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浅谈如何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有效地支持了农业设施和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面笔者对如何强化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浅谈几点认识,以期对今后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使用方面农业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截留挪用现象。
如资金在拨付过程中,在上级部门停留时间比较长,由于其自身资金困难,往往对下拨的农业专项资金进行截留或挪用。
影响了农业项目的正常实施。
在配套资金方面,当地财政或项目承担单位配套资金不足,甚至有弄虚作假行为,导致农业项目不能正常开展。
2.单位会计核算方面许多单位的农业专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如专用设备重复购置,资金利用率低。
甚至有的单位对农业专项资金没设专款帐,没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出现账目混合使用的现象。
特别是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单据审核不严格,没按项目要求的标准制单,存在着“白条”人账的现象。
3.考核机制方面由于项目实施成效与责任人业绩没有建立相应联系,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与承担单位、科研人员的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导致许多单位有高涨的争取项目的热情,但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却没那么高,导致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4.审计管理方面因为农业专项资金的来源渠道较多,涉及面较广。
在了解资金到位的同时,还应深入跟踪检查资金的使用。
但是这方面的审计人员少,任务繁重,审计周期长,很难做到审透、审细。
二、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1.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编制农业专项资金项目时,单位需要对农业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分析和全面论证。
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避免项目预算的不合理性,从源头上杜绝项目资金不合理使用的发生。
2.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在农业项目资金的拨付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
对于确定资金拨付的部门,在拨付时需要下达拨款计划,明确拨付时间,不定期检查拨什情况,杜绝扣留挪用现象发生。
优化涉农财政资金配置建议
优化涉农财政资金配置建议一、前言涉农财政资金是指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
涉农财政资金的配置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涉农财政资金配置存在一些问题,如配置不合理、效益不明显等。
因此,本文提出了优化涉农财政资金配置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1. 配置不合理当前,涉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生产经营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对于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或个人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2. 效益不明显部分地区在使用涉农财政资金时存在着效益不明显的情况。
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一些项目虚假报账或者浪费资金。
三、优化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应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科技人才培养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 建立有效监管和评估机制应建立涉农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对于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同时,对于存在问题的项目要及时进行整改或者取消资金支持。
3. 支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加大对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如道路、桥梁、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环境面貌。
4. 加强教育培训支持应加强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在乡村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5. 建立长效机制应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定涉农财政资金配置规划、加强政策宣传等方式,确保涉农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四、结论优化涉农财政资金配置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
在实践中,应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建立有效监管和评估机制、支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支持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涉农财政资金配置的最大效益。
涉农资金的管理工作措施
涉农资金的管理工作措施涉农资金的管理工作措施导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涉农资金的管理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防止资金滥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涉农资金地管理工作措施,包括预算编制、资金审核、项目执行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涉农资金管理的效果。
1. 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涉农资金管理的起点,对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收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相关信息,通过前期调研和数据分析,为预算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 充分参与和民主决策:吸纳农业相关部门、农民代表等的意见,建立决策协商机制,实现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
- 综合考虑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要求:将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需求纳入预算编制的考虑范围,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果。
2. 资金审核资金审核是对涉农资金使用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批,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资金审核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遵守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申请透明、公正、有序进行,依法依规进行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编制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执行报告,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 强化风险防范:对涉农资金使用申请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管,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3. 项目执行项目执行是涉农资金管理的核心环节,对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资金的合理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项目执行的顺利进行,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明确项目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确保项目执行的规范和有效性。
- 科学评估和监督:建立项目进度评估和绩效监测机制,定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财政涉农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整合建议
( ) 着 力 构 建 部 门联 合 共 管 机 三
1 .现行财政体制 限制县 市涉农 投入增长空间 。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下 省、 县上 解基数过 高 、 留用财力 减少, 导致 基层 尤其 是县 级政 府财政 预算
增 加 涉 农 支 出 十分 困 难 , 然 资 金 总 虽 额 有 所 增 加 , 涉 农 支 出 占一 般 预 算 但 支 出 的 比 例 并 没 有 提 高 , 分 地 方 在 部
县级 报账制 、 进度 拨付 制 、 跟踪 监管 制 , 持事前 、 中 、 坚 事 事后 全程跟踪监
台 。近 年 来 , 北 省 财 政 从 健 全 和 完 湖
新 。一是 大 力 推进 支 农 资 金整 合 。
舅 囝
园l :
… … —《 ■ 目■ 《目 目 《
■ 豳 ■
一
财政贴 息 、 贷款 担保 等方 式 , 大财 放
政资金使用效益 。 三是积极推进管理 创新 。 鼓励把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纳入
县 市 财 政专 户 , 据 项 目进 度 及 时 将 根 资 金 拨 至 实 施 单 位 , 计 账 务 、 施 会 实
制 。省财政制定 了《 于加 强 资金 的拨付 自上 而下 基本 上实现
了 封 闭 式 运 行 。 业 财 政 口支 农 惠农 农
折通 ”发放 和项 目资金 国库 集 中
支付 的改革 目标 。 在直接惠农资金管
理方 面 , 补贴 申报程 序必须经过农 户
申报 、 户 登 记 、 “ 入 村 两委 ” 子 核 实 、 班 以村 为 单 位 张榜 公 示 、财 政 核 查 、 乡
20 0 9年 中 央 1 文件 分别 以农 民增 号 收、 提高农 业综 合生产 能力 、 农村 新
关于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和思考
关于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和思考关于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和思考关于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和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在加强政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管理、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
有些问题带有普遍性,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本文拟就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财政行为提出初步探讨。
一、存在问题及成因(一)缺乏统筹观念,依法理财观念淡薄。
随着经济发展,各部门争先创优意识增强,争需各项目发展资金,近三年来财政预算内安排项目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2008年已近2.1亿元。
再是有的部门夸大资金未到位的严重后果,财政压力巨大。
目前各级政府要求地方配套资金众多,各种法规或政策考核都要求一定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按各种比例汇总甚至占到120-140%。
最后是目前专项资金一般由部门(单位)管理,主观上认为到单位的钱都是“自己的钱”,自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客观上由于公用经费定额可能不够合理,只有一个综合定额,同时定额相对偏低,人均11500元-22400左右,扣除包干通讯费、部分差旅费包干等有关项目外人均只有7000-9000元。
一方面单位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出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争取财政资金,提高各方面待遇,而较少考虑如何合理安排支出,发挥资金支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经常性经费预算与支出需求的突出矛盾,也不得不将部分经常性经费以项目管理费名义在项目资金中列支。
(二)预算管理粗放,机制制度不健全。
1、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论证。
一是部门项目预算申请不严肃。
如:2008年区直部门(单位)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单位在编制“一上”表时,据统计,2007年项目支出实际预算内安排1.8亿元,2008年度单位上报项目预算5亿多元,财政实际下达2.07亿元。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算不到位 , 甚至违纪违规等现象, 给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针
对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 的问题 , 就如何改进谈些 不成 熟的看法 , 供参考 。
一
业费主要用于农场政法 、 公安、 教育人员的经费 ; 垦事业费主 农
要用 于农垦事业单 位人 员经费和活动经费。 补贴性拨款是 国家
为减轻农垦企业负担给予 的补贴 , 如粮食补贴 、 良种补贴 、 油 燃 补贴 、 退耕还林补贴 、 农机具补贴等。 目建设性拨款是指国家 项 为改善农 垦企 业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职工生产 和生活条 件, 发展社会性公共事业投入 的项 目建设资金 , 如国债资金 、 农 发资金 、 扶贫资金 以及通乡通村公路专项资金等。 国家财政资金使用 总的原则是 , 必须做到专 账管理 、 户 专
( 十)住房公积金是指职工及所在单位按规定缴存 的具有
保障性 的职工个人长期 住户储金 , 归职工个人所 有 , 入个人 存
利用状况 , 优化农业结 构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采取促进农
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措施投入 的资金 ,包括 中央财政 资金 、 企
公积金账户 , 用于购 、 、 建 大修住房 。 工离退休时 , 职 本息余额一
法。
算, 造成手续不健 全 , 存在发票的使用不符合规定 , 科 目使 会计
用不规范 , 账表不符 , 大额提取现金 , 白条 ” “ 入账等 问题。 ( 自筹配套 资金不到位。 四) 大部分拨款项 目都需要企业配 套资金 , 有的要求一 比一配套 , 的要求二分之一配套 , 的需 有 有 要配套三分之一。 但是 , 有些企业 由于长期亏损或经营微利 , 无 资金可配 , 成配套资金不到位 ; 造 也有些企业 为了争取 国家 资 金, 在配套资金上采取多方筹措方式 , 的由职工 自筹 , 有 有的采
财政涉农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河南省为例
对 具 体 的管 理 责任 人 、 管理 办法 、 管 理 目标 等 均 未见
新 型 城 镇化 、 小 城镇 建 设 、 扶 贫搬 迁 等相 关 规 划 充 分
结 合 。乡村 规 划 问题 的存 在 , 给 涉农 资金 项 目的选 择
化发 展 。但 是 , 涉 农项 目管 理使 用 中存 在
一
赔 点 设置 过 高 , 无 法 充分 保 障农 民权益 。
2 0 1 3年 , 玉米 、 小麦 、 水 稻 的 每 亩 保额 分
些 不 容忽 视 的 问题 ,严 重 影 响 了 资金
效益 和政 策效果 。党 中央 、 国务 院对 此高 度重 视 . 2 0 1 5年 年初 财政 部 、发 改 委 、 农 业部 联 合 发 布 了 《 关 于 开展 涉 农 资金 专 项 整治 行动 的实 施意 见 》 , 决 定 在全 国范 围内开 展 涉农 资 金专 项 整 治行 动 ,加 大 查处 惩 戒 力度 ,促 进 强农 惠农 富农 政 策 落 地 生根 .加 快农 业 现 代化 和 新农 村 建 设 步伐 。笔者 通过 近年 一系列 涉农 检 查 , 发 现河 南 省 在财 政涉 农 项 目管 理 上还 存 在 一些 亟 待解 决 的 问题 .直 接 影 响 了项 目效 果和 财政 资 金有 效 使用 ,亟 需加 强 财 政涉农 项 目管 理 。
说明, 造 成 部 分项 目在 建成 后 由于 无 人 管 护 , 沟 渠堵
塞、 泵房 设 备被 盗 、 道路桥 梁 损坏 、 防护 坡毁 坏 等 现象
带 来 了一定 障碍 , 容 易 出现 这边 建 、 那 边拆 和新 建 “ 空 心村” 等现 象 , 造 成财政 资金 及社 会 资源 的浪 费 。 二 是
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管的对策建议
随着 强农 惠农 富农政 策的 不断 出台 , 涉 农资金 的总量 不 断增大 。 资金 的 大量 投放 , 对 推动 农村 经 济社 会发展 , 改善 农村 农 民生产 生 活 条件 , 发挥 了前 所未有 的作 用 , 同时也存 在一 些不可 忽视 的 问题 : 一 是 涉农 资金涉 及 的层 级 多 。纵 向层级 , 从 中央 到省 、到市 、到县 、到 乡
假立项, 骗 取 、套 取 、挤 占 、挪用 涉农 资 金等行 为 的发 生 , 确保 涉农 调度 , 分 配使 用上 部 门权力 过于 集 中 , 资 金( 项 目) 安排 随意 性大 , 一 定
形成 的新 的评 估方法 体 系 。 目前这 种方法 多集 中在 不动产 评估 中, 在 但是 发放 的福利 收入 却很高 。而 一些私 营部 门工作 性收入 比较 高 , 但
个人 所得 税 的评估 中应用 有待进 一 步研究 。
发放 的福 利 可能 会 比国企 较 低 。因此 不 同部 门发放 的福 利 收入 占总 收入 的 比重 也各 不相 同 。如 果将 其纳入 个人所 得税 税基 中 , 那么 理论
四、个税 改革 中对税基 的要求
( 一) 个税税基应公 开透 明
在 涉农 资金 使用 管理过 程 中 , 产生 了管理 不规 范 、分 配不 合理 、绩 效 发挥 不 明显 等 问题 , 个别 地方 甚至 出现截 留 、挤 占、挪用 甚至贪 污 、 私分涉 农资 金的违 法违 纪违 规行为 。为 此 , 必 须高度 重视 和切 实加 强 涉 农 资金 监 管 , 健 全 制度 、明确 责 任 , 科 学管 理 、 落实 措 施 , 将所 有 “ 三 农 ”资金 纳入监 管 范围 , 包 括涉 农补贴 资金 、农业 产业 化发展 资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摘要】本文旨在就如何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出建议。
在首先建议规范资金使用范围,确保资金用途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其次建议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监管、流程管理等方面;同时也应加强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情况得到严格监督;建议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流程,防止滥用资金的情况发生;最后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对资金使用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结论部分对上述建议进行了总结,强调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按照建议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关键词】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范围、资金管理制度、监督和审计、资金审批流程、信息公开、透明度、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逐渐扩大,财政专项资金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为特定项目或领域提供的专门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和改善。
由于管理不规范,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存在滥用、挥霍甚至贪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势在必行,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审计,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透明和有效使用,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并总结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改革和完善。
2. 正文2.1 规范资金使用范围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是规范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
明确资金使用的具体用途和范围,确保资金不会被挪作他用。
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机制,确保每笔资金都是经过合理审批和核准的。
加强内部控制,有效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防止发生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标准和规定,确保每笔支出都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
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高效管理。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财政专项资金在“三农”、交通、教育、城市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主题思想。
巴州区在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渠道繁多,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
在目前的投资体制下,投(融)资渠道繁多、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线,项目和资金来源渠道不一,造成一些部门和项目单位多头申报、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给项目投资监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财政部门在项目审核和资金监管上,很难形成统筹规划、集中投入,只有履行“过路财神”的义务,甚至许多专项资金不通过财政直接由主管部门层层下拨,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致使一些资金在使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
同时,由于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很容易造成多头拨付,形成“撒胡椒面”的拨款方式,不能使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项目不准,监控弱化,缺乏科学绩效评价体系。
从当前各地上报的专项资金项目看,往往缺乏其事前的真实性、可行性的科学判断,完全凭自下而上的经费申请报告主观进行决策。
一些资金的管理往往按计划拨款,以拨代支,对项目的事中监控弱化,时常出现挤占、截留、挪用现象,使专项资金难以安全、及时、足额到位,其项目绩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同时,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又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使下级挖空心思“拼命”向上级申报项目和资金,而忽视资金的使用与效益。
投资的盲目性和监管的缺位,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
(三)财力匮乏,配套难到位,导致项目建设迟缓。
巴州区是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95%的财力要靠上级转移支付,自身可调控财力十分有限,加之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难以将有限的财力用于项目配套,许多上级要求必须配套的项目,也只能点到为止,导致一些项目因资金短缺影响建设进度,专项资金的投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加强涉农资金争取的建议
关于加强涉农资金争取的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全面的涉农资金政策宣传,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涉农资金政策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提高农民对于争取涉农资金的意识和能力。
2. 健全涉农资金申请体系:建立完善的涉农资金申请流程,明确各级政府和农民的申请权责,简化申请手续,提高申请效率。
3. 完善项目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评估标准和项目跟踪机制,确保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符合政策规定,保证涉农资金的有效利用。
4. 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于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 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对于涉农资金的需求。
6. 增加涉农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增加涉农资金的投入,确保资金的来源和分配合理,满足农民对于涉农资金的需求。
有关惠农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惠农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党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财政惠农、救灾、优抚及土地征用资金大幅增长。
各级政府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强化了资金管理;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也经常开展监督检查,积极查处违反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保障了惠农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有效落实。
从近几年审计监督检查情况来看,有关惠农等专项资金在资金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有关惠农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贪污私分专项资金。
少数个人利用审批补贴款发放的权力,采取虚报多报、伪造签字等手段,将惠农、救灾、优抚及土地征用资金归个人所有。
还有的在发放补贴时,利用手中权力,要挟农民群众,采取不足额发放补贴资金、威逼群众缴纳一定数目的“管理费”、“赞助费”等,不缴纳就不发补贴款,从中将补贴款克扣贪污。
有的将虚报获取的资金以发放加班费、福利奖金等形式集体私分.2.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
少数单位和个人采取弄虚作假,造假项目、报假数字等非法手段,骗取国家补助资金,非法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
一是通过编造虚假种植户、购机户、养殖数量和多报粮食、油菜种植面积等手段,骗取粮食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购机补贴等资金。
二是个别村干部,以家属、亲戚、朋友的名义虚报数据,冒领国家补贴资金.三是一些村组将村组预留的移民地、机动地等集体耕地以个人名义申报粮食种植面积,违规领取粮食补贴资金,入村财务账,用于村组各项支出。
3.虚报冒领套取专项资金,一是借其他已完工的项目做替身,通过签订假合同,做假预决算,列假支出,暗箱操作,骗取专项资金,有的甚至在本系统内交替发生的基础上,还与系统外相似的项目上替身重复多次套取财政资金。
二是申请项目大,实施项目小,虚增项目工程量,套取专项资金。
三是采取拨入专款项目资金回流手段,以专款、赞助、设计、修理等形式向项目单位要回部分资金.4.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一是将专项资金直接拨入单位的经费账户,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作弥补行政经费或挪作他用。
完善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的思考
完善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的思考
一、加强农村财政管理。
要明确和充分发挥农村财政收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村财政收支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资金的归口管理。
二、强化财政涉农资金的流动性。
要加强农村财政信息的公开,深化差异化财政投入,发挥资金更好的流动性,提高农村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涉农资金为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规范财政涉农资金投入管理。
要规范农村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实行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监管,加强审查监督的严格性,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和正当利用,以建立健全有效的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制度。
四、加强农村财政政策宣传。
要通过宣传来加强农村财政政策的宣传,增强农村社会对各级财政政策的认识,增强农民对涉农资金的利用意识,让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论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论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乐至县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 倪艳蓉摘要:涉农资金是通过国家发放经济补贴的方式,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
但是,由于涉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涉及领域广泛,资金投入量的数字化标准模糊,导致实际投入到群众基础建设中的资金与国家发放的涉农项目资金数量不符,最终影响农村基础建设、扶贫等工作的开展。
本文针对涉农项目资金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6-0103-0001一、涉农资金包括的内容涉农资金是指中央、省、市、县安排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农村公路修建、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饮水安全、沼气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种植业、养殖业项目资金,扶贫、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危房改造资金,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资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及用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发展的资金等。
二、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项目投入缺少整合规划由于涉农项目涉及领域广泛,资金投入工作较为复杂,很多项目出现交叉资金投入和项目重复施工等问题。
当前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由财政部门推动,但其不是资金的具体使用和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对项目重要性和项目优先级次情况掌握不如主管部门,同时涉农项目资金管理部门较多,由农业、扶贫、以工代赈、民政、残联等多部门管理,各自为政,各项目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不同的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程序不同,不允许擅自转移地点、更换项目。
各主管部门的项目本身就点多面广,比较分散,很难协调各部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并且由于农村基础建设项目众多,施工范围广泛,由此浪费的项目资金众多。
涉农资金管理建议
涉农资金管理建议新农村建设已进入重要时期,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
乡镇财政资金成就为基层财政的重要职能。
如何做好涉农资金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乡镇涉农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充分认识做好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一级财政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要站在维护财经纪律的高度,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充分认识做好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乡镇财政的涉农资金监管职能,支持并督促乡镇财政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乡镇财政所要准确定位自身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效益”问题。
(二)明确监管范围,优化监管机制。
为了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扩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
乡镇财政应将乡镇本级资金、镇集体经济收入、上级政府安排各类补助性资金、上级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二是加强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力度。
对各项补助性资金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做到了及时公开、公示,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采取“部门造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实行“一卡通”,杜绝了挤占、截留、挪用农民补贴资金的现象,以保证资金按期拨付并兑现到位。
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乡镇财政必须严把项目申报关,做好项目公示。
并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及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加强镇、村资金和财务监管。
加强镇级财政预算管理,将预算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并按规定将所有收入及时入账。
五是乡镇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上级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核算工作的跟踪监管。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内审制度,规范财政监督检查行为,加大对财政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力度。
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做好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支农资金是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重要财政资源,其管理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支农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针对当前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推动支农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明确管理目标与职责支农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管理目标,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投入。
应建立清晰的管理职责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管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各方对支农资金的管理目标和政策要求有清晰的认识。
二、强化预算规划与执行预算规划是支农资金管理的基础。
应科学编制预算,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和规模。
同时,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三、完善资金监管机制支农资金的监管是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关键环节。
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包括资金使用审批、监督检查、审计评估等环节。
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升支农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支农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金使用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共享。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五、加强培训与教育人员是支农资金管理的关键因素。
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相关人员对支农资金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六、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升支农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在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关于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有效解决涉农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绩效”等问题,更好地发挥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的作用,根据《XX省财政厅关于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X财农〔X〕289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X政办函〔X〕6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改革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构建规范、透明的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实现政府部门之间合理分权。
县财政部门、县农口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县财政部门主要职责是积极参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负责牵头组织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总体政策的研究,会同县农口主管部门制订财政涉农具体政策和项目计划的确定,负责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监督预算执行。
县农口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负责制订财政涉农具体政策,提出涉农政策绩效目标和资金分配建议;负责涉农项目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等。
县财政部门、县农口部门要各司其职,除上级明确规定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再进行联合审批、评审、验收等。
乡镇要做好辖区内涉农项目协调推进,按农口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关项目储备库,做好选项申报;发挥就地就近管理作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涉农专项政策准入和退出机制(一)严格控制新增涉农政策。
除法律法规以及党委、政府确定的增支项目外,不得新开政策口子。
确需出台新政策的,必需明确设立依据、绩效目标、存续期限、分配方法等内容,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执行。
财政部门会同农口部门每年对我县已设立的涉农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建立专项资金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二)建立涉农政策定期退出机制。
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支农专项政策存续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几点建
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支出的不断增加和地方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财政每年投入农村各项建设资金逐年加大,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由于财政专项投入加大,建设项目大量增加,给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近年的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多头申报项目。
同一个项目在二个或二个以上项目管理部门申报。
大部分采取多头申报项目是为了解决需要配套资金的问题,但也有少数单位是为了套取资金用作其他支出。
二是申报项目内容与实际实施不一致。
特别是部分农业项目,没有完全按照申报的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实施。
三是弄虚作假套取项目资金。
审计发现少数地方存在着用已经做过的项目重新申报,以套取项目资金;也有用编造假资料套取项目资金,私存私放,挪作他用。
四是项目实施地点不清晰,认定项目实施地点不具备唯一性。
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就进一步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实行项目申报统一管理。
建议由发改委或者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全县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建立项目数据库,所有项目入库管理。
立项后按照项目性质,由资金管理单位审批实施。
没有统一立项的项目,一律不得安排资金。
二是申报项目实行GPS定位。
建议以县建立项目GPS定位相对坐标系统,对每一个申报项目必须标明起、始点及四至边界的具体坐标数据,以确保识别项目的唯一性。
三是完善项目验收责任追究制。
在各项检查中,如发现验收后的项目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
四是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的力度。
在审计中,要从全面细致的审查项目资料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入手,加强对项目现场的查勘,深入调查比对,严把审计关口。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处理、处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