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2课《青花瓷》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青花瓷》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白色硬卡纸,任意大的废旧纸张,群青色的颜料或者近似的水彩笔等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1、瓷器(1)说说china的年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为什么?(3)它与我国四大发明能相提并论2、说说生活中的瓷器,瓷器的日用价值和装饰价值二、青花瓷器的价值和特点1、出示青花瓷瓶(1)这个瓷器有什么独特的地方:(2)板书课题:青花瓷器2、欣赏图片:青花瓷器的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1)作为一种盛器使用;(2)美化生活起到装饰的作用;(3)同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体会青白相间、相映成趣、幽靓可爱、优美大方的艺术效果。
3、青花瓷的图案特点:(1)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
(2)它们各自常出现在瓷器的什么部位4、(1)画面工整精细图案疏密有致。
(2)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在瓷器底、口、颈的部位;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瓷器的肚的部位。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设计。
三、青花瓷图案设计1、欣赏图片:(1)这些单独纹样和连续的设计来源是什么?(2)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可以用来表现青花瓷的图案?2、发觉图案的内容:(1)点、线、块及基本形的组合;动物、植物、人的图案设计;(2)故事的阐述3、白纸和蓝色的水笔。
单色(蓝)水墨画剪贴图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
四、学生设计1、讨论:我们怎么才能在平面的纸张上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匀称优美的瓷器外形呢?教师小结:采用对折纸张,描绘轮廓并贴于硬卡纸沿边沿剪下,形成瓷器的外形。
(结合课件播放的形式)2、学生作业:制作一个漂亮的瓷器外形,在此基础上为此瓷器设计漂亮的图案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第二课时一、发现问题1.上节课的学生中,有什么疑惑或者困难的问题?2.学生中好方法的帮助并推广。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多姿多彩的靠垫(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增加基础技能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提高靠垫制作技巧。
4.创意设计(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讨论并确定靠垫的图案、颜色搭配等。在此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
5.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按照设计图纸,合作完成靠垫的制作。老师关注学生操作过程,及时解答疑问。
6.展示评价(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课后作业
1.设计一款具有特色的靠垫,要求实用、美观、舒适、创新。
2.分析靠垫制作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
3.探讨靠垫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原则。
4.撰写一篇关于靠垫设计理念的短文或报告。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靠垫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补充和说明举例题型:
1.设计一款以动物为主题的靠垫,要求色彩鲜艳,图案生动。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靠垫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靠垫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靠垫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靠垫。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多姿多彩的靠垫(教学设计)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12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欣赏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工艺美术作品的细节和整体,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工艺美术作品图片和实物,如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等。
2. 准备一些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视频和文字资料。
3. 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引导性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安排一次工艺美术展览,让学生实地参观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如陶瓷、刺绣、木雕、漆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描述他们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特征。
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片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 讲授新课:a. 工艺美术的定义和分类:向学生介绍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实用工艺美术和纯艺术工艺美术等。
b. 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简要介绍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包括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特点。
c. 欣赏技巧和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工艺美术作品,包括从形式、材料、技术、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d.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的工艺美术作品,如纸雕、剪纸、拼贴画等,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工艺美术作品及其原因,并尝试总结出一些欣赏工艺美术的通用原则。
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点评。
4. 布置作业:a. 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工艺美术品,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其特点、制作过程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b.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更多的工艺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为下次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5.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12课《精美的邮票》(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精美的邮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精美的邮票》。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起源、种类、用途以及设计邮票的基本要素,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邮票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邮票的起源、种类、用途,掌握邮票设计的基本要素,能够独立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邮票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集邮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1. 邮票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在邮票设计中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邮票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邮票实物、邮票设计稿、邮票设计软件、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邮票设计稿纸、彩色铅笔、水粉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邮票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起源、种类、用途,激发学生对邮票艺术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邮票设计的基本要素,如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并分析其在邮票设计中的运用。
3. 欣赏分析:展示优秀邮票作品,引导学生从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一枚邮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邮票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邮票艺术的发展,激发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邮票的起源、种类、用途2. 邮票设计的基本要素: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3. 邮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4. 优秀邮票作品欣赏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独立设计一枚邮票,要求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方面具有个性和创意。
2. 搜集一枚自己喜欢的邮票,从图案、文字、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九年级美术上册12如何欣赏工艺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用料: 青花瓷以含
氧化钴青料在坯 胎上绘画,罩以 透明釉,经1300 度高温烧成,含 有着色力强、发 色鲜艳、烧成率 高、呈色稳定特 点,素雅苍翠, 有“国瓷”之称 。
制作瓷坯
装饰绘画
均匀上釉
入窑烧成
31/42
想一想: 你知道这件青花瓷作品表现是哪段著名历史故事吗?
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 山图”,描述了孙膑师傅鬼 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再三请 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 陷阵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 故事。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18/42
想一想
为何说翠玉白 菜是台北“故宫博 物院”镇馆之宝呢?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19/42
玉,在中国是 非常宝贵材质,“ 量材就质”“因材 施艺”便是玉器艺 术特质。翠玉白菜 由一块二分之一灰 白二分之一翠绿玉 石雕刻而成,工匠 把绿色部位雕成菜 叶,灰白部位雕成 菜帮,菜叶上还有 两只小虫,一只是 螽斯,一只是蝗虫 。
2.你知道它 在生活中有什么 作用吗?
翠玉白菜(玉雕) 清代
17/42
此件翠玉白菜 现藏台北“故宫博 物院”,原是永和 宫陈设器。永和宫 为清末瑾妃所居之 宫殿,听说翠玉白 菜即为其随嫁嫁妆 。这棵翠玉白菜与 真白菜一样大小, 滋润新鲜。许多人 到台北“故宫博物 院”,第一个要看 就是这棵“白菜” 。
青田石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据最近发掘文
物资料和实物看,早在新
石器时代时期,青田石就
青
被人类所利用,雕作装饰
田
品。如年在浙江湖州出土
石 雕
发觉青田石制品“青田
高
璜”,距今已约6000年历
粱
史。
现
代
林 如 奎
《12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如何欣赏工艺美术”,属于初中美术课程的选修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欣赏方法,掌握欣赏工艺美术的技巧和要点,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掌握不同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理解程度。
2. 作品欣赏记录评价:学生需记录至少两件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感受和特点,并进行分析比较。
3. 小组讨论评价:小组内就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工艺美术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不同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3. 作品欣赏:学生分组欣赏教材中的工艺美术作品,并记录作品的名称、作者、材料、工艺及个人感受。
4. 小组讨论:学生就所记录的作品进行小组内讨论,分享感受和看法,形成小组报告。
5.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欣赏记录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布置课后作业。
五、检测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学生需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工艺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2. 创作作品欣赏笔记:学生需将所学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中,创作一篇关于某件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笔记。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课后作业,与孩子一起欣赏工艺美术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教学设计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前几章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纯艺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及各种工艺品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全面的认识,提高艺术素养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本课从四类工艺品刺绣、竹编、陶瓷、玉器分别加以论述。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工艺品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各类工艺品的造型、装饰纹样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1、教学之前:在互联网上搜索中国古代经典工艺品相关资料,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
2、在网上搜索元青花瓷器、漩涡纹尖底瓶等经典的中国古代优秀工艺品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感性直观的感受中国古代工艺品造型、装饰等特点。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模式化的欣赏模式。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语:一区优美动听的“青花瓷”去掉温柔委婉,淡雅脱俗,有种烟雨江南的画面,此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描摹了青花瓷的风采,今天我们就从中国古代的青花瓷说起,来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2、填词游戏《青花瓷》歌词①、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③、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④、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学生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素胚、釉色、瓶底、窑烧是一件瓷器的制作过程并加以解释,介绍“海上丝绸之路”。
教师提问: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你知道哪几个?学生回答:钧、汝、官、哥、定(并简单加以介绍)。
3、彩陶艺术《漩涡纹尖底瓶》教师提问:此器物的用途?赏析器物的纹饰、造型特点?学生讨论:原始人的汲水器,汲水方便,便于插进土中放置,适合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以漩涡中心为点,再画一组组弧线组成涡纹。
点、线、面搭配得当,而有节奏,黑、白、灰层次鲜明,具有明朗、热烈、奔放的美感。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 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斗笠为题材,让学生了解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对斗笠的结构、制作过程等方面存在疑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欣赏斗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斗笠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2.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斗笠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斗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斗笠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斗笠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斗笠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斗笠的制作过程和用途,以及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的斗笠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美。
引导学生关注斗笠的结构、色彩、图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斗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出独特的斗笠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新人美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2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课题工艺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欣赏工艺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得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得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工艺美术得一般欣赏要点。
教学目得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得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工艺美术作品得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得初步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得民间美术得喜爱。
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并使学生理解工艺美术得基本特点、工艺美术在造型方面得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
课得类型和方法新授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得才是世界得,才是有生命力得,而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教学随笔得工艺美术。
讲解工艺美术得发展史导入新课二、新课内容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这是唐诗人王勃得《腾王阁序》中得句子——这里得钟和鼎指得是青铜礼器。
2、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得器皿和工具。
先秦时代,青铜器得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得地位,取得了光辉灿烂得成就。
3、新石器时代得晚期,河南二里头文化上出土得青铜器,是我国中原地区目前发现最早得青铜器。
4、人们起先从矿石提炼出红铜,红铜是纯铜,熔点低,硬度高,易脆损。
后来人们从铜锡铝共生矿中提炼出青铜合金。
随着冶炼技术得提高,人们可以从矿石中分别提炼出纯铜、纯锡、纯铅,这样就可以根据器物得要求,按不同得比例随意铸就,青铜材料得完善,奠定了我国古代得青铜文化发展得物质基础。
教学过程 6、青铜得铸造工艺主要有制范法、失蜡法教学随笔和金银错工艺。
拿制范法来说,先用泥土制成铸件得完整模型,经过焙烧,然后在表面贴泥片进行翻型,制成泥范,就可用铜小进行浇铸了,冷却后,即成青铜器。
青铜器件越大,器型和花饰繁缛,则铸造工艺越复杂。
常常一件青铜器是用多块泥范分别浇铸拼合而成,其工艺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用制范法制造得青铜器最有代表性得是闻名遐迩得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说课稿3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我编斗笠送亲人》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编斗笠的技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编斗笠步骤和图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然而,学生在编斗笠方面的技能和经验可能有限,因此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示范。
此外,学生可能对斗笠这一传统手工艺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斗笠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斗笠的制作技法,学会编斗笠的基本步骤,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编斗笠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增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编斗笠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编斗笠的作品,并能够创新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和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编斗笠的技法和步骤。
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展示斗笠的文化背景和作品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斗笠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斗笠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编斗笠的技法和步骤,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编斗笠的过程。
3.实践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合作与创新: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编斗笠的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创新设计。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共同评价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12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1. 掌握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工艺美术的风格和特点;3. 学会从材料、工艺、造型、色彩等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并准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工艺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 课堂互动:在课堂中,学生将通过观看教师展示的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的材料、工艺、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并分享自己的作品图片或实物,进行交流和讨论。
3. 作业制作:学生需在课后制作一份“工艺美术作品欣赏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作品名称、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品的材料、工艺及造型特点;- 作品的色彩运用及表现力;- 个人对作品的欣赏感受及理由。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之前准备的图片或实物进行描述和分析,也可以选择新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记录。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报告需用A4纸打印或手写,格式清晰,字迹工整;2. 内容要真实、具体,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网上资料;3. 报告中的作品欣赏角度应不少于三个,且需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4. 报告应包含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和反思,体现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报告的格式和字迹是否规范、清晰;2. 内容是否真实、具体,有无抄袭现象;3. 作品欣赏角度是否全面,是否有个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4. 个人评价和反思是否深刻,是否体现了学生的思考和总结。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2.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3. 根据作业情况,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教案
年级 课型 八年级 班级 1 人数 授课时间 执教人 欣 赏 评 课题 述 教学内容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重点 重 点 难 点 突破方 法 难点 突破方 法 教法 学法 器材准备 合作分析法 、认真听讲发、观察法、比较法、 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工艺品实物等
教师组织学生欣 赏、讨论,也可小组 讨论,然后点评,引 出主题,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知 碧玉炉,此件碧玉炉
用或审美为主的类型。 打开课件:展示《碧玉炉》。 (3)材料工艺:工艺美术非常讲究因材 施艺,选材与加工方法充分展示每件材料 独有的美感,包括材质、肌理、色彩、形 态等。 打开课件:展示《翡翠三秋瓶》,让 学生分组讨论该工艺美术品题材内容。 (4)题材内容:题材内容是工艺美术的 分 步 指 重要方面,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神话及 导法 民间传说大量出现在各类工艺美术作品 分步 指导 中。 图示 打开课件:展示《白玉雕桐荫仕女》, 让学生分组讨论该工艺美术品题材内容。 (5) 文化历史: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 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反 映着人类审美品位的变化。 打开课件:展示《玉凤》,让学生分 组讨论该工艺美术品题材内容。 三、课堂练习 打开课件,展示蜀绣、竹编背篓、孔 雀花瓶、人马花瓶、扎染装饰布(课本
作业设计 效果设计 实际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 P42)、五彩绣球山鹊图罐、青花三国故 进行打分,激发学生 事画盘、长沙窑贴花陶罐、越要青釉执壶、 的积极性,教师积极 青花竹林七贤提梁壶,同学分组学生分析, 引导。点评,以鼓励 为主。 交流讨论后回答进行品类形式分析、材料 工艺分析、题材内容分析、历史文化分析。 四、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工艺 总结本课 美术更是如此,工艺美术是实用艺术,是 艺术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 品,今天大家也学会了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运用本课所学方法欣赏自家具有民族风格的一件实用品和装饰品,如艾特 莱丝绸、地毯、壁毯、铜壶、老印花布、房屋梁柱雕刻等。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积极 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愿学乐学。
九年级美术上册《如何欣赏工艺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工艺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撰写欣赏心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生活中的工艺美术作品,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作品,从形式、材料、工艺、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欣赏心得。
(二)新知学习
1.讲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从形式、材料、工艺、功能等方面鉴赏和分析工艺美术作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工艺美术作品。
1.教师讲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如实用工艺美术、陈设工艺美术等,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
2.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从形式、材料、工艺、功能等方面鉴赏和分析工艺美术作品,如青花瓷、刺绣等。
3.教师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和内涵。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究如何欣赏和创作工艺美术作品。
1.讲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2.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从形式、材料、工艺、功能等方面鉴赏和分析工艺美术作品。
3.小组讨论:如何欣赏工艺美术作品?如何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工艺美术作品?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工艺美术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工艺美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精品课件
这两个瓷器都在表现什么主题内容(题材),运用了什 么手法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五
青
彩
花
绣
三
球
国
山
故
鹊
事
图
画
罐
盘
近
清
代
代
五彩绣球山鹊图罐通过山鹊和绣球花的描绘,表达了前程锦 绣的美好寓意。
青花瓷盘表现的是《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城上 的诸葛亮从容不迫,城下的司马懿则是疑虑重重,二人形象形成 鲜明对比。
奎
的经典作品。
新知讲解
一、什么是工艺美术?介绍
工艺美术(art and craft)是指制作手 工艺品的艺术。这类艺术品通常装饰精美,
具有实用性或目的性。其使用的各种手工
技术包含了金工、木工、编织、裁缝、塑
料造形,以及雕刻、版画制作和绘画的技
法。
竹篮
刺绣
陶瓷
木雕
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此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青 铜器、陶瓷、丝绸、刺绣、漆器、玉器、珐 琅、金银制品和各种雕塑工艺品,相继取得 辉煌成就。
课堂活动
运用本课所学方法欣赏生活 中的一件实用品或装饰品,在小组 中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工艺美术,并且学习了 从四个角度去赏析工艺美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类别繁多, 成就卓越,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 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业布置
课外拓展
丝绸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 品。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丝织技 术最少应该出现在5500年之前,一条蚕 一生吐出的丝有1000米长,做一条领带 需要111个蚕茧,而做一件女士上衣则需 要630个蚕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检查签名:
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教学课题:《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教学类别:欣赏·评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工艺美术更是如此,工艺美术是实用艺术,是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工艺美术包含的范围很广,知识细分很多,我们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主要让学生认识工艺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工艺美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并学会运用一定的技能表现设计意图;让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树立现代化设计意识和审美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工艺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工艺美术的基础知识。
2.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并学会运用一定的技能
表现设计意图。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让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树立现代化设计意识和审美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学习欣赏工艺美术品的方法,运用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难点:
思维方式的培养,设计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法、鼓励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
教学过程: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部分:
展示作品《青田石雕高粱》现代林如奎,分析作品。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
出主题。
二、新授部分:
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和感受一件工艺美术呢?从品类
形式、材料工艺、题材内容、文化历史几个方面去认识,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欣赏和理解工艺美术作品。
1、工艺美术:
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
的工艺品。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
生活实用品;二是陈设工艺,即专供欣赏的陈设品。
2、工艺美术分类:
品类形式:
因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或审美为主的类型。
碧玉炉是清代宫廷用来焚香的用器,陈设地点既可以
是厅堂,大殿,也可以放在书房的几案上。
此件碧玉炉形体较
小,不仅实用,而且可以作为陈设品供人们观赏。
材料工艺:
工艺美术是人类采用不同工艺制作方法对特定的材料进
行加工创造的过程,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构成了工艺美术的最大
特征,如木工艺、漆工艺、陶瓷工艺、玉器工艺和金属工艺等。
工艺美术非常讲究因材施艺,选材与加工时都要考虑材
质、肌理、色彩、形态等。
《翡翠三秋瓶》巧妙地利用石料中的绿色创作出秋虫
和秋果的形象,使他们与白色的瓶身相得益彰。
题材内容:
题材内容是工艺美术的重要内容,历史故事、文学作品、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神话及民间传说大量出现的各类工艺美术作品中。
《白玉雕桐荫仕女》表现的是江南仕女的生活小景,庭
院幽深、礁石掩映,洞门半开,两位仕女隔门相望,具有诗情
画意。
文化历史:
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也反映着人
类审美品位的变化。
《玉凤》为配饰,雕刻精美,形象高度概括,突出了凤
鸟修长、华贵的体态,是古代凤鸟造型中简洁而又优美的典范,
反映了我国古代极高的雕刻工艺水平和造型能力。
3、作品分析:
品类形式分析:分析在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材料工艺分析:相同的材质分别展现出什么样的美感?
题材内容分析:上图中的瓷器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内
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人们的情感?
历史文化分析:透过不同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你能体会
到这些器物器型上不同于变化吗?有什么联系吗?这些变
化和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交流讨论后回答
4、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工艺美术更是如此,工艺
美术是实用艺术,是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5、板书设计:
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
品类形式
工艺美术材料工艺
题材内容
文化历史
6、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11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