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翻译感受
诗歌翻译讲座心得体会
诗歌翻译讲座心得体会在这次诗歌翻译讲座中,我受益匪浅。
诗歌翻译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想把原作中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需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文化理解力。
通过这次讲座,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诗歌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并加深了对于诗歌翻译的一些基本原则的理解。
首先,讲座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诗歌的特殊性。
在诗歌中,语言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
诗人通过精妙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创造出独特的美感和意境。
而翻译的任务就是要将原作中的美感和意境传达出来,并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运用非常重要,需要尽量保持原作情感和意境的原汁原味。
其次,讲座介绍了一些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保持意义的准确性。
翻译要尽量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意思,不能有太大的偏差和错误。
其次是保持节奏和韵律感。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构建诗歌美感的重要元素,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作的节奏和韵律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之美。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原作中的修辞和象征意味。
修辞和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翻译时要尽量保留这些修辞手法,让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另外,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一些诗歌翻译实践中的技巧和方法。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多角度思考。
在翻译诗歌时,要多方面思考原作的意境和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和翻译,以保证译文能够传递出原作所要表达的意思。
另一个关键点是对比原作和译文。
通过对比原作和译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此外,还要注重细节,比如注意句子的排版和断句的处理,这些都对于传达诗歌的意境和节奏非常重要。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诗歌翻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加了一些实践的技巧和方法。
我认识到诗歌翻译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心思和精力的工作,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诗歌翻译需要有一颗感受诗歌之美的心,要细致入微地体味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和音韵,才能够将原作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翻译传达给读者。
浅析李白诗歌翻译的美感
浅析李白诗歌翻译的美感“月下独酌,人生几何”,李白的诗歌在写出人生境遇的抒情,以及情怀的真挚表达中传递着独特的美感。
李白的诗歌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让许多人深深被吸引,而当今时代,他的诗歌也进入了文学翻译领域,被完美地翻译成英文,使英语读者也能够多感受他的思绪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李白诗歌翻译的特殊美感,以及翻译中所面临的挑战,期望藉由此着重介绍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李白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在一些情况下,李白也使用了古代的诗歌形式。
因此,在翻译李白的诗歌时,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同时,仔细考虑两种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解决古老文字中带有的深层意义,使诗歌更加生动入微。
首先,由于中国文化和英文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者需要考虑其使用的字词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
例如,“咫尺天涯”一词,李白在描述两个爱人难以相聚的悲伤情怀时使用,但在英文中难以表达准确的意思,翻译者可以灵活地使用“half the world away”等表达,来表达距离的遥远。
其次,李白的诗歌中含有诗意的美感,而翻译需要把它表达出来。
翻译者在翻译李白诗歌时,需要忠实地遵循原文的押韵形式,同时维持原文的句式、表达形式,使英文翻译也能体现出李白传承的一种文化传统的美感。
例如,“把酒问青天”诗句有节奏感,而翻译时可以使用“Fill up my cup, and ask the Heavens”等押韵形式来呈现出这样的感觉。
此外,李白诗歌中还带有许多时代特定的价值观念,其中有些概念甚至已被淘汰,但是却能表达出大量的内容,而在翻译过程中要保留这种价值观,这也是一项挑战。
翻译者只能细心解读每句歌句,根据歌句中特定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将其根据每种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如将“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窗含西岭”翻译成“The windows looking out to the West Ridge”来表达出窗户可以看到西岭的不可抵抗的美。
至此,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翻译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翻译者应如何仔细考虑思索才能完美地翻译出来,使英文读者也能够深有体会。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第一篇:浅谈诗歌翻译感受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作为一种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语言,其翻译就成为语言翻译中的难点。
通过这几节课对于材料上的学习,我对于诗歌翻译,主要是对于材料中《A Psalm of Life》三篇译文比较后的一些感受。
1.翻译诗歌需要了解背景知识做翻译时,不能拿来就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翻译任何体裁的文章往往都要放在一个背景里去看整篇文章,才可以去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也才可以恰当的去翻译。
要弄清楚作者的风格、文字特点、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的身世,出身哪一个国家、其写作的社会背景等一系列问题。
翻译诗歌也是这样,我们要去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才能翻译出诗歌的深层含义。
材料中的《A Psalm of Life》的作者郎费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翻译中语言的应用一定要符合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2.标题的翻译标题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标题的翻译也就更需要细心琢磨,标题的翻译也不可以凭空翻译,一定要在仔细品读整篇诗歌过后再翻译,选择最好的、最适合整篇文章的标题。
而同时,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借助标题有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好像《A Psalm of Life》的翻译,三位译者分别译成了“生命的礼赞”、“生之颂”、“人生颂”。
“psalm”的意思就是圣诗、颂歌,但问题是对于“life”的翻译,是译为人生还是生命。
单从,这三个标题的翻译,我偏向于“人生颂”,因为从三个标题来看,“人生颂”最简练,也最符合中文的表达,但是其实三个标题表达意思都是一样的。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方式,通过诗歌的互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思想与情感。
在我看来,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可以将不同文化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中英文诗歌互译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增加我们对文学的感悟和理解。
中英两种文化各自拥有悠久的文学传统,其诗歌作品也各具特色。
通过诗歌的互译,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诗歌作品,从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艺术魅力,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增加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这种跨文化的文学交流有助于激发我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使我们成为更加宽容和包容的人。
中英文诗歌互译对于诗歌创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诗歌的互译可以激发译者的创作激情,有助于开拓译者的翻译思路和技巧。
作为诗歌的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语言运用和艺术的表达,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传达出来。
这对译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和审美能力,对于译者的成长和进步是非常有益的。
在中英文诗歌互译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诗歌的翻译需要细致入微、一丝不苟。
因为诗歌是用语言艺术创造出来的,其意境和情感往往需要通过语言的精准表达来呈现。
尤其是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音韵格律等元素,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得到妥善处理,使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不因翻译而受损。
这对译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译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保持诗歌的原汁原味。
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方式,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融合,对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很大的提高,有助于激发译者的创作激情,提高翻译水平,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的美丽与魅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英文诗歌互译的活动中来,让不同文化的诗歌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共享。
千古名句古诗词翻译心得
千古名句古诗词(优质17篇)岗位职责的准确描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自我介绍不是死板的抄写模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的表达。
千古名句古诗词篇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准确地传递原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更需要对其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翻译古诗词,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翻译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翻译古诗词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破题翻译古诗词不同于普通的翻译工作,它需要具备对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遇到难以表达的文化差异,更需要我们有一种“跨文化的翻译思维能力”,才能准确地传达诗句的含义。
同时,在选择词语和句子表达方式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文学技巧,如修辞手法、对偶等,以保持原诗的韵律和语感。
翻译古诗词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和细致的耐心,更需要我们具有对文化多元性的包容和理解,以保持原诗的原汁原味。
第三段:体验在翻译古诗词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诗句中的文字和意境,深刻地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例如《静夜思》这首经典的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这四句简短而意境深远的诗句,我们可以想象出夜晚静谧的画面,感受到孤寂中的古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翻译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传达这种情感,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到诗句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第四段:反思翻译古诗词不仅需要我们对语言和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更需要我们的认真态度和耐心。
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字句和语句,需要通过查询资料和深入思考来解决。
这种过程可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但它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更深入地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五段:总结通过翻译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文化精髓。
翻译古诗词需要我们具有对文化多元性的包容和理解,具有扎实的基础和细致的耐心。
文学作品翻译心得体会
文学作品翻译心得体会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任务。
通过将一个语言中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个语言,我们能够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并获得了一些体会。
首先,文学作品翻译要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只有了解原作的背景、文化内涵、风格和语气,才能更好地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翻译一首古典诗歌时,我会了解到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艺术风格等因素,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作的美感和含义。
通过对原作的深入研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将之传达给读者。
其次,文学作品翻译需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
文学作品常常使用押韵、节奏和修辞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作的美感。
在翻译中,我会仔细选择合适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以重新创造原作的韵律和语音美感。
同时,我也会注意到文学作品的节奏和韵律,并尽可能地保持这些特点,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所带来的艺术享受。
再者,文学作品翻译需要具备跨文化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每个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借助自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来转化语言和表达方式。
举个例子,某首诗中可能含有对特定地理背景、习俗或历史事件的指涉,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些特殊的文化背景,我会尽量找到合适的对应词语或注释来解释其中的意义。
通过跨文化的转化,我能够将原作的信息和情感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最后,文学作品翻译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和编辑技巧。
艺术翻译是一门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精确传达作者的意图,还要确保译文的流畅和可读性。
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我会反复修改和润色我的翻译稿,以保证语言的通顺和译文的质量。
我还会请教其他专业的翻译人员或编辑来对我的翻译进行审校和修改,以确保最终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总结而言,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既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原作,又需要注重语言美感和艺术性的任务。
浅谈英语诗歌感受
浅谈英语诗歌感受浅谈英语诗歌感受在文学的各种体裁里,诗歌是产生最早的一种,也是语言最精炼的一种,浅谈对英语诗歌美的感受。
[1]它是最富民族性的文学形式,比小说、散文产生的更早,也更直接地抒发人类的情感,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诗歌就没有语言,没有将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
在任何国家的语言里,诗歌都被认为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
但诗歌的定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大家争论不休,无法定论。
从对诗歌的描述“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中,我们可以认为诗歌具有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的基本特征。
[2]美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
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情操。
美感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感受美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载体,英语诗歌是美感的载体,也是诗人美感的具体反映。
我们可以从朗诵英语诗歌中获得美的享受,与诗人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一、英语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利用音韵的节奏和韵律达到各种声响效果是英语诗歌文体的一个显著特点。
音韵主要产生于诗人对相同或者相近的.音素的使用。
通过轻重音节的有序排列,英诗传达出一种有节奏的韵律。
但是在加强语言的音韵美的同时,音韵更加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把意义与音素直接联系起来,以最鲜明的手段来表现诗人的艺术审美。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塞·特·克勒里奇在他的《文学传记》一书中写道:“诗是一种创作类型,它与科学作品不同,它提出的直接目标不是真实,而是。
”[3]诗歌中重音和节拍的交替变换,使词语结构产生某种音乐般的,而英语诗歌中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素而产生的音韵,更加强了这种语言的音乐美,增添了艺术情趣。
这种音韵也叫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
正如G·Bourne指出,“诗节之内,押韵的词比其他词更为突出。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的文学作品。
它可以通过押韵、音调和节奏等手法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不同的语言中,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从中英文诗歌相互翻译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中英文诗歌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中文诗歌注重凝练、深含意境,注重意境。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而英文诗歌则注重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诗歌《十四行诗》中“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通过优美的韵律和形象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深情和赞美之情。
中英文诗歌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中文诗歌注重对词语的深度和多层次的运用,常采用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恐秋节近,天涯过此中”,通过对花将谢和人将散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担忧和不舍。
而英文诗歌则更注重对押韵和音调的追求,常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手法。
例如约翰·克莱尔的《I Am》中“a spirit in an earthly mould; / Embued with saddest hues of sky”, 通过押韵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中英文诗歌的翻译也是一项艺术。
诗歌的翻译需要保持原作的美感和表达手法,同时又要考虑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理解。
在翻译中,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还需要注意词汇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以使翻译更加贴近原作的风格和意境。
由于中英文诗歌的差异,译者还需要在保持原作意义的基础上,对语言和文化差异做出适度的调整。
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诗歌的翻译模糊美感磨蚀
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诗歌的翻译模糊美感磨蚀
美学视角指的是将审美体验纳入到对艺术、文学等作品的评价中。
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需要从美学视角出发,考虑如
何在翻译中保留原诗的美感,同时又要考虑适当地解释和转换文化
差异,以便接受者能够理解。
但是现实情况是,诗歌的翻译往往会出现模糊美感的情况,特
别是在跨文化的翻译中更加明显。
这是由于语言的文化和美感的差
异所致。
在翻译中诗歌的韵律和语言的音韵也会有所磨蚀,这也使
得诗歌翻译难以保持原诗的美感。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要考虑目的受众的背景和阅读习惯,其次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感。
在翻译诗歌时,也要注重
词语和句子的美感,同时还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如果需要适当调整,也要确保不影响原诗的基本特点,以便读者能
够体会到原诗的美感。
此外,诗歌翻译者还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类型选择适宜的翻
译策略,以避免翻译流于平庸。
比如在翻译抒情诗时,翻译者需要
注意诗歌的情感色彩;而在翻译抒情诗时,要注意保留原诗的意象
和意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美感。
最后,要强调的是,诗歌翻译作为一种文学翻译,需要更多关
注原诗的美感,而不仅是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的转换。
只有在考虑
到美感的基础上,才能让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诗的魅力和美丽。
中国儿童诗翻译初探与心得
中国儿童诗翻译初探与心得我国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英语儿童诗的翻译,对中国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却重视不够。
本文试图从中国儿童诗翻译研究的困难着眼,分析原因,从而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翻译方法。
音乐性文化差异童真直译意译目前,我国翻译界对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英语儿童诗的翻译。
对中国儿童诗的翻译和研究却寥寥无几。
这一现状从中国知网上发表的关于中、英儿童诗翻译研究的论文的数量对比就可一目了然。
中国有着大量优秀的儿童诗,作为译者,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将他们传播给外国孩子们的使命,让中国儿童诗走向世界。
一、中国儿童诗翻译研究的困难提到儿童诗的翻译,很多人会轻易地认为翻译儿童诗很简单,因为儿童诗用词简单,浅显易懂,译者只需用简单明了的词句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
可事实却非如此,儿童诗的翻译难度与一般诗歌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音乐性的传达诗歌讲究韵律,儿童诗也不例外。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说“诗歌的语言不但要求精炼、富有表现力,还要求它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及语言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产生的,它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感情,引起共鸣。
诗歌的这种音乐美,对儿童有更强的吸引力。
”①儿童最早对诗歌的接触也往往源于母亲口中的吟诵。
因此,儿童诗要想和儿童心灵相通,使之感受到诗歌的意美,就必须注重诗歌音乐性的传达,必须首先在听觉上吸引“读者”。
一首儿童诗译文能否琅琅上口也成为衡量儿童诗译文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必须承认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
汉语诗歌节奏以顿歇为节奏点,节奏单元就是意义单元,节奏整齐均匀。
英语诗歌的节奏点则不是顿歇,而是重音。
由于英语音节的结构不那么整齐,常常以辅音结尾,又有连读现象,所以语音流中的顿歇就不那么整齐、鲜明,而且英语的单个音节并无一定的意义,因而构成词的音节数目很不规则,因此在构成诗歌节奏时很难划分出数量足够的、有规律的顿歇来。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
中英文诗歌互译之我见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将中文诗歌与英文诗歌进行对应翻译,充分展示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魅力和美感。
在这项工作中,诗歌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诗歌鉴赏能力,才能将原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英文诗歌互译的看法,并结合具体的诗歌示例进行探讨。
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有益的文学交流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译者在进行诗歌互译时,需要深入了解原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种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美学的探讨,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中英文诗歌互译是一种挑战和练习。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象,而且要求诗歌的语言表达需要准确、优美、响亮。
诗歌翻译需要译者有非常高的语言功底和审美修养。
尤其是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诗追求言简意赅,咏物抒怀的还注重音韵和押韵;而英诗则更加注重形式和格律的运用。
将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或将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都是一种挑战,需要译者具备高超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
接下来,我将以一首具体的中英文诗歌为例来展示诗歌互译的魅力。
下面是一首“相思”诗,先列出中文原诗,然后是英文译文:《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Longing for You"Red beans grow in the south, and spring comes to how many branches.I hope you will pick more of this plant, this is the most longing thing.通过这首诗歌的对应翻译,我们可以看到中英文诗歌的互译之美。
在原诗中,作者通过红豆生南国的意象,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红豆与相思之情呼应,通过文字之间的呼应,使诗歌更加抒情动人。
我对翻译中国诗歌的看法
我对翻译中国诗歌的看法我对翻译中国诗歌的看法汉诗恐怕是世界上最难翻译的诗歌。
因为要想成为一位真正优秀的汉语诗歌的译者,最少要在语言上做三门功课;在哲学上要做先秦诸子百家的最少十门功课;而生活上则最少要了解中国三个不同层面的生活。
具体来说吧:一在语言上的三门功课,是指古汉语,包括古诗词及格律的学习。
民歌,中华主要地域的各不相同的民歌,如陕北民歌、云桂民歌等。
近百年以来的中国新诗以及流变等等。
如果仅仅靠查字典或仅凭文字修养与参悟能力来翻译,恐怕是肤浅与轻率的。
轻则必定不准,重则闹出笑话。
二在哲学上最少要了解中国先秦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想,如,法、儒、道、农、兵、工等等,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影响,尤其在诗歌作品的展现与流露。
三是要了解中国三个不同层面人们的生活,包括上层高官,尤其五四以来更迭变幻的生活;知识分子,包括所谓左右两极知识分子的生活;百姓生活。
这是准确翻译的关键。
另外,就中国文学被世界翻译现状来看,受权利与金钱干扰,中国文学被世界翻译的现状并不乐观,国外的出版商与翻译家向中国官员、富豪作家诗人倾斜比例较大;而耐得寂寞成就较大的作家诗人的作品,被遮蔽现象最少还得10--25年,所以我对国外翻译界压根儿就不看好,他们的势力与拜金拜权~比中国更甚!综上所述,我以为中国新诗的翻译要实现“信达雅”的境界,估计最少要等到汉语成为世界最主要语言交流的语种。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天不可能有好的翻译,我是说真正卓越的翻译必在天时、地利、人合之时才能诞生。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以为中国当代诗人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了,也必定不是最好的翻译。
以不是最好的翻译,翻译的诗歌推荐获奖,又怎么可能是中国最好的诗歌呢?偏差太大——这是翻译的先天不足造成,也许与意识形态无关,是纯技术层面的问题。
我这样以为。
浅谈汉语诗词英译的几点看法
a d a t t o m ft e o gn la c sp s i l n o a q i h e t ei e u tt e ai e n t n ri i f r o r i a s mu h a o sb e a d t c u r t e a sh t r s l o b l o sc h i e c k o l n a p a a c u lo i p r . h b v h o y Itl b u o iws n y i p e r n e b tas n s i t On t e a o e t e r . k a o tmy s me v e . i a
YANG u K n
( i j dm o ao a T cn l yC l g ,i j 0 2 2 _a i Mo e V ct nl eh oo o eeTa i 3 0 2 ) rnn i g l nn
【 b ta t rm te a g s o n lh t nl in o hn s ot ,te a to ie o A src】F o h n l f E gi r s t fC iee p e y h uh r g s sme e s a ao r v
【 y w r s rnl in i rlt nl in ret nlt n o b l e i p e a c n n Ke o d 】t s t ;lea r s t ;f r s i ;t e a k n a p a n e a d i a ao t a ao e a ao i r
ea t n l in — — 既忠 实原 文 内容 ,又 符合 原 文 rlr s t ) a ao 结 构形 式 。 译是一 种重 要 的翻译方 法 . 直 它有不 少优
浅谈英汉诗歌翻译
浅谈英汉诗歌翻译浅谈英汉诗歌翻译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
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
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
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作者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
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
例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
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
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
诗歌的感受和体会写作文
诗歌的感受和体会写作文
英文回答:
When it comes to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of poetry, I think it's like diving into a pool of emotions and thoughts. Reading a poem can be like taking a journey through someone else's mind and heart, and it often evokes strong emotions in me. For example, when I read a poem
about love, it might remind me of my own experiences and make me feel nostalgic or hopeful. The beauty of poetry is that it can capture the essence of human emotions in a few lines, and it's like a shortcut to connecting with others
on a deeper level.
中文回答:
谈到诗歌的感受和体会,我觉得就像是跳进了一个充满情感和
思想的泳池。
读诗就像是在别人的心灵和思想中进行一次旅行,往
往会引发我强烈的情感。
例如,当我读到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时,它
可能会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让我感到怀旧或充满希望。
诗歌的美
丽在于它可以用几行文字捕捉人类情感的本质,就像是一条通往与他人更深层次连接的捷径。
学习唐诗翻译的体会
学习唐诗翻译的体会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均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其中尤以唐诗最为出众,我也被唐诗的魅力所深深折服。
犹记得咿呀学语时,便已开始接触唐诗,从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到李绅的“粒粒皆辛苦”,唐诗不仅展示了她的音韵美、意象美,更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她就像个如影随形的朋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其魅力更是经久不衰。
唐诗的魅力就在于简短的几个字几句话就包含着无尽的意境和联想。
所以对于她的白话翻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王老师采用的加三字重组词句,把原诗文的句子融进白话句子,让其意义进一步明朗,形式新颖、别具匠心。
这样不再随意增减字数,就与原始的篇章大体相同,可以不丢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的基本形态,留有原来的平仄、粘对、韵脚、对仗的余影,如此挂靠住原诗,既不是注解式的散文,也不是截然不同的现代新诗。
如同进入到诗人心灵深处。
如,王维《相思》中的那句“此物最相思”,译为“这个小宝贝最相思”,简单的几个字把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又如在同情人撒娇,可谓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众所周知,唐朝之中国古代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诗文化也可谓登峰造极。
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而学习一门语言就一定要了解她的文化,所以把唐诗推向世界则显得十分必要。
诗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她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
诗的语言尤为优美和精炼。
要做到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诚的再现出来,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的快感,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对本门课程以及对其他文献的学习,我领会到唐诗的英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美”,即意境美、音律美、形式美。
翻译的时候更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三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意境美,翻译时要努力用另一套语言系统再现原诗的意境美,即语言背后的语言。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谈翻译英语诗的几点体会
作者: 高桂莲
出版物刊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9页
主题词: 原诗;九歌;谈翻译;中说;鲁迅论文学;赋得古原草送别;人生道路;诗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人生之路
摘要: “准确、通顺、易懂” 乃是一般的翻译标准.而“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诗歌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含有众多因素,非常复杂的过程.郭沫若在《九歌·解题》中说:“诗歌的翻译是很困难的.” 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难之所在是它不仅要求把原诗的思想、感情、风格译出来,而且还必须把原诗的韵律之美也译出来.正如苏联翻译家费道罗夫说得那样,合格的翻译应该读起来跟原作一样舒。
学习唐诗英译心得体会
学习唐诗英译心得体会“一名之立,旬月踌躇。
”凡是搞翻译的人,都是给自己出难题,译诗更是如此。
塞万提斯说有翻译好比地毯的背面的我名言:轮廓虽有,但图案模糊,既不平滑,又缺乏色彩。
译者认为,翻译之功力就在于把地毯背面也绣成光滑而绚丽多彩的图案,即使不能与原著媲美,也应该求得“近似”二字。
在些好心的网友们反对我作译诗的尝试,也有人提出了“诗歌根本是无法翻译的”论点。
尽管如此,世界文坛上经过翻译成功的诗歌名篇的译者也不乏其人(there is no lack of such people)。
优秀的译著,在沟通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会起很大的作用的。
在当今世界上对人类文明史所做出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
我刚刚退休不久,每月享受国家的固定工资,生活费足足有余。
精力上还不至于土崩瓦解。
想在有生之年整理一些中国的古书典籍,译成英语,向世界推广。
我自知才学浅薄,但在工作中又不得不逼使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求发光发热,只求独善其身。
也许贫穷的和尚更有可能到南海取回真经,只需有恒心就行了!一个良好的译本可能是大诗人的妙手偶得,也可能是几代人不断努力的成果。
下面是我几年前抄录的一首唐诗英译。
(做了一些修改)。
我非常欣赏,愿写出来与朋友们共享:An Autumn Evening in My Mountain AbodeBy Wang WeiFresh rain has fallen on the vacant mountains;The autumn’s evening approaches.The bright moon is shining through the pines,And the clear stream‘s flowing over the stones.Bamboos rustle, as washing maids return.Lotuses stir: a fishing boat descends.Let spring’s fragrance vanish, as it will;May the wanderer tarry, as they please us.原诗: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经典古诗词英译赏析课程感想
经典古诗词英译赏析课程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验到了其中蕴含的美感和哲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李白、杜甫、苏轼等伟大诗人的作品,并且通过英语翻译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这些诗词。
这种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学习方式,使我更加全面地掌握了这些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
通过课程,我发现经典古诗词的英译并非简单的翻译工作,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原诗的情感和意境,然后运用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出来。
这让我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有了提升,并且更加意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与沟通的重要性。
课程中的赏析环节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每当我们对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学习其用词、句法和意象,我都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赏析的过程不仅增强了我对诗词的理解,也培养了我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总的来说,经典古诗词英译赏析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收获将对我产生长远的影响。
浅谈对诗歌翻译学习和实践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诗歌翻译学习和实践的几点认识作者:吴颖男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诗歌翻译的学习和实践中的几点认识,主要包括掌握诗歌景象和内涵,深入了解作者和把握诗歌背景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通过本文希望和业内有一定的交流并接受批评,促进诗歌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诗歌翻译;学习和实践;认识当今时代,是全球共同体的时代。
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在各领域的交流中,文化无疑是交流的根本。
各国的文化瑰宝能坦诚相见,互得精髓,对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最高形式,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诗歌翻译的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全面、准确地掌握诗歌景象和内涵是译文形神兼备的基础诗歌的创作特点是语言简练,如同中国的水墨画,惜墨如金,但表现的景象和内涵却不失丰富,且更加耐人寻味。
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不同语言表达特点不同,应用技巧也不同,在翻译的同时只有深刻、准确的掌握原诗的意境,才能在语言转换中不失原意与韵味。
比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英语译文:From the side, a whole range; from the end, a single peak:Far, near, high, low, no two parts alike.Why can’t I tell the true shape of Lu-shan?(译法一)Why can’t I identify the true shape of Lu-shan?(译法二)Because I myself am in the mountain.译法一和译法二的区别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是用tell还是用identify来表达。
用tell更侧重于讲不清楚这些景物,而用identify除了不能弄清楚眼前的景物,还能体现由于不能识别庐山真面的迷惘,与作者寓情于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作者所处的人生逆境相切合,更能体现诗意中的人生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作为一种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语言,其翻译就成为语言翻译中的难点。
通过这几节课对于材料上的学习,我对于诗歌翻译,主要是对于材料中《A Psalm of Life》三篇译文比较后的一些感受。
1.翻译诗歌需要了解背景知识做翻译时,不能拿来就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翻译任何体裁的文章往往都要放在一个背景里去看整篇文章,才可以去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也才可以恰当的去翻译。
要弄清楚作者的风格、文字特点、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的身世,出身哪一个国家、其写作的社会背景等一系列问题。
翻译诗歌也是这样,我们要去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才能翻译出诗歌的深层含义。
材料中的《A Psalm of Life》的作者郎费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翻译中语言的应用一定要符合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2.标题的翻译标题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标题的翻译也就更需要细心琢磨,标题的翻译也不可以凭空翻译,一定要在仔细品读整篇诗歌过后再翻译,选择最好的、最适合整篇文章的标题。
而同时,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借助标题有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好像《A Psalm of Life》的翻译,三位译者分别译成了“生命的礼赞”、“生之颂”、“人生颂”。
“psalm”的意思就是圣诗、颂歌,但问题是对于“life”的翻译,是译为人生还是生命。
单从,这三个标题的翻译,我偏向于“人生颂”,因为从三个标题来看,“人生颂”最简练,也最符合中文的表达,但是其实三个标题表达意思都是一样的。
3.诗歌翻译中的韵律感诗歌与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的不同就在于诗歌的韵律感。
3.1诗的格律“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
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
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
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William Blake: The Tyger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如:三音步抑抑扬格??-/??-/??-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如:两音步扬抑抑格-??/-???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Think of her / ?mournfully.- Thomas Hood5. 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如:三音步抑扬抑格?-?/?-?/?-?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3.2 诗的押韵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
1. 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
1)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Arrow and the Song2)交叉韵:abab型。
Sunset and evening star,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When I put out to sea,Alfred Tennyson(1809-1892): Crossing the Bar3)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如下例就共用/i:p/为韵脚。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Robert Frost (1874-196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2. 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
下例中运用/f/、/b/与/s/头韵生动写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T.S. Coleridge: Rime of the Acient Mariner3.内韵(同元音):指词与词之间原因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下面一节诗中/i/及/iη/重复照应,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Spring, the 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Cold dath not sting, the pretty birds do sing: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Thomas Nashe(1567-1601): Spring, the Sweet Spring翻译诗歌,怎样去翻出韵律感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而通过材料中的三种翻译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押韵的不同的翻译选择。
英语原文一三、二四押韵,三位译者只有黄一宁跟原文保持了一致,黄新渠只押了二四韵,一三却没押上,黄果炘做到了整体押韵,但是他按照中文诗歌的习惯呀一二韵和三四韵。
如果单从押韵上,保留原文韵律色彩的,一定是黄一宁做的最好,但是黄果炘的翻译可能也是更符合中国人的诗歌韵律习惯,更有“中国味”一些。
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同译者的不同选择。
是选择更贴近英语原文,还是“中国化”一点,也许要由译作的受众群,目的决定。
而材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音律上的不足,例如:“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的翻译,黄新渠译成“但这是肉体,灵魂并未死亡”将句子拉长。
考虑到了段落的整齐性,而且增译出深层次的东西,而且也可以押韵,黄果炘译为“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这句就会太像说话,同样黄一宁的“那不是说灵魂,指的是肉体”也诗味味不浓。
再像对于“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黄新渠译为“使得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更长”,考虑到了音节但少掉了韵味,“黄果炘译成“发现我们比今天走得远”其实应该是“走得更远”但是为了凑音。
去掉了,但却使得文章读起来别扭了,而黄一宁的译文“看我们都比今天站得更高”,采用了视觉转换,意思大致相等,我觉得处理的很好。
4.诗歌翻译中1+1=N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任意一种体裁的翻译,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译文的处理上,不可避免的都要有所创造,但是我们可以适度创造,有时译者也可能过于偏离原文。
材料中,三位译者分别也有不同的创造。
(1)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这句,黄新渠大胆的加注对于原文的理解,译为: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
把2个life翻译分别译成了生命、生活。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1+1=2或者3的翻译。
黄果炘这句译成:人生多真切,他绝非虚度。
“绝非虚度”并非是原文,而是采用了反说的方法,也非常恰当。
同理,黄一宁的“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也很好。
(2)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这句,黄一宁翻译成,别只顾贪欢,别一味哀怨,就相当于1+1=4,他的创作发挥就有点过了。
在翻译中我们要控制好这种1+1的程度。
5.不同译者倾向选择不同的词而通过分析材料中三篇译文,几经对比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译者有意避开之前译者所用词汇的情况,在之前的散文翻译中这种现象也有,在我看来,翻译的过程应该是挑选最恰当的词汇,而不是一再回避。
虽然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也许以后我们在对于这些诗歌在进行重译的时候,可以总结之前译文,选出不同译者译出的精华与亮点,整合成一个最接近完美的译文。
以上这些是近来对于诗歌翻译的感受,作为新手,仍需要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1]李云启老师《翻译名著赏析》课堂材料[2]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普特英语网[3]《我严重的英文诗歌特色》百度文库[4]诗歌定义百度百科《浅谈诗歌翻译感受》笔译一班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