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斌 国际贸易前沿研究综述与前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第一代(Ricardo 模型)
模型扩展
一般化:考 虑多国家和 多商品情况 绝对优势 Smith (1776) 比较优势 Ricardo (1817)
Dornbusch, Fischer and Samuelson (1977); Deardoff (1980)
放松标准模型 的假设:考虑 贸易成本、中 间产品、差异 产品等
国际贸易前沿研究综述与展望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shengbin@nankai.edu.cn
盛斌
1
提纲
• • • • • • • 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与贸易的空间经济学 企业的国际化组织 全球价值链(GVC) 国际贸易的经验研究 评论与展望
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
• 理论解释
– 不完全合同(契约)模型
• 市场厚度(市场规模)(Grossman and Helpman, 2002,2005) • 要素密集度(资产专业化)( Antràs, 2003) • 法规制度(“套牢”问题)(Grossman and Helpman, 2003, 2005)
– 技术、成本与企业异质性( Antràs and Helpman,2007)
要素国内不流动
要素市场扭曲 考虑中间产品
工资粘性
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第三代(K-H模型)
垄断 互惠倾销模型(Brander and Krugman, 1983 ) Dixit-Stiglitz偏好 (1977) Lancaster偏好 (1979) Krugman模型 (1979, 1980, 1981) Helpman模型(1981)
规模经济效应; 多样性偏好效应; 竞争效应; 生产率效应(选择效 应与再配置效应) 无
贸易利得
生产者收益效应 (专业化); 消费者收益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 多样性偏好效应; 竞争效应; 生产外部性效应 无
收入分配效应
多要素情况下存 在(短期按照部 门划分,长期按 要素划分)
新的交互领域
• 贸易与生产的深化关系
贸易企业数量 参与GVC的企业数量 企业的出口动态(进入与退出) 企业的GVC动态 出口持续期 参与GVC持续期 出口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禀赋的 距离
20
重新设计贸易与投资政策
传统分析框架 要素因素: 要素禀赋与价格
劳动力数量与技能 资本供给与融资便利性 土地与基础设施 中间产品投入 服务业与服务品投入 货币与汇率 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物流运输与通讯等基础设施 贸易便利化 多边贸易体制与贸易自由化协定 优惠贸易安排协定 贸易优惠与促进 经济“飞地”改革区
– 在哪里生产?(生产分割与生产集聚) – 怎样组织生产?(贸易、离岸外包、垂直一体化FDI)
• 新的交互问题
– 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生产的空间地位 – 贸易理论与企业组织理论:生产的企业边界
• 交互关系的连接
– 贸易成本(贸易壁垒成本、运输成本、通讯成本、时间成本、 人员流动成本、法律与管制成本、汇率成本、分销成本等) – 贸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生产分割(离岸生产)和任务贸易 – 高贸易成本的降低(不太低)有利于生产集聚
Deardoff (2005)
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第二代(H-O-V-S模型)
商品数目与要素数目相等 一般化: 考虑多 维问题 商品数目大于要素数目 商品数目小于要素数目 H-O理 论体系
贸易与要素流动的替代性
要素国际间流动
贸易与要素流动的互补性 特定要素模型(R-V模型) 工资差异
放松标 准模型 的假设
不完 全竞 争贸 易理 论
消费品的 多样化 垄断 竞争 中间投入品 的多样化
Ethier模型(1982)
寡头 垄断
Cournot模型 Bertrand模型
Brander and Spencer 模型(1983,1985) Eaton and Grossman 模型(1986)
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第四代(M-A模型)
企业层面
出口选择 出口强度 出口持续期间 出口市场选择 出口产品种类与范围 出口产品转换 出口产品wk.baidu.com合 出口多元化 二元边际 出口质量 出口价格 进口(数量、类型与质量) 实际有效汇率
贸易政策
边界措施
关税(中间品) 贸易便利化 贸易救济(反倾销) 技术标准(壁垒)
• 价值链长度与位置(平均扩展长度,包括国内和国外部分)
• (离岸)外包比率 • 国家间与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如最终需求变化引致的增加值、增 加值的跨境转移)
16
17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附加值数据
18
重新评估传统贸易指标
• • • • 贸易差额(TB)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 有效保护率 (EPR) 实际有效汇率(REER) – 基于任务的REER – 基于产品的REER • 技术复杂度(TS)
边界内措施
制度 放松管制 营商环境 服务贸易与FDI壁垒 市场化改革 知识产权保护
宏观经济与商业环境 政府治理与行政能力 公共产品与服务 经济法治
研发国际化 离岸外包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与供应商网络 跨国并购
国内竞争与规制 司法制度改革 参与高质量FTAs与BITs
21
国际贸易的经验研究
贸易
其他 贸易政策
(经济变 量/政策变 量)
22
贸易
国家与行业层面
总值与附加值(贸易核算)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地位 最终品与中间品 二元(三元)边际 贸易质量与价格 贸易(技术)复杂度 贸易弹性 服务贸易与增加值 投资(FDI)
19
重新理解贸易竞争力
传统分析框架
总量贸易额及增长率 贸易开放度 市场份额 显示性比较优势 贸易潜力(引力模型) 贸易强度 贸易互补指数 G-L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贸易集中度 集约边际与广延边际(产品种 类与市场范围)分解 出口市场渗透指数 贸易价格 贸易技术复杂度 显示性要素密集度 产品空间指数
15
对GVC的测度
• • • • 中间产品贸易(非能源类) 垂直专业化(比率) TiVA(总贸易核算)(KWW) GVC参与率与地位
– 价值链长度(前向价值链长度、后向价值链长度、系统总价值链长 度 – 价值链位置(上游度、下游度) – 价值链的国内部分与国外部分 – 价值链的跨境次数 – 与最终需求的距离
“选择效应”(低效率厂商退出) 贸易的规范分析 (Baldwin and Forslid,2004) Melitz模型(2003): 在Krugman(1980)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 厂商生产率差异 “再配置效应”(从低效率厂商转移至 高效率厂商) “去多元化效应”(差异商品种类减少) “生产率效应”(正) “进口变体替代效应”(正) “去多元化效应”(负) 扩展1:Melitz模型 与H-O模型相结合 (Bernard , et al., 2007) 扩展3:Melitz模型与 技术差异相结合(厂 商技术差距,Yeaple, 2005;国家技术差距, Falvey et al., 2006) 扩展2:Melitz模型 放松CES效用函数 假设(Melitz and Ottayiano, 2008) 扩展4:Melitz模型与 企 业生产的组织型式(特别 是FDI)相结合 (Helpman et al., 2004; Antras and Helpman,2004)
• 合同成本:外包有,垂直一体化没有 • 固定成本:离岸比在岸高;垂直一体化比外包高 • 边际成本:离岸比在岸低
– 产品生命周期(Antràs,2005)
• 初始阶段:国内生产 • 发展阶段:FDI • 成熟阶段:外包
全球价值链研究:框架与内容
全球价值链的 测定与描述 • 国际/国家间/ 地区投入-产 出数据 • 测量指标 • 典型特征描述 • GVC诊断 全球价值链的 决定因素 •经济规模 •要素价格 •“距离”成本 (空间距离、 规制距离、文 化距离) •贸易与投资壁 垒与激励 •技术 •出口模式 •GVC的组织 全球价值链的 影响 • 贸易流量 • 贸易差额 • 要素含量与流 向 • 就业与收入 • 技术与产业升 级 • 收入分配(工 资不平等性) • 环境 全球价值链的 政策含义 • GVC与贸易 (产业)发展 战略 • 基于GVC的贸 易政策设计 • 基于GVC的贸 易与投资新规 则 • GVC与风险冲 击 • GVC与区域经 济一体化
• • • • • • 贸易的动因(cause of trade) – 差异来自什么?(技术、要素禀赋、需求偏好、生产率…) – 除了差异还有什么?(市场结构、规模经济、政策…) 贸易的型式(trade pattern) – 能否解释现实中的贸易格局?(国家、产业、企业、产品层面) – 能否对未来贸易格局进行预测? 贸易的收益(gain of trade) – 静态收益(福利影响) – 动态收益(福利影响、增长与发展影响) 贸易的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 贸易与不平等(贸易条件、要素收入份额、工资差距、收入分配) –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政体、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选民…) 生产与贸易的空间定位(economic geography) – 在哪里进行生产?(产业聚集) – 什么因素决定空间定位的变化? 生产与贸易的组织方式(industry organization) – 厂商如何进行生产与贸易的方式选择?(在岸/离岸;外包/FDI) – 哪些因素会决定选择?
GVC分析框架
中间品投入贸易 服务品投入贸易 价值链或供应链融资 FDI与跨境资本流动
成本因素: 贸易成本与进入成本
中间产品关税壁垒 中间产品非关税壁垒 服务业壁垒 高质量贸易便利化 区域性价值链或供应链安排 支持中小企业参与
效率因素: 技术、管理与组织 制度因素: 交易成本与契约成本
研发与创新 产权与所有制 公司治理 海外经营与国际化战略
– 任务贸易模型(Grossman and Rossi-Hansberg,2006)
• 离岸生产的方式:外包还是垂直FDI?
– 厂商对中间品生产的四种选择方式
• • • • 国内自己生产 国内外包 国际外包(非股权安排,正常贸易) FDI(垂直一体化,公司内贸易)
– 组织方式之间的比较
• 外包:节约(投资)固定成本与管理成本等,承担合约 成本 • 垂直一体化:节约合约成本,承担(投资)固定成本与 管理成本等 • FDI的固定成本更高
GVC分析框架
附加值贸易额及增长率 贸易附加值/GDP 贸易附加值市场份额 中间品贸易额、比重及增长率 GVC参与率、垂直专业化比率、 离岸生产比率 价值链长度 与最终需求的距离
总量指标:集约边际
结构指标:广延边际
质量指标:质量边际
附加值贸易实际有效汇率 产品实际有效汇率 修正的贸易技术复杂度
效率指标:竞争边际
– 生产分割模型(Jones and Kierzkowski,1990,2001)
• • • • • • • • • 生产可分割成为不同阶段(工序) 不同阶段生产的技术或技能不同 按照各国要素禀赋情况分配生产阶段 生产分割产生额外的“联系成本” 技术进步与放松管制促进生产分割 生产性服务也可分割为不同阶段或“任务” 技术进步(如IT)使任务(服务)成为可贸易品 按照各国的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分配任务 不同任务的离岸成本不同(如常规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任务的成 本较低,而非常规化的任务成本较高)
新经济地理学(贸易与空间经济学)
• “母国效应”:本国需求越大的国家生产 与出口越多
• “放大效应”: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强化“ 母国效应” • “中心-外围效应”和“集聚效应”:贸易 成本的降低将使制造业趋于聚集,而其进 一步降低则可能使生产变得分散
企业生产的国际化组织
• 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模型
贸易的福利分析 (Baldwin and Forslid,2004)
模型 扩展
小结: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动因 技术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偏好差异
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
新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 生产效率
贸易型式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行业内出口企业与非 出口企业并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