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农村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8106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2.png)
农村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农村小河流是农村地区重要的水资源,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污染和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导致许多小河流程水质恶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为了改善和保护农村小河流的水环境,实现河流生态恢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制定本综合治理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农村小河流的水质,恢复和保护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综合治理措施1. 排污治理a. 强化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村庄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b. 加强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开展污水接管工作,禁止乱排污水。
c. 鼓励农村居民采取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利用农田用水和资源化处理污水。
2. 生态修复a. 种植河岸植被,加强河岸固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侵蚀。
b. 清理杂草和垃圾,维护河道的畅通,保持河水流动。
c. 根据河流特点,恢复湿地和沿岸丛林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环境质量。
3. 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a.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指导居民正确处理垃圾和污水。
b.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小河流生态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c. 加强对治理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评价。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治理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2. 开展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了解河流的现状和问题。
3.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河岸固护工程,确保治理措施的实施。
4. 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被种植和湿地恢复等。
5. 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6. 定期评价和监测治理效果,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方案,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 农村小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符合相应的水环境标准。
2. 河道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河岸植被和湿地得到保护。
3.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减少。
4. 河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村地区的用水需求。
五、推广应用本综合治理方案可根据农村小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推广,以达到治理各地区农村小河流水环境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
河道环保整改行动方案(3篇)
![河道环保整改行动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480c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e.png)
河道环保整改行动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有效改善农村河道(水库)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目标,全面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水库)水环境,落实河道(水库)长效管理措施,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光,营造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为我县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全面建设和谐美好新画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整治范围县内各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及安全保护范围为本次河道环境整治范围。
河道(水库)管理范围为:有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行洪区(包括可耕地)、堤防、护堤地及堤防外治河新增滩地;无堤防河道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区域。
河道堤防安全保护范围为:渭河临河___米、背河___米;涝河、甘河临河___米、背河___米;太平河临河___米、背河___米;沣河临河___米、背河___米;潭峪河、皂峪河、曲峪河、栗峪河临河均为___米、背河均为___米;其他河道背河均为___米。
水库整治范围为水库权属管理范围。
三、目标任务以县内河道(水库)的清障、清淤和垃圾清理为重点,拆除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内的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清除河道(水库)两岸建筑渣土、生活垃圾、杂草;清理河道(水库)沟渠两侧乱堆乱放建筑材料、农作物秸秆等杂物,确保河道(水库)两岸美观整洁;加大河道清污力度,有效控制河道淤积,改造完善水利设施;加强河道环境卫生监测,严查企业生产生活污水、建筑泥浆、生活垃圾直排或倾倒入河事件;建立河道(水库)日常环境卫生管护机制,将河道(水库)环境保洁、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乡镇,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农村河道(水库)环境。
四、责任分工县管河道(水库)由各河库管理单位负责环境卫生一次性集中整治,交由相关乡镇(旅游区管委会)负责维护和保洁;乡镇(旅游区管委会)管河道(水库)由各相关乡镇(旅游区管委会)负责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维护保洁工作。
乡镇河道整治方案
![乡镇河道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bf918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3.png)
乡镇河道整治方案1. 引言随着农业和城镇化的发展,乡镇地区的河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改善乡镇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和保护生态系统,本文将提出乡镇河道整治的方案。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水质标准;•保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供应。
2.2 原则•综合治理:全面考虑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综合推进河道整治;•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进入;•科学规划:根据河道的特点和需要,精确制定整治方案;•公众参与:加强与居民、农民、企业等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
3. 方案内容3.1 河道水质净化3.1.1 农业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采取农业生态工程措施,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机农业推广等;•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农田水排水系统建设,防止农田内的污水直接进入河道。
3.1.2 工业污染治理•对乡镇内的工业企业进行排污许可制度管理,严格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废水排放;•建立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并定期检验和维护设施的运行状况;•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产生。
3.1.3 生活污水治理•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对居民和农民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善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排污系统。
3.2 河道生态保护和恢复3.2.1 水生态保护•建立河道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水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恢复、植被绿化等。
3.2.2 河道清淤和疏浚•定期清理河道的淤泥和垃圾,保证水流畅通;•清理河道中的水生植物,防止堵塞;•疏浚河道底部,增加水深,使河道能够容纳更多的水。
3.2.3 河道生态修复•恢复河道周边的生态景观,种植河岸植物,增加植被覆盖;•建立鱼类放流基地,增加河道中鱼类的数量和品种;•加强河道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
3.3 水资源供应3.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田灌溉管理,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单位产值。
十二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十二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a0d50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d.png)
十二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十二种河道生态修复的办法呀!你想想,那河道就好比是大地的血脉呀,要是这血脉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嘞!就像人要是身体不健康,那得多难受呀!第一种呢,就是咱得把河道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垃圾给清理掉。
你说要是河道里堆满了垃圾,水还咋流得顺畅呀,鱼儿虾儿还咋活呀!这就跟家里得打扫干净一个道理嘛。
第二种,得注意水流的情况呀。
不能让水一会儿急得要命,一会儿又慢吞吞的。
得让它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地流,这样生态才能平衡嘛。
第三种,种植合适的水生植物。
这些植物就像是河道的小卫士,既能净化水质,又能给小动物们提供藏身之所。
第四种,投放些合适的水生动物。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多欢快呀,还能形成一个小小的生态链呢。
第五种,咱得关注河道两边的岸坡。
不能光秃秃的,得种上些花草树木,给河道也增添点美丽风景。
第六种,控制污染源呀。
那些脏水污水可不能随便往河里排,这不是害了河道嘛。
第七种,定期监测水质。
就跟咱人得定期体检一样,得知道河道的健康状况呀。
第八种,加强宣传教育。
让大家都知道保护河道的重要性,人人都出份力。
第九种,合理规划河道周边的建设。
不能一股脑地乱建,得给河道留足空间。
第十种,利用自然的力量。
比如借助阳光呀、雨水呀这些,来帮助河道恢复生机。
第十一种,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有人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那河道肯定能越来越好呀。
第十二种,鼓励大家参与到河道生态修复中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大家一起努力,那效果肯定杠杠的!你说,要是咱把这十二种方法都好好用上,那河道还不得变得美美的,生态好好的呀!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清澈的河水,欢快的鱼儿,美丽的水生植物,那该多好呀!这可不是我在瞎吹,只要咱真的去做了,肯定能实现的。
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美丽的河道,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27bc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e.png)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概述河流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修复河流生态可以恢复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地区,河道生态破坏较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进行生态修复,这些措施包括加强综合管理、生态疏浚、植物种植等。
综合管理河道生态修复需要综合管理,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水务部门、环保部门、农业部门等。
这些部门需要联合行动,进行惩处非法开采和污水排放等不合法活动,采取措施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河流生态的保护意识,减少造成生态破坏的行为。
生态疏浚河道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在于疏浚,疏浚是指对河道淤泥和废弃物的清理。
河道淤泥加剧了水流速度的减缓,导致了水量减少。
清理河道淤泥与污染物,使水流更加通畅。
为了达到理想的深度,疏浚需要考虑疏浚深度、疏浚周期、疏浚技术等多种因素。
此外,要加强河道沉积物的管理,预防有害物质污染河流。
植物种植植物种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植物种植可以改善河道水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增加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提高水的透气性和维持水位。
常见的河道植物包括芦苇、菖蒲、香蒲等。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同时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和保护。
生态护岸护岸是指为了保护岸边环境而进行的工程,护岸工程在河道生态修复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生态护岸可以保护河岸,降低水流速度,减少由于向河道直接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水质污染。
护岸工程还可以为河道植物和河流的生物提供自然的栖息和繁殖环境,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性。
生态缓冲区生态缓冲区是为了保护河道生态而设立的办法。
它是指在河岸的范围内,禁止活动部件的设立,以保证河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建立生态缓冲区时,需要与周边的居民达成协议,以便保护他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同样,需要在缓冲区内实施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保证生态环境的平稳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综合治理、生态疏浚、植物种植、生态护岸和生态缓冲区这些是农村河道生态修复中协同推进的措施。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f7933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0.png)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理河道: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淤泥等,保证河道的通畅和整洁。
2. 恢复生态:在河道两侧种植植被,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改善水质:通过截污、治污等措施,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4. 景观设计:在河道两侧设计景观,增加河道的观赏性和休闲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 建立监测机制:建立河道监测机制,定期对河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河道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河道保护意识。
7. 引入科技手段: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水务、无人机巡河等,提高河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8. 建立协作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河道治理工作。
9. 落实责任:明确河道治理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10. 持续投入:保证河道治理的持续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河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生态河道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27b7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d.png)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其自然生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方案:
1. 河道水质净化:通过建设湿地净化系统,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降低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2. 生态修复:在河道的两岸建设生态园林、湿地保护区等,引入多种植物和动物种类,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3. 河道岸线绿化:整治河道两岸的工业和市政废渣,建立河道绿化带。
并且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增加氧气含量,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4. 水生生物保护:建立保护河道水生生物的制度和措施,控制过度捕捞和捕杀以及禁止非法捕捞。
5. 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放的管控和监测,禁止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道中。
6.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燃煤和柴油发电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河道污染。
7.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增加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加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8. 改善排水系统: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排污口的设施建设,确保排污水能够得到处理和净化。
9. 加强监测与检测:建立河道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生态问题。
总之,河道恢复生态需要综合施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都需要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128c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3.png)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的河道进行的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的措施。
农村地区的河道生态状况通常受到农业生产、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要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
通过对河道水质的定期监测,了解河水的污染程度和类型,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如加强农药、化肥的使用管理,控制养殖废水排放等。
还需要对农村地区的排污口进行管理和监测,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加强河道水质的修复工作,通过植物修复等方法,改善和提高河道的水质。
要加强农田排水管理,减少农田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排水除了排放含有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水体外,还会带走土壤中的养分,导致河道富营养化。
在农田排水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水体的处理和净化,同时鼓励农民采取节水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
还需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农业生产对河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可以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建设农田防护带,减少农田径流对河道水质的冲击。
要加强农村居民的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
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河道生态治理的行动中来。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河道水质治理、农田排水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也能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河道恢复措施
![河道恢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7c2e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河道恢复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恢复河道的健康状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河岸整治和水资源管理四个方面,探讨河道恢复的措施。
一、生态修复1. 植被恢复:在河道两岸种植适合生长的树木和灌木,提高河岸的植被覆盖率。
植被能够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
2. 湿地建设:在适当的地点修建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
湿地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3. 鱼类放流: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需要恢复水中的生物多样性。
定期进行适量的鱼类放流,增加河道中的鱼类数量,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
二、水质改善1. 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减少污水直排河道的情况。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2. 河道清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清除淤泥和底泥中的富营养化物质,改善河道的水质。
3. 水生植物净化:在河道中种植一些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如浮萍、莲藕等,利用其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三、河岸整治1. 建设护岸工程:修建河道两岸的护岸工程,防止水流冲刷河岸,造成河道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2. 绿化河岸:在河道两岸种植绿化植物,提高河岸的景观价值,使河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 划定河岸利用范围:划定河道两岸的利用范围,严禁在河道附近建设违法建筑或进行违法填埋行为,保护河道的完整性。
四、水资源管理1. 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分配河道的水资源,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用水的需求。
2. 加强水资源监测: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河道水质状况和水量变化情况,为河道恢复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宣传,倡导节约用水,减少对河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通过以上的河道恢复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质,提高河道的景观价值和利用效益。
乡镇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乡镇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1c7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a.png)
乡镇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镇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乡镇河道的生态现状,提高水环境质量,并营造宜居环境,本文制定了乡镇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方案。
二、调查与评估为了全面了解乡镇河道的生态现状,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评估。
首先,对乡镇河道的水质、水流情况、岸线植被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到存在水流缓慢、水质污染、植被稀少等问题。
其次,对周边的人口分布、农业生产情况以及乡镇发展规划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修复工程的目标。
三、工程设计基于调查与评估的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工程设计方案:1. 河道水流疏通首先,要对乡镇河道进行水流疏通,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和杂草,确保水流畅通。
在水流疏通的同时,要合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防止引起二次污染。
2. 水质提升针对乡镇河道水质污染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措施:(1)加强水污染源的管控,限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2)建设生态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3)提供生态滤池,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4)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3. 修复岸线植被岸线植被是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增加栖息地等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将在乡镇河道的河岸两侧进行岸线植被修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种植,并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植被能够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
4. 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水资源的中和和净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将重点保护现有湿地,并在有条件的区域恢复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四、实施计划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高效完成,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 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明确施工过程和要求;2. 制定施工计划,确保各项施工任务能够按时完成;3.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4. 加强与居民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5. 建立专门的监测机制,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范本(三篇)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b47d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0.png)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范本一、背景和目标:河道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是保护河道健康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市河道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河岸垃圾乱倒等,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为此,制定____年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旨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二、治理目标:1. 改善水质: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改善排放控制和治理水体污染源头,提高河道水质,使其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2. 恢复水生态:通过生态修复、水生物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
3. 提升人居环境:加强河道岸线整治,清理垃圾和废弃物,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4. 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河道旅游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河道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内容和措施:1. 加强水源保护: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水源环境监测和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和废水对水源的污染。
2. 改善排放控制: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的污水治理工作,提高排放水质达标率。
鼓励大型企业利用循环水和雨水回收等技术手段降低用水量和排放量。
3. 河道水体污染治理:加强河道污染源头治理,对排口进行严格监管,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4. 生态修复措施:对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
例如,树立生态岸线,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
5. 河岸整治和垃圾清理:加大对河岸乱倒垃圾和废弃物的清理力度,建立河道岸线的定期巡查和清理制度。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
6. 河道旅游开发:挖掘河道的旅游资源,促进河道旅游的发展。
建设景观步道和观景平台,丰富河道旅游的观赏和娱乐功能。
四、项目进展和保障措施:1. 编制河道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依托专业机构和专家团队,组织编制决策支持报告,明确治理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7d2f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4.png)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1.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2.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包括水质改善、河道生态修复、河岸生态保护等多项措施。
3. 改善水质是生态河道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可以采取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方式实现。
4. 生态工程包括湿地建设、植被恢复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5. 合理规划和利用岸线空间,加强对河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是生态河道综合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6.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7. 强化生态河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8. 生态河道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治理格局。
9.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生态河道综合治理行为,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
10. 建立河道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保障生态河道持续健康发展。
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生态河道综合治理的认知和支持度。
12. 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水生态重建,改善水质、增强生态功能。
13. 鼓励采取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厂废水处理等措施,减少对河道污染的影响。
14. 注重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育。
15. 建立监测网络,及时监测水质、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变化,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16. 对于存在的河道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7. 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如人工湿地、水草养殖等方式,改善河道的自净能力。
18. 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并注重对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9. 在生态河道治理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寻求可持续的管理方式。
20. 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21. 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过度开发、破坏性开采等行为,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588c3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b.png)
利用生态浮岛技术,提高水中的生 物多样性,同时改善水体的视觉效 果。
04
河道生态修复的非技术措施
政策及法规措施
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
针对农村河道生态修复制定专门的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村民的 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立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进行长期跟踪和监督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去除污染物
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 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 物等,提高水质。
营养盐控制
通过控制水中的营养盐含 量,调节水生生物的生长 环境,改善水质。
生物修复技术
水生生物培育
培育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等 ,增加水中的生物多样性,提
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人工湿地建设
建设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微生物 等生物作用,净化水质,改善水生 生态环境。
日期: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汇报人:
目 录
• 引言 • 农村河道生态现状及问题 •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 河道生态修复的非技术措施 • 案例分析:某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方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农村河道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水体污染、河道淤积、生物多
样性丧失等。
生态修复农村河道对于提升农村 生态环境、保障农民健康具有重
要意义。
当前,针对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 研究和实践仍存在诸多挑战。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包括水体净化、河道治理、植 被恢复等方面。
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实践 进行深入剖析。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0875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1. 导言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是为了改善和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系列行动。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2. 水质改善措施•水质监测与评估:建立水质监测站点,定期对河水进行采样和分析,了解水质状况,开展水质评估工作。
•水体净化:通过人工湿地、植物吸附等方式,净化河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水源保护:加强河源地的保护,控制污染源排放,防止水质恶化。
3. 河床生态修复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将河道两岸的农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减少径流量,改善河床的稳定性。
•建设湿地生态系统:在河道两侧或河湾地区建设湿地,增加降水的沉积和滞留时间,提升河道的洪水调蓄能力。
•河道景观恢复:通过绿化、景观打造等手段,改善河道景观,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增加居民对河道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 洪水防治措施•建设河道堤防:加固河道两岸的防洪堤防,增加抗洪能力,防止洪水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洪水演进模拟预测:结合流域特点和水文数据,建立洪水演进模拟模型,对洪水进行动态预测和分析,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生态修复效益评估•生态监测与评估:建立生态监测站点,对修复后的河段进行生态指标的监测和评估,了解修复效果。
•经济效益评估:通过计算修复方案的投资和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效益,对修复工程进行经济评估,为决策提供参考。
结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通过水质改善、河床生态修复、洪水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河道的正常运行和良好发展。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效益评估,可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建立起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河道水生态修复措施•水生物增殖保护:加强对河道中的各类水生生物的保护,规划建设人工养殖基地,增加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的数量。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d9c4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4.png)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前言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十分关键,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这篇文章要介绍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通过综合采取措施,实现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现状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水污染严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很多农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水质污染严重。
另外,很多工厂和企业为了省钱,将工业废水也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河道水质更加恶劣。
河岸损毁严重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农村河道的岸边已经被占用,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被建筑物占据,导致河岸损毁严重,难以保持生态环境。
植被缺失农村河道很多地方的植被已经被砍伐,只剩下了少量的草木和灌木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农村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通过长期的工作,才能逐渐修复河道生态环境。
制定治理方案对于河道的生态修复,需要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的目标、措施和任务。
治理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兼顾环保和经济效益。
污水治理对于沿河居民的污水,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也可以采用农村污水自然处理方法,如人工湿地。
此外,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引导企业自建或联合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河岸的绿化和修复河岸绿化对于河道的生态修复至关重要。
针对农村河道的河岸情况和生态环境,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
例如可以种植某些具有防护、固土、肥料作用的树木,建立绿化带,修筑防护堤等,增加河岸的绿色面积,同时起到防汛、稳固和保温的作用。
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在沿河居民、农民中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宣传河道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知识和技术,提高群众参与河道生态修复、环保、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定期巡查河流定期巡查河道生态环境,对周边环境和污染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乡村河岸整治实施方案
![乡村河岸整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15f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a.png)
乡村河岸整治实施方案乡村河岸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整治乡村河岸,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乡村河岸整治实施方案:一、确定整治目标1. 提高河岸生态环境品质,增强河岸空气质量、水质等的指标;2. 保护河岸自然景观,提升游客体验;3. 加强河岸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土壤资源;4. 优化乡村公共设施,提升农民生活品质;5. 提升农村旅游功能,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发展。
二、编制整治规划1. 开展乡村河岸资源调查评估,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水资源、旅游等方面的情况;2. 制定乡村河岸整治规划,明确整治范围、整治目标、整治措施等;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4. 积极引导乡村居民参与整治规划编制,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三、加强政策扶持1. 阶段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河岸整治工程;2. 提供资金补贴,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河岸整治;3. 提供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农村河岸整治技术。
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1. 加强农村河流整治,清理河道,维护河道的平衡;2. 引入生态治理技术,修复湿地,扩大河岸绿化;3. 推广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 加强农村河岸垃圾处理,维护河岸环境卫生。
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 挖掘乡村河岸的旅游资源,开发农村旅游;2. 组织农民进行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3. 引导农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4. 建设农村商贸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5. 增强乡村河岸的环境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环境意识。
六、加强组织与管理1. 成立乡村河岸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整治工作;2. 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查与考核,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3. 健全乡村河岸整治的长效机制,加强后续维护与管理。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乡村河岸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农村水渠生态修复工程方案(3篇)
![农村水渠生态修复工程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c8900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农村水渠作为农村灌溉、排水的重要基础设施,长期受到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污染等问题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农村水渠的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农村水渠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二、工程目标1. 恢复农村水渠的生态功能,提高水质,保障农村灌溉、排水需求。
2. 修复水渠周边生态环境,增强水渠的生态防护能力。
3. 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4.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为某农村地区的水渠,全长10公里,涉及灌溉面积5000亩,受益人口1万人。
四、工程内容1. 水渠清淤疏浚(1)采用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渠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积物,拓宽河道,提高水渠过水能力。
(2)修复水渠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2. 水质净化(1)在关键节点设置水质净化设施,如生态浮岛、生物滤池等,对水渠水质进行净化。
(2)推广使用生态型肥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 水渠生态防护(1)在水渠两侧种植绿化带,提高水渠的生态防护能力。
(2)恢复水渠生态系统,引入本土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提高水渠生态多样性。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五、工程实施步骤1. 工程前期准备(1)开展水渠现状调查,掌握水渠的实际情况。
(2)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方案比选。
(3)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2. 工程施工(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任务和责任。
(2)按照施工方案,分阶段实施工程。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 工程验收(1)组织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
(2)完善工程档案,为后续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4. 工程后期维护(1)建立健全水渠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
(2)定期对水渠进行巡查、清理,确保水渠正常运行。
河道整治实施方案村级
![河道整治实施方案村级](https://img.taocdn.com/s3/m/3ff7d9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b.png)
河道整治实施方案村级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河道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
二、整治目标1. 清淤疏浚,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通行能力,保证河道的排水功能,防止水患。
2. 改善河道水质,净化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3. 恢复河道生态,保护和增加河道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三、实施方案1. 调查评估在整治开始前,首先要对农村河道进行调查评估,了解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流速、水质等基本情况,确定整治的重点和难点。
2. 制定规划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农村河道整治的规划方案,确定整治的范围、目标和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
3. 清淤疏浚对于淤积严重的农村河道,需要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泥和杂草,恢复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排水功能。
4. 河道绿化在整治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河道绿化工作,种植水生植物和沿岸植被,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
5. 水质治理针对农村河道水质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生物治理、植物净化等方法,改善河道水质,保护水资源。
6. 生态恢复在整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增加河道的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四、实施步骤1. 确定整治范围和目标根据调查评估结果,确定农村河道整治的范围和目标,明确整治的重点和难点。
2.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整治范围和目标,制定农村河道整治的规划方案,确定整治的措施和时间节点。
3. 组织施工队伍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进行清淤疏浚根据整治方案,进行农村河道的清淤疏浚工作,清除淤泥和杂草,恢复河道的通行能力和排水功能。
5. 进行河道绿化在清淤疏浚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河道绿化工作,种植水生植物和沿岸植被,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
6. 进行水质治理针对农村河道水质污染问题,采取生物治理、植物净化等方法,改善河道水质,保护水资源。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9a11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3.png)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污染日益严重,致使许多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同时,农村河道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河道的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为此,本文将介绍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
现状分析农村河道生态环境受威胁农村河道作为农村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年来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过度开发、利用和管理不当等多种原因,导致农村河道污染、人为破坏等已形成普遍现象,极大地危害着水质安全、水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健康,威胁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生态修复措施不足在中国农村地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中,许多地方存在一些不足。
以往的生态修复措施多集中于一些技术性解决方案上,如土地复垦、绿化、厌氧生物处理等,但这些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河道生态环境问题。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地貌复杂、经济水平低、人力资源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工作难以落地。
综合措施为解决农村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发力,实现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
建立生态修复管理体系在农村河道生态修复中,应通过建立规范、先进、可持续的管理体系,落实生态修复措施。
管理体系应包含生态修复责任组织、技术培训、资金保障、联合监管等多个方面,以保障生态修复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以生态为先,注重功能的恢复和提升农村河道生态修复关注的核心是恢复和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因此,应以生态为先,以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为目标,综合考虑植被修复、人工改善、生态退化治理等多种措施。
应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包括植被恢复、效益提升和生态安全增强等等。
稳步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在农村河道生态修复中,要注重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拓宽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农村发展建设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根据农村河道自身特点,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污染物源头控制、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
3.1 污染物源头控制如果使河道水质得到改善,必须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与城市河道治理中大量采用管网收集和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染源的截留相比,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分散、农业面源广泛、垃圾秸秆普遍,畜禽粪便常见的现状下,进行分散型污水处理,或者在污染发生前加以抑制是主要手段。
这种情况下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有效的措施可能是环境管理。
在农村实施环境管理和城市有所不同,仅仅依靠环境立法和执法是很难奏效的,应该通过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的生活和生产中。
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除进行污染源的控制,更应从现阶段农村社会特点出发,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抑制污染源的产生。
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角度,在我看来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在农民中倡导正确的施肥方法,即在农作物对肥料需求旺盛时期集中施肥,其他时期少施肥,绝不过度施肥,以减少流入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
由于农村地区大多进行着畜禽类的养殖,从而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对此我认为国家应该鼓励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避免其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污染。
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养殖工艺上进行改进,从养殖场条件加以改进。
少污水排放的畜禽圈舍,就是一种很好的从源头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的方式。
如美国已使用的少污水排放猪舍,通过在舍内地面铺设有机厚垫料吸收污水,将液体废弃物转化为固体,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少排放甚至零排放。
这种方式具有投资和运行成本低、通风和温湿度控制系统能耗低等优点,且铺设的垫料一般为秸秆、干草、稻草等农村易得的物料,垫草废弃物堆肥后,施于农田又有效的避免了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农村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家庭垃圾被直接堆放到河道两旁,没有进行一定的处理,过多的堆放必然会对河道产生影响,恶化水质,破话生态。
对此,我个人建议可以在农村分建家庭垃圾回收移动屋,定期将回收屋中的垃圾输送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3.2河道内水质的生态修复总结国内外众多河道的生态修复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
借鉴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农村河道的修复应采用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河道及其周边休闲娱乐场所的建设的修复措施、技术。
农村河道污染与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应用城市河道修复技术对农村河道进行修复时,在其适用性上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措施在农村河道的应用。
3.2.1引水换水—“以河养河”在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中,一些河道利用引水换水对河道中水质进行改善。
通过从其他水库进行适量的调水,对河道内被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同时替换河道内被污染水体,从而恢复河道内的水生态环境,提倡多目标的水库生态调度。
该方法对于农村河道的生态修复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农村地区据水库较远,进行调水费用会较高,但并不是完全不适合,由于农村地区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以从其他近距离河流中进行调度,降低成本,从而形成以河养河的局面。
农村河道水系交错连通,具有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元互补、生态健康的水系连通的网络体系。
倡导“以河养河”的创新长效管护制度,降低河道管理成本。
由于农村地区大多家庭会进行禽类的养殖,但如果是不加控制的养殖就会对河道的水质产生影响、破坏河道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个人认为,可以在河道开展合理养殖,将禽类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这一工程中应注意控制饵料的投放,以减少污染。
3.2.2农村河道的清淤疏浚农村河道淤泥的主要来源是堤岸水土的冲刷流失、进入水体的固液相污染物的逐步沉积、水华产生的大量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累积等。
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成分,河道的底泥会再度释放污染物形成内源污染,因此需要后续的清淤疏浚工程措施以减少能源污染负荷。
在城市河道的清淤疏浚的过程中,清淤的淤泥没能够加以利用,直接进行处理,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地区面积广阔,且种植了大量的农作物,同时农村河道的底泥中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有机物质,因此我们可以将河道清淤淤泥作为土壤基质来种植经济作物。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同时还可以收获农作物,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了一部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
清淤工作本就是脏累的工作,但如果淤泥可以作为土壤基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这对于农民来说会有一个较好的调动性,进一步促进了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地达到河道修复的目的。
3.2.3 生态浮床的改进应用生态浮床技术是运用无土栽培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吸收、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的河道、水塘、湖泊等水体。
在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中,生态浮床技术除注重净化效率外,更多考虑景观需求,投入成本无法得到补偿。
因此,在对农村河道进行修复时,我们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将农作物作为浮床植物,进而实现对于农村河道的修复。
在江苏无锡直湖港支流王店桥浜,采用水稻作为浮床植物,进行了水体修复。
王店桥浜全长约800m,生态浮床设置于中间河段,长约280m,水面积约4200m2,浮床总面积1000m2。
下图为河道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及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图。
图1 河道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及水质监测断面设置图进行修复前河道水体氨氮平均2.71mg/L,总磷平均0.27mg/L,全河道透明度均在0.20~0.30之间,水质为劣Ⅴ类,受直湖港闸控影响,水流速较小。
修复一段时间后,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浮床区域(3)水体氨氮较区外(1)降低平均19.1%,达到四类水质标准,通过测量245区域发现,,越接近浮床设置的中心区域,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对磷的去除效果,浮床区(3)较区外平均降低22.3%,最低达到0.15mg/L,生态浮床水稻对总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图2 河段各监测点氨氮及总磷浓度及降低比例从上例可以看出,利用农作物作为浮床植物对水体进行修复,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质的改善,同时还可以收获水稻,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了一部分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
因此,在对农村面源污染及农业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当地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构建生态浮床,改善水体水质、修复水体生态,达到因地制宜、节省投资的目的。
3.2.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在农村河道应用在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热衷于采用种植植物进行净化的生态净化技术来解决水质问题,即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河道内的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水质的净化。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而植物本身具有吸收氮、磷的作用。
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水体污染来源不同,因此,水生植物恢复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体主要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段或分区实施,并依据当地物种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的区间配置。
在河道水质的恢复过程中,要注意补种或收割,以维持一定的配置比例和适度的生物量,避免存在植物季节性的腐烂,还原有机物,使氮磷重返河道,从而实现长效净化水质、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结构的目的。
3.3河道护坡的生态修复在河道中,护坡是河流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护坡的生态修复也尤为重要。
农村河道护坡应考虑洪水冲刷安全、生态景观、经济合理实用等方面的要求。
生态护岸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洪水、侵蚀、波浪、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
景观设计方面,要考虑河流风景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护岸的设计。
使景观显得自然生动。
更接近于天然河流,以达到河川景观的宜人效果。
生态河道岸坡还要实用、适用,必须考虑沿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尽量利用当地植物、树种和石料,就地取材,综合利用。
农村河道护坡与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有所不同,城市由于道路建设,水泥堆砌等原因,多为硬质堤岸,且所处地形基本一致,而农村河道分布广泛,所处地形复杂,因此不能直接引用城市护坡技术。
根据地域地形地貌的特点,我国农村河道可划分成平原区河道、丘陵区河道以及山丘区河道三大类,不同结构的河道,其护坡材料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农村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结合农村河道所处地形及水流状况适当的借鉴城市河道护坡修复技术,对农村河道护坡进行修复。
例如在我国城市河道护坡中新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引用较为广泛。
生态混凝土护坡,是采用多边形预制混凝土板块,规则堆砌在河坡上,预制混凝土板块中间设有孔,在孔中种草、栽植植植物,形成绿色生态护岸。
该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抗水流冲刷能力;而且,孔洞部分适合植物生长、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形成和谐的水中、岸坡、水上交流共生系统,较好地实现护岸的生态化。
但是对于农村水量较小,水流较为缓慢,污染相对严重的的小型河道就会有点大材小用,对于这类农村河道我们可以采用自然(种植)草木护坡,采用根系发达的原生草木来保护河堤稳定及生态。
根系发达的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进行护岸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进行景观造景。
这种类型护坡简单易行,造价低廉,非常适宜农村小型河道。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护坡类型如下表所示:表1 常用护坡的材料及特点河道护坡作为农村河道的掩体和保护层护坡材料及其技术的应用直接关乎农村河道自然风貌的留存于生命体征的延续。
因此,生态护坡合理应用是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4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的建议Ⅴ尽可能维持农村河道原有形状和堤岸土质,保护河道生态系统,促进原有生态系统快速恢复。
Ⅴ河道岸坡尽可能使用木桩或原有黏性土壤基质,避免硬质坡岸的过度使用,以保障河道物质和能量物相之间的交换,保存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Ⅴ 实行河道资源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河道管护的积极性。
Ⅴ 发挥资源整合机制的能动性,整合农村河道治理的各项资源,以解决农村河道治理的长效管护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