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陋室铭》及解析.docx

合集下载

(完整版)《陋室铭》-年五年中考真题精选汇编(真题含答案)

(完整版)《陋室铭》-年五年中考真题精选汇编(真题含答案)

d A l l t h2015 山西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可以调素琴②无案牍之劳形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②有仙则名3.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5.完善作者小档案。

姓名______________字梦得朝代唐朝主要经历1)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2)他积极参与了“古文运动”。

作品《陋室铭》答案:1. ①tiáo②dú2. ①大②有名,出名3.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碧绿涨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 A5. 刘禹锡示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4 德州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答案:13、①平民②音乐14、碧绿的苔痕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帘里。

15、何陋之有?2013年重庆市A卷【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docx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docx

《陋室铭》中考阅读题及答案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③往来无白丁④无案牍之劳形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谈笑有鸿儒⑧无案牍之劳形⑨无丝竹之乱耳二、翻译下面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选择题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 / 在高,有仙 / 则名B. 苔痕 / 上阶绿,草色 / 入帘 / 青C.无丝竹 / 之乱耳,无案牍 / 之劳形D.南阳 / 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四、简答题1.全文的文眼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3.系本文:作中学生的我具有怎的道德品和情操 ?4.用原文句回答。

《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2)《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2)文章来自:《陋室铭》阅读题(一)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紊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解释句中加点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8.下面句子中语气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孔子云:何陋之有?扇广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10.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1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

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答案】7.(1)著名(2)大8.C9.(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0.示例:(1)反问句式,突出主旨(2)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3)把“陋”放在“有”前,强调陋室不陋11.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005年宁夏区灵武市山西省曲沃县等国家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教学内容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教学内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⑺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
精品文档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
括。
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答: 绿色,青色 ,景色别致幽雅( 幽)
⒁、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⑻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答: 鸿儒 ,无白丁 ( 雅)
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
⑼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要这样写?
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贫乐道 )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
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精品文档
( 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对偶句。
(20)本文题目为 " 陋室铭 " ,文章又说 " 何陋之有 " ?这些不矛盾吗?
答: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不矛盾。题中之 " 陋" 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 " 陋" 为" 鄙俗 " 之义,指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
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⑥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⑸孔子云:何陋之有译: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

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答:①②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答: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陋室铭学习知识点及初中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doc

陋室铭学习知识点及初中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doc

《陋室》知点梳理一一、文学常1、本文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唐代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客集》。

被白居易称“ 豪”。

早年与柳宗元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 刘白”。

2、本文体裁是,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展成一种文体,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形、亭韵母是:ing二、字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 ái) 痕儒.(rú)案.(dú)...2、解加点的字。

有仙名(出名)有灵(成灵异的水)..的)金()(佛)...无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和管等管,此指奏的声音)..无案之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累)....南阳葛.(草).3、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名。

(出名名用作).水不在深,有灵(成灵异的水名用作).惟吾德馨(香气,里指品德高尚名用作形容).无竹之乱耳(使⋯⋯受到乱形容使用法).无案之形(使⋯⋯感到累是用法).不蔓不枝(生枝蔓,生枝名用作)..4、“之”字的用法。

无竹之乱耳,无案之形用在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斯是陋室().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的人)..惟吾德馨(只)(香气,..笑有儒(大)(..可以素琴(弄)(未加装...性,无意何陋之有助,前臵的志,不.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傲岸的操和安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 。

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3]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3]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陋室铭》练习题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 )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陋室铭》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陋室铭》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1)XXX:指品德高尚,德行香气四溢。

2)苔痕:指长在石头或墙壁上的苔藓。

3)鸿儒:指博学多才的人。

4)白丁:指没有读过书的普通百姓。

2.简述文章的主旨。

(4分)文章主旨是表达作者XXX贫乐道、清高自守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对高尚情操和志趣的追求,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和世俗地位。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1)山并不一定非常高,但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2)水并不一定非常深,但有龙在其中,就会有灵气。

3)可以弹奏简朴的琴曲,阅读经书。

4)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公文书信。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XXX的生活态度的认识。

(3分)答:XXX的生活态度是安贫乐道、清高自守,他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对高尚情操和志趣的追求,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和世俗地位。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而忽视了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

XXX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内心的满足和高尚的情操,这样才能真正地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16.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的用意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和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

17.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明了,用意深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托物言志,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同时,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6.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不追求名利、喜欢简朴生活的情感,借助简陋的住所来表达这种情怀。

17.文章的文辞蕴含深意,语言精炼。

作者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相互衬托,虚实相生,引用了经典名言,使言志如诗。

小幅度改写)。

《陋室铭》全文及原文翻译解析

《陋室铭》全文及原文翻译解析

《陋室铭》全文及原文翻译解析《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原文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作品赏析陋室铭1—3句《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陋室铭4—7句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

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

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

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

2021年中考语文卷文言文文言文《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

2021年中考语文卷文言文文言文《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

2021年中考语文卷文言文《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练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8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①惟吾德馨馨:①无案牍之劳形形:(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渔人甚异之B.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小大之狱D.公将鼓之宴酣之乐(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本文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情操?【分析】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①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躯体。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A.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B.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千里之马”的倒装;C.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D.之:表陈述语气;/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word附答案.doc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word附答案.doc

《陋室铭》知识点( 1)偶、人( 2)“上”“入”二字生神,化静,不使一、文学常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景物的喜之情。

1.作者:刘禹:字:梦得唐代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客集》5.文中有两用了写和虚写相合的方法,分是哪两?2.本文自《全唐文》,我学他的《酬天州初逢席上》,其中的名句:( 1):笑有儒虚:往来无白丁沉舟畔千帆,病前万木春。

( 2):可以琴素,金虚:无竹之乱耳,无案之形。

3.“陋室”室名,意思陋。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6.“可以琴素”照了哪句?“ 金”照了哪句?叫,后来成一种文体。

特征:一般都用韵。

无竹之乱耳无案之形二、理解性默写7.作者以古代名自比的句是哪几句?有怎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1.文章的点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葛,西蜀子云亭比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在以古代名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的志趣和抱,在更高的境3.写陋室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草色入帘青界上了“惟吾德馨”。

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笑有儒,往来无白丁。

8.以孔子的作尾用意何在?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素琴,金,无竹之乱耳,无案之老以反作尾,引人深思,呼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形。

全文,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句:南阳葛,西蜀子云亭。

9.文章尾提出两个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有什么作用?7.全文画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葛亮深居茅,但才高德昭,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

作者用两8.作者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位先自比,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是比的方法。

引9.写陋室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用孔子的一句,用反的形式呼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苔痕上⋯⋯无案之形。

主旨。

10.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篇一」(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参考答案:1.(4分)(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二)刘禹锡的《陋室铭》:①《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1陋室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中考试题及解析

陋室铭中考试题及解析

陋室铭1、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并不矛盾。

整理先用新颖的,易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入正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就是说,房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德行却是高尚的。

“惟吾德馨”与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点出文章的灵魂。

孔子以“君子”自居,整理以“品德好”自居。

诸葛亮、扬子云也都是品行高尚的人。

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陋的亭子里写出了《太玄经》。

在整理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

所以,只要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就是“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2、《陋室铭》为什么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主要是因为本文的艺术手法独特,整理的构思巧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刘郎才气。

首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主题。

“比”,就是用具体事物作比,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比喻;“兴”,手法上和“比”相同,但主要是前一句的出现为了引出后一句。

例如本文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

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出整理政治和文学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

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如开头几句排比,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文势。

对偶句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节奏感强,如中间的六句对偶。

同时,本文押韵严格,用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几个押韵字,一韵到底,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美感。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两全齐美的佳作,所以能传颂不衰,脍炙人口,成为千古赞誉的名篇,流传千古。

3、整理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4、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2021年中考语文人教部编版-专题:文言文阅读(讲义解析版)陋室铭

2021年中考语文人教部编版-专题:文言文阅读(讲义解析版)陋室铭

陋室铭知识集结知识元《陋室铭》知识讲解❖刘禹锡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陋室铭》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3陋室,惟吾德馨4。

苔痕上5阶绿,草色入6帘青。

谈笑有鸿儒7,往来无白丁8。

可以调素琴9,阅金经。

无丝竹10之11乱耳12,无案牍13之劳形14。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5?重点字词1.在:在于,动词。

2.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4.惟吾德馨: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上:长到。

6.入:映入。

7.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2.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例题精讲《陋室铭》A.诗仙B.诗史C.诗豪D.诗圣例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可以调素琴②无案牍之劳形tiáodú2.解释下面加粗点字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②有仙则名大有名,出名3.'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五年中考真题精选汇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可以调.素琴②无案牍.之劳形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②有仙则名.3.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

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C.这篇铭文的韵脚是“ing”。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

5.完善作者小档案。

1.① tiáo ②dú2.①大②有名,出名3.我选①翻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或选②翻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A5.刘禹锡示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德州市)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往来无白丁..之乱耳()..()②无丝竹14.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2分)答案:13、答案示例:①平民②音乐共2分14、答案示例:碧绿的苔痕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帘里。

15、答案:何陋之有?(重庆市A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⑵可以调.素琴()⑶陶后鲜.有闻()⑷宜乎众.矣()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2013·株洲市)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20.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2分)答案:19.①这②大20.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体)(或使身体劳累)。

21.参考示例: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高雅绝俗。

(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2013·朝阳市)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0—14题。

(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⑥(选自《晋书》)【注释】①耽:非常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哂:讥笑。

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惟吾德馨.馨:⑵何陋之.有之:⑶其妻患.之患:⑷常丐.食诵《诗》丐: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1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分)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答案:10.⑴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

⑶以……为患,为……担忧。

⑷像乞丐一样。

(4分,每小题1分)11.⑴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分)⑵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2分)12.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2分,答出2点即可)13.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2分)14.相同点:安贫乐道(1分);不同点:刘禹锡陋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2分,意近即可)【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

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

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

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2012年(2012·苏州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D、可以调素.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2.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A.无案犊之劳.形B.凄.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

(2分)4.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答案:1.B2.C3.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室不陋。

4.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012·常德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

(20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暂凭杯酒长.精神长:(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3)谈笑有鸿.儒鸿:(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山/楚水/凄凉地B.二十三年/弃置身C.苔痕/上阶绿D.何/陋之有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

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

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5.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

(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文意。

)(3分)6.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

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

(3分)答案:1.(1)增长,振作。

(2)出名,闻名。

(3)大。

(4)弹奏。

2.D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没有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翻译宜宽松记分)4.A5.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之则高雅别致。

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陋。

6.要点:内容上,喜欢抒发政治牢骚,叙写清冷生活,表达苦闷情绪;形式上,喜欢用曲笔(含蓄委婉的写作方式方法)叙事写景抒情。

(能从写作内容或写作方法上总结出一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记3分)(2012·梅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陋室铭(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2.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