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合集下载

5种性病的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PPT课件

5种性病的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PPT课件

性病概述
性病定义
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
性病种类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等
性病危害
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02 梅毒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病史询问
包括一期、二期、三期梅毒的不同症 状,如硬下疳、梅毒疹、树胶肿等。
是否有不洁性行为、性伴侣是否有梅 毒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
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非梅毒螺旋体 抗体检测等。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 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梅
毒患者。
规范治疗和管理
对确诊的梅毒患者进行 规范治疗和管理,防止
病情恶化和传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淋病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01
尿道口红肿、流脓、尿频、尿急、尿痛等。
实验室检查
02
分泌物涂片检查发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或分泌物淋球菌培养
阳性。
病史询问
03
是否有不洁性交史等。
预防与控制
推广安全性行为
倡导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非 意愿妊娠和性病的发生。
规范诊疗行为
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规范 诊疗行为,减少误诊和漏诊。
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对性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及时 发现并控制疫情。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将性病诊疗纳入医保范围,减 轻患者经济负担。
普及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自我防护意识。
推广安全性行为
提倡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减少不洁性交行为。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发现并报告淋病疫情,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规范治疗与管理

国家5种监测性病报病要求

国家5种监测性病报病要求

.
NCSTD
关于就诊
首诊--首次诊断,第1次诊断,新诊断, 以前从未诊断过
--首次诊断≠首次接诊
初诊--可能是首诊,也可能不是首诊 复诊--不可能是首诊
Gong XD
.
NCSTD
应报告的病例
1. 新发病的病例 最新发病:疾病是最新发生的 有发病症状,有发病日期 --一期、二期、三期梅毒 --生殖器疱疹 新发病例=新发生的病例 --尖锐湿疣 --有症状淋病 新发病例≠新发现的病例 --有症状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Gong XD
.
NCSTD
国家卫计委诊断标准
2016年11月2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通告(国 卫通〔2016〕18号)
尖锐湿疣诊断 ( WS/T 235—2016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 WS/T 513—
2016 )
Gong XD
.
NCSTD
谢谢!
Gong XD
.
NCSTD
Gong XD
.
NCSTD
不应报告的病例
4. 复诊、复查、多处就诊:
--同一医疗机构复诊 (但在医疗机构首次就诊时未被诊断,复诊时
诊断的病例应报告) --同一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多次就诊 --跨地区、跨省份多处就诊 --年度内、跨年度随访复查:如定期梅毒血
清复查
5. 复发病例:
--如生殖器疱疹与尖锐湿疣复发病例、梅毒 复发病例等
次感染病例 4. 其它情形 如没有记录的证据表明该病例已被报告
过的病例,需要报告
Gong XD
.
NCSTD
不应报告的病例
1. 不符合诊断标准
2. 诊断未得到明确
--例如:仅仅是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并没有得到诊断

性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

性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

性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性病疫情,加强性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学校卫生所等从事性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报告内容1. 确诊性病患者的报告:对于已经确诊的性病患者,医疗机构应及时将其基本信息报告纳入疾病监测系统,并按规定格式报送相关部门。

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 就诊医疗机构名称及地址- 确诊性病类型- 发病时间和地点- 感染途径- 其他重要信息2. 性病疫情报告:各级卫生部门应定期向上级卫生部门报送性病疫情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性病总体发病情况- 各类性病的发病情况,包括感染途径、年龄分布等-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性病感染率- 报告期内性病相关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 其他重要疫情相关信息四、报告要求1. 及时性:性病患者的报告应在确诊后的24小时内进行,并在一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关部门。

性病疫情报告应按要求的周期进行,一般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调整报告周期。

2. 准确性:报告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并按规定格式填写。

3. 保密性:医疗机构及其他报告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原则对报告信息进行保密处理。

五、责任及处罚对于未按要求报告性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等。

六、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卫生部门,如有需要,卫生部门可根据疫情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为性病疫情报告制度的范本,具体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请相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履行报告义务,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梅毒及其他性病的诊断及报告

梅毒及其他性病的诊断及报告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 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 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 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 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7
精选ppt
谁需要了解与掌握性病诊断标准
医疗机构--医生 医疗机构--实验室检验人员 医疗机构--防保人员/报卡录入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网络疫情信息审核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性病疫情管理人员 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疫情执法人员
38
精选ppt
梅毒的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
首先区分:疑似病例 和确诊病例
http://1.202. 129.170:81
中国CDC 性病控制
中心
省级疾病 预防控制
机构
地市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
精选ppt
国家卫生部
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
地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
县区级卫生 行政部门
15
目前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不报:主要为民营、个体医疗机构 漏报:主要为基层医疗机构 过度报告:疫情管理严格的医疗机构,主要是隐性梅
二期梅毒
48
精选ppt
49
精选ppt
二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二期梅毒
29
精选ppt

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要求(2022年)一、梅毒病例:(一)、关于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要求及相关事项:1.梅毒诊断与报病复杂,应根据既往梅毒诊疗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而不是仅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

2.报告首诊病例,首次诊断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均须报告。

对于疑似病例,应随访,尽快补充另一试验,及时订正。

3.既往有梅毒诊疗史者、梅毒疗后复查评价疗效者(包括年度内、跨年度、跨地区、跨机构)不报告,须详细记录病史证据。

4.梅毒血清筛查时发现的特异性试验阳性、非特异性试验阴性者,无梅毒诊疗史,无梅毒症状与体征,暂不报病,1个月后随访再次检测,如非特异性试验仍阴性不报病,如转阳则报病。

5.隐性梅毒无发病日期,规定传染病报告卡的“发病日期”栏填写实验室检测日期。

6.对于二期与一期梅毒皮损重叠者,报二期梅毒。

7.对于一期或二期梅毒病例,检测有脑脊液异常或有神经系统、视力、听力损害症状,仍报告为一期或二期梅毒;对于无症状无体征的隐性梅毒,检测有脑脊液异常但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仍报告为隐性梅毒;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视力、听力损害的神经梅毒、眼梅毒、耳梅毒,无一期或二期梅毒临床表现,报告为三期梅毒。

8.梅毒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如梅毒血清治愈后再次感染出现硬下疳;有证据表明,梅毒治疗有效或血清固定后再次感染,非特异性抗体试验滴度升高4倍)。

9.由于梅毒病情进展而致诊断变更,需要重新报告(如原一期、二期或隐性梅毒发展为三期梅毒等);但如果是原分期诊断错误,则在原报卡上订正诊断与订正报告,不重新报卡。

10.医生填写梅毒报卡时,应在“备注”栏填写诊断依据,包括:既往梅毒诊疗史、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科室。

11.医生做出梅毒诊断,以及在门诊、住院病历登记时均应分期,不能简单诊断与记录为“梅毒”。

(二)、关于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1.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分为两类:①.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 TPPA、TP-ELISA、TP-化学发光法(CLIA)、快速免疫层析法(RT)等;②.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 RPR、TRUST、VDRL 等。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梅毒血清学检测:
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19元 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 性病研究实验试验(VDRL) 血清不需加热的反应素(USR)
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金标准) 34元 酶免法(TP--ELISA )目前医院最多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FTA-ABS) 胶体金法(TP--R性T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TP--CLIA)
❖ 2012年底下发新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仍为5种 性病。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需要监测的性病
淋病 梅毒
乙类传染病管理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监测疾病
河南省性病流行特点
1、我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在全国属于中等流行,淋病等其 他性病报告发病率在全国属于低发流行地区。 2、我省性病病例以梅毒为主,占80%以上,其中隐性梅 毒占全部梅毒的60%以上,梅毒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 长,其他几种性病变化不大。 2、梅毒、淋病发病数年龄集中在20岁-50岁,这也是人群 的性活跃期。 3、梅毒病例女性稍多于男性,淋病病例男性远多于女性。 4、郑州市等市报告病例数较多。原因一是流动人口较多, 发病因素也较多;二拥有知名度较高的省级医院较多,所 以其发病人数较多。
三期梅毒表现, 病期在2年以上
性接触史, 或性伴感染史; 既往无梅毒诊 断与治疗史
无任何临床症状 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RPR定性)
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 试验阳性;

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性病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
Clean, Minimalist, Flat, Powerful and Flexible PowerPoint template
原因分析:医生未及时留取患者的基本信息, 实验室结果确诊后患者出于考虑个人隐私不 告知个人信息。 措施建议:建议医生在与患者讨论病情前将 患者的详细信息(职业、身份证号码、联系 电话,现住址)记录到登记本上,填写报告 卡的字迹要清楚。
1、掌握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淋病 及梅毒的报告标准。
2、在日常查漏工作中对实验室检测HSV-2阳性结果及临床诊断 为生殖器疱疹、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沙眼 衣原体阳性结果、淋球菌培养核酸检测阳性及男性镜检阳性结果、 TRSUT/TPPA检查结果进行查漏,减少漏报情况。
Clean, Minimalist, Flat, Powerful and Flexible PowerPoint template
原因分析:性病尤其是梅毒的诊断不够规范。
(1)医生在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医嘱时下的 带问号的诊断,性病阳性结果出来后未根据 阳性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更改。尤其 是梅毒的诊断不明确,有的医生报病报了 “Ⅰ期梅毒”,医嘱上却下“梅毒?”的诊 断; (2)梅毒试验双阳性结果的住院患者直接下 “梅毒”诊断,病程记录也未体现生殖器的 检查结果描述。
三、性病报病要求
Clean, Minimalist, Flat, Powerful and Flexible PowerPoint template
6.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梅毒病例报 告工作的通知》粤皮防函【2015】18 号的要求:各医疗机构的医生在填写 梅毒病例《传染病报告卡》时,除按 要求完整准确填写各栏目外,还须在 报告卡上“备注”栏目中填写如下内 容:TPPA结果,TRUST结果(包括滴 度),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国家5种监测性病报病要求

国家5种监测性病报病要求

国家5种监测性病报病要求国家对监测性病进行报告要求是为了及时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国家对5种常见性病的监测和报告要求。

1.梅毒监测和报告要求: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病,其监测和报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点医疗机构要确诊并报告梅毒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对于已经感染梅毒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途径、传播方式等;(3)要采集梅毒患者的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

2.淋病监测和报告要求: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监测和报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机构要及时报告淋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对于已经感染淋病的人员,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途径、传播方式等;(3)要进行淋球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确诊患者的淋病感染情况。

3.艾滋病监测和报告要求: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监测和报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点医疗机构要报告艾滋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对于已经感染HIV的人员,要进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了解感染途径、传播方式等;(3)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

4.妇科感染监测和报告要求:妇科感染包括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其监测和报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机构要报告妇科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对于已经感染妇科感染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途径、传播方式等;(3)进行宫颈涂片、阴道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查,确诊患者的妇科感染情况。

5.生殖道感染监测和报告要求:生殖道感染主要包括滴虫病、衣原体感染等,其监测和报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机构要报告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2)对于已经感染生殖道感染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途径、传播方式等;(3)进行分泌物、尿液等样本的实验室检查,确诊患者的生殖道感染情况。

性病诊断要点和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要点和病例报告要求
2. 对于不能排除胎传梅毒时,应对婴儿随访 检测,每3个月检测1次(3、6、9、12、15、 18月龄),根据随访检查结 果做出诊断。
3. 以下情况的新生儿出生时不报病, 不随访:
①如果生母在妊娠前患有梅毒,经正规治疗(使用 苄星青霉素或头孢曲松药物治疗),在妊娠前已达 到梅毒血清学治愈(即非特异性抗体试验阴性), 或梅毒 血清固定,排除了再感染。新生儿梅毒血清 特异性抗体试验与非特异性试验均阴性。



病 例
其他病例
婚或 婚内),或性 物; 女性宫颈粘液
伴(配偶 感染史, 脓性分泌 物。肛交
患者也可能不 提供 者直肠粘液脓 性分
真实病史或无法询 泌物。新生儿眼结
问到病史
膜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测 无
●临床疑似患者取分泌物 ,涂 片,做革兰染色镜 检,可见典 型的多形核 白细胞内革兰阴性 双球 菌。
体细胞培养阳性
无临床症状(多数女性 无症 状)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要 求
硬下疳(性接触部位软骨样硬度 的无 痛性溃疡),可伴有近卫淋
巴结无痛性 肿大
●梅毒血清非特异性抗体试验阳性,未做特异性试验;或●梅毒血清特异性 抗 体试验阳性,未做非特异性试验(或非特异性试验阴性)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二期梅毒
同上
性接触史(包括非婚或婚内 ), 或性伴(配偶)感染 史,患者也 可能不提供真 实病史或无法询问 到病史
或不 明
无或有胎传梅毒症 状与 体征(婴 幼儿)
TPPA阳性(18月龄及以上婴幼儿)
(一)胎传梅毒诊断与报病要求
1. 报告首诊病例,首次诊断的胎传梅毒疑似 病例、确诊病例均须报告。对于胎传梅毒疑 似病例,应随访,根据随访结 果做出订正。 有证据表明的已明确诊断的胎传梅毒病例复 诊、多处就诊、随访检测者(包括年度内、跨 年度、跨地区) 不报告。

性病诊断标准和性病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诊断标准和性病病例报告要求
② 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女性标本、咽部 和直肠标本)
淋病-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1(流行病 学史)
和 2(临床表现)中任
1项
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 和
3(实验室检查)中任1项
淋病的病例报告
符合确诊诊断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淋病的报 告病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病例,不应报告为 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 和
3中①(暗视野) 或
③(螺旋体试验)
二期梅毒
1. 流行病学史
① 有多性伴,或 ② 不安全性行为,或 ③ 性伴感染史,或 ④ 输血史(早期梅毒病人为供血者)
2. 临床表现 肤损害 75%~80% 粘膜损害 30% 全身淋巴结肿大 50%~60% 关节炎、关节痛、骨膜炎 肝炎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 神经系统病变 脱发
② 晚期胎传梅毒----在2岁以后发病,出现各种炎症性或标记性损害 ③ 胎传隐性梅毒----无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①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②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且滴度高于生母的2个稀释
度,也就是说滴度是生母的4倍;或出生后3个月随访滴度升高 ③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性病诊断标准和病例报告要求
港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3月7日
性病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卫生部关于《传 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国家CDC关于《全国性病监测 方案(试行)》的要求,需要监测的性病为:
(1)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淋病、梅毒 (2)其他法定管理和重点监测传染病:生殖道沙眼衣原
发作持续2年 三期(晚期)梅毒:病程大于2年 可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或
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隐性(潜伏)梅毒 胎传(先天)梅毒

性病诊断标准2018版解读

性病诊断标准2018版解读
✓ 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胎传梅毒报告为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
1.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2.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
梅毒病例报告中的分期与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分期分型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隐性梅毒 胎传梅毒
诊断原则
病史、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测结果三者结 合起来综合判断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
1.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2. 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 实验室检查:3个实验室条件任意满足一个 TP暗视野检查见梅毒螺旋体;或 TPPA/TPHA/TP-ELISA阳性 + RPR/TRUST阳性;或 梅毒螺旋体核酸检测阳性
IgM抗体阳性
确诊病例 (婴儿规范
治疗)
确诊病例
双阳
未治疗 或治疗 不明
可有, 可无
皮损组织取材: 梅毒螺旋体核酸 检测;或镜检查 见螺旋体
立即报告为 确诊病例 (婴儿规范 治疗)
胎传梅毒:立即报告为“疑似病例”
病例分类
疑似 病例
母亲实验室检 查结果
“双阳”
母亲治疗情 况
未治疗; 或非青霉 素治疗; 或在分娩 前最后1月 内治疗; 或治疗不 明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1.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2. 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 实验室检查:2个实验室条件任意满足一个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阳性,未做特异性抗 体试验;或 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阳性,未做非特异性抗体试验

性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

性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

性病病例报告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性病病例的报告工作,提高性病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范围内性病病例的报告工作。

三、报告责任1. 性病病例的报告责任主体为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性病病例。

2. 性病病例的报告责任科室为性病科、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等与性病诊疗相关的科室。

四、报告程序1. 医疗机构在接诊性病病例时,应当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根据诊断结果确定是否为性病病例。

2. 如果是性病病例,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填写性病病例报告表,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上报。

3. 性病病例报告表应当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信息、治疗信息等内容。

4. 医疗机构应当将性病病例报告表及时提交给本单位性病防治管理部门。

五、报告时间1. 性病病例的报告时间为患者确诊后的24小时内。

2. 医疗机构应当确保性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不得迟报、漏报、误报。

六、报告方式1. 性病病例的报告方式为纸质报告和电子报告。

2. 纸质报告应当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制定的性病病例报告表。

3. 电子报告应当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的性病病例报告系统进行。

七、报告质量控制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性病病例报告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性病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性病防治管理部门应当对性病病例报告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八、保密要求1. 医疗机构在性病病例报告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2. 性病防治管理部门在性病病例报告管理工作中,应当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九、培训和宣传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性病病例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性病病例报告的技能和水平。

2.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性病防治意识。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
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隐性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有梅毒临床表现不能报告为隐性梅毒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复诊病例不报告 随访病例不报告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也不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性病病例报告及管理要求
主要内容
一、性病诊断标准 二、性病诊断标准
规定需要报告的性病
1、淋病 2、梅毒 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4、尖锐湿疣 5、生殖器疱疹
性病病例诊断标准
淋病----卫生部淋病诊断行业标准(WS 268-2007) 梅毒----卫生部梅毒诊断行业标准(WS 273-2007)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性病诊疗指南(2007) 尖锐湿疣----卫生部尖锐湿疣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WS 235-2003) 生殖器疱疹----卫生部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WS 236-2003)
谁需要了解与掌握性病诊断标准
医疗机构--医生 医疗机构--实验室检验人员 医疗机构--防保人员/报卡录入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网络疫情信息审核人员 疾病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 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疫情执法人员 各单位有关领导
病例分类
卫生部下发的诊断标准-病例分类 淋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梅毒:确诊病例、疑似病例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 尖锐湿疣: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生殖器疱疹: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传染病报告卡-病例分类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 病原携带者
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二期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性病病例报告规范和管理要求

性病病例报告规范和管理要求
上腭、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 梅毒、心血管梅毒 – 实验室检查
•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16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 确诊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及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一)梅毒的诊断标准及报告要求
卫生行业标准: 《梅毒诊断标准》 (WS273-2007)
12
梅毒的诊断标准
Ø 一期梅毒 Ø 二期梅毒 Ø 三期梅毒 Ø 隐性梅毒 Ø 胎传梅毒
诊断原则:
病史、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测结果三者结合起 来综合判断
13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Ø 确诊病例
–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14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Ø 确诊病例
–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诊断要点: 多形皮损
–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 节、眼、内脏等)
– 实验室检查
• 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
• 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
Ø 疑似病例
– 实验室检查
• RPR/TRUST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 ),未做
TPPA/TPHA
应取婴儿静脉血,而非脐带血检测18
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Ø 病例按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 进行报告。
Ø 病例分为疑似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Ø 仅报告以前未做出诊断的首诊病例,复诊及
–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 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 节、眼、内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下疳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二期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二期梅毒皮疹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4、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诊断要点:
尖锐湿疣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35-2003)。
病种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尖锐湿疣
临床诊断病例
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感染史不明
生殖器或肛周有肉眼可见的赘生物损害,疣体形状有:丘疹型、乳头型、菜花型、鸡冠型、蕈样型等
应取婴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其抗体滴度高于生母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或出生后3个月随访滴度升高。应取婴儿静脉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1.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TPPA、ELISA、快速免疫层析法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RPR、TRUST、VDRL等。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疣体取材组织病理检查阳性;
或疣体取材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尖锐湿疣的病例报告要求:
①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告。②每例尖锐湿疣病人只报告一次。③以前无尖锐湿疣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④尖锐湿疣复发病例不报告。⑤无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仅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阳性,或HPV血清抗体检测阳性者不报告。⑥尖锐湿疣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无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病例。
2、淋病
淋病诊断要点:淋病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淋病诊断标准》(WS268-2007)。淋病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病种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淋病
疑似病例
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男性尿道脓性分泌物;女性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胎传梅毒Biblioteka 疑似病例生母为梅毒患者或隐性梅毒者;
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
或无任何临床症状。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其抗体滴度高于生母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或出生后3个月随访滴度升高。
2.梅毒病例记录与报告要求:
①梅毒病例的记录与报告应按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进行。②仅报告以前未做出诊断的首诊病例或新发病例,复诊与随访检测者不报告。③梅毒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④术前病人、孕产妇和献血人员的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后报告,仅依据阳性检测结果不报告。⑤梅毒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④生殖器疱疹复发病例不报告。⑤无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仅为单纯疱疹病毒(HSV-1或HSV-2)血清抗体阳性者不报告。⑥生殖器疱疹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无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病例。
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要点: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全国性病监测方案(试行)》(2007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病种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确诊病例
肛交者直肠粘液脓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新生儿眼结膜脓性分泌物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或淋球菌培养阳性;或淋球菌核酸检测阳性
淋病病例报告要求:
①只报告以前未做出诊断的首诊病例或新发病例,复诊与随访检测者不报告。②淋病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③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告。④淋病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5、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诊断要点:
淋病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36-2003)。
病种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生殖器疱疹
临床诊断病例
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病史,或病史不明
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部位的疼痛性水疱、糜烂、溃疡、结痂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女性宫颈炎、盆腔炎;男性和女性直肠炎、眼结膜炎;新生儿眼结膜炎、肺炎等。
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阳性;或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
无症状感染(病原携带者)
同上
无临床症状
同上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报告要求:
①只报告以前未做出诊断的首诊病例或新发病例,复诊与随访检测者不报告。②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③新生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告。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无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同上
同上
生殖器肛门部位皮损取材单纯疱疹病毒细胞培养阳性;
或生殖器肛门部位皮损取材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或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
生殖器疱疹的病例报告要求:
①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告。②每例生殖器疱疹病人只报告一次。③以前无生殖器疱疹诊断病史的首诊病例应报告。
三期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三期梅毒表现,病期在2年以上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改变
隐性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
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
1、梅毒
梅毒诊断要点:梅毒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梅毒诊断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梅毒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分期/类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一期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