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本文档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该书主编:董克用李超平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本质)。

(2)要对财富的创造企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作用/使用价值)。

(3)要能够被组织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达到一个地区和国家,也可以小道一个企业或作坊(可开发性)。

2.人力资源的计量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就是其员工的数量。

对于国家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从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

3.潜在人力资源: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事业人口、暂时不能参与社会劳动人口、其他人口。

4.现实人力资源: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5.人力资源的性质: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

6.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7.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

8.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归家或地区优秀的人力资源。

9.余凯成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有: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控制和调整、开发。

10.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1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发挥最大主主观能动性。

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

12.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规划、配置、绩效、绩效、薪酬、开发、员工关系。

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战略性(外包重心偏移战略工作)、系统性(要素协调,功能优化,业务边界淡化)、匹配性(核心要求,)、动态性(内外部环境适应性)。

1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普适性: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与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点归纳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点归纳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概括纲要第0页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1)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及其资源 (2)第三章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理论基 (3)第四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4)第五章工作剖析 (6)第六章人力资源的招录管理 (8)第七章人力资源的薪酬与福利 (11)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14)第九章员工培训 (16)第十章人力资源的激励体制 (18)第十一章绩效查核 (20)第十二章组织发展与改革 (21)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01、人力资源的含义:在必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因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劳感人口总和。

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伏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P3)02、影响人力资源数目的因素:(P4)(1)人口总量及其在生产状况,这是首要取决因素(2)人口的年纪构成,他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数目(3)人口迁徙0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P4)(1)遗传和其余天生因素(2)营养因素(3)教育因素04、人力资源的特色:(P5-6)(1)存在状态的生物性(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自我增强。

功利性偏向。

敬业爱岗,踊跃工作,创建性的劳动(能动性最主要表现)(3)生成过程的时代性(4)使用过程的时效性(5)开发过程的连续性(6)使用开发的重生性(7)闲置过程的耗费性(8)人力资源的社会性05.现代社会的四大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P7)06、人力资源的作用:(P7-8)(1)人力资源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2)人口资源是创建利润的主要本源(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07、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P8)08、人力资源管理波及的主要内容:(P8-9)(1)获取:它主要包含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取。

(2)整合:这是使员工之间和平共处、谐调共事、去的集体认可的过程。

(3)奖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1。

什么是职位分析?2。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

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

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

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什么是职位评价?7。

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如何?8。

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务评价方法?9.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什么是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

补充:职责:是指为了在某个关键成果领域取得成果而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集合,它常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达。

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职位: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职位与任职者是一一对应的.2。

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职位分析的主要成果是形成职位说明书和职位分析报告,前者既是一般员工工作的指南,也是企业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模型、考核薪酬、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参考数据.后者则是通过职位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

(1)职位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职位分析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落地与组织的优化具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A.实现战略传递: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职位设置的目的,从而找到该职位如何为组织整体创造价值,如何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与部门目标,从而使组织的战略能够得以落地. B.明确职位边界: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明确界定职位的职责与权限,消除职位之间在职责上的相互重叠,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职位边界不清导致的推卸责任,并防止职位之间的职责真空,使组织的每一项工作都得以落实;C.提高流程效率: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理顺职位与其流程上下游环节的关系,明确职位在流程中的角色和权限,消除由于职位设置或者职位界定的原因导致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等现象D.实现权限对等:可以根据职位的职责来确定或者调整组织的授权与权力分配体系,从而在职位层面上实现权责一致;E.强化职业化管理:在明确职位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等的基础上,形成该职位的工作基本规范,从而为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牵引与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理解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要点 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特征 学会针对不同的人性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理解人力资本论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
导入案例 《难改本性的蝎子》
2
3.1 人性假设理论
3.2 激励理论
3.3 人力资本与人本管理理论
3.4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7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社会 人”(social man)又称为“社交人”。“社会人”假设 最早来自于梅奥(G.E.Mayo)主持的霍桑实验(1924—1932)。 梅奥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 的“社会人”,人不是机器和动物。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 成员,金钱和物质虽然对其积极性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但是起决定因素的不是物质报酬,而是职工在工作中发展 起来的人际关系。
10
3.自我实现人假设(续)
自我实现人的主要观点:

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厌恶工作并不是人的普遍本性,只要环境条件有 利,工作就会像娱乐、休息一样自然。
人们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外来的控制、惩罚不是鞭策人们 为组织目标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 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并不矛盾,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会自我 调整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力求有所成就,缺乏抱负、逃 避责任并非人的本性。 大多数人都具有高度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解决组织中困难问题的创 造性。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人的潜能只得到部分发挥。
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 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 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 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与为此效力。这种假设起 源于享乐主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人力资源:指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2、现实的人力资源包括:①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②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又称“劳动力资源”。 3、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现。
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②人口的年龄构成;③人口迁移。
5、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6、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②营养因素;③教育因素。 7、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存在状态的生物性:人力资源的承载者是人,因此是有生命的“活”的资源,它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息息相关。人力资源具有生物特性; ②开发对象的能动性;③生长过程的时代性;④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⑤开发过程的持续性;⑥使用开发的再生性;⑦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⑧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角度看,人类劳动是群体性劳动,不同的劳动者会处于一定的劳动集体之中,这是人力资源社会 性的微观基础。从宏观上看,人力资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它的形成、配置、开发和使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社 会活动。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应当归整个社会或有,而不应仅仅归属于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经济单位。 8、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②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商品的价值是由转移价值和附加价值两个性质 不同的主要部分构成;③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9、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10、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①获取;②整合;③奖酬;④调控;⑤开发。 11、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资源管理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①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性; ④人力资源管理的民族性;⑤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 1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①战略性;②系统性;③匹配性;④动态性;⑤关键性。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招聘、培训和管理人员,以实现企业的人才战略和目标。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家,我希望通过这份文档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帮助团队提升招聘流程和员工培训能力。

第一章:招聘策略
招聘策略是指企业在招聘方面采用的战略和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人才分析: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战略的分析
•岗位分析:指对岗位需求和特征的分析
•应聘管理:指对应聘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第二章:常用术语解释
•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人才招聘: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招聘过程的管理
•人员培训: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第三章:员工培训方法
员工培训方法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采用的方法和战略,包括以下方面:
•定向培训:指对新员工的定向培训和辅导
•岗位培训:指对员工在岗位方面的培训和发展
•领导力培训:指对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
第四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招聘策略案例
案例二:常用术语解释案例
案例三:员工培训方法案例
第五章:流程图和结构图示
流程图是一种用图表或模型表示流程的工具,包括招聘流程图、培训流程图等。

结构图是一种用图表或模型表示结构的工具,包括组织结构图、人员结构图等。

第六章: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招聘、培训和管理人员,以实现企业的人才战略和目标。

通过这份文档,希望团队可以提升招聘流程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能力。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资源:经济学通常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生产要素称为资源。

2、当代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资金、机器、厂房、设备、产品)信息资源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4、人力资源的数量(1)绝对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

绝对数量=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率: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5、人力资源的质量(1)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常体现为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

(2)衡量指标①健康卫生指标②教育状况指标③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指标④劳动态度指标(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②营养因素③教育方面的因素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管理的目标:一个中心就是组织的目标,两个基本点就是效率和效果2、管理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增进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的效率。

3、效果涉及是否“做正确的事”,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4、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管理视角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资产视员工为负担、成本管理目的重视培训开发重使用、轻开发管理内容非常丰富简单的事务管理管理地位战略层执行层部门性质生产效益部门单纯的成本中心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事为中心管理方式强调民主、参与命令式、控制式管理性质战略性、整体性战术式、分散性5、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7、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等七个方面。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知识点汇总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知识点汇总

06093人力资源与管理-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1.人力资源的概念2.人力资源的特点3.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4.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5.人力资源的特点6.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7.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征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9.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与区别1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11.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2.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1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影响14.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15.人力资源开发16.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17.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18.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19.工作轮换20.人力资源开发战略2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内容与实施2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作用23.组织发展的动机第三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25.人力资本26.人力资源理论产生的基础27.人的潜能主要包括28.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的组成29.人力资源理论对人力资源理论形成的作用30.行为科学发展对人力资源理论形成的影响3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32.人的潜能开发的主要途径33.人性假设理论第四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4.人力资源规划35.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36.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四个不同层次37.人力资源概念的含义38.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39.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40.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果及处理方法41.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42.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执行第五章工作分析43.工作分析44工作要素45.任务46.权限47.任职资格48.访谈法51.工作分析主体及工作分析的主体层次52.工作分析的内容53.工作分析的方法54.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55.通过工作分析,我们要回答或者解决两个问题56.工作分析的作用57.工作分析的原则58.工作分析流程59.问卷法的优缺点60.编写工作说明书遵循的原则6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62.工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63.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64.工作分析的完成阶段第六章人力资源的招录管理65.招聘66.面试67.心理测试68.公文处理69.角色扮演70.无领导小组讨论71.压力面试72.信度73.招聘的意义74.招聘的影响因素75.招聘的原则76.招聘的程序77.招聘的类型78.内部招聘的利弊分析81.外部招聘的方法82.人员选拔的重要性83.选拔的程序84.面试的类型85.影响面试效果的因素86.面试过程重要需要注意的问题87.选拔录用的影响因素88.人员录用的原则89.人员录用的程序90.招聘评估的作用91.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招录的评价第七章人力资源的薪酬与福利92.薪酬93.工资94.报酬95.薪金96.薪酬管理97.计时薪酬98.计件薪酬99.员工福利100企业福利101.社会保险102.薪酬的构成103.薪酬的主体104.薪酬等级的形式105.薪酬预算的方法106.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107.员工福利的主要特点108.养老保险模式109.医疗保险体系110.薪酬的分类定理论113.薪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14.薪酬的形式115.设计薪酬制度的步骤116.薪酬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17.员工福利的意义118.员工福利的制定119.法定员工福利包括120.实行弹性福利计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21.职业122.职业分类123.职业选择124.职业生涯规划125.职业选择的含义126.职业选择的类型127.职业选择决策的原则128.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129.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130.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131.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132.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133.设计职业生涯的步骤134.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135.SWTO决策分析法136.平衡单法的实施步骤第九章员工培训137.员工培训138.在职培训139.脱产培训140.员工培训的特点141.员工培训的内容142.员工培训的影响因素143.员工培训的原则144.员工培训的意义145.传统的培训方法146.新技术对培训的影响及其运用147.培训的系统模型第十章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148.激励149.激励因素150.保健因素151.强化152.公平153.激励的核心154.四种人性假设理论155.强化分为三种类型和方法156.X理论的基本观点157.Y理论的基本观点158.X理论与Y理论的重要区别159.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160.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161.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内容162.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63.员工感到不公平、不合理时会采取的行为164.帮助遭受挫折者战胜挫折的方法162.激励的原则163.激励的方式选择164.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5.物质激励的内容第十一章绩效考核166.绩效167.绩效考核168.关键事件法169.360度考核法170.绩效考核的内容171.绩效的特点172.绩效的影响因素173.绩效考核的类型174.绩效考核的作用175.绩效考核中的误区176.绩效考核的原则177.绩效考核的功能178.绩效考核的程序179.绩效考核的方法第十二章组织发展与变革180.组织发展181.变革过程理论182.组织发展理论根源的四个理论基础183.库尔特.卢因变革划分三个阶段184.学习型组织有哪几种构建途径18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子里的总和。

人力资本: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够获得的。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人性假设:激励:X理论:Y理论:超Y理论:需求层次理论:EDG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环境: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工作专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正规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人力资源有效指数:人力资源指数: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采用专门的方法过去组织内职位的重要信息,并一特定的格式把该职位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该职位的过程。

关键事件法:通过一定的表格,专门记录工作者工作过程中那些特别有效或特别无效的行为,以此作为将来确定任职资格的一种依据。

工作日志法:由职位的任职者本人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提炼取得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

职位说明书:一是职位描述,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职责以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也称作TRD;二是职位要求,反映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要求,是人们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的目录清单,也称KASO胜任素质:胜任素质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鉴别性胜任素质,以及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合格者与表现不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基准性胜任素质。

自考复习专题人力资源复习资料

自考复习专题人力资源复习资料

自考复习专题人力资源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一、领会:1关于人力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2人力资源的特点:存在状态的生物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使用开发的再生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人力资源的社会性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1)20世纪上半叶,以泰勒为代表的学科管理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指导下形成了现代人事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2)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将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20世纪80年代,比尔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外部环境的变化①经济环境变化②组织的发展③人力资源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④社会发展与变化;2)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的变化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变化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的变化;3)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义①帮助组织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身的发展,建立适合本组织特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②帮助组织改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使之更加合理,更富有激励作用。

二、掌握: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获取、整合、奖励、调控、开发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取得人力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2发挥人力资源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1)吸引及选聘组织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2)保证所聘人才能在组织内充分发挥所长;3)为人才提供训练和发展机会,使他们不断增强能力。

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竞争优势;1)基础性理论模型(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概念);2)基于组织运作的静态资源理论模型①角色行为理论②人力资本理论;3)基于组织运作动态过程的理念模型(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观为代表,认为人力资源通过管理过程来获取竞争优势);4)基于组织运作静态资源和组织运作动态过程整合的理论模型①人力资源优势理论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型。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三级试卷含答案

劳动关系协调员练习思考题第一章劳动关系一、什么是劳动关系?P1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方面?P11答: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财产关系(即是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即是行政隶属关系)。

三、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12答:影响劳动关系运行的环境因素: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

3.政策环境。

4.法规和制度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手段主要包括哪些?P12答: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手段主要包括:集体协商、员工参与、三方性机制、劳动争议的处理和劳动立法。

五、政府在处理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P14~15答:政府在处理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以下作用:1.维护国家利益。

2.组织作用。

3.平衡协调作用。

4.监督作用。

5.服务作用。

六、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答: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1.参与立法。

2.参政议政。

3.参加劳动关系三方协商。

4.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

5.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6.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7.代表职工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8.主持劳动争谇调解。

9.参加劳动争议仲裁。

10.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等。

七、雇主组织通常以什么形式参与处理劳动关系?P17答:雇主组织通常以记住雇主协会形式参与处理劳动关系。

八、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主要包括哪些?P19答: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调机制、劳动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九、请列举三部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立法?P22答:《中国人民共和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十、怎样理解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答: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劳动关系:个人与人人、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支付可以一次支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填空汇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填空汇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填空汇总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1.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称为(人力资源)2. 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第二(营养因素);第三(教育因素)3.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称为(现实的)人力资源4. 从数量上看,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人口的年龄构成和(人口迁移)5.商品的价值是由(转移)价值和(附加)价值这两个性质不同的主要部分构成6. 广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开发7. 西方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行的是(自由雇佣制)8.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1.人力资源开发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过程中的长期性以及开发活动的负责性,决定着人力资源开发的(动态性)2.(综合效益最大化)是人力资源开发追求的最终目的3. 就目前组织内部的活动来看,职业开发主要包括工作设计、工作专业化、工作轮换化、(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等4.(职业开发)是指通过职业活动本身提高与培养员工人力资源的开发形式5.(实践锻炼法)是通过把被开发者派到特定工作环境与岗位中,接受某种影响和见识,进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或者技能的目的6.组织发展的动机大致有三,即自我发展和追求个性实现,保住优秀人才与(追求经济效益)7.组织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通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称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8.行为科学研究显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工作绩效是由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组织对其激励两个变量决定的9.(人力资源哲学)是指组织如何看待它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组织成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待和管理人力资源10.(开发方式)是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对各种要素所进行的组织方法11.学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照搬式学习、(知识积累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和探索型学习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1.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致力于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行为科学取得长足进步2.人力资源理论体系由(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成3.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西方国家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的4.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其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以及搜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5.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6.开发潜能的关键在于开发(人的大脑)7.积极的心态主要包括三条:(快乐);(自信);(上进心)第四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又分为(定性技术)和定量技术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需要研究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两个方面3.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二是人力资源(业务计划)4.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称被称为(劳动关系)5.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可以归属到四个不同的层次上:决策层、人力资源职能层、直线部门职能层和(员工)第五章 工作分析1.工作分析以企业中的职位和任职者为对象,是工作分析的(客体)2.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工作分析的主体又分为三个层次:工作分析小组、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和(工作任职者)3.(工作要素)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活动单位4.(任务)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要素的集合,是职位分析的基本单位5.(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6.工作分析小组一般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二是工作分析人员;三是外部的专家和顾问7.让员工以日记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提炼,获取所需工作信息的方法称为(工作日志法)8.依据观察对象的工作周期可将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以及(工作表演法)三种形式9.问卷调查法最重要环节是(问卷设计)10.(工作描述)又称工作说明、职务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来对组织中各类职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与工作环境所做的统一要求11. 职务说明书的编写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但大多数的工作说明书包括两个部分——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部分核心内容第六章 人力资源的招录管理1.员工的(招聘与录用)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出现的最早的工作2.影响企业招聘工作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经济因素,一类为(法律和政策)因素3.(布告法)即职位布告,意味着将职位空缺公诸于众,并列出工作性质4.招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组织的内部招聘;另一类是组织的(外部招聘)5.从参与面试过程的人员来看:可分为个别面试、小组面试和(成组面试)6.从面试的组织形式来看,面试可以分为:结构型面试;非结构型面试和(压力面试)7.能力测试包括一般智力测试和(特殊认知能力)测试8.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分类,则面试可以分为初步面试和(诊断面试)9.效度可以分为三种,即预测效度、(同测效度)和(内容效度)10.招聘成本分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第七章 人力资源的薪酬与福利1.(薪酬)是企业对员工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包括员工付出的脑力、体力、时间、技术、创新以及实现的绩效),所给付的相应的报酬或答谢2.广义上讲,薪酬分为经济类报酬和(非经济类报酬)两种3.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4.在企业中,员工的薪酬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薪酬、(可变薪酬)和(间接薪酬)5.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入被称为(薪酬)6.(薪酬水平)指企业内部各职位以及企业总体平均薪酬的高低状况,它反映了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性7.薪酬的支付有计时薪酬和(计件薪酬)两种最基本的形式8.员工福利由基本社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9.员工福利的主要特点包括补偿性、均等性和(集体性)10.社会保险的目的是风险的补偿和(预防)11.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类休假制度12.(法定福利)也称基本福利,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13.(企业福利)是指企业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自主建立提供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14.(弹性福利),也称自助式福利,即由企业所提供的,允许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和资金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进行选择和调整的福利项目第八章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1.职业划分的基础和依据是(社会分工)2.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被称为(职业)3.(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类别的比较、挑选和确定,是一种人生决策4.职业选择的类型包括标准型选择、先期确定型选择和(反复型选择)5.霍兰德把个性类型划分为六种: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6. 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把人的职业选择心理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7.(职业决策)是指个体在职业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和职务以及职位,从而制订职业计划,它是一种问题解决活动第九章 员工培训1.员工培训是一种终身的、回归的(继续教育)是属于(第二教育过程)的再教育2.一般来说,现代培训的内容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训、观念培训和(心理培训)3.(培训)是发现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重要途径4.(在职培训)是指为使下级具备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由上级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5.(脱产培训)是指受训员工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利用专门一段时间集中学习一门知识或掌握一项技能6.通常,培训评价在四个层面上进行,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7.培训需求分析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第十章 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1.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而这一目的达成的最基本的前提则是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实现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从动物试验中得到并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3.美国心理学家及行为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们追求成就的行为取决于三个因素,动机强弱、期望大小和(刺激性价值)4.斯金纳认为,对人的行为进行改编有三种类型和方法,即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消退)5.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三种较为典型的过程型激励理论6.公平理论基本思想是个体要求公正评价、(公平对待)7.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反映受阻引起的驱力水平;(挫折的程度);(挫折的累积效应);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8.一般来说员工受到三种典型的需要激励:个体驱动力、(他人的推动力)和(环境吸引力)第十一章 绩效考核1.现代科学技术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员工的绩效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激励),三是(机会),四是(环境)2.在对绩效指标设定绩效标准时,通常需要考虑两类标准:即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3.绩效考核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绩效界定)、绩效衡量和(绩效反馈)4.(绩效考核)就是管理者用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测量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是对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过程5.(评价中心法)常常被用在甄选和晋升决策中,需要雇员完成大量模拟任务,观察者对其行为进行观察,评价其具有的技能和潜力6.考核标准可以分为: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客观标准三类7.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常常有一种不易为人所察觉的倾向,那就是人们比较容易记住最近发生的事情,而较早发生的事情则往往被遗忘了,造成在评价别人的工作时,新近获得的印象对评价结果产生过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近因效应)第十二章 组织发展与变革1.组织发展理论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变革过程理论和(执行理论)2.(组织发展)是通过有计划的干预措施来增强组织运作有效性及其成员工作满意度的过程3.最常见的、目前仍被普遍使用的人际过程干预策略是(调查反馈)和团队建设。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 真题知识点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    真题知识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1. 人力资源概念(201604名词解释):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2. 人力资源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

①现实的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

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

②潜在的人力资源则是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者虽具有劳动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并在一定条件可以动员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

如在校的青年学生,现役军人,家庭妇女。

3.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三个因素:1 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2 人口的年龄构成;3 人口迁移。

4.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三个因素:1 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2 营养因素;3 教育因素。

5. 人力资源的特点(201407论述):1 存在状态的生物性;2 开发对象的能动性;3 生成过程的时代性;4 使用过程的实效性;5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6 使用开发的再生性;7 闲置过程的消耗性;8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6. 人力资源的作用:1 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2 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3 是一种战略性资源。

7.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多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8.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或者说人力资源涉及的主要内容):1 获取: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

2 整合:使员工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取得群体认同的过程。

3 奖酬;是指员工对组织所作出的贡献而给予奖酬的过程。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凝聚职能,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4 调控;是对员工实施合理,公平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与调整职能。

5 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

广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汇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汇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汇总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1.人力资源: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2.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过程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战略为导向,通过动态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确保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并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战略1.人力资源开发:开发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2.群体开发:从既定群体特点出发,采取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等人力资源配置手段进行结构上的调整,以实现群体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功能的提高。

3.工作设计:根据组织目标要求与工作者个人需要而采取的对工作特点、工作方式、工作关系与工作职能进行规划与界定的过程4.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1.职业计划:是指个体确立职业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2.潜能:指人的潜在能力,指一个人身上现在没有、将来可能会有的潜在力量第四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预测,采用职务分析、员工招聘、预测选拔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制订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力资源计划2.人力资源预测: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的推测,根据人力资源的现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发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估计和判断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企业为实现目标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量和计算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指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类人力资源补充来源情况的预测5.人员核查法:又称现状核查法,对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分布状态进行核查6.人员补充计划:对企业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空缺职位加以弥补的动态的规划过程,旨在促进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改善,是企业吸收员工的依据。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本章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以职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章从理论研究层面、组织战略层面、操作技术层面对这两项基础工具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分析了中国企业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运用中出现的误区和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解决对策。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以下主要问题:1.什么是职位分析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职位分析在中国存在哪些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和问题7.什么是职位评价8.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9.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位评价方法10.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1.职位评价在中国存在的误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开篇案例】某公司职位分析、职位评价案例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出来。

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开篇案例】(续)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笼统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

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往往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作出。

第三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第三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第三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源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有关学科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与难点】X、Y、Z、超Y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类需要层次论第一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有关学科的关系一、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很多原理都适用与人力资源管理。

二、与行政学的关系:三、与心理学的关系:第二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一、X、Y、Z、超Y理论1、X理论的基本观点: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们普遍不喜欢工作,多数人都十分懒惰,尽可能地逃避;由于人的本性不喜欢工作,所以必须用强迫、控制、指挥和惩罚手段才能使人付出努力;一般而言,人宁可接受指挥,而不愿承担责任;组织中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

2、Y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而言,人的本质不是不喜欢工作;要使人们努力工作来完成组织目标,高压控制与威胁惩罚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成就感、自尊心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要可以激发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大多数人不仅会承担责任,而且,会更进一步主动承担责任;多数人都能发挥出相当水平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中的各种问题。

3、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地点、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人的需要随着各种变化而改变。

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其需求会发生变化。

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需求层次也因人而异;人在同一时间内有着各种需求和动机,这些需求和动机会发生相互在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会产生新的需求和动机。

在不同的组织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由上述特征决定的,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人,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管理方式应是随机而制定的,这就是现代管理中的“权变”思想。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访谈实验。 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 访谈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 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 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 谈,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的那些 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 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 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 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 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 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 得到提高。
案例
王新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对政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了一个 宏伟蓝图。于是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回自己父亲控股的某中型集团企业,考 取了xx市海关公务员。刚进参加工作时,单位领导亲自督促后勤部门安排王新住进崭新的 单身公寓,并配备了空调、冰箱等生活用品。单位给予王新的薪酬也是同等知识水平的人 所羡慕的:每周工作35个小时,如果有时需要加班,额外时间将得到双倍工资,并报销饭 费及出租车费用;第一年有一个周的带薪假期,以后以每年增加2天的时间递增。公司每 年至少安排一次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工作期满3年后,如果个人买车,公司将提 供购车款的50%补贴,并报销30%的汽油费。在第一年的时间里,王新虚心向老同事学习 ,工作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并在年终领取奖金时得到5000元的额外 补贴。王新自己感觉也很满意,觉得自己的事业计划正在逐步实现。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管王新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领导也多次表示可以给与他更大的发 展空间,可就是没有得到提升。王新渐渐感觉到工作中的收获与原来设想的有了一定程度 的偏差,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于是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在不觉中不断的减少。 在一次偶然的单位聚会时,王新从单位一位老员工口中得知:由于政界的一些特殊性,即 使你工作的再出色,目前都不会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单位的提升制度目前不会根据你的 工作能力来决定是否提升你。老同事的话让王新重新考虑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和自己的抱负 。王新在经过考虑之后,向领导提出能否让他承担一些更重要的工作。领导以他工作时间 不长,还需继续锻炼,拒绝了王新的请求。王新在此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将现实情况和自 己的人生计划相比较,经过深思速率之后递交了辞呈。在公司领导极力挽留并表示可以改 善相应的福利制度的情况下毅然离开了工作岗位。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a.男性 b.女性
c.男女均可
3.最适合任此职的年龄是___ a.20岁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
岁以上
4.能胜任此职的文化程度是___ a.初中以下 b.高中生 c.大专 d.本科 e.硕士以上
6.你所从事的工作的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
7.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
第1节、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
1、含义: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 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实质就是研究某项工作所 包含的内容及工作人员所必须的技术、知识、能 力与责任,并区别本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差异。
二、工作分析的目的
为了了解一下问题 1、负责人(who):由谁完成工作 2、工作内容(what):完成什么样的体力或脑力
开篇案例2:工作职责不清
▪ 肖薇在大学里学管理。毕业后进入一家洗衣公司 从事管理工作,在她上班的最初几周内,她多次 发现下属洗衣店的管理随心所欲地安排工作。有 很多事未严格按公司规章办。当询问管理人员为 什么不按公司程序办时,他们总是回答:“我不 知道这是我份内的事。”或者:“我不知道应该 怎么做。”通过思考,肖薇认为应该使洗衣店运 转秩序正常。但她不知从何处入手,你能告诉她 吗?
三、工作分析的作用
招聘
人力资源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分析
培训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四、不同目标导向工作分析的侧重点
▪ 目标导向
以组织优化为导 向的工作分析
分析重点
强调对工作职责和权限的明确界定;强调将 工作置于流程与战略分解体系中来重新思考 该职位的地位;强调职位边界的明晰化
以人才甄选为导 向的工作分析
工作概要
管好、用好现金和银行存款,建立现金和银行帐,保管好财务印鉴及有 价证券,确保货币资金、有价证券、财务印鉴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桑实验(1924-1932)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 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 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 教授梅奥主持。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 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 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 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 开展实验研究。
二、福利实验。时间是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 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 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 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 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 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 原因如下: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 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 为这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 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 关系。
四个阶段
一、照明实验。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认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 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 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 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 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 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 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 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 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研究人 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从1927年起 ,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 实验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 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 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 得到提高。
四、群体实验。
试验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 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工资 数额是计件的,但却不是按个人的产量计酬,而是按集体 的总产量计酬;报酬由厂方直接支付给个人,而不是交由 小组自行分配。这样,工人完成的工作数额,不但决定着 自己的工资,而且直接影响着一起干活的同事们的收入。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 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 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 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 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 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的太少, 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 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
外力管制 缺乏理智、不能自制,易受他人影响 欺软怕硬、畏惧强者,保守,反对变革 目标是满足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要,选择经济上获利最
大的事去做 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能是一种满足,也可能是一种惩罚,具体视环境而定。 厌恶工作不是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三)超Y理论
人们的需要和愿望有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的分配,
工资报酬、控制程度的安排都要从工作的性质、工作的目 标和员工的素质等方面考虑,不可能完全一样。 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员工会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三、访谈实验。 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
访谈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 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 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得到意 想不到的效果。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 谈,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的那些 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 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 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 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 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 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 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这 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 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 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 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 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 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人们愿意实行自我表现管理和自我表现控制来完成应该完成 的目标
如果给人提供适当的机会,就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 起来
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 而不是人的本性
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 多数人在解决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想象力、聪明才智
和创造性 普通人的智能潜力只得到了部分发挥

(二)社会人假设
交往的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 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本身失去了许多内在
的含义,也使人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应从工作的 社会意义上寻求安慰 工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管理部门所采 取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具有更大的影响 应满足工人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人的效 率随着管理人员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程度的增加而 提高
二、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其1965年出 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 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人们工作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人总是被动地从事
工作 人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满意的报酬 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感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基础
人性假设理论 激励理论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
一、“X理论—Y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M·麦格雷戈在 1957年11月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 了《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 名的“X理论—Y理论”
(一)X理论
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 没有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让人领导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矛盾的,为达到组织目标须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