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改要求下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创新,准确解读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教材创造性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是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创造型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有哪些途径呢?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1、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涵。

2、创造型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二、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应做到:

一、转变教师对教材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生的精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教师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要转变自身对教材的观念,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摈弃“用教材教”的的落后的教材观,确立“以人为本”和“用教材教”的新理念,通过创造性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二、立足学情,以学定教。

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任何

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生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为学习者服务。学情分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了解学情才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此,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语文第一册拼音时,发现拼音教学过于集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她就把后面的主要以识字为主的内容提上来,拼音与识字互为交替,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分散处理,学生学起来就感到轻松好懂。

三、把握文本,准确理解教材。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准确理解把握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编写体系;二是要从微观上正确把握各课的教学要求,深入浅出钻研每篇课文,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研究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顺利。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中,“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是全文理解上的难点,怎样使学生明白的理解呢?

要让学生理解“罪恶的子弹”、“和平之花”的意思,教师科举具体的例子说明战争或恐怖活动对和平的威胁,然后让学生模仿举例,,用大量感性的材料开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

四、活用教材,多样处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专家们也曾一再强调“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要灵活地用教材来教”。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巧妙地利用教材有关的内容,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下,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在创造,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

1、找准一处切入。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焦点一样的东西,即应该有那么一个集于各种光线与一处,从而又发射到各种光线的地方。”这就是文章的契机和

纽结。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有一个焦点的东西。教材时,教师巧妙的利用教材有关内容,从学生知识和水平出发,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点,从崭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直接切入文章的聚焦点,对教材原有的内容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入课堂。如教师在教学《我不是个好儿子》时,紧扣标题的题眼“好”精心设问:“为什么不是好儿子?”并以此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租金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突出教学的重点,取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点面结合,构建知识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健全的人,他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机会和空间,作为教师,理应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让他们主动地探索,积极地进取,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特别是语文教育"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材,把同类的文本有效结合,组合成一个大知识块,以便学生触类旁通。如人教版课文《鸟的天堂》《第一场雪》等课文的学习,可将本册《桂林山水》《林海》并入其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不同写景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写一写。当然,这种归类遵循的原则也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内容同类,也可以是写作方法同类,亦可以是表达的情感同类,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更广泛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恰当的拓展延伸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点,而生活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由这个点延伸开去,在可能的情况下,做适当的拓展。加大教学的容量,拓展教学的厚度,开阔视野、丰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更深刻,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师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由“人类的选择问题”这个

点延伸开去,运用了“日本弃老传统”、“克拉玛依大火”、“泰坦尼克号”等材料进行拓展。学生在此基础上对人类的选择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语文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确实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又是我们的学科之母。因此,语文教学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单一的教材内容上,还要在方法上多下功夫。那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关键,开发语文教材资源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开发教材资源,让人人都能学好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