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孙晖吴申昊薛超薛林伟(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0级会计4班 225300)[摘要] 2006年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关键词]审计;准则;趋同;差异1 引言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的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建立一套与国际趋同的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
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
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突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体现了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严格了审计程序。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2 中国审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修订后形成的。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相关准则同时废止。
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结构为:第一部分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5个),具体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准则(4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第二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2个);第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1个)。
我国新旧审计报告准则与国际准则比较
我国新旧审计报告准则与国际准则比较通过对中国、美国、国际独立审计准则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很大方面三者有相似之处,我国在制定自己的独立审计准则时,大量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与美国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
从审计报告的基本构成要素来看,三者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
基本构成要素大致有:标题、收件人、引言段、范围段、意见段、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及盖章,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报告日期等,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
ISA700区分了审计报告的引言段、范围段以及意见段,并分别说明了各个段落中应当阐述的内容。
修改后的ISA700则不再严格区分各个段落,而是指出审计报告要包含所述的各种要素,与SAS805中存在相同之处,并在其中增加了“Other reporting responsibilities”,审计人员应当在意见段后增加一段,用于说明其他人员的责任。
SAS805中也没有明显区分引言段、范围段、意见段之间的界限,但对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有很多的描述,一共指出了9项构成要素。
要求审计工作应当在抽查的基础上对检查支持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证据,评价管理当局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做出的重大会计估计,以及评价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并要求审计报告的表述必须措辞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ISA700中指出在引言段中应当说明审计人员已经对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区分管理当局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而ISA700(REVISED)则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管理当局的责任作为审计报告的两个并列的构成要素分别列示。
可见,明确签发审计报告的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明确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的责任问题,中国、美国、国际三方在准则中均要求清楚地说明,必须严格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会计报表的编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原因在于公众一般会认为只要公司的会计报表出了问题,审计人员就逃脱不了责任,事实上审计人员只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披露是否公允发表意见,如果存在管理当局串通舞弊的行为发生,那么审计人员是很难发现被审单位所存在的问题的。
浅析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异同之处
、
中 外 内部 审 计 准 则 差 异 比 较
以及沟通问题的准则。
1 、内部 审 计 准 则 有 关概 述
内部审计准是有关各类政府机关 、各级公司企业 以及其他单 位 的内 部审计人员在进行 内部审计工作时所应遵守 的原则 ,是衡量 内部 审计工 作质量的准绳和尺度 ,能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促 进 内部 审计理论 与实务 的发展 。
中外差异内部审计准则有关概述内部审计准是有关各类政府机关各级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所应遵守的原则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准绳和尺度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浅 析 中 外 内部 审 计 准 ,我 国的 内部审计准则开始制定 ,而在 2 0 0 9年 ,国际内部 审计协 会重新颁 布 了内部 审计 实务 准则。我 国的 内部 审计 准则与新颁布 的国际内部 审计准则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立足于分析 中外 内部 审计 准则具体 措施上的各有 千秋 ,准则和大方 向上 的殊途 同 归 。 同 时 为我 国 内部 审计 准则 的 不 断提 升 提 出 了 自己的 建 议 。 关 键 词 : 内部 审计 准 则 ;共 同 点 ; 中外 差 异
3 、 结构 差异 比较
从结构上来 看 ,我 国的 内部审 计基 本 准则 共 分 为六 章二 十七 条 , I I A的最新 内部审计 职务 实务准 则 ( 以下简 称 S P P 1 A) 共 分五个 部分 。 我 国的内部 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 为总题 ,接下来依次是一 般准则 、作业 准则 、报告 准则 、内部管理 、附则 。S P P I A第一部分 是导言 ,接 下来依 次是 属性准则 、工作准则 、执行准则与术语 。 4 、基 本 内容 差 异 比较 从 内容上来看 ,我 国内部 审计准则 的职能着重于监督 和评价 的传统 职能 ,审计 目标是促进组织 目标实现 。而 国际审计准则 已经从 传统财务 审计 向经 营审计 过渡完成 ,内部 审计 目标也发展成提 升价值 、完善组织 经 营 ,推 动组织 实现 目标 。我国仍处在 这一转变 的过渡 阶段 。 在S P P I A中,规定 了内部审计 的权力 、责任 和 目标都 正式写 入 I I A 宪章 。我 国的基本准则中没有专 门规定 ,只是在定义 中有所提及 。 对于内部审计 过程 中的 监督 指导 ,S P P I A对 不 遵循 规则 做 出 了规 定 ,该情 况出现时要向管理者和董事会 通报 ,我国对 于此则没有规定 。 二 、中外 内部 审计 准 则 的相 同之 处 我国 内部审计准则与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 所基于的概念及原则 内涵在 基 本上是一致的 。我 国和 国际 的内部审计 准则体 系都 由 “ 增加 组织 价 值” 、“ 系统 化与规范化 ” 、“ 独 立性与客 观性 ”等 基本概念贯穿 ,同时 都遵循着 “ 防弊 、兴利与增 值 的共存” 的基本原 则 ,都具 有 “ 增值 的 特点 。 ” 我国对 “ 控 制 ” 的定 义 与 I I A 定 义 的基 本 理 念 一 致 ,对 “ 控 制 的 概 念 与 责 任 重 ” 中对 控 制 的 界 定一 致 。我 国所 提 出 的 内部 审计 范 围 为 “ 内部控 制与经营活动” , 其 中控制与经营活动不可分割 ,经营活动的审 查以控制为核心 ,对控制的审查又依附于经营活动。 我国与 国际 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涵盖内容基本 一致。迄今我 国内部 审计体系准则的体系框架 已相对完整 ,有关 内部审计 国家实务准则 框架 ( 简称 I P P F ,是 内部审计规范体系 的标杆 ) 内容 的绝 大部 分我 国的准则 体系也都 已经做 了规范 。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有些差异 ,但是在涵 盖面上 来 说协调程度很高 。 不管是 中国还是国际审计准则体系 ,都没有将 审计人员职业道 德规 范明确纳入审计准则体系 。但是职业道德规范在中 国和 国际 审计 准则体 系 中都居于最高地位 ,都拥有法律约束效力。 三 、我 国 内 部 审 计 准 则 的优 缺 点及 其 发展 建 议 1 、符 合 我 国 国 情 的 创 新 之 处 在具体 内容方面 ,中国内部 审计准则 存在下 面三 点创新 :“ 三 性审 计准则和”控制 自我评估 准则 、重要性 和审计 风险准则 、针对 内部控制
中国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区别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比较1、宗旨、权力和责任。
我国基本准则中对于内部审计的宗旨,没有专门规定,只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提及。
关于责任,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
表明内部审计对于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负有责任。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属性准则中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规定内部审计的宗旨、权力和责任应该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写入审计章程中,并由董事会通过。
2、独立性与客观性。
我国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组织应该具备独立性。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实施业务和提交结果方面不受任何干扰。
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即内部审计师应该有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并避免利害冲突。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中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
内部审计活动应独立开展,并且内部审计师在工作时应保持客观。
内部审计师在他们能自由、客观地进行工作时是独立的。
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做出公正、无偏的判断,这对业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独立性要通过组织的地位和客观性来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还规定,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直接向组织内的高层人员报告,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
内部审计师应该取得管理高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取得业务客户的配合,并且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开展工作。
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向组织内有足够权限的人员负责,促进独立性并确保广泛的业务范围、对业务沟通的恰当考虑以及对业务建议的适当行动。
如果独立或客观性实质上受到损害或看起来受到了损害,应将损害的细节向有关方披露。
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1130.A1-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估自己以前负责的具体业务时,应该回避。
如果某位审计人员为自己在以前年度中负责的活动提供了确认服务,可以假定客观性受损。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从2003年3月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经公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0个基本准则和两个操作指南。
构成了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
内部审计的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使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比较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一、我国与国际准则内部审计定义的比较审计署2003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称“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从这三个定义里可以看出:审计署2003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定义关注于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审计的关键点是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
不难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定义正处在监督评价和系统导向的内部审计阶段。
而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则是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增值性的内部审计。
国际的内部审计定义已完成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它们重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内部审计的目标也从服务于管理层发展为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一)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一)【摘要】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出发,通过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及基本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在涵义。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了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忽略、潜在的知识缺陷等相关问题。
提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加强交流沟通,使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动态趋同。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如何理解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为这对我国审计准则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1、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趋同(convergence)指的是收敛、缩小差异,现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指各国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1].如今,“趋同”已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种共识和行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现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正在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跨国界发展。
从这层意义上讲,审计是没有国界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2、基本原则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2].对于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问题,处处体现了此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趋同的理解,则可以通过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二、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分析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都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
2010
2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 [2]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uditing,assurance, and ethics pronouncements,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200 7 edition. [3] [4]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审计人员进行审核和评价的基准。
它们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指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增加,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日益增加。
下面将分析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的原因和表现。
其次,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提高我国审计职业形象的需要。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其与国际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
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建立信任和可靠性,而透明和准确的财务信息是其基础。
作为审计人员,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以增加他们服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
再次,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法律法规建设和法治化进程的推动。
审计准则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我国,随着经济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和法治建设的推进,审计准则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国际审计准则作为国际惯例和通行的标准,往往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
因此,为了与国际接轨和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最后,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都强调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要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
其次,两者都强调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程序时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再次,两者都关注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评估并提供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议。
此外,两者还都关注伦理问题,强调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全球化趋势、提高我国审计职业形象、法律法规建设和法治化进程推动的结果。
两者之间的趋同表现在公正独立性、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伦理问题等方面。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异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差异马艳红陶玉娟1.内部审计的含义我国2005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05年最新版本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其明确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也即,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仅关注财务审计,更关注管理审计。
从定义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内部审计正在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型,而国际内部审计已经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更为重视内部审计的咨询与服务功能。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所称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
所称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还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前,应主动对客观性进行评估,识别损害客观性原则的因素的可能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包括: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通报结果时内部审计活动应免受干扰;如果独立性或客观性在形式上或实质上受到损害,应将具体情况向有关方面披露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在受损害方面,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提到了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损害的两种情况,而我国则只提及客观性应该被评估和识别,没有规定独立性也应该被评估和识别。
3.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内部审 计 的发展及我 国 内部 审 计准则 与国际准则 的比较
东辽 县 建 筑设 计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黄 英
近 年 来 .伴 随 着 国企 改 革 的 日益 深 入 和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的 迅 速 发 展 . 些 深 层 次 的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市 公 司 舞 弊 案 层 出不 穷 , 论 与 实 一 上 理 践 不 断 告 诉 我 们 , 强 内 部 监 管 , 立 有 效 的 内部 控 制体 系 , 造 更 加 加 建 塑 健 康 的 公 司 治 理 环 境 , 理 利 用 公 司 资 源 是 预 防 舞 弊 事 件 发 生 的 最 好 合 办 法 。 大 家 也 逐 渐 意 识 到 , 化 公 司 治 理 , 免 舞 弊 的 发 生 , 套 完 整 强 避 一 的 监 督 控 制 系 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内部 审 计 正 是 这 其 中 不 可 或 缺 的一 而 部 分 。在 美 国 , 被证 券 交 易 委 员 会(E ) 责 的 财 务 报 表 舞 弊 的上 市 公 SC谴 司 比没 有 受 到 谴 责 的 更 忽 视 内部 审 计 的 作 用 , 有 受 到 谴 责 的 上 市 公 没 司 中 8 %有 内 部 审计 , 受 谴 责 上 市 公 司 中都 没 有 内 部 审 计 。因 而 无 2 而 论 是 实 务 界 . 是 理 论 界 , 已 经 充 分认 识 到 内 部 审 计 在 提 高 公 司治 还 都 理 效 率 中 的重 要 作 用 。
、
内部 审计 的发 展
l 厦 门 大 学 博 士 生 导 师 王 光 远 在 文 章 中说 , 期 的 内 部 审 计 是 一 、 早
种 会 计 导 向型 审计 , 主 要 检 查 会 计 记 录 是 否 正 确 , 无 疏 忽 引 发 的 它 有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与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比较分析
( 中商 学字 [0 0 2 1]第 1 ,项 目编号 : 0号
k210) J0 0 3 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2 文献标识码: F3 A
状的情况下作 出的, 对我 国内部审计 的进 和人员进行 内部审计时, 都应遵循 内部 审
一
全 球化 时代 的经 营和 管理需要先 进 的理论及实务 , 内部审计 理论及实务也必
步发展 具有更好 的指导意义 。
计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 准则、 内部审计具
比较上述两种定义不难发现 , 球 的协调与共享 。 全球经济一体 内部 审计的 目标 、 基本职 能、 质等方面 审计 的执业规范 , 性 内部审计机 构和人员在 化 的趋势要 求我 国的 内部 审计 应充分 借 的理解有较大 差异 , 这 这也恰恰体现 了中外 进 行 内部 审 计 时 应 当遵 照 执 行 。 一 规 定
内部审计工作业绩的评 定确 立基础; 持 扶
( ) 二 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义。 我国内部 经改进 的组织流程和业务。因此 , 国际 内 审计基本 准则的 总则 中是这样 定义 内部 部审计准则则具有 国际性, 适用 于各种社
审计 的: 是在组织 内部的一种独 立客观 的 会制度 、 法律和文化背景下 的组织 。
监督和评价活动, 它通过审查和 评价 经营
( ) 国内部 审计准则的适用范 围。 二 我
活动及 内部控制的恰 当性、 合法 性和 有效 《 中国 内部审计准 则序言》 规定 : 中国 内部 性来促进组织 目标 的实现 。 国对 内部审 审计准则 适用于 内部 审计机 构和人 员进 我
计所下 的定义 , 是在科学认识 内部审计的 行 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适用 于各 类组织 , 发展状况、 借鉴 I I A对 内部审计的最新定 无论组织是否 以盈利 为 目的, 也无论组织 义、 结合我国经 济发展情况和 内部审计现 规模大小和组织形 式如何 , 内部审计机 构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比较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的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不仅是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国外、国际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的26项进行了修订,又新制定了22项共计48项。
新制定的审计准则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命名,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实现了准则历史性的突破,为审计业务提供了科学的标准体系和全方位的指导。
准则体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需要,满足了新形势下注册会计师执业多元化的需要,突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行业宗旨。
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提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间的相同、差异、不足及完善措施。
本论文运用会计学和审计学的理论知识,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系统研究了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涵义、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发展规律。
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提升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点、不同点和我国审计准则存在的缺陷,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制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先进方法和成功经验,探索健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思路。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导论。
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第二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概念界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特点、作用、结构和内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及启示。
审计准则是在一般公正妥当的惯例基础上,由该国权威机构如会计协会或国家机关确认并发布,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论文网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
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
我国的经济已日渐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完善审计准则,加快国际趋同,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审计准则国际本文由收集整理趋同,其实质是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
这不仅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员组织的要求,也是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
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
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论坛、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提出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
世界各会计组织,只要不想游离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离于国际会计市场之外,就不能无视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趋势。
2.我国审计准则建设现状尽管独立审计准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审计准则建设,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需要,并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
第一,行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审计风险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
如何使审计实务更加有效地应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给行业带来的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予以解决。
第二,传统审计实务存在缺陷。
现行审计准则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之异同
的理念制定的。同际审计准则体 系指 的足
的挑战 。主要体现在 以下 r个 面 : 三 J .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从应 付税 款 法等 简 单方法 改 为资 产负 侦表 债
务法 , ㈦转换 中 业 要按 照首 7 新 欠执
f 际会 计师联合会 ( f J 简称 I C) F A 下属 的 闻际 审 计 ‘ j 准则 委 会 (简 称 I 一
维普资讯
所 有的大中 企 、 此 , 。 企业 必须 接受新 的会 计准 则体 系 , 评估实 行所 得税准 则对于企业 财务报表 的影 响 , 对 可供 选择 的会 { 处 理 方法 做 出决 { 策, 制定 L企业 自身的会 计政 策。 I J 业 要对 _ 关 管理 人 员和会 计 人 员进 彳 『 行 培训 , 熟悉 和掌握新 所得税 准则 的
主要内容 , 确定新所得 税会计 与现行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
做 法的并 。按 照要 求 , 设置 和调整
会 汁科 ¨ 、 账务系统 和财务报 丧编制
系统。 ( ) 计人 员 面 临 的挑 战 二 会
体 之 同 文萍 系 异 , 倪 慧
r 审计 准则 体 系—— 《l 沣 册会 {‘ f l f 体足 ,多 1 鉴证 业务 本 准则 、0 个 1个审 } f
A S 所制定 的准则体系 。 同足一个过 A B) 趋 程, 最终结果是相 。 么新体 系 j 际审 那 I
、务分类标准1 I 『 寸州。均把业务 分为鉴 、 j = 『 l 务 与1 务 ;搭 h 义进 一步细分 寸 1 『 务
历 史财务信 息审 汁、 稀 务 l 『务,以, 6 { 其他 举 、 务 ( ){ 汁 务 准则 『 3
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这 些 准 则 的 修 订 都 全 面 、彻 底 地 体
现 了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的 基 本 要 求 。 作 为 现 代 审 计 方 法 的 最 新 发 展 。在 新
种 做 法使 得 体 例 和 表述 简 洁 清 晰 , 易
于 理 解 和 应 用 ,有 效 提 高 了 注 册 会 计
制缺 陷 。
( 新 审 计 准 则 注 重 对 小 型 企 业 四)
了 《 计 准 则 第 11 审 3 2号— — 函证 》 、 《 计 准 则 第 12 审 3 3号 —— 关 联 方 》 、
《 计 准 则 第 12 审 3 1号— — 审 计 会 计 估 计 ( 括 公 允 价 值 会 计 估 计 ) 相 包 和
准则 中也都 遵循 了这一 变化 。 因为会
关 披 露 》 《 计 准 则 第 10 、审 4 1号— —
对 集 团财 务 报 表 审 计 的 特 殊 考 虑 》 ,
计 报 表不等 于财 务报 表 ,原 审计 准则
中所 指的 “ 计报 表审 计 ” 实是 财务 会 其 报 表 审 计 , 非 “ 计 报 表 审 计 ” 而 会 。
更 大 的 职业 判 断 空 间 和 更 高 的灵 活
性 。 这 次 出 台 的 审 计 准 则 与 旧 审 计 准 则 相 比有 几 点 区别 , 要 如 下 : 主 ( ) 架 结 构 对 比 。 旧 审 计 准 则 一 框
一
师 执业 准则包 括 审计 、审 阅与其 他鉴
证 业 务 准 则 .具 体 包 括 中 国 注 册 会 计
审 计 准 则 中 的解 释 说 明材 料 作 为 应 用 指 南 。 新 审 计 准 则 的 修 订 不 仅 提 高 了 准则 理解 和执 行 的一致性 , 且 全 面 、 而 彻 底 体 现 了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的 基 本 要
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比较研究薛仁进(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新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不仅是审计职业国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和结构,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差异。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差异一、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具体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新修订后的38项审计准则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其中修订了16项准则的实质性内容,改写了全部38项审计准则的体例结构,修订后的审计准则由5部分构成:“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
原审计准则中的解释说明材料作为应用指南。
新审计准则的修订不仅提高了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而且全面、彻底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增强了识别舞弊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和更高的灵活性。
这次出台的审计准则与旧审计准则相比有几点区别,主要如下:(一)框架结构对比。
旧审计准则一共六章二十六条,新审计准则扩充到七章三十七条。
并取消了原第二章“一般原则”这一较为模糊的概念,改为“管理层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这一章,并新增了第六章“解除业务约定”。
(二)制定目标对比。
新审计准则将其中“会计报表审计”改为“财务报表审计”,这是一项重要改动,体现了制定新审计准则的基本目的:在其他准则中也都遵循了这一变化。
因为会计报表不等于财务报表,原审计准则中所指的“会计报表审计”其实是财务报表审计,而非“会计报表审计”。
审计师行业中的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
审计师行业中的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审计师行业都需要遵守一套具体的规范和准则,以保证审计活动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国际审计准则(ISA)和国内审计准则(CAS)是两个主要的审计准则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审计实践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审计准则在中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一、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的异同国际审计准则是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制定的,旨在全球范围内规范审计活动。
国际审计准则强调的是审计过程和报告的一致性,以及审计师职责和义务的准确理解和执行。
与之相比,国内审计准则则根据各国立法和监管机构的要求而制定,更加注重满足本地审计监管需求和法规要求。
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在指导性文件的编制和内容上也有一些差异。
国际审计准则更加注重原则性,强调审计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判断行使职业判断力。
而国内审计准则一般更为具体,包含了更多的细节和程序要求,以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另外,国际审计准则通常涵盖了更广泛的审计范围,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业务报表审计等。
而国内审计准则一般更为专注于财务报表审计,对其他领域的审计没有过多的规定。
总体而言,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在理念和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两者都为审计师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规范,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国际审计准则在中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审计实践中的国际审计准则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入和转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国际审计准则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审计师必须熟悉并应用国际审计准则。
因此,在中国的审计实践中,国际审计准则作为基础性的准则得到了广泛的引入和转化。
2. 参照和借鉴中国在制定国内审计准则的过程中,通常会参照和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和原则。
在确保符合国内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中国审计准则的制定也注重与国际审计准则的一致性,以维护跨国企业的审计可比性和透明度。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王光远严晖【摘要】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对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框架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于1999年开始制定,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是考察我国准则国际化程度及国家特色的必要基础,也是借鉴国际准则的前提。
本文列示了比较研究后的结论:在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内容等方面,我国与国际准则是协调的。
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实务和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等某些领域的规范上我国准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借鉴国际准则进行改进:修改《基本准则》,借鉴“立场公告”,充实准则内容,强化准则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比较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先进的理论及实务,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也必然走向全球的协调与共享。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的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框架(the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ramwork,简称IPPF)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标杆,IIA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IPPF。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制定伊始至今已整十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最先进、最权威的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何异同?本文对二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比较。
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IIA内部审计国际实务准则在重大方面是一致的(一)IPPF与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所基于的概念及原则内涵基本一致“独立性与客观性”、“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方法”、“增加组织价值”等贯穿IPPF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我国已颁布的第22号具体准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独立性与客观性进行了详细规范,其基本理念与IPPF完全相同,准确地定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并强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主动进行“客观性管理”,该准则解决了内部审计角色定位的问题。
国际国内审计准则的异同及其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
国际国内审计准则的异同及其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随着各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逐渐成为国际共识。
而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审计准则的规范化对于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际国内审计准则的异同及其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一、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准则的异同国际审计准则是以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的《国际审计准则》为基础的,该准则旨在为全球性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审计机构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以便完成审计工作,并确保审计人员遵守一致的原则。
而国内审计准则则是各国按照本国特点和需求制定的审计规范。
两者主要的异同点如下:1.审计独立性的要求不同。
在国际审计准则中,审计独立性是其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并避免因任何因素而使其独立性受到损害,例如职业内外利益关系、家庭关系、财务利益等。
但不同国家对于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却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审计准则更加强调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特别是在审计事务所拥有跨领域服务时,更加注重避免利益冲突。
2.财务报告的要求不同。
国际审计准则中对于财务报告的要求相对更为严格,例如要求审计人员对于管理层所提供的重要数据和假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而国内审计准则则会更加贴近于本国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报告的实际情况,例如会针对本国的财务会计制度、市场特点等等有所特别规定。
3.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同。
在国际审计准则中,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严格的,同时还要求服务的连续性和提供超前的服务预警。
而本国审计准则则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并没有特别详细的规定,更多的是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针对本国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范。
二、审计准则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审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规范审计工作的要求,更是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推动和优化。
审计准则的规范化对于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要求的对比
国际审计准则与国内审计要求的对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审计准则和国内审计要求是现代审计领域中两个重要的规范体系。
国际审计准则由国际注册会计师公会联合会(IFAC)发布,主要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审计工作。
而国内审计要求则由各国内审计监管机构或会计师协会制定,主要用于各自国家的审计实践。
本文将对这两个审计要求体系进行比较和对比,以探讨其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一、审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国际审计准则是由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负责制定和发布的。
该机构是IFAC的专门机构,致力于制定全球范围内的审计准则。
与之相对应,国内审计要求的制定机构则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由国家审计监管机构或专业会计师协会负责制定和发布。
二、适用范围与层次国际审计准则是面向全球的审计实践,旨在提供一套普适的审计准则,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它适用于所有注册会计师从事的审计工作,无论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为何。
而国内审计要求则主要适用于各自国家或地区内的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三、内容定位和原则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涵盖了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报告要求等方面,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独立性和适当性。
它强调了审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并规定了审计师应遵循的一般准则。
相比之下,国内审计要求则更加具体和详细,可能会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四、技术指南和应用效果国际审计准则通常会发布相关的技术指南和解释,以帮助审计师正确理解和应用准则。
这些指南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导,有助于解决实际审计中的难题。
而国内审计要求的解释和应用指南则可能更加侧重于本国具体的审计实践和问题。
五、认可与接受程度由于国际审计准则的全球影响力和普适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纳了这些准则,并将其纳入本国的法律、行业准则或审计标准中。
然而,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国内审计要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际审计准则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共 6 个准则实现了高度趋同。 (二)规范对象相同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规范的对象
均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和注册会计师业务两方面。 (三)业务分类标准相同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均把业务分
为鉴证业务与相关业务;鉴证业务又进一步细分为历史财 务信息审计业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
三、差异分析 正如前文中审计准则的趋同原则所言,趋同不等于相 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在趋同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不 同。目前,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差异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多 3 个准则 分别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第 1152 号——前后任 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和《第 1602 号——验资》。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增加《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这一 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准则,作鉴证业务类具体准则的统驭, 不仅便于把握新体系的体例,体现对我国准则制定文化、 法律框架等的考虑,而且可增加权威性。 《验资》是我国原体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新审计 准则体系的一大特色。不仅 IAASB 体系没有包括,其他国 家独立审计准则一般也不包括。我国只因为保留《验资》 准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信誉不 被重视等因素。对注册会计师而言,验资业务风险高、责 任大、追溯时间长、牵涉面广,如果没有统一的、可操作 的技术规范来帮助其提高验资业务质量、规避验资业务风 险,后果难以想象。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问题,IFAC 下属的道德委员会 所制定的《执业会计师道德守则》作了相应规定,IAASB 体系中没有涉及。新体系只因为保留了《前后任注册会计 师的沟通》,着眼点可能在于希望继续借助于该准则,改变 上市公司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改善 当前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 (二)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未加区分审计准则与审计 实务公告 对于准则与实务公告,IAASB 是有所区别的,这不仅 体现在名称和编号上,还在其他诸多方面。IAASB 对审计 准则与实务公告区别至少有以下几点: 1.属性不同。I-AASB 在其《准则前言》第 14 条强 调,执业准则指的是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 准则以及相关服务准则。审计实务公告不是执业准则。 2.主从关系不同。实务公告与执业准则相配套,是为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 [2]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uditing,assurance, and ethics pronouncements,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200 7 edition. [3] [4]http://www.if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rg
关键词 审计 准则 趋同 差异 原因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此准则体系出台顺 应了两大时代背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注册会计师审 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要求我国加速实现准则国际趋 同,减少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障碍,改善我国经 济贸易环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 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 会计师执业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众对行 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众 利益。
四、审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审计准则的条文规定基本与国际 审计准则相一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实务方面。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经济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 响审计的发展水平。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自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来,在短短的 20 多年时 间,我国证券市场走过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100 年才走完 的道路。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规 模较小,基础配套措施不完善,对审计的发展尚未产生足 够的影响等。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 政府贷款,其财务信息自然也主要为债权人或政府机构服 务,因此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会计报表的需求方范 围较小等,从而阻碍了独立审计事业的发展。 (二)政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政治环境相对宽 松。但是,任何国家审计的发展都不能超越本国政治环境 的约束。中国的审计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为 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服务的。因此,其审 计准则主要由政府部门制定,并且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 管也主要由政府部门(财政部)主导;而西方发达国家的 审计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府在准则制定以及实施 的过程中干预较少,只是起指导和监督作用,因此其准则 的制定主要以民间组织为主体,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也主 要采取行业自律为主的原则,政府干预较少。 (三)法制 法律是最直接、最经常制约经济行为和审计实务的。 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别,导致其审计制度也有
(三)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没有充分涵盖 ISA501 准则 的内容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与 ISA 对应的《第 1311 号存货 监盘》没有涵盖 ISA501 的“对诉讼和索赔的审计程序”、“长 期投资的评价与披露”、“分部信息”等方面的额外考虑。
“长期投资的评价与披露”、“分部信息”,在我国新体系 则是没有相应的规范的,这可能存在不利影响。这是因为 长期投资和分部信息,两者中任何一个若对财务报表构成 重要性时,如果存在审计程序缺失、审计过程中考虑不周、 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工作底稿记载不够,则极有可能导 致审计失败,并使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时难以保全自己。
我国未对审计准则与审计实务公告作区别,会出现两 种情形:一种降低审计准则的遵循度为审计实务公告的遵 循度;另一种抬高审计实务公告的遵循度至审计准则的遵 循度。两种情形均是不利的,前者会因严格强制性要求被 降低,而损害审计准则的权威性,进而威胁审计质量;后 者抬高非严格强制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万一因实务公告部 分的规定未达到相应要求而面临法律诉讼时,法官若从准 则而严要求,则不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98
差别。如英国和美国是属于普通法系的,其特点是以少量 的成文法为基础,由法庭加以解释,并建立大量的判例法 作为补充。在这种体系下,审计准则或审计制度一般不通 过立法做出具体规定,即使某些法律涉及对审计的要求, 通常也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审计准则则由民间 的审计职业团体或有关方面组成的专门机构主持制定,并 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很高的权威性。而我国法律体系属于 大陆法系,审计准则的制定由官方机构主持,并以审计法 规的形式发布,在规定的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性。但是由 于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许多立法还处于空白,已有 的法规也不是很完善,法律上的漏洞很多,且法律往往成 为一纸空文,在权力与法律之间,往往是权力高于法律, 因而不规范的、违法的经济行为和审计行为较为普遍。另 一方面,将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引入我国审计实务,虽然 符合审计国际化协调的趋势的,但在其运用过程中,法律 制度环境的影响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我国,注册会计 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民事赔偿责任几乎 没有,这表明,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实施风险导 向审计仍有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2010
2
97
财 会 FINANCE AND ACCOUNTING
了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解释性指南和实务帮助,最终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遵循执业准则并推介好的实践。
3.未被遵循的说明责任不同。IAASB 的《准则前言》 第 16 条强调,执业准则,特别是以粗体字突出的基本原则 和关键程序,若有偏离必须用恰当的审计程序来证明。而 前言第 21 条则认为,实务公告若未被考虑与应用,只需要 给以解释。
2010
2
一、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简介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按照财政 部关于着力完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加速实现 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指示制定的。该体系包括 1 个鉴证业务 基本准则、41 个审计准则、1 个审阅准则、2 个其他鉴证业 务准则、2 个相关服务准则和 1 个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准则。 国际审计准则体系指的是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 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简称 I-AASB) 所制定的准则体系。该体系包括 31 个审计准则、8 个审计 实务公告、1 个审阅准则、2 个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 个相 关服务准则;1 个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准则。 二、趋同状况分析 财政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明确 提出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趋同的基本原则和主张,即趋同 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同于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 趋同是一种互动。基于这些原则和具体的审计准则,笔者 认为: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 IAASB 体系趋同状况如下: (一)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 IAASB 体系相比,实现 了基本趋同但有微小差异 IAASB 体系 31 个准则中:29 个高度趋同;1 个仅名称 略有差异,即与 IAASB 的《ISA700R.基本一般目标的一整 套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相对应的我国准则名称为《第 1501 号——审计报告》;1 个涵盖内容有异,即与《ISA501.审计 证据——特别项目的额外考虑》对应的我国准则《第 1311 号存货监盘》内容有差异。而非审计业务类准则实现了高 度趋同,即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
FINANCE AND ACCOUNTING 财 会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
■ 周婵 方敏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工商管理系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0) 02-097-02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 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二者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四)文化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文化要素影响着国际商业的运 转。这些文化要素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法律、教育、 政治、科技、物质文化以及社会组织等,它们对经济组织的 结构、个体的认识功能、微观组织行为有着潜在影响,这些 都会影响到会计和审计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 国家,在其 5000 多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传 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重视人伦关系以及崇尚 中庸的思想,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对不确定性的回 避程度较高、权力距离较大、崇尚集体主义、保守主义。这 与西方国家的崇尚个人主义、自由竞争观念、不断向外拓展 以创造财富的精神等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审计具有两 重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而正是由于审计的社会属性 造成了审计的国家差异,而文化是社会属性中一个非常重要 的因素。由于各国的审计渗透了其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因 而在审计的国际化协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不同文化 的交锋,因而文化因素在审计准则和实务的国际化协调过程 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教育 任何国家的教育水平都会影响到该国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会计和审计人员的素质很高,有博士、硕士头 衔的比比皆是。且我国现有的执业注册会计师中大部分人年 龄偏大,知识老化,而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注册资格的中 青年注册会计师仅 1 万名左右,并且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据统计,目前我国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中有硕士学位及硕士学 位以上的只有 3000 多人。审计人员的低素质是造成我国审 计准则与审计实务国际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