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共30张)
PART 03
技术产业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自然资源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没错,就是我
本章内容要点
一种能力:根据运输需求和运输方式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
能力。
两个条件:影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两个热点:交通运输业(高速铁路)的发展 、
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
四个特点: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高
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四个分布:铁路干线的分布、农业的地区 分布、工业的地区分布、高新
3、发展的条件 (1)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①地理位置;②资源条件:③交通条件;④科学技术水平 ;⑤历史基础;⑥农业基础状况。 (2)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人才资源丰富;③储备大量的资金; ④基础设施完善;⑤有政府政策支持。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中考考点对接
第三章
没错,就是我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八 年级地 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 的经济 发展》 复习课 件(共 30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课中作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7/9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与我们:
2.农业分布:地区分1)自然条件
(2)社会条件
4.我 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三、工业
1.工业与我们 2.工业的空间分布
3.高新技术产业
三.重难点突破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 工具 特点
学习目标
2.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 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据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据图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分布规律。
2/9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适用情况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长途;鲜
铁路 火车
陆
较快
货和活物远程且量大
运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公路 汽车
短途 、鲜货、活物
运量较小
水 河运 船舶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大件、长
运 海运 海轮 慢
途、不急需
航空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
飞机
少量、贵重、急需
最快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 液态、气态物体,如
。 4.主要的铁路线:
环 节 二
①大秦线—A.__________线— B.__________线;②C.__________线—D.兰新线— 北疆线(中国最长 “三横”:东西走向 的东西走向的铁路线); 的铁路线(自北向南) ③E.__________线—F.浙赣线—G.湘黔线—H.贵昆 线 ① I.__________线; ② ②J._________ _线; “五纵”:南北走向 ③K.京哈线— 的铁路线(自东向西) L.__________线6(/中9 国最长的南北走向的铁路线); ④M.焦柳线;
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 学案 2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考点说明1、知道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分布的差异;结合地形、气温和降水等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农业生产的差异。
5、在地图上识记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
6、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7、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8、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某一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7、运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经典例题:例:读下面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MN线是我国____ __区和____ __区的分界线。
(2)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____ __区内。
(3)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①__ ____ ②__ ____ ③___ ___ ④___ ___ ⑤__ ____⑥___ ___ ⑦___ ___ ⑧___ ___ ⑨__ ____(4)以生产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是图中的和(填数字)。
评析: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第一大要务,本题从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出发,主要考查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分布及主要的粮食作物。
我国的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与盆地中,这些地区具有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好、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特点。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的记忆方法可以分地区记忆,如东北两个: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南部一个:珠江三角洲;其他六个在长江流域:自上游到下游分别是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和江淮地区。
各地区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除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为春小麦外(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南方地区),其他则主要是水稻。
答案:(1)季风区非季风区(2)季风区(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4)①②自主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港口城市是A.大连港B.连云港C.宁波港D.天津港2.海口市一商家向上海某商家咨询商品价格,采取下列哪种方式最迅速A.乘飞机B.发传真C.乘海轮D.坐火车3.山西北部的煤,通过铁路运到沿海港口,输出最方便的海港是A.大连B.秦皇岛C.烟台D.连云港4.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花生、油菜B.甜菜、芝麻C.茶叶、大豆D.玉米、高梁5.镇江的种植业一般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6.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东北平原7.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点的是A.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的地势低洼处,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B.在干旱草原区,开垦耕地种粮食C.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坡上开垦耕地D.在西双版纳林区大面积毁林开荒8.下列对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各种资源十分贫乏B.是新建起来的工业基地C.区内有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D.其发展优势不太明显9.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B.煤、铁资源十分丰富C.该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区D.地势开阔,地面平坦10.北京中关村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位置优越二、读图综合题11.根据下列地区的特征,用直线将地区与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活动连接起来.A、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1)宜粮则粮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2)宜林则林C、河网密布,河湖众多(3)宜牧则牧D、降水较少,牧草良好(4)宜渔则渔12.下面是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最新八级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导学案讲课讲稿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导学案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重要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
2、交通运输:指使用把或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3、现代运输工具:、、、等。
4、现代运输方式:、、、、等。
5、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速度。
运费较、运量较。
铁路运输速度、运费、运量、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舒适、安全。
运量、运费。
水路运输运费、运量。
速度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6、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①贵重、急需、最小的货物,运距远,适宜选择运输。
②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运输,运量大,运距远,则采用运输。
③大宗笨重货物,运距离运输,一般选择运输或运输(起止点都临海,选择运输,起止点都临江河,选择运输,起点或终点既不临海也不临河,则选择运输。
)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我国铁路运输网分布格局:东部铁路网,西部铁路网。
3、从铁路基本延伸方向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为干线和干线两大组,在铁路干线交会处,多形成重要的。
4、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88中的图4.5)走向干线名称起止点南北干线(五纵)线北京——线北京————线——北京——————线————————线————东西干线(三横)————线——北京——————线———————线——南昌———项目所在省(区)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成都四川、徐州江苏、株洲湖南、、兰州甘肃、、、杭州浙江、郑州河南、第二节农业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部门:主要包括、、、。
2、重要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和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1、东西差异:大致以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广布,以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牧区、牧区、牧区、牧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
工业
工业分布的基本格 局: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 中心密集,并集中 了主要的工业基地。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多。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 较少,分布稀疏。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 有一定的特色。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相关的问题。
西部
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农业的南北部差异(影响因素:气候)
地区
耕地 作物熟制
糖 粮食 油料 料
作物 作物 作 物
东北
北 平原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大豆
甜 菜
方
华北 平原
旱地
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
熟
冬小麦 花生
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宝成-成昆线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图
东西铁路干线 (三横)
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昆线
铁路干线 京广线与陇海线
铁路枢纽 名称 郑州
京沪线与陇海线 包兰线、兰新线、
陇海线 京沪线与沪昆线
徐州 兰州 上海
成昆线与宝成线 成都
沪昆线与京广线 株洲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农村“直播带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旅农村老年人多
③物流快速发展
④网络技术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探 究
31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word文档
初二地理教案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课)复习重点:1.我国主要的铁路运输线。
2.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农业的地域分布。
4.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及地位。
一、复习难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不同地方适宜发展不同农业部门的原因。
3.不同工业密集区形成的主导因素。
二、复习过程:【知识梳理】(一)逐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
2.我国交通网分布状况:东部稠密、西部稀疏3.通过实例说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①一吨活鱼从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运到淮安市区,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公路②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呢?水路③送几百千克葡萄到市场出售呢?公路④2009年4月份,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她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之内送到美国,选择什么交通方式?航空⑤有一个人打算从石家庄到香港旅行,选择比较经济的交通方式?铁路⑥有人准备从重庆到武汉旅游并游览三峡景观?水路⑦10万吨大米从北京运往广州?铁路(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包括的部门和地位: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的地区:西部半干旱地区3.我国林业主要分布的地区:东北、西南和东南(人工林)的湿润山区。
4.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南稻北麦,南油菜北花生,南甘北甜(三)工业的发展与分布1.工业地位:国民经济主导产业2.我国工业主要分布;我国工业主要沿铁路、沿河、沿海分布。
3.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工业区:①辽中南;②京津唐③沪宁杭(长三角);④珠江三角洲4.我国建立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中关村(高技术产业目前贡献大)5.我国技术产业的分特点:多依附于大城市,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
【归纳总结】这一章我们学的是三大产业。
希望同学们学习之后,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我国的不同产业部门有发展向家长和社会提宝贵意见。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工业、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距离深入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4.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原理和政策。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2.呈现(10分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5.拓展(10分钟)讨论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智慧教室系统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读图分析、提示点拨、综合归纳。
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朋友圈看到“小明的一天”图片,讲解图片与交通农业,工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引入今天复习课的题目中国经济的发展。
看图片,了解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
难点突破一、学生自己选出难点1.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系统选出第四章中掌握最不好的的知识,教师直接切中难点。
2.教师讲解八大铁路线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比如说一带一路。
3.安排小组合作,组长检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熟记三横五纵三横八大铁路线。
学生选择难点学生智慧教室系统遥控器选择。
,学生抢答巩固本知识点智慧教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从题中总结知识点二.总结常考知识点1. 教师首先出一道题考察学生的掌握能力。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是否讲解,最重要讲出该道训练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题与课本参与度,哪部分内容相联系。
巩固知识。
2. 教师安排女生组和男积极参与生组PK(两小组拿牌子大胆展示从运速,运价,运量上自己。
从而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排在做题过序)程中找到3. 教师结合例题讲解中答题方法。
国铁路线主要铁路枢纽。
最终通过做题掌握和巩固了基础知识。
绘制重点三.农业的地区差异1.教师通过智慧教室系统中的发送键给学生发照片,让学生自己完成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2 教师选取作业让学生代表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讲解3.教师总结:(1).我国农业分布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2).在降水稀少的西部适合发展的生产部门在东部适合发展的生产部门?以及各个部门所需要什么样的地形?学生观看男生女生两个小组比赛,找出错误。
进一步明确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八年级地理第二轮复习 第12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学案人教新课标
第12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考要求】:(三)经济发展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知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了解铁路命名方法和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了解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及其地位,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特点。
【基础知识】一、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知道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了解铁路命名方法和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1、交通运输方式:火车(铁路)、汽车(公路)、飞机(航空)、船(水运2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三横五纵(请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名称)二、了解农业包括的主要部门及其地位,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1、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主要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3、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很明显。
①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②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某某牧区、某某牧区、某某牧区、某某牧区)。
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③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
5、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发展现状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三、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二、知识要点。
1、交通运输(1)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我国铁路干线分布: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线——贵昆线。
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最高:青藏线。
(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多由最快捷的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短途多采用最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长途利用铁路专用车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输西气东输:管道运输5、农业(1)重要作用:国民经济的基础(2)东西部(400㎜等降水量线)农业分布差异:西部:畜牧业为主(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牧区);东部:种植业(小农业)、林业(东北、西南、东南林区)、渔业(舟山渔场、长江中下游淡水渔业)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影响农业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等因地制宜:山区—林业;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5)科学种田,提高粮食单产。
“生态农业”中的“基塘生产”模式6、工业(1)沿海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京津唐(北方最大综合性)、沪宁杭(长三角、全国最大综合性)、珠三角(轻工业)辽中南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沪宁杭地区: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科技条件好(2)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分布特点:东部稠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稀疏。
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1、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是()A、京广铁路B、京哈铁路C、青藏铁路D、成昆铁路2、连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铁路干线是()A、京哈线B、京广线C、京沪线D、京九线3、下列铁路干线中,东西向的是()A、京沪线B、京广线C、京九线D、陇海线4、汶川大地震影响最大的铁路线是()A、宝成线B、京沪线C、陇海线D、浙赣线5、家住南京的小强暑假坐火车经徐州、兰州到新疆旅游,他依次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B、京沪线——京包线——包兰线C、京广线——陇海线——兰新线D、京广线——京包线——包兰线6、在郑州交汇的两条铁路干线是()A、陇海线与京沪线B、陇海线与京九线C、陇海线与京广线D、陇海线与京哈线7、乘火车沿京沪线自南向北经过的铁路枢纽是()A、南昌、合肥、北京B、南京、郑州、北京C、株洲、郑州、北京D、徐州、天津、北京8、由上海到南京,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京九线B、京广线C、京沪线D、京包线9、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为机动灵活的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内河运输D、航空运输10、有一批急救药品由南京运往地震灾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水路运输B、管道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11、一吨活螃蟹从固城湖运到南京城区,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12、从南京的新街口到奥体中心,最便捷的运输工具是()A、火车B、飞机C、地铁D、轮船13、东北平原农作物的耕作制度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4、上海市郊农业主要种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市场需求量C、农业技术装备D、农民文化技术水平15、在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地资源丰富的牧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A、开垦草地,发展粮食生产B、辟草地为果园C、发挥牧业优势D、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16、下列最适合于发展种植业的地区是()A、山地B、山坡C、湿度大的沼泽D、温带冲积平原17、发展农业按照“因地制宜”原则,为保持水土,我国山区主要适宜发展()A、林业B、种植业C、渔业D、畜牧业18、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应该()A、陡坡垦殖,扩大耕地面积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把草原、山区开垦成为耕地 D 、围湖造田,兴修圩垸19、“生态农业”中的“基塘生产”模式主要在我国哪个地区比较典型()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D、华北地区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交通运输业被人们誉为经济发展“先行官B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C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的生产部门D工业的发展与农业无关21、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工业地带B、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的是京津唐工业基地D、图中D就是沪宁杭工业基地22、主要依托区内能源和矿产资源,并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区域是()A、京津唐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23、某外商欲在南京建立光纤通信技术与生产公司,他选择在南京投资所考虑的因素有()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4、下列部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A、电子产品制造B、石油化工C、机械制造业D、煤炭工业2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A、南京珠江路B、武汉东湖C、北京中关村D、上海浦东26、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位置优越(二)判断题(下列地理事物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83页)
3.西藏自治区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通火车的省区。( × ) 提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自治区 没有铁路的历史。
【甄别·判断】 1.我国沿海地区是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 ) 提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 角洲地区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 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2.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建立的主要条件是:拥有丰富的煤、 铁、石油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 × ) 提示:辽中南工业基地利用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和便利的 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③其他铁路干线: X铁路线是 青藏线,它从青海 西宁到西藏的 拉萨,是我国 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Y铁路线是 南昆线,它从 南宁_宁到 昆明。 (2)主要铁路枢纽。 a 北京、b 徐州、c 郑_州_州、d 兰州、e 成都、f 株洲。
【名师点睛】(1)青藏铁路线是指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这 一段铁路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从兰州到西宁的这一 段铁路线被称为兰青线,不属于青藏线。 (2)第一亚欧大陆桥是横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出国境后 继续向西穿越欧洲各国到达荷兰鹿特丹港。第二亚欧大陆桥是 横贯中国的陇海—兰新线出国境后经中亚与第一亚欧大陆桥会 合,向西穿越欧洲各国到达荷兰鹿特丹港。
www.x
3.高新技术产业 1 产业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 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销售收入中,用于 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 更新换代 快。 2 产业部门: 电子和信息类产业、 生物技术类、新材料、 新能源等。
八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2、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3、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重点】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
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2、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
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
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3、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方,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农业、工业,重点是工业的发展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分布,需要在复习的时候加以注意认真掌握。
【作业设计】描画我国铁路干线图。
复习课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doc
复习课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及交通枢纽,并能够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交通运输方式。
2、知道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会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3、掌握我国工业空间分布大势,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学以致用,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小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学案自学以知识树的形式归纳整理本章各节所学的知识点。
厂第_节第四章第二节小组合作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班级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质疑探究:交通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合理分布工业的影响。
请举例说明。
达标测评一、自测题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_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___________ 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__ O2.九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乞一,你知道它当时与周边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3.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4.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呈现岀大分散、小集小的分布特点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5.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
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D.劳动力资源充足6.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7.黄河流域工业带重点开发的是()A、有色金展工业B、能源工业C、汽车工业D、钢铁工业8.连线题:将工业部门与其所属的工业种类相连接:甲:重工业 A.食品加工业B.钢铁工业C.化肥工业乙:轻工业 D.机械工业E.冶金工业9.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在相应的空格中打勾⑶将新疆的长绒棉从乌鲁木齐运到上海, 经过最 近的铁 路线依 次是:⑷由九江到昆明旅游,主要乘坐火车,应 先坐车到 ____________ (城市)转入 _________ 线,再先后经过 ________ 线、 ___________ 线到达昆明,包括终点站此行共经过— ⑸京九铁路从北京到最终点 ________ ,途中唯一经过的省会城市是 ______________⑴图例屮A 、B 、C 、D 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A 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 o⑵B 类作物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 平原;C 类作物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 平原和 __________ 盆 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三、群学
任务1:组长汇总独学和对学中存在的疑惑,并组织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出来,准备展示。
任务2:汇总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准备展示。
四、展示:展示对群学后的成果及产生的疑难困惑;总结规律和方法。
五、反馈
1、整理学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形成知识结构图。(整理到导学案背面)
中国的经济发展
课题:中国的经济发展
学习内容
我的收获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能重温交通运输的分类,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性。
2.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学习重点】
1.工业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分布情况。
2.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学法指导】
1.认真仔细阅读教材第四章内容,并且独立完成导学案设计的内容。
2.重点内容用绿色笔标出,有疑惑的用红色笔标出,笔记可写在我的收获一栏当中。
【学习流程】
一、独学
任务1:通过复习教材第四章内容,请你对知识做一下梳理,用树形图表示出来。
交通运输
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
工业
任务2:请你总结本章的重点知识。(考点或易错点)
二、对学
任务1:与你的对子解决独学中存在的疑惑,并分享相互的好的学习方法。
2、当堂检测
(1)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运载工具和运输线路,因而各有特点,请你说出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下面请你分别解释。
(3)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一)
教学目标: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几何、方程、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
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间的关系。
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实际情况,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1
问题: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这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线铺垫了若干块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任务的情境。
(1)请你解释他们这样做的道理。
(2)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m2)的变化,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Pa)将如何变化?
(3)如果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合计600N,那么?
①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当木板面积为0.2m2时,压强是多少?
③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 Pa,木板面积至少要多大?
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⑤请利用函数图象对(2)(3)作出直观解释,并与同伴交流。
师生行为: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探讨、交流,领会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体会数与形的统一。
教师可引导、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②能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
③能否有强烈的求知欲。
分析:
在物理中,我们曾学过,当人和木板对湿地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的增大,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将减小。
在(3)中,①
()0
6000
> =S
S
p
p是S的反比例函数;②当S=0.2m2时,p=3000Pa;③如果要求压强不超过6000
Pa,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木板面积至少为0.1m2;那么,为什么作图象在第一象限呢?因为物理学中,S>0,p>0。
总结:从此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存在大量反比例函数的现实。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你会发现有了反比例函数,很多实际问题解决起来很方便。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例1】 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 3的圆柱形储存室。
(1) 储存室的底面积S (单位:m 2)与其深度(单位:m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 公司决定将储存室的底面积S 定为500m 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多深
?
(3) 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15m 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
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 ,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
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师生行为: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此活动。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能否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
②能否用函数模型解释实际问题中的现象;
③能否积极主动阐述自己的见解。
分析:我们知识圆柱的容积是底面积×深度,而现在容积一定为104m 3。
所以S ·d =104。
变形就可得到底面积S 与其深度d 的函数关系,即
d S 4
10=。
所以储存室的底面积S 是其深度d 的反比例函数。
根据函数
d S 4
10=,我们知道给出一个d 的值就有唯一的S 值和它相对应,反过来,知道S 的一个值,也可以求出的d 值。
题中告诉我们“公司决定将储存室的底面积S 定为500m 2”,即,“施工队施工时应该
向下挖进多深”实际上就是求当时S=500m 2时,d=?。
根据
d S 4
10=得d 4
10500=,解得d=20。
即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下挖进20米。
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挖进到地下15m 时,碰上了坚硬的岩石。
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即d=15m ,相应的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即当d=15m ,S =?呢? 根据d S 4
10=,把d=15代入此式子,得67.66615104≈=S
当储存室的深为15m 时,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666.67m 2才能满足需要。
我们把这个“煤气公司修建地下煤气储存室”的问题转化成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时,后面的问题就变成了已知函数的数学模型求相应自变量的值或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函数值,借助于方程,问题变得迎刃而解。
三、巩固提高
活动3
练习P61. 1
师生行为:
由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老师可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学困生”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活动4
练习:(1)已知某矩形的面积为20cm2,写出其长y与守宽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矩形的长为12cm时,求宽为多少?当矩形的宽为4cm,求其长为多少?
(3)如果要求矩形的长不小于8cm,其宽至多要多少?
师生行为: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并且是蕴含着体积、面积这样的实际问题,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解释这是什么?可以是什么?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