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七章气候带与气候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当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辐射增强时, 融冰化雪还需消耗大量热能。 在春季无风的天气下,融雪地区的气温往往 比附近无积雪覆盖区的气温低数十度。 综合上述诸因素的作用,冰雪表面使气温降 低的效应是十分显著的。 而气温降低又有利于冰面积的扩大和持久。 冰雪和气温之间有明显的正反馈关系: 冰雪覆盖范围扩大→反射率加大→反射太阳 辐射增多→温度降低→冰雪覆盖范围进一步 扩大
三、冰雪覆盖与大气环流和降水
冰雪覆盖使气温降低,在冰雪未全部融化 之前,附近下垫面和气温都不可能显著高 于冰点温度。 因此冰雪又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使寒冷气候 在春夏继续维持稳定的作用。它往往成为 冷源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 复杂,举例
1、鄂霍茨克海冰与梅雨:P198表6· 18
4、冰雪覆盖面积和厚度的变化还影 响海平面的高低 在寒冷时期,降雪多而融化少,海洋 的水分支出多,收入少,海平面下降。
在温暖时期,大陆上的积雪融化,海 洋的水分收入多,支出少,海平面上 升。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 型
世界各地区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严格地说, 世界上没有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
冬春高原多雪,则华南夏季降水偏多, 冬春积雪日数与华南6月降水为正相关
3、 冰雪覆盖面积对降水的影响还可涉及到遥远的地 区: 据研究,南极冰雪状况与我国梅雨亦有密切关系。 从大气环流形势来看,当南极海冰面积扩展的年份, 其后期南极大陆极地反气旋加强, 绕极低压带向低纬扩展,整个行星风带向北推进, 从而使赤道辐合带北移,并导致北半球的副热带高 压亦相应地北移。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实验分类法)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从1884年至1953年柯本与其 学生盖格尔等经几十年的反复修改提出的。
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 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他首先把全球气候分为A、B、C、D、E五个 气候带, 其中A、C、D、E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旱气 候,各带之中又划分为若干气候型。
又由于南极冰况分布有明显的偏心现象,最冷 中心偏在东半球(70°~90°E),由此向北呈螺 旋状扩展至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向北推进的 冷空气势力更强,因此对北太平洋西部环流的 影响更大。
1972年:
这年南极冰雪量正距平值甚大,自南半 球跨越赤道而来的西南气流势力甚强。 西太平洋赤道辐合带位置偏东、偏北, 副热带高压弱而偏东,东亚沿岸西风槽 很不明显,而在80°E附近却有低槽发 展,
二、冰雪覆盖与气温
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 气温降低,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 气温下降。 冰雪覆盖面积的季节变化,使全球的平均气温亦发 生相应的季变。 P197图6· 38:纵轴—降低;虚线—北半球,点点 线—南半球,实线—全球 如果不考虑一年中日地距离的变化,作为全球平均, 一年四季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应该是一个常数,全球 平均气温也应该接近为一个常数,而没有显著的季 节变化。但事实却不然。
但是从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点来分 析,可以舍小异,取大同,把全世界分成若干气候 带和气候型。 这样就可以使错综复杂的世界气候系统化,便于研 究、比较与了解各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形成规律, 有利于对气候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
本章首先论述世界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原则和 方法,然后分低、中、高纬度带扼要说明各气候型 的气候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这种形势不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交 绥, 因此是年梅雨季短、量少,为枯梅年。
相反,1969年: 南极冰雪量少,行星风带位置偏南, 北半球西太平洋赤道辐合带位置比1972 年偏南约15个纬距(在160°E以西),
副热带高压西伸,且偏南,我国大陆东 部有明显的西风槽,利于锋区在此滞留, 这一年梅雨期长,梅雨量高达2800mm, 约为1972年的三倍。
第二带:中纬度气候带 约30°~60°N、S,
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角逐交绥的地 带,极锋(P与T的分界面)出现在此 带。
由西向东移动的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夏 秋季节亦有热带气旋侵入,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一年四季的变化 都非常明显。
第三带:高纬度气候带
此带盛行极地气团、冰洋气团和南极 气团(南半球),且系这些气团的源地。 在北半球极地海洋气团Pm与冰洋气团 A交绥,形成冰洋锋; 在南半球极地海洋气团Pm与南极气团 交绥形成南极锋。 在这些锋带经过地区产生一定量的降 水。
再按照桑斯维特气候分类原则中计算 可能蒸散量Ep(或称需水量)和水分平 衡的方法,用年总可能蒸散量(Ep), 土壤缺水量(D),土壤储水量(S)和土 壤多余水量(R)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气 候型的界限, 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个气候 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
鄂霍茨克海冰的形成与西伯利亚内陆 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关, 整个冬半年寒冷的空气顺着西风气流到 达鄂霍茨克海区,使这里温度降低,并 逐渐冰冻。
这一寒冷效应一直贮存到初夏,发挥它 的冷源作用。
在对梅雨的长期预报时,必须考虑鄂霍 茨克海年初的冰雪覆盖面积。
2、青藏高原冬春的积雪与我国华南5— 6月的降水有很好的相关。 P199图6· 39。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一)冰雪表面的辐射性质 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甚大 一般新雪或紧密而干洁的雪面反射率可达86%一95%; 而有孔隙、带灰色的湿雪反射率可降至45%左右。大 陆冰原的反射率与雪面相类似。海冰表面反射率约 在40%一65%左右。 由于地面有大范围的冰雪覆盖,导致地球上损失大 量的太阳辐射能。这是冰雪致冷的一个重要因素。
2、就雪面本身温度和雪面对其上方空气温 度而言是降温的:
教材P197 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平均 60%), 它本身又是良好的长波辐射体(相对辐射率: 99.5%),因而雪面的辐射差额常为负值。 雪面的温度低于无积雪的下垫面温度,也低 于雪覆盖下土壤表面温度和它上方的空气温 度。
r/(t+α)=2或r=2(t+α) r—年降水量,cm;t—年平均气温,℃。 B带:r <2 ( t + α ) A、C、D带:r >2 ( t + α ) 年雨区(f ): α= 7 夏雨区(w):α= 14 冬雨区(s): α= 0
植被:
A:高大的热带植物(Af—雨林、 Aw—疏林 草原、 Am—季雨林) B: Bs—草原、 Bw—沙漠 C: Cs—常绿灌木林、 Cw—夏绿阔叶林、 Cf—常绿、夏绿阔叶混交林 D:针叶林 E: ET—苔藓、地衣
亚洲东海岸外的鄂霍茨克海在初夏期间是同 纬度地带中最寒冷的地区(5、6、7月), 比亚洲内地寒极附近的雅库次克还要寒冷, 其差值在6、7两月最显著,而这两月正是我 国长江流域的梅雨期。 梅雨实质上是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同北方来 的寒冷空气在长江流域一带持续冲突影响的 结果。 鄂霍茨克海表面的寒冷使得该海区成为向南 移动的主要冷空气源地之一,在梅雨的形成 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第五节
冰雪覆盖与气 候
一、世界冰雪覆盖概况
有人说积雪可以降温,又有人说积雪可以保温,到底 积雪对下垫面和积雪区空气的热量有何种影响?
1、积雪对下垫面有保温作用: 雪的导热率小, 积雪层相当于在土壤与空气层间隔上一绝 热层,减少它们的热交换; 因而冬季积雪层下土壤温度高于裸露区, 冬季积雪对下垫面有保温作用。 春季,积雪层下土壤回暖也晚一些。
P201表7· 1:
A、C、D—林木气候;B、E—无林木气候
A C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
最冷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
18℃:最适宜人类活动,且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界限温度; 0℃:冬季雪盖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最高温度,是积雪温度; 10℃:是森林生长界限。
B与A、C、D的界线:
成因分类法是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带和 气候型。
一般是先从辐射和环流来划分气候带; 然后再就大陆东西岸位置、海陆影响、 地形等因子与环流相结合来确定气候型。 这一派的学者很多,最著名的有阿里索 夫、弗隆、特尔真和斯查勒等。
注意:
确定气候带与气候型的界限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某一气候带或某一种气候型是逐渐转变为另一 气候带或气候型的,两者之间的分界是渐变的过渡 带,不能截然划清。 所以地图上画的气候界限是相对的气候过渡带,而 不是绝对的界限,但这个界线还是必要的。 另外,一地的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各个气候带 和气候型的特征,仅仅是其近代气候的平衡状态。 围绕着平衡状态的扰动是客观存在的。 必须注意其气候距平和气候异常,特别是大气环流 的变化,在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遥相关型’’,如 厄尔尼诺现象即其一例。
冰雪表面的饱和水汽压比同温度的水面低, 冰雪供给空气的水分甚少。 相反地,冰雪表面常出现逆温现象,水汽压 的铅直梯度亦往往是冰雪表面比低空空气层 还低。 于是空气反而要向冰雪表面输送热量和水分 (水汽在冰雪表面凝华)。 所以冰雪覆盖不仅有使空气致冷的作用,还 有致干的作用。 冰雪表面上形成的气团冷而干,其长波辐射 能因空气中缺乏水汽而大量逸散至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微弱,冰雪表面上辐射失热更难 以得到补偿。
在图6· 38中,全球平均的1月气温远低于7月。 根据近年日地距离的情况看来,1月接近近日 点,1月的天文辐射量比7月约高7%(见P154表 6· 1)。
全球平均气温出现上述情况,显然与冰雪覆 盖面积有关。 在图中还可见到北半球和南半球各自的月平 均气温均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关系,冰 雪面积大,平均气温低。 冰雪表面的致冷效应由下列因素造成:
第一节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概括 起来可分实验分类法和成因分类法两大类。 实验分类法是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 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 来与自然界的植物分布、土壤水分平衡、 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 带和气候型。 柯本、桑斯威特、沃耶伊柯夫和杜库洽夫 等分别为这一大类的代表。
地面对长波辐射多为灰体,而雪盖则几乎与黑体相 似,其长波辐射能力很强, 这就使得雪盖表面由于反射率加大而产生的净辐射 亏损进一步加大,增强反射率造成的正反馈效应, 使雪面愈益变冷。
(二)冰雪—大气间的能量 交换和水分交换特性
冰雪表面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能力很微弱。 冰雪对太阳辐射的透射率和导热率都很小。 当冰雪厚度达到50cm时,地表与大气之间的 热量交换基本上被切断。 在北极,海冰的厚度平均为3m,在南极,海 冰的厚度为1m,大陆冰原的厚度更大。因此 大气就得不到地表的热量输送。 特别是海冰的隔离效应,有效地削弱海洋向 大气的显热和潜热输送,这又是一个致冷因 素。
5个气候带,12个气候型 气候型的特征:有明确的气温或雨量 界限
为了再详细地区分副型,再加上第三、 四个字母。P204表7· 2
•P202图: •柯本—盖格尔—波耳
Af、Am:赤道附近 Aw: Af 、Am的外侧, 10°~20°N、S,自 西岸至内陆 B:穿过A、C、D三 个带,自西岸至内陆, BS在BW的外围 C:Cs在大陆西岸(30 °~40°N、S),Cw 在大陆东岸(20 °~40°N、S), Cf 在大陆西岸(40 °~50°N、S) D: 50 °~70°N E:70°N以北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成因分类法)
斯查勒自1958年至1978年,先后几次提出修 改后的分类法。
斯查勒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天气特 征和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所 支配。 因此,他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 置和它们的季节变化将全球气候分为三大带。
P203图7· 3:
阴影部分代表大陆,虚线为气候带界线。 第一带:低纬度气候带,约30°N~30°S, 这里是热带气团(包括热带海洋气团 T m和 热带大陆气团T c)与赤道气团(E )的源地, 虽然极地空气有时会侵入热带,但这里主 要是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占绝对优势。 影响天气气候最主要的因子是赤道低压槽 的季节移动和热带气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