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治疗临床路径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治疗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def5c9e915f804d2b16c1e6.png)
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ICD-10:B16.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第8卷第6期324页),《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临床诊疗指南1. 符合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1)血清HBsAg阳性;(2)血清HBVDNA阳性或 HBV DNA聚合酶阳性; (3)血清抗-HBcIgM阳性;(4)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
且排除合并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
2.符合急性肝炎诊断标准:包括有流行病学史,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程在半年以内,既往无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V携带史,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急性肝炎。
3.符合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血清胆红素>17.1u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第8卷第6期324页),《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临床诊疗指南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禁酒)。
2.药物治疗:保肝及支持、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25-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16.901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血清学指标,HBV-DNA定量、HBVM定量;感染性疾病筛查(艾滋病、梅毒等)。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
![100个临床路径汇总病种](https://img.taocdn.com/s3/m/ea57847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e.png)
临床路径,病种肛肠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骨伤科风湿科1肛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痔(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暴聋(突发性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肺痨(耐多药肺结核)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9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0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1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中医临床路径12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3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临床路径14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15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6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7胫腓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8股骨颈骨折(无移位和轻度移位)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19痿证(脊髓损伤(不完全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0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3孟氏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4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5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6骨痹(膝关节僵硬)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7骨痹(骨关节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29痛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0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消化内科感染科外科妇科神经内科31胃脘痛(慢性胃炎)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32胃缓(胃下垂)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3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轻、中度)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4胃疡(消化性溃疡A1期、A2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5泄泻(急性肠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6血脱(上消化道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7肠结(不完全性肠梗阻(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为主))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8积聚(代偿期肝硬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39肝积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0肝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1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2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43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4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5下肢静脉曲张(行手术治疗)临床路径46月经过多症(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7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48盆腔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49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0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1滑胎病(习惯性流产,且目前已怀孕)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2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53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4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5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卒中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6头痛(偏头痛)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7面瘫(面神经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8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59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0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病种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儿科61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2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3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64帕金森病的中医临床路径(试行)65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6眩晕(周围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67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Ⅲ级慢性稳定期))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69心悸(心律失常)中医临床路径70血浊(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71心悸(室性早搏)中医临床路径72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3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4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75石淋(输尿管结石)实施性中医临床路径76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路径77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78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79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80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1小儿股骨干骨折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3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重型)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5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临床路径86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87卵巢癌(癥瘕)中医临床路径88食管癌术后(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III期)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89胃癌(晚期不能手术,或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姑息化疗+中医治疗临床路径90原发性肺癌手术+中医药治疗临床路径眼科内分泌科临床路径,病种肿瘤科919293949596979899100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晚期乳腺癌化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前列腺癌(去势术后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非手术)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胃癌术后辅助化疗(行胃癌根治术后,需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结直肠癌(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的住院患者)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食管癌(非手术)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f935f4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3.png)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11.02•【文号】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0]53号•【施行日期】2010.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0〕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工作安排》中的有关要求,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我局研究制定了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等肛肠科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肛肠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时参照执行。
请各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试点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在我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试点中医医疗机构具体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和建议反馈我局医政司。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董云龙崔咏梅电话:************59957977二○一○年十一月二日附件: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成脓期(3)溃破期3.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
![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e2c80b1ddccda38376bafe4.png)
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CD-10:B16.901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5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4乙型病毒性肝炎。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1.既往无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近6个月内可能有输血、不洁注射史、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HBsAg阳性等危险因素暴露史。
2.急性起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恶心、厌油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无自觉症状),尿色正常或为浓茶色。
3.血清ALT显著升高,T-BiL>17.1μmol/l或正常,血清HBsAg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和(或)抗HBc IgM 阳性可诊断。
如急性期HBsAg阳性,恢复期HBsAg转阴、抗HBs转阳也可诊断。
4.对高度疑似病例,也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的.HBcAg和(或)HBsAg,或用原位PCR检测肝组织中的HBV DNA作出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为主。
2.一般治疗: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
急性期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
3.对症支持治疗:(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①非特异性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②降酶药物:甘草酸制剂等;③退黄药物:腺苷蛋氨酸等。
(2)中医中药。
(3)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
4. 对病情进展者需要加强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监测,肝功能衰竭者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16.901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5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4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病科临床路径
![肝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2aa592c5022aaea988f0f0f.png)
丙型肝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丙型肝炎(二)诊断依据。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②.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③.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 阳性。
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②.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
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BV 、HI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③.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④.肝硬化与HCC: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⑤.混合感染: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
我国HCV与 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⑥.肝脏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患者。
感染科-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
![感染科-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a6f76e049649b6649d7471e.png)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二零零九年七月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说明1、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1(适用于不接受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2(适用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3(适用于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方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患者告知书6、肝穿剌活检术知情同意书7、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ICD10:B18.1.08)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2005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分类及诊断要点:1、HBeAg 阳性乙型肝炎慢性轻度(1)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2)有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和体征,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肝区隐痛和(或)肝大等;(3)肝功能指标异常:A 正常2倍≤ALT(IU/L)≤正常10倍;B 正常≤总胆红素(umol/L)≤正常2倍;C ALT≤正常2倍者,肝组织检查:G≥2。
上述仅1或2项指标异常。
但白蛋白≥38 g/L、A/G≥1.4,血清蛋白电泳γ≤2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70%,胆碱酯酶(CHE)>5400 U/L。
(4)血清HBsAg 、HBVDNA和HBeAg 阳性,抗—HBe阴性。
2、HBeAg 阴性乙型肝炎慢性轻度(1)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2)有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和体征,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肝区隐痛和(或)肝大等;(3)肝功能指标异常:A 正常2倍≤ALT(IU/L)≤正常10倍;B 正常≤总胆红素(umol/L)≤正常2倍;C ALT≤正常2倍者,肝组织检查:G≥2。
上述仅1或2项指标异常。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c44b735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c.png)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缓和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肝病科临床路径相互资料
![肝病科临床路径相互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b9f16b4afe04a1b171de79.png)
丙型肝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丙型肝炎(二)诊断依据。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②.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③.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 阳性。
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②.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
HCV 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BV 、HI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③.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④.肝硬化与HCC: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⑤.混合感染: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
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肝炎(肝脏炎症)中医临床路径
![肝炎(肝脏炎症)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438a1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f.png)
肝炎(肝脏炎症)中医临床路径
引言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
中医在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临床路径,下面将简要介绍中医在肝炎中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1. 中医辨证
中医将肝炎归为"肝病"范畴,注重辨证施治。
根据不同病情,中医会判断病情属于哪种中医辨证类型,如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等,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
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肝炎。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柴胡、山楂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进行药物治疗。
3.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于肝炎的康复十分重要。
中医建议患者要注意
饮食,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蔬菜等,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4. 调理情绪
中医强调身心相互关联,情绪对于疾病的影响非常重要。
中医
师会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促进肝
脏的康复。
5.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对于部分肝炎患者,中医师
可能会采用针灸治疗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的流通,提升免疫力,
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结论
中医在肝炎的治疗中拥有独特的临床路径,通过辨证施治、药
物治疗、饮食调理、调理情绪和针灸治疗等方式,能够帮助肝炎患
者康复。
然而,仍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30ddf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5.png)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变,乙型、乙肝后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庚肝感染、乙肝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肝炎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丁肝炎后肝硬化庚肝感染(ICD-10 :K74.600x003、K74.600x023、K74.600X024、K74.600X026、K74.600X038、K74.600X039、K74.600X04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实用内科学》(第12版《肝硬化诊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年,11月)肝硬化代偿期诊断标准(符合下列4条之一):1.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
2.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3. 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三1.3 cm, 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4.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①PLT<100X109/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②血清ALB<35 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③INR>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 7d以上);④AST/PLT比率指数(APRI):成人APR[评分>2”“。
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实用内科学》(第12版《肝硬化诊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年,11月)1.病因治疗(抗乙肝病毒、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等)。
2.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3.抗炎抗纤维化治疗无法明确病因的或对充分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和/或肝纤维化仍然存在或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抗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
肝炎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肝炎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a262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1.png)
肝炎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背景介绍: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类。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一位患者的肝炎病例分析和临床路径分析,提供有关肝炎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的详细信息。
病例概述:该病例为一位53岁的男性,近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黄疸等症状,经过临床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
患者无明显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病理生理分析: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多种类型。
本病例中,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测患者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临床特征分析:1. 主要症状:食欲不振、乏力、黄疸等2. 体征表现:皮肤黄疸,肝脾肿大3. 实验室检测结果: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ALT、AST、胆红素等)升高,HBV DNA检测阳性4. 影像学检查结果:肝脏超声显示肝脏受损,肝组织活检显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治疗方案分析:1. 休息和饮食调理: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饮食过重,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2. 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
3.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如黄疸、乏力等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预后和康复建议:大多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能够自愈,但少数患者可能转为慢性肝炎。
针对此病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严重程度,促进康复。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和避免接触肝损害物质。
结论:通过对该肝炎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急性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生理变化。
及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患者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综上所述,肝炎的准确诊断、科学治疗和规范管理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写作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国家发布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98ee1b96960590c69ec376ea.png)
病种名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急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胃炎 克罗恩病
下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ESD/EMR术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下消化道出血 药物性肝病
大肠息肉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后 胃石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溃疡 药物性肝损伤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急性乙型肝炎
扳机指 包茎或包皮过长
化脓性阑尾炎 皮脂囊肿 脐茸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
先天性漏斗胸 先天性脐膨出 小儿隐匿性阴茎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腹股沟斜疝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 儿童房间膈缺损 儿童室间膈缺损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 先天性脑积水
序号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病种名称
子痫前期 急诊剖宫产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剧吐 引产阴道分娩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中期妊娠引产 阴道胎头吸引术助产
产褥感染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过期妊娠 计划性剖宫产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 完全性前置胎盘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阴道顺产 阴道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 中期妊娠引产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翼状胬肉手术
传染科肝病科7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传染科肝病科7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b42e83b55270722192ef771.png)
目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 (349)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路径 (352)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355)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 (360)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中医临床路径 (367)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临床路径 (370)流行性出血热(轻型)中医临床路径 (37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ICD-10 编码:K76.0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2006 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证痰阻血瘀,湿郁化热证湿郁血瘀,肝阴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
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93-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8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ICD-10 编码:K76.001)2.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甘油三酯≤5.0mmol/L。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肝功能、血脂、血糖(2)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病原学筛选(乙肝、丙肝)、甲胎蛋白、CT、肝脏病理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郁脾虚,痰湿阻滞证:疏肝健脾,化湿活血。
乙肝临床路径(医师版)
![乙肝临床路径(医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b77efab14e852458fb5796.png)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抗病毒治疗法2.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3.营养支持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编码。
2.伴有ALT ≥2倍正常值,或B超可见回声增粗,脾轻度肿大。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分析、大生化;(2)乙肝两对半、乙肝DNA、AFP,(3)上腹部B超2.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肿瘤6项、甲功7项、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抗体、抗肝抗原组合、肝纤维化四项,心电图、增强上腹部CT、增强肝脏核磁。
(七)药物选择。
1.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药物2.免疫调节:胸腺肽3.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治疗: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肝泰乐、甘草酸、腺苷蛋氨酸、丹参、茵桅黄、山莨菪碱、皮质醇激素。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凝分析、肝功。
2.乙肝DNA(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缓解好转。
2.肝功能ALT、AST和/或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或下降的70%。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存在其它疾病需要治疗,需要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需要要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需退出本路径。
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ICD-1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时间住院第1阶段住院第2阶段住院第 3 阶段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病情初步评估,满足入住普通病房治疗标准,无重型肝炎表现□给予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营养支持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评估。
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病种目录(截止到2013.4.24)
![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病种目录(截止到2013.4.24)](https://img.taocdn.com/s3/m/8d97242bbcd126fff7050b24.png)
文件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11]2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11]70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
(六) 肾 内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七) 内分泌 疾病 临床 路径
(八) 普通 外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序 号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一) 呼吸 内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急性肝炎临床路径
![急性肝炎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c5316001866fb84ae45c8d5e.png)
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ICD-10编码:B1 9.905);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ICD-10编码:B19.9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等国内临床诊疗指南。
2、疾病分类:(1)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3、诊断依据:(1)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①流行病学史:有密切接触史和注射史等。
密切接触史是指与确诊病毒性肝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或有性接触而未采取防护措施者。
注射史是指在半年内曾接受输血、血液制品及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注射药物、免疫接种和针刺治疗等。
②症状:近期内出现、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
③体征: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
④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升高。
⑤病原学检测阳性。
实验室检查阳性,且流行病学史、症状和体征三项中有两项阳性或实验室检查及体征(或实验室检查及症状)均明显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凡单项血清ALT升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有流行病学史及②、③、④三项中有一项阳性者,均为疑似病例。
对疑似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包括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做出诊断。
疑似病例如病原学诊断阳性,且排除其他疾病者可确诊。
(2)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凡符合急性肝炎诊断条件,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等国内临床诊疗指南。
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版)
![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492778f12d2af90342e62b.png)
临床路径(2019年版)目录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8)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15)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19)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33)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 (4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 (47)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 (53)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 (62)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69)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73)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 (80)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 (87)阴道产钳助产临床路径 (92)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 (97)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 (104)自然临产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109)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113)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 (197)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64)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 (284)膝内翻临床路径 (294)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 (305)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315)肺脓肿临床路径 (32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330)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 (33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346)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352)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 (36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370)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380)单纯疱疹临床路径 (386)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 (39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路径 (395)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 (401)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 (408)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 (415)乳牙中龋临床路径 (419)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 (422)舌癌临床路径 (430)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 (438)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445)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 (453)修复临床路径 (453)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 (464)修复临床路径 (464)牙列缺损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 (474)修复临床路径 (474)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 (483)电切术临床路径 (483)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 (491)电切术临床路径 (491)膀胱肿瘤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 (496)前列腺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503)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 (511)肾上腺无功能腺瘤(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517)肾盂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临床路径 (525)输尿管癌——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临床路径 (534)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 (541)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 (548)尿崩症临床路径 (555)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 (56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566)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574)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 (584)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588)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 (596)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 (60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612)药疹临床路径 (612)肠外瘘临床路径 (621)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 (630)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 (641)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652)肝门胆管癌临床路径 (660)肛裂临床路径 (670)肛周脓肿临床路径 (67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685)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 (692)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697)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707)克罗恩病临床路径 (715)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725)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日间手术版) (735)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路径 (745)脾破裂临床路径 (753)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763)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770)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 (780)小肠-胃肠间质瘤临床路径 (793)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 (804)胰腺癌临床路径 (810)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 (822)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 (83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844)直肠息肉临床路径 (855)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86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 (872)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884)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 (896)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905)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919)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933)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943)颅后窝脑膜瘤临床路径 (952)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961)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973)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 (98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 (991)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 (1001)腹膜透析后腹膜炎临床路径 (1009)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1018)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1028)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导入治疗临床路径 (1035)贲门失弛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 (1041)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105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105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 (1067)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1080)经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临床路径 (1089)溃疡性结肠炎(中度活动)临床路径 (1098)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1111)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1121)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1128)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1139)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 (1150)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1160)矮小症临床路径 (1169)初治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临床路径 (1177)川崎病临床路径 (119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 (1199)癫痫临床路径 (1206)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 (1214)临床路径 (1214)初治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临床路径 (1225)治疗反应好的儿童MBL临床路径 (124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1260)儿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1322)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1352)感染性心肌炎临床路径 (1396)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1478)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 (148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1490)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 (1500)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 (1506)尿道下裂临床路径 (1515)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 (1522)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 (1535)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 (1547)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 (1554)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 (1563)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 (1573)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 (1580)动脉导管未闭直视闭合术临床路径 (1585)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 (1606)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 (1618)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及三尖瓣成形术临床路径 (163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术临床路径 (1641)二尖瓣手术、三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 (1653)二尖瓣手术和心房颤动手术临床路径 (1666)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 (1679)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69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 (170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717)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临床路径 (1726)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术及象鼻支架植入术临床路径 (1734)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1743)心脏黏液瘤切除术临床路径 (1753)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1762)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1774)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置换术临床路径 (1785)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179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 (1805)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81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183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1856)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路径 (1873)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887)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1899)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1913)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 (1925)贲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 (1933)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 (1942)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194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 (1958)漏斗胸临床路径 (1965)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1973)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 (1980)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1989)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1998)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04)纵隔恶性畸胎瘤临床路径 (2010)纵隔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临床路径 (20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 (2035)血友病A临床路径 (204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 (205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 (2067)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路径 (207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 (2089)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 (2095)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2102)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临床路径 (2110)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术临床路径 (2120)上睑下垂临床路径 (212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ICD-10:C30.0/C31)。
肝病科临床路径
![肝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b131f6f502020740bf1e9b0d.png)
丙型肝炎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丙型肝炎(二)诊断依据。
1 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②.临床表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③.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 阳性。
HCV RNA 常在ALT 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 恢复正常而HCV RNA 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 或2+3 者可诊断。
2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①.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②.病变程度判定: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 年,西安)中关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
HCV 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 重叠HBV 、HIV 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HCV 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③.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B 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④.肝硬化与HCC :慢性HCV 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
⑤.混合感染:HCV 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
我国HCV 与HBV 或HIV 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CD-10:B16.901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5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4乙型病毒性肝炎。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1.既往无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近6个月内可能有输血、不洁注射史、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HBsAg阳性等危险因素暴露史。
2.急性起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恶心、厌油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无自觉症状),尿色正常或为浓茶色。
3.血清ALT显著升高,T-BiL>17.1μmol/l或正常,血清HBsAg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和(或)抗HBc IgM阳性可诊断。
如急性期HBsAg阳性,恢复期HBsAg转阴、抗HBs转阳也可诊断。
4.对高度疑似病例,也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的
HBcAg和(或)HBsAg,或用原位PCR检测肝组织中的HBV DNA作出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为主。
2.一般治疗: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
急性期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
3.对症支持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①非特异性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②降酶药物:甘草酸制剂等;③退黄药物:腺苷蛋氨酸等。
(2)中医中药。
(3)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
4. 对病情进展者需要加强凝血酶原活动度的监测,肝功能衰竭者转出本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16.901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5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或ICD-10:B16.904乙型病毒性肝炎。
2.急性起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恶心、厌油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无自觉症状),尿色正常或为浓茶色。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4)HBV-M、HBVDNA定量、抗HA V-IgG/抗HA V-IgM、抗HCV、抗HEV、抗HIV、RPR、抗EBV、抗CMV。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抗HDV、血脂、自身抗体、腹部增强CT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一般治疗: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
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
2.对症支持治疗:
(1)非特异性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2)降酶药物:甘草酸制剂等;
(3)退黄药物:腺苷蛋氨酸等;
(4)中医中药。
(八)出院标准。
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者。
肝功:ALT≤2倍ULN,T-BiL≤2倍ULN。
或肝功能不正常但不影响出院。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转变为重型肝炎,进入重型肝炎临床路径管理。
2.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基础疾病恶化等。
二、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6.901)或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6.905)或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6.9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