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方法—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微小固体颗粒,包括泥沙、粉尘、有机物质等。
悬浮物会直接影响水质的透明度和浊度,对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水质中悬浮物的测定方法对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悬浮物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其中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悬浮物对水体的质量影响,通过测量悬浮物的质量来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重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装备准备:准备好天平、滤纸、滤筒等实验器材并进行质量校准。
2.取样:在采样容器中取样,一般采用深度为0.5米的水样。
3.滤纸处理:将准备好的滤纸放在滤筒上,并将滤筒放在称重皿上。
然后将取样水缓慢倒入滤筒中,等待水通过滤纸并进入称重皿。
4.滤水:当取样水完全通过滤纸后,用纯净水冲洗滤筒,使滤筒内的悬浮物完全滤出。
5.干燥:将称重皿和滤纸放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质量稳定。
6.称重:待滤纸和称重皿完全干燥后,使用天平进行称重,并记录称重结果。
7. 计算:根据称重结果计算悬浮物的质量,一般以mg/L为单位报告。
重量法测定水质中悬浮物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且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试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悬浮物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有一定的限制,较细的颗粒容易通过滤纸而损失。
可以通过改进重量法来提高其测定悬浮物的适用范围。
例如,可以采用更高精度的天平,以减小因称重误差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或者可以采用不同孔径的滤筒和滤纸,以适应不同颗粒大小的悬浮物。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测定方法,如光学测定法和激光散射法,来综合评估水质中悬浮物的含量和特性。
总之,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质中悬浮物含量的方法。
通过对悬浮物质量的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估水质的浑浊程度,对水体的污染监测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开展悬浮物的测定工作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心得体会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心得体会悬浮物测定实验总结——注意事项一滤膜的准备由于滤膜在烘干,过滤过程中滤膜本身会有损失,再加上我们所测的悬浮物的量本来就小所以滤膜的损失是不可忽略的。
为了减少滤膜损失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我们需要做一下准备:(1)、滤膜需要经蒸馏水浸泡,,,后,再用蒸馏水抽滤一次,经过反复烘干、冷却、称量,可达到两次恒质量差值?,(,,,的要求,从而获得滤膜的真实空白值。
此方法既解决了清洁水样悬浮物测定的负值现象。
(2)、倘若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浸泡滤膜,那可以在实验结果中加上滤膜损失的重量。
这个损失值的确定可以由我们自己做实验得到,即是取10片滤膜放在称量瓶中经过30min的烘干,30min冷却到室温,用蒸馏水(体积和我们后面水样测定的体积一样)过滤后经过1h(时间也是和后面水样测定的时间一样)干燥30min冷却后再称重。
所得到的差值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滤膜损失值的重量。
二称量悬浮物的测定实验会有两次称量,在这两次称量中我们需要保持几个一致,首先是每个样品的冷却时间要一致即是样品的称量顺序要一致,其次是样品两次冷却的外界条件要一致比如说是室温风速这个我们可以把称量固定在一个地方(注意室内是否开空调),除此之外在称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桌面平稳,周围没有噪音,窗户是关闭的。
尽可能的减少称量的时间。
三过滤过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真空抽滤器的时候注意事项:(1)、记得把开关打开否则过滤会很慢的。
(2)、应使用适合的真空泵来搭配真空过滤瓶,如果压力太大的真空泵可能在抽滤过程中会损坏过滤膜或过滤瓶,如果压力太小则无法达到抽滤效果。
(3)、每次过滤样品时,应当注意观察集液瓶中的液位状况,待集液瓶满之前及时倒出里面所剩的液体。
一旦集液瓶满后仍继续工作会导致液体被吸入真空泵内,极容易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4)、每次抽滤完之后需要关闭开关,避免在换滤膜的时候真空把过滤好的滤膜吸住。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习到很多关于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的知识。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是研究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悬浮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悬浮物被收集、烘干、重量,然后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悬浮物折算浓度。
本文介绍了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实验条件、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常见现象及影响因素,同时讨论了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优点和缺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量法成为测定水质悬浮物折算浓度的重要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Introduction:水质的污染有危害人类健康的后果。
目前,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是研究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悬浮物的方法,它可以准确测量悬浮物总重量,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悬浮物折算浓度。
本文主要介绍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实验条件、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常见现象及影响因素,同时讨论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优点和缺点。
Experimental Conditions: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实验条件主要是室温与湿度的要求,室温应保持在20℃±2℃,湿度为65%±5%之间,室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悬浮物的烘干结果;实验时间为6个小时,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调整室温湿度,以保证烘干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中要保持“干无尘”状态,防止悬浮物被外部物质所污染。
Experimental Procedures: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实验步骤主要分为收集、烘干、重量和折算浓度计算四个步骤。
首先,从水体中收集悬浮物,用含盐水或清水超滤,将悬浮物收集到烘干烧杯中,以获得清晰的悬浮物质样品;其次,将烧杯放在带湿度计的烘干箱中,以105℃的高温慢慢烘干样品,使悬浮物质的体积减小;接着,将烘干后的悬浮物样品称量,通过分析重量,得出悬浮物的净重;最后,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悬浮物折算浓度。
Data Processing: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的数据处理主要是去除实验误差,确保数据准确性。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水样中悬浮物(SS)测定方法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水样中悬浮物固体含量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过滤:将水样通过已知质量的滤纸过滤,滤纸将悬浮物截留下来。
烘干:将带有悬浮物的滤纸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以去除水分。
称重:烘干后,将滤纸连同悬浮物一起称重,并减去滤纸的初始质量,即可得到悬浮物固体含量。
重量法优点: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准确度较高,结果可信。
重量法缺点:滤纸孔径会影响测量结果,可能漏掉小颗粒悬浮物。
烘干时间较长,适用于低浓度悬浮物样品。
浊度法浊度法利用光在水样中的散射程度来间接测定悬浮物含量。
其原理是将一束光射入水样中,测量散射光的强度,该强度与悬浮物浓度成正比。
基本原理:光线穿过水样时,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悬浮物颗粒数量越多,散射光越强。
测量步骤:将水样放入浊度仪中,浊度仪会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线,并测量散射光的强度。
结果计算:将散射光强度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
浊度法优点:操作方便,测量迅速。
适用于高浓度悬浮物样品。
不需要使用滤纸,避免了孔径影响。
浊度法缺点:受水样中其他物质的影响,如胶体和溶解物质。
准确度受浊度仪校准和水样的光学特性影响。
光度法光度法利用悬浮物对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来测定悬浮物浓度。
其原理是将水样放入比色皿中,测量特定波长光通过水样的吸光度或透射率,并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基本原理:悬浮物颗粒会吸收或散射特定波长的光。
测量步骤:将水样放入比色皿中,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或透射率。
结果计算:将吸光度或透射率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
光度法优点:适用于低浓度悬浮物样品。
灵敏度高,可检测微量的悬浮物。
可用于特定悬浮物组分的定性分析。
光度法缺点:受水样中其他物质的影响,如色度和浊度。
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准确度受标准溶液制备的影响。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 仪器 4.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4.2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 4.3 CN CA 滤膜 孔径 0.45ìm 直径 60mm 4.4 吸滤瓶 真空泵 4.5 无齿扁咀镊子 5 采样及样品贮存 5.1 采样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 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在采 样之前 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 然后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500~1000mL 盖严 瓶塞
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 100mL 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 10mL 蒸馏 水连续洗涤三次 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 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 原恒重的称量瓶里 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 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 使冷却到室温 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 冷却 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 0.4mg 为止
注 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 应从水样中除去
5.2 样品贮存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如需放置 应贮存在 4 冷藏箱中 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注 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 以防破坏物质在固 液间的分配平衡
6 操作步骤 6.1 滤膜准备
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 移入烘箱中于 l03~l05 烘干半 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 冷却 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的重 量差 0.2mg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4.1)的滤膜托盘上 加盖配套的漏斗 并用夹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 并不断吸滤 6.2 测定
HZHJSZ0047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HZ-HJ-SZ-0047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1 范围 本方法测定水中悬浮物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 地下水 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测定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方法 — 重量法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方法重量法1.含义1.1 本方法规定了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测定。
1.2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2.检测依据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01-893.检测程序3.1 试剂和材料3.1.1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3.2仪器和设备3.2.1 常用实验仪器3.2.2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3.2.3 CN—CA滤膜(孔径0.45µm、直径60mm)3.2.4 吸滤瓶,真空泵3.2.5无齿扁咀镊子4.采样要求4.1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
再以此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在采样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
然后,采集具有代表的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不属于悬浮固体,应去除。
4.2 采样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5.分析步骤5.1 滤膜准备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程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架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5.2 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衡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为止。
一般以5-100mg 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6.结果计算悬浮物含量C (mg/L )按下式计算:C =VB A 610)(⨯- 式中: C ——水中悬浮物浓度,mg/LA ——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B ——滤膜+称量瓶重量,gV ——试样体积,mL 。
化验室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操作规程

化验室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通过重量法测定水质中的悬浮物含量,评估水的浑浊程度,为水质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称量器:电子天平(分辨率0.001g);2.烘箱:可调温烘箱;3.玻璃仪器:烧杯、容量瓶、滤膜、滤纸等;4.其他:标准悬浮物溶液、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步骤:1.样品采集:在水源处或取样点处使用干净的烧杯或容量瓶,手动采集水样,避免污染,并记录采样位置和时间等相关信息。
2.滤液准备:将烧杯中的水样倒入容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通过搅拌均匀。
取一部分滤液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中。
3.滤液过滤:将定容的滤液倒入漏斗中,放置在滤膜上方的烧杯中。
打开水龙头,使水缓慢滴出,保持水面与漏斗口平齐。
待滤液滤尽后,取下滤液和滤膜。
4.滤液烘干:将滤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然后放入预热至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将烧杯充分冷却,称取烧杯的质量并记录。
5.结果计算:计算悬浮物的质量差值,即烘干前后烧杯的质量差。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悬浮物的含量:悬浮物含量(mg/L)=(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可滴取液体体积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试剂和溶液,以免污染样品。
2.实验操作区域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干扰实验操作。
3.定量取样时,应采集代表性水样,避免取到底部沉积物或浮游生物。
4.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5.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器材应干净并经过清洗。
6.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环境。
五、实验安全措施:1.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使用电子天平时应保持平稳,避免发生短路或电击现象。
3.烘箱操作时应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的悬浮物含量,结合水质标准,评估水的浑浊程度,并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处理措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重量法测定水质悬浮物含量的实验操作规程,掌握了水样取样、净化、过滤、烘干和计算结果等步骤。
悬浮物(SS)的测定 重量法(GB11901—89)

悬浮物(SS)的测定重量法(GB11901—89)1.定义: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通过0.45μm过滤膜,截流在过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2.试剂: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仪器:3.1.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3.3.吸滤瓶、真空泵3.4.无齿扁嘴镊子4.测定方法4.1.采样: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在采样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应从水中除去。
4.2.样品储存:应尽快分析测定。
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不超过7天,不能加任何保护剂,以防止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5.测定步骤5.1.滤膜准备:用无齿扁嘴镊子夹取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误差≤0.2mg。
将恒重的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另盖配套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5.2.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3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截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1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其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重量差≤0.4mg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膜上悬浮物过少,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一般以5-100mg悬浮物作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6.计算:SS=(A-B)×106/V(mg/L)式中V——试样体积(ml)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B——滤膜+称量瓶重量(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文件编号:SHJ-ZY-FX-23
版号: C/0
页码:第1页共2 页
批准日期:2010年2月21日
GB 11901-89
1 仪器
1.1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
1.2 G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
1.3 吸滤瓶、真空泵
1.4 无齿扁咀镊子。
2 步骤
6.1 滤膜准备
(1)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2)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3)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6.2 测定
(1)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2)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3)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
(4)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份,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
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
一般以5~100mg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3 结果的表示
悬浮物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C——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
B——滤膜+称量瓶重量,g;
V——试样体积,mL。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局标准处技术提出。
本标准由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海、王文法。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