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x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7 立体几何的综合问

合集下载

(浙江专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第6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课件理

(浙江专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第6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课件理
(1)共线向量定理 空间两个向量a(a≠0)与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_b_=__λ_a_.
推论 如图所示,点 P 在 l 上的充要条件是O→P=O→A+ta① 其中 a 叫直线 l 的方向向量,t∈R,在 l 上取A→B=a,则①可化为O→P =O→A+tA→B或O→P=__(_1_-__t)_O→__A_+__tO_→_B_______.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结合律:(λa)·b=__λ_(_a_·b_)___; ②交换律:a·b=____b_·a___; ③分配律:a·(b+c)=______a_·b_+__a_·_c____.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a=(a1,a2,a3),b=(b1,b2,b3).
向量表示
(2)共面向量定理 共面向量定理的向量表达式:p=__x_a_+__y_b__,其中 x,y∈R,a,b 为不共线向量, 推论的表达式为M→P=xM→A+yM→B或对空间任意一点 O,有O→P=_O_→M__+__x_M_→_A_+__y_M→__B__ 或O→P=xO→M+yO→A+zO→B,其中 x+y+z=__1__.
相等向量
方向__相__同__且模__相__等__的向量
表示 0
a=b
相反向量 方向_相__反___且模__相__等___的向量 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
共线向量 直线互相___平__行__或__重__合_的向量
共面向量 平行于同一个_平__面___的向量
a的相反向量为-a a∥b
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
_____a_12_+__a_22+__a_32________
夹角
〈a,b〉(a≠0,
b≠0)
cos〈a,b〉=

高考数学(浙江版,理科)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

高考数学(浙江版,理科)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

第6讲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选择题1.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空间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用其他三个向量表示B .若{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则{a +b ,b +c ,c +a }构成空间向 量的另一组基底C .△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 →·AC →=0 D .任何三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解析 若a +b 、b +c 、c +a 为共面向量,则a +b =λ(b +c )+μ(c +a ),(1-μ)a =(λ-1)b +(λ+μ)c ,λ,μ不可能同时为1,设μ≠1,则a =λ-11-μb +λ+μ1-μc ,则a 、b 、c 为共面向量,此与{a ,b ,c }为空间向量基底矛盾. 答案 B2.若向量a =(1,1,x ),b =(1,2,1),c =(1,1,1),满足条件(c -a )·(2b )=-2,则x = ( ). A .-4B .-2C .4D .2解析 ∵a =(1,1,x ),b =(1,2,1),c =(1,1,1), ∴c -a =(0,0,1-x ),2b =(2,4,2). ∴(c -a )·(2b )=2(1-x )=-2,∴x =2. 答案 D3.若{a ,b ,c }为空间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基底的一组向量是( ). A .{a ,a +b ,a -b } B .{b ,a +b ,a -b } C .{c ,a +b ,a -b }D .{a +b ,a -b ,a +2b }解析 若c 、a +b 、a -b 共面,则c =λ(a +b )+m (a -b )=(λ+m )a +(λ-m )b ,则a 、b 、c 为共面向量,此与{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矛盾,故c ,a +b ,a -b 可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 答案 C4.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OB =OC ,且∠AOB =∠AOC =π3,则cos 〈OA →,BC →〉的值为 ( ). A .0B.12C.32D.22解析 设OA →=a ,OB →=b ,OC →=c ,由已知条件〈a ,b 〉=〈a ,c 〉=π3,且|b |=|c |,OA →·BC →=a ·(c -b )=a·c -a·b =12|a||c |-12|a||b|=0,∴cos 〈OA →,BC →〉=0. 答案 A5.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若AB →=a ,AD →=b ,AA 1→=c ,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 ( ). A .-12a +12b +c B.12a +12b +c C .-12a -12b +cD.12a -12b +c解析 BM →=BB 1→+B 1M →=AA 1→+12(AD →-AB →) =c +12(b -a )=-12a +12b +c . 答案 A6.如图,在大小为45°的二面角A -EF -D 中,四边形ABFE ,CDEF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B ,D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3B. 2 C .1 D.3- 2解析 ∵BD →=BF →+FE →+ED →,∴|BD →|2=|BF →|2+|FE →|2+|ED →|2+2BF →·FE →+2FE →·ED →+2BF →·ED →=1+1+1-2=3-2,故|BD →|=3- 2. 答案 D 二、填空题7. 设R ,向量()()()4,2,,1,1,-===y x ,且,则解析2402,//(3,1)242x x a c b c a b y y -==⎧⎧⊥⇔⇔⇒+=-=⎨⎨=-=-⎩⎩答案8.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C →·DB →+AD →·BC →=________. 解析 如图,设AB →=a ,AC →=b ,AD →=c ,AB →·CD →+AC →·DB →+AD →·BC →=a ·(c -b )+b·(a -c )+c·(b -a )=0. 答案 09.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①(++)2=32;②·(-)=0;③向量与向量的夹角是60°;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由⊥,⊥,⊥⊥,得(++)2=3()2,故①正确;②中-=,由于AB 1⊥A 1C ,故②正确;③中A 1B 与AD 1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为60°,但与的夹角为120°,故③不正确;④中|··|=0.故④也不正确. 答案 ①②10.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8,AB =6,AC =4,BC =5,∠OAC =45°,∠OAB =60°,则OA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 解析 设OA →=a ,OB →=b ,OC →=c . OA 与BC 所成的角为θ,OA →·BC →=a (c -b )=a ·c -a ·b =a ·(a +AC →)-a ·(a +AB →)=a 2+a ·AC →-a 2-a ·AB →=24-16 2.∴cos θ=|OA →·BC →||OA →|·|BC →|=24-1628×5=3-225.答案3-225 三、解答题1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若点M 满足OM →=13(OA →+OB →+OC →).(1)判断MA →、MB →、MC →三个向量是否共面; (2)判断点M 是否在平面ABC 内. 解 (1)由已知OA →+OB →+OC →=3 OM →, ∴OA →-OM →=(OM →-OB →)+(OM →-OC →), 即MA →=BM →+CM →=-MB →-MC →, ∴MA →,MB →,MC →共面.(2)由(1)知,MA →,MB →,MC →共面且基线过同一点M , ∴四点M ,A ,B ,C 共面,从而点M 在平面ABC 内.12.把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成直二面角,点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点O 是原正方形的中心,求: (1)EF 的长;(2)折起后∠EOF 的大小.解 如图,以O 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22a,0), B (22a,0,0),C (0,22a,0),D (0,0,22a ),E (0,-24a ,24a ), F (24a ,24a,0).(1)|EF →|2=⎝ ⎛⎭⎪⎫24a -02+⎝ ⎛⎭⎪⎫24a +24a 2+⎝ ⎛⎭⎪⎫0-24a 2=34a 2,∴|EF |=32a .(2)OE →=⎝ ⎛⎭⎪⎫0,-24a ,24a ,OF →=⎝ ⎛⎭⎪⎫24a ,24a ,0,OE →·OF →=0×24a +⎝ ⎛⎭⎪⎫-24a ×⎝ ⎛⎭⎪⎫24a +24a ×0=-a 28,|OE →|=a 2,|OF →|=a2,cos 〈OE →,OF →〉=OE →·OF→|OE →||OF →|=-12,∴∠EOF =120°.13.如图,已知M 、N 分别为四面体ABCD 的面BCD 与面ACD 的重心,且G 为AM 上一点,且GM ∶GA =1∶3.求证:B 、G 、N 三点共线. 证明 设AB →=a ,AC →=b ,AD →=c ,则 BG →=BA →+AG →=BA →+34AM →=-a +14(a +b +c )=-34a +14b +14c , BN →=BA →+AN →=BA →+13(AC →+AD →)=-a +13b +13c =43BG →.∴BN →∥BG →,即B 、G 、N 三点共线.14.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1,点E ,F ,G 分别是AB 、AD 、CD 的中点,计算: (1)EF →·BA →;(2)EF →·DC →;(3)EG 的长; (4)异面直线AG 与CE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设AB →=a ,AC →=b ,AD →=c .则|a |=|b |=|c |=1,〈a ,b 〉=〈b ,c 〉=〈c ,a 〉=60°, (1)EF →=12BD →=12c -12a ,BA →=-a ,DC →=b -c , EF →·BA →=⎝ ⎛⎭⎪⎫12c -12a ·(-a )=12a 2-12a·c =14,(2)EF →·DC →=12(c -a )·(b -c ) =12(b·c -a·b -c 2+a·c )=-14;(3)EG →=EB →+BC →+CG →=12a +b -a +12c -12b =-12a +12b +12c ,|EG →|2=14a 2+14b 2+14c 2-12a·b +12b·c -12c·a =12,则|EG →|=22. (4)AG →=12b +12c ,CE →=CA →+AE →=-b +12a ,cos 〈AG →,CE →〉=AG →·CE →|AG →||CE →|=-23,由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 所以异面直线AG 与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数学(浙江专用文理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7讲

数学(浙江专用文理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7讲

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0,-4),则()A.l∥αB.l⊥αC。

l⊂α D.l与α相交解析∵n=-2a,∴a与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l⊥α。

答案B2。

若错误!=λ错误!+μ错误!,则直线AB与平面CDE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在平面内D.平行或在平面内解析∵错误!=λ错误!+μ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共面.则AB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D3。

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中,在平面α内的是()A。

P(2,3,3) B.P(-2,0,1)C。

P(-4,4,0) D.P(3,-3,4)解析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错误!=(1,4,1),∴错误!·n=6-12+6=0,∴错误!⊥n,∴点P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答案A4。

(2017·西安月考)如图,F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D的中点。

E是BB1上一点,若D1F⊥DE,则有( )A.B1E=EB B。

B1E=2EBC.B1E=错误!EBD.E与B重合解析分别以DA,DC,DD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D(0,0,0),F(0,1,0),D1(0,0,2),设E(2,2,z),错误!=(0,1,-2),错误!=(2,2,z),∵错误!·错误!=0×2+1×2-2z=0,∴z=1,∴B1E=EB.答案A5。

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点M,P,Q分别为棱AB,CD,BC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①A1M∥D1P;②A1M∥B1Q;③A1M∥平面DCC1D1;④A1M∥平面D1PQB1。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4 第4讲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4 第4讲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4讲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因为l∥a,a⊂α,l⊄α,所以l∥α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因为l∥α,l⊂β,α∩β=b,所以l∥b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因为a∥β,b∥β,a∩b=P,a⊂α,b⊂α,所以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因为α∥β,α∩γ=a,β∩γ=b,所以a∥b3.线、面平行中的三个重要结论(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疑误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 )(3)若直线a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α.( )(4)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5)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 )答案:(1)×(2)×(3)×(4)×(5)√[教材衍化]1.(必修2P61A组T1(1)改编)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B.若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α内的任何直线平行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若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则b∥α解析:选D.A错误,a可能在经过b的平面内;B错误,a与α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C错误,两个平面可能相交;D正确,由a∥α,可得a平行于经过直线a的平面与α的交线c,即a∥c,又a∥b,所以b∥c,b⊄α,c⊂α,所以b∥α.2.(必修2P58练习T3改编)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解析:选D.若α∩β=l,a∥l,a⊄α,a⊄β,a∥α,a∥β,故排除A.若α∩β=l,a⊂α,a∥l,则a∥β,故排除B.若α∩β=l,a⊂α,a∥l,b⊂β,b∥l,则a∥β,b∥α,故排除C.3.(必修2P62A组T3改编)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为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解析:连接BD,设BD∩AC=O,连接EO,在△BDD1中,E为DD1的中点,O为BD的中点,所以EO为△BDD1的中位线,则BD1∥EO,而BD1⊄平面ACE,EO⊂平面ACE,所以BD1∥平面ACE.答案:平行[易错纠偏](1)对空间平行关系的转化条件理解不够致误;(2)对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条件“平面内两相交直线”认识不清致误;(3)对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理解不深致误.1.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点的所有直线中(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的与a平行的直线解析:选A.当直线a在平面β内且过B点时,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故选A.2.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________.①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③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④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解析: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显然只有④符合条件.答案:④3.如图是长方体被一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四边形EFGH为截面,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________.解析:因为平面ABFE∥平面DCGH,又平面EFGH∩平面ABFE=EF,平面EFGH∩平面DCGH =HG,所以EF∥HG.同理EH∥FG,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答案:平行四边形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高频考点)平行关系是空间几何中的一种重要关系,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其中线面平行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出现在解答题的某一问中.主要命题角度有:(1)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2)线面平行的证明;(3)线面平行性质的应用.角度一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设m,n表示不同直线,α,β表示不同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m∥α,m∥n,则n∥αB.若m⊂α,n⊂β,m∥β,n∥α,则α∥βC.若α∥β,m∥α,m∥n,则n∥βD.若α∥β,m∥α,n∥m,n⊄β,则n∥β【解析】A错误,n有可能在平面α内;B错误,平面α有可能与平面β相交;C 错误,n也有可能在平面β内;D正确,易知m∥β或m⊂β,若m⊂β,又n∥m,n⊄β,所以n∥β,若m∥β,过m作平面γ交平面β于直线l,则m∥l,又n∥m,所以n∥l,又n⊄β,l⊂β,所以n∥β.【答案】 D角度二线面平行的证明(2020·某某省六市六校联盟模拟)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B⊥BC,点D为AC的中点,AA1=AB=2.(1)求证:AB 1∥平面BC 1D ;(2)若BC =3,求三棱锥D ­BC 1C 的体积.【解】 (1)证明:连接B 1C ,设B 1C 与BC 1相交于点O ,连接OD . 因为四边形BCC 1B 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点O 为B 1C 的中点.因为点D 为AC 的中点,所以OD 为△AB 1C 的中位线,所以OD ∥AB 1. 因为OD ⊂平面BC 1D ,AB 1⊄平面BC 1D , 所以AB 1∥平面BC 1D . (2)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AA 1.又因为AA 1⊥平面ABC , 所以侧棱CC 1⊥平面ABC ,故CC 1为三棱锥C 1­BCD 的高,A 1A =CC 1=2, 因为S △BCD =12S △ABC =12⎝ ⎛⎭⎪⎫12BC ·AB =32,所以VD ­BCC 1=VC 1­BCD =13CC 1·S △BCD=13×2×32=1. 角度三 线面平行性质的应用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线段AD 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 ,D 两点),平面CEC 1与平面BB 1D 交于FG .证明:FG ∥平面AA 1B 1B .【证明】 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BB 1∥CC 1,BB 1⊂平面BB 1D ,CC 1⊄平面BB 1D , 所以CC 1∥平面BB 1D ,又CC 1⊂平面CEC 1,平面CEC 1与平面BB 1D 交于FG ,所以CC1∥FG,因为BB1∥CC1,所以BB1∥FG,而BB1⊂平面AA1B1B,FG⊄平面AA1B1B,所以FG∥平面AA1B1B.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证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通常要借助于反证法来证明.(2)判定定理法:在利用判定定理时,关键是找到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先直观判断题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若不存在,则需作出直线,常考虑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进行证明.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解析:选A.对于选项B,如图所示,连接CD,因为AB∥CD,M,Q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同理可证选项C,D中均有AB∥平面MNQ.故选A.2.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点F是AB的中点,点E是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在PC上求一点G,使FG∥平面AEC,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连接BD与AC交于点O,连接EO.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 所以O 为BD 的中点. 又E 为PD 的中点, 所以EO ∥PB .因为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 所以PB ∥平面AEC .(2)PC 的中点G 即为所求的点. 证明如下:设点G 为PC 的中点, 连接GE 、FG , 因为E 为PD 的中点, 所以GE 綊12CD .又F 为AB 的中点,且四边形ABCD 为矩形, 所以FA 綊12CD .所以FA 綊GE .所以四边形AFG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FG ∥AE .又FG ⊄平面AEC ,AE ⊂平面AEC , 所以FG ∥平面AEC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E ,F ,G ,H 分别是AB ,AC ,A 1B 1,A 1C 1的中点,求证:(1)B ,C ,H ,G 四点共面; (2)平面EFA 1∥平面BCHG .【证明】 (1)因为点G ,H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 所以GH ∥B 1C 1,又B 1C 1∥BC ,所以GH ∥BC ,所以B ,C ,H ,G 四点共面. (2)在△ABC 中,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所以EF ∥BC ,因为EF ⊄平面BCHG ,BC ⊂平面BCHG ,所以EF∥平面BCHG.又因为G,E分别为A1B1,AB的中点,所以A1G綊EB,所以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E∥GB.因为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所以A1E∥平面BCHG.又因为A1E∩EF=E,所以平面EFA1∥平面BCHG.1.(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若点D为BC1的中点,求证:HD∥平面A1B1BA.证明:如图所示,连接HD,A1B,因为D为BC1的中点,H为A1C1的中点,所以HD∥A1B,又HD⊄平面A1B1BA,A1B⊂平面A1B1BA,所以HD∥平面A1B1BA.2.(变问法)在本例条件下,若D1,D分别为B1C1,BC的中点,求证:平面A1BD1∥平面AC1D.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1C交AC1于点M,因为四边形A1ACC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是A1C的中点,连接MD,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A1B∥DM.因为A1B⊂平面A1BD1,DM⊄平面A1BD1,所以DM∥平面A1BD1.又由三棱柱的性质知,D1C1綊BD,所以四边形BDC1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C1∥BD1.又DC1⊄平面A1BD1,BD 1⊂平面A 1BD 1,所以DC 1∥平面A 1BD 1, 又因为DC 1∩DM =D ,DC 1,DM ⊂平面AC 1D ,所以平面A 1BD 1∥平面AC 1D .1.(2020·某某调研)如图,AB ∥平面α∥平面β,过A ,B 的直线m ,n 分别交α,β于点C ,E 和D ,F ,若AC =2,CE =3,BF =4,则BD 的长为( )A.65B.75C.85D.95解析:选C.由AB ∥α∥β,易证 AC CE =BDDF. 即AC AE =BD BF, 所以BD =AC ·BF AE =2×45=85.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EF 都为平行四边形,点M ,N ,G 分别是AB ,AD ,EF 的中点.求证:(1)BE ∥平面DMF ; (2)平面BDE ∥平面MNG .证明:(1)如图所示,设DF 与GN 交于点O ,连接AE ,则AE 必过点O ,连接MO ,则MO 为△ABE 的中位线, 所以BE ∥MO .因为BE ⊄平面DMF ,MO ⊂平面DMF , 所以BE ∥平面DMF .(2)因为N ,G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 的边AD ,EF 的中点,所以DE ∥GN . 因为DE ⊄平面MNG ,GN ⊂平面MNG , 所以DE ∥平面MNG . 因为M 为AB 的中点, 所以MN 为△ABD 的中位线, 所以BD ∥MN .因为BD ⊄平面MNG ,MN ⊂平面MNG , 所以BD ∥平面MNG .因为DE 与BD 为平面BDE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平面BDE ∥平面MNG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2CD ,E 为PB 的中点.(1)求证:CE ∥平面PAD ;(2)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平面PAD ∥平面CEF ?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1)证明:如图所示,取PA 的中点H ,连接EH ,DH , 因为E 为PB 的中点, 所以EH ∥AB ,EH =12AB ,又AB ∥CD ,CD =12AB .所以EH ∥CD ,EH =CD ,因此四边形DCEH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E ∥DH ,又DH ⊂平面PAD ,CE ⊄平面PAD , 所以CE ∥平面PAD .(2)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F ,连接CF ,EF , 所以AF =12AB ,又CD =12AB ,所以AF =CD ,又AF ∥CD ,所以四边形AFCD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F ∥AD ,又CF ⊄平面PAD ,所以CF ∥平面PAD , 由(1)可知CE ∥平面PAD ,又CE ∩CF =C ,故平面CEF ∥平面PAD , 故存在AB 的中点F 满足要求.解决探索性问题的策略方法(1)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论,然后在这个假设下进行推理论证,若得到合乎情理的结论就肯定假设,若得到矛盾就否定假设.(2)按类似于分析法的格式书写步骤:从结论出发“要使……成立”“只需使……成立”.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D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1)若F 为BB 1的中点,判断AC 1与平面DEF 是否平行?若平行,请给予证明,若不平行,说明理由;(2)试问:在侧棱BB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三棱锥F ­DEB 的体积与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之比为18.解:(1)法一:连接B 1C ,BC 1,B 1C 与BC 1交于点G ,连接DG ,FG , 则DG ∥AC 1,因为DG ⊂平面GDF ,AC 1⊄平面GDF , 则AC 1∥平面GDF .由于平面GDF ∩平面DEF =DF , 故AC 1与平面DEF 不可能平行.法二:连接B 1C ,BC 1,B 1C 与BC 1交于点G ,连接DG ,FG , 则DG ∥AC 1,而DG ⊄平面DEF ,且DG 与平面DEF 交于点D , 故AC 1与平面DEF 不可能平行. (2)假设点F 存在,由V F ­DEBVABC ­A 1B 1C 1=13×12×⎝ ⎛⎭⎪⎫12BA ×⎝ ⎛⎭⎪⎫12BC sin ∠ABC ×BF 12×BA ×BC ×sin ∠ABC ×BB 1=112×BF BB 1=18,得BF BB 1=32,显然,点F 不存在. [基础题组练]1.在空间内,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解析:选D.对于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也可能互相平行,或为两个点,故A 错误;对于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故B 错误;对于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故C 错误;而D 为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正确.2.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是“α∥β”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当m ∥β时,过m 的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因而m ∥βD /⇒α∥β;当α∥β时,α内任一直线与β平行,因为m ⊂α,所以m ∥β.综上知,“m ∥β”是“α∥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3.(2020·某某中学高三期中)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γ,α⊥β,则γ∥βB .若m ∥n ,m ⊂α,n ⊂β,则α∥β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n ,m ∥α,则n ∥α解析:选C.对于A ,若α⊥γ,α⊥β,则γ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B ,若m ∥n ,m ⊂α,n ⊂β,则α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D ,若m ∥n ,m ∥α,则n ∥α或n 在平面α内.4.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AD 上的点,且AE ∶EB =AF ∶FD =1∶4,又H ,G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则( )A .BD ∥平面EFGH ,且四边形EFGH 是矩形B .EF ∥平面BCD ,且四边形EFGH 是梯形C .HG ∥平面ABD ,且四边形EFGH 是菱形 D .EH ∥平面ADC ,且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解析:选B.由AE ∶EB =AF ∶FD =1∶4知EF 綊15BD ,所以EF ∥平面BCD .又H ,G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所以HG 綊12BD ,所以EF ∥HG 且EF ≠HG .所以四边形EFGH 是梯形.5.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被平面EFGH 截去几何体EB 1F ­HC 1G 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 为线段A 1B 1上异于B 1的点,F 为线段BB 1上异于B 1的点,且EH ∥A 1D 1,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EH∥FG B.四边形EFGH是矩形C.Ω是棱柱D.Ω是棱台解析:选D.因为EH∥A1D1,A1D1∥B1C1,所以EH∥B1C1,所以EH∥平面BCGF,又因为FG⊂平面BCGF,所以EH∥FG,故A正确;因为B1C1⊥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所以B1C1⊥EF,则EH⊥EF,又由上面的分析知,EFGH为平行四边形,故它是矩形,故B正确;因为EH∥B1C1∥FG,故Ω是棱柱,故C正确.6.(2020·某某二中期中考试)如图,在多面体ABC­DEFG中,平面ABC∥平面DEFG,EF ∥DG,且AB=DE,DG=2EF,则( )A.BF∥平面ACGDB.CF∥平面ABEDC.BC∥FGD.平面ABED∥平面CGF解析:选A.取DG的中点为M,连接AM,FM,如图所示.则由已知条件易证四边形DEF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 綊FM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G ,平面ABC ∩平面ADEB =AB ,平面DEFG ∩平面ADEB =DE ,所以AB ∥DE ,所以AB ∥FM .又AB =DE ,所以AB =FM ,所以四边形ABFM 是平行四边形,即BF ∥AM .又BF ⊄平面ACGD ,所以BF ∥平面ACGD .故选A.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AB ,N ∈AD ,若AM MB =ANND,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解析:在平面ABD 中,AM MB =ANND,所以MN ∥BD .又MN ⊄平面BCD ,BD ⊂平面BCD , 所以MN ∥平面BCD . 答案:平行8.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解析:因为EF ∥平面AB 1C ,EF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AB 1C =AC ,所以EF ∥AC ,所以点F 为DC 的中点. 故EF =12AC = 2.答案: 29.(2020·某某效实中学模拟)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棱CC 1,C 1D 1,D 1D ,D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只需满足条件________时,就有MN ∥平面B 1BDD 1.(注:请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可能情况)解析:连接HN ,FH ,FN ,则FH ∥DD 1,HN ∥BD ,所以平面FHN ∥平面B 1BDD 1,只要M ∈FH ,则MN ⊂平面FHN ,所以MN ∥平面B 1BDD 1.答案:M 位于线段FH 上(答案不唯一)10.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是A 1B 1的中点,过点A 1作与截面PBC 1平行的截面,所得截面的面积是________.解析:如图,取AB ,C 1D 1的中点E ,F ,连接A 1E ,A 1F ,EF ,则平面A 1EF ∥平面BPC 1.在△A 1EF 中,A 1F =A 1E =5,EF =22,S △A 1EF =12×22×(5)2-(2)2=6,从而所得截面面积为2S △A 1EF =2 6. 答案:2 611.如图,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 1上,点F 在CC 1上,点G 在BB 1上,且AE =FC 1=B 1G =1,点H 是B 1C 1的中点.(1)求证:E ,B ,F ,D 1四点共面; (2)求证:平面A 1GH ∥平面BED 1F .证明:(1)因为AE =B 1G =1,所以BG =A 1E =2, 因为BG ∥A 1E ,所以A 1G ∥BE . 又因为C 1F 綊B 1G ,所以FG ∥C 1B 1∥D 1A 1,所以四边形A 1GFD 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 1G ∥D 1F ,所以D 1F ∥EB , 故E 、B 、F 、D 1四点共面.(2)因为点H 是B 1C 1的中点,所以B 1H =32.又B 1G =1,所以B 1G B 1H =23. 又FC BC =23,且∠FCB =∠GB 1H =90°, 所以△B 1HG ∽△CBF ,所以∠B 1GH =∠CFB =∠FBG ,所以HG ∥FB . 又由(1)知A 1G ∥BE ,且HG ∩A 1G =G ,FB ∩BE =B ,所以平面A 1GH ∥平面BED 1F .12.如图,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点D ,D 1分别为AC ,A 1C 1上的点.(1)当A 1D 1D 1C 1等于何值时,BC 1∥平面AB 1D 1? (2)若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求AD DC的值. 解:(1)如图,取D 1为线段A 1C 1的中点, 此时A 1D 1D 1C 1=1. 连接A 1B 交AB 1于点O ,连接OD 1.由棱柱的性质,知四边形A 1ABB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 为A 1B 的中点.在△A 1BC 1中,点O ,D 1分别为A 1B ,A 1C 1的中点, 所以OD 1∥BC 1.又因为OD 1⊂平面AB 1D 1,BC 1⊄平面AB 1D 1, 所以BC 1∥平面AB 1D 1. 所以A 1D 1D 1C 1=1时,BC 1∥平面AB 1D 1. (2)由已知,平面BC 1D ∥平面AB 1D 1, 且平面A 1BC 1∩平面BDC 1=BC 1, 平面A 1BC 1∩平面AB 1D 1=D 1O . 因此BC 1∥D 1O ,同理AD 1∥DC 1. 所以A 1D 1D 1C 1=A 1O OB ,A 1D 1D 1C 1=DC AD . 又因为A 1OOB=1,所以DC AD=1,即AD DC=1.[综合题组练]1.如图,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容器ABCD ­A 1B 1C 1D 1内灌进一些水,固定容器底面一边BC 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面四个命题:①没有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 ②水面EFGH 所在四边形的面积为定值; ③棱A 1D 1始终与水面所在平面平行; ④当容器倾斜如图所示时,BE ·BF 是定值.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C.由题图知,显然①是正确的,②是错的; 对于③因为A 1D 1∥BC ,BC ∥FG , 所以A 1D 1∥FG 且A 1D 1⊄平面EFGH , 所以A 1D 1∥平面EFGH (水面). 所以③是正确的;因为水是定量的(定体积V ).所以S △BEF ·BC =V ,即12BE ·BF ·BC =V .所以BE ·BF =2VBC(定值),即④是正确的,故选C.2.(2020·某某二中模拟)已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给定以下条件: ①α内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②l ,m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l ∥β,m ∥β;③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l ∥β,m ∥α,m ∥β. 其中可以判定α∥β的是( ) A .①B .②C .①③D .③解析:选D.①中,α内的三点中如果一点在平面β的一侧,另两点在平面β的另一侧,也可满足这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所以①不符合题意.②中,l 与m 平行时,α与β也可能相交.③中,如图所示,过直线l 作一平面γ,设γ∩α=a ,γ∩β=b .因为l ∥α,l ∥β,所以l ∥a ,l ∥b ,所以a ∥b ,过直线m 作一平面σ,设σ∩α=c ,σ∩β=d .因为m ∥α,m ∥β,所以m ∥c ,m ∥d ,所以c ∥d ,所以c ∥β.因为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所以a ,c 必相交,所以α∥β,所以③符合题意.3.在△ABC 中,AB =5,AC =7,∠A =60°,G 是重心,过G 的平面α与BC 平行,AB ∩α=M ,AC ∩α=N ,则MN =________.解析:根据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A =39,所以BC =39.因为BC ∥α,MN =α∩平面ABC ,所以MN ∥BC , 又G 是△ABC 的重心,连接AG 交BC 于D ,所以AG AD =23=MN BC ,则MN =2339.答案:23394.(2020·某某中学高考模拟)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点P 是棱AD 上一点,且AP =a3,过B 1、D 1、P 的平面交底面ABCD 于PQ ,Q 在直线CD 上,则PQ =________.解析:因为平面A 1B 1C 1D 1∥平面ABCD ,而平面B 1D 1P ∩平面ABCD =PQ ,平面B 1D 1P ∩平面A 1B 1C 1D 1=B 1D 1,所以B 1D 1∥PQ .又因为B 1D 1∥BD ,所以BD ∥PQ , 设PQ ∩AB =M ,因为AB ∥CD ,所以△APM ∽△DPQ .所以PQ PM =PD AP=2,即PQ =2PM . 又知△APM ∽△ADB ,所以PM BD =AP AD =13, 所以PM =13BD ,又BD =2a ,所以PQ =223a .答案:223a5.(2020·某某学军中学高三模拟)如图,一个侧棱长为l 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容器中盛有液体(不计容器厚度).若液面恰好分别过棱AC ,BC ,B 1C 1,A 1C 1的中点D ,E ,F ,G .(1)求证:平面DEFG ∥平面ABB 1A 1; (2)当底面ABC 水平放置时,求液面的高.解:(1)证明:因为D ,E 分别为棱AC ,BC 的中点,所以DE 是△ABC 的中位线,所以DE ∥AB .又DE ⊄平面ABB 1A 1,AB ⊂平面ABB 1A 1,所以DE ∥平面ABB 1A 1.同理DG ∥平面ABB 1A 1,又DE ∩DG =D ,所以平面DEFG ∥平面ABB 1A 1.(2)当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容器的侧面AA 1B 1B 水平放置时,由(1)可知,液体部分是直四棱柱,其高即为原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容器的高,即侧棱长l ,当底面ABC 水平放置时,设液面的高为h ,△ABC 的面积为S ,则由已知条件可知,△CDE ∽△CAB ,且S △CDE =14S ,所以S 四边形ABED =34S .由于两种状态下液体体积相等,所以V 液体=Sh =S 四边形ABED l =34Sl ,即h =34l .因此,当底面ABC 水平放置时,液面的高为34l .6.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6,BC =10,AA 1=8.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EFGH .(1)求证:A 1E =D 1F ;word 21 / 21 (2)判断A 1D 与平面α的关系.解:(1)证明:过点E 分别作EM ⊥AB 于点M ,EN ⊥D 1C 1于点N .设MH =m ,NF =n .因为EFGH 是正方形,所以EF =EH =22HF . 又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8,BC =10.所以102+n 2=82+m 2=12[102+82+(m -n )2] 解得n =0,m =6.所以N 与F 重合.所以A 1E =D 1N =D 1F .(2)由(1)知,A 1D ≠EG .又A 1E ∥DG .所以四边形A 1DGE 是以A 1D 与EG 为腰的梯形, 即A 1D 与EG 相交.又EG ⊂α.所以直线A 1D 与平面α相交.。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高考专题突破五 Word版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高考专题突破五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高考专题突破五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题型一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例1 (1)一个正方体挖去一个多面体所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均为边长等于2的正方形,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16+4错误!B.16+4错误!C.20+4错误!D。

20+4错误!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内部挖去一个底面边长为2的正四棱锥,将三视图还原可得如图,可得其表面积为S=5×22+4×错误!×2×错误!=20+4错误!,故选D.(2)(2018·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如图,已知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上一动点,PA⊥圆O所在平面,且PA=AB=2,过点A作平面α⊥PB,交PB,PC 分别于E,F,当三棱锥P-AEF体积最大时,tan∠BAC=________。

答案2解析∵PB⊥平面AEF,∴AF⊥PB,又AC⊥BC,AP⊥BC,AC∩AP=A,AC,AP⊂平面PAC,∴BC⊥平面PAC,又∵AF⊂平面PAC,∴AF⊥BC,又∵PB∩BC=B,PB,BC⊂平面PBC,∴AF⊥平面PBC,∴∠AFE=90°,设∠BAC=θ,在Rt△PAC中,AF=错误!=错误!=错误! .在Rt△PAB中,AE=PE=2,∴EF=错误!,∴V三棱锥P-AEF=错误!·错误!AF·EF·PE=错误!AF·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6-AF2-12+1≤错误!,∴当AF=1时,三棱锥P-AEF的体积取最大值错误!,此时错误!=1,且0°<θ〈90°,∴cosθ=错误!,sin θ=错误!,tan θ=错误!.思维升华 (1)等积转换法多用来求三棱锥的体积.(2)不规则的几何体可通过分割或补形转化为规则几何体,再利用公式求解。

高考数学人教版浙江专用新精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第2讲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5

高考数学人教版浙江专用新精准大一轮复习课件:第8章第2讲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5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表面积为:12×(2+5)×4+12×(2+5)×3+12×3×4+5×5+
3 4
×52=1121+245 3 cm2.
答案:24 1211+254 3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球与空间几何体的接、切问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Ⅲ)已知圆柱的高为 1,它的两个底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由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4、 4、2 的长方体和一个棱长为 2 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故表面 积为 S=4×4×2+4×2×4+2×2×4=80(cm2),体积为 V= 4×4×2+2×2×2=40(cm3). 答案:80 40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若本例(2)中的△ABC 变为边长为 3的等边三角形.求三棱锥
外接球的表面积. 解:由题意得,此三棱锥外接球即为以△ABC 为底面、以 PC
为高的正三棱柱的外接球,因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r=
3 2
× 3×23=1,外接球球心到△ABC 的外接圆圆心的距离 d=1,
()
A.8+2 2 C.14+2 2
B.11+2 2 D.15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1)由三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一个球切割掉18后剩下 的几何体,设球的半径为 r,故78×43πr3=238π,所以 r=2,表 面积 S=78×4πr2+34πr2=17π,选 A.
栏目 导引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2019·嘉兴期中)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圆心角为 120°、半
径为 1 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

高考数学(浙江版,理科)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

高考数学(浙江版,理科)大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

§8.5椭圆1.椭圆的概念在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1)若a>c,则集合P为椭圆;(2)若a=c,则集合P为线段;(3)若a<c,则集合P为空集.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椭圆上一点P与两焦点F1,F2构成△PF1F2的周长为2a+2c(其中a为椭圆的长半轴长,c为椭圆的半焦距).(√)(3)椭圆的离心率e 越大,椭圆就越圆. ( × ) (4)方程mx 2+ny 2=1(m >0,n >0,m ≠n )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 ) 2. 已知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若椭圆x 22+y 2m =1的离心率为12,则m 的值是( )A.23B.43C.53D.83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a 2=m ,b 2=2,∴c 2=m -2. ∵e =12,∴c 2a 2=14,∴m -2m =14,∴m =83.3. (2013·广东)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0),离心率等于12,则C 的方程是( )A.x 23+y 24=1 B.x 24+y 23=1 C.x 24+y 22=1D.x 24+y 23=1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c =1,e =c a =12,所以a =2,b 2=a 2-c 2=3.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4+y 23=1.4. 如果方程x 2+ky 2=2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0,1)解析 将椭圆方程化为x 22+y 22k=1,∵焦点在y 轴上,∴2k>2,即k <1,又k >0,∴0<k <1.5. 已知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两焦点为F 1、F 2,以F 1F 2为边作正三角形,若椭圆恰好平分正三角形的另两条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3-1解析 设过左焦点F 1的正三角形的边交椭圆于A ,则|AF 1|=c ,|AF 2|=3c ,有2a =(1+3)c , ∴e =c a =21+3=3-1.题型一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例1 (1)已知圆(x +2)2+y 2=36的圆心为M ,设A 为圆上任一点,且点N (2,0),线段AN 的垂直平分线交MA 于点P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2)已知椭圆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长轴是短轴的3倍,并且过点P (3,0),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3)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经过两点P 1(6,1)、P 2(-3,-2),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___.思维启迪 (1)题主要考虑椭圆的定义; (2)题要分焦点在x 轴和y 轴上两种情况; (3)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答案 (1)B (2)x 29+y 2=1或y 281+x 29=1(3)x 29+y 23=1 解析 (1)点P 在线段AN 的垂直平分线上, 故|P A |=|PN |, 又AM 是圆的半径,∴|PM |+|PN |=|PM |+|P A |=|AM |=6>|MN |, 由椭圆定义知,P 的轨迹是椭圆.(2)若焦点在x 轴上,设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椭圆过P (3,0),∴32a 2+02b 2=1,即a =3,又2a =3×2b ,∴b =1,方程为x 29+y 2=1.若焦点在y 轴上,设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椭圆过点P (3,0).∴02a 2+32b 2=1,即b =3.又2a =3×2b ,∴a =9,∴方程为y 281+x 29=1.∴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 29+y 2=1或y 281+x 29=1.(3)设椭圆方程为mx 2+ny 2=1(m >0,n >0且m ≠n ). ∵椭圆经过P 1、P 2点,∴P 1、P 2点坐标适合椭圆方程.则⎩⎪⎨⎪⎧6m +n =1, ①3m +2n =1, ② ①、②两式联立,解得⎩⎨⎧m =19,n =13.∴所求椭圆方程为x 29+y 23=1.思维升华 (1)求椭圆的方程多采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利用椭圆的定义定形状时,一定要注意常数2a >|F 1F 2|这一条件.(2)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具体过程是先定形,再定量,即首先确定焦点所在位置,然后再根据条件建立关于a ,b 的方程组.如果焦点位置不确定,要考虑是否有两解,有时为了解题方便,也可把椭圆方程设为mx 2+ny 2=1 (m >0,n >0,m ≠n )的形式. (1)过点(3,-5),且与椭圆y 225+x 29=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2)已知P 是椭圆x 2100+y 236=1上一点,F 1、F 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F 1PF 2=60°,则△PF 1F 2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1)y 220+x 24=1 (2)12 3解析 (1)方法一 椭圆y 225+x 29=1的焦点为(0,-4),(0,4),即c =4.由椭圆的定义知,2a =(3-0)2+(-5+4)2+(3-0)2+(-5-4)2,解得a =2 5. 由c 2=a 2-b 2可得b 2=4.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20+x 24=1.方法二 因为所求椭圆与椭圆y 225+x 29=1的焦点相同,所以其焦点在y 轴上,且c 2=25-9=16.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 2=1(a >b >0).因为c 2=16,且c 2=a 2-b 2,故a 2-b 2=16.①又点(3,-5)在所求椭圆上,所以(-5)2a 2+(3)2b 2=1,即5a 2+3b2=1.②由①②得b 2=4,a 2=20,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20+x 24=1.(2)根据椭圆的定义,得|PF 1|+|PF 2|=20,①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PF 1|2+|PF 2|2-2|PF 1|·|PF 2|cos 60°=256.②①2-②得|PF 1|·|PF 2|=48.∴S △PF 1F 2=12|PF 1|·|PF 2|sin 60°=12 3.题型二 椭圆的几何性质例2 (1)在Rt △ABC 中,AB =AC =1,如果一个椭圆通过A ,B 两点,它的一个焦点为点C ,另一个焦点在AB 上,求这个椭圆的离心率.(2)如图,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x 24+y 2b 2=1的离心率e =12,F ,A 分别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和顶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求PF →·P A →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思维启迪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其应用,解题(1)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a ,c 的值;解题(2)的关键是表示出PF →·P A →,根据椭圆的性质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解 (1)设椭圆的焦半径为c ,设另一个焦点为F ,如图所示, ∵AB =AC =1,△ABC 为直角三角形, ∴1+1+2=4a ,则a =2+24.设F A =x ,∴⎩⎨⎧x +1=2a ,1-x +2=2a ,∴x =22,∴1+(22)2=4c 2, ∴c =64,e =ca=6- 3. (2)设P 点坐标为(x 0,y 0).由题意知a =2, ∵e =c a =12,∴c =1,∴b 2=a 2-c 2=3.所求椭圆方程为x 24+y 23=1.∴-2≤x 0≤2,-3≤y 0≤ 3.又F (-1,0),A (2,0),PF →=(-1-x 0,-y 0), P A →=(2-x 0,-y 0),∴PF →·P A →=x 20-x 0-2+y 20=14x 20-x 0+1=14(x 0-2)2. 当x 0=2时,PF →·P A →取得最小值0, 当x 0=-2时,PF →·P A →取得最大值4. 思维升华 (1)求椭圆的离心率的方法①直接求出a ,c 来求解e .通过已知条件列方程组,解出a ,c 的值.②构造a ,c 的齐次式,解出e .由已知条件得出关于a ,c 的二元齐次方程,然后转化为关于离心率e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③通过取特殊值或特殊位置,求出离心率.(2)椭圆的范围或最值问题常常涉及一些不等式.例如,-a ≤x ≤a ,-b ≤y ≤b,0<e <1等,在求椭圆相关量的范围时,要注意应用这些不等关系.(1)已知点F 1,F 2是椭圆x 2+2y 2=2的两个焦点,点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F 1→+PF 2→|的最小值是( )A .0B .1C .2D .2 2(2)(2013·辽宁)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椭圆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 |=10,|AF |=6,cos ∠ABF =45,则C 的离心率e =________.答案 (1)C (2)57解析 (1)设P (x 0,y 0),则PF 1→=(-1-x 0,-y 0), PF 2→=(1-x 0,-y 0),∴PF 1→+PF 2→=(-2x 0,-2y 0), ∴|PF 1→+PF 2→|=4x 20+4y 20=22-2y 20+y 20 =2-y 20+2.∵点P 在椭圆上,∴0≤y 20≤1,∴当y 20=1时,|PF 1→+PF 2→|取最小值2.故选C.(2)如图,在△ABF 中,|AB |=10,|AF |=6,且cos ∠ABF =45,设|BF |=m , 由余弦定理,得 62=102+m 2-20m ·45,∴m 2-16m +64=0,∴m =8.因此|BF |=8,AF ⊥BF ,c =|OF |=12|AB |=5.设椭圆右焦点为F ′,连接BF ′,AF ′,由对称性,|BF ′|=|AF |=6,∴2a =|BF |+|BF ′|=14. ∴a =7,因此离心率e =c a =57.题型三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例3 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顶点为B (0,4),离心率e =55,直线l 交椭圆于M ,N 两点.(1)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4,求弦MN 的长.(2)如果△BMN 的重心恰好为椭圆的右焦点F ,求直线l 方程的一般式.思维启迪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一般可以直接联立方程,把方程组转化成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求解. 解 (1)由已知得b =4,且c a =55,即c 2a 2=15,∴a 2-b 2a 2=15,解得a 2=20,∴椭圆方程为x 220+y 216=1.则4x 2+5y 2=80与y =x -4联立, 消去y 得9x 2-40x =0,∴x 1=0,x 2=409,∴所求弦长|MN |=1+12|x 2-x 1|=4029.(2)椭圆右焦点F 的坐标为(2,0), 设线段MN 的中点为Q (x 0,y 0),由三角形重心的性质知BF →=2FQ →,又B (0,4),∴(2,-4)=2(x 0-2,y 0),故得x 0=3,y 0=-2, 即得Q 的坐标为(3,-2).设M (x 1,y 1),N (x 2,y 2),则x 1+x 2=6,y 1+y 2=-4,且x 2120+y 2116=1,x 2220+y 2216=1, 以上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20+(y 1+y 2)(y 1-y 2)16=0,∴k MN =y 1-y 2x 1-x 2=-45·x 1+x 2y 1+y 2=-45×6-4=65,故直线MN 的方程为y +2=65(x -3),即6x -5y -28=0.思维升华 (1)解决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其常规思路是先把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化简,然后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方程,解决相关问题.涉及弦中点的问题常常用“点差法”解决,往往会更简单.(2)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为A (x 1,y 1),B (x 2,y 2), 则|AB |=(1+k 2)[(x 1+x 2)2-4x 1x 2] =(1+1k2)[(y 1+y 2)2-4y 1y 2](k 为直线斜率).提醒:利用公式计算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在方程有解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要忽略判别式. 已知椭圆G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63,右焦点为(22,0).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椭圆G 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P (-3,2). (1)求椭圆G 的方程; (2)求△P AB 的面积.解 (1)由已知得c =22,c a =63,解得a =2 3.又b 2=a 2-c 2=4,所以椭圆G 的方程为x 212+y 24=1.(2)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x +m ,由⎩⎪⎨⎪⎧y =x +m ,x 212+y 24=1.消去y 得4x 2+6mx +3m 2-12=0. ①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x 1<x 2),AB 中点为E (x 0,y 0), 则x 0=x 1+x 22=-3m 4,y 0=x 0+m =m4.因为AB 是等腰△P AB 的底边,所以PE ⊥AB , 所以PE 的斜率k =2-m4-3+3m 4=-1,解得m =2.此时方程①为4x 2+12x =0,解得x 1=-3,x 2=0, 所以y 1=-1,y 2=2.所以|AB |=32, 又点P (-3,2)到直线AB :x -y +2=0的距离 d =|-3-2+2|2=322.所以△P AB 的面积S =12|AB |·d =92.高考中求椭圆的离心率问题典例:(8分)(1)如图,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焦点为F 1,上顶点为B 2,右顶点为A 2,过点A 2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F 1B 2于点 P ,若|P A 2|=3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2)已知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c,0)、F 2(c,0),若椭圆上存在点P 使a sin ∠PF 1F 2=csin ∠PF 2F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思维启迪 椭圆的离心率利用方程思想,只需利用题目条件得到a ,b ,c 的一个关系式即可.若得到的关系式含b ,可利用a 2=b 2+c 2转化为只含a ,c 的关系式. 答案 (1)12(2)(2-1,1)解析 (1)由题设知|B 2O ||P A 2|=|F 1O ||F 1A 2|⇒b 3b =c a +c =13,e =12. (2)依题意及正弦定理,得|PF 2||PF 1|=a c (注意到P 不与F 1F 2共线),即|PF 2|2a -|PF 2|=ac ,∴2a |PF 2|-1=c a ,∴2a |PF 2|=c a +1>2aa +c, 即e +1>21+e ,∴(e +1)2>2.又0<e <1,因此2-1<e <1.温馨提醒 离心率是椭圆的重要几何性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类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求椭圆的离心率;另一类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无论是哪类问题,其难点都是建立关于a ,b ,c 的关系式(等式或不等式),并且最后要把其中的b 用a ,c 表达,转化为关于离心率e 的关系式,这是化解有关椭圆的离心率问题难点的根本方法.方法与技巧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应从“定形”“定式”“定量”三个方面去思考.“定形”就是指椭圆的对称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情况下,能否确定椭圆的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定式”就是根据“形”设出椭圆方程的具体形式,“定量”就是指利用定义和已知条件确定方程中的系数a ,b 或m ,n .2. 讨论椭圆的几何性质时,离心率问题是重点,求离心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1)求得a ,c 的值,直接代入公式e =ca求得;(2)列出关于a ,b ,c 的齐次方程(或不等式),然后根据b 2=a 2-c 2,消去b ,转化成关于e 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失误与防范1. 判断两种标准方程的方法为比较标准形式中x 2与y 2的分母大小.2. 注意椭圆的范围,在设椭圆x 2a 2+y 2b2=1 (a >b >0)上点的坐标为P (x ,y )时,则|x |≤a ,这往往在求与点P 有关的最值问题中特别有用,也是容易被忽略而导致求最值错误的原因.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已知椭圆C 的短轴长为6,离心率为45,则椭圆C 的焦点F 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为( )A .9B .1C .1或9D .以上都不对答案 C解析 ⎩⎪⎨⎪⎧b =3c a =45a 2=b 2+c2,解得a =5,b =3,c =4.∴椭圆C 的焦点F 到长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为a +c =9或a -c =1.2. 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M 是F 1P 的中点,|OM |=3,则P 点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 )A .4B .3C .2D .5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OM |=12|PF 2|=3,∴|PF 2|=6,∴|PF 1|=2×5-6=4.3. 已知椭圆x 210-m +y 2m -2=1的焦距为4,则m 等于( )A .4B .8C .4或8D .以上均不对答案 C解析 由⎩⎪⎨⎪⎧10-m >0m -2>0,得2<m <10,由题意知(10-m )-(m -2)=4或(m -2)-(10-m )=4, 解得m =4或m =8.4. (2012·江西)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 、B ,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若|AF 1|,|F 1F 2|,|F 1B |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14B.55C.12D.5-2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AF 1|=a -c ,|F 1F 2|=2c ,|F 1B |=a +c , 且三者成等比数列,则|F 1F 2|2=|AF 1|·|F 1B |, 即4c 2=a 2-c 2,a 2=5c 2, 所以e 2=15,所以e =55.5. 已知圆M :x 2+y 2+2mx -3=0(m <0)的半径为2,椭圆C :x 2a 2+y 23=1的左焦点为F (-c,0),若垂直于x 轴且经过F 点的直线l 与圆M 相切,则a 的值为 ( )A.34B .1C .2D .4答案 C解析 圆M 的方程可化为(x +m )2+y 2=3+m 2, 则由题意得m 2+3=4,即m 2=1(m <0), ∴m =-1,则圆心M 的坐标为(1,0).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方程为x =-c ,又∵直线l 与圆M 相切,∴c =1,∴a 2-3=1,∴a =2.二、填空题6. (2013·福建)椭圆Г: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焦距为2c .若直线y =3(x+c )与椭圆Г的一个交点M 满足∠MF 1F 2=2∠MF 2F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 答案3-1解析 由直线方程为y =3(x +c ), 知∠MF 1F 2=60°,又∠MF 1F 2=2∠MF 2F 1, 所以∠MF 2F 1=30°, MF 1⊥MF 2,所以|MF 1|=c ,|MF 2|=3c 所以|MF 1|+|MF 2|=c +3c =2a . 即e =ca=3-1.7. 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 (a >b >0)的离心率等于13,其焦点分别为A 、B ,C 为椭圆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意一点,则在△ABC 中,sin A +sin Bsin C 的值等于________.答案 3解析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sin C =|CB |+|CA ||AB |,因为点C 在椭圆上,所以由椭圆定义知|CA |+|CB |=2a ,而|AB |=2c ,所以sin A +sin B sin C =2a 2c =1e=3.8. 椭圆x 24+y 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一动点,若∠F 1PF 2为钝角,则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63,263)解析 设椭圆上一点P 的坐标为(x ,y ), 则F 1P →=(x +3,y ),F 2P →=(x -3,y ). ∵∠F 1PF 2为钝角,∴F 1P →·F 2P →<0, 即x 2-3+y 2<0,①∵y 2=1-x 24,代入①得x 2-3+1-x 24<0,34x 2<2,∴x 2<83. 解得-263<x <263,∴x ∈(-263,263).三、解答题9. 如图,F 1、F 2分别是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A是椭圆C 的顶点,B 是直线AF 2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F 1AF 2 =60°.(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已知△AF 1B 的面积为403,求a ,b 的值. 解 (1)由题意可知,△AF 1F 2为等边三角形,a =2c , 所以e =12.(2)方法一 a 2=4c 2,b 2=3c 2,直线AB 的方程为 y =-3(x -c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3x 2+4y 2=12c 2,得B ⎝⎛⎭⎫85c ,-335c ,所以|AB |=1+3·⎪⎪⎪⎪85c -0=165c . 由S △AF 1B =12|AF 1|·|AB |·sin ∠F 1AB =12a ·165c ·32=235a 2=403,解得a =10,b =5 3.方法二 设|AB |=t .因为|AF 2|=a ,所以|BF 2|=t -a . 由椭圆定义|BF 1|+|BF 2|=2a 可知,|BF 1|=3a -t , 再由余弦定理(3a -t )2=a 2+t 2-2at cos 60°可得,t =85a .由S △AF 1B =12a ·85a ·32=235a 2=40 3知,a =10,b =5 3.10.设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a ,b )满足|PF 2|=|F 1F 2|.(1)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设直线PF 2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F 2与圆(x +1)2+(y -3)2=16相交于M ,N 两点,且|MN |=58|AB |,求椭圆的方程.解 (1)设F 1(-c,0),F 2(c,0)(c >0), 因为|PF 2|=|F 1F 2|,所以(a -c )2+b 2=2c . 整理得2(c a )2+ca -1=0,解得c a =-1(舍),或c a =12.所以e =12.(2)由(1)知a =2c ,b =3c , 可得椭圆方程为3x 2+4y 2=12c 2,直线PF 2的方程为y =3(x -c ).A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3x 2+4y 2=12c 2,y =3(x -c ).消去y 并整理,得5x 2-8cx =0. 解得x 1=0,x 2=85c .得方程组的解⎩⎨⎧x 1=0,y 1=-3c ,⎩⎨⎧x 2=85c ,y 2=335c .不妨设A (85c ,335c ),B (0,-3c ),所以|AB |=(85c )2+(335c +3c )2=165c . 于是|MN |=58|AB |=2c .圆心(-1,3)到直线PF 2的距离 d =|-3-3-3c |2=3|2+c |2.因为d 2+(|MN |2)2=42,所以34(2+c )2+c 2=16.整理得7c 2+12c -52=0, 得c =-267(舍),或c =2.所以椭圆方程为x 216+y 212=1.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1. (2013·四川)从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上一点P 向x 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 1,A 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 ∥OP (O 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24 B.12C.22D.32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设P (-c ,y 0)(c 为半焦距), k OP =-y 0c ,k AB =-ba,由于OP ∥AB ,∴-y 0c =-b a ,y 0=bc a,把P ⎝⎛⎭⎫-c ,bc a 代入椭圆方程得(-c )2a 2+⎝⎛⎭⎫bc a 2b 2=1, 而⎝⎛⎭⎫c a 2=12,∴e =c a =22.选C. 2. 设P (x ,y )是曲线x 216+ y 29=1上的任意一点,F 1(-7,0),F 2(7,0),则|PF 1|+|PF 2|的值( )A .小于8B .大于8C .不小于8D .不大于8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长半轴长为4,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其方程 为x 216+y 29=1. 将曲线x 216+y 29=1的方程化简,即|x 4|+|y3|=1,其表示的 是椭圆内部的四条线段,即点P 是椭圆x 216+y 29=1内部一点,根据椭圆的定义,|PF 1|+|PF 2|≤2a =8.3. 在椭圆x 216+y 24=1内,通过点M (1,1),且被这点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x +4y -5=0B .x -4y -5=0C .4x +y -5=0D .4x -y -5=0答案 A解析 设直线与椭圆交点为A (x 1,y 1),B (x 2,y 2),则⎩⎨⎧x 2116+y 214=1, ①x 2216+y224=1, ②由①-②,得(x 1+x 2)(x 1-x 2)16+(y 1+y 2)(y 1-y 2)4=0,因⎩⎪⎨⎪⎧x 1+x 2=2,y 1+y 2=2,所以y 1-y 2x 1-x 2=-4(x 1+x 2)16(y 1+y 2)=-14,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1=-14(x -1),即x +4y -5=0.4. 点P 是椭圆x 225+y 216=1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PF 1F 2的内切圆半径为1,当P在第一象限时,P 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83解析 |PF 1|+|PF 2|=10,|F 1F 2|=6, S △PF 1F 2=12(|PF 1|+|PF 2|+|F 1F 2|)·1=8=12|F 1F 2|·y P =3y P .所以y P =83. 5. 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任一点,点M 的坐标为(6,4),则|PM |+|PF 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15解析 |PF 1|+|PF 2|=10,|PF 1|=10-|PF 2|, |PM |+|PF 1|=10+|PM |-|PF 2|,易知M 点在椭圆外,连接MF 2并延长交椭圆于P 点, 此时|PM |-|PF 2|取最大值|MF 2|, 故|PM |+|PF 1|的最大值为10+|MF 2|=10+(6-3)2+42=15.6. 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M (1,32).(1)求椭圆C 的方程;(2)是否存在过点P (2,1)的直线l 1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P A →·PB →=PM →2?若存在,求出直线l 1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设椭圆C 的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由题意得⎩⎪⎨⎪⎧1a 2+94b2=1,c a =12,a 2=b 2+c 2,解得a 2=4,b 2=3.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假设存在直线l 1且由题意得斜率存在,设满足条件的方程为y =k 1(x -2)+1,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3+4k 21)x 2-8k 1(2k 1-1)x +16k 21-16k 1-8=0.因为直线l 1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所以Δ=[-8k 1(2k 1-1)]2-4(3+4k 21)·(16k 21-16k 1-8)=32(6k 1+3)>0, 所以k 1>-12.又x 1+x 2=8k 1(2k 1-1)3+4k 21,x 1x 2=16k 21-16k 1-83+4k 21, 因为P A →·PB →=PM →2,即(x 1-2)(x 2-2)+(y 1-1)(y 2-1)=54,所以(x 1-2)(x 2-2)(1+k 21)=PM 2→=54. 即[x 1x 2-2(x 1+x 2)+4](1+k 21)=54. 所以[16k 21-16k 1-83+4k 21-2·8k 1(2k 1-1)3+4k 21+4]·(1+k 21) =4+4k 213+4k 21=54,解得k 1=±12. 因为k 1>-12,所以k 1=12.于是存在直线l 1满足条件,其方程为y =12x .。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

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知识点最新考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了解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概念,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了解简单组合体,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含义.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间的关系,掌握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会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平面的含义,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掌握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理解空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空间角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了解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了解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数量积的定义,坐标表示的运算.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了解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向量的长度公式及两向量的夹角公式.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了解求两直线夹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向量方法.第1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和直观图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名称棱柱棱锥棱台图形底面互相平行且相等多边形互相平行侧棱平行且相等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相等延长线交于一点侧面形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名称圆柱圆锥圆台球图形母线互相平行且相相交于延长线交等,垂直于底面一点于一点轴截面全等的矩形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的等腰梯形圆侧面展开图矩形扇形扇环2.直观图(1)画法:斜二测画法.(2)规则:①原图形中x轴、y轴、z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x′轴,y′轴的夹角为45°(或135°),z′轴与x′轴和y′轴所在平面垂直.②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在直观图中变为原来的一半.3.三视图(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2)三视图的画法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②画法规则: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侧俯一样宽;看到的线画实线,看不到的线画虚线.[疑误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3)夹在两个平行的平面之间,其余的面都是梯形,这样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 )(4)在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相同.( )(5)用两平行平面截圆柱,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部分仍是圆柱.( )(6)菱形的直观图仍是菱形.( )答案:(1)×(2)×(3)×(4)×(5)×(6)×[教材衍化]1.(必修2P19T2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B.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D.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解析:选D.由直观图的画法规则知,角度、长度都有可能改变,而线段的平行性不变.2.(必修2P8A组T1(1)改编)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是棱柱的为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③⑤3.(P15练习T1改编)已知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由俯视图定义易知选项③符合题意.答案:③[易错纠偏]棱柱的概念不清致误.如图,长方体ABCD­A′B′C′D′中被截去一部分,其中EH∥A′D′.剩下的几何体是( )A.棱台B.四棱柱C.五棱柱D.六棱柱解析:选C.由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剩下的几何体为五棱柱.故选C.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B.六条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是正四面体C.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D.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圆台(2)以下命题: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③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④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C.2 D.3【解析】(1)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且各侧面三角形全等,这样的三棱锥才是正三棱锥,A错;斜四棱柱也有可能两个侧面是矩形,所以C错;截面平行于底面时,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才叫圆台,D错.(2)命题①错,因为这条边若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得不到圆锥;命题②错,因为这条腰必须是垂直于两底的腰,才得到是圆台的旋转体;命题③对;命题④错,必须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才可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答案】(1)B (2)B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问题的常用方法1.给出下列命题:①各侧面都是全等四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②对角面是全等矩形的六面体一定是长方体;③长方体一定是正四棱柱.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0 B.1C.2 D.3解析:选A.①直平行六面体底面是菱形,满足条件但不是正棱柱;②底面是等腰梯形的直棱柱,满足条件但不是长方体;③显然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球B.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C.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D.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解析:选D.球面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A错误.对于B,如图,满足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但它不是棱台,故B错.若六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底面多边形是正六边形.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C错误.由母线的概念知,选项D正确.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高频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适中,属于中档题.主要命题角度有:(1)由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识别三视图;(2)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直观图;(3)由空间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部分视图.角度一由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识别三视图(2020·某某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X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 )【解析】根据直观图以及图中的辅助四边形分析可知,当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俯视图为B,故选B.【答案】 B角度二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直观图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 )A.32B.2 3C.22D.2【解析】由三视图还原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A-BCC1B1,从图中易得最长的棱长为AC1=AC2+CC21=(22+22)+22=23,选B.【答案】 B角度三由空间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部分视图将一个长方体沿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解析】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图①,故其侧(左)视图为图②.【答案】 B三视图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由几何体的直观图求三视图.注意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观察方向,注意看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2)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视图.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再看看给出的部分三视图是否符合.(3)由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要熟悉柱、锥、台、球的三视图,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结合空间想象将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1.(2020·瑞安四市联考)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线段CD的中点,则三棱锥P­A1B1A的侧视图为( )解析:选D.如图,画出原正方体的侧视图,显然对于三棱锥P­A1B1A,B(C)点消失了,其余各点均在,从而其侧视图为D.2.(2020·某某期中)如图(1)、(2)、(3)、(4)为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可判断这四个几何体依次为( )A.三棱台、三棱柱、圆锥、圆柱B.三棱台、三棱锥、圆锥、圆台C.三棱柱、四棱锥、圆锥、圆台D.三棱柱、三棱台、圆锥、圆台解析:选C.如题图(1)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放倒的三棱柱;(2)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四棱锥;(3)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圆锥;(4)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圆台.所以(1)(2)(3)(4)的顺序为:三棱柱、四棱锥、圆锥、圆台.故选C.3.(2020·某某高校招生选考试题)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底面BCD,BC⊥CD,AB=AD=4,BC=6,BD=43,则该三棱锥三视图的正视图为( )解析:选C.由题意,三棱锥三视图的正视图为等腰三角形,△BCD中,BC⊥CD,BC=6,BD=43,所以CD=23,设C在BD上的射影为E,则123=CE·43,所以CE=3,DE =CD2-CE2=3,故选C.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 cm,O′C′=2 cm,则原图形是( )A.正方形B.矩形C.菱形 D.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解析】如图,在原图形OABC中,应有OD=2O′D′=2×22=42(cm),CD=C′D′=2 cm,所以OC=OD2+CD2=(42)2+22=6(cm),所以OA=OC,故四边形OABC是菱形,因此选C.【答案】 C(变条件、变问法)若本例中直观图为如图所示的一个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解:将直观图还原为平面图形,如图.可知还原后的图形中OB=22,AB=12+(22)2=3(cm),于是周长为2×3+2×1=8(cm).原图与直观图中的“三变”与“三不变”1.如图所示为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它的实际形状四边形ABCD为( )A .平行四边形B .梯形C .菱形D .矩形解析:选D.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在原四边形ABCD 中DA ⊥AB ,并且AD ∥BC ,AB ∥CD ,故四边形ABCD 为矩形.2.在等腰梯形ABCD 中,上底CD =1,腰AD =CB =2,下底AB =3,以下底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因为OE = (2)2-12=1, 所以O ′E ′=12,E ′F ′=24.所以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S ′=12×(1+3)×24=22.答案:22核心素养系列14 直观想象——构造法求解三视图问题的三个步骤三视图问题(包括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等)是培养和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好题目,是高考的热点.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而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只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去做,基本都能准确还原出来.这三个步骤是:第一步,先画长(正)方体,在长(正)方体中画出俯视图;第二步,在三个视图中找直角;第三步,判断直角位置,并向上(或向下)作垂线,找到顶点,连线即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均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B.26C.36D.12【解析】 几何体还原说明:①画出正方体,俯视图中实线可以看作正方体的上底面及底面对角线.②俯视图是正方形,有四个直角,正视图和侧视图中分别有一个直角.正视图和侧视图中的直角对应上底面左边外侧顶点(图中D 点上方顶点),将该顶点下拉至D 点,连接DA ,DB ,DC 即可.该几何体即图中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的四面体ABCD ,其体积为13×12×1×1×1=16.故选A.【答案】 A如图是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三个三角形均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原其直观图.【解】 第一步,根据题意,画正方体,在正方体内画出俯视图,如图①. 第二步,找直角,在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中都有直角.第三步,将俯视图的直角顶点向上拉起,与三视图中的高一致,连线即可.所求几何体为三棱锥A ­BCD ,如图②.[基础题组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②经过球面上不同的两点只能作一个大圆;③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④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选A.①中若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并不能保证侧棱会交于一点,所以①不正确;②中若球面上不同的两点恰为球的某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则过此两点的大圆有无数个,所以②不正确;③中底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③不正确;很明显④是正确的.2.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点D是△ABC的BC边的中点,AB,BC分别与y′轴、x′轴平行,则在原图中三条线段AB,AD,AC中( )A.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CB.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BC.最长的是AB,最短的是ADD.最长的是AC,最短的是AD解析:选B.由条件知,原平面图形中AB⊥BC,从而AB<AD<AC.3.如图所示,上面的几何体由一个圆柱中挖去一个以圆柱的上底面为底面,下底面圆心为顶点的圆锥而得,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去截这个几何体,则截面图形可能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⑤解析:选D.圆锥的轴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此时①符合条件;当截面不过旋转轴时,圆锥的轴截面为双曲线的一支,此时⑤符合条件;故截面图形可能是①⑤.4.(2020·某某学军中学高三期中)一个三棱锥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侧视图可能为( )解析:选D.分析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三棱锥,其中平面ACD⊥平面BCD,故选D.5.(2020·某某十校联考)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若俯视图中的多边形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A.152B.6+ 3C.32+3 3 D.4 3解析:选A.侧视图由一个矩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构成,矩形的长为3,宽为2,面积为3×2=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3,高为3,其面积为12×3×3=32,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6+32=152.6.(2020·某某模拟)一锥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为( )A.33B.17C.41D.42解析:选C.依题意,题中的几何体是四棱锥E ­ABB 1A 1,如图所示(其中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4的正方体,C 1E =1),EA =32+42+42=41,EA 1=12+42+42=33,EB =32+42=5,EB 1=12+42=17,AB =BB 1=B 1A 1=A 1A =4,因此该几何体的最长棱的棱长为41,选C.7.有一个长为5 cm ,宽为4 cm 的矩形,则其直观图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由于该矩形的面积S =5×4=20(cm 2),所以其直观图的面积S ′=24S =52(cm 2).答案:5 2 cm 28.如图所示的Rt △ABC 绕着它的斜边AB 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解析:过Rt △ABC 的顶点C 作线段CD ⊥AB ,垂足为点D ,所以Rt △ABC 绕着它的斜边AB 旋转一周后得到是以CD 作为底面圆的半径的两个圆锥的组合体.答案:两个圆锥的组合体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易知四棱锥P ­ABCD 的四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此几何体各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答案:410.已知一个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其侧(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此三棱柱正(主)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由正三棱柱的特征及侧(左)视图可得正(主)视图是一个矩形,其中一边的长是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高,另一边是棱长.因为侧(左)视图中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3,所以正(主)视图的面积为2 3.答案:2 31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正方形,PC与底面ABCD垂直,图为该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它们是腰长为6 cm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根据所给的正视图、侧视图,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并求出该俯视图的面积;(2)求PA.解:(1)该四棱锥的俯视图为(内含对角线)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如图,其面积为36 cm2.(2)由侧视图可求得PD=PC2+CD2=62+62=62(cm).由正视图可知AD=6 cm,且AD⊥PD,所以在Rt△APD中,PA=PD2+AD2=(62)2+62=63(cm).12.如图所示,在侧棱长为23的正三棱锥V­ABC中,∠AVB=∠BVC=∠CVA=40°,过点A作截面AEF,求△AEF的周长的最小值.解:如图,将三棱锥沿侧棱VA剪开,并将其侧面展开平铺在一个平面上,则线段AA1的长即为所求△AEF的周长的最小值.取AA1的中点D,连接VD,则VD⊥AA1,∠AVD=60°.在Rt△VAD中,AD=VA·sin 60°=3,所以AA1=2AD=6,即△AEF的周长的最小值为6.[综合题组练]1.(2020·某某市五校联考)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 )解析:选A.因为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是以正方体的顶点为顶点的一个正四面体,所以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为A.2.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其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 )A .2B .2 2 C.3D .2 3解析:选D.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还原出三视图的直观图,其是一个三个顶点在正方体的右侧面、一个顶点在左侧面的三棱锥,即为D 1­BCB 1,如图所示,其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2,22,22,23,故选D.3.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棱BB 1的中点(如图),用过点A ,E ,C 1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的正视图为( )解析:选C.过点A ,E ,C 1的平面与棱DD 1相交于点F ,且点F 是棱DD 1的中点,截去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剩余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其正视图应为选项C.4.如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为正三角形,侧面VAC 与底面垂直,且VA =VC ,已知其正(主)视图的面积为23,则其侧(左)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边长为a ,侧面VAC 的边AC 上的高为h ,则ah =43,其侧(左)视图是由底面三角形ABC 边AC 上的高与侧面三角形VAC 边AC 上的高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12×32a ×h =12×32×43=33.答案:33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1)试判断该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 (2)画出其侧视图,并求该平面图形的面积. 解:(1)正六棱锥. (2)其侧视图如图: 其中AB =AC ,AD ⊥BC ,且BC 的长是俯视图中的正六边形对边的距离,即BC =3a ,AD 的长是正六棱锥的高,即AD =3a ,所以该平面图形的面积S =12·3a ·3a =32a 2.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1)判断该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 (2)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解:(1)该几何体是一个正方体切掉两个14圆柱后得到的几何体.(2)直观图如图所示:。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7 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 第

(浙江专用)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7 第7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 第

第1课时 空间角[基础题组练]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BAC =90°,AB =AC =AA 1,则异面直线BA 1与AC 1所成的角等于( )A .30°B .45°C .60°D .90°解析:选C.不妨设AB =AC =AA 1=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B (0,-1,0),A 1(0,0,1),A (0,0,0),C 1(-1,0,1),所以BA 1→=(0,1,1),AC 1→=(-1,0,1),所以cos 〈BA 1→,AC 1→〉 =BA 1→·AC 1→|BA 1→|·|AC 1→|=12×2=12,所以〈BA 1→,AC 1→〉=60°,所以异面直线BA 1与AC 1所成的角等于60°.2.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AC =90°,点D ,E ,F 分别是棱AB ,BC ,CP 的中点,AB =AC =1,PA =2,则直线PA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15B.255C.55D.25解析:选C.以A 为原点,AB ,AC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由AB =AC =1,PA =2,得A (0,0,0),B (1,0,0),C (0,1,0),P (0,0,2),D ⎝⎛⎭⎪⎫12,0,0,E ⎝⎛⎭⎪⎫12,12,0, F ⎝⎛⎭⎪⎫0,12,1. 所以PA →=(0,0,-2),DE →=⎝ ⎛⎭⎪⎫0,12,0,DF →=⎝ ⎛⎭⎪⎫-12,12,1.设平面DF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由⎩⎪⎨⎪⎧n ·DE →=0,n ·DF →=0,得⎩⎪⎨⎪⎧y =0,-x +y +2z =0.取z =1,则n =(2,0,1),设直线PA 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PA →,n 〉|=|PA →·n ||PA →||n |=55,所以直线PA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为BB 1的中点,则平面A 1E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解析: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棱长为1,则A 1(0,0,1),E ⎝⎛⎭⎪⎫1,0,12, D (0,1,0),所以A 1D →=(0,1,-1),A 1E →=⎝⎛⎭⎪⎫1,0,-12,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y ,z ),则⎩⎪⎨⎪⎧y -z =0,1-12z =0,所以⎩⎪⎨⎪⎧y =2,z =2.所以n 1=(1,2,2).因为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0,0,1), 所以cos 〈n 1,n 2〉=23×1=23.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答案:234.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1,点D 在棱BB 1上,若BD =1,则AD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设AD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的角为α,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BE ,则BE ⊥AC ,所以BE ⊥平面AA 1C 1C ,可得AD →·EB →=(AB →+BD →)·EB →=AB →·EB →=1×32×32=34=2×32×cos θ(θ为AD →与EB →的夹角),所以cosθ=64=sin α,所以所求角的正切值为tan α=cos θsin θ=155. 答案:1555.已知单位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E ,F 分别是棱B 1C 1,C 1D 1的中点.试求:(1)AD 1与EF 所成角的大小; (2)AF 与平面BEB 1所成角的余弦值.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 1­xyz ,得A (1,0,1),B (0,0,1),D 1(1,1,0),E ⎝⎛⎭⎪⎫0,12,0,F ⎝ ⎛⎭⎪⎫12,1,0. (1)因为AD 1→=(0,1,-1), EF →=⎝ ⎛⎭⎪⎫12,12,0,所以cos 〈AD 1→,EF →〉=(0,1,-1)·⎝ ⎛⎭⎪⎫12,12,02×22=12,即AD 1与EF 所成的角为60°.(2)FA →=⎝ ⎛⎭⎪⎫12,-1,1,由图可得,BA →=(1,0,0)为平面BEB 1的一个法向量,设AF 与平面BEB 1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BA →,FA →〉|=⎪⎪⎪⎪⎪⎪(1,0,0)·⎝ ⎛⎭⎪⎫12,-1,11×⎝ ⎛⎭⎪⎫122+(-1)2+12=13,所以cos θ=223.即AF 与平面BE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23.6.(2020·某某市余姚中学高三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BAD =60°,点Q 为AD 的中点.(1)若PA =PD ,求证:平面PQB ⊥平面PAD ;(2)设点M 是线段PC 上的一点,PM =tPC ,且PA ∥平面MQB . ①某某数t 的值;②若PA =PD =AD =2,且平面PAD ⊥平面ABCD ,求二面角M ­BQ ­C 的大小. 解:(1)证明:连接B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 ∠BAD =60°,所以△ABD 是正三角形,又Q 为AD 中点, 所以AD ⊥BQ .因为PA =PD ,Q 为AD 中点,所以AD ⊥PQ .又BQ ∩PQ =Q ,所以AD ⊥平面PQB ,AD ⊂平面PAD , 所以平面PQB ⊥平面PAD .(2)①当t =13时,使得PA ∥平面MQB .连接AC 交BQ 于N ,交BD 于O ,则O 为BD 的中点,又因为BQ 为△ABD 边AD 上的中线,所以N 为正三角形ABD 的重心, 令菱形ABCD 的边长为a ,则AN =33a ,AC =3a . 因为PA ∥平面MQB ,PA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MQB =MN ,所以PA ∥MN ,PM PC =AN AC =3a33a =13,即PM =13PC ,t =13.②因为PQ ⊥A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QA ,QB ,QP 两两垂直,以Q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QA ,QB ,Q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Q ­xyz ,由PA =PD =AD =2,则B (0,3,0),C (-2,3,0),P (0,0,3),设M (a ,b ,c ),则PM →=(a ,b ,c -3),PC →=(-2,3,-3), 因为PM =13PC ,所以PM →=13PC →,所以a =-23,b =33,c =233,所以M ⎝ ⎛⎭⎪⎫-23,33,233,设平面MQB 的法向量n =(x ,y ,z ), 由QM →=⎝ ⎛⎭⎪⎫-23,33,233,QB →=(0,3,0),且n ⊥QM →,n ⊥QB →,得⎩⎪⎨⎪⎧-23x +33y +233z =03y =0, 取z =1,得n =(3,0,1), 又平面ABCD 的法向量m =(0,0,1),所以cos 〈m ,n 〉=m ·n |m |·|n |=12,由图知二面角M ­BQ ­C 的平面角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M ­BQ ­C 的大小为60°.[综合题组练]1.(2020·某某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A ⊥底面ABCD ,点M 是棱PD 的中点,且PA =AB =AC =2,BC =2 2.(1)求证:CD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3)如果N 是棱AB 上一点,且直线与平面M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求ANNB的值. 解:(1)证明:因为在△ABC 中,AB =AC =2,BC =22, 所以BC 2=AB 2+AC 2,所以AB ⊥AC , 因为AB ∥CD ,所以AC ⊥CD ,又因为PA ⊥底面ABCD ,所以PA ⊥CD , 因为AC ∩PA =A ,所以CD ⊥平面PAC .(2)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P (0,0,2),B (2,0,0),C (0,2,0),D (-2,2,0),因为点M 是棱PD 的中点,所以M (-1,1,1),所以AM →=(-1,1,1),AB →=(2,0,0), 设n =(x ,y ,z )为平面MAB 的法向量,所以⎩⎪⎨⎪⎧n ·AM →=0n ·AB →=0,即⎩⎪⎨⎪⎧-x +y +z =02x =0.令y =1,则⎩⎪⎨⎪⎧x =0y =1z =-1,所以平面MAB 的法向量n =(0,1,-1).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AP →=(0,0,2)是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cos 〈n ,AP →〉=n ·AP →|n ||AP →|=-22×2=-22.因为二面角M ­AB ­C 为锐二面角, 所以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为π4.(3)因为N 是棱AB 上一点,所以设N (x ,0,0),NC →=(-x ,2,0), 设直线与平面MAB 所成角为α, 因为平面MAB 的法向量n =(0,1,-1), 所以sin α=|cos 〈NC →,n 〉|=22×x 2+4=105, 解得x =1,即AN =1,NB =1,所以ANNB=1.2.(2020·某某市第三次调研考试)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柱OQ 的轴截面,点P 在圆柱OQ 的底面圆周上,点G 是DP 的中点,圆柱OQ 的底面圆的半径OA =2,侧面积为83π,∠AOP =120°.(1)求证:AG ⊥BD ;(2)求二面角P ­AG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由题意可知83π=2×2π×AD ,解得AD =2 3.则A (0,0,0),B (0,4,0),D (0,0,23),P (3,3,0), 因为G 是DP 的中点,所以可求得G ⎝⎛⎭⎪⎫32,32,3. (1)证明:BD →=(0,-4,23),AG →=⎝ ⎛⎭⎪⎫32,32,3.所以AG →·BD →=⎝ ⎛⎭⎪⎫32,32,3·(0,-4,23)=0,所以AG ⊥BD . (2)BP →=(3,-1,0),AG →=⎝ ⎛⎭⎪⎫32,32,3,PG →=⎝ ⎛⎭⎪⎫-32,-32,3,BG →=⎝ ⎛⎭⎪⎫32,-52,3,因为BP →·PG →=0,AG →·BP →=0,所以BP →是平面APG 的法向量.设n =(x ,y ,1)是平面ABG 的法向量,由n ·AG →=0,n ·BG →=0.解得n =(-2,0,1), cos 〈BP →,n 〉=BP →·n |BP →|·|n |=-2325=-155.结合图形得,二面角P ­AG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55. 3.(2020·某某十五校联考)已知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一点O ,∠BAD =60°,将△BDC 沿着BD 折起得△BDC ′,连接AC ′.(1)求证:平面AOC ′⊥平面ABD ;(2)若点C ′在平面ABD 上的投影恰好是△ABD 的重心,求直线CD 与底面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因为C ′O ⊥BD ,AO ⊥BD ,C ′O ∩AO =O ,所以BD ⊥平面C ′OA ,又因为BD ⊂平面ABD ,所以平面AOC ′⊥平面ABD .(2)如图建系O ­xyz ,令AB =a ,则A ⎝⎛⎭⎪⎫32a ,0,0, B ⎝⎛⎭⎪⎫0,12a ,0,D ⎝⎛⎭⎪⎫0,-12a ,0,C ′⎝ ⎛⎭⎪⎫36a ,0,63a ,所以DC →=AB →=⎝ ⎛⎭⎪⎫-32a ,12a ,0,平面ADC ′的法向量为m =⎝ ⎛⎭⎪⎫1,-3,22,设直线CD 与底面ADC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DC →,m 〉|=|DC →·m ||DC →||m |=3a a ·32=63, 故直线CD 与底面A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 4.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底面ABCD ,侧棱PA =PD =2,PA ⊥P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BC ∥AD ,AB ⊥AD ,AB =BC =1,O 为AD 的中点.(1)求直线PB 与平面PO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B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3)线段PD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二面角Q ­AC ­D 的余弦值为63?若存在,求出PQ Q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在△PAD 中,PA =PD ,O 为AD 中点,所以PO ⊥AD ,又侧面PAD ⊥底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O ⊂平面PAD ,所以PO ⊥平面ABCD .在直角梯形ABCD 中,连接OC ,易得OC ⊥AD ,所以以O 为坐标原点,直线OC 为x 轴,直线OD 为y 轴,直线OP 为z 轴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Q ­xyz (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则P (0,0,1),A (0,-1,0),B (1,-1,0),C (1,0,0),D (0,1,0),所以PB →=(1,-1,-1).易证OA ⊥平面POC ,所以OA →=(0,-1,0)是平面POC 的一个法向量, 又cos 〈PB →,OA →〉=PB →·OA →|PB →||OA →|=33,所以直线PB 与平面PO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3. (2)PD →=(0,1,-1),CP →=(-1,0,1),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u =(x ,y ,z ),则⎩⎪⎨⎪⎧u ·CP →=-x +z =0,u ·PD →=y -z =0,取z =1,得u =(1,1,1).所以B 点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BP →·u ||u |=33.(3)存在.设PQ →=λPD →(0≤λ<1),因为PD →=(0,1,-1),所以PQ →=(0,λ,-λ)=OQ →-OP →, 所以OQ →=(0,λ,1-λ),所以Q (0,λ,1-λ). 设平面CAQ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则⎩⎪⎨⎪⎧m ·AC →=x ′+y ′=0,m ·AQ →=(λ+1)y ′+(1-λ)z ′=0.取z ′=λ+1,得m =(1-λ,λ-1,λ+1), 易知平面CA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0,1), 因为二面角Q ­AC ­D 的余弦值为63, 所以|cos 〈m ,n 〉|=|m ·n ||m ||n |=63,得3λ2-10λ+3=0, 解得λ=13或λ=3(舍去),所以存在点Q ,使得二面角Q ­AC ­D 的余弦值为63,且PQ QD =12.。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1 含解析

2020版高考数学新增分大一轮浙江专用版讲义: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1 含解析

§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2.旋转体的结构特征3.三视图与直观图概念方法微思考1.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吗,为什么?提示 不一定.因为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才是正棱柱. 2.什么是三视图?怎样画三视图?提示 光线自物体的正前方投射所得的正投影称为正视图,自左向右的正投影称为侧视图,自上向下的正投影称为俯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三视图.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要求是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侧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3)棱台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所得的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4)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相同.(×)(5)用两平行平面截圆柱,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部分仍是圆柱.(×)(6)菱形的直观图仍是菱形.(×)题组二教材改编2.[P19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B.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D.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答案 D解析由直观图的画法规则知,角度、长度都有可能改变,而线段的平行关系不变.3.[P8T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是棱柱的为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答案③⑤题组三易错自纠4.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A.圆柱B.圆锥C.四面体D.三棱柱答案 A解析由三视图知识知,圆锥、四面体、三棱柱(放倒看)都能使其正视图为三角形,而圆柱的正视图不可能为三角形.5.如图是正方体截去阴影部分所得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答案 C解析此几何体侧视图是从左边向右边看.故选C.6.(2018·浙江诸暨中学期中)边长为22的正方形,其水平放置的直观图的面积为()A.24B .1C .2 2D .8 答案 C解析 正方形的边长为22,故面积为8,而原图和直观图面积之间的关系为S 直观图S 原图=24,故直观图的面积为8×24=2 2. 7.(2018·全国Ⅰ)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下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侧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B .2 5C .3D .2 答案 B解析 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中的三视图可知,点M ,N 的位置如图①所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M ,N 的位置(N 为OP 的四等分点)如图②所示,连接MN ,则图中MN 即为M 到N 的最短路径.|ON |=14×16=4,|OM |=2,∴|MN |=|OM |2+|ON |2=22+42=2 5.故选B.题型一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以下命题: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 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③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 ④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答案 B解析 由圆锥、圆台、圆柱的定义可知①②错误,③正确.对于命题④,只有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才能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④不正确.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立体图形是直棱柱;②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侧面都是矩形的直四棱柱是长方体;④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③解析对于①,平行六面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也可能是矩形,故①错;对于②,对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否为侧棱未作说明(如图),故②错;对于③,若底面不是矩形,则③错;④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侧棱垂直于底面,故④正确.综上,命题①②③不正确.思维升华空间几何体概念辨析题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紧扣定义,由已知构建几何模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换模型中的线面关系或增加线、面等基本元素,根据定义进行判定.(2)反例法:通过反例对结构特征进行辨析.题型二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命题点1已知几何体识别三视图例1 (2018·全国Ⅲ)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带卯眼的木构件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直观图可知其俯视图应选A.命题点2已知三视图,判断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例2 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答案 B解析由题意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命题点3已知三视图中的两个视图,判断第三个视图例3 一个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答案 C解析A,B,D选项满足三视图作法规则,C不满足三视图作法规则中的宽相等,故C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思维升华三视图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注意观察方向,看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2)还原几何体.要熟悉柱、锥、台、球的三视图,结合空间想象还原.(3)由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部分视图.先猜测,还原,再判断.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跟踪训练1 (1)(2018·杭州模拟)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D1的中点,则△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正投影可能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 B解析 P 点在上下底面投影落在AC 或A 1C 1上,所以△P AC 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投影为①,在前、后面以及左、右面的投影为④.(2)(2018·宁波模拟)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正视图(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侧视图,且该几何体的体积为83,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可以是( )答案 C解析 该几何体为正方体截去一部分后的四棱锥P —ABCD ,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C.题型三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例4 已知等腰梯形ABCD ,上底CD =1,腰AD =CB =2,下底AB =3,以下底所在直线为x 轴,则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22解析 如图所示,作出等腰梯形ABCD 的直观图.因为OE =(2)2-1=1,所以O ′E ′=12,E ′F =24,则直观图A ′B ′C ′D ′的面积S ′=1+32×24=22.思维升华 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技巧在原图形中与轴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与轴平行,不平行的线段先画线段的端点再连线.跟踪训练2 如图,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长均为2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 2B .1+ 2C .4+2 2D .8+4 2答案 D解析 由已知直观图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画出原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所以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为4×(2+2+22)2=8+42,故选D.1.在一个密闭透明的圆柱筒内装一定体积的水,将该圆柱筒分别竖直、水平、倾斜放置时,指出圆柱桶内的水平面可以呈现出的几何形状不可能是( ) A .圆面 B .矩形面C .梯形面D .椭圆面或部分椭圆面答案 C解析 将圆柱桶竖放,水面为圆面;将圆柱桶斜放,水面为椭圆面或部分椭圆面;将圆柱桶水平放置,水面为矩形面,所以圆柱桶内的水平面可以呈现出的几何形状不可能是梯形面,故选C.2.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的四个顶点是长方体的四个顶点(长方体是虚拟图形,起辅助作用),则四面体ABCD 的三视图是(用①②③④⑤⑥代表图形)()A.①②⑥B.①②③C.④⑤⑥D.③④⑤答案 B解析正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下到右上是实线,左上到右下是虚线,因此正视图是①,侧视图应该是边长为5和4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侧视图是②;俯视图应该是边长为3和5的矩形,其对角线左上到右下是实线,左下到右上是虚线,因此俯视图是③. 3.用任意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A.圆柱B.圆锥C.球体D.圆柱、圆锥、球体的组合体答案 C解析截面是任意的且都是圆面,则该几何体为球体.4.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不可能是()答案 C解析若几何体为两个圆锥体的组合体,则俯视图为A;若几何体为四棱锥与圆锥的组合体,则俯视图为B;若几何体为两个四棱锥的组合体,则俯视图为D;不可能为C,故选C.5.(2018·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质检)若将正方体(如图1)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是()答案 B解析从左向右看,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外轮廓是一个正方形,且AD1对应的是实线,B1C对应的是虚线.故选B.6.(2011·浙江)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答案 D解析A,B的正视图不符合要求,C的俯视图显然不符合要求,故选D.7.(2019·台州模拟)已知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棱柱的正视图、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棱柱的侧视图的面积为()A.18 6 B.18 3C .18 2 D.2722 答案 C解析 设侧视图的长为x ,则x 2=6×3=18,∴x =3 2. 所以侧视图的面积为S =32×6=18 2.故选C. 8.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则截面不可能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正方形 D .正六边形答案 A解析 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则截面的情况为:①截面为三角形时,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但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②截面为四边形时,可以是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但不可能是直角梯形; ③截面为五边形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 ④截面为六边形时,可以是正六边形.9.(2018·湖州模拟)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最长棱的长为( )A. 5 B .2 2 C .3 D .2 3 答案 C解析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中三棱锥D 1—MNB 1,故通过计算可得D 1B 1=22,D 1M =B 1N =5,MN =2,MB 1=ND 1=3,故该三棱锥中最长棱的长为3.10.一水平放置的平面四边形OABC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O ′A ′B ′C ′如图所示,此直观图恰好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四边形OABC 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2 2解析 因为直观图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24倍,且直观图的面积为1,所以原图形的面积为2 2.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是上底面A 1B 1C 1D 1内一动点,则三棱锥P -ABC 的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___.答案 1解析 如题图所示,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三棱锥P -ABC 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三角形,且面积都是12a 2,故面积的比值为1. 12.给出下列命题:①棱柱的侧棱都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其三个侧面也两两垂直;③在四棱柱中,若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④存在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②③④解析 ①不正确,根据棱柱的定义,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不一定全等;②正确,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三个侧面所在的三个平面的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③正确,因为两个过相对侧棱的截面的交线平行于侧棱,又垂直于底面;④正确,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的三棱锥C 1-ABC ,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13.如图,在一个正方体内放入两个半径不相等的球O 1,O 2,这两个球外切,且球O 1与正方体共顶点A 的三个面相切,球O 2与正方体共顶点B 1的三个面相切,则两球在正方体的面AA 1C 1C 上的正投影是( )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以判断出两球在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与正方形相切.由于两球球心连线AB1与面ACC1A1不平行,故两球球心射影所连线段的长度小于两球半径的和,即两个投影圆相交,即为图B.14.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学术研究中,不迷信古人,坚持实事求是.他对《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给出的公式产生质疑,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他引入了一种新的几何体“牟合方盖”:以正方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为底做两次内切圆柱切割,然后剔除外部,剩下的内核部分.如果“牟合方盖”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圆,则其俯视图的形状为()答案 B解析由题意得在正方体内做两次内切圆柱切割,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图易得其俯视图为B,故选B.15.(2018·嘉兴模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中的虚线部分是()A .圆弧B .抛物线的一部分C .椭圆的一部分D .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 D解析 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侧视图中的虚线部分是由平行于旋转轴的平面截圆锥所得,故侧视图中的虚线部分是双曲线的一部分,故选D.16.(2018·台州模拟)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中最长棱的长是________.答案733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三棱锥M —A 1B 1N ,如图所示,M 是棱AB 上靠近点A 的一个三等分点,N 是棱C 1D 1的中点,所以A 1B 1=2,A 1N =B 1N =22+12=5, A 1M =22+⎝⎛⎭⎫232=2103, B 1M =22+⎝⎛⎭⎫432=2133, MN =22+22+⎝⎛⎭⎫132=733, 所以该几何体中最长棱的长是733.。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7节空间向量与线面位置关系课件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7节空间向量与线面位置关系课件

设平面FBD的法向量为v=(a,b,c), 则vv··BF→→DB==00,,所以- 43aa-+23bc==00,, 取a=1,得v=(1,1,2), 因为E→C·v=(1,1,-1)·(1,1,2)=0,且 EC⊄平面 FBD,所以 EC∥平面 FBD, 即当点 F 满足EEFA=13时,有 EC∥平面 FBD.
是( )
A.α,β平行
B.α,β垂直
C.α,β重合
D.α,β不垂直
解析 ∵平面α的法向量与平面β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u·v=2×1+(-2)×2+2×1
=0,∴平面α,β垂直,故选B.
答案 B
5.设u,v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2,2,5),当v=(3,-2,2)时,α与β的 位置关系为________;当v=(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当v=(3,-2,2)时,由于u·v=0,即u⊥v,∴α⊥β;当v=(4,-4,-10) 时,由于v=-2u≠0,∴α∥β. 答案 α⊥β α∥β
(2)取 PA 的中点 M,连接 DM,则 M12,-1, 23. ∵D→M=32,0, 23,P→B=(1,0,- 3), ∴D→M·P→B=32×1+0×0+ 23×(- 3)=0,∴D→M⊥P→B,即 DM⊥PB. ∵D→M·P→A=32×1+0×(-2)+ 23×(- 3)=0, ∴D→M⊥P→A,即 DM⊥PA.
【训练2】 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和对角线的长
都等于a,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 (1)求证:MN⊥AB,MN⊥CD;
(2)求MN的长. (1)证明 设A→B=p,A→C=q,A→D=r.
由题意可知,|p|=|q|=|r|=a,且 p,q,r 三向量两两夹角均为 60°.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8节空间角课件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8节空间角课件
在△AEF 中,由于 EF= 2,AF= 2,AE=12PC=2.所以 AF2+EF2
=AE2,∠AFE=π2,
图1
则△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EF=π4.
因此异面直线 BC 与 AE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π4.
法二 如图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B(2,0,0),C(2,2 2,0),
E,F 分别为 BC,BB1 的中点,M,N 分别为 AA1,A1C1 的中点,
则直线 MN 与 E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3
1
A.5
B.2
3
4
C. 2
D.5
解析 (1)法一 如图,补上一相同的长方体 CDEF-C1D1E1F1,连 接 DE1,B1E1.易知 AD1∥DE1,则∠B1DE1 为异面直线 AD1 与 DB1 所 成角.因为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BC=1,AA1= 3, 所以 DE1= DE2+EE12= 12+( 3)2=2,DB1= 12+12+( 3)2 = 5,B1E1= A1B12+A1E21= 12+22= 5,在△B1DE1 中,由余弦定 理,得 cos∠B1DE1=22+(2×5)2×2-(5 5)2= 55,即异面直线 AD1 与 DB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5,故选 C.
+DG=2,FH=12AD=12×
3 2
AC=12
×
3 2
×4=
3.由勾股定理得 EH=
HG2+EG2= 22+( 3)2= 7,EF= EH2+FH2= ( 7)2+( 3)2
= 10.在△EDF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EDF=22+222×-2(×210)2=-14,所
以异面直线 AC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故选 B.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1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课件

浙江省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第1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课件

解析 如图1,在直观图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

Rt△ABE
中,AB=1,∠ABE=45°,∴BE=
2 2.
又四边形 AECD 为矩形,AD=EC=1.
∴BC=BE+EC= 22+1.
由此还原为原图形如图2所示,是直角梯形A′B′C′D′.
在梯形 A′B′C′D′中,A′D′=1,B′C′= 22+1,A′B′=2.
解析 (1)反例:由两个平行六面体上下组合在一起的图形满足条件,但不是棱柱. (2)反例:如图所示图形不是棱锥.
(3)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A时,把x,y轴画成相交成45°或135°,平行于x轴的 线还平行于x轴,平行于y轴的线还平行于y轴,所以∠A也可能为135°. (4)球的三视图均相同,而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且为等腰三角形, 其俯视图 为圆心和圆,正方体的三视图不一定相同. 答案 (1)× (2)× (3)× (4)×
直角三角形 直角梯形 半圆
旋转轴 任一边所在的直线 任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 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 直径所在的直线
3.三视图 (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 方、 正左 方、 正上 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 (2)三视图的画法 ①基本要求: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②在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要画成虚线.
3.空间几何体不同放置时其三视图不一定相同. 4.对于简单组合体,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
视图中,易忽视实虚线的画法.
诊断自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 (2)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 (3)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A时,若∠A的两边分别平行于x轴和y轴,且∠A =90°,则在直观图中,∠A=45°.( ) (4)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相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6
3.[P111T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 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的中点,则直线ON,AM的位置关系是_垂__直___.
123456
解析 以 A 为原点,分别以A→B,A→D,A→A1所在直线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 标系,如图所示.
123456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P104T2]设u,v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u=(-2,2,5),当v=(3,-2,2) 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__α_⊥__β_;当v=(4,-4,-10)时,α与β的位置关系为 _α_∥__β__. 解析 当v=(3,-2,2)时, u·v=(-2,2,5)·(3,-2,2)=0得α⊥β. 当v=(4,-4,-10)时,v=-2u得α∥β.
(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b是平面α内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n·a=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b=0.
2.空间中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方法 (1)利用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转化: 线线关系 线面关系 面面关系.
(2)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关系. 3.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或其补角). (2)用“向量法”求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锐角.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7 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课时作业
自主学习 深度剖析
1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PART ONE
知识梳理
ZHISHISHULI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 非零 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
(2)如图②③,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 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__|c_o_s_〈__n_1,__n__2〉__|_,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1与 n2的夹角(或其补角).
基础自测
JICHUZICE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C.垂直
D.MN在平面BB1C1C内
解析 以点C1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1B1,C1D1,C1C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于 A1M=AN= 32a, 则 Ma,23a,a3,N23a,23a,a,M→N=-3a,0,23a.
又C1D1⊥平面BB1C1C, 所以C――1→D1=(0,a,0)为平面 BB1C1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M→N·C――1→D1=0,所以M→N⊥C――1→ D1, 又MN⊄平面BB1C1C,所以MN∥平面BB1C1C.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则 A(0,0,0),M0,1,21,O12,12,0,N12,0,1, A→M·O→N=0,1,12·0,-12,1=0, ∴ON与AM垂直.
123456
4.[P104T2]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0,1,0),n=(0,1,1),则两平 面所成的二面角为__4_5_°__或__1_3_5_°. 解析 cos〈m,n〉=|mm|·|nn|=1·1 2= 22,即〈m,n〉=45°.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45°或180°-45°=135°.
123456
题组三 易错自纠
5.直线l的方向向量a=(1,-3,5),平面α的法向量n=(-1,3,-5),则有
A.l∥α
√B.l⊥α
C.l与α斜交
D.l⊂α或l∥α
解析 由a=-n知,n∥a,则有l⊥α,故选B.
123456
6.已知向量 m,n 分别是直线 l 和平面 α 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 cos〈m,n〉= -12,则 l 与 α 所成的角为_3_0_°_. 解析 设 l 与 α 所成角为 θ,∵cos〈m,n〉=-12, ∴sin θ=|cos〈m,n〉|=12, ∵0°≤θ≤90°,∴θ=30°.
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BAC=90°.点D,E,N分别 为棱PA,PC,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AB=2. 求证:MN∥平面BDE.
(1)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
(2)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
(3)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 (4)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 (5)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二面角的 范围是[0,π].( √ ) (6)若二面角α-a-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1,n2所成角为θ,则二面角α-a -β的大小是π-θ×.( )
2.(2010·浙江)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l⊥m,m⊂α,则l⊥α
√B.若l⊥α,l∥m,则m⊥α
C.若l∥α,m⊂α,则l∥m
D.若l∥α,m∥α,则l∥m
解析 对于A,由l⊥m及m⊂α,可知l与α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或在平面内 三种,故A不正确.B正确. 对于C,由l∥α,m⊂α知,l与m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异面,故C不正确. 对于D,由l∥α,m∥α知,l与m的位置关系为平行、异面或相交,故D不正确.
123456
2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PART TWO
师生共研
题型一 证明平行或垂直问题
1.(2018·台州调研)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棱长为 a,M,N 分
别为 A1B 和 AC 上的点,A1M=AN= 32a,则 MN 与平面 BB1C1C 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4.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按定义作出线面角(即找到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解三角形.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与 |a·n|
n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_|a_|_|n_|_.
5.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 面角的大小θ=〈_A_→_B_,__C→_D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