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图识图详解.ppt
合集下载
机械识图基础知识完整版本ppt课件
13
二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14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一、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应遵循两条原则: ⑴ 应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 ⑵ 尽可能反映零件的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当这些位置难以确定时, 应选择自然放置位置。
圆筒
凸台
轴承座的主视图选择
底板
图a中的滑动轴承座的位置既是加工位置,也是工作位置。从A向投射得到如图b的主视图,从B向投 射得到如图c的主视图。比较可知,选择A向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较好。
30°
R15
基准
(点)
线
基准 (轴线)
基准 (端面)
基准 (对称面)
基准 (底面)
面
21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2.尺寸基准的种类
a 设计基准
从设计角度考虑,为满足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对其 结构、性能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准。
10 C
D
30
M8× 0.75
(辅 助 基 准 ) E
10 12
4 0±0 . 0 2 58 6 + 1 6 0 .0 2 7
它的作用:
1、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 2、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 3、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
3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2.完整的尺寸:表达形状大小和各部分的相对位置。 3.技术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
文字说明。 4.标题栏: 名称、数量、材料、图号、签名等。
图纸幅面是指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基本幅面代号有A0、A1、A2、A3、A4五种。 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尺寸 mm
机械制图-零件图ppt
*
7.3.3 叉架类零件
*
叉架类零件分析
*
结构特点
此类零件由铸造或模锻制成毛坯,经机械加工而成。结构大都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工作部分、支承部分和连接部分。其上常有凸台、凹坑、销孔、螺纹孔、和成型孔等结构。
表达方法
1.零件一般水平放置,选择零件形状特征明显的方向作为主视图。 2.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1~2个基本视图将零件的主要结构表达清楚。 3. 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表达零件上的凹坑、凸台等。筋板、杆体常用断面图表示。用斜视图表示零件上的倾斜结构。
主视图的摆放位置--
*
加工位置原则
符合加工位置原则`
加工位置
主视图的位置尽可能与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所处的位置一致,方便工人加工时看图。
加工轴
工件旋转
车床
车刀移动
3.其它视图的选择
*
一个零件,主视图确定后,还需要多少其他视图才能表达清楚呢
问 题
根据具 体情况 具体分 析
在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优先选用基本视图。
端盖
齿轮
键
轴套
滚动轴承
端盖
轴
轴系分解图
⑵ 选择主视图
*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 必要时,加局部放大图。
加工位置 轴线水平放置。
A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套零件
*
表达键槽形状
表达键槽深度
表达开口槽情况
主要表达内部结构情况
7.3.2.轮盘类零件
*
结构特点
第七章 零件图
*
1.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解析PPT课件
长: L 中等:N 短: S
右旋不标注 左旋要标注
M 20 ×2 -5g6g - S - LH 左旋
普通螺纹
短旋合长度
大径d=20
顶径公差带代号
螺距P=2 (细牙)
中径公差带代号
外螺纹
第30页/共35页
2)梯形螺纹螺纹 标记与普通螺纹类同
- - - 螺纹特征 公称直径×导程
代号
(P螺距)
中径/顶径公 差带代号
将外螺纹竖放,右旋螺纹的可见螺旋线左低右高。左旋螺纹左高右低。
工程上常用右旋螺纹。
第14页/共35页
11.2.1.3 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画法
牙顶(底)轮廓线用粗(细)实线表示.
第15页/共35页
大径d 小径d1
外螺纹的画法
表示牙底的细 实线画入倒角 牙顶画成粗实线 牙底画成细实线
不剖
螺纹终止线,粗实线 牙顶圆画粗实线圆
第12页/共35页
双线螺纹
4、螺距和导程
螺距
导程=线数×螺距 螺距
单线螺纹
多线螺纹
螺距: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导程:沿同一条螺旋线转一周,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单线螺纹:螺距=导程
多线螺纹:导程= 线数×螺距
第13页/共35页
5、螺纹旋向
右
左
旋
旋
右旋螺纹: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 左旋螺纹: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
准
管螺纹
螺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纹
梯形螺纹 传动
螺纹 锯齿形螺纹
第25页/共35页
1、普通螺纹(M)
• 常用的连接螺纹,螺纹特征代号为M。
• 牙型为三角形,牙型角为60°;
机械制图 零件图教学课件 (共94张PPT)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图10-16 轴承盖零件图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这类零件的毛坯为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作位置画出。一般需要两个视图,即主视图和左视图。根据结构特点,当视图具有对称面时,可作半剖视;当无对称面时,可作全剖或局部剖视。其他结构形状如轮辐和肋板等可用移出断面或重合断面表达,也可用简化画法表达。3.叉架类零件 图10-17所示的托架以及各种杠杆、连杆、支架等属于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结构较复杂,需经多种加工,主视图主要由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来确定。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用斜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内外形状和细部结构。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在部件或机器中的作用而确定的。但是铸造及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正确绘制图样,必须对一些常见的工艺结构有所了解。一、铸造工艺结构1.拔模斜度 为了在铸造时便于将铸件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拔模的方向设计出1°~3°的斜度,称之为拔模斜度,如图10-3(a)所示。拔模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以不画出,如图10-3(b)所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形式和注意事项1.尺寸标注的形式根据尺寸在图样上的布置,尺寸标注有下列三种形式。1)链状式 链状式就是把尺寸依次注写成链状,如图10-20所示。链状式常用于若干相同结构之间的距离、阶梯状零件中尺寸要求十分精确的各段尺寸以及用组合刀具加工的零件尺寸等的标注。
图10-20 链状式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坐标式 坐标式就是各个尺寸从一个事先选定的基准注起,如图10-21所示。坐标式用于需要从一个基准定出一组精确尺寸的零件的标注。3)综合式 综合式是链状式与坐标式的综合,如图10-22所示。综合式应用最为普遍。
图10-16 轴承盖零件图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这类零件的毛坯为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作位置画出。一般需要两个视图,即主视图和左视图。根据结构特点,当视图具有对称面时,可作半剖视;当无对称面时,可作全剖或局部剖视。其他结构形状如轮辐和肋板等可用移出断面或重合断面表达,也可用简化画法表达。3.叉架类零件 图10-17所示的托架以及各种杠杆、连杆、支架等属于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结构较复杂,需经多种加工,主视图主要由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来确定。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用斜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内外形状和细部结构。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在部件或机器中的作用而确定的。但是铸造及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正确绘制图样,必须对一些常见的工艺结构有所了解。一、铸造工艺结构1.拔模斜度 为了在铸造时便于将铸件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拔模的方向设计出1°~3°的斜度,称之为拔模斜度,如图10-3(a)所示。拔模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以不画出,如图10-3(b)所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二、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形式和注意事项1.尺寸标注的形式根据尺寸在图样上的布置,尺寸标注有下列三种形式。1)链状式 链状式就是把尺寸依次注写成链状,如图10-20所示。链状式常用于若干相同结构之间的距离、阶梯状零件中尺寸要求十分精确的各段尺寸以及用组合刀具加工的零件尺寸等的标注。
图10-20 链状式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2)坐标式 坐标式就是各个尺寸从一个事先选定的基准注起,如图10-21所示。坐标式用于需要从一个基准定出一组精确尺寸的零件的标注。3)综合式 综合式是链状式与坐标式的综合,如图10-22所示。综合式应用最为普遍。
机械制图零件图1PPT课件
第九章 零 件 图
§9-1 视图选择
.
1
第9章 零件图
一. 零件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
2
2、一般零件的分类
轴套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箱壳类零件
.
3
二、 零件图的内容
1、什么是零件图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2、零件图的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全部尺寸
.
8
.
9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轴以加工位置安放,因 此轴线应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 结构。
.
10
.
11
.
12
.
13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
14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
15
2、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
9.5 极限与配合及其标注
6
2、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1) 分析零件的功用 、形体结构 和加工
方法 。
(2)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的选择:
能清楚地表达形体的主 要形状特征
加工位置(轴、盘类) 零件的安放 位置: 工作位置(支架、壳体类)
.
7
四、实例分析
1、轴类零件
⑴ 分析形体结构 为了使轴上的零件能固定及定位,其形状结构 一般为阶梯形,并有键槽、倒角 、退刀槽和砂轮 越程槽等结构。
表示M12×1的轴线对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1mm, 即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1mm,且与 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
§9-1 视图选择
.
1
第9章 零件图
一. 零件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
.
2
2、一般零件的分类
轴套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箱壳类零件
.
3
二、 零件图的内容
1、什么是零件图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
2、零件图的 内容
1. 一组视图
2. 全部尺寸
.
8
.
9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轴以加工位置安放,因 此轴线应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 结构。
.
10
.
11
.
12
.
13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
14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
15
2、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
9.5 极限与配合及其标注
6
2、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1) 分析零件的功用 、形体结构 和加工
方法 。
(2)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的选择:
能清楚地表达形体的主 要形状特征
加工位置(轴、盘类) 零件的安放 位置: 工作位置(支架、壳体类)
.
7
四、实例分析
1、轴类零件
⑴ 分析形体结构 为了使轴上的零件能固定及定位,其形状结构 一般为阶梯形,并有键槽、倒角 、退刀槽和砂轮 越程槽等结构。
表示M12×1的轴线对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1mm, 即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1mm,且与 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