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和严重危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 原因和机制
2.机制 急性溶血发生后,大量的红细胞碎片和红细胞机
制经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可引起该系统的 阻滞和功能下降,使受血者易于合并各种感染。 溶血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红细胞基质具有凝血活酶 样作用,可激活机体凝血系统,使体内形成高凝状 态,并可出现静脉血栓和微小血管血栓,严重者可 激发弥散性血管内溶血(DIC)。
肺微血管栓塞
迟发反应 (24小时后) 溶血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 输血后紫癜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同种 异体免疫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栓性静脉炎
某些输血相关疾病
发热原因
( 1)非免疫性反应: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 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等
(2)免疫反应: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 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抗体
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受血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 种抗体的献血者血浆,使献血者红细胞或/和自身 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 原因和机制
1.原因 由于输入不相容的全血或红细胞或血浆时,红细
胞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接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 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与血 浆中结合珠蛋白结合后,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并降解,造成血浆中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消失,超过 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的游离血红蛋白,从肾小球 滤出,形成血红蛋白尿。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
①过敏体质的受血者,; ②献血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并已产生抗体;
或献血者血液含有高效价的HLA抗体; ③多次输血使IgA缺乏的受血者对献血者血浆 的IgA产生类特异性抗-IgA,当再次输血时可引 起严重的过敏。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
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 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
素),超过肝胆红素的代谢或清除能力,使血浆中 间接胆红素浓度增高,临床上出现黄疸。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诊断
在输血的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 受血者即可出现寒战、高热、腰部疼痛、面色潮红、 尿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 手术全麻状态下受血者发生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 手术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应考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 应的可能。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验室检查
(1)核对血型。 (2)立即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观察血浆颜色,溶血后游离血红蛋白立即 升高,1~2小时达高峰。 (3)输血前、后ABO及RhD血型复查、抗体筛查,并分别与血袋内剩余 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 (4)测定输血后第一次尿游离血红蛋白及尿胆原。 (5)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与间接胆红素。 (6)测定溶血反应后5~7小时血清胆红素。 (7)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8)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碎片。
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 原因和机制
3.危害 由于抗原抗体反映引起的微血管痉挛和溶血导致
的局部微血管痉挛和微血栓形成,引起肾皮质缺血 、缺氧,导致肾小管缺血坏死及上皮细胞脱落堵塞 肾小管,发生急性肾衰竭。
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 原因和机制
4.症状 溶血时血红急蛋性免白疫性的溶降血性解输血产反应物发游生的离主要胆原红因和素机制(间接胆红
常见为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般不发热; 较重者可有发热,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面部和眼 睑结膜充血,口唇增厚感;喉头粘膜水肿导致呼吸 困难;发生过敏性休克者。
IgA缺乏者如有高效价抗-IgA存在,仅输入4-8ml血 液,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治疗
①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用抗组胺类药 物即可消退;
②反应严重者需立即停止输血,皮Leabharlann Baidu注射1%肾上 腺素0.5ml;
③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包括使用肾上腺素、升 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液等。如发生严重喉部水 肿致呼吸困难,须施行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
④IgA缺乏者输血过敏反应虽很少见,但这种反应 发生迅速而严重,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预防
①对有过敏史的献血者进行筛除; ②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 胺药物; ③IgA缺乏者需要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
输血不良反应
1.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 3.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 5.输血肺损伤 6.肺微血管栓塞 7.输血传染病感染 8.输血性败血症 9.循环超负荷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治疗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死亡率很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休克、 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疗上,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DIC、急 性肾功能衰竭是抢救溶血性输血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
(1)发现和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路,密 切观察受血者临床体征。立即采集受血者血样标本(抗凝和不抗凝), 连同所剩的剩余血送输血科(血厍)进行复查。
血压多无变化;
治疗
①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予 对症治疗;
②严重者进行物理降温,伴紧张或烦躁者可口服 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1次。
预防
采、输血器具和血液成分制剂的制备过程要做到 无热原;
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 对反复发生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受血者,再 次输血时要选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输血不良反应及自体输血
沙洋人民医院输血科 王笑石
输血不良反应
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 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分类 免疫性反应
非免疫性反应
即发反应 (24小时内)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细菌污染反应 循环超负荷
空气栓塞 出血倾向 构橼酸中毒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3)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 菌污染输血反应等早期或轻症也可表现为发热,要 加以鉴别。
临床症状
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30分钟至2小 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出现畏 寒、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不能用原发疾 病解释;
部分受血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 悸和头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