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市沉船惨案
三劫海上轮船,每人身背一条人命 揭秘最大海上抢劫杀人案

三劫海上轮船,每人身背一条人命揭秘最大海上抢劫杀人案作者: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03期被广东省公安厅列为“9901专案”的“长胜”轮案,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抢劫杀人案,它也是广东省审判史上被告和死刑犯最多的一起案件。
2000年1月28日,当由我国最高法院签署的《刑事裁决书》生效时,在该案的38名被告中,有13名被立即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被媒体誉为“世纪大审判”。
“长胜”轮23名船员遇害后被抛尸大海“长胜”轮案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抢劫杀人案,也是广东省审判史上被告和死刑犯最多的一起案件,此案被省公安厅定为“9901专案”。
“长胜”轮案由国际海盗集团直接操纵酿成。
主犯为汕尾人翁泗亮、印尼人索尼-韦、河南人贾宏伟等。
他们指挥四川、陕西、河南等地的流窜歹徒10多人,于1998年11月16日上午在公海抢劫“长胜”轮,把23名船员遇害后被抛尸大海。
“长胜”轮重量1.6万吨,属香港惠博航运公司所有,在巴拿马注册,船上雇请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属下的23名中国籍船员。
当时该轮正从上海宝钢装载近1.4万吨炉渣驶往马来西亚。
广东省公安厅还向沿海各市公安机关发出紧急协查通报,同时将案情报告公安部,并通报国际刑警总部和东南亚各国警方,并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海警参与过海空联合搜索行动,但“长胜”轮至今杳无影踪,沦为业界俗称的“鬼船”。
“长胜”轮案的侦破工作主战场在汕尾市。
12月2日至22日,在该市及揭阳市附近海域接连发现7具用绳子捆绑并系有铁块的尸体。
经检验,证实为“长胜”轮失踪船员的尸体。
此后,汕尾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在省公安厅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刑警李梓绿提供的一条关键线索,于1999年元旦之后,抓住了提供作案船只的黄达铭,随后,民警们顺藤摸瓜,转战汕尾、广州、汕头、潮州、惠州以及福建、广西、四川、河南、陕西、辽宁等地,又将多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使“长胜”轮案基本告破。
被指控的被告人达38名,涉及5个罪名1999年12月10日至16日,震惊中外的“长胜”轮案在广东汕尾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沉船作者:刘冬媚来源:《收藏家》2019年第05期该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主办。
展出400余件“南海一号”沉船文物及馆藏相关南宋时期文物,这批文物涵盖了从1987年第一批调查发现搜集的代表性器物到2019年最新发现的成果。
展品类别涵盖了陶瓷器、金属器、碑拓、自然标本等。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南宋中兴——“南海一号”沉船所处的时代;万贯珍品——“南海一号”沉船所载货物;万里行舟——“南海一号”沉船的船员生活;船沉南海——“南海一号”沉船的发现;卅载寻踪——“南海一号”沉船发掘保护实录。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博物馆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二季)》的宋金项饰(图1),也将在展览中呈现。
“南海一号”沉船沉没于广东上川岛西南方向海域,1987年8月被发现,经过20年的调查及相关考古工作,2007年12月整体打捞出水,并移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关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持续进行。
“南海一号”沉船,船体保存情况良好,船货堆放有序,按类归置,其中不乏异域风格浓郁的产品。
现已发掘出水的器物逾14万件。
专家通过比对船载金页和银铤的铭文,比对船载的景德镇窑、磁灶窑瓷器及相关窑址、墓葬、沉船材料,指出“南海一号”沉船是南宋中晚期,约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沉船。
根据“南海一号”沉船及船货的特点,初步推断是从福建泉州港始发。
“南海一号”沉船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
船载这么大量的货物,并非孤例。
中国进入南宋时期,受北方的金国掠夺而需缴纳大量岁币,政府开支日益增大。
因此王朝统治者倡导“江海求利,以资国用”,积极发展海上交通,经营海外贸易。
早在北宋元祐二年(1087),泉州市舶司设立,从政治上确立了泉州在对外贸易的地位。
到了南宋时期,政治中心南移至临安(今杭州),泉州港的地位一度上升,成为最大的港口。
“南海一号”就从泉州扬帆出海,不幸的是,尚未远航,便已沉没。
湛江历史人文风情

寸金公园的历史寸金桥公园原名“西山公园”、“人民公园”,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即湛江)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遂溪县的海头汛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
对此,清政府却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
法帝国主义入侵后,所到之处四出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
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帮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攻打广州湾的法巢。
尔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湛江人民在代理知县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团练,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数次进攻。
慑于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
1964年2月中央领导董必武来湛江,为桥题诗:“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
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云。
”郭沫若也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
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法斗争,湛江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永远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的强大富饶而奋斗!湛江博物馆湛江市博物馆于1961年与湛江戊戌抗法纪念馆会并成立湛江专区博物馆,1972年改称湛江地区博物馆,1983年称现名。
内设文物保管部、陈列美工部、群工宣教部和行政办公室。
下辖美术装潢服务部和雕塑室。
该馆展览大楼外观仿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楼高5层,顶置五星尖塔。
分设6个展厅,布置基本陈列、地方历史、文物专题、自然资源、建设成就和各类艺术作品的临时展览,提供讲解、讲演、报告、导引考察文物古迹等服务项目,是湛江市中小学校的重要社会教育基地之一。
肇庆927粤南江口货3388船沉没事故调查报告

肇庆“9•27”“粤南江口货3388”船沉没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简况及调查情况(一)事故简况2015年9月27日0410时许,郁南县南港航运公司所属“粤南江口货3388”船在封开西江大桥上游水域靠泊“万祥88”工程船受载河沙过程中翻沉,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4万元,构成水上交通一般事故。
(二)事故调查情况事故发生后,肇庆海事局于9月28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通过对肇事船舶的人员、船舶所有人、船舶管理人员、郁南县南港航运公司、芜湖市万峰航运有限公司及有关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勘查事故现场和事故船舶等途径,共获得以下主要证据:1)询问笔录26份;2)内河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记录8份;3)船舶证书资料26份,船员证件资料3份,船上人员资料2份,相关人员5份;4)死亡鉴定文书2份。
二、事故船舶、船员、公司概况(一)船舶概况1.“粤南江口货3388”船(“粤南江口货3388”船正面照)船名粤南江口货3388船籍港云浮船舶种类自卸砂船(散货船)船体材料钢质总吨852净吨477船长(米)52.23型宽(米)12.80型深(米) 3.50空载吃水(米)0.910满载吃水(米) 2.850参考载货量(吨)1197.70B级核定干舷(毫米) 558航区内河A级进水角位置机舱门槛主机功率218.0*2船舶登记号2002H5100473建造船厂东莞市东莞造船厂船舶设计单位东莞市东莞造船厂安放龙骨日期2002年06月16日建造完工日期2002年11月20日船舶所有人郁南县南港航运公司、薛金桃2.“万祥88”船“万祥88”船船体外观照片船名万祥88船籍港芜湖船舶种类工程船船体材料钢质总吨1063净吨318船长(米)68.00型宽(米)11.80型深(米) 3.30空载吃水(米) 1.450满载吃水(米) 2.000参考载货量(吨)400B型船舶核定干舷(毫米) 热带1267/夏季1308航区沿海进水角位置泵机舱门槛主机功率(千瓦)184.00*2建造船厂台州市宏远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完工日期2003年10月09日船舶改建日期2008年12月21日船舶所有人无为县四维船务有限公司船舶经营人芜湖市万峰航运有限公司(光船承租人)(二)船舶配员情况1.“粤南江口货3388”船本次船员情况如下:罗某荣,男,当班驾驶员(履行船长职责),持有云浮海事局2012年2月13日签发的二类内河船长适任证书,证书编号为:S44282919610624****,有效期至2017年2月13日。
8级风浪中上演“生死时速”--湛江海事人顶风冒雨勇救难产孕妇

8级风浪中上演“生死时速”--湛江海事人顶风冒雨勇救难产孕妇梁译尹;孙自伟【期刊名称】《珠江水运》【年(卷),期】2013(000)017【总页数】2页(P16-17)【作者】梁译尹;孙自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5日10时,一声“哇哇……”的哭声从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传来,一名6斤2两的女婴顺利出生。
躺在床上的杨紫蓝看着身边的宝宝显得无比幸福。
然而,当杨紫蓝的丈夫李红波回忆起妻子从东头山岛冒着8级风过海到医院生产的过程,仍心有余悸。
14日20时06分,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突然接报,湛江东头山岛一名待产孕妇突然出现临盆迹象,胎动剧烈,随时有难产的危险。
湛江海事局接报这一情况后火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海巡船顶风出海救援,成功将孕妇接送上岸,送往当地医院,为两条生命保守了平安。
孕妇难产叹汪洋求援海事8月14日,强台风“尤特”在阳江登陆,受其影响,湛江海域上狂风大雨从朝入夜,一刻不停。
20时06分,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突然接报,湛江东头山岛上的一名待产孕妇突然出现了临盆迹象,胎动剧烈,随时有难产的危险。
东头山岛位于市区对开约1公里的海面上,该岛与市区不通路桥,岛上的居民平时只能乘渡船进出。
可现在港内船舶因风浪过大全部停航,岛上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根本无法处理难产险情,岛民只能向搜救分中心求援!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广东省搜救中心、湛江市政府发出快报。
市长王中丙当即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助孕妇。
1.海事人员系缆靠泊。
2.海事人员准备靠岸系缆。
3.海事人员搀扶孕妇上船。
20时30分,这时离“尤特”登陆阳江已过去了整整5个小时,可风虽登陆,余威未尽,这时的湛江湾阵风8级,大雨瓢泼,能视度极差。
又恰逢天文低潮,小船下不了海,大船吃水深靠不了岸,直升飞机更无法起飞,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常规救助力量根本无法到达现场,只有海巡艇能冒险一搏。
湛江海事局局长王建华当即作出指示:“不讲条件,出海救人,确保安全。
威马逊袭击广东 徐闻伤亡回顾篇

“威马逊”袭击广东伤亡回顾徐闻篇2014年7月18日,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雷州半岛,并于19时30分左右在广东徐闻龙塘沿海地区再次登陆,从而正面袭击肆虐了徐闻。
“威马逊”过后,这里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立即陷入断水断电,交通、通信阻塞等。
到目前为止,湛江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51.2亿元,其中徐闻县损失87.2亿元,且已造成多人伤亡。
伤亡人员:何华兰(女,36岁,徐闻县锦和镇六极村委会南村人,生有一女14岁一男12岁。
)遇难地点:徐闻县锦和镇六极港内遇难事件回顾:2014年7月18日晚20时许,风大雨大浪大,何华兰和丈夫蔡永敢(36岁)依然坚守停泊在六极港内的耕海渔船(10多吨)里。
就在此刻,一股超强的风浪袭来,还未等他们夫妻俩反应过来,整艘渔船翻倒沉入港底,稳稳地压住他们夫妻俩……丈夫蔡永敢由于受压偏离重力点一些,他不断地拼命挣扎,终于挣脱逃出水面,可怜妻子何华兰却被稳稳地压在港底……何华兰遇难后,辖区村委会、镇政府等部门人员先后到该家庭了解和慰问遇难家属,并送上慰问金和物品。
同时,也给予扶持修复损坏的耕海渔船。
目前,该家庭仍难脱困,全家族共3户10人口同住狭窄有限的瓦房院子里。
伤亡人员:吕登助(男,88岁,原籍徐闻县南山镇三塘村人,现住徐闻县署前街43号,系原徐闻县附城粮食管理所退休干部。
)遇难地点:徐闻县署前路43号住居内遇难事件回顾:2014年7月18日傍晚,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徐闻,罕见的风雨无情肆虐着,住在徐闻县署前街43号民房内的老人李凤(现年72岁),自台风刮起时心就一直感到不安,无法入睡,本想到隔壁中厅房(瓦房)看守卧病在床(患半身不遂疾病)的丈夫吕登助,但由于风力太猛而无法敞开紧闭的木门,她只能听天由命熬过这场风灾……19日清晨6时许,台风刚刚停息后,李凤赶紧开门到隔壁看丈夫吕登助,但她几乎傻了眼,丈夫吕登助直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由于房屋偏后屋顶已被台风掀开,睡床及地上都有掉落的瓦片,而吕登助的身体也被淋的湿漉漉,全身冰冷,脸色苍白,呼吸微弱。
湖光岩水怪之谜

湛江湖光岩巨大“湖怪”之谜目击者称块头比快艇大几倍2008-09-23 09:33:42哈尔滨新闻网字号: 【大中小】最近有人在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的湖水中,发现了一种不明生物,其体型巨大,来去无踪,目击者为数不少,而看到它的人,也各有说法,甚至有人说它的个头比一般的快艇还要大几倍。
近日记者前往湖光岩一探究竟。
广东省湛江市西南约1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湖,相传宋朝丞相李纲途径雷州时,被这里的景色打动,挥笔写下“湖光岩”3个字,这座美丽的湖泊也因此得名。
近些年,不断有人发现湖中常有巨大的黑影在游动,这个不明黑影的出现,不仅让湖光岩失去了往日的喧闹,更引起了关于“湖怪”的种种传说……前市长拍下“湖怪”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湖光岩,并找到了几位“湖怪”的目击者。
何均发,原湛江市市长,对民间传说的“湖怪”做过长期研究,他曾经亲眼见过“湖怪”,并且用相机拍下了它的样子。
据何均发回忆,那是1999年。
因为自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所以当时湖光岩风景区请他去拍照片。
那天上午天气很好,何均发先在湖的周边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在8点多钟登上了望海楼。
望海楼——是观看湖光岩全景的最佳地点,站在望海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湖面。
当年何均发一行人登上望海楼时,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何均发和司机还有公园的工作人员,看到湖里面有个比较大的、像鱼一样的黑影在下面慢慢移动,当时何均发就把它拍下来了。
何老告诉记者,那天回去后看照片发现很难判断出黑影的大小。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到前一天拍照片的地点,放置了一块一平方米的白色塑料方块当参照物,当黑影再次出现时,何老又用相同的相机参数拍摄了一张照片,通过与参照物对比,就能估测出黑影的大小。
记者发现,黑影比旁边的船体还要大,通过与白色塑料方块的比较,得出了黑影体长大约在三到五米之间。
何均发拍下这张照片3年后,又有人看到了更加不可思议的景象……杜春富,原中共湛江军分区政委,他是继何均发之后,记者联系到的第二位能够提供“湖怪”照片的目击者。
“南海一号沉船宝藏之谜

“南海一号沉船宝藏之谜2022年12月18日中午,离广东省阳江东平镇18海里的一块南海海域集中了两艘可能是中国迄今价值最高的船——一艘在海上,造价近7亿元的超大起重船“华天龙”;一艘在海底,无法用金钱来简单衡量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
这次考古被海内外专家称为“史上最贵打捞”。
这天凌晨,海上巨无霸“华天龙”完成现场布锚,这标志着打捞最关键一环——起吊出水已正式揭开序幕,预计周末将打捞出水。
吴建成是“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的总指挥,即将见证“南海一号”沉睡八百年后的重生。
离“南海一号”打捞现场相去10海里,就能看到“华天龙”高高的吊塔塔尖,这证明了中国的海洋实力已经不能让人再漠视了。
二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实力打捞这样一艘文物宝船,“南海一号”差点落入英国人手里。
廿年一觉出水梦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个海底寻宝的疯狂时代。
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细锭在中国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最后沉入海底,但报纸并没有说明沉船的准确位置。
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立即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的申请。
中国方面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打捞,指定广州救捞局参与。
英国研究专家精确地估算出了沉船位置,但仍没有直接找到这艘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沉船。
这次打捞工程辅助船“南天顺”的船长陈保进,20年前就在英国人租的“救捞207”号船上当二副。
他清晰地记得,1987年7、8月份的一天,声呐仪器颜色突然变深,“肯定水下有东西!”英国人首先派潜水员潜到水下,但由于淤泥太厚,潜水员并没有获得任何发现。
为了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到海里去抓,结果“一爪子”下去抓上来百余件精品文物,里面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等等,可惜瓷器都成了碎片。
正当英国人准备在这个后来被人称为“海上敦煌”的沉船遗址上大干一场的时候,有人站出来阻止了莫高窟当年的悲剧重演。
惊爆世界的南海沉宝(三)

中国考古初探南海沉船西汉初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他将中原特 有的香料、丝绸等物传播到西域,幵辟了 “丝绸 之路”。
此后,“丝绸之路”发展曰益盛行。
唐 宋时期,中国与海外国家贸易往来越发密切,而 作为远行海外必经之路的南海,不知吞没了多少 古代船舶以及珍贵无比的历史文物。
为探索、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老一辈 的考古学家曾致力于南海考古。
夏鼐先生曾试图 发展中国水下考古技术,然而因故未能实现。
近 +几年来,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海域幵展 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发掘,初步解幵了南海古代沉 船的谜团。
1987年,广州救捞局在广东省台山县川山 岛的南海海域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
接下来的两 年里,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组织调查 队,先后对沉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打捞。
考 古学家从这艘沉船中打捞出大量文物,但正式报T夏制1910-1985年),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 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告尚未发表。
从广州救捞局打捞出水的文物来看,这艘沉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宋元时期福建 和江西一些窑口瓷器,其中还有锡制的水壶、银 锭、镀金腰带以及“绍兴通宝”和“政和通宝”等铜钱。
T政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 — 1117年)铸造。
T绍兴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 铸造1987年,海南省文化厅组织的水下调查中,海军潜水员在文昌县城东的宝陵港海域发现了一 处古代沉船遗址。
3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 人员对这艘沉船进行调查。
这艘沉船的主体已经 被泥沙掩埋,金属文物凝结成块状堆积。
其中有 成螺旋状的铁锅、铜锣等,在沉船的缝隙中,人 们还发现了一些瓷器、铜手镯、银锭、铜钱等物Ocean World 2020 I81DCEAn UIQRLD 泡欣珍‘i.(和大量的“永历通宝”,凝结物的底层发现了船 壳板的痕迹。
“永历通宝”是明末南明桂王政权 时所铸,是乱世的产物,直到清朝咸丰、同治年 间,仍可以见到它的影子。
湛江:9艘“英雄渔船”获国家奖励

湛江:9艘“英雄渔船”获国家奖励
孙自伟;梁译尹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11(000)024
【摘要】目前,2010年度“中国海上搜救奖励金”湛江分中心发放仪式在湛江海事局举行。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周练明、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副主任、湛江海事局副局长陈永忠以及省、市海洋与渔业局安委办、渔政总队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并为9艘参与海上互救湛江籍“英雄渔船”颁发海上搜救奖励金。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孙自伟;梁译尹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4
【相关文献】
1.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杭州获3项奖励 [J], 严晨安
2.崇尚英雄弘扬正气让表彰奖励助力城市发展——国家表彰奖励工作的发展与济南之实践 [J], 车婧
3.北京大学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分析——兼谈科技奖励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作用[J], 周辉;王进;朱星;刘波
4.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高校获多项奖励 [J],
5.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高校获多项奖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斗志诚坚共抗流8月份《图读湛江》及抗洪救灾大型报道点评

斗志诚坚共抗流——8月份《图读湛江》及抗洪救灾大型报道点评一、基本情况“沧海横流,放显出英雄本色”。
今年8月二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非但没有使《图读湛江》的报道受阻,反而促进了报道的及时性和立体化,使得月稿件总数、月图片总数均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新高,月点击量也达到2134465,为历史次高。
仅8月13日一天时间,日点击量就超越10万多人次,创单日新高。
除了震惊全国而举世瞩目的抗洪救灾报道,台风“帕布”的行踪、大鳘鱼的出现,以及不少视野聚焦和社会生活类的稿件也颇受关注,从累计浏览量排行榜可知,一周内就有《闻名远近的“江口鱼” 湛江乡村顶级美食》等4篇稿件累计浏览量超过1万人次,而且引发了网友的不少讨论。
去年八月,同样有台风“派比安”登录,有龙卷风袭击,但采用图片是1400幅,文字稿320篇。
而今年8月刊发图片达到2545幅,文字稿608篇。
同比进步之快,令人振奋。
二、全方位的抗洪救灾图片报道雷州二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震惊了中国和世界。
军政各界干部群众英勇抢险的过程和事迹,更是创造了惊山河泣鬼神震环宇的抗洪抢险的奇迹。
利用图片的冲击力,《图读湛江》上上下下及时推出了众志成城战洪图专题。
从8月9日的《帕布渐进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发出》,到8月1日的《心系灾民同舟共济》——市物价局、市环保局、湛江日报社3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携带一批各单位捐献的赈灾物资,赴雷州市覃斗镇头和村慰问——在20多天内共推出文字稿126篇,图片近600张,报道了各级领导深入灾区一线指导人民群众抗洪救灾的动态,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快捷优势。
考查《众志成城战洪图》专题,至少有一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即时,与报社互动。
突如其来的天灾为媒体提供了驰骋的舞台,通讯员迅速提供了不少图片,如8月16日《海陆空全方位救援洪水围困群众》的组图,救护人员张鑫华终于将老人和4个小孩从洪水中送上直升机的画面,是胜过大篇的文字具体描述的。
但《图读湛江》人手有限,报道经验和运作能力都有待成熟,所以,《图读湛江》小组充分利用了《湛江日报》和《湛江晚报》的资源,在转发报社摄影记者新闻图片的同时,以自己宽阔的图片空间宣传抗灾,并将报社记者发自抢险现场的文字直接拿来作为图片说明,哪怕只有一幅图片,先把文字打出也行——如8月11日的《雷州百年一遇大暴雨六千群众大转移》、8月13日的《湛江创造了抗洪抢险的奇迹》、8月16日的《粤海铁路昨全面恢复运营》皆属于此类。
香港船难列表

1874年12月12日蒙古轮沉没事故[1] 15死37生还鲤鱼门香港开埠以来第23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892年10月10日布哈拉号沉没事故[2][3][4][5][6][7][8] 123-130死台湾澎湖县姑婆屿(Sand island)英国蒸汽船“布哈拉号”(SS Bokhara),从上海航向香港时,遭遇台风而沉没,全船只有约23-30人获救。
时值光绪十八年,船上死难者包括刚前往上海比赛的香港板球代表队成员,13成员中有11名在事故中丧生。
现时姑婆屿上仍竖立著“英轮沉船纪念碑”,1984年方被船只遗骸方被台湾考古人员重新发现及确认。
部份死难者葬于香港坟场。
1906年9月18日亚利巴多士轮遇台风沉没事故 113死果洲群岛香港开埠以来第5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906年9月18日英发轮遇台风沉没事故约100死昂船洲以西香港开埠以来第7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906年9月18日香江轮遇台风沉没事故 32死油麻地香港开埠以来第14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906年9月18日亚边律轮遇台风沉没事故 27死昂船洲以西香港开埠以来第17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906年9月18日江南轮遇台风沉没事故 10死油麻地香港开埠以来第29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1906年9月18日投石轮遇台风沉没事故[9][10] 5死25伤维多利亚港一股强烈台风袭击香港,法国鱼雷艇“投石号”(La Fronde)在维港沉没,5名法籍船员罹难,其后有民间组织兴建投石号纪念碑作悼念。
1906年10月14日汉口轮货船大火[11][12] 111死上环省港码头香港有记录至今第4多人死亡的火灾。
“汉口轮”遭大火严重烧毁。
1908年7月27日英京轮遇台风沉没事故[13][14] 421死42生还磨刀洲香港开埠以来最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肇事原因为“英京号”遇上台风而沉没。
1908年7月27日渔船遇台风沉没事故[15] 17死1生还青洲附近香港开埠以来第22多人死亡船难事件。
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

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发生在湛江沿海渔船上的一系列事故,这些事故严重影响了渔民们的生产生活,给湛江渔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湛江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众多的渔船,渔民们靠捕鱼维持生计。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主要包括渔船火灾、沉船和人员伤亡等。
对于渔船火灾,主要原因是渔船上电线老化、油料泄漏和明火使用不当等。
由于渔船舱内空间狭小,电线和油料泄漏都容易引发火灾。
另外,由于渔民作业时需要使用明火加热食物或进行其他操作,若不小心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火灾发生。
渔船火灾不仅对渔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导致渔船沉没,损失严重。
渔船沉船也是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一大问题。
造成渔船沉船的原因主要有:海况恶劣、渔船载货过重、设备老化等。
湛江沿海海况多变,有时候会出现大风大浪,这给渔船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此外,一些渔船为了增加收入,过度装载货物,导致船体不稳,容易沉船。
另外,一些渔船设备老化,无法承受长时间的使用,也容易沉船。
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还经常导致渔民人员伤亡。
造成渔民伤亡的原因有:落水溺亡、渔具伤害和疲劳导致事故等。
湛江附近的海域波涛汹涌,有时候渔民不慎落水,很容易发生溺亡事故。
此外,一些渔具使用不当也会导致渔民受伤或丧命。
另外,长时间的作业会使得渔民疲劳,疲劳驾船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针对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相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障渔民的安全。
首先,加强渔船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渔船设备正常运行。
对于一些老化严重的渔船,要及时进行更换,以免出现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另外,加强渔民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火灾和溺亡等事故的警惕性。
同时,建立健全渔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渔船作业和人员配备,确保渔船安全。
总的来说,湛江渔船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影响了湛江渔业的发展和渔民们的安全。
“湛东83”船打捞协定纠纷案.doc

“湛东83”船打捞合同纠纷案-提要:正在积载货物的船舶沉没后被打捞出水,打捞方起诉请求沉船所有人、码头和货方依约支付打捞费,沉船所有人反诉要求打捞方赔偿因打捞措施不当造成的船舶损失。
海事法院认为,沉船所有人未能就打捞措施不当及其船舶损失举证,判决沉船所有人支付打捞费用并驳回其反诉请求。
[案情]原告(反诉被告):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湛江救助站(以下简称救助站)。
被告(反诉原告):吴王英。
被告:交通部广州航道局(以下简称航道局)。
被告:广东省遂溪县林副产品经销公司(以下简称经销公司)。
“湛东83”船系吴王英所有,为木质机动货船,船长29.5米,宽5.74 ,载重量为110吨。
1992年2月10日,吴王英与经销公司签订运输协议,约定由吴王英承运经销公司的桉木,从湛江运往深圳妈湾港。
12日,“湛东83”船的左舷停靠航道局第三疏浚工程公司沙湾港务公司(下称港务公司)码头二号泊位。
13日0900时开始装货,船方负责货物的积载,港务公司的吊机手操纵码头吊机,船员指挥码头工人在船上堆放桉木。
1100时,“湛东83”船货舱内装载桉木约67.09吨。
1750时左右,该船甲板上装载桉木约29.9吨,堆高约1.5米。
最后一吊约2.5吨桉木置于右舷中部,当吊绳解脱后,船舶发生左倾。
在船船员与码头工人用手推码头壁,使船与码头脱离接触,但船舶继续左倾,直至进水。
1810时许,“湛东83”船坐底沉没于码头前沿水域。
3月8日,救助站与吴王英、航道局和经销公司签订了一份打捞“湛东83”船,救助站向主管机关湛江港务监督申报,湛江港务监督口头同意救助站施工船舶进入打捞现场作准备,但由于打捞中有关打捞费支付问题不明确,港务监督要求暂缓实施打捞。
12日,救助站与吴王英、航道局和经销公司重新达成打捞协议,日期倒签为3月8日。
吴王英对此书面协议未表示任何异议,即在上签字。
打捞约定,由救助站将沉船打捞出水,打捞工程总费用36,000元,签订时吴王英、航道局和经销公司各预付6,000元;余款在船方接船后40天内,由吴王英、航道局和经销公司各按其责任付清;逾期付款,按日息10%计算利息。
世界史上最大的沉船

世界史上最大的沉船你知道世界史上最大的沉船是哪一次吗?不是我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事件,而是发生在中国的一次沉船事故。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世界史上最大的沉船事件,希望大家喜欢!世界史上最大的沉船1948年“江亚轮”沉没长江口,2300人葬身海底晨报温州专讯几乎没有人知道,2000年7月8日在温州被烧毁的一艘旧客轮,就是比“泰坦尼克号”更为惨烈的海难事件的主角——造成2300多人遇难的“江亚轮”。
最近,这艘旧客轮的新主人吴金龙、陈孝育表示,愿将该轮仅存的一只木舵送由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收藏。
或许许多人会以为,发生在1912年4月的英国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难,(罹难者1517人)。
其实不然,1948年发生在上海长江口的“江亚轮”爆炸沉没事件,罹难人数达3000余人,是泰坦尼克号事件遇难人数的两倍,而其事故原因至今也众说纷纭。
“江亚轮”客轮的简介江亚轮为1939年日本建造的客货轮原名“兴亚丸”,长102.4米,宽15.3米,型深4.7米,排水量3730吨,原设计可载客1186人。
抗战胜利后,江亚轮被海军总司令部接收。
国民政府为补偿国营招商局在抗战期间沉船封港的损失,将敌产江亚轮等五艘轮船转拨交通部交由招商局营运。
经招商局改造后,该船可载旅客2250人,是上海招商局六大新型客轮之一。
至失事时船龄未及10年,无论外观、设备,在当时均堪称精良。
江亚轮1946年起行驶于航程仅需12小时的上海至宁波间短程航线,每次除载客外,还可载货1500吨。
至失事,江亚轮已在该航线往返近800次。
“江亚轮”爆炸沉没事件的经过1948年底,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局面混乱,工厂商铺停产关门。
江浙有一习俗,冬至前外地人需返乡祭祖,每天上海六浦码头人满为患。
1948年12月3日(距今69年),上海十六浦码头,与往日一样,呈现繁忙景象。
据失事当日出口报告单所填,船上有乘客2607人,船长及船员179人,载货175吨(一说460吨,都是普通非危险品的杂货)。
徐闻县大事记(民国时期)

徐闻县大事记(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6月23日,饶光到徐闻县任知事,公布约法,清除旧制,建立新秩序。
8月,成立县公署,内设总务课、实业课、教育课和财政课。
是年,清末知县王辅之离任,士民夹道欢送,后在县城至海安公路九坛铺处建“王公去思亭”以示纪念。
是年,徐闻县立高等小学堂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
是年,琼州海口邮电局在徐闻县开设邮政代办所。
民国2年(1913年)县商会成立,址设在县城文古街,首任会长李栋卿。
海安至香港有轮船2艘往来,人货混运。
赌场遍布全县,税捐名目繁多。
八月,徐闻县税员“蛇仔”等三人到迈陈收赌税,“蛇仔”被赌徒打死,县知事饶光前往处理此事,又遭辱骂驱逐。
民国3年(1914年)5月4日,广东省政府派员到徐闻指导地方军“清乡”。
是年,徐闻县原知事饶光挟税款光洋2000余元潜逃,省署明令通缉,次年缉获归案。
民国4年(1915年)春,外罗捕鲸两条,一宰于外罗,一宰于锦囊东门下港。
6月26日,广东省巡按使公署批复徐闻县知事,徐闻所产良姜不准专卖。
夏,匪首符德容带领匪徒于外罗、锦囊一带海面劫掠。
民国5年(1916年)教育课改为督学局。
县城、锦囊圩、竹山村开办初级小学。
桂系军阀车驾龙指令县招募新军。
民国6年(1917年)7月4日,广东省长朱庆澜指令县知事,将徐闻苗圃场改为农事试验场。
11月24日,驻海口市的粤军军阀龙济光率部10000多人在海安登陆,后上海康、廉江等地,沿途招聚土匪入伙。
民国7年(1918年)8月18日,“造甲三”(陈振彪)股匪窜进曲界圩,抢走当铺银元8000两。
12月22日,徐闻籍人何荦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归来,出任县保卫局长。
是年,开办师范讲习所。
是年,大旱,1月至7月无雨。
民国8年(1919年)李福隆股匪夜袭王家村,杀害村民100余人。
是年,陈振彪、李福隆2股匪被官军围剿后撤入徐闻山,他们时分时合,与徐闻匪首陈堪慈、吴明介沆瀣一气,为害人民。
民国9年(1920年)5月25日,匪首“缸沿”(绰号)引匪众300多人,乘县兵外出之机占据县城3天。
南海一号,八百年的沉船之谜

南海一号,八百年的沉船之谜作者:崔霁云来源:《旅游世界》2018年第04期在广东海陵岛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静静伫立在海边。
这个以安放“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而闻名的博物馆,担任着发掘、保护、展示研究成果的功能。
走进博物馆内的水晶宫,沉箱内偌大的船体,已经清晰可见。
船被横纵隔板有序分成若干舱,每个隔舱内堆积着瓷器、漆器等文物。
虽然经过近千年时光沉浮,它们的外观、排列已不甚完整,但不难窥见昔日的荣光。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查到名为莱茵堡号的东印度公司古沉船,意欲打捞出海。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了这一业务。
虽然沉船地点已经记载的非常细致,但打捞结果显示并没有这艘东印度公司沉船,而是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伴随出水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此沉船便是后来令世人瞩目的“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发现后,打捞发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下一步,但为啥一捞就是二十年呢?发现“南海一号”后,或许当时专业的水下打捞团队不够成熟等原因,国家博物馆就专门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经过训练,1989年,相关考古专家对“南海一号”沉船做了一次调查,但是由于技术与资金的不足,发掘搁置。
团队也暂时转向其他沉船作业,刚好可以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等再次回到“南海一号”已是十几年后,1999年,“南海一号”探查工作再次展开。
之后就是定位、试掘,最后终于确定了“整体打捞”的路线。
2007年12月,南海一号被装进特制的巨大钢箱体(沉箱)中,由起重船将连同船体共重4000多吨的沉箱整体打捞,然后平移到专门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制水晶宫中(模拟海水环境保存)。
从初次发现,到最终被打捞,“南海一号”的出水花了20年。
这艘装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2015年1月28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终于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五:南海一号

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五:南海一号世界20大沉船事件之十五: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
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图:“南海一号”古沉船模型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
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
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
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整体打捞行动将在2007年开始,目前“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
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
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把它命名为南海一号,认为“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了一个开始”,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因“南海一号”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
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湛江市沉船惨案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4月13日,广东湛江市发生沉船惨案,一艘载有70多人的改装游艇,在湛江港西部海域被大浪打翻,船上70多人全部落水,仅有30人获救,其余40人死亡。
是日中午,湛江市霞山区长桥码头聚集了一批群众,急着赶赴郊区东头山岛过“年例”(当地农村的传统节日)。
当时一艘仅可载30人左右的个体户游艇,不顾当时风急浪高,竟载客70多人出发。
游艇驾驶员冯某驾驶个体户詹某的游艇,从霞山长堤码头启航向东头山岛,13时30分左右,当游艇开到东头山岛西北方向时,突然遇上大风大浪,游艇迅速沉没。
由于该游艇缺乏救生设备,加上大部分乘客集中在船舱内,除30名水性较好的乘客被附近一艘渔船以及湛江港油库码头派出的救生艇救起外,其余40人遇难。
事故发生后,湛江港务局、水上派出所和边防检查站等先后派出多艘船只赶赴现场抢救和进行打捞工作,同时,市政府、公安部也派人赶到现场指挥处理善后事宜。
二、事故原因分析
据初步调查,游艇翻沉的主要原因是严重超载。
这艘游艇是个体户詹某前不久购回的一艘旧救生艇改装而成,在未经有关部门检验批准的情况下擅自载客营运。
本来这艘艇只能载三四十人,但他们售出60张票,加上小孩,远远超过运载能力。
当游艇行至出事地点时,遇上达四级的风浪,一个大浪打来,乘客们怕弄湿衣服,纷纷往一边挤压,结果重心偏向右边,艇翻底朝天,沉入海中。
事故发生后,湛江市霞山公安分局已将驾驶员冯某拘留收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