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合集下载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版,54页)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版,54页)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最大周长在哪里?答: [结合经纬仪回答]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

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

地球的最大周长叫赤道。

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两者相差21 千米。

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9页,Word版】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9页,Word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让地理走进生活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要主动地迎接地理,敞开胸怀拥抱地理,将地理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地理这一门新科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呢?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理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二、学生围绕课本的问题自学约5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本的问题。

三、学习课本的内容:1、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一框的问题,其他同学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从自然、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说明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2、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二框的问题和“活动”的问题,其他同学作补充,老师作小结性的点拨。

(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几方面说明地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3、观察图画,请个别学生回答第三框的问题,其他同学作补充。

四、老师提出希望。

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课外准备第一节的“小实验”,写好实验结果。

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目的: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点: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学难点: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9页,Word版】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9页,Word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让地理走进生活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要主动地迎接地理,敞开胸怀拥抱地理,将地理融
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地理这一门新科目,我们为
什么要学习地理呢?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
来了解一下地理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
二、学生围绕课本的问题自学约5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本的问题。

三、学习课本的内容:。

最新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

最新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小编整理了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最新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最新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最新整理】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研究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难点: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教学具器材:地球仪、篮球、图片、PPT等。

导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制作欢迎画面,展示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以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这样可以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

这对刚刚进入地理研究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研究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在课堂上,老师亲切地问学生:“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并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

例如: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针对问题3,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形状。

追问学生: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研究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粤教版集体备课稿1目录序号教学内容页码1 引言:让地理走进生活 3-52 第一章地球 5-8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5-6第2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7-83 第二章地图 8-9第1节:认识地图 8--9第2节:地图的运用 9 4、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9-14第1节:陆地海洋的分布 9-10第2节:等高线与地形图 11-14 5、半期知识要点归纳 14-16 6、半期知识复习题 17-20 7、第三章第3节:海陆变迁 21-24 8、第4节:认识海洋 25-28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天气预报 28-302、气温和降水 30-323、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32-342第五章:居民与聚落1、世界的人口 34-43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44-463、聚落的发展变化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47-483七年级地理上册上半期教学案,峨边民族中学地理备课小组:袁琼、贺晓霞,2013年11月引言: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从生活着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知地理与生活密切关系,知道地理学习内容、目的、要领。

2、初步具有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要领想问题,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二、教学重点:为什么学地理和如何学地理。

三、教学难点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略)二.提出希望:(1)课堂纪律: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2)课堂笔记:勾画重点内容(3)、评分制: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4)、作业:每一周一到两次,尽时在课堂完成。

(5)、课内学习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合。

三.讲授新课: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学地理,地理学什么,师:其实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干。

现在,我们一起让地理走进我们的生活。

活动:地理学啥子? 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地理已有一些了解了,同学们对地理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们再来看下面几个问题:为啥子企鹅只生活在南极, 为啥子一年之中有四季的变化,世上的人为啥子会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人, 沧海为啥子会变成桑田, 生:回答师:回答得都很好,其实这都是我们地理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了。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古往今来曰宇,天地四方曰宙”。

初一地理粤教版教案

初一地理粤教版教案

初一地理粤教版教案在教学中所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公开课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地理快乐选修课,中学阶段地理七年级授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一地理粤教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地理粤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讲课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医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基克维泽区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1.初步了解地图上才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才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都市生活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为。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能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好坏判断地势起落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方法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之上辨别方向。

3.用喜马拉雅山脉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道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以成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为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讲授新课]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所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气候学事物表示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最新整理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范文范文三篇

最新整理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范文范文三篇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供参考!“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是本册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表层认识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的分布特点,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以及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具体数据和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以及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2.难点: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表,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

2.分析法:分析世界地图,使学生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图表和文字的教学课件。

2.世界地图:准备一幅世界地图,用于分析和学习。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准备相关资料供学生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蓝色和绿色部分,引发学生对陆地与海洋分布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以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陆和岛屿的分布,以及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分析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表格式)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表格式)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作业内容
〖课堂作业〗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1,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图1
(2)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并画出2050年你心目中“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的样貌,撰写200-400字的设计思路说明。

2、评价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由小组内成员给出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评价依据,然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当中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编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已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1世界居民和国家教材分析1.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散布状况;了解世界各地区语言的使用与的信仰情况;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英国史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中学生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壮大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会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地理知识的先后顺序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判别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国度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一)世界人口:1.增长速度很快;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⑵2021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⑴亚洲东部、西部西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沙漠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1.种族:⑴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⑵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①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②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认识地球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认识地球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1章
第1页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 1 章 认识地球
引导学生明白; 1、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要敢 于质疑并勇于证实; 2、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 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正确; 3、 追求真理时,有时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 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分组完成课本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 赤道周长:4 万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总结 八、板书设计 一、 二、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 1、 赤道周长:4 万千米; 2、 赤道半径:6371 千米。 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重温本节主要知识 分组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大 小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 1、请描述当地的四季变化,你知道为什么有四季的变化? 2、 一天中, 早中晚什么时候最热, 你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 3、一年中,最冷月出现在几月,最热月出现在几月? 4、一年中,昼夜长短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的? 二、 地球公转 1、 公转的含义 2、公转方向 3、公转周期 4、地理现象 A 四季更替 B 昼夜长短变 化 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运动课件,完成课本活动,引导学生总 结归纳: 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一年 4、地理现象 让学生观察课本地球公转示意图,观察并理解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完成下表(北半球) :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21 6.22 9.23 12.22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秋分 昼夜情况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正午影子 居中 最短 居中 最长 观察、分析,完成 教材第 17 页活动 通过活动探究地球公 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 现象 思考、讨论并回答 以生活中的问题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求知 欲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

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五、教法建议1.地球的形状,学生已经知道,而且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

因而教学的着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史的教育。

2.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提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真的能证实地球是圆形吗?”(圆柱形、圆锥形也可以环绕而行,因而在地球上要证明地球的形状,还必须提出更多的论据。

)“你还知道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总之,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3.在前一节课时可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个球体(篮球等)和正方体(粉笔盒等),并每人折叠一只桅杆高高的小纸船,以便于在课堂动手实验。

介绍卫星照片除用于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可以结合可看到的海陆轮廓、云层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夫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二、展示目标即教学目标中知道与技能目标三、自学引导及点拨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观看教材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逻辑推测→实践证明→新“眼”目睹)(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粤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粤教版7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让地理走进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至第四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本课小结思考:怎么学好初中地理?六、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节,地球仪。

板书设计: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索的精神。

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恰当地选择和浅显运用教学方法,补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后进生同时考虑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为所有人整理的5篇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粤教版地理教案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世人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复制品提问:同学们,你们明白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人类地球的形状和形状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五幅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复职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建议书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四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词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充,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湖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非议?(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辨认出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将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成功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二十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初一地理教材有不同版本,其中粤教版的教案值得一看。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希望是你需要的资料。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看懂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12页、13页的“活动”题吧相关内容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最大周长在哪里?答: [结合经纬仪回答]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

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

地球的最大周长叫赤道。

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两者相差21 千米。

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板书)1、什么是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

2、[出示地球仪] 这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球体、地轴组成的3、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用来表示陆地、河湖、海洋、山脉、城市等。

还有经线、纬线、南北极。

4、地球仪是围绕什么转动的?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地球仪是绕地轴转动的,它指向北极星附近,与球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南极和北极,并指示给旁边的同学,大家相互看看是否正确。

)(1)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让地球仪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作逆时针转动。

告诉学生面对地球仪如何识别东、西、南、北4个方向。

(2)(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3)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

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

5、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没有,是假想的)6、课堂练习:(1)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

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

三、纬线和纬度(板书)[引入] 地球仪上有许多纵横交织的线,你知道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吗?现在我们来识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1、什么是纬线?(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纬线的定义,并读出来。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与经线垂直相交,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让学生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出纬线指示给同学,请对方判断正确与否。

)2、纬线是什么形状?是半圆,还是圆圈?圆圈。

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4、所有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相等。

5、赤道在什么地方?赤道的作用(意义)是什么?(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在两极的中间,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合经纬仪或地球仪回答)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7、纬线有哪些特点?(展示经纬仪,学生观察回答)纬线的特点:圆圈、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8、在地球仪上大家可以画出多少条纬线?人们是怎样区别每一条纬线的?[边指示边讲解] 在地球仪上可以画出无数条纬线。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纬度。

(这就好像给每条纬线都起了名字,我们就能区别它们了。

)[多媒体展示图片]“纬线与纬度示意图”。

9、哪条纬线是零度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人们把赤道定为零度纬线,它把地球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10、纬度最大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最大是90°。

位于南、北极点。

11、赤道南北两侧的纬线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他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来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字母“S”来表示。

[板书] 北纬——N,南纬——S12、如果用字母表示,北纬20度和南纬20度可分别表示为:20°N,20°S。

13、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排列,它们的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北纬度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

(多媒体图示变化规律)14、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和高纬三部分。

其中0°~30° 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板书:低纬、中纬和高纬] [多媒体展示] “低、中、高纬度示意图”。

课堂练习:让学生将课本、练习册或教师给出的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更好)中的纬线纬度指读或标注出来。

[示例题] 请问北京(40°N)处于什么纬度带?中纬度。

[示例题] 中国和南极洲分别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

第三节地球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教学用多媒体。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

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大家此时虽静坐于教室,实际上,你仍然与地球同行。

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角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

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

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课件1】观察讨论一: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

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

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课件2】观察讨论二: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边巡视边答疑。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课件3】观察讨论三: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课件4】【教师指导】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请一位同学根据演示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提问】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哪条纬线?那么最南界线呢?一年中太阳直射一次的纬线是哪两条纬线?那么直射两次的地区呢?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

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请同学们注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暑假后,白天是越来越长了还是越来越短了呢?【出示课件】观察讨论四: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