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基础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人物形象形象术语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人物形象形象术语汇总

古诗鉴赏形象术语汇总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1.少女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清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赎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形象:以思妇、青年志士和仕途不畅者(被贬或不仕的中老年者)为主。

情感:思妇--(见上2)青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中老年--壮志难酬、抱负不展、备受排挤、老而无成、知音缺少、针砭时弊、思乡怀远。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 步骤三:这首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的无感门慨。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形象

小贴士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
(1)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
情,以乐景写乐情。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
0 6 人形象。(4分)
08 李 白
1 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壹 贰
现场抽样
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 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 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点评
答案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 心来写,得1分。此题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 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 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诗___中__的__陆__鸿__渐___是__一__个__寄___情__山__水__、__不___以__尘__事__为___念__的__高__人___逸__士__形__象__。__ _(_第__一___步__)_前__四__句__通___过__对__幽__僻___、__高__雅__的__隐___居__之__地__的___景__物__描__写___,__表___现_ _了___陆__鸿__渐__的__高___洁__不__俗__。___最__后__两__句___通__过__西__邻__对___陆__鸿__渐__行___踪__的__叙___述__,_ _侧___面__烘__托__了__陆___鸿__渐__的__潇___洒__疏__放__。___(第___二__步__)_作__者__通___过__对__陆__鸿___渐__这___一_ _形___象__的__塑__造__表___现__了__对__隐___逸__生__活__的__向_ 往和追求。(第三步)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语二、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三、鉴赏指导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②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四、设题方式:(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3)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五、答题步骤(“三步法”):(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手法)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六、例题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依据①: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描绘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儿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07广东)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 现其情感?
2014年高考复习专题之 诗歌鉴赏——形象
考 试 说 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思路
• 整体感知-----局部品味-----规范表达
把握诗歌主旨的方法
• 1、看题目,题目往往包含了诗歌的内容、主旨。 • 2、翻译:通读两三遍,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 口头翻译,以明白诗歌大意。 • 3、寻找意象,把握主旨。 • 4、寻找诗中关于情感的词(诗眼)。 • 5、诗歌中抒情、议论性文字等关键性文字。 • 6、结合作者、注释、背景、题材等分析评价。
例题赏析
广 铁 一 中 周 瑛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 抓人物神态 关注背景。 诉衷情 陆游 形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 象 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抓人物心理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 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背景介绍: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 他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北方的金国 形 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 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他怀 象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 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 的 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意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陆游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义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审题要点】 诗人 性格
【读懂大意】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
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 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 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能力层级为D(鉴赏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 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 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4.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 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 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 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3)抓描写,分析形象。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 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 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 (4)析典故,分析形象。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 (事)来比况自己。
评价)。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 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云海相望”是兄弟两人天各一 方,一在朝廷,一在杭州。“更沾巾”是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 歧路,儿女共沾巾”。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可以概括为:重情、旷达、洒脱。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 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关于形象鉴赏的知识点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关于形象鉴赏的知识点

【导语】中国古诗词,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特别是⼀些优秀诗⼈的创作,往往体现着诗⼈的⾼尚情操和⼈格⼒量。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多注重诗歌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涤荡⼼灵,陶冶性情,使读者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

其⼀景物形象⼀、知识储备。

(⼀)常见七类意象的内涵。

1、送别类:杨柳、长亭、短亭、南浦、劳劳亭、酒2、思乡类:明⽉、鸿雁(易引发游⼦的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3、愁苦类:梧桐、杜鹃(⼜名“⼦规”,叫声似“不如归去”)、流⽔、猿猴、⼣阳、⾬、落花(有伤春、惜春之意,也可象征⼈的青春不再,流露着伤感之情)芳草(喻离愁别绪)4、抒怀类:菊花(隐逸,⾼洁)、梅花、松柏、⽵、冰雪、⿉离(抒发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5、爱情类:红⾖、莲⼦、连理枝、⽐翼鸟6、战争类:投笔长城(斩)楼兰勒燕然(建功⽴业)柳营请缨羌笛7、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另:云——来去⾃由,可象征游⼦、飘泊、⾃由。

⼆是遮蔽光华,喻⼩⼈。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由。

鸟声清脆明亮,⼜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这些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诗歌中的意象。

)(⼆)意境1、意境——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产⽣想像的境界。

是诗⼈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然景物)的有机统⼀。

2、常见意境⽤词:明媚绚丽恬静空寂幽清明净迷蒙暗淡肃杀荒凉险恶孤寂阴森恐怖雄奇壮阔清幽恬静瑰丽壮观⽣机勃勃虚幻飘渺孤寂冷清萧条冷落阴沉凝重祥和静谧苍凉悲壮闲适恬淡⾼远深邃清新明丽清冷幽静3、意境类解题思路:(1)描摹诗句图景;(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例题:下⾯这⾸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绝句⼆⾸(其⼀)杜甫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注:本诗是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对浣花溪⼀带的春光⽽作。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江⼭秀丽,春风吹拂,花草飘⾹,泥融⼟湿,燕⼦筑巢,沙⼦温暖,鸳鸯静睡。

诗词鉴赏之形象

诗词鉴赏之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

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二、鉴赏指导: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式指导-形象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问题: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 的意象。诗人张弼渡江之时,想到自己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 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 落),故而“吟对沙鸥一怆神”。一“怆”字写出了张弼无限的 客愁。 参考答案:张弼用沙鸥的到处飞翔来衬托自己的孤单漂泊。
示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问题: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 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 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 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 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
1.杨柳:“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落叶:失意、悲叹。 3.梅花:傲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莲:与“恋”谐音双关,爱恋思念高洁之士。 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菊: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8.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 清高。 9.梅子:常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例 证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 无晴却有晴”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 沧海”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晏殊《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 秦观《浣溪沙》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王维《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教你分析] (1)意象→汉江 (2)抓词语→“万里”“九龙盘”“横溃”“飞迅湍” (3)描画面→汉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 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 涌,迅疾奔流。 (4)品意境→气势浩大,宏伟壮阔。 点作用→三四句用江水泛滥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 下盛世蓄势。
【答题步骤】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宋 耿 中① 湋②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①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 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这首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证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李白《忆秦娥》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杜甫《旅夜书怀》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篇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篇

填空: 的描写, 填空:1、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 环境 的描写, 身份。 暗示李凝的 隐者身份。 从环境来看, 2、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 邻居不多 (“少 草径” 荒园” . 邻 ”) , 少人来 (“草径”、“荒园”)、 清幽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 移石动云根” 色”、“移石动云根”); 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 暂去还来此, 3、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 不负言” 不负言”,表现他 对李凝隐逸生活的向往 。使作 者的情感和所刻画的人物跃然纸上, 者的情感和所刻画的人物跃然纸上,李凝的隐者身 份也不难把握。 份也不难把握。
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出者,最能代 此等句是他人想不到、写不出者, 表迦陵词“鼓舞风雷” 蹈扬湖海” 表迦陵词“鼓舞风雷”、“蹈扬湖海”的 特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 特色。末二句以荒莽景象收束全篇,于奔 放之后作含蓄的一折, 放之后作含蓄的一折,特别凸现词人九曲 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 黄河般的积郁之情,力量沉厚。陈维崧在 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 诸多作品中皆以鹰自比,他所看中的是鹰 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 的轩举的“猛气”与矫捷的“身手”,用 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 以抒发自己疾恶如仇、惩奸除弊的人格风 范与人生理想。 范与人生理想。读本篇不仅令我们体察到 声色俱厉”的雄健之美, “声色俱厉”的雄健之美,尤其可感受到 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顽者警、懦者立”的精神震撼。
梅花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专题二“诗歌与散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

具体内容为“诗歌形象”的鉴赏,涉及《离骚》、《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形象的表现手法,学会从形象中把握诗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对古代诗歌进行独立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诗歌中形象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从形象中把握诗人的情感,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牛渚等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现实中的美景联想到古代诗人笔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歌,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析方法,对一首诗歌进行鉴赏。

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2. 形象的表现手法:象征、比喻、拟人等3. 从形象中把握诗人的情感4. 例题:《离骚》、《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并阐述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选取诗歌:《夜泊牛渚怀古》形象分析:诗中描绘了牛渚夜景的美丽,如“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白鹭洲边江草齐,乌衣巷口夕阳斜”。

理解阐述:诗人通过描绘牛渚夜景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古人英勇事迹的敬仰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014诗词鉴赏之形象篇(教师版)

2014诗词鉴赏之形象篇(教师版)

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一、概念介绍1、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意象与意境。

2、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科普文章中的“月亮”是“物象”,只有将月亮写入具体诗作中被多样表现才能成为意象。

3、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就如同砖瓦和整座楼房的关系一样。

一首诗往往出现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共同构成一定的意境。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借“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羁旅在外而神思故里、想念亲人的感情。

板块一鉴赏景物形象一、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

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二、技巧点拨: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是怎样的?1.提问方式:对这首诗中的景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2.提问变体:这首诗选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答题步骤:①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③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和效果,分析诗歌传达出的情感。

三、高考试题精练:(2012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第二部分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讲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第二部分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讲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2.分析意象作用的两步骤和五角度
步骤
内容角度
步骤一
描述意象,并指出意象的特点。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
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步 骤 二
分析 作用, 点出 效果。
第1轮淡·语雅文幽远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典例2 (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航
题型一 题型二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 鉴赏意境画面
题型三 鉴赏人物形象
题型四 鉴赏事物形象
随堂巩固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一 分析意象含义及作用
题型解读
设问方式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1.分析意象含义
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 (1) 概 括 某 几 种 意 象 的 共 同 内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题型二 鉴赏意境画面
题型解读
设问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2、近体诗:绝句(五言、七言)
律诗(五言、七言) 排律 词(诗余、长短句): 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曲(词余): 散曲:小令、套数(散套、套曲) 剧曲:杂剧、传奇
3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
9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3.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 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 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该建筑的一些砖石。
10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例: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解析】 秋夜独坐(节选)
8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2.意境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和意象一样都是解 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 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所谓“意”,指诗人的 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 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 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 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 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 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 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唐]王 维 高考中诗独歌坐鉴悲赏双尤鬓其,注空重堂对欲诗二歌更中。“景”和 “情”及雨二中者山关果系落的,考灯查下。草对虫写鸣景。设问时,往 往要求概括诗歌中夜写了深什么景,景物的特点是 什么,用什么手[法宋写]周的,弼有什么作用或效果等 等。虚解堂答人时静要不仔闻细更辨,别独,坐深书入床体对味夜,灯把。握诗歌 写景门的外异不同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案】 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 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 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1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技巧点拨 解题方法
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 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 诗人的心境。 如 了本美江燕怎:诗子丽水样阅的正的映的读景 繁初 日景杜物 忙春 ,迟 泥物甫描 地景 春日 融的?象风摹衔江 飞《:送可泥山燕绝这筑春来丽子句样巢天花,,二阳草回,春沙首答日光的风暖(其:丽普馨花睡一照香此沙草鸳)诗暖,,》香鸯描 ,四泥,。 。绘 鸳野 融此了 鸯青 土诗一 在绿 湿描派 沙, ,绘 【洲注上】 静此睡诗不写动于。诗这人经是过一“幅一明岁净四绚行役丽”的的春奔景波图流。离之 后表,现暂时了定诗居人成结都束草奔堂时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
客观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或杂诗中的物象51、鉴赏来自物形象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诗歌的景物形象是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而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承
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高考对于
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可
分为: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
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其
如: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此诗中明月、风灯、宿鸟、跳鱼等意象有机组合成一幅清 幽、静谧的意境,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 对于自然界生命的热爱
7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景物形象考查分为:意象和意境 翁”“1.寒意江象”“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意铸象了是诗分人析的、感研情究—诗—歌不特屈有服的于名环词境,,“傲意然”倔是 强指,诗充人满的主主观观情情绪意意;味“的象意”象是了指。诗正人是感这受些到独的特客的观 意物象象充,分“地意表象达”了即诗意人中孤之愤象、,倔融强入的了思诗想人感情情思。的又形 如象。《一天首净诗沙从·秋字思面》上看中是的词“的枯连藤缀”,“从老构树思”上“看昏是 鸦意”象,的分组属合植,物诗和人动不物仅,要但用组意合象在进词行中感,受成和为思三考个, 叠还加要意用象意,象表来现抒出发一自种己凄内凉心、的孤情寂感的。情如绪柳。宗一元个具的 有《落江寞雪、》寂:寥“、千怀山乡鸟等飞复绝杂,情万感径的人天踪涯灭孤。旅孤者舟跃蓑然笠 纸翁上,。独诗歌钓的寒意象江,雪是。构成”优这美诗首篇诗的中基础的,“也是千 读山者”对“诗鸟的”审“美孤评舟价”的“依蓑据笠。
4
简言之,形象可分为: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客观形象(如《长恨歌》中
的唐玄宗和杨玉环)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饮酒》
中的陶渊明)
自然景物形象:写景诗中或杂诗中的景象如陶渊
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 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 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 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答题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
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
寓意等)
6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景物形象,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 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 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 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 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 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古代诗歌鉴赏
1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考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 1.鉴赏诗歌的形象 2.鉴赏诗歌的语言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江西樟树中学 廖志刚
首先,先了解古代诗歌的范围: 诗:
1、古体诗:乐府诗(一般标题上加“歌、行、引、 曲、吟”等名称)
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
染力并寄寓着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
境都是艺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
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
是形象;
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