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课程编码:207101038学分:4
适用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学时:60
编写执笔人(含企业人员):
编写日期:2015.05.25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
审定日期:2015.05.30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本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先期课程,其后续课程为《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二)课程定位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三年(两年)制高职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金融、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财务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管理类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进行经济论文等材料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成本控制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职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具体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和建筑行业中的经济关系教学,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是需要结合各专业领域的经营运作进行的,结合各专业中的房地产估价、物业财务管理、工程成本会计及成本控制,利用工作报表、建筑项目沙盘来进行。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供求关系进行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基本性质、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分析技能。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并积极调动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此课程的学习内容,应注重学生对经济关系的分析能力,强调联系建筑行业
经济生产运作的重要性,主要培养学生认知、系统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认知主要表现在微观与宏观两部分,是对本课程理论框架熟悉,准确理解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西方经济学导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产品市场均衡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系统归纳主要表现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相对性,系统分析内外部环境,归纳相应的关系模型。逻辑推理主要表现在经济模型的正确使用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方面。
本课程共开设60学时,其中实践20学时。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市场上商品的供求规律及均衡价格的形成原理;
(2)能够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解决消费决策问题;
(3)能够进行生产者行为与决策分析;
(4)运用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解决收益与利润分析问题;
(5)掌握四种市场类型及每种市场结构中厂商均衡分析;
(6)学会运用分配理论分析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7)学会国民收入指标核算指标的运用与核算方法;
(8)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
(9)学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调控时的应用及其配合使用;
(10)掌握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1)掌握300个左右专业词汇和短语。
(二)技术技能目标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
(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 通过指定学习内容和课外阅读,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作业等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 通过完成各类项目任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锻炼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课程主要围绕农业项目开展教学:农业项目管理、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项目评估与决策、项目整体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课程安排于第四学期,以一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知的基础上,共30课时,周课时3;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课程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