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1)农业: ①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 ②农作物:“五谷”已种植;南稻北粟。 ③生产工具:耒耜(松土)耕作,石器为 主,金石并用; ④生产技术:除草培土、施肥、治虫灭害; ⑤水利工程:大禹治水,发展了以灌溉为 主的水利工程。
二、夏、商、周(三代):
(一)夏、商、周政治制度
(二)夏、商、西周的经济
3、文化: 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商代甲骨文和金文; ②礼乐制度(周代统治阶级维护宗法制、 分封制的工具); ③绘画: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④戏曲:原始歌舞。
一、西周的分封制
•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 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 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 的统治。
中国古代政权(王朝)演变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前2070) (前1600)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5) (前475)
秦 (楚汉战争)
(前221) (前206-前202)
西汉 新
(前202) (公元9)
东汉
(25--220)
东汉
(25--220)
魏(220--266) 蜀(221--263) 吴(222--280)
1、经济: (1)农业: 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形成,标志着 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耕地采用“垄作法”;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确立(原因和过程); ③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④小农经济(含义、原因、特点、影响)
西夏(1038--1227)
辽(916--1125) 金(1115--1234)
金(1125)


五代
北宋(960)
(907--960)
北宋 南宋
(1276)
十国
(979) (1127--1276)
(907--979)



(1271--1368) (1368--1644) (1636--1912)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
东 周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 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 秋战国 总的特点: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分封制日益瓦解。
2、•经第济三:阶原段始:农奴业隶产社生会(向“封神建农社“会的过传渡说; 耕作技时术期::刀春耕秋火战种国;(生东产周工约具7:71石年器—,公耒元耜等, 生产力前低4下76)年,)原始手工业出现(纺织和制陶 等),出现了早期的商品交换。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2070年—公元前771年)。
1、农业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
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等。末、耜仍是人 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商周时期,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方块田,呈“井”字形, 故称“井田”。井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 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历史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
• 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以前。 • 奴隶社会:公元前21C(2070)至公元
前5C(476年)。包括夏、商、西周和 春秋时期。
• 封建社会:公元前5C(475年)至公19C (1840年)。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 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 清(前期)。
2、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经济 获得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兴起。
两大趋势:
•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期:春秋战国(东周约公元前8C—3C) 总的特点: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朝代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 文学 书法 戏曲 绘画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宋元 明清
• 先秦(夏-商-周-春秋战国):约公元前 21C至前3C
• 秦汉(秦-汉):公元前3C至公元3C • 魏晋南北朝(三国-晋-南北朝):公
元3C至6C
• 隋唐(隋-唐):公6C至10C • 宋元(五代十国-宋、辽、夏、金-
三、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比较
项目 关系:宗分法封制制 是维系分封制的血宗缘法纽制 带,分封 目内特制度成的容点是家)互国宗为巩先一法分固 代表制体封周 贵里王在的王 族,族政统朝 ;相、的 诸治治辅功统侯制制臣相治服度度、成从方。,面以巩保确以的血证固定嫡体缘王分了长权封严现关子稳制格系,继两定形 的为承者成 大纽制的 宗(带礼为统 、核,乐治 小心制形秩 宗,序 体;
世界由分散到整体 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
复习说明
• 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 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 特征及重要事件。
• 要求:同学按照计划事先做好相关基础 知识的课前准备,课后及时巩固。
• 资料:学案、教材、备考指南 • 目标:建立“时间廊”概念,准确理解
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比历史阶段分期重要 探索人类文明间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 学会从世界思考比学会思考世界重要 历史解释能力、评价能力比记忆能力重要
西晋
(280--316)
十六国 东晋
十六国
(316--)
东晋
(317--)
北魏
(439统一)
北朝(439--581)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周



(420----------------------------589)
南朝(420--589)

(581)


(589)


(581--618) (618--907)
农耕 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文明 和铁器时代
纵向 工业 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文明 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明 观
物质 必修二:人类社会经 文明 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
从传统农业到工 业化,从自然经 济到市场化
横向
政治 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 文明 领域进程中的文明
精神 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 文明 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二、西周的宗法制
• 作用:(1)凝聚宗族;
(2)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 权的依据;
(4)对中国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强调认祖归宗,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强调家庭 本位,长幼有序,家长制抹杀人的个性;过分重 视人情关系,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力受到 约束,有悖于现代社会的平等与法治意识)。
2、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 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1、在下列甲骨文字(图片)中描述分封制目的的是
A.四手共抬一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 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如鲁、燕)异姓功臣 (姜尙,齐)先代贵族(微子,宋)
• 内容①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 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 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 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①分封制是西周一的、政西治周制度的,分井封田制制是其经济制
度 就 ② 层 ③•1两没 井 建;、影 控 域有 田 筑种分积制,响分制。制封极有,:度封是制方利形制经建都面成于。济立适:稳对基在应分定周础井了封王当,田锄制时室分制耕加的的封基时强拱政制础代了治卫是之的周秩,与上生天扩序之,产子。大相没力对统适有发地治应井展方区的田的的上制水 平2,、使消西极周方走面向:强分盛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课程链接
•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
•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 本结构与特点》
•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 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选修一《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 纪以前)
1、• 第社二会阶组段织::奴从隶原社始会人:群夏到、氏商族、公西社周,距今 约五千和年春前秋开时始期迈。入(早约期2国07家0年起—源公的元历前史7阶71段 (地点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元):公元10C至14C
• 明清(明-清):公元14C至20C(19C)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 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 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2、政治:形成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国古 代早期政治制度 (1)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 制、礼乐制度 (2)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 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
期:春秋战国(东周约公元前8C—3C)周平王
东周(BC770-BC256) 洛邑
西周 春秋
战国
BC1046 BC771
BC476 BC475
BC221
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1、经济(2)手工业: ①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 冶铜。
②商代养蚕缫丝(织机),西周出现斜 纹提花织物。 ③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西 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1.政治上:国家产生,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确立,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3.思想文化上: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 定基础。
关键词:奠基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2070年—公元前771年)。
周王、镇守边疆、随 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 从作战、纳贡述职 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
隶属关系
作用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 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 的控制,形成了对周 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 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 的特权;有利于防止内部纷 治格局;开拓了疆域 争,强化王权
二、夏、商、周(三代):
(一)夏、商、周政治制度
一、朝代更替: 夏:公元前21C--17C,起于启,亡于桀。 商:公元前17C--11C年,起于汤,亡于纣。 前14C,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 西周:公元前11C--8C,起于武王,止于幽 王。都城设于镐京(今陕西)。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1C—5C)。
• 分封制和井田制及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二、西周的宗法制
• 概念和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世 卿

禄)
• “大宗”和“小宗”既是一种家族等级关系又 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 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 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 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 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古代史:专制集权、小农经济 、 儒家思想、科技文化 4个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