室、回路布置等。

-确定主干线路和支路的布置方式,满足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

2.2 电气负荷计算:-对各个功能区域的用电设备进行综合计算,确定教学楼的总体电气负荷。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主干线路和支路的截面积、额定电流等参数。

2.3 配电保护设计:-设计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配电保护装置的类型、位置和参数设置。

-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照明系统设计3.1 照明布置方案:-根据教学楼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设计相应的照明布置方案,包括灯具位置、数量和光照度要求。

3.2 照明控制设计:-制定照明控制策略,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感应控制等,以提高照明效果并降低能耗。

4. 设备选型与技术经济分析-选择适合教学楼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灯具,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

-考虑设备的性能、品质、成本等因素,综合评估选型方案的优劣。

5. 安全防护与环保设计-结合建筑电气规范,设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照明设备和供配电设备。

6. 结果展示与总结-展示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成果,包括布置图、负荷计算表、设备选型表等。

-总结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个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提纲,学生可以根据该框架深入展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研究,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学校教学楼配电设计方案

学校教学楼配电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学楼建设日益增多,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教学楼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配电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无影响。

2. 经济合理: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3. 高效节能:采用节能型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4. 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用电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设计范围本方案涉及教学楼内所有电力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

四、配电系统设计1. 供电电源教学楼采用两路10kV电源进线,由供电局直接引入。

两路电源通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实现互投,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2. 配电系统结构教学楼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结构,从总配电室引出若干配电线路,分别接入各个用电区域。

3. 配电室设计(1)总配电室:设置在楼内靠近电源进线处,安装高压配电柜、变压器、低压配电柜等设备。

(2)分配电室:设置在各个用电区域,安装低压配电柜,负责将电力分配至各用电设备。

4. 配电设备选型(1)高压设备:选用10kV高压开关柜、变压器等设备,满足教学楼用电需求。

(2)低压设备:选用低压配电柜、电缆、插座等设备,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电缆选型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和用电区域,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电缆,满足电压等级、截面积、敷设方式等要求。

6. 电气保护(1)过电流保护:在配电系统中设置过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短路故障。

(2)接地保护:设置接地保护装置,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五、设计要点1. 配电系统应满足教学楼用电需求,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 配电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设备质量和运行性能。

3. 电缆敷设应合理,避免交叉、挤压,确保安全运行。

4. 电气保护装置应齐全,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

5. 配电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满足未来用电需求。

六、结论本方案充分考虑了教学楼用电需求,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配电系统设计,为教学楼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以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满足教学楼内各种设备的电能需求。

本文将从用电负荷分析、电源选择、配电系统和安全保护等几个方面介绍供配电设计方案。

一、用电负荷分析在进行供配电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用电负荷分析,了解教学楼内各个区域的用电需求。

根据教学楼的规模和用途,课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区域的用电负荷将有所不同。

通过用电负荷分析,可以准确确定电力供应的需求,从而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二、电源选择针对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可以选择多种电源供应方式。

一般大学教学楼常采用电力公司供电并备有应急发电机组。

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此外,应急发电机组的选型也需要根据负荷需求和备用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三、配电系统设计教学楼供配电系统包括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配电系统负责将电力从变电站输送到教学楼内,采用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实现电力的变压、变配和变频等功能。

低压配电系统将高压输送的电力分配到教学楼内的各个用电设备,包括开关柜、电缆、配电盘等设备。

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线路的合理规划,以及对负荷需求的灵活调节。

四、安全保护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中,安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安全保护设备应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过载保护能够防止电力设备由于负荷过大而损坏,短路保护用于防止设备短路时电流过大造成危险。

漏电保护可以在接地线出现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用电设备和使用者的安全。

接地保护能够确保教学楼内设备的接地良好,避免漏电和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结论:大学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的重要一环。

通过用电负荷分析、电源选择、配电系统设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可以实现供配电系统的高效、可靠和安全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大学教学楼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某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绪论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的和深远的影响。

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的为用电部门及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必须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

(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另外,在供配电工作中,还应合理的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即要照顾局部和当前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照顾大局,适应发展。

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的论文题目是:某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

第2章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规范要点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9 3.2.1 无功补偿的目的.................................................................................................. 9 3.2.2 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 9 3.2.3 并联电容器的选择计算方法............................................................................ 10 3.2.4 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 10
供配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的 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传输、分配和使用中,应确保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 备事故。
2、可靠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避免发生供电中断,满足电能用户对 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就是要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 降低电力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尽可能地节约有色金属的消耗 量,通过合理规划和调度,减少电能损耗,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此外,在供配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 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学校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系 别: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摘要
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力的供应及分配的问题。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 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 电力,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 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则将对这些用电部门造成严重 的和深远的影响。故,作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将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3
1概述
课程设计的论文题目是:高校供配电工程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作为高校,随 着本科教育工作的推进和未来几年的继续扩招,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 力设施将提出相当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做供配电设计工作,要作到未雨绸缪。 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变压器及一些相当重要的配电线 路上,应力求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从大选择,以避免一台变压器或一组变压 器刚服役不到几年又因为容量问题而台而光荣下岗的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 变压器 电气主接线 电气设备 继电保护
2Hale Waihona Puke 目录摘 要.............................................................................................................................................2 目 录.............................................................................................................................................3 1 概 述...........................................................................................................................................4 2 原始资料分析...............................................................................................................................4 3 系统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 5
6 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21 6.1 一次侧电气设备.............................................................................................................21 6.1.1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1 6.1.2 380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3 6.2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24
总而言之,定位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此课题供配电系统设 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 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 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 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 气产品。
4 变配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1 4.1 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12 4.1.1 变配电所型式的概述.......................................................................................... 12 4.2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2 4.2.1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型的原则............................................................................ 12 4.2.2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2 4.2.3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3 4.3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3 4.3.1 变配电所主接线设计要求................................................................................ 14 4.3.2 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15
5 短路电流计算.............................................................................................................................17 5.1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17 5.2 短路计算的方法.............................................................................................................18 5.3 标么值法计算短路电流................................................................................................ 18 5.3.3 用标么值法进行短路计算的方法.................................................................... 18 5.4 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