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
师德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校领导、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于师德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我们的责任是引领学生走向成长和成功。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尊重学生意味着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避免把学生囿于成绩和标准化的要求中,而是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
待生如友意味着我们要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系。
我们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论他们的成绩和背景如何。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信任。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
当然,尊重学生和待生如友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迎合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我们要以专业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我们要尊重学生,待生如友,也要自我要求做到善尽教育责任。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要做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让他们通过我们的用心和付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是一种师德的要求,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尊重和友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谢谢大家!。
宽容包容师风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

宽容包容师风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育领域,师风的建立对于学生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宽容和包容是一种积极的师风,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建立宽容包容的师风,以促进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一、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应该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
当学生有疑问、困难或者意见时,教师应该积极倾听,给予耐心的回应。
不论问题大小,都应该给予重视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这样的宽容和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接纳不同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接纳不同的学习方式。
相比于一味追求成绩,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排斥和批评学生的不同方式只会让学生失去自信,降低学习动力。
相反,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尊重学生的背景与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环境,具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背景与差异,不盲目去评价和批判。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理解和包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宽容和包容,教师能够建立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应随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通过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得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升。
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习充满挑战与困难,学生常常面临各种挫折与压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鼓励学生坚持努力,克服困难。
通过用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学生能够培养坚韧的意志,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师德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我的师德演讲。
我的演讲主题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相信,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秉持的价值观。
首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要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其次,倾听学生的声音。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对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我们要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再次,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成长。
我们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最后,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教师形象。
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令学生尊重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做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不仅在教学上取得好成绩,更要在人格上取得更高的造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爱。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坚持。
我希望能与你们建立真诚而亲密的关系,共同进步和成长。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一个富有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谢谢大家!。
2024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模版(3篇)

2024年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感悟模版通过近期我校举办的师德师风学习研讨交流会,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家百年大计的核心,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师德,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则代表教师行业的风尚与精神面貌。
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都是师德的体现。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如古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揭示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
只有关爱学生,教师才能依法执教,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才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力以赴地教育学生;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育家曾言:“教育中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
”教师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正在成长的孩子,而非冷冰冰的产品。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就是塑造他们的灵魂,而忽视学生则可能毁掉他们的人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关爱。
尽管我不能像太阳一样照亮每一个角落,但我会像母鸡呵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位学生。
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教师付出关爱却未必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言:“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真正的挑战。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关键,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应是既是导师又是朋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
学生更倾向于喜爱有爱心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平等对待、关爱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这是心理需求。
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需转变角色,摆脱传统师道尊严的束缚,解放思想,学会倾听、理解、宽容、欣赏、赞美和交流,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伙伴、引导者和鼓励者。
师德不仅是理论教育,更是一种精神体现和实践行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内涵。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的师德演讲稿范文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的师德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
深知作为学生们的引路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谈谈怎样做一个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的好老师。
首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优缺点。
我们应当尊重这些不同,鼓励学生发挥自
己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其次,我们要真心关心学生,待他们如友。
只有建立起真诚、信任的关系,学生才会
愿意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倾听、理解、鼓励,
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
最后,作为老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进步,以优秀的品质和态度影响学生。
只有自己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才
能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
尊敬的各位,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的每一次言行都对学生有着深远
的影响。
让我们发扬师德精神,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用真心和爱心去教育引导学生,共同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铸就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7篇

【导语】师德师风对⼀个教师来说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动的标杆,教师的⼀⾔⼀⾏、⼀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
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以下是⼼得体会频道整理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得体会7篇,欢迎参考。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得体会篇⼀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
育⼈先树德,教师只有树⽴好⾃⾝的形象,才能真⼼、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
透过这⼀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有了⼀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的使命感和职责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常的教学⾏为,努⼒做⼀个懂法、守法、护法的⼈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群众学习与个⼈⾃学相结合的⽅式,从多层次、多⾓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事迹。
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性,认识到我的⼈⽣价值。
作为⼀名教师,我应当为⼈师表,做学⽣的楷模,要不断提⾼⾃⾝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应履⾏的职责。
透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觉地把学⽣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就应的,事实上,学⽣是⼀个活的“⽣命体”,他们有属于⾃⼰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喜爱,然⽽调⽪的学⽣也并⾮⼀⽆是处。
作为⼀名教师要有⼀副“放⼤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上的闪光点。
以“点”带⾯促进学⽣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克服⾃⼰的不良情绪,沉下⼼来,静下⼼来去教育每位学⽣,要学会⽤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
和优秀教师相⽐,我⽬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
在教学⽅⾯⾸先要把学⽣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的教育深受学⽣喜爱,家长认可,做⼀个⼈民满意的教师。
透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的不⾜。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和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育人重任。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我相信只有真正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尊重学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起点和根本。
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更是我们的育人对象。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需求和成长轨迹。
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并接纳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关怀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其次,待生如友,意味着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要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
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宽容和关爱,不仅要是他们的老师,更要是他们的朋友和倾诉的对象。
只有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成长。
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可以过分宽容和纵容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要有明确的底线和标准,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我们要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使命,将师德师风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
我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
只有我们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升,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这是我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和坚守。
我相信只有我们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成长。
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师德师风: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作为一位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石,更是我们肩负起培养学生的使命的起点。
作为学生的导师,与学生相处应当以尊重为基础,待生如友。
首先,尊重学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兴趣爱好和潜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论他们是优秀的、普通的还是稍显困难的学生。
尊重不仅是指体面地对待学生,更是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真诚的关怀和支持。
只有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真正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待生如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当我们用友好、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他们会对我们产生更强烈的亲近感,愿意与我们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我们需要与学生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和思考的机会。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与学生交流他们的学习进展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问题,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只有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他们从内心真正地喜欢学习。
最后,尊重学生、待生如友也是我们塑造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贵的人才,我们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规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师德的思考和观点。
师德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而在我看来,尊重学生并用爱沟通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尊重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我们要抛开成见和刻板印象,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意味着认可他们的每一种才能和潜力,包容他们的不足和错误。
只有真正尊重每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提升自我价值。
其次,师德要求我们用爱去沟通学生。
爱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唤醒学生内心的最强力量。
我们要用心去理解每个学生,积极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使教育更为有效。
同时,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被喜爱。
这样一种爱的沟通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实现完全的个人发展。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他对学生们总是充满耐心,从来不会用严厉的语气去指责他们。
他会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并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们不再畏惧教室,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位老师的付出带来了惊人的效果,学生们的自信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为了积极向上的人,他们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这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去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才。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尊重和爱护每个学生,用爱去进行沟通,我们必将收获真挚的友谊和成功的师生关系,也将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谢谢大家!。
教师演讲稿:宽容

教师演讲稿:宽容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宽容。
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品质,它能化解矛盾,增进妥协,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爱。
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让它成为我们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宽容是一种包容心态。
包容,就是接受不同的意见、观点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接受不同的学生,尊重他们的背景、文化和思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成功地完成学业。
其次,宽容是一种包容心态。
宽容,就是容忍别人的过失、错误和缺点。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行为。
有时候,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会引起我们的愤怒、不满或不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置学生于不顾。
相反,我们应该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失,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改正。
我们还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耐心的引导,鼓励他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发挥他们的潜力。
最后,宽容是一种宽阔的胸怀。
宽阔的胸怀,就是容纳不同的人和事。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各异,时常会给我们带来挫折和波折。
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也不能让自己陷入情绪的泥潭中。
相反,我们应该用宽阔的胸怀接受挑战,去认真分析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带领学生共同进步,让他们在与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得到成长和成功。
针对以上的宽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教育特长,以更好地服务学生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人生成功铺平道路。
感谢大家的聆听。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强化宽容的品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肯定能够看到学生从学业中得到的成就,也能够合理地改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算尊重学生呢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算尊重学生呢?教师尊重学生最起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尊重学生的人格。
人格尊严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教师,不仅不能认为学生是小孩子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且应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时刻顾及学生的人格尊严。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教育、感化了一个顽皮的学生;魏书生从不叫有错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挨训,不让孩子声泪俱下地读检讨.2、尊重学生的权利。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
要做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着眼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把学习主体、学习主人应该拥有的权利还给学生们。
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做到目中有人,以人为本。
如果我们连学生最基本的权利都不尊重,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权利,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到发展。
3、尊重学生的兴趣。
我们教师在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
我们对学生各人的兴趣应该尊重,并表现出对学生兴趣的重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在自己兴趣领域里勇敢探索。
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兴趣得到老师的尊重和鼓励,他们也会从内心感激老师,认为老师是真正可亲可敬之人。
在期末阶段我们进行的班歌比赛中,学生的歌艺得到了肯定。
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选择歌曲的时候我完全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只是对内容做了简单的把关。
是他们喜欢的,所以学得起劲,唱得尽兴。
而且从心理感谢老师对他们的这、支持。
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对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大有帮助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
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实用五篇

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实用五篇教育新理念的心得体会 1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学*了教育新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下面是我对这次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教师要学会尊重、宽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
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等、*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二、对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环节比较完美、课后布置一些作业就是一节好课。
至于学生能否学到多少有用知识、能力能否提高却不在思考之列。
若按这种教学,表面上看是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正所谓拉“素质教育”之大旗,做“应试教育”之虎皮。
为此,我通过不断的学*,才真正的认识到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的含义。
因为知识才是人们真正的认知的结果。
而知识的学*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太注重认知结果的教学了。
2023年《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3篇

2023年《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3篇《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篇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大凡有思想、很健康的人,大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被人欣赏,被人尊重的情绪。
作为从事教育的我们要经常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给学生一个灵动的眼神,给学生一句真诚的赞美,给学生一个关注的点头……尊重是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自尊、尊人的为人方式,它崇尚平等与宽容,与占有、攻击、暴力、贬损、伤害等消极心态与行为是相互对立的。
尊重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新世纪汉语大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重视、尊敬看重;(2)常用做承认失败或表示顺从的一种谦卑态度;(3)自重,对自我的尊重。
《现代汉语词典》对“尊重”的定义是:(1)尊敬或重视(个人、集体或有关的抽象事物,如意见、权利等);(2)庄重(指行为)。
尊重,顾名思义,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
指个体对客观现实具有生命意义的心理反映,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学生才能信任教师。
当今的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
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例如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了解他们对学校的期望等。
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又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
师生沟通的技巧

师生沟通的技巧师生有效沟通是保证课堂效果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教师一定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亲近,掌握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用亲情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师生沟通的技巧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
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
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学生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架子,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需要和期望价值来考虑问题,而不能想当然,不能用自己当中学生时的想法来简单地代替当今中学生的想法。
班主任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班主任吐露心底秘密,班主任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二、民主地处理问题,给学生“辩护”的权利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
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为什么不能谁正确就听谁的呢?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
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邹艳奉献指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
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爱学生的心。
就像蜜蜂,满怀感情地为别人采蜜,自己却不计任何回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亲爱的教师们,那么如何才能配得上这么高尚的词语?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要秉持奉献之心。
让我们一起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好自己的爱心之路。
一、爱学生,教师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
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
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
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
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教书育人是老师本职工作

教书育人是老师本职工作,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怎样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呢?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一线工作我总结如下:首先,尊重孩子,才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尊重孩子的自尊。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对学生的情绪、情感都会起到持久铭刻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随意说出有伤学生自尊的话。
我们如果总是批评、指责学生,以否定的态度对待他们,那样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很笨、很差,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
这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和自由活动的场所。
我们教师还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教师应充当的角色不是命令者,而应该是以一位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
教师应尽量去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们自发地组织活动或许比教师强迫他们做某件事的效果强百倍。
尊重孩子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视细小的环节,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情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使孩子感到老师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尊重、爱护、信任孩子,认认真真地评价孩子们行为,亲切和蔼地对待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头走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其次,一名好的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冰心老人说过:“因为有了爱才有了世界”。
也曾经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不算真正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师不是真正的教师。
”教师必须放弃一切私心杂念真心的去爱孩子,要对孩子付出真爱。
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让爱只围绕着那些优秀的孩子,要知道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
以教师的爱心来培育孩子的爱心,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为自己最大的收获。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

师德演讲稿范文: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学生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爱去沟通学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和良好关系。
今天,我将从尊重学生这一重要方面来谈一谈师德。
首先,尊重学生是理解学生的前提。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一颗尊重的心去理解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权利,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其次,尊重学生是关心学生的体现。
我们应该从心灵上关心每个学生,并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绩。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最后,尊重学生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动力。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尊重学生,用爱沟通学生,是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真心待人,关爱学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每个学生都能在心灵和知识上得到满足与成长。
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师德师风演讲稿: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师德师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包括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以友善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长处和需求,并尊重他们的独特之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兴趣和梦想。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要,并且给予他们尊重和信任。
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待生如友,意味着我们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倡导学生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待生如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学生的要求和要求。
相反,我们应该保持恰当的严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纪律和道德修养。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处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最后,我想用一句名言来总结我的演讲:“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学生,待生如友。
”只有尊重学生,我们才能够唤起他们内在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只有待生如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关系,促进他们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尊重学生、待生如友的好老师,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谢谢大家!。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去感化学生,以情去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宽容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鼓励。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教学中要如何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宽广的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犯错或者不懂得某些知识时,教师应该首先学会宽容,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犯错而责骂他们,而应该用耐心和理解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改正。
只有宽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教学要用心感化以情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用心感化学生,以情去教育。
教师要用心去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教育是一种感化,教师要善于启示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
只有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育,提高学习成绩和人格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多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用真心去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只有真心地关心学生,才能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才能让教育更加有效。
教学中要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是教师们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学会宽容,用心感化以情教育,让教育更加有温度,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滋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
心理学家罗伯特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而言。
”创新教育,意在教育中以一种自由和谐的人文理念,科学地为创造力的迸发提供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它恰如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为潜在的创造力的种子的萌芽与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
而教育氛围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赞美,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学会尊重
于永正老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就是我们教师卸下在孩子面前的“高大”形象,用心去看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在孩子纯净的眼眸中,世界是一首诗,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我们班有一位被同学称为“捡垃圾”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喜欢在路上捡一些瓶子、罐子,大家都以为他在卖废品,挣一些零用钱。
我找到他问到他这些情况时,他只是笑笑。
看着他的表情,想着他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境,便提出到他家家访。
当我跨入他的房间时,我顿时被一些非常“昂贵”的装饰品吸引住了,雪碧瓶做的花篮,酸奶瓶做的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霎时间我明白了,一个个被人们视为的废品在他手中神奇地成为了艺术品,多么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啊!
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一缕阳光,一片绿叶,一只小鸟都会引起孩子的遐想,他们会发现、会思考、会探索、会创新。
幼小的身体里漫溢着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生活充满智慧和热情。
因为尊重,我们发现;因为发现,我们鼓励。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
细小的创造行为因为得到及时的发现与鼓励才能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点点滴滴地萌芽。
创新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爱探索、爱创新,作为老师“蹲下来”会使我们放下权威,俯下身来,会使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拿出理解和尊重,同他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捕捉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获得创新的乐趣。
二、学会宽容
宽让能够,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宽容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又是创造的前提。
纪伯伦说:“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孩子,却无从把你们的思想给予孩子,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
”创新教育,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给予孩子心灵和思想的充分自由。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正在低头画写什么,走到他身边一看,原来他正在画我的速写,画得有些夸张。
当他猛然发现后,感到很害怕,用手掩盖。
我没有大发雷霆,只是朝他示了一个眼神让他收起来。
自此以后,那个学生上课再也没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画的画多次获奖。
升入中学后,每学期还给我寄一张画。
这看似“示弱”的举动,却有效得“征服”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宽容。
宽容,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
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热爱。
”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也部可能每个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对学生的学习中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我们应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思考,要学会理解和科学地引导,不要让他们置身于成人经验世界的“应该”和“不应该”中,过分严厉会扼杀孩子活泼的天性,束缚孩子的创造天赋,使孩子无所适从,没有主见,他们的创造意识就会在各种顾虑和经常不断的失败体验中泯灭。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只有拥有了宽容的心态,解放儿童的教育理想才能实现。
因为在解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很多错误需要我们宽容。
因此,对待学生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含蓄的方式能达到我们教育目的,不至于使学生遭受到痛至心处的伤害,那么不妨让我们多些宽容,少些惩罚,结局也许更完美。
三、学会赞美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是师爱的表现。
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
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
我班有一位调皮好动表现极差的学生,每上一课都让老师头疼。
一次写字课,写“永”字时,我讲了“永”字书写的有些知识,其他同学都写不好,而他却写得有几分神似。
我及时抓住机会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了他,当时他很自豪。
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我都及时鼓励。
渐渐地一些不良习惯改掉了,而且写字时能触类旁通,很有成绩。
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鼓励和赞美学生,他首先就是一个美好的发现者,能看到学生的优点。
我们都知道,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他这方面不行,别的方面就可能比别人强,即使是最差劲的人也有优点,即使是很完美的人也有缺点。
你的眼睛盯住了什么,就肯定能看到什么。
如果你带着欣赏、赞美的眼光,带着审美的心情去看一个人,就必定能从他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这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
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
生活和人生需要赞美,孩子们需要热情鼓励。
我们应当学会赞美,一个善于把赞美献给每一个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时刻快乐、幸福的人。
如果说尊重是为了发现孩子身上的创造性,那么宽容便是为了保护,赞美便是为了鼓励;如果说尊重走进孩子创造心灵的桥,那么宽容就是给他空间,而赞美就是给他舞台。
创新至上,创新就是真理。
教师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赞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思索,大胆地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