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驮水的日子温亚军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

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本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

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

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

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

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

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

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

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

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

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

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

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

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

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

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

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

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

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

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蚕儿陈忠实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

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膩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的。

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

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

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

”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

”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给墨盒儿做垫子。

”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

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

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剌,和我们打水仗。

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

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210x A x =->,{}2230B x x x =+-<,则A B =I ( )A .()0,3B .()0,1C .()3,-+∞D .()1,-+∞2.已知:02p a ≤≤,q :任意2,10x ax ax ∈-+≥R ,则p 是q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sin(2019)πα-=2sin 2cos 1αα++=( ) ABC.D .139-4.函数2cos ()e ex x x xf x -+=-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5.已知函数()212,0211,02xx f x x x ⎧⎛⎫-≤⎪ ⎪⎪⎝⎭=⎨⎪+>⎪⎩,则不等式(31)3x f ->的解集为( )A .()3log 4,+∞B .(),0-∞C .()0,1D .()1,+∞6.已知()()11e x f x x -=-,()()21g x x a =++,若存在1x ,2R x ∈,使得()()21f x g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e ∞⎡⎫+⎪⎢⎣⎭B .1,e ∞⎛⎤- ⎥⎝⎦C .()0,eD .1,0e ⎡⎫-⎪⎢⎣⎭7.三次函数有如下性质:①设()f x '是函数()y f x =的导数,()f x ''是()f x '的导数,若方程()0f x ''=有实数解0x ,则称点 x 0,f x 0 为函数()y f x =的“拐点”;②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且“拐点”就是该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若直线330ax by +-=过函数3235y x x =-+ )A .18B C .12D 8.已知,R a b ∈,若x a =不是函数21()()()(1)x f x x a x b e -=---的极小值点,则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 A .1b a ≤<B .1b a <≤C .1a b <≤D .1a b <≤二、多选题9.已知x ,y ∈R ,且5757x y y x --+≤+,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为( ) A .11()()33x y ≥B .22x y ≤C .33x y ≤D .1122log log x y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函数()log (21)1a f x x =--的图象过定点(1,0)B .已知函数()cos sin f x x x x =-,则对于,π[]0x ∀∈,()0f x ≤C .已知函数log (2)a y ax =-(0a >且1a ≠)在(0,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D .若函数()21af x x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a ≤ 11.函数()()320ax bx d a f x cx =+++≠有两个极值点()1212,x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120f x f x ⋅<,则()f x 有3个零点B .过()f x 上任一点至少可作两条直线与()f x 相切C .若()10af x <,则()f x 只有一个零点D .()()1223b f x f x f a ⎛⎫+=- ⎪⎝⎭三、填空题12.已知π1tan 43θ⎛⎫+= ⎪⎝⎭,则1sin2cos2θθ+-=.13.已知函数()(sin )2sin af x a x x x x =++++,定义域为R 的函数()g x 满足()()4g x g x +-=,若函数()y f x =与()y g x =图象的交点为11(,)x y ,22(,)x y ,…,66(,)x y ,则61()i i i x y =+=∑.14.设ln ,0()2019,0e xx f x xx x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2()()(21)()2g x f x m f x =--+,若函数()g x 恰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四、解答题15.在锐角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从条件①:3sin cos tan 4A A A =,条件②12=,条件③:2cos cos cos a A b C c B -=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 (1)求角A 的大小;(2)若2a =,求ABC V 周长的取值范围. 16.已知函数()ln x xf x e a=-. (1)当1a =时,求曲线()y f x =在点()()1,1A f 处的切线方程; (2)若01a <<,求证:()2ln af x a+≥. 17.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所谓人脸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视频或者图像,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最终判别对象的身份,在人脸识别中为了检测样本之间的相似度主要应用距离的测试,常用测量距离的方式有曼哈顿距离和余弦距离.若二维空间有两个点()11,A x y ,()22,B x y ,则曼哈顿距离为:()1212,d A B x x y y =-+-,余弦相似度为:()cos ,A B ()1cos ,A B -(1)若()1,2A -,34,55B ⎛⎫⎪⎝⎭,求A ,B 之间的曼哈顿距离(),d A B 和余弦距离;(2)已知()sin ,cos M αα,()sin ,cos N ββ,()sin ,cos Q ββ-,若()1co s ,5M N =,()2cos ,5M Q =,求tan tan αβ的值18.已知函数()()ln 1f x x =+,()1axg x x =+,若()()()F x f x g x =-最小值为0. (1)求实数a 的值;(2)设n N *∈,证明:()()()()12>g g g n f n n ++⋅⋅⋅++. 19.已知函数()ln f x x ax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若1x ,2x ,()12x x <是()f x 的两个零点.证明: (i )122x x a +>;(ii )21x x -。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由对文本的解释而转换为一种记事文体,应发生于史家对孔子《春秋》的解释这一过程中。

先秦对孔子《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三传都是传注行为的产物,注释的对象都是《春秋》,但在由注释之“传”向记事之“传”转换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公羊》《谷梁》是以注释家的身份去解释《春秋》,虽也对有些事件的本原作了注释,但侧重于对字、词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解释,更多具有注释性质。

而《左传》的作者是以“史”这一职官和史学学者身份来解释具有历史记述性质的《春秋》,总结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教训也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因而,《左传》虽也有对《春秋》体例的解释,但更多的是依据历史记载,恢复《春秋》以“微言”掩盖了的国家和个人兴衰成败的原委,化《春秋》之隐晦为明白晓畅,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复原了《鲁春秋》”。

也正是这种出于行为目的需要的复原,《左传》将“传”这一注释典籍的方式,基本上转换成为一种历史记述的文体。

《左传》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故仍然采用了编年之体,有着不少解释性及梗概式记事的文字。

受传注体例的限制,《左传》将一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过程的记述,分解在不同的年份,且这一年份内还要记述不同诸侯国或不同性质的行为事件。

但是,《左传》却对各种事件的发生采取了全视角记述。

它不仅记述了每一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相关记述,记述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大的历史背景。

如记晋文公复兴晋国,通过僖公前后二十多年的记载,记述了重耳出亡、秦国与晋国的关系、晋国救宋、重耳随从的品格等等,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的视角,比较完整地展示了晋国兴盛前后的历史。

较之《国语·晋语》单一记述晋骊姬之难,更具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服务于政治的意义。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缔约国应致力于促进规定或建立专门适用于被指称、指控或确认为触犯刑法的儿童的法律程序、当局和机构,尤应:(A)规定最低年龄,在此年龄以下的儿童应视为无触犯刑法之行为能力;(B)在适当和必要时,制订不对此类儿童诉诸司法程序的措施,但须充分尊重人权和法律保障。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四十一条第3款》)材料二:2012年4 月13日晚,衡阳县西渡镇突发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岁的小男孩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

4月13日晚23时01分,衡阳县公安局接到刘某报警,称其位于西渡镇滨江路君泰宾馆家属楼五楼住房内发生命案,其妻和9岁女儿、4岁儿子被人杀害。

通过周密细致的现场勘查和摸底排查、全县范围内的清查盘查及相关视频资料比对分析,确定死者肖玲林的亲侄儿肖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进一步侦查,于14日上午9时30分将肖某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出其姑姑家房门钥匙、手机及2000元现金等物。

犯罪嫌疑人肖某对杀死其姑姑及表弟表妹的事实供认不讳。

(材料来源《新浪陕西》) 2019年12月2日晚,湖南沅江一名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持刀将母亲在卧室内杀害,据悉,男孩因抽烟被母亲发现后遭皮带抽打,积怨最终酿成惨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杭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一项提议引发热议:一位政协委员提议将“11.11”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创+公筷”模式助力公筷落地。

自疫情暴发以来,分餐制、公筷公勺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餐桌革命”被多次提上了议程,不少地区相继发布了文明用餐的倡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河北印发了《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成都举行了“文明公筷日”的快闪主题活动。

不难看到,使用公筷的重要性已被大众所接受,大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

前不久,在一项调查中显示:92%的网友赞成吃饭使用公筷。

尽管对使用公筷实行分餐的益处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推行时,却总会遭遇传统习俗与人情面子的阻梗。

筷子起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一双筷子、一桌饭菜,围桌而食,其乐融融,承载着中国的餐桌文化和情感交融。

因此,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饭桌上互相夹菜,是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代言”。

餐厅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样,吃着吃着就分不清了;自家人、朋友间夹个菜还要换公筷,似乎显得矫情又生分;提醒别人用公筷就像影射别人脏一样……但其实,早在筷子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也有着一套使用礼仪。

其中,夹菜时不能从底部挑菜拣食、不能在盘子中翻找搅拌、不将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嘬吸等习俗,都体现着民间对于餐桌文化以及饮食卫生的讲究和礼貌。

这些,都是与如今提出公筷制的理念同一初衷、相辅相成的。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表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聚餐时私筷取餐、私筷同盘,更是为病毒、细菌、微生物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次疫情中,因聚餐引发的感染病例更是为大众敲响了警钟——推行“全民公筷”,迫在眉睫。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重返乡下降忠实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一些吃食,回到祖居的乡村老屋。

站在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小院里,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

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

我现在又站在这方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小的院里。

我不会问自己也不会向谁解释为什么重新回来,因为这已经是行为之前的决计了。

丰富的汉语言文字里有一个词儿叫龌龊。

我在一段时日里充分地体味到这个词儿不尽的内蕴。

南窗前丁香的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回到屋里,架在大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

沏上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我坐在曾经坐过近20年的那把藤条已经变灰的藤椅上,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手萦绕见过面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

嗨!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鸟叫声惊醒的。

还是醒来后听到了一种鸟的叫声。

隔着窗玻璃望去,后屋屋脊上有两只灰褐色的斑鸠,在清最凛利的寒风里,一点头。

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的叫声。

哦!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

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我竟然泪眼模糊起来。

傍晚时分,我走上前河长堤。

河水清澈到令人不忍心却又忍不住用手撩拔。

一只雪白的鹭鸶,从下游悠悠然飘落在我眼前的浅水边。

对岸成片的白杨树林,在蒙蒙灰霉里依然不失其肃然和庄重。

我无意间发现。

斜对岸的那片沙地上,有个男子挑着两只装满石头的铁丝笼走出一诺大的沙坑,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头垛子上,又挑起空笼走回那个低陷的沙坑。

那儿用三角架撑着一张钢丝萝筛。

他把刨下的沙石一掀一掀抛向萝筛。

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缺答案)人教版

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缺答案)人教版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月晕.yūn 即.使jì圈.棚quān 按捺.不住nàB.粗犷.ɡuǎnɡ辇.来niǎn 迸.发bìnɡ锲.而不舍qièC.矿藏zànɡ桑梓zí抛锚.máo 苟.延残喘ɡǒu D.骨骸.hái 教诲huì慰藉.jiè绿.林豪客lǜ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1)礼节甚倨.(jù)(2)召.有司案图(zhào)(3)乃使其从者衣.褐(yì)(4)臣请就汤镬.(huò)(5)遂与秦王会渑.池(miǎn)(6)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zhà)(7)赵王畏秦,欲毋.行(wù)(8)于是秦王不怪.(yì)(9)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xī)(10)疾痛惨怛.(dá)(1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nǔ)(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jǐnɡ)(1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xián)(14)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15)谗谄.之蔽明也(xiàn)(16)上称帝喾.,下道齐桓(kù)(17)自疏濯淖.污泥之中(nào)(18)渔父.见而问之曰(fǔ)(19)士无贤不肖.(xiào)(20)皭.然泥而不滓者也(jiào)A.(1)(3)(5)(7)(9)B.(2)(4)(6)(8)(10)C.(11)(13)(15)(17)(19)D.(12)(14)(16)(18)(20)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气概须叟狭隘良辰美景B.布署蛰居唏嘘安土重迁C.圜宇蛇蟮废墟真知卓见D.悠邈思忖赝品残羹冷炙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审定(审查、决定)审时度势(等待时机,估量形势)审慎(周密、谨慎)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B.消沉(情绪低落)烟消云散(向烟雾浮云一样很快消散)消气(平息怒气)冰消瓦解(冰块破碎后迅速消失)C.形迹(举止和神色)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于天下)行迹(行动的踪迹)畏影恶迹(担心自己影响不好或行迹恶劣)D.处置(处理或发落)泰然处之(任何情况下都能沉着镇定地对待)处事(处理事务)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地策划谋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020-2021学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

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论语》记载: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鸡毛汪曾棋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

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是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2021届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1届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⑤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
A.③⑤④①②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②④① D.④③⑤②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文学批评写作的独特性
李春红
文学批评写作当然要遵循一般写作的规范,但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写作门类具有其独特规定性。
就写作的语言表达而言,与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语言程式化不同,也与文学创作的语言个性化追求不同,文学批评的语言运用有其自身的规定性。一方面,批评写作的语言具有科学性,也就是在专业术语的运用上要遵守概念内涵的明确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说理推论的逻辑性。文学批评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系统,如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兴味、风骨、虚静等,现代文论中的 形象、典型、风格、文本、情结等,只有恰当选择运用这些术语,才能使文学批评规范化,具有学术性。除了科学性之外,文学批评的对象毕竟是以文学作品为核心的写作活动,所以批评写作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因此,好的批评家应该在批评的写作中做到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最新】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讣告(fù)奶酪(lào)空穴来风(xuè)如椽大笔(chuán)
B.造诣(yì)剽窃(piāo)刚愎自用(bì)得鱼望筌(quán)
5.下列对文学批评“文本阅读”的要求,理解全面的一项是( )
A.阅读首先应该是“遗忘式”阅读,其次是对作品形成整体把握。
C.文本阅读不仅仅是“遗忘式”细读,还要读出与文本相关的一切内容。
D.文本阅读需要与文本保持一定距离,作冷静审视,批评才有保障。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

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

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

20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

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

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

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

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

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

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

甘肃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甘肃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甘肃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2分)1. (3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的迁徙盛举。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

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的故事出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 . 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 . 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 . 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 .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 .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 .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 .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 .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 .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2. (3分) (2019高一下·绥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语文命题人:辛万祥审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

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

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

20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

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

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

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

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

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

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

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

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

每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理论资源与“内源性”理论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

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有助于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理论资源的必要性。

B.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然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C.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理论资源的影响之大。

D.文章对“外源性”理论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如果我们注重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对其研究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

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摘编自秦志光等《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材料二:(摘编自曾凌霄《从 5G试点城市看我国智慧城市布局》)【注】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该线以东地区约四成国土面积居住着超94%的人口。

“胡焕庸线”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有产无智”。

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

现实中,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

二是“有智无慧”。

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不同部门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

三是“有慧无惠”。

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智慧城市建设既不能落入资本驱动的陷阱,也不能落入技术驱动的陷阱。

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

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4.下列对“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多种新兴的热点技术作为依托。

B.“智慧城市”建设可主导信息技术内部要素的优化配置。

C.“智慧城市”建设让多方受益并可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D.“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难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变化。

B.影响5G 城市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布局的因素具有共性,可见二者工作须同时展开。

C.“胡焕庸线”可以大体反映我国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和国家智慧城市的分布特点。

D.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原则,善于运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

(6 分)6.作为“胡焕庸线”以西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如何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龙须巷韦名龙须巷虽然数百年出不了龙,却因县衙所在,永不贫瘠。

巷里的人也多得教化,民风淳朴。

解放后衙门里面是公社,外面是派出所,一般人轻易不会到。

1960 年的夏天,我和几个小朋友却齐齐进了派出所。

1960 年的龙须巷,路面还是清一色油麻石,走在上面梆梆响。

但那时,更响的是肚子,一天到晚,我们肚子咕咕响。

见了路上像番薯一样的石块,眼睛都发直。

巷子里的大人开始有人脚浮肿如水桶,我们小孩子个个皮包骨,面黄肌瘦。

“我找到吃的啦!”那天,高个子猴神秘兮兮地把我们几个叫在一起。

猴是我们这群孩子的头,他告诉我们,每三天有个外地人挑着两筐东西经过龙须巷,“我侦察过了,他挑的可是豆箍,能吃!”“怎么才能弄到?”猴这一提醒,大家都记起了这么一个人,可挑担的是个壮小伙,不好下手。

“大家听我的。

”猴成竹在胸,咬着大伙的耳朵详说。

煎熬两天后,是挑担人经过龙须巷的日子。

我们按照猴的部署,早早到位。

后晌午,挑担人来了。

当他进入我们的预定区域后,猴给山羊使了个眼色。

山羊是我们这群人里跑得最快的一个。

按照猴的计划,山羊找到机会,从挑担人筐里抽出一柄豆箍,然后狂奔,甩开挑担人。

在挑担人追赶山羊的时候,其他人一哄而上,每人拿走一柄豆箍,分散跑开……不得不说,猴的计划是一个完美的计划。

山羊得手了,挑担人果然中计,放下担子,狂追山羊。

我们一哄而上,拿了东西又一哄而散。

我们得手了!山羊却未能脱身:山羊被“俘”了——被挑担人送到龙须巷派出所。

失手的山羊,供出全盘计划和全部参与人。

我们全都落在了迷瞪眼的手里。

迷瞪眼是派出所的一名胖警察,话不多,长着个刀疤脸。

据说是打日本鬼子时落下的伤疤。

迷瞪眼是有名的狠角色,他的狠招,龙须巷里传得很神乎。

即抓住了人,先是一瞪。

迷瞪眼的一瞪,眼里放青光,就像一把利刃,能把被抓的人剜得心虚发毛。

再是一吼,“老实从宽,抗拒从严!”这八个字,从迷瞪眼的嘴里吼出,字字如炮弹,打得屋里的蜘蛛网都会乱颤。

一瞪一吼还解决不了问題,那就一拍。

迷瞪眼一拍,简直是地动山摇。

这三招都还不行,那就用最后一招——上手段。

龙须巷里传他的手段很多,但谁也不知道迷瞪眼上的什么手段——没人经历过。

许是有狠角色迷瞪眼在,许是龙须巷本就民风淳朴,迷瞪眼一年到头没多少案子可办。

落到了迷瞪眼手里,我们料想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吓得面如死灰。

“把拿走的豆箍都交回来!”迷瞪眼一瞪,我们个个都把头垂到了裤裆里。

“同志,他们是抢不是拿!”挑担人纠正迷瞪眼。

“是你办案还是我办案?”迷瞪眼瞪了挑担人一眼。

挑担人嘴张了张没再说,脸却憋得通红。

“听到没有?赶紧把拿走的豆箍交回来!”迷瞪眼不看挑担人,朝我们吼,“再等待处理。

”除了山羊,我们赶紧离开派出所,去找刚刚藏起来的战利品——六柄黑黑硬硬的豆箍,完完整整交回派出所。

“还有这个。

”迷瞪眼指着挑担人刚才连人带赃带回的一柄豆箍,“点点数,齐了没有?”“齐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