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教案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42795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5e.png)
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饮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2、吃东西要坐下来安静的吃,不在外边边跑边玩边吃,做到定时吃东西和水。
活动准备:1、果皮箱一个,配有相应的墙饰标记图。
2、幼儿一日活动时间表一张,各种水果每人一份(幼儿也可自带)。
活动过程:一、游戏:开火车,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认识卫生角。
1、给幼儿编号,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知道自己喝水、洗手要用自己的水杯毛巾。
2、认识“果皮箱”及相应的墙饰标记图,了解果皮箱的用途。
3、浏览幼儿一日活动时间表,让幼儿了解什么时间改吃东西、什么时间该喝水,增强定时作息的意识。
二、尝试活动:吃水果1、洗水果:通过洗水果活动,让幼儿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净的原因(如,农药残留,尘土、病菌等)2、吃水果:吃水果前要先洗手,尝试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坐下来安静的吃东西。
告诉幼儿不在外边边跑边玩边吃,并让幼儿知道其原因。
3、“喂”果皮箱:吃完东西要把果皮果核及包装袋等放到果皮箱里。
三、定时喝水1、让幼儿知道喝水要喝白开水,并明白道理。
2、让幼儿定时喝水,知道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马上喝水,喝水时要等水不烫在喝,要慢慢的喝。
活动延伸:1、结合有幼儿日生活,随时提醒幼儿要注意饮食卫生。
2、常与家长沟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活动目标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
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活动准备1、录象、课件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c51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食品营养学绪论-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教学难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营养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及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食品营养学绪论的课件,包括基本概念、研究内容、食物营养成分等。
2. 案例材料:收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讨论话题:制定小组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食品营养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烹饪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教学难点:食品加工、烹饪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演示法:展示食品加工、烹饪的过程,分析其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如何合理选择食物和烹饪方法,以保持营养成分。
九、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各类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的课件。
2. 演示材料:准备食品加工、烹饪的实物或视频材料。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d9b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a.png)
小班食品营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食品的健康饮食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 如何进行健康饮食。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食品模型、食品营养成分表、食品制作工具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心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谈论一些有关食品的趣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20分钟)。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以及它们在身体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食品模型进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 健康饮食知识(2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如何搭配食物,以及饮食中的一些误区。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动手制作食品(3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食品制作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例如,制作水果沙拉、蔬菜卷等。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健康饮食。
5. 分享和总结(15分钟)。
每组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食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培养健康饮食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品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食品专任教师试讲教案模板
![食品专任教师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001a5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1.png)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食物营养成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搭配膳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1. 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
3. 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1.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
2. 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食品营养学?它研究哪些内容?二、讲授新课1. 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1)介绍食品营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领域。
(2)讲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食物的营养价值等。
(3)介绍食品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2.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1)讲解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介绍各类营养成分的作用,如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等。
3. 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1)列举常见食物,如米饭、面条、肉类、蔬菜、水果等。
(2)分析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如米饭富含碳水化合物,肉类富含蛋白质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几种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强调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2. 根据所学知识,为家人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食品营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5732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4.png)
食品营养学教案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及基本概念教学,使学生懂得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食品营养学一些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生活中的营养误区,从食品营养入手防治慢性病。
教学重点、难点:食品营养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贯穿营养学的参考摄入量等的概念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提问法参考书目与资料:略教学过程:本章(共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七步。
第一步:导入:介绍国内外食品营养学的历史与现状,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入手引发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兴趣(15min)第二步:讲授概念(共30min):包括贯穿营养学的重要概念:营养、营养素、营养学、营养价值、营养密度、营养标签、营养学评价、恩格尔系数、RDA、ADI、DRIs、EAR、RNI、Al、UL,其中简单介绍制订EAR、RNI、Al、UL取代RDA的渊源和意义。
着重讲述DRIs、EAR、RNI、Al、UL。
DRIs即dietarlyrefereceintake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EAR、RNI、Al、UL。
讲清EAR、RNI、Al、UL的关系和作用。
EAR:即平均需要量,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即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5%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二EAR+2SDAI即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s,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是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和RNI时,可以设定AI来代替RNI UL即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rlerableUpperIntakeLeve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致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8a9c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f.png)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食品营养学—维生素教案引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我们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维生素是一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身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
定义和分类维生素是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无论是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是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维生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其溶解性,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这些维生素在体内不易储存,因此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获得。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能够在脂肪中溶解,可以在体内储存一段时间,因此不需要每天从食物中获取。
功能和作用不同的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1. 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预防感冒,减轻疲劳等。
2. 维生素A:维生素A对视力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对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有帮助。
3. 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发育。
4. 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5. 维生素K:维生素K在血液凝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凝血功能的正常运作。
食物来源我们可以通过摄入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供给。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维生素食物来源:- 维生素C:橙子、柠檬、草莓、西红柿等。
- 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南瓜、红椒等。
- 维生素D:鱼肝油、蔬菜、瘦肉等。
- 维生素E:坚果、橄榄油、鳄梨等。
- 维生素K:葱、菠菜、西兰花、大白菜等。
总结维生素在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对我们选择合理的饮食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摄入多样化的食物,我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供给,保持健康的体魄。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66b27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d.png)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健康领域饮食营养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明白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挂图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己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三、让幼儿自己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怎么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应该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应该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四、出示挂图,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呢?图上面是怎么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常见食品营养价值与卫生》教案
![《常见食品营养价值与卫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0ec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7.png)
《常见食品营养价值与卫生》教案教案名称: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卫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知识,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食品营养成分和了解食品卫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饮食和生活健康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惜食物、注重饮食卫生的良好习惯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大米、鸡蛋、蔬菜、水果、肉类等。
2.食品的卫生知识:食品的存放、加工、烹饪及食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于食物的兴趣,了解学生对食品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学习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介绍大米、鸡蛋、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健康价值。
3.学习食品的卫生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食品的存放、加工、烹饪及食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卫生知识,如正确洗涤食材、保持饭菜清洁卫生等。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食品的健康鉴定和卫生检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食品样品进行研究并给出评价。
5.总结与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知识。
2.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食品的了解和认识。
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工具1.PPT课件:用于介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卫生知识。
2.食品样品:用于实践操作和讨论。
3.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进一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知识。
六、评估方法1.学生实践操作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2.学生讨论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班级讨论中的发言和观点,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有机会了解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知识,提高了他们的饮食卫生意识和生活健康水平。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c655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5.png)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 学会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能够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关注饮食营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分析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第二课时: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摄入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标准和平衡原则。
3.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食物。
第三课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 学习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第四课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1. 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膳食计划。
3. 分享优秀的膳食计划案例。
第五课时: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2.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学习健康饮食的习惯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物中的营养》2. 课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8ede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8.png)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优秀4篇】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
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所以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和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幼儿园食品营养知识教育教案 幼儿园食品营养
![幼儿园食品营养知识教育教案 幼儿园食品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2053fdc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1.png)
知识教育教案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营养知识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的营养摄入与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通过食品营养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的营养观念,从小学习关注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食品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饮食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分类和功用① 通过图片、绘本、模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常见食品的分类和功用,如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奶类、豆类等食品。
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② 利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对食品分类和功用的印象。
2. 营养知识启蒙① 利用图表等形象化工具,向幼儿介绍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② 搭配食品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不同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
3. 饮食健康① 通过图示和实例,引导幼儿学习饮食健康的基本原则,如适量、均衡、多样等。
②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
4. 食品安全① 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示范正确的食品存储和处理方法,学习如何避免食品中毒和维护身体健康。
② 设置情境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学习正确的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① 了解各类食品的分类和功用;② 掌握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③ 掌握饮食健康的基本原则;④ 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①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类能力;② 提高幼儿的自学和合作能力;③ 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① 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认识;② 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介绍食品分类和营养知识。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57e65a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0.png)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4041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加工贮藏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熟悉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营养要求及合理膳食的构成。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完成如下要求:1.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2.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并了解其来源和供给量。
3.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4.了解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
5.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6.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方式:多表现应用方面的内容,形式上运用多种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给学员留下深刻的记忆并激起强烈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1.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包括加工)2.食品营养学简介(包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4.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建议本章教学要求:教本章重点食品、营养素及人体健康的关系;本章难点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
第一章蛋白质(4 学时)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5.蛋白质的需要量及供给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本章难点掌握食物蛋白质的分类及各类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氨基酸,膳食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二章脂类(3 学时)1.脂类的一般组成2.脂类的生理功能3.脂类的消化吸收4.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脂类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必需脂肪酸及营养特性,脂类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4 学时)1.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3.膳食纤维的作用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本章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掌握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本章难点掌握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食品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77f1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1.png)
第八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其梅主编营养配餐与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
第4章微量营养素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矿物质的概念
(2)了解矿物质的缺乏、生物利用率和食品加工的影响
(3)熟悉食品中重要的矿物质
(4)熟悉维生素概述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膳食纤维、食物中常见功能因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意义;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
()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2
()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意义;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
()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掌握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
()掌握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
()了解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脂类的功能
()掌握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熟悉水在人体中的含量及分布,水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水的平衡
()了解健康饮水的五大法则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能量、碳水化合物、脂类、脂肪酸和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学生体质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
1.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2.
五、教学过程
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
第章食物中其他功能成分
【讲授】膳食纤维的分类、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与膳食来源;食物中的常见的营养成分及重要的功能因子。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c187fcc22bcd127ff0c33.png)
Without expectations, you will not be disappointed, and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ings beyond yourcontrol.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食物中的营养教案四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二、探究过程: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食品营养学教案绪论消化吸收能量
![食品营养学教案绪论消化吸收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ccd933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d.png)
食品营养学教案——绪论:消化吸收与能量一、教学目标1. 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2. 掌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3. 了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4. 理解能量的来源及转化二、教学内容1.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解释营养学的定义,介绍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讲解营养素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重点介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机制。
4. 能量的来源及转化解释能量的来源,讲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能量的来源及转化。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学的实际应用。
分组讨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能量转化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材料2. 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3. 营养学相关案例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营养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营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介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强调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4. 讲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详细讲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如何被人体吸收利用。
5. 讲解能量的来源及转化解释能量的来源,讲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代谢过程。
6.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学的实际应用。
分组讨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能量转化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8.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团队讨论的反馈意见,解答学生的疑问。
食品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c182b58fb770bf78a55c4.png)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教案张忠、史碧波(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食品教研室)绪论(2学时)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营养学研究目的:是根据机体在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体内新陈代谢的需要,科学确定机体营养素的需要量,制定合理地利用营养素的组织原则,指导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膳食营养上保证人体的需要。
2、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定义: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7e1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1.png)
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教案4篇食物中的营养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
(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
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播放录像: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板书糖类)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
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矿物质教案
![矿物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1df6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食品营养学》教案食品营养学 课程名称:课程类型: ⅴ 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 实践课罗正明 授课教师:教材名称: 《食品营养学》王莉主编第六章水和矿物质节:章矿物质第二节授课题目: 第六章水和矿物质第二节矿物质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ⅴ 理论课□ 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矿物质的分类、特点和生理功能。
2、掌握重要矿物质钙、磷、铁、锌、碘等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相应的缺乏症状。
3、了解主要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1、钙、磷、铁、锌、碘等矿物质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相应的缺乏症状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和课堂提问、讨论等。
主要教学内容:1.矿物质概述矿物质的分类1.1矿物质的特点1.2矿物质的功能1.32.重要的矿物质钙2.1磷2.2铁2.3锌2.4碘2.5参考资料:主编,《食品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孙远明年主编,《食品营养与卫生》,科学出版社,2004王尔茂年坤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吴年莉主编,《食品营养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王课后小记:教学内容及过程备注课程导入:矿物质作为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是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摄入不足,会引起缺乏症。
我国人群普遍缺乏矿物质,所以了解矿物质的特点和生理功能知识非常故意义。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二节矿物质一、矿物质概述人体分量的96%是碳、氢、氧、氮等构成的有机物和水分;其余4%则由20余种不同的无机元素组成,均称为矿物质,即无机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
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通常以灰分的含量来衡量。
1.矿物质的分类(1)常量元素常量元素又称宏量元素。
每种常量元素的标准含量均占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需要量在每天100以上。
这些元素包括钙、磷、钾、钠、氯、硫和镁7种元素。
(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又称痕量元素。
食品营养学教案热量及蛋白质脂肪
![食品营养学教案热量及蛋白质脂肪](https://img.taocdn.com/s3/m/d95509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c.png)
食品营养学教案热量及蛋白质脂肪第一章:热量概述1.1 热量的概念解释热量的定义:能量的传递方式,单位为焦耳(J)或卡路里(cal)强调热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维持生命活动、体温等1.2 热量来源介绍食物中的热量来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解释食物热量的计算方式:千卡(kcal)和千焦(kJ)1.3 热量需求讲解人体每日所需热量:基础代谢率、身体活动、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强调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过多或过少热量的危害第二章:蛋白质2.1 蛋白质的概念与功能解释蛋白质的定义: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功能:构成组织、酶、抗体、调节物质等2.2 蛋白质来源介绍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肉类、鱼类、禽类、豆类、奶类等讲解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区别与作用2.3 蛋白质摄入与代谢讲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胃、肠道等器官的作用解释蛋白质摄入量与人体代谢的关系:适量摄入的重要性第三章:脂肪3.1 脂肪的概念与功能解释脂肪的定义: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大分子,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强调脂肪在人体中的功能:能量储存、保护内脏、维持体温等3.2 脂肪来源介绍食物中的脂肪来源:动物脂肪、植物油、坚果等讲解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与作用3.3 脂肪摄入与健康讲解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胆汁、胰液等的作用强调适量摄入脂肪的重要性:过多或过少脂肪的危害第四章:碳水化合物4.1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与功能解释碳水化合物的定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强调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能量来源、构成细胞结构等4.2 碳水化合物来源介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谷类、薯类、水果、糖果等讲解简单糖、复杂糖的区别与作用4.3 碳水化合物摄入与健康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过程:酶的作用、血糖水平的调节强调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过多或过少碳水化合物的危害第五章:食物中的热量与营养成分平衡5.1 食物热量与营养成分的关系讲解食物中的热量与营养成分的相互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含量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合理搭配热量与营养成分5.2 食物热量计算与营养成分分析介绍食物热量计算方法:食物成分表、食物标签等讲解营养成分分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5.3 热量与营养成分平衡的实践应用讲解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实现热量与营养成分的平衡:食谱设计、饮食搭配等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第六章:热量的日需求与消耗6.1 热量需求的计算介绍估算个人日热量需求的公式和方法,如哈里斯-本尼迪克特方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学教案教师姓名:单位:课程名称:食品营养学适用对象:公选课食品营养学教案设计1一、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第2章食物的体内过程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明确【食品营养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2)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3)了解营养科学发展概况(4)了解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5)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6)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过程(7)掌握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基本掌握食品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学生体质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食品营养学】的基本概念(2)消化系统组成(3)主要营养素的消化、吸收2.教学难点(1)消化系统组成(2)主要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四、教学方法1.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2. 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五、教学过程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第1章绪论【课程导入】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你会吃吗?怎么样吃才科学、营养?【讲授】1. 有关基本概念:食品、营养、营养学、营养素、健康、DRIs【讲授】2. 营养科学发展概况;【讲授】3. 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第2章食物的体内过程【讲授】1. 消化吸收的概念【讲授】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过程【讲授】3. 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讲授】4. 吸收【小结】(1)有关基本概念(2)营养科学发展概况(3)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4)消化吸收的概念(5)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过程(6)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7)吸收【作业】1.DRIs的概念包括哪些指标,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人体所需的最主要的营养素有哪几类3.健康的基本概念是什么?4.什么是亚健康?六、参考资料(一)教材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二)参考书[1] 王光慈主编.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2] [美]B.A.鲍曼,R.M.拉塞尔主编.荫士安,汪之顼主译.现代营养学(原著第八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3] 王其梅主编.营养配餐与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8食品营养学教案设计2一、教学内容第3章能量与宏量营养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熟悉能量的来源及能值(2)了解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和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3)掌握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4)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5)掌握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6)了解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脂类的功能(7)掌握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8)熟悉水在人体中的含量及分布,水的生理功能,人体内水的平衡(9)了解健康饮水的五大法则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能量、碳水化合物、脂类、脂肪酸和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学生体质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与食物来源(3)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4)健康饮水(5)必需氨基酸2.教学难点(1)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3)必需氨基酸四、教学方法1.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2. 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五、教学过程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第3章能量与宏量营养素【课程导入】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通常主要由食物来提供。
食物中所含有哪些营养素?什么是“产能营养素”?1能量【讲授】能量的来源与能量系数;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因素;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能量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量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碳水化合物【讲授】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3脂类【讲授】脂类的分类;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必须脂肪酸的定义和生理功能;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脂类的营养价值评价;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脂类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4蛋白质【讲授】蛋白质的分类、生理功能;氨基酸的分类;必需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代谢及氮平衡;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5水【讲授】健康饮水【小结】(1)能量(2)碳水化合物(3)脂类(4)蛋白质(5)水【作业】1.什么是基础代谢?2.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是什么?3.脂类的功能是什么?4.什么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六、参考资料(一)教材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二)参考书[1] 王光慈主编.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2] [美]B.A.鲍曼,R.M.拉塞尔主编.荫士安,汪之顼主译.现代营养学(原著第八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3] 王其梅主编.营养配餐与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8食品营养学教案设计3一、教学内容第4章微量营养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矿物质的概念(2)了解矿物质的缺乏、生物利用率和食品加工的影响(3)熟悉食品中重要的矿物质(4)熟悉维生素概述(5)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作用和来源(6)掌握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作用和来源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学生体质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矿物质的功能(2)食品中重要的矿物质(3)水溶性维生素(4)脂溶性维生素2.教学难点食品中重要的矿物质四、教学方法1.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2. 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五、教学过程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第4章微量营养素【课程导入】人体组织中几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而且与地球表层元素组成基本一致。
人体中含有哪些矿物质?1矿物质【讲授】矿物元素的分类、特点和生理功能;成酸食品和成碱食品;钙、磷、镁、钾、钠、铁、碘、锌、硒、铜、氟等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症与过量、参考摄入量与及食物来源等;矿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2维生素【讲授】维生素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缺乏症的原因;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C、B1、B2 、PP、B6、B12、叶酸、泛酸、生物素、胆碱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缺乏症和过量、参考摄入量与膳食来源。
【小结】(1)矿物质:矿物元素的分类、特点和生理功能;钙、磷、镁、钾、钠、铁、碘、锌、硒、铜、氟等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2)维生素:维生素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缺乏症的原因;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作业】1.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2.铁、锌和钙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如何防止它们的缺乏?缺乏时应补充哪些食物较佳?3.什么是维生素?4.维生素的特点?5.维生素的分类?6.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有哪些?7.维生素B1生理功能有哪些?六、参考资料(一)教材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二)参考书[1] 王光慈主编.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2] [美]B.A.鲍曼,R.M.拉塞尔主编.荫士安,汪之顼主译.现代营养学(原著第八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3] 王其梅主编.营养配餐与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8食品营养学教案设计4一、教学内容第5章食物中其他功能成分第6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2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意义;(2)熟悉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3)了解食物中常见功能因子的生理作用和食物来源。
(4)了解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膳食纤维、食物中常见功能因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意义;(2)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3)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教学难点(1)膳食纤维对人体的生理意义;(2)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3)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四、教学方法1.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
2. 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
五、教学过程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第5章食物中其他功能成分【讲授】膳食纤维的分类、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与膳食来源;食物中的常见的营养成分及重要的功能因子。
第6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讲授】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讲授】2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小结】(1)膳食纤维的分类、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与膳食来源;(2)食物中的常见的营养成分及重要的功能因子。
(3)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4)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作业】1.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是什么?2.谷类食品具有哪些营养价值?六、参考资料(一)教材孙远明主编,食品营养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二)参考书[1] 王光慈主编.食品营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2] [美]B.A.鲍曼,R.M.拉塞尔主编.荫士安,汪之顼主译.现代营养学(原著第八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3] 王其梅主编.营养配餐与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08食品营养学教案设计5一、教学内容第6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第7章储藏加工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2)熟悉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点;(3)了解豆类等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豆类及硬果类、蔬菜及水果、畜禽肉类及水产品、乳类及乳制品、蛋类和蛋制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熟悉豆类及硬果类、蔬菜及水果、畜禽肉类及水产品、乳类及乳制品、蛋类和蛋制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2)了解豆类等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
(3)了解食品贮藏、加工和烹饪方法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