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与写法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与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98db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8.png)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与写法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1.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或起止页码.例:高明明,王华.交流电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7(2):1~6. 2.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3.3.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例:张福,王青青,陈路,等.工程学报工作[A].见:何高明主编.编辑论丛:第二集[C].上海:河汉出版社,1991.5~10.4.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例:Joe RB.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issertation].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1976.注1.以上参考文献中1、2、3和4分别为连续出版刊物、专著、论文集和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及示例;注2.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
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注3.请特别注意格式中的“标点符号”。
它们看起来有点别扭、不统一也无逻辑性,但它们都是国家标准,请各位遵照执行。
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的姓氏笔画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2001a”、“2001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
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缩写,并省略缩写点,空一个字符。
参考文献格式及检索方法
![参考文献格式及检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417519ff00bed5b9f31d98.png)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 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b26674fc4ffe473268ab40.png)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关于参考文献·经典类
![关于参考文献·经典类](https://img.taocdn.com/s3/m/05c9d6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9.png)
参考文献·经典类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兰西内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手稿(1857-1858)》《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反杜林论》第一编第9—11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列宁:《共青团的任务》《伟大的创举》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孔子:《论语》参考文献·文章类1. 罗国杰:《论“以德治国”》《求是》 2001年第15期2. 罗国杰:《为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而努力》《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2期3. 罗国杰:《重视道德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第1期4. 罗国杰:《“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3期5.马振铎:《儒家的道德准则及人性基础》《光明日报》 1999年7月2日6.牛敬业:《恪守“ 慎独”》,《道德与文明》 1996 年第 3 期7. 科技伦理:《真与善的价值融合吕耀怀》《道德与文明》 2001 年第 1 期8.杨向奎:《人生境界论》,《新华文摘》 1996 年第 9 期9. 鲍宗豪:《全球化、现代化与当代社会发展》《光明日报》1998、09、1810. 陈寿灿等:《信仰与人生》,《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11. 夏伟东:《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学与研究》 2003 年第 4 期12.许启贤:《“以德治国”方略的意义》《高校理论战》线 2001年第3期13. 许启贤:《尊重: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14.郑永廷:《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年第10期15. 张岱年:《生命与道德》,《新华文摘》 1995 年第 12 期16.田秀云:《重视道德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光明日报》1998、07、2417.张曙光:《文化意识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1999、02、1218.李啸:《论修养传统及其现代价值》《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19.孙君恒:《全球化呼唤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1期20.公方彬:《修养身心,美化人生(一)——关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报告》《教育艺术》2002、03;21.公方彬:《修养身心,美化人生(二)——关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报告》《教育艺术》2002、04;22.公方彬:《修养身心,美化人生(三)——关于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报告》《教育艺术》2002、05;23.林泰:《对个人主义的历史思考》,《高校理论战线》 2000年第2期24.林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9年第5期25.张瑞甫:《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哲学证明》,《新华文摘》1991年第1期李锦峰等:《网络人际关系的内在伦理矛盾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26.温克勤:《评“个人本位主义”》《新华文摘》1991年第7期27.翟春同:《走出个人主义的认识误区》《道德与文明》 1998年第1期28.宋希仁:《关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1期29.赵欣:《“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30.欧阳斌:《科学地理解主体性》《新华文摘》1991年第1期31.李坚:《先秦儒家论人的本质》《新华文摘》 1991年第11期32.王立仁:《市场经济与个体文明》《光明日报》1998、04、0333.孙立平:《社会结构转型与个人的社会定位》《光明日报》1998、04、0334.赵汀阳:《我们和你们》《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35.王哓霞:《儒家文化中人际关系理论》《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6期36.孙立:《朋友的种种“交”考源》《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4期37.万俊人:《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哲学研究》1998年第10期38.张锡勤:《尚公,重礼,贵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道德与文明》1998,439.吴潜涛:《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2期40.吴建国:《雷锋精神的现代价值》《光明日报》1999、03、0541.夏伟东:《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4期42.罗国杰:《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3期43.杨向奎:《人生境界论》,《新华文摘》1996年第9期44.蒋正明:《对爱情美的伦理探讨》,《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3期45.《爱情的哲学思考——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述评》《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2期46.陈沙麦:《与青年谈爱情》《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4期47.彭薇:《爱情五要素》《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4期48.肖群忠:《孝与友爱: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1期49.郭学贤:《婚外情是人性的回归吗?》《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4期50.华子:《走出爱情的四大误区》《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2期51.郭学贤:《性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要求》《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2期52.李桂梅:《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变化及思考》《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4期53.包连宗:《对“第三者”插足问题的我见》《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6期54.关培兰:《中美家庭比较》《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5期55.蒋芳:《爱情、亲情、友情,情为何物?——从<欧也妮·葛朗台>看西方社会的人情关系》《外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4期参考文献·拓展类1.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2. 托马斯沃特曼:《心灵咖啡》,现代出版社2004年版3. 培根:《论人生》4. 拉罗什福柯:《道德箴言录》5.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钱荣广《学会自尊》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仲富兰、冯海荣主编:《文化寻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8.樊天顺等主编:《中华精神》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9.刘伟;《中华文明传真·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商务印书馆200110.刘伟:《中华文明传真:东方的曙光》,商务印书馆200111. 王树英:《非凡人生——季羡林先生》,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12.刘言编著:《读者文摘书系·感悟人生的真谛》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3. 林语堂《信仰之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4.甘绍平:《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15.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带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6.李建华著译《奥斯卡爱情经典名作》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17.徐进军:《成就与爱情》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18.徐进军:《爱情与事业》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19.张然:《谁来经营中国》中国青年 200120.徐进军:《怎样发挥自身最大潜能》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21.李勇:《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矫正技术》吉林大学 2000.622.林嘉利:《战胜压力》暨南大学 200323.林嘉利:《战胜孤独》暨南大学 200324.林嘉利:《战胜失败》暨南大学 200325.林嘉利:《战胜恐惧》暨南大学 200326.谢柯陵:《交际礼仪》山东人民 200127.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长春 2004.128.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四海一家》长春 2004.129.徐进军:《爱国创业》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30.唐任伍:《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国社会科学 1999.931.周启程:《中华文明史(1-6)》河北教育 1999.132.李钟栓:《享受快乐的人生》当代世界 2000.933.瞿祥:《克服人生的盲点》海潮出版社 2001.134.《富兰克尔:意义与人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5.徐进军:《我要第一》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36.徐进军:《奋斗》天津职业技术学院 200437.苏国:《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四川人民 2003.838.陈林:《走出荆棘林》昆仑 199939.白天:《人生的66把钥匙》中国社会科学 199940.张书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中国轻工业 2000.141.戴尔.卡耐基(美)著:《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字母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865182daaea998fcc220ecd.png)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4、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5、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e2962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c.png)
参考⽂献的标准格式参考⽂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著作或论⽂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后参考⽂献中。
按照字⾯的意思,参考⽂献是⽂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献。
很多刊物对参考⽂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中某⼀内容作进⼀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字”,列于⽂末并与参考⽂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献的标准格式1 ⼀、参考⽂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多在⽂后会列有参考⽂献(注意⼀般不宜写成参考书⽬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但在 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些误区: 1、⽂献引⽤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章书籍后的参考⽂献也悉数收录,有些⽂献作者并没有亲⾃阅读,只是认为跟⾃⼰的⽂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献过少,有些⽼师怕⾃⼰⽂章引述别⼈东西太多,被⼈认为抄袭,故意将⼀些重要参考⽂献略去;(4)对⽂献的理解偏⾯,以为只有引⽤⽂献原⽂才需要列出;(5)⼤⽽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连续⼏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献,如有⽼师订了⼀年《⼈民教育》,参考⽂献会写:《⼈民教育》20xx年1—12期。
2、⽂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如有的⽂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过杂,如有的丛书⽂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献条⽬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会⼉是中⽂数字,⼀会⼉是阿拉伯数字,⼀会⼉是⽤⿊点,⼀会⼉⽤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献在⽂内有标注的⼀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序。
⼆、参考⽂献的作⽤ 参考⽂献的作⽤主要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的定义
![参考文献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1bb131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b.png)
参考文献的定义参考文献是指在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技报告、文章等过程中引用的有关材料的列表。
它是表明作者阅读和参考了哪些文献、书籍、期刊等学术资料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使用方法、格式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参考文献的重要性1.准确性和信任度:参考文献是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报告等学术作品时,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准确引用。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同时保证作品的准确性和信任度。
2.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查阅参考文献,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研究成果,避免了重复研究,节省了研究资源。
3.证明研究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参考文献可以为作者证明前人在相同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为自己的研究价值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二、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1.找资料时的查找:在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技报告、文章等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和阅读已有的文献资料。
在查阅一本书籍、期刊文章或其他相关资料时,需要把引用到的内容、页码、日期等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后续引用。
2.引用时的使用:在撰写论文、报告等学术作品时,需要根据引用的文献资料的不同类型,按照一定格式引用。
在论文、报告等中,每一个被引用的文献都需要列出详细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格式要求1.期刊文章格式:作者.文献名.期刊名,发表年份,卷号(期号):起始-终止页码。
2.书籍格式: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3.网页格式:作者.文献名[文献类型/文献标识];文献提示信息.网站全名,出版或更新日期. 全部或部分党的日期; [引用日期]. Available from: 网址。
从以上格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篇幅和格式,需要我们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引用和归纳,细节上同样不能放松。
在撰写学术作品的过程中,参考文献的意义不可小觑。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规则和要求,精准引用,规范撰写。
通过使用参考文献,可以更好地保证学术作品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提升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d165ad05fbfc77da369b115.png)
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反映了论文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
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
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不少于8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论文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M](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译著图书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出版者,出版年.例如:[2] Andrew S. Tanenbaum.Operating System[M] (Second Edition).USA:Prentice-Hall,Inc,1997.(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例如:[3] 揭安全,李云清,杨庆红等.“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8,(10):132-133.(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C]//[编者名].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例如:[4] 武际可.计算力学程序系统的两个问题[C]//有限元分析和CAD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5.(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D或R].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例如:[5] 马聪.高级综合中多目标多层次工艺映射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8:23-30.(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 .1989-07-26.(7)电子文档[序号] 作者.题名[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用投稿日期代替即可)].获取和访问途径.例如:[7] 箫珏.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OL].(2001-04-15).Http://www.***.htm.(8) 西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9bf3b4a417866fb94a8e7d.png)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举例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供大家参考选择。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二: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四: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五: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六:电子文献[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如:[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1.[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是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5477f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8.png)
参考文献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过的、对本文有启发的文献,一般标注在文章末尾。
有的会在文章具体位置中标明具体的参考页码,有的不会。
受文献启发的地方不一定要和原文完全一致,有时可同义转述或同义概述。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杂志社的参考文献格式会各不相同,因此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一切以杂志社的要求为准。
参考文献格式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虽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是有基本标准。
大发在这里提示给大家:
参考文献基本格式: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1 文献标识:
我们大多数会用到的文献类型是期刊、学位论文、专著和网络:
期刊[J](journal)
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专著[M](monograph)
联机网络[OL](online)
还有,
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
报纸[N](newspaper article)
报告[R](report)
……
2 标点符与空格:
我们的论文格式其实是依据西方学界来制定的。
和我们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式不同,
英文的书写惯例是必须在句号后面跟上一个“空格”。
这个习惯沿用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之中,我们只是把英文单词置换成了中文。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309157be1e650e52ea994f.png)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
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
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
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16(9):30-34.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 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3)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4)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5)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7)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范例:[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pub/wml.tex/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范例:[15]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专著-M;论文集-C;报刊-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标准-S;专利- P;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脚注)详解
![参考文献(脚注)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472737a32d7375a417806d.png)
参考文献的类型[M][J][C][N][D][R][A][P][S][Z]……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的获取方法
![参考文献的获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c935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e.png)
参考文献的获取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在学术数据库中搜索:大多数学术期刊和论文都会被收录在诸如PubMed、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学术数据库中。
你可以在这些数据库中搜索你感兴趣的参考文献。
在学术搜索引擎中搜索:诸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你找到大量的参考文献。
从图书中获取:图书中也有很多参考文献,尤其是参考书目和附录部分。
从网站上获取:很多网站也会提供参考文献,例如维基百科、博客等。
从学术机构获取:一些学术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机构等,也会提供大量的参考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获取参考文献后,你需要仔细阅读并评估其质量和相关性,以确保你引用的参考文献对你的研究或写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内容
![参考文献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881fd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5.png)
参考文献内容参考文献是研究论文、学术文章等中所引用的其他文献的清单。
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显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的内容、格式和常见的引用方式。
一、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出版日期、出版社(期刊名称)、页码和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等信息。
1. 作者姓名:一般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名和姓之间用逗号分隔。
如果文献有多个作者,则用“和”连接最后两位作者的姓名。
2. 文献标题:文献标题一般用斜体或加引号标注。
对于期刊文章和论文,只需用引号标注文献标题即可;对于书籍或报告等长篇文献,一般使用斜体。
3. 出版日期:一般包括文献的年、月和日,如果文献没有具体的日期,可以只写年份。
出版日期可以在文献的封面、版权页或期刊文章的页脚找到。
4. 出版社(期刊名称):对于书籍,需要包括出版社的名称和地点;对于期刊文章,需要包括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
5. DOI:DOI是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标识电子文献的持久性位置。
如果文献有DOI,可以在参考文献中提供DOI链接,以便读者可以方便地访问文献。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遵循国际通用的文献引用格式,如APA、MLA和Chicago等。
不同的学科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选择合适的文献引用格式。
以APA格式为例,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如下:1. 期刊文章: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文献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 DOI2. 书籍: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书籍标题. 出版地点: 出版社3. 网络文献: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文献标题. 网络文献来源. 检索日期, 网址三、参考文献的引用方式在论文或学术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时,一般有两种方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c03c10c7c1c708a1284a446f.png)
参考文献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目录基本介绍编辑本段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将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
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
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我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2文献格式编辑本段(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86c8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c.png)
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引用论证:参考文献可以为论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增强论据的说服力。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提供背景资料:参考文献可以提供论文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背景和上下文。
这些资料可以是前人的研究结果、历史事件、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主题。
避免重复:参考文献可以避免论文中的重复内容,提高论文的阅读体验。
如果论文中需要引用他人的数据、图表、观点等,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来引用,避免直接复制粘贴导致的内容重复。
展示研究历程:参考文献可以展示论文主题的研究历程,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可以清晰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进展情况,有助于读者对该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促进学术交流:参考文献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与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同时,参考文献也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
综上所述,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论文提
供有力的证据、背景资料、避免重复、展示研究历程和促进学术交流。
因此,在写作论文时,合理使用参考文献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36343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a.png)
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是研究和学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引用和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我们可以加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并且保证学术作品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然而,参考文献的类型却多种多样,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几种参考文献类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
一、书籍书籍是参考文献中最常见的类型。
它们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作者撰写的独立出版物。
当引用书籍时,通常需要提供作者姓名、书名、出版日期、出版商和出版地。
示例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商。
二、期刊文章期刊文章是通过正规期刊或学术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
这些文章经过同行评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当引用期刊文章时,需要提供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出版日期和页码。
示例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
三、会议论文会议论文是在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研究论文。
这类论文通常包含作者姓名、论文标题、会议名称、会议日期和地点。
示例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发表年份). 论文标题. 会议名称, 会议日期, 地点。
四、报纸文章报纸文章是在报纸或新闻网站上发表的新闻报道或分析文章。
当引用报纸文章时,需要提供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纸名称、出版日期和页码(如果适用)。
示例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出版年份, 月日). 文章标题. 报纸名称, 页码。
五、网页或在线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页或在线资源也成为了常见的参考文献类型。
当引用网页或在线资源时,需要提供作者(如果有)、标题、网站名称、URL链接和最后访问日期。
示例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发布年份). 文章标题. 网站名称. 检索自URL (最后访问日期)。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或博士论文,通过学校或研究机构发表。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4abd613fc4ffe473368abc8.png)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 ——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
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https://img.taocdn.com/s3/m/baf3ab5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9.png)
参考⽂献的写法(全)参考⽂献(即引⽂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式标识:M——专著,C——论⽂集,N——报纸⽂章,J——期刊⽂章,D——学位论⽂,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献类型,采⽤字母“Z”标识。
参考⽂献⼀律置于⽂末。
其格式为:(⼀)专著⽰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西师范⼤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性⼼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论⽂集⽰例[1] 伍蠡甫.西⽅⽂论选[C]. 上海:上海译⽂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说和果⼽⾥君的中篇⼩说[A]. 伍蠡甫.西⽅⽂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章⽰例[1] 李⼤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报,1998-12-27,(3)(四)期刊⽂章⽰例[1] 郭英德.元明⽂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学⼼理系,1998.(六)报告⽰例[1] ⽩秀⽔,刘敢,任保平. 西安⾦融、⼈才、技术三⼤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1998. (七)、对论⽂正⽂中某⼀特定内容的进⼀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圈码标识。
参考⽂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献类型与⽂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集N——报纸⽂章J——期刊⽂章D——学位论⽂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集中的析出⽂献Z——其他未说明的⽂献类型电⼦⽂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公告⾮纸张型载体电⼦⽂献,在参考⽂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上期刊EB/OL——⽹上电⼦公告⼀、参考⽂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3、论⽂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码4 、学位论⽂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献题名〔P〕.国别.专利⽂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献作者.题名〔电⼦⽂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献出处,⽇期⼆、⽂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集〔C〕④学位论⽂〔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献载体类型⽤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络〔OL〕3、电⼦⽂献载体类型的参考⽂献类型标识⽅法为:〔⽂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优秀5篇】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b5fe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0.png)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优秀5篇】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5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博、彭艳、刘云飞、贾斌(燕山大学),低合金钢变形抗力的实验研究及其系统的开发,
塑性工程学报,2009年,16(5),101-105
材料的变形抗力与宏观热力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是表征材料加工性能的一个基本量,是联系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动态响应与热力参数的媒介,也是计算加工过程力能消耗及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加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基本方程。
在轧制过程中,变形抗力对轧制力和金属流动影响很大,因此准确地确定变形抗力,对于板厚板形控制,以及轧制规程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Gleeble23500 热模拟试验机对材料的变形抗力进行试验研究。
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与变形抗力的关系,建立材料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
以Visueal C + +和OpenGL编程语言为平台,对其进行系统的开发,使其具有清晰直观,操作简便等性能,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
2、彭艳、刘宏民,带材轧制过程应力及变形的计算机仿真(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报,2004,40
(9),75-79
研究带材轧制过程中轧件和轧辊的应力及变形对了解轧机板形控制特性,发展轧制理论、板形理论及控制技术都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研究冷轧带材三维变形问题的方法中条元法是一种很实用的工程方法,能解决大宽厚比大于的带材轧制问题。
这里采用三次样条流线条元法,分析仿真带材三维塑性变形。
在分析过程中,采用条元变分法确定三次样条流线条元法迭代计算的初值,大大提高了计算收敛速度。
为了能使轧制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必须将轧件三维塑性变形模型轧件模型与辊系弹性变形模型辊系模型祸合计算。
用三次样条流线条元法分析带材的三维塑性变形,用分割模型影响系数法分析辊系的弹性变形,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轧后带材板形进行模式识别,将三者联立,对轧机冷轧带材轧制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较为详细的应力及变形的仿真结果。
3、靳宝全、熊诗波、梁义维、张宏(太原理工大学),考虑反馈机构动刚度的轧机伺服压下系
统建模与仿真,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1),1330-1335
摘要: 轧机伺服压下系统具有轧制力大的特点,其位移反馈机构的动刚度对系统的影响应予以考虑。
建立了考虑位移反馈机构动刚度的轧机压下系统模型,分析了动刚度参数存在缺陷时系统的振动特点与阶跃响应特性。
通过分析轧机垂直方向振动与位移反馈机构动刚度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动刚度参数修改策略,采用该策略消除了模型的自激振动,同时获得了满足工艺要求的控制特性。
研究表明,位移反馈机构的动刚度对轧机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所建立的轧机压下系统模型可作为实际轧机压下系统反馈机构的设计及故障诊断的仿真实验模型。
先进的轧机压下装置一般都采用电液伺服压下系统。
因此,建立电液伺服压下系统的模型对于轧制过程的控制特性分析、故障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轧机建模一般都忽略位移反馈机构动刚度的影响。
而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位移反馈机构的动刚度不足会导致控制系统参数产生机电耦合,从而对整个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损坏设备,造成停产事故。
4、彭艳、孙建亮、刘宏民(燕山大学),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轧机系统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进
展,燕山大学学报,2010,34(1),7-12
板形板厚精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轧机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动力学特性严重影响板带材质量。
金属板带材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板带材的生产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
板形板厚精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成品带钢的板形板厚精度要求日益严格。
目前,板厚控制技术日益成熟,纵向厚差的控制精度已能满足要求;在板形控制方面,板形理论和控制水平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板形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在基础理论、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和虚拟仿真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尚待解决,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近年来,人们在板形板厚基础理论、检测和控制策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对于板厚控制,人们从板厚理论、设备改进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板形控制,主要从板形控制设备技术、板形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和板形基础理论等方面展开研究,开发出了许多新型轧机、新的轧制工艺、新的板形检测仪和控制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的开发都是以轧机系统模型为基础的,模型开发在现代轧机系统设计和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自主创新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模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轧机系统是复杂的机电系统,由机械、液压、电子等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而成。
轧制过程动态特性是由多个具有不同物理属性的运动通过相互耦合作用而决定的,轧机系统是一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
要想真正提高系统质量和控制精度,必须准确分析模型特性,建立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
而国内外轧机仿真系统的开发集中在局部、单项和静态的仿真系统的开发;对板厚动态控制的研究较多,对板形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态机理建模和离线设定控制,对板形动态建模、仿真和控制的研究很少;面向整个轧机系统的动态建模和控制模型的开发较少,基于板形板厚控制的板带轧机系统机电液动态建模及仿真研究还没有见报导。
将轧机机电液系统耦合,以板形控制系统为主,综合考虑其它子系统,从全局的角度研究轧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轧机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对于提高轧制过程控制精度和水平、提高板带材产品的尺寸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5、康煜华、刘义伦、何玉辉(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铝合金热轧过程塑性变形分析,机械
强度,2012,34( 3) : 455-458
轧制过程是旋转的轧辊将轧件通过摩擦带入辊缝之间,并使之产生变形的过程。
这时既有材料非线性,又有几何非线性,再加上复杂的边界接触条件的非线性,这些因素使其变形机理非常复杂,从现场和实验中得到的规律和理论很难覆盖所有方面,而且耗费巨大。
轧制过程涉及变形速度、温度、应力、应变等许多过程参数,同时高温轧件在轧制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存在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现象,均会导致坯料的温度场、应力与应变场等的不均匀变化。
温度的改变进而又影响力能参数( 如应力、轧制力与轧制力矩等) 的变化,并改变热边界条件。
因此,整个热轧过程属于热力耦合过程,进行数值研究时,必须将应力等力能参数的求解与温度场变化结合起来分析。
铝合金在热轧过程中将同时发生宏观变形和微观组织变化。
轧制中发生的微观组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轧后产品的性能,而微观组织变化与热轧过程中的温度、应变及应变率等加工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6、贾斌、彭艳(燕山大学),铌微合金钢高温变形的本构关系,机械强度,2011,47(4),507-512
采用Gleeble23500 热模拟试验机,对铌微合金钢Q345B进行压缩实验。
基于所获实验结果,充分考虑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和动态软化机制(动态回复和动态结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考虑动态软化机制影响的高温变形显式本构模型,给出了本构方程求解的方法,确定了模型中与工艺参数相关的主要参数的定量关系式;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准确地描述材料在高应力区域的动态回复软化阶段,动态再结晶软化阶段和稳态流变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7、赵薇、张义民(东北大学),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传递可靠性灵敏度,航空动力学报,2012,
27(5),1080-1086
随着机械设备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高速、重载、高精、轻巧等极端动作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不断提出,使机械系统的振动分析以及振动控制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从振动特性传递环节着手来实现系统的阻振、隔振设计及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了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概念。
基于Kronecker代数、矩阵微分理论、向量值、矩阵值函数的二阶矩技术及随机有限元方法,实用有效地提出了具有随机路径的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传递可靠性及可靠度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在考虑传递路径参数,包括质量、刚度、位置参数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传递可靠性和可靠度、灵敏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给出了随机振动传递路径系统传递可靠度及可靠性灵敏度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8、梁迪、赵春雨(沈阳大学、东北大学),振动系统机电耦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机械设计与
制造,2005,(2),111-112
随着各国对工业应用研究的日益重视和非线性微分方程理论、计算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研究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的客观条件在年代后期已经成熟。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现重要的机电藕合问题、克服机电两方面知识不足的缺陷、寻找针对具体问题的实用计算方法以及创造恰当的实验条件等。
以上这些研究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同步问题的认识,把同步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但是经典的自同步理论中却还有许多问题未得到国满解决,例如自同步系统受到外界的扰动导致不同电机的转速和相位发生差异时,系统是如何自行恢复同步状态的对于已经同步运行的自同步振动机械系统,切断一台电机的电源后,断电的电机为什么有时还能与未断电的电机继续同步运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