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体况
母猪体况卡尺
母猪体况卡尺作者:贾良梁夏俊花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9期摘要:在全球范围内,人们通常按一个主观的体况目标对母猪进行饲养。
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客观地测量母猪体况的工具。
开发出一种能够对母猪背部棘突到横突的棱角进行量化的样品卡尺。
此母猪卡尺测量技术是基于随着母猪体重、脂肪和肌肉的减轻/减少,其背部会变得更棱角分明的原理来测量的。
卡尺臂高3.8 cm,可适应16.5 cm、21.6 cm、26.7 cm或31.8 cm的宽度。
试验选用北卡罗莱纳州东部商品母猪场的315头长白×大白后备母猪和高胎次母猪(n=315),将卡尺与母猪体重、背膘、眼肌深度和眼观体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用卡尺测量母猪背部的多个部位:肩后部、背部正中和最后肋。
母猪称重,记录胎次。
再用Aloka 500V SSD超声仪测量背膘厚度(Backfat,BF)和眼肌深度(Loin Depth,LD)。
用1(瘦)~5(过胖)的5分制法对母猪的眼观体况进行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
体重、BF、LD和BCS可解释卡尺测量值上51 %~71 %的变异。
结果表明,母猪最佳的卡尺宽度为26.7 cm,且应在最后肋处进行测量。
母猪体况卡尺是一种可以被猪农用来标准化母猪体况的客观测量工具。
关键词:背膘;体况;卡尺;母猪;体重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9-0001-05在妊娠期,母猪通常根据主观体况目标进行饲喂(Young等,2004)。
然而,母猪眼观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通常与其背膘厚度(Backfat,BF)有较低的相关性(Esbenshade等,1986;Young等,2001;Maes等,2004)。
培训目测评分员和收集母猪的多个体况测定值能提高目测BCS和机体估测组分之间的相关性(Fitzgerald等,2009)。
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与对策耿 稷1,顾 林21.罗平县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罗平 655800;2.罗平县马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罗平 655813母猪不发情是多方面引起的,原因很复杂,本文作者归纳了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和应对策略。
1 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分析1.1 母猪因病致不发情母猪本身身体素质不佳,因患有疾病致其不发情。
常见致母猪不发情的疾病,主要有细菌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毒病、呼吸系统疾病、衣原体隐性感染、寄生虫病等都可能会对母猪的生殖器官产生危害,导致其不发情。
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可能会使得母猪出现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以及子宫炎等,使得母猪不发情。
再比如说,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会引发母猪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发育不良,影响母猪发情。
衣原体隐性感染,则将会引发母猪生殖道炎症,母猪可能会因此不排卵或者是排卵不孕。
1.2 饲养管理不善导致母猪不发情饲养管理方式不当,母猪缺乏基本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会对其发情产生不良影响。
如长期缺乏蛋白质、锌、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硒等,会引发母猪的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发育不良。
营养过剩对母猪的发情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当母猪体况过于肥胖,会使其卵巢脂肪化,出现生理繁殖障碍或不发情。
管理不善,则主要表现为卫生消毒不彻底或者是卫生环境差等方面,母猪长期生活在这种不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中,其也容易不发情。
此外,饲养密度不合理,圈舍内有的母猪吃饲料多、有的母猪吃饲料少,容易出现部分母猪过于肥胖,或者过于瘦弱的问题,也是导致母猪不发情的一项主要原因。
1.3 环境不适导致不发情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保证母猪发情稳定的基础条件之一。
当圈舍内母猪饲养密度过大,母猪之间彼此相互干扰,母猪的情绪会被影响,部分母猪显得暴躁不安,因此抑制其性激素的产生。
此外,圈舍内温度、湿度不合理,也会对母猪的发情产生影响,温度过高、湿度大的情况下,母猪容易出现热应激,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受到影响,不发情也会发生。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培育母猪是为了获得健康良好的繁殖群体,从而生产优质高效商品猪,为人类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养殖由过去分散饲养转向规模化养殖,饲养管理技术指导也应转向规模化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繁殖率,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后备母猪的选育。
应从优质高产母猪的后代中选留,同胎应在10头以上,仔猪初生体重1.3~1.5千克;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胞无遗传缺陷;至少有六对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前三对乳头应在脐部以前;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选留180日龄左右出现初情期,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
选购后备猪的饲养管理,首先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或养殖户选购,购种前应做好圈舍消毒准备工作,购回后先隔离饲养45天以上,一周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养,应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及监管档案记录,大量引种后要分小群饲养和驱虫,以保证肢体正常发育。
体重60千克后要饲喂后备猪专用料,体量90千克或180日龄后至配种前施行限喂栏饲养与自由采食相结合,日喂量2.5千克左右,分2~3次饲喂,并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散养户应注意饲料中的蛋白质及钙磷成分,让骨骼、生殖器官充分发育,达到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
在配种前2周实施优饲催情,日喂量3~3.5千克;配种后日喂量2千克左右,此期间喂量过高反而会影响胚胎的着床,怀孕后期(3个月)应增加日喂量至3.5千克,以保证初生仔猪体重。
配种前后一段时间喂给优质青绿饲料,占日粮的20%~30%(以干物质计算),可促进发情和排卵。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冬暖夏凉。
加强运动增强体质,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体健壮。
2.后备母猪发情期适时配种。
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配种,可采用调圈合群饲养,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来诱导发情,对于接近公猪3~5次仍未发情的后备母猪应调整饲料营养,并将集中到一个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饥饿24小时或每天使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胯刺激母猪发情。
母猪的体况影响仔猪的性能
2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6年33卷第5期海外文摘OVERSEAS ABSTRACTS益于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优化母猪智能化饲喂经验的分享母猪的体况影响仔猪的性能随着对肠道功能与健康知识的深入了解,研究人员更加关注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功效,并试图对其优化。
该文主要例证了这两类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优化:丁酸盐产品和植物性治疗药物。
丁酸钠是短链脂肪酸丁酸盐,是碳水化合物经直肠中厌氧细菌发酵的最终产物,它可以作为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诱导肠激素的分泌。
胃肠道中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细菌可以与丁酸盐发生反应,该反应何时被触发,主要依赖于口服后丁酸盐被运输到肠道的位置。
例如,未受保护的丁酸盐将很容易地在胃中被消化,胃黏膜中未被代谢的丁酸盐,将通过肝门静脉运输到肝,随后到达门静脉。
由于动物受益于直接运输到肠黏膜的丁酸盐,故饲料添加剂生产商都试图创造一种被保护的丁酸盐,免其被胃吸收,这通常依赖于两种方法:一是包被丁酸盐,通常由包含嵌入保护性植物油的丁酸珠组成,二是使用丁酸盐衍生物,如酪脂。
研究表明,很多的植物化学物质具有保护肝脏、助消化、抗发炎等作用。
相比丁酸,植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更为复杂,因为这些产品往往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混合物。
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动物肠道菌群可以维护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以影响动物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健康。
当选择影响肠道细菌的成分时,如植物成分,许多饲料添加剂生产商依赖于体外试验,以检测它们的抑菌效果。
然而,这些植物的活性成分在动物消化道的浓度远低于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
因此,研发在低浓度下就可发挥作用的植物饲料添加剂成分控制细菌活性和改善肠道健康是可靠的方法。
(编译自:/articles/5242/optimising-functional-feed-additives-for-good-gut-health/)Thomas Livestock,位于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Thomas Livestock 公司是一家拥有16 000头母猪的猪生产商,每年生猪出栏数55万头。
规模猪场母猪背膘测定标准版(收藏)
规模猪场母猪背膘测定标准版(收藏)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每头母猪提供断奶仔猪数PSY超过25头,⽽国内到去年勉强才超过20头,我们饲养的猪只品种与国外差别并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母猪⽣产性能上不来呢?据笔者初步调查研究,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母猪体况评定⽅法上。
国内现⾏的母猪体况评分母猪体况评分是由评分员根据经验⽬测母猪体况并打分,但是⼈为的母猪体况评分并不能准确反映猪群总体肥度的背膘⽔平,不同的评分员会对同⼀头母猪的体况会打出不同的分数,即使是同⼀评分员,在不同时间也可能对同⼀头母猪打出不同的分数。
统计表明,⽆论⼀个猪群中总体母猪群的体况如何,评分往往在1.5 - 4.0的范围内,特别集中在2-3.5分之间,这⼈为误差。
对根据体况评分确定饲喂⽔平的做法,更多的是依靠说明使⽤⽬测评分存在较⼤的⼈为误差个⼈的饲养经验,并⽆准确依据。
国内对母猪的饲喂量往往就是根据存在较⼤误差的体况评分来确定的。
体况评定结果不同,母猪的给料量⾃然就不同。
给分过低往往易导致妊娠期饲喂量过⼤母猪偏肥,哺乳期母猪采⾷量上不去,母猪奶⽔不⾜或出现乳汁中脂肪过多,造成仔猪15~18天左右拉稀严重。
⽣产上往往妊娠母猪供料量的微⼩差异会导致母猪体增重和背膘⽔平的巨⼤差异,这是国内母猪⽣产性能低下的⼀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究竟有没有⼀个科学的依据来判定母猪体况并据之确定母猪的饲喂⽔平呢?有,那就是母猪P2点背膘。
P2点背膘是国际养猪业通⽤的⼀个基础数据,是指猪最后⼀根肋⾻外切线距背中线6.5厘⽶处的背膘厚度。
通过对母猪的P2点背膘厚度进⾏测定,以数字化的⽅法来对母猪体况进⾏测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今天重点谈⼀谈母猪背膘测定⽅⾯的内容。
展开剩余89%⼀、背膘厚度正常情况下,母猪背部有2-3层脂肪,在⽣长前期,母猪背部的脂肪⼀般储存在靠外侧的2层,只有在⽣长后期才会出现第三层脂肪的沉淀。
母猪背膘厚度正常范围⼀般在10-25毫⽶,背膘越厚表⽰母猪越肥,背膘越薄表⽰母猪越瘦。
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其预防 - 养猪技术
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其预防-养猪技术我国的养猪业通过多年的科学发展,科学养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在一些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漏洞,妊娠母猪产出死胎是常见的事情,死胎率过高则造成猪场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少死就是增收”,这是养猪场的一大指导思想原则,所以,各养猪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才能减少母猪产死胎的情况发生,减少养猪场的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原因营养因素。
母猪的饲料中如果营养不全或者营养不足,如蛋白质、矿物质的不平衡,尤其是与繁殖相关的一些元素如锌、碘、锰、铜等的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等会导致母猪出现营养障碍,而导致胚胎的生长发育受阻,表现为死胎。
另外,除了饲料中营养缺乏或者不足外,如果母猪在妊娠期,日光的照射不足,也会引起体内的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或者会导致镁的含量过高,从而影响胎儿骨组织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死胎。
营养不全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猪分娩死胎,如果营养过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样不利,也会引起母猪分娩死胎。
这一现象在后备母猪的身上尤其严重。
因后备母猪在配种分娩时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第一次经历产仔,产道相对狭窄,容易出现难产、产程延长而引起死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母猪的攻胎过早,通常母猪在妊娠后的90天开始攻胎,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有的养殖场在母猪妊娠85天起就开始攻胎,同时增加饲喂量,这就会导致母猪的体况偏肥、仔猪的体重过大、母猪的乳腺发育不良等问题。
另外,如果对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的饲喂一样,提供相同的营养,也会导致仔猪的体重过大,而后备母猪的产道狭窄,使得顺产的可能性降低,极易出现难产而分娩死胎。
另一个引起母猪分娩死胎的营养方面的原因是在对母猪进行攻胎时如果使用相同的饲喂量与饲喂方式,没有根据母猪实际的体况与营养需求合理的提供营养,从而使个别母猪的体况过肥,胎儿体重过大,发生难产,分娩死胎。
高产母猪七阶段饲养程序
24
如何最大化提高母猪采食量
25
高产母猪七阶段饲养程序
哺乳
哺乳
为了PSY 25头
促进排卵
自
胎儿体重极大化
量的利用率, 导致受精卵的存活率下降 • 母猪过瘦时, 首先维护体型
影响着床的因素 • 能量供应水准 • 温度 • 应激
36
妊娠前期(1-20日)采食量与胚胎死亡率的关系
37
高温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项目 排卵实际存活率(%)
产仔数
35℃ 64.2 9.4
23.3℃ 82.8 12.6
差异 18.6 3.2
平均值和变化
按照胎次分析 – 按胎次检查会发现其胎次差异。
12
体况评分2
课程流程
母猪转群3
七阶段饲养4
繁殖管理1
13
母猪转群
转群
• 妊娠母猪移动到分娩舍的时间最好为分娩前1周 • 猪舍内外部的消毒驱虫一定要在母猪转入前实施 • 减少不必要的应激,一头一头的安静平稳的转入分娩舍 • 母猪转入的同时母猪记录卡必须跟随母猪移动 • 分娩日期相同或相近的母猪要安排在一起
乳腺发育
断奶 配种
30日
75日
95日
110日
5日
分娩
44
讨论8:乳腺发育期应注意哪些方面? 为什么?
45
妊娠中期(乳腺发育)
• 这阶段饲喂量过多引起母猪过肥,导致乳 腺发育不良
• 乳腺细胞数=泌乳量
46
预防过肥
1.5妊娠母猪
高烧,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如伪狂犬病病 毒、猪瘟病毒、乙脑病毒、细小病毒等,怀 孕母猪感染都会造成胚胎死亡、木乃伊
5、其他因素
– 母猪年龄
– 公猪精液质量
– 交配及时与否 – 管理性:驱赶,斗殴,运动等
2014-3-21
河南农业大学养猪教研室
18
减少胚胎死亡的几个措施
– – –
改善营养
短期优饲 配种前10天优饲至配种后立即停止,或配种前后 各7天优饲,可提高胚胎成率 美国对优饲期饲粮中加0.44—0.66%的动物脂肪,他们认为 此时能量比蛋白质更鲁要 我国学者认为每天加150g优质鱼粉更好。
– 前期死亡(21天前)可能是由于胎盘分泌某种
类蛋白质物质(营养素),有利于胚胎发育, 在争夺这类物质时,强存弱亡,有一部分胚胎 因得不足营养而死亡,中期死亡(60—70天)是 由于胎盘发育停止,而胎儿发育迅速,营养供 应不均而致使胎儿死亡或发育不良
其中位于中间的胎儿受害最大,原因是子宫角的血液 上端来自卵巢动脉,下端来自子宫颈端的总动脉,两 端动脉血都向中部汇合
– 怀孕母猪应适量增加体重 – 使母猪在哺乳期有很好的食欲 ,否则将导致母猪体重下降过多 ,
典型的母猪体况评分系统可分五级
– 判定评分可通过活体测膘 – 或手摸测母猪臀部背膘厚度 ,仅需 1~ 2 s – 如果可以看出明显的骨骼 ,母猪就太瘦了 ,如果手很难摸出骨 – –
– –
骼 ,母猪就太肥了 如果母猪的平分是 2分 ,就应每 d增加 0 . 5kg饲料 ,一直喂到体 况评分是 3分 如果母猪评分是4分 ,就应每天减少 0 . 5kg饲料 ,一直喂到体况 评分是 3分 但每天饲喂量不应低于 1 . 8kg,一般三周时间可达到效果 妊娠中期是调整母猪体况的最佳时期 ,也是最有余地的时期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母猪妊娠之后会进入特殊的共通生理特点需要养猪人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来进行照顾,这里给大家介绍下母猪的生理特点。
早期确定绵羊妊娠,便于加强词养行政管理,越早确定生殖对生产越有利。
母猪妊娠后性情温驯,喜安静,贪睡,食量增加,容易上膘,皮毛光亮和阴户收缩。
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过一个没有发情表现说明已妊娠,到第二个发情期仍不发情就能确定是产前了。
(1)母猪妊娠期生理特点母猪妊娠后新陈代谢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增强,青年母猪自身的生长加快。
试验报道,给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吃相同数量的同一种词料,妊娠母猪产仔后比空怀母猪多增重1.5千克左右。
妊娠前期早产儿发育缓慢,母猪增重较快;妊娠微量元素后期胎儿发育快营养需要多,而母猪胃肠道受到挤压,采食量增加不多,母猪增重减慢。
妊娠期母猪肥胖胎儿发育不好;营养过剩,腹腔沉积脂肪过多,容易发生死胎或产出弱仔。
(2)代谢增强母猪妊娠后因内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使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显著增高。
试验证明,母猪妊娠的第3个月代谢率较妊娠前不断提高25%,而至第4个月可提高30%以上。
妊娠母猪由于繁殖率较高,致使同化作用增强,故即使在相近饲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妊娠母猪体内的营养积蓄也比妊娠前多。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3)体重增加母猪有性生殖后体重的增加十分显著,据测定,妊娠期间母猪体重平均增加40.5%,妊娠前两个年底增重占总哺乳增重的48.8%,妊娠后两个月占51.2%。
全体人员母猪所增加的体重是由体组织工作、胎儿、子宫及其内容物等构成。
①体组织的增重:妊娠母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故能在体内沉积较多的营养物质,以备产后泌乳之需。
母猪在产后初期从日获取的营养物质难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因而需要动用体内贮备的营养物质,为此须先比藏西县妊娠期间有所贮备。
根据试验测定,母猪体组织内营养物质的沉积量超过胎儿流通量重量的1.5~2倍或以上。
②胎儿的增重:母猪在妊娠过程中所,胎儿的生长发育是不平衡的。
母猪养殖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1 1 遗传 育种 .
抗药性 , 疫苗注 射是 当前流行疾 病 防控的主要 手
段。
遗传 选育技 术 使母 猪 的体 况 和 生产 性 能 发 生 了很 大的变化 , 主要 表现为体 型 、 重更大 ; 体 产
奶 量更 大 、 产仔数 更多 、 生长更 快 ; 体 中脂肪 更 胴
能 引起 母猪妊 娠后期 蛋 白质 的缺乏 。 14 生 产性能 .
张青青 : 母猪养殖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 5— — —
我 国大量 的猪 场 统 计 数 据 证 明 : 猪 I~2 母
配种 后应立 即改为妊 娠母猪 料 , 喂料 量减 少到 将
1 8~2 2 g 配 种 后 立 即 多 补 能 量 , 料 量 太 . .k。 喂
乳 期 仔 猪 的生 长 , 减少 泌乳 期 背 膘 损失 的趋 有
在南 方 , 场应 重 视 防暑 降 温 , 方 猪 场应 重 视 猪 北
保 温 防寒 。 2 4 利 用激 素及 药物 . 合 理利用 P 6 0 律胎 素 、 岛素 等激 素 , G0 、 胰 并
可在母猪配种前注射或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 , 也 可在发 情 或配种 时使 用 G R L R 能提 高 N H、 H H, 受 胎率 、 高母猪 窝产仔 数 。 提
2 5 加 强疫病 控制 .
控制 好猪 繁殖 与 呼吸 综合 征 、 耳 病 、 菌 蓝 霉 毒素 中毒 、 细小病 毒病 、 流行 性 乙型脑炎 、 钩端 螺 旋 体病 、 难产 、 猪 瘫痪 、 母 子宫 炎等疾 病 。
2 6 科 学配种 .
势, 将母 猪 断奶 发情 间隔缩短 了 10 .1天 , 显 著 极
trsz e ie,c r a sq aiy h v r a mp o e n ;h we e ,o r be xs ,u h a h e ra ac s u lt a e a ge ti r v me t o v r s me p o lms e its c ste d c e ・
怀孕母猪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怀孕母猪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有关母猪的养殖知识,母猪在怀孕时体温会有所升高,那么正常温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怀孕母猪的正常体温约为39-39.5°CC之间,在产前10左右会下降2°CC左右,母猪怀孕期间要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精料量。
怀孕母猪的正常体温
1、39-39.5°CC之间
怀孕母猪的正常体温约为39-39.5°CC之间,但在产前10天左右母猪的体温会降到37.5°CC。
当母猪体温过高时,必须改善猪舍的环境条件,饲喂时多喂青绿多汁的饲料,及时添加防暑抗应激药物。
2、加强营养
断奶后的母猪体质较弱,在配种后20天内应对母猪加强营养,使母猪快速恢复体况。
这一时期也是胎盘形成的时期,在胚胎形成的过程中,母猪汲取的营养必须均衡,必须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3、增加精料量
母猪孕后期,胎儿发育较快,为了促进胎儿的快速生长,以使母猪产出体重大,活力强的仔猪,需要给母猪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加精料量,减少青饲料或糟渣饲料。
怀孕母猪体温38度不吃食怎么办?
有关怀孕母猪发烧的问题,处于怀孕期的母猪体温在38度以上,出现不吃食的现象,应该怎么治疗,可以参考下本文给出的方法。
母猪体温39.2不吃食怎么解决?
母猪体温高达39.2度,已出现不吃食的现象,应该怎么办?母猪不吃食的处理办法:
1、请兽医检查病因,对症下药。
2、为母猪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或者把饮水器安装在母猪喝水的最佳位置,保证母猪实时获得充足的饮水。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临床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王金凤,萧国顺[1],钱源,李芹雨润慕德生物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摘要:猪只的繁殖能力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猪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疫病因素、环境因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因素等。
本文主要阐述各种因素对各阶段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治疗种猪繁殖障碍的方案,期望能够为提高养猪效益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种猪;繁殖性能;养猪效益前言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效率,随着养猪业的大力发展,国外优良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推广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建立,母猪繁殖障碍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其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饲养成本的降低。
目前,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瓶颈[1]。
1.繁殖过程中的激素调控母猪在繁殖过程中,主要受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激素作用。
FSH 和LH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同时对下丘脑—垂体轴产生负反馈作用。
各种因素对母猪繁殖过程的作用较为复杂,主要通过影响两个途径而发生作用:一方面,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影响LH和FSH分泌,从而进一步对卵泡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卵巢对卵泡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起作用[2]。
1.1 母畜发情机制卵巢上的卵泡发育、成熟和雌激素产生是发情的本质。
正常发情主要有三方面的征状:卵巢变化、生殖道变化和行为变化。
1.1.1 卵巢变化雌性动物发情开始之前,卵巢卵泡已开始生长,至发情前2~3天卵泡发育迅速,卵泡内膜增生,至发情时卵泡已发育成熟,卵泡液分泌增多,此时,卵泡壁变薄而突出于卵巢表面,在激素的作用下,促使卵泡壁破裂,致使卵子被挤压而排出。
1.1.2 生殖道变化发情时卵泡迅速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强烈地刺激生殖道,使血流量增加,外阴部表现充血、水肿、松软、阴蒂充血且有勃起;阴道粘膜充血、潮红;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加强,子宫颈松弛,子宫粘膜上皮细胞和子宫颈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腺体增大,分泌机能增强,有粘液分泌。
造成母猪死胎增多的10大原因
造成母猪死胎增多的10大原因近年来养猪产业快速发展,大部分养殖户都发家致富,以致农村兴起了大批量的小型养猪热潮。
许多农户的养殖场都有初产母猪死胎的经历,造成养殖户损失惨重。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分析了导致这一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希望对提高母猪产仔存活率能起到参考作用。
一.胎儿过大,产道相对狭窄产新鲜死胎相对较多的是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由于自身还处于发育当中,第一次产仔,产道相对较窄,非常容易出现难产、产程过长而引起死胎,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1. 母猪攻胎过早以前资料上说,母猪在怀孕 85d后开始改为后期攻胎料或哺乳料进行攻胎,饲喂量增加到 3.5kg以上,现在这个经验已经过时,最新资料和实践证明,母猪攻胎过早容易造成母猪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偏肥、仔猪过大和母猪产后采食量难以上升等问题,应该在母猪怀孕 90d 后再进行攻胎饲喂。
2. 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一样饲喂,怀孕后期攻胎喂料过多,造成仔猪过大;仔猪初期初生重在1.4-1.6kg 体重时,后期生长速度相对于初生重过小的猪要快,出栏会提前;经产母猪仔猪初生重可以达到1.4-1.5kg,后备母猪要求仔猪初生重在 1.2-1.3kg 左右就行,如果后备母猪所生仔猪的初生重达到 1.4-1.5kg时,顺产的可能性非常低,极易出现难产而产死胎。
3. 所有经产母猪攻胎时使用相同饲喂量母猪怀孕后期是仔猪的快速生长发育期,仔猪的 70%的体重在怀孕的最后 20d 生长,所以需要进行攻胎饲喂,但我们绝大部分猪场没有根据母猪肚子的大小和背膘来进行母猪产仔多少的预测,当母猪到怀孕最后20d 进行攻胎时,需要先对母猪肚子的大小和背膘进行观察,对母猪产仔数多少和背膘进行预判,对肚子较小估计产仔数会较少时、膘情适中时,我们不能进行过分的攻胎或不能攻胎,否则极易造成难产产死胎;估测初生仔猪多少的方法主要是对母猪进行B 超检测和经验预估,不可能做到 100%准确,但只要我们重视就肯定有效果。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任务是选择、培育出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具有种用价值的种猪。
做好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保持猪场基础母猪群合理、稳定的胎次结构,提高种母猪群的整体质量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分别在2、4、6月龄及初配时,根据母猪体质外貌、生长发育和繁殖性状等情况进行分阶段综合选择。
从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的高产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有效乳头达6对以上且排列均匀整齐、四肢健壮、背腰平直、体长腹深、后躯丰满、饲料转化率高、无遗传疾病的个体作为后备母猪。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又要保证其适宜的种用体况。
后备母猪采用先高后低的营养水平,饲喂全价饲粮,力求饲料原料多样化。
5月龄之前选用中猪料,精料与青料比例为1︰1,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养,促进后备母猪的生长。
5月龄至配种前,采用限饲方式,饲喂后备母猪料,注意能量与蛋白质比例,供给充足的必需氨基酸、钙、磷和维生素等营养,限制能量的摄入。
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质14%、赖氨酸0.51%、钙0.6%~0.8%、磷0.6%;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
5~6月龄,日增重控制在500克,饲喂量1.9~2.2千克/天。
6~7月龄到初情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文│罗应安(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农业服务中心)期,饲喂量2.3~2.7千克/天,母猪的体重控制在110~120千克。
配种前14天饲喂短期优质饲料,饲喂量控制在2.7~3.2千克/天,保持母猪的种用体况和发情表现,促进母猪的正常排卵。
应按后备母猪的膘情和体重进行分群饲养,体重60千克以前,每群4~6头,体重60千克以后每群2~3头。
圈舍温度保持在15~22℃,相对湿度65%~75%,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
严禁使用发霉、腐败、冰冻和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饲料,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保证后备母猪每天自由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提供“阳光浴”,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性欲。
妊娠母猪体况的评定、研究与调控
1 过瘦型
2
瘦型
3 标准型
4 肥胖型
5 过肥型
<10 11-15 16-22 23-29
>30
肉眼可见或可触摸到肋骨、髂骨和脊柱 肉眼可观察到,轻压能触到肋骨、髂骨和脊柱
肉眼不可见,重压能触到肋骨、髂骨和脊柱 按压不能触及肋骨、髂骨和脊柱 按压不能触及肋骨、髂骨和脊柱
肋骨 / 脊椎外露 倒锥形 椭圆形
2 背膘厚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 活仔数分别为 13.51 和 12.63 头 ;其中, 降低死胎数和死胎率有积极作用。单妹
影响的研究
窝产仔数比背膘厚度薄组(10 ~ 15 mm) 等 [9] 研究高产法系大约克妊娠母猪临产
目前,对妊娠母猪 P2 点背膘厚与 高 出 2.1 头 ( P < 0.05) , 比 背 膘 厚 度 背膘厚与死胎率、健仔率和产程的关系, 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母猪 厚 组(21 ~ 27 mm) 高 出 2.19 头 结果显示,总产仔数在 10 ~ 19 头、临
妊娠母猪体况状态与其膘情密切相
表 1 妊娠母猪体况评分表
关。众多研究表明,母猪在妊娠期膘情
分值 体型
估计背膘厚 /mm
骨骼状态
外观形态
较差,体况偏瘦,会因营养不足导致胚 胎早期死亡或仔猪初生时体重偏轻,仔 猪饲养成活率降低,影响母猪下一次发 情甚至不发情,导致其被提前淘汰 ;但 妊娠期营养过剩,则会导致母猪大量的
抹耦合剂约 1 cm2。打开超声波仪,将 探头贴在记号处并缓慢间断移动,达到
2018 年 35 卷第 07 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 39
主题策划
FEATURE
耦合剂与探头充分接触,探头下无气泡 姣姣等 [1] 研究了 3 胎次长白经产妊娠母 头和 0.01%,均极显著低于背膘厚度薄
猪的饲养标准
猪的饲养标准猪产仔头数和仔猪双月断奶窝重是衡量饲养水平和生产水平的标志,也是考核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猪的饲养标准,一起来看看。
猪的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从事某种方式的生产,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日每头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料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
完整的饲养标准包括标准研究条件、研究方法说明、各类动物不同阶段、不同生产目的营养需要量以及常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表。
美国NRC和英国ARC的营养需要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个标准,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1998年第十版NRC《猪的营养需要》。
在使用饲养标准时,对饲养标准要正确理解、灵活应用。
一定要考虑到猪的生产性能、饲养规格及质量、环境和饲养方式的差异,对标准中的营养需要按实际水平、饲料饲养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严格讲,猪的饲养标准不能简单地用哪一个现成的标准作参考而是要根据所养生猪的品种或类群、体重特征等方面的条件而决定。
一般如果所养生猪为杜长大等洋三元组合,且是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并将市场瞄准在国际市场,则可以按照美国NRC和英国ARC的标准;但如果不是这样,则可以将我国的饲养标准与美国NRC或英国ARC标准相结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标准。
猪的饲养技巧1、掌握好母猪的初配年龄正常的饲养条件下,适宜的初配年龄是:地方品种6月龄~7月龄,体重50公斤左右;杂交一代母猪8月龄~9月龄,体重75公斤左右;外来瘦肉型品种9月龄~10月龄,体重85公斤左右。
母猪一般利用六七年后,其繁殖能力显著下降,应及时淘汰,对长期不发情、发情不明显或久配不孕的母猪也应及时淘汰。
2、控制好配种前的母猪体况母猪在配种时,对体况的要求是“肥不见膘、瘦不见骨”,这样易受胎,产仔多。
如过肥或过瘦,应及时增减精料和增减运动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
3、适时配种适时配种是决定母猪能否怀孕或产仔多少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定在繁殖母猪中的应用1前言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内随繁殖阶段的不同,体况也存在差异,依据不同繁殖目的保持适宜的体况是保证其繁殖性能发挥的关键。
根据体况(背膘厚)调控妊娠母猪饲喂量,是实现母猪优质高效养殖的有效途径,因此母猪背膘厚度已成为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方法。
本文就体况评定技术在繁殖母猪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科学指导母猪养殖提供资料。
2母猪的体况评定2.1母猪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背膘厚度可以有效反映母猪体况的变化,是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预测指标。
以背膘厚衡量时,配种时经产母猪背膘较薄组(小于l2.5 mm)和较厚组(大于l8.0 mm)的当胎窝产活仔数、当胎仔猪初生窝重均极显著低于背膘适中组,即背膘厚l2.5~18.0mm组(张守全等,2005)。
范振先等(2005)的研究也发现,英系大白猪配种时标准体型的母猪情期受胎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表现最好,显著优于肥胖型母猪与瘦母猪。
据研究,青年母猪首次配种时体重在125~145 kg、P,背膘厚为l8~20 mm时,5胎次的生产性能可达到最佳,连续5个胎次的产仔数差异可达9头,相当于多产1胎(Challinor等,l996),详见表l。
可见,青年母猪拥有足够的瘦肉与脂肪沉积是其实现成功配种的基础,确保其在繁殖周期之初有充足的体储或者首次配种时有良好体况,能有效避免后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其在整个繁殖周期的表现影响十分明显(Gaughan等,1995;Challinor等,l996)。
对泌乳母猪来说,如果因在泌乳期不能采食足够的饲粮以满足需求,导致母猪动用体储,体重降低,对其后续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
据报道,泌乳期母猪背膘的下降程度主要与泌乳期长短、仔猪数量和生长情况、泌乳开始时的体重、体成分及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Close等,2001)。
研究证实,母猪配种后的妊娠几率、仔猪初生重和窝增重等繁殖性状随断奶到配种后3周内背膘厚增加幅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Kongsted,2006)。
事实上,母猪背膘厚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与产仔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年龄趋势,但与下一胎的产仔数存在非常强的负相关,说明产仔前的背膘厚可以作为本胎次母猪生产性能的一个良好预测指标,其预测准确性要优于体重的预测结果(王立贤等,2001)。
Maese等(2004)研究也得出相似结果,发现断奶后10 d内发情的母猪,哺乳期至下次配种前背膘变化与本胎次产活仔数呈显著正相关。
不过,母猪机体实际上存在某种临界状态,一旦达到该状态,母猪就会迅速降低代谢体储的速度,尽管此时它们对维持机体代谢的需求仍然很高。
因此,孤立地考虑繁殖周期内某一阶段的母猪体况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地对母猪的营养状况做出科学评估,比如在泌乳期内体重减轻过多的母猪会在下一妊娠期内快速增重而恢复体况,反而会诱发激素失衡而导致胚胎死亡和窝产仔数减少(Partridge,2000)。
所以,虽然泌乳期母猪的体重与体况的损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正确的饲粮饲养策略指导下,确保最大可能的饲粮采食量能有效降低母猪泌乳期的体重损失,使其在再次配种期间母猪体况迅速恢复,这对保持母猪的长期繁殖效率的好处十分明显(Dourmad等,l998)。
2.2母猪体况的评定方法2.2.1外观评定人们一般根据体况来调控怀孕母猪饲喂量,由于背膘厚与体脂含量有直接关系,因此测定背膘厚已成为衡量母猪体况的重要指标。
与目测评分相比,根据背膘厚饲喂比根据体况评分饲喂更精确更方便,它能提高群体中最佳背膘厚(分娩时背膘厚达到19 mm)母猪的比例(Young等,2004)。
据研究,高营养水平会使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的背膘厚显著增加,但背膘厚与摄入能量之间的关系要比母猪体重与能量摄入之间的关系复杂。
Whittemore(1996)的研究表明,母猪在妊娠阶段和泌乳阶段,背膘厚与采食量关系分别为:P2背膘厚(mm)=4.14Fi-9.3与P2背膘厚(mm):0.049Fi-0.396,其中Fi表示日采食量。
将背膘厚与体脂总量联系起来,得出方程:P2背膘厚(ram)=0.442L一0.0106W,其中L表示体脂总量,w表示体重,单位均为千克。
这说明背膘厚的变化并不能仅仅通过采食量(能量摄入量)来反映。
在生产中人们通常用目测评分对母猪体况进行评估,这是一种相对较为粗糙但很实用的方法。
该法主要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尾根部、臀部、脊柱、肋骨的脂肪存积量与肋部丰满程度能较好地判断出母猪的营养状况,具体评分方法详见表2和图l。
然而,目测评分尽管可以反映母猪的体况与饲喂需要量,但由于误差较大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母猪的体况,因此并不足以作为母猪饲喂量的参考。
如前所述,考虑到母猪背膘变化与其繁殖性能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直接测定母猪的背膘厚能更好地为生产者评定母猪体况提供依据。
测定的目的并非是要改变母猪群的平均背膘厚,而是为了监测饲喂量以更好地控制母猪背膘变化幅度。
2.2.2超声波评定(1)工作原理。
种用动物的体况或胴体性状通常用超声波测定,即通过猪活体背膘厚和眼肌深度或眼肌面积的测定,可以获得背膘厚和眼肌深度或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指标的表型值,根据背膘厚与瘦肉率的强相关预测体况(Tom,1999)。
超声波技术是利用高频声波描绘体组织界限。
声波(纵切波)被传送到动物体内,并通过超声波探针内的石英晶体接收回来。
由于不同组织(如脂肪和瘦肉)有不同的声阻抗,由此产生的反射速度不同。
中央处理器收集声波的时间和距离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形成一个声波通过组织的超声波图像。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创建测定值的图像。
(2)仪器类型。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我国测定猪活体背膘厚都用A型超声诊断仪(简称A超)。
在这之后,逐渐被B型超声诊断仪(简称b超)替代,但有关A超和B超测定的猪活体背膘厚之间的相关性和准确性的报道甚少。
A超是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超声诊断仪的简称,其工作原理如下:A超在超声波探头中仅仅使用一块石英晶体,向动物体内发射超声波,碰到声阻抗不同的组织时,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又被探头吸收。
然后,A超将反射波变成幅度,其大小表示回声强弱,这种方式称为振幅调制。
从体内得到反射信号,经放大检波后,在时间上的位置为2l/c(l为回声与探头的距离,c为生物体内声速)。
B超是亮度调制(Bright Modulation)超声诊断仪的简称。
这类仪器将多个石英晶体结合起来,按一定的顺序在长约l8cm的直线空间内排列,组装在探头内,形成线形的超声波图形并通过中央处理器的图像监视器显示出来。
图像的描述为实时的,因为超声波图像被高度[1]刷新,形成类似电影的图像。
(3)超声波仪器的应用。
超声波测定通常用来评定种用动物的胴体性状(Tom,1999)。
即通过猪活体背膘厚和眼肌深度或眼肌面积的测定,可以获得背膘厚和眼肌深度或眼肌面积等胴体性状指标的表型值,根据背膘厚与瘦肉率的强相关,预测胴体瘦肉率等。
另一方面,可运用活畜超声波测定的数据,制定以背膘厚和生长速度为主要选择性状的育种值估计方法,利用这些主选性状的估计育种值进行种猪的选择(李学伟,l997);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测试期每日瘦肉增量(tom1999)。
关于超声波测定胴体性状的研究,Echevarria等(1997)报道,用45头母猪和44头阉公猪(平均体重为98.2 kg,平均日龄为228.3 d),在屠宰前用超声波仪由3人在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及腰荐结合处测得平均背膘厚分别为24.8、25.8和25.4 mm,屠宰后用金属直尺在相同3个点测得平均背膘厚为26 mm,用超声波仪测得数据与直尺所测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86和0.84,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Waijda(1998)也报道,屠宰前用超声波检测180头猪的背膘厚和眼肌深度,屠宰冷却后用游标卡尺测背膘厚和眼肌深度,测定结果表明,66%的胴体两种测量方法在眼肌深度方面的相差范围是0~8 mm,而70%的胴体在背膘厚上的差异为2 mm,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78,与Sather等(1991)年报道的相关系数为0.76相近。
超声波仪器在繁殖母猪(妊娠和哺乳)上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用B超早期检查母猪胚胎的有无,以检查出那些配种后隐性发情、隐性流产的母猪,尤其是前者,诊断准确率达96%,大大降低了“无效饲养”发生的概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但直接利用超声波测定母猪背膘厚度,建立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体况评定模型,进而科学指导母猪生产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国内目前相对较为缺乏。
本课题组利用A超实用、低成本、具有一定准确度的优势,在母猪饲养中通过测定其在繁殖周期各阶段的背膘厚,以期预测母猪的体况及营养状况,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研究发现,随着泌乳的进行,母猪体重和背膘厚不断下降,越到泌乳后期这种变化愈明显。
对泌乳各阶段母猪采食量、背膘厚及体重损失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泌乳期的总采食量与母猪泌乳期的失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789,P<0.05),采食量与母猪背膘厚在泌乳期各阶段呈明显的负相关p<0.1。
在此基础上,将母猪背膘厚与泌乳阶段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母猪背膘厚在泌乳期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即背膘厚mm=-0.071 4x2--0.4x+19.107(R2=0.7708),x表示泌乳阶段,单位为周(贺琪等,2008)。
罗锐等(2008)进~步研究证实,泌乳期母猪背膘厚的下降程度主要与泌乳期长短、仔猪数量和生长情况、分娩体重、体成分及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体重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
试验结果表明,分娩体重大的母猪体重损失、采食量与背膘厚变化均明显高于分娩体重小的母猪,随体重增加体脂动员减少,但体蛋白分解加强,因此饲粮配制必须保持合理的能氮比才能满足母猪哺乳性能的需求。
其次,母猪分娩体重大小对泌乳期失重和采食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个泌乳阶段而非某个泌乳阶段。
这说明,泌乳期母猪背膘厚受胎次、泌乳阶段、体重和饲粮养分摄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建立预测方程才能得出更为合理的结果。
杨灿(2008)分析了母猪的胎次、分娩时间、哺乳仔猪数、哺乳期长度等因素对背膘厚的影响。
结果表明,胎次对配种时母猪背膘厚影响显著,但与妊娠各阶段密切相关。
配种、妊娠30 d、妊娠60 d,初产母猪背膘厚均显著低于经产母猪,但妊娠末期时二者背膘厚的差别不显著。
与之相比,分娩时间对背膘厚影响很大,夏季时的背膘厚显著低于冬春季,配上种时与妊娠30 d时背膘厚均是如此。
但品种只对分娩后各繁殖阶段背膘厚有极显著影响,如大长或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分娩时背膘厚显著大于长白母猪,而与大约克母猪无显著差异。
3结语目前,在母猪整个繁殖周期考察其背膘厚变化,评估繁殖各阶段的体况及其与生产性能和繁殖性状之间的联系,以期指导生产的研究十分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