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整理解读汇报
就业工作会议落实情况汇报
就业工作会议落实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本单位就业工作会议的落实情况。
在就业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确保会议精神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将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二、深入开展就业政策宣传为了让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就业政策,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利用线上平台,在单位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就业政策解读文章和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就业动态。
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在线答疑等形式,与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
线下组织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企业、高校等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政策宣讲会。
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咨询点,安排专人负责解答咨询。
此外,还与当地媒体合作,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就业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三、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我们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
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质企业,拓展就业空间。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培训,优化创业环境。
推动灵活就业,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的支持和引导。
与相关平台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灵活就业岗位。
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根据市场需求和求职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
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包括电工、焊工、厨师等实用技能培训,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
同时,注重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三提示规定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三提示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是一个关乎大众人身安全的严肃问题。
合理的消防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三个提示规定则是我们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提示规定一:定期消防演练人员密集场所在消防演练上面不仅有社会责任,也有法律责任。
根据消防法,各类人员密集场所都需要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适当的消防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但是,目前许多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演练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比如,演练频率过低、演练时间短、演练内容单一等等。
这些问题极易造成在发生火灾时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人员密集场所必须通过定期演练来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安全素养,保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提示规定二:设立明显消防标志和标识合理的消防标识和标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火灾发生时找到安全出口,高效地疏散人员。
另外,对于一些唯利是图的厂家来说,没有相应的消防标识和标志可能会成为他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而忽视的细节,从而不免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所以,针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切实加强标识和标志规范,促进标识和标志的统一标定和完善,让广大群众了解消防标识的含义,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和素养,预防火灾的发生。
提示规定三: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是保证火灾时群众安全的必要措施,因为疏散通道过小、障碍物多或不明显的情况下,群众在面临火灾疏散时,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和危险,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此,人员密集场所要切实加强安全通道建设,按照消防安全考核标准开拓足够安全的出口和疏散通道。
配备足够的疏散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后,各类人员可以高效地疏散到相对安全的地方,降低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结语以上三点是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三个提示规定,这些你必须牢记,不仅是因为你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因为你需要关爱你的员工和客户,并为他们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知识讲座
01
02
03
04
学校火灾应急处理
发现火情后,立即拨打火警电 话119,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
利用灭火器或其他消防设施进 行初期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迅速组织学生和教职工疏散, 保持冷静,按照疏散指示逃生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防安全法规的制定和修订需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根据社会发展 和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
消防安全标准的概述
消防安全标准的定义
消防安全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和发布的技术 规范,用于规范消防设施、器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要求 和管理要求。
消防安全标准的分类
消防安全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其中强 制性标准必须遵守,推荐性标准则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遵守。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 安全宣传和教育,有助于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 救能力。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员密集场所的数量不断 增加,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挑战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建筑结构复杂、消防设施不 完善、人员疏散困难等。同时,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有待提高,火 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仍需加强。
02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法 规与标准
消防安全法规的概述
消防安全法规的定义
消防安全法规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用于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的法律文件。
消防安全法规的体系
消防安全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 章等不同层级,共同构成完整的法规体系。
消防安全法规的制定和修订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重点场所摸底情况汇报
重点场所摸底情况汇报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我们对重点场所进行了摸底情况的调查和汇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对重点场所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各类重点场所进行了分类,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交通枢纽、公共娱乐场所等。
针对不同的场所特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调查方式,包括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多种方式,力求全面了解各个重点场所的运行情况。
其次,我们重点关注了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重点场所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隐患,包括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安防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和整改。
另外,我们也对重点场所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调查。
发现一些场所存在服务态度差、服务效率低、服务设施陈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场所的形象,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需要及时改进。
此外,我们还对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一些场所存在卫生死角未清理、垃圾分类不到位、环境卫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场所的整体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最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重点场所摸底情况的调查,我们对各类重点场所的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及时整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新规解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1)
新规解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1)GB/T40248-2021新规发布实施,本文件提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包括总则、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消防安全措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火灾事故处置与善后。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本文解读消防安全责任和消防组织。
1 通用要求1.1 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全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1.2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由该场所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担任。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其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宜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
承包、租赁场所的承租人是其承包、租赁范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负责人是该部门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1.3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设施的值班操作人员,应经过消防职业培训,掌握消防基本知识、防火、灭火基本技能、自动消防设施的基本维护与操作知识,遵守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1.4 保安人员、专职消防队队员、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队员应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的基本技能,定期开展消防训练,火灾时应履行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义务。
2 产权方、使用方、统一管理单位的职责2.1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2 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2.3 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4 保障疏散走道、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门和消防车通道的畅通,不被占用、堵塞、封闭。
2.5 确定各类消防设施的操作维护人员,保证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6 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疏散人员,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人员密集场所整理解读
一、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第2.0.32条,人员密集场所,指会议室、观众厅、教室、公共浴室、餐厅、医院、商场、托儿所和候车室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的释义,从范围而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场所:1)公众聚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侯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2)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3)客运车站,客运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4)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5)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间和员工集体宿舍;6)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4.公安部行业标准GA654-200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举例为: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
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条文解释5.3.15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解释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
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一、引言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容纳大量人员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火车站、体育场馆等。
由于人员众多、交通复杂,这些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辨识和管控。
本文将以人类视角,描述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及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风险辨识1.火灾风险: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恐怖袭击风险:人员密集场所是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如爆炸、枪击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人群踩踏风险: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人群踩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恐慌。
4.交通事故风险:人员密集场所交通繁忙,车辆行驶速度快,存在交通事故风险。
三、管控措施1.火灾风险管控:(1)加强火灾防控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加强人员火灾防护意识,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应急逃生能力。
(3)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逃生路线,定期组织演练。
2.恐怖袭击风险管控:(1)加强安保力量,增加安保设施,如安检仪器、监控设备等,提高恐怖袭击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2)加强情报信息共享,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及时掌握恐怖袭击的动态。
(3)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公众如何识别和应对恐怖袭击。
3.人群踩踏风险管控:(1)合理规划人员流动,设置人员疏散通道,减少人员拥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2)加强人员引导和管理,增加工作人员数量,疏导人流,改善人员流动性。
(3)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避免恐慌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4.交通事故风险管控:(1)加强交通管理,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交通标志和信号,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交通秩序。
四、结论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我们需要从火灾、恐怖袭击、人群踩踏和交通事故等方面进行管控。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措施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车站、体育场馆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地方,面对日益增长的安全隐患,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为保障广大市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相关管理单位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场所的安全性及人员的安全感。
首先,完善安防设施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安装监控摄像头、安检设备、紧急报警系统等设备,有效监控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异常行为。
此外,加强对出入口的管理,并设置应急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减少伤亡。
其次,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巡逻和管理是确保场所安全的关键。
安排专门的安保人员在场所内巡逻,加强安全检查和管理,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同时,制定明确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安保人员和场所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另外,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宣传和教育也是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
制定和宣传安全规定和制度,引导人们养成自觉维护安全的习惯。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也是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重要手段。
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与协作机制,共同维护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秩序。
及时沟通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措施,需要从设施建设、巡逻管理、安全宣传、合作协作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各方通力合作的局面。
只有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维护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共同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总字数:572字】。
XX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XX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报省自查自改)市委督查室: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国务院大督查XX省自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办函〔XXXX〕XXX号),现将我市20XX 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如下:20XX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推动全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工作,为建设XX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市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X-X月份,全市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 XX起,死亡XX 人,受伤X人,直接经济损失XXX.X万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各减少X起、X人X人,分别下降XX.X%、XX.X%;XX%、直接经济损失增加XXX.X万元,上升XX.X%。
四项指标呈“三降一升”态势。
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大事故起数减少X起,下降 XXX%。
二、主要做法(一)精心组织安排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
组织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参加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市安监系统参加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X月 XX日、X月X日和 X月XX日,分别组织召开市安委会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按照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工作实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安委办针对每一次会议印发任务分解表,细化各阶段工作内容,明确措施和时限,督促各单位抓好落实。
X月 X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系统解读进一步推动、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体系,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的职责和考核考察、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等内容。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一、行动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酒店、旅游景点等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场所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公安局决定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行动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管理,挖掘和解决安全隐患,提升场所的安全防护能力,切实保障公众安全。
二、行动筹备在行动筹备阶段,我们成立了行动指挥部,明确了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分工。
行动指挥部由公安局局长任指挥长,公安局副局长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确保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工作。
三、行动方案根据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和安全隐患,我们制定了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检查: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出口、应急疏散通道、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要立即责令整改,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2. 安全培训:组织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火灾的预防和处置、人员疏散、急救知识等方面。
3. 安全宣传: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要求,引导公众养成安全的生活习惯。
同时,加大对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醒公众要加强自我防范。
4. 风险评估:对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重点整治对象。
针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场所,要加大巡查频次,确保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
5. 整治街面秩序:加强对人员密集地点周边的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民的人身安全。
四、行动过程在行动过程中,我们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 加强检查力度:我们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定期检查:对已整改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问题得到根治,并对不按规定整改的场所进行处罚。
消防部队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工作情况汇报
消防部队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工作情况汇报消防部队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根据总队的工作安排,下面我代表中队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在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军队的正规秩序,就是在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中,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所有场所、所有工作、所有环节和所有成员的行为,使之处于规范化以及具有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行的状态。
执勤秩序,位列消防部队“四个秩序”之首。
正规化执勤秩序,主要是部队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我们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保证随时能够完成作战、执勤、抢险救灾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各种任务。
所以,对于我们消防部队来说,建立正规化的执勤秩序,就是要保证我们消防部队能随时拉得出、打得赢。
第一个方面:增强战备意识,认真抓好部队形势教育思想是决定行动的先导,思想的统一,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中队始终把增强执勤意识、抓好战备教育作为中队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的首要任务。
(一)坚持支部议训,强化执勤意识。
中队党支部从每年年初开始就对照《大纲》要求和全年计划讨论全年的执勤备战工作,每月都要针对值班备勤情况或结合工作总结专题研究一次,总结分析执勤中的重难点问题。
每当遇有临时性工作,比如上级对执勤备战工作有新指示、部队有重大安保任务、本单位遇到突出问题等情况时,中队党支部都及时召开会议集中会诊,化解问题,纠正偏差。
除此之外,中队支部成员、班长骨干还经常以茶话会、碰头会的形式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开展和完善部队执勤备战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总结经验,查摆分析,寻找对策。
(二)加强战备教育,提高思想观念。
作为一支部队,战备思想和战备意识是每名军人都应该牢固树立的。
为此,中队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前都要对官兵进行消防部队性质、职能和形势、任务的战备教育,使中队官兵明白,我们消防部队的性质所决定了我们时刻都可能面临火灾和各类灾难,时刻都可能面临奉献和牺牲。
安全生产 “六小场所”解释
一、“六小场所”解释(一)小门店:是指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具有商业经营服务功能的商铺。
(二)小作坊及出租屋(住人场所):小作坊是指员工在20人以下具有加工、生产、制造或修理性质的小工厂;出租屋(住人场所)是指7层以下用于出租的房屋。
(三)小网吧: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
(四)小招待所: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小招待所、小旅店。
(五)小餐厅: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的小餐厅、酒楼。
(六)小影视厅: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的影视厅。
二、人员密集场所解释: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影剧院、录像厅、夜总会、舞厅、卡拉OK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三、“三合一”四、“多合一”五、“四定”原则六、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时间:2012年9月1—5日主题“和谐发展、合作共赢”标志和吉祥物标志“会标叫做”交汇”,由字母a和e组成,分别是亚洲(Asia)和欧洲(Europe)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它们交织而成的字母x,是新疆的开头字母。
”2011年7月13日,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陈季,这样解释了新出炉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会标含义。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侯汉敏介绍,今年4月1日,主办方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面向社会征集中国-亚欧博览会会标、吉祥物。
征集活动得到了各专业设计机构及广大设计爱好者的广泛参与。
这些参与者来自疆内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四川、云南、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还有来自台湾和德国的作品,有专业设计人员、机关干部、教师、在校学生、退休职工、工人、个体经营者等。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是一项重点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我单位通过系统性的整治工作,不断加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我对于我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针对我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火灾隐患排查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通过排查,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火灾隐患,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对电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对火灾疏散通道的维护,加强对疏散指示标志的布设等。
二、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建设为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我们加大了对消防设施的建设投入。
通过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我们还组织了消防演练活动,提高了人员的应急逃生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消防设施的宣传,提高了人员对消防设施的认识。
三、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培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培训,包括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人员对于火灾防范和逃生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应急逃生技能。
同时,我们还对职工进行了定期的消防安全知识考试,确保他们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四、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为了确保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我们加强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计划,定期对各个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通过检查,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督导工作,确保其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通过以上的工作,我单位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人员的防火意识还需要提高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不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水平。
2024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模版(二篇)
2024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模版近年来,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频发,给社会治安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我市积极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就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
一、整治行动的背景和目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是针对近年来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频发、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而开展的一项重要行动。
本次行动以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以规范管理人员密集场所、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全面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和管理。
二、整治行动的主要成果(一)加强安全监管本次整治行动加强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力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开业、装修、日常经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运营。
(二)加强安全宣传通过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商业区、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和海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等,让民众了解和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技能,提高了安全素质。
(三)整治隐患通过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全面排查,发现并整治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对于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防火防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整改,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本次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没有充分重视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对该问题的宣传和整治力度不够;其次,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对于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监管和教育引导。
2024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样本(2篇)
2024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样本2024年,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升警惕性和应急能力,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安全管理:1. 加强场所管理:各地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加强安保力量和技术设施的配备,提升场所安全等级。
2. 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场所安全制度,加强对场所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3. 加强安全培训:组织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提升警惕性和应急能力:1. 加强巡逻防控: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周边的巡逻防控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 强化应急演练:组织场所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1.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大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
2. 组织安全知识讲座:组织专家学者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问题进行讲座,提高公众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场所的安全运行。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我国有效提升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水平,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样本(2)为认真贯彻新乐市教育局《教育系统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遏制校园安全事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结合我校校园安全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全校开展以保障师生安全为重点的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2024年中学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简洁版(5篇)
2024年中学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简洁版为了切实增强我校今冬明春防火工作效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我校积极响应泉州市教育系统下发的《____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的号召,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冬季防火工作排查活动,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确立明确指导思想我校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全面贯彻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通过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切实提升全校师生的火灾防控意识和自救能力,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明确具体工作目标我校以“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为核心任务,将排查和整治火灾隐患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组织召开防火专题会议、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实施防火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三、完善组织机构,强化责任落实(一)构建坚强领导体系为确保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今冬明春防火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防火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实施网格化管理在明确治理重点、要求和责任的基础上,我校采取集体负责、个人分片包干的方式,对校园各个区域进行细致分工,确保防火责任落实到个人、到部门、到班级,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防火责任网络。
四、具体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自入冬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冬季安全防火工作,将其视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确保防火责任落到实处。
(二)深入开展校园防火宣传教育活动1. 落实防火措施,强化宣传教育。
我校通过召开安全防火工作会议,向全校教职工传达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并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安全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师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建立健全防火规章制度和责任制。
我校不断完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防火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每日必查、每周巡检、每月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人员密集场所整理解读
一、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第2.0.32 条,人员密集场所,指会议室、观众厅、教室、公共浴室、餐厅、医院、商场、托儿所和候车室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的释义,从范围而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场所:1) 公众聚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侯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2) 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3) 客运车站,客运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4)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5)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间和员工集体宿舍;6) 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4.公安部行业标准GA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举例为: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
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条文解释 5.3.15 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解释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 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
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xf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xf654-200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和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我国制定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xf654-2006),明确了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xf654-2006进行解读和讨论。
一、规范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1. 人员密集场所的分类xf654-2006将人员密集场所分为A、B、C三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人员密集程度和消防安全要求。
其中A类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特别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影剧院等;B类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酒店等;C类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一般密集的场所,如居民楼、办公楼等。
对不同类别的人员密集场所,xf654-2006提出了不同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2. 消防设施和设备的配置根据人员密集程度的不同,xf654-2006规定了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配备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包括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照明和指示标志、烟气排烟系统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的配置要求,旨在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防范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3. 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为了方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和逃生,xf654-2006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消防安全标识,明确标识出疏散通道、避难点、灭火器位置等信息,提高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效率。
二、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xf654-2006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为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xf654-2006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疏散逃生技能等,提高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铭嘉设计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2015新规)--“人员密集场所”定义与A级保温材料应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2015新规)——“人员密集场所”定义解读上一期我们为大家解读了高层民用建筑底部商业及裙房的防火分区划分及楼梯的选用形式,本期我们主要给大家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7.4条,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原文规定: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本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该条文解释仅强调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故要求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
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和范围,规范中并没有给予明确。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 654-2006)对人员密集场所有明确的定义:3.2人员密集场所assembly occupancies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
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第四款,也详细列举了人员密集场所,原文如下: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结合上述两本法规,对人员密集场所做出如下归纳: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旅馆、金融证券交易场所、老年人建筑等。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宣传(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生活设施日益完善,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的增加。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宣传如下:一、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性1. 预防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隐患排查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可以降低企业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有助于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安全隐患排查的范围1. 工业生产领域:包括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隐患。
2. 交通运输领域: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领域的安全隐患。
3. 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学校、医院、商场、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
4. 住宅小区:包括住宅小区内的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等安全隐患。
5. 农村地区:包括农村地区的电气线路、消防设施、沼气池等安全隐患。
三、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1. 日常巡查: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专业检测:聘请专业机构对重点领域进行检测,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
3.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领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排查。
4. 社会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举报。
四、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 限时整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2. 闭环管理: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到位。
3. 预防为主:在整改过程中,注重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隐患再次发生。
4. 责任追究:对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五、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宣传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第2.0.32条,人员密集场所,指会议室、观众厅、教室、公共浴室、餐厅、医院、商场、托儿所和候车室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四),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的释义,从范围而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场所:1)公众聚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侯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2)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3)客运车站,客运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4)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5)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间和员工集体宿舍;6)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4.公安部行业标准GA654-200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举例为: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
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条文解释5.3.15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解释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主要指:设置有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筑。
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的展览厅,证券交易厅,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等。
公共娱乐场所主要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沐浴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中,本通告所称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等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金融和证券交易厅等商业场所,歌舞厅、影剧院、夜总会、游艺厅、网吧、洗浴等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会堂等人员集中场所,汽车、火车站候车室,港口码头候船室,机场候机厅,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及员工集体宿舍。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条文说明,5.5.19,本条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条文说明中,5.4.6条,明确说明“菜市场”系人员密集场所。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条文说明中,5.4.8条,提到“宴会厅”为人员密集场所。
二、各专业常用规范中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1.电气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条文说明第10.3.3条,尽管目前电力设备(如高压配电柜、变压器、低压配电柜等)的自身防火、防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考虑到体育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所以主要变配电室应尽量离开观众主要出入口、观众席台下。
在调查中也曾发现,应急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管出口距观众席休息厅过近,这是十分危险的。
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50099-2011 ,第10.3.3.1条,学校建筑为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走道、楼梯间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以保证疏散时必要的照度;并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以保证安全地定向疏散。
湖南湘乡市某中学的走道和楼梯间的照度没有达到标准,也未设事故照明。
2009年12月7日晚,晚自习后发生重大踩踏事故,血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第11.3.2条,2.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第11.3.4条,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 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其指示标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 的有关规定。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5.4.2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用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5)《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5.2.8 展览建筑内的燃油或然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等不应布置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进行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第7.1.3条,6 演播室、剧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不应直接进行应急广播,应采取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二次确认方式进行疏散广播。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8.3.1条,8.3.1 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方便进出线;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8)《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第4.0.9条人员密集场所和门厅、楼梯间以及疏散走道上,应设置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第10.3.1条,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第10.3.2条,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第10.3.5条,公共建筑、建筑高于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给排水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条文说明12.0.2 娱乐性场所内陈设、装修装饰及悬挂的物品较多,而且多数为木材、塑料、纺织品、皮革等易燃材料制作,点燃时容易酿成火灾;除可燃物品较多外,此类场所内用电设施较多,因此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在此类场所的火灾,蔓延速度较快、放热速率的增长较快;现场的合成材料多,使火灾的烟气量及毒性较大;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时极易造成拥挤现象。
2)《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7.1.13 当展览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对于室内最大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展厅、大型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采用带雾化功能的自动水炮等灭火系统。
条文说明,7.1.13 对于室内净空高度大于12m的展厅、大型多功能厅等,其灭火系统和装置主要有扩大作用面积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系统、大空间洒水灭火装置、大空间扫描射水灭火装置、自动消防水炮灭火系统等。
鉴于部分系统或装置国家尚无相应的工程技术规程,系统选择应符合当地地方规范或消防主管部门的技术规定。
为保证人员安全,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自动消防水炮应具有射水雾化功能。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5.7 建筑面积大于3000m2 且无法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展览厅、体育馆观众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面积大于5000m2 且无法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丙类厂房,宜设置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
GB50016-2014 ,第8.3.5条,类似。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2.4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商业服务网点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2.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1 严重危险级:使用性质重要,人员密集,用电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所;2 中危险级:使用性质较重要,人员较密集,用电用火较多,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3 轻危险级:使用性质一般,人员不密集,用电用火较少,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3.2.3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