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

孙逢春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过去是老年人多发,现在病情逐步出现在年轻化。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心脑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是由于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即动脉硬化。从正常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搏管狭窄,需要十余年到几十年的时间的漫长过程;但从无症状的动脉硬化到有症状的动脉硬化,如冠心病或脑卒中,只需要几分钟。很多病人没有预防措施,所以死亡率很高。

主要介绍: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如:偏瘫,肢体麻木及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

常见的脑血管病大致可以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

缺血性脑血管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血管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机制和病因

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常见的病因有:

1、血管壁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

(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

(2)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1)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

(2)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脑血管疾病有关的致病危险因素有:

1、年龄。

2、持续的高血压。

3、心脏病。

4、糖尿病。

5、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和高血脂。

6、吸烟。

7、其他(口服避孕药、遗传倾向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 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小碎片散落在血液中,或为微栓子,进入脑循环造成局灶性小梗塞,出现一过性偏瘫、单瘫、感觉缺失、失语、失明等,持续时间短暂,数秒或数分钟缓解,一般24小时内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2、脑血栓形成:起病缓慢,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而造成

局灶性脑梗塞,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多在夜间休息或晨起时发现身体上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60~70岁为发病高峰。症状可于数小时甚至1~2天内加重,以后逐渐恢复。

3、脑栓塞:起病急,多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身体功能障碍。如偏瘫、单瘫、失语等因脑外血凝块(血栓碎块)或空气、脂肪、寄生虫卵等,随血流进入脑部,造成急性栓塞,形成局灶性梗塞,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及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其瓣膜赘生物脱落成为栓子,造成脑栓塞。最为常见。

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以下两种:

1、脑出血:多由于动脉硬化形成的微动脉瘤破裂,形成脑内血肿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在内囊,因此常见的体征为病灶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有时出现同向凝视麻痹。如血肿发生在脑桥或小脑则将出现脑干或小脑损害的体征,如血肿破入脑室到将出现去大脑强直及脑干受损的体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先天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脑血管疾病患者,经头颅CT或MRI的影像检查可发现明显病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TIA患者检查时结果可能正常。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常于24小时或48小时再行检查可发现病灶。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去积极治疗,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具体治疗。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主要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做好患者心理上的疏导工作,指导患者做好三级预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着重讲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而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卒中的内在危险因素,并对典型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戒烟、限酒,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减肥等

二级预防:亦称“三早”预防,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是针对疾病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预防因该病而导致的残疾和功能障碍,延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对于已发生过卒中的患者,要面临着复发风险,发生卒中后需要终生接受二级预防,以防卒中再发。

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针对患者患病后因疾病而导致身体上的伤残,积极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和促进功能恢复,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降低病死率。以及尽可能恢复或补偿患者缺损的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谢谢大家,如有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