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重点

合集下载

2.口腔科学考试大纲

2.口腔科学考试大纲

口腔科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一、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二、乳牙列及恒牙列,乳牙及恒牙的萌发时间顺序、记录方法。

三、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结构。

第二章口腔领面部检查一、常用口腔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牙齿及牙周组织的检查重点和方法。

第三章牙体牙周组织疾病一、龋病、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牙髓炎的应急处理。

三、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四章口腔常见粘膜病一、复发性口疮、疮疹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白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五章口腔领面部炎症一、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四、化脓性涎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六章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一、常用口腔浸润麻醉法与阻滞麻醉法。

二、拔牙的指征和拔牙与全身及局部情况的关系。

三、局部麻醉和拔牙的并发症及防治。

四、拔牙的步骤及一般牙齿的拔除法。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处理。

二、口腔领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

三、牙与牙槽骨损伤、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一、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概况。

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三、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九章颞下颌关节疾病一、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

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四、颞下颌关节脱位的诊断及处理。

第十章口腔预防保健一、口腔卫生措施。

二、龋病的预防。

三、牙周病的三级预防及口腔健康教育。

口腔科学课程重点梳理

口腔科学课程重点梳理

《口腔科学》重点梳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重点第一节概述口腔(Oral Cavity)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槽骨形成牙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牙列与唇颊之间为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um),牙列以内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牙弓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口腔前庭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口、磨牙后区和翼下颌皱襞。

固有口腔: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主要有腭、舌、舌系带、颌下腺导管开口和口底。

第二节牙体和牙周组织解剖1.牙位记录牙齿分类、名称及临床牙位记录法人一生中先后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个,恒牙28~32个(图1、2)。

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恒牙分类中切牙、侧牙牙、尖牙、双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

乳牙没有双尖牙及第三磨牙。

图1 恒牙32个图2 乳牙20个为了缩减临床书写或口述牙的全名,常用代号来表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

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

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 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代表,乳牙名称及代号见(图3),恒牙名称及代号见(图4),例如:图3 乳牙名称和代号图4 恒牙名称和代号2.牙齿的表面从外部观察,牙体由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图5)。

图5 牙齿的表面解剖名称牙根的数目:各个牙齿的牙根数目不尽相同,归纳如下。

3.牙齿组织结构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部分组成(图6)。

图6 牙齿组织结构4.乳恒牙萌出时间及鉴别要点。

幼儿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2-3岁时,乳牙全部萌出,共20个。

(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口腔卫生保健-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口腔卫生保健-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润湿剂 胶黏剂 芳香剂 防腐剂

普通牙膏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成分
碳酸钙、磷酸二氢钙、不溶性 偏磷酸钠、焦磷酸钙等
百分比(%) 20~6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2
甘油、山梨醇、丙二醇
藻酸盐、合成纤维素衍生物
薄荷、薄荷油等 酒精、苯甲酸盐、甲醛、二氯 化酚 蒸馏水
20~40 2~3 2~3 3
20~40
作用
除去菌斑、色素、食物残屑,磨光, 使牙面光洁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父母帮助儿童清洁牙齿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
1.具体内容 (1)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2)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常见病的预防。 (5)身体意外事故的预防。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中小学生的口腔保健
口腔科学(第九版)
圆弧刷牙法
口腔科学(第九版)
(四)刷牙注意事项
1.为不遗漏某些部位,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面面刷到。 2.普通人群建议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3.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口腔科学(第九版)
三、牙间隙清洁
(一)牙签
1.使用方法 在牙龈乳头退缩或牙周治疗后牙间隙增大时,可用牙签来清洁牙的邻面和根分叉区。常用的有木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四)合理营养
1.加强牙颌系统生长发育期的营养 胎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 2.注意食品的物理性质 较粗糙、一定硬度的食品,以增加口腔自洁作用和对牙龈的按摩作用。 3.适当控制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防龋病。
(五)改善劳动环境
对接触酸雾、铅、汞等有害物质的人员,改善劳动环境,维护口腔及全身的健康。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医学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软、硬组织的疾病, 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临床学生了解口腔科学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有: ①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 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②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

③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④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⑤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 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症处理原则。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用, 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可参考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 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计划30学时, 1.5学分, 其中理论26学时, 见习4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7版, 张志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使用图片和见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核方法: 考查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学习目的(一)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熟悉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的结构。

(三)熟悉乳牙及恒牙, 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四)熟悉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数目, 名称, 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及方法。

(四)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五)牙体, 牙周组织的结构, 咬合与病变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一)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口腔科学重点13

口腔科学重点13

口腔颌面部的特点和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组织疏松(xue gong feng fu _zu zhi shu song)3.解剖结构(jie3 pou1 jie2 gou4)复杂,有邱经、血管、唾液腺及其导管4.不同芳向的自然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唇:表面标志唇红缘、唇红解剖层次1.皮肤2.浅筋膜比较疏3.肌层主要为口轮匝肌。

4.粘膜下层有粘液腺和上、下唇动脉。

5.粘膜有粘液腺开口血管、淋巴管及神经:1.主要血供为颌外动脉的分支上、下唇动脉,静脉血经面前静脉回流。

2.淋巴管很丰富3.唇的感觉神经来自上、下颌神经的分支,运动则由面神经支配。

颊解剖层次1皮肤2皮下组织3颊筋膜4颊肌5粘膜下层(nian mo xia ceng)(粘液腺)腭:硬腭表面标志 1.腭中缝(纵行皱襞)2.腭皱襞(腭嵴)3.切牙乳头(腭乳头)切牙孔4.腭大孔5.腭小凹6.粘膜有腮腺导管的开口。

软腭1.腭垂2.舌腭弓3.咽腭弓舌:四种舌乳头:1丝状乳头2.菌状乳头3.轮廓乳头4.叶状乳头;舌的神经分布:感觉神经:舌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运动神经:舌下神经。

味觉神经:面神经鼓索支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解剖结构:牙由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组成,有牙釉质覆盖,显露与口腔的部分为牙冠有牙骨质所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称为牙根,牙根与牙冠交界处为牙颈牙髓的组成结构以及主要功能:牙髓是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四周为牙钙化的牙本质形成的腔壁所包围,牙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其主要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牙周膜的解剖及其功能:是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其纤维的一端埋于牙骨质,另一端埋于牙槽骨和牙本质的牙龈内,将牙固定于牙槽窝内,牙周膜还可以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牙周膜内有纤维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有营养牙体组织的作用。

混合牙列期:乳牙恒牙混合排列牙弓上(_ru ya heng ya hun he pai lie ya gong shang)的时期。

教科版科学四上4.6《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4.6《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4.6《口腔里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口腔消化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消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口腔消化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口腔消化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口腔消化的奥秘,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知道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口腔消化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口腔消化的相关知识,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准备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食物消化的一般过程,准备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食物在口腔中是如何消化的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以及唾液、牙齿和舌头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笔记—口腔科学重点大汇总

学习笔记—口腔科学重点大汇总

1.口腔: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2.颌面部(maxillofacial region):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

3.临床上,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4.颌面部的解剖区域可分为:额部、眼眶部、眶下部、颧部、鼻部、口唇部、颊部、腮腺咬肌部、耳部、颞部、颏下部、下颌下部。

5.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

其中,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

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

6.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7.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骨体。

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分为上、下缘和内、外面。

下颌体外面相当于前磨牙区上下缘之间有颏孔开口向后上方,颏神经血管经此穿出。

下颌支上方有两个骨突,前者称冠突,后者称髁突。

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下颌骨血运较上颌骨少,且有强大的肌肉筋膜包绕,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骨多见。

8.闭口肌群(升颌肌群)主要附着于下颌支,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牵引力方向以向上为主,伴有向前、向内的力量。

开口肌群(降颌肌群)主要起于下颌体,至于舌骨,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总的牵引方向是使下颌骨向下后方。

9.头颈部的动脉来自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颌面部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

10.颌面部的静脉系统可以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

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

面部静脉位于表情肌内,肌肉收缩可推进血流,面部静脉瓣很少,一定条件下血液可以逆流。

《口腔科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科学》人卫教材第9版 重点知识点整理

《口腔科学》第9版人卫教材重点整理第一课口腔科学概论1.口腔医学的四个发展时期:·原始时期:牙匠·萌芽时期(十六世纪):牙外科医师·快速发展时期(十九世纪):巴尔的摩牙科医院·牙医学-口腔医学发展(二十世纪中叶)2.口腔医学的特点·牙齿——特殊器官可以引起特殊疾病·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口腔疾病治疗方法与其他疾病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3.1844年牙科医生维尔斯(Wells)用笑气麻醉拔牙。

1846年他的学生Marton用乙醚麻醉拔牙,从此两种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牙医学为麻醉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课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1.口腔颌面部位于颜面部的下2/3。

2.颜面部:·上至发际线,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颜面部划分:第一横线:两眉弓中间连线;第二横线:口裂水平线。

面上部:额部发际与第一横线间的区域;面中部:第一横线和第二横线间的区域;面下部:第二横线与舌骨水平线间的区域。

3.颌面部的解剖分区: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食、咀嚼、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言语、呼吸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伤口愈合较快、受伤后出血较多。

3.解剖结构复杂: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组织器官。

4.自然皮肤皮纹★★★皮纹:颜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的皮肤皱纹。

颌面部手术切口设计应沿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切口,有利于减弱瘢痕对外观的影响。

5.颌面部疾病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病易波及毗邻部位:颅内、咽喉部第二节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口腔的分区1.口腔境界:前壁为唇,后界为咽门,两侧为颊,上界为腭,下界为口底。

2.闭口时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后内侧部为固有口腔。

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口腔科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第一部分:口腔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4、名词解释: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混合牙列期颜面部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 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乳牙列共20个,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右上左上右下左下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出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运动神经:面神经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第三章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刷牙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竖直转动法每次转动距离±1mm;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适当喂奶法;单侧咀嚼;口呼吸;吮唇、咬舌、咬颊;咬笔杆、咬筷子、吮指;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好发部位,应几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牙合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出或矫正;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领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生或阻生;缺失牙应几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第四章1何谓龋病的四联因素学说2试述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3名词解释:龋齿4请说出几种非龋性牙体病的病名5比较各型牙髓炎的临床特点6比较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疼痛特点7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8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9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牙体硬组织疾病:龋齿非龋性疾病四环素牙,磨损,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牙隐裂龋病四联因素理论: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包括口腔致龋菌群作用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总结四点:细菌食物底物宿主唾液与牙时间2.5-3年.龋病临床表现: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慢性龋干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老人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类浅龋中龋已达牙本质深层形成龋洞深龋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性色泽有有有主观症状无有有刺激反应无有有剧烈洞无有有深治疗备洞,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暂时性填充----4到6周后永久性填充,牙髓炎治疗治疗方法: 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修复性治疗窝洞预备—术区隔离—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充填窝沟封闭预防龋病防治:控制菌斑,局部使用氟化物,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及时充填修复;四环素牙: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合并釉质发育不全,治疗:复合树脂修复,烤瓷冠修复,漂白楔状缺损: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呈楔形,不正确刷牙方法引起牙隐裂:最多发生于上颌磨牙,涂布碘酊渗入隐裂染色牙本质过敏症:当牙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时所引起的酸痛症状诊断:探诊,温度试验磨损:由于单纯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牙髓病: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闭锁性,溃疡性,增生性、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可复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相当于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临床表现:刺激痛,无自发性疼痛;常见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深牙周袋或咬合创伤;诊断:主诉;可找到能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组织损害;刺激时患牙可出现一过性敏感治疗与深龋类似不可复性牙髓炎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几乎没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临床治疗上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急性牙髓炎发病急,疼痛剧烈临床表现:剧烈疼痛①自发性阵发性痛②夜间疼痛剧烈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患牙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体、深牙周袋探诊剧烈疼痛、微小穿髓孔温度测验极其敏感、去除刺激疼痛持续直方向的轻度叩痛晚期炎症的患牙诊断:典型的疼痛症状四大特点;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患牙定位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叩诊反应慢性牙髓炎最常见临床表现:病程由急性牙髓炎转变或始于慢性炎症;无剧烈自发性疼痛,阵发性隐痛或钝痛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一般多可定位患牙诊断:可定位患牙,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可查到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病因;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异常表现叩诊反应残髓炎: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根髓发炎临床表现:与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相似自发性钝痛、放射性痛、温度刺激痛;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患牙牙冠有充填体去除充填物,根管深部有感觉或探痛;温度测验迟缓性痛或稍有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诊断:有牙髓治疗史;有牙髓炎症状表现;强温度刺激患牙有迟缓性痛;探查根管有疼痛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深牙周袋临床表现:牙周炎病史、患牙表现急性/慢性牙髓炎症状;牙周炎表现;无牙体硬组织疾病;叩诊反应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 ;多根患牙牙冠的不同部位温度测验反应不同x线:患牙有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诊断:牙周炎病史;严重的牙周炎表现;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未查及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x线: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牙髓坏死:各型牙髓炎继续发展、创伤、温度、化学刺激临床表现:一般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无光泽暗黄色或灰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x线:患牙根尖周影像无明显异常其它情况深龋洞、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等诊断:患牙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结果和x线片的表现牙髓钙化结节性钙化髓石和弥漫性钙化临床表现: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情况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患牙对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异常迟钝或敏感x线: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髓石,或呈弥漫性阻射影像而致使原髓腔处的透射区消失;诊断: x线检查结果重要诊断依据参考外伤或氢氧化钙治疗史根尖周病: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疾病;急性根尖周炎—浆液性炎症根尖部牙周膜--化脓性炎症根尖周组织--局限性骨髓炎牙槽骨--颌骨骨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答: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患牙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牙冠变色,死髓乳牙或年轻恒牙可例外;叩诊疼痛+-++,扪压时根尖部不适或疼痛感;患牙可有I度松动诊断:患牙典型的咬合疼痛症状;叩诊和触诊牙髓活力测验病史:牙髓病史,外伤史;牙髓治疗史等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疼痛及绝不牙槽粘膜红肿的程度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不明显, 咀嚼不适感病史:牙髓病史, 反复肿痛史检查: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管开口窦型;根尖周囊肿表现根尖周肉芽肿: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影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慢性根尖周脓肿: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根尖周囊肿:可见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根尖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统称为“慢性根尖周炎”确诊依据: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辅助诊断指标:牙髓活力测验结果;病史;患牙牙冠情况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答:开髓引流局麻下;切开排脓,安抚治疗,调牙合,消炎止痛,针刺镇痛;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答:根管治疗术;适应症:急,慢性牙髓病变;各型根尖周炎,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而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的患牙;根管治疗术操作方法与步骤:1根管预备开髓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清理根管扩大2根管消毒 3根管充填治疗方法:1牙龈炎与牙周炎最大的区别病理学区别答:牙龈附着丧失龈牙结合上皮破坏——重要指征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2慢性龈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病因:牙菌斑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临床表现:病损局限游离龈和龈乳头 ,轻触出血;龈沟可加深达3mm以上假性牙周袋形成;治疗:洁治术,冲洗龈沟,龈沟内上药,含漱3慢性牙周炎成人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答:病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致病菌临床表现: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松动;伴发症状①牙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创伤④牙根暴露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口臭治疗:①控制菌斑②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③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④复查疗效 1-2M后牙周手术⑤建立平衡的关系⑥尽早拔除有深牙周袋、过于松动确已无保留价值的患牙⑦控制全身系统疾病戒烟⑧牙周支持疗法4什么是假性牙周袋什么是牙周袋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方向移动,使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根表面分离使龈沟加深,则形成真性牙周袋;牙龈病:局限于牙龈组织内未侵犯深部牙周组织以炎症为主,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周炎;分类:由菌斑引起:慢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青春期、妊娠期牙龈炎、牙龈瘤非菌斑引起:如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及遗传性疾病等牙周炎: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牙周袋形成,造成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位因素;主要分类:慢性牙周炎CP和侵袭性牙周炎AgP侵袭性牙周炎AgP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重点最常见口腔黏膜病答:临床一般非为轻型,重型,疱疹样阿弗他溃疡;轻型最常见,溃疡不大,数目不多,孤立散在,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点,外周有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重型为单个发生,大而深,似“弹坑”状,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疱疹样:溃疡小,数目多,散在分布黏膜任何部位;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治疗: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全身治疗:对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减少复发2口腔白斑的概念及处理原则答: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属癌前病变临表:口腔黏膜白斑好发于颊、唇、舌、口角区、前庭沟、腭及牙龈,双颊咬合线处最多见;主观症状: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局部发硬,有溃烂时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用药治疗;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对溃疡型、疣状、颗粒型白斑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均质:斑块状,皱纸状非均质:溃疡状、疣状、颗粒状3雪口病、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答: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真菌的临表:新生儿最多见,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白色斑点或斑块可擦除;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表: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①前驱期急性症状②水疱期③糜烂期④愈合期;口腔黏膜成簇小水疱--浅溃疡 -痂壳口周皮肤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水疱,轻度红斑---破裂糜烂结痂不留瘢痕;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麻醉并发症:晕厥,过敏,中毒第八章1、试述拔牙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熟悉,重点拔牙的适应证相对的:龋病,牙周病,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 ,阻生牙 ,牙外伤, 乳牙,病灶牙,因治疗需要拔除的牙拔牙的禁忌证相对的: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2、拔牙术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术中并发症: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出血、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以及下颌骨骨折等术后并发症:拔牙后出血和感染拔牙创感染: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重点3、何谓拔牙后出血试述其处理原则;答:在吐出消毒纱布棉卷后仍出血不止为原发性出血;拔牙后第2天再次出血为继发性出血;通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减小拔牙创伤,仔细处理拔牙创,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来预防;通过局部检查与处理,高出牙槽窝的凝血块,牙槽窝内有异物,出血明显,与全身因素相关的因素与处理作为治疗;发生拔牙后出血,首先应进行局部检查,处理方法:牙槽窝内有异物,出血明显时,先消除高出牙槽窝的凝血块,检查出血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外用止血药,再次压迫止血,在局部处理后,与全身因素有关的患者需进行化驻和对症处理;4、拔牙后感染分哪几类,如何防治答:拔牙后感染又称拔牙创感染,主要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防治:急性感染--无菌操作和减少术创,有局部感染灶者拔牙后严禁粗暴搔刮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干槽症-- 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来预防,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慢性感染--牙拔除术后应仔细清理牙槽窝来预防;拍摄X线片了解牙槽窝内病变情况;局麻下重新刮治牙槽窝;口服抗生素治疗拔牙前的准备:术前准备患者体位手术区准备器械准备拔牙器械: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刮匙手术刀剪刀骨膜剥离器骨凿锤子咬骨钳骨钳缝合器械拔牙的基本步骤:分离牙龈 --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熟悉拔牙后注意事项:术后30分钟吐出纱布或棉卷拔牙当天唾液中带血丝属正常;术后24小时内不能漱口刷牙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术后当天进凉半流质或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术后大量鲜血流出或疼痛逐渐加重应及时复诊拔牙创愈合:15min,原本牙槽窝充满血液形成血凝块,同时牙槽窝周围牙龈缘发生收缩内卷;24h后,血块发生机化,上皮组织向血块表面增殖,一周后完全覆盖创面,牙槽窝形成肉芽组织再转化为结缔组织;6天开始有新骨出现,4周后新骨可充满牙槽窝,3个月左右完全形成新骨;第九章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鼻唇区为“危险三角”1、试述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智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处理措施;重点答:病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炎;以垂直位软组织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最常见;抵抗力弱,食物进入冠周盲袋;临床表现:炎症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偶有轻微疼痛;炎症加重时,全身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便秘等;经口腔检查,局部有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口腔清洁差,口臭;患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面颊瘘;口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溃烂、触痛 ,可探及龈瓣下方牙冠,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冠周脓肿;严重者可见患侧舌腭弓及咽侧壁红肿;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治疗原则: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处理措施:全身治疗,注意休息,流汁饮食,勤漱口,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治疗:盲袋冲洗上药,理疗,脓肿切排;慢性期,以去除病因、防止复发为主;处理措施:急性炎症消退后,冠周龈瓣盲袋切除,拔除病灶牙;2、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概念及防治原则;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保守治疗,高压氧配合手术治疗;3、试述颌面部的“危险三角”的范围、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范围是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解剖特点为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颜面部敬迈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临床意义为:三角区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4、试述牙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作用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中以牙源性感染最常见颜面部疖单个痈多个的治疗是保守疗法,湿敷+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方法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解除窒息止血包扎运送防治感染1、试述牙在颌骨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2、试述牙与牙槽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重点答:包括牙震荡牙挫伤,牙脱位,牙折,牙槽骨骨折;牙震荡的临床表现为牙周膜和牙髓受损充血水肿,受伤牙松动伸长疼痛牙周膜炎/牙髓炎表现,牙龈损伤出血肿胀;牙脱位临床表现:牙松动,倾斜,伸长,疼痛,妨碍咀嚼;牙震荡,牙脱位,牙槽骨骨折三者共同的治疗方法:松牙固定术;治疗:牙震荡-松牙固定术;松牙固定3W必要时行牙髓/根管治疗牙脱位:部分脱位:松牙固定3W;完全脱位:牙再植后行松牙固定术3W;牙槽骨骨折:松牙固定3W牙折的临床表现:冠折折缘尖锐应磨至圆钝牙冠修复必要时行牙髓或根管治疗根折近颈部:牙髓/根管治疗+桩冠修复;根中部:牙拔除术;根尖1/3折断松动:松牙固定+根管治疗冠根联合牙折牙髓/根管治疗+冠修复或牙拔除术乳牙损伤尽量设法保留4岁以上者应作缺隙保持器3、试述上、下颌骨的骨折好发部位,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答:上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将上颌骨骨折折分为Ⅰ、Ⅱ、Ⅲ型低位或水平骨折,中位或锥形骨折,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外力大小、方向及骨本身的重力;咬合错乱;眶区淤血;鼻腔及外耳道出血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骨折段上肌的牵拉力;出血和血肿;功能障碍咬合紊乱等;骨折段的异常活动治疗原则:1最重要的原则: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面形的对称和匀称上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应争取在伤后2周内进行;下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应争取在伤后3周内进行;3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4密切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5局部处理须在全身情况稳定后进行 ;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1.尽早复位伤后1w内 2不必非常严格地恢复咬合关系3尽可能采用保守疗法切开复位应避免损伤恒牙胚4髁突颈部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开口板出现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体征,应切开复位和固定第十一章1. 试述颞下颌关节的组织构成及其运动方式;答:组织构成:颞骨的关节窝和关节结节,下颌骨的髁突以及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等,附着在下颌骨上的咀嚼肌;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2.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答:张大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3.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重点答:病因:内源性:打呵欠、唱歌、大笑、大张口进食、长时间大张口进行牙科治疗等外源性:在开口状态下,下颌受到外力的打击;经口腔气管插管、进行喉镜和食管内镜检查、使用开口器、新生儿使用产钳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松弛,习惯性下颌运动过度,下颌快速运动;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单侧急性前脱位多见;单侧脱位:不能闭口,前牙开牙合,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双侧脱位:语言不清,唾液外流,面下l/3变长;临床检查双侧髁突突出于关节结节的前下方,喙突突出于颧骨之下,关节区。

口腔科学重点

口腔科学重点

口腔科学一:名词解释1.颊脂垫: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颊脂垫。

2.咬合关系:在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互相接触的关系称为咬合关系。

3.再矿化治疗:用人工方法使已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4.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6.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侵入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

7.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8.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临床上成之为“交界性肿瘤”。

9.三凹体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

10.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二:填空1.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分布。

舌前2/3为舌体部,舌后1/3为舌根部2.上颌骨突:包含颌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3.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的韧带所构成。

4.局部麻醉的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它并发症<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等>。

5.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6.眶下间隙周界上、下、内、外分别为眶下缘、上颌牙槽突、梨状孔侧缘及颧骨。

7.口腔颌面部损伤止血的方法:指压止血、包扎止血、填塞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

8.下颌运动的基本方式: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

9.多形性腺瘤,包膜常不完整,在包膜中可有瘤细胞存在。

口腔科学重点9

口腔科学重点9

1.牙周炎晚期四大症: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2.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四大特点是: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4.血压高于180/100mmhg,应列为拔牙禁忌症。

5.颌骨骨折常见类型有:闭合型,开放型,混合型等。

主要临床表现是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和血肿等,骨折片移位可有神经麻木以及全身可有相应症状。

6.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解剖簿弱部位:当遭遇外力时,这些部位常发生骨折。

②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骨髓炎较上颌骨为多。

③下颌骨骨折后愈合较上颌骨慢。

7.局部麻醉:常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并发症:全身:晕厥,过敏反应,中毒;局部: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

8.拔除上颌第一磨牙需阻滞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

8.拔牙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步骤,并发症(1)适应症:龋齿;牙周病;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

(2)禁忌症: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3)基本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的注意事项.(4)并发症:术中: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术后:拔牙后出血,拔牙创感染(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

9.上颌骨为面中份最大的骨骼。

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骨体。

10.口腔颌面部咀嚼肌群: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11.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临床表现:1.骨折段移位;2.出血和水肿;3.功能障碍;4.骨折段的异常活动;12.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目的)和面形的对称和均匀,同时使用防治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口腔科学重点复习提纲

口腔科学重点复习提纲
2. 慢性根尖周炎:指根管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
3.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1)、根尖脓肿: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牙伸长感、叩痛、牙松动明显。根部牙龈潮红,无明显肿胀,扪诊轻微疼痛。下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
切开引流的目的:a.使脓液和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体外,减少毒素的吸收;
b.减轻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避免发生窒息; c.可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d、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防止向颅内、纵隔和血液扩散,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切开引流的指征:a.发病时间一般是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经抗菌素治疗后,感染控制无效,仍高热不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白细胞明显增高者; b.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c.局部有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出有脓液者; d.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引流;
舌癌的临床表现、转移特点和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口腔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常表现为溃疡及浸润同时存在,伴有自发性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舌运动障碍。
晚期可直接超越中线或侵犯口底、下颌骨、舌根或咽前柱和咽侧壁。
转移特点:淋巴结转移率高,以颈深上最多,晚期可远处转移,肺多见。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指征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拔牙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病、晚期牙周病;重度根尖病;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乳牙滞留;外伤牙达牙根;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其他原因所需

口腔期末重点总结

口腔期末重点总结

口腔期末重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口腔组织结构:口腔主要包括牙齿、牙周组织、牙龈、舌、唇、颌骨等组织结构。

2.牙齿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部分有外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牙根部分有牙髓腔和根尖孔。

3.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根膜、牙周膜等,起支持牙齿和保护口腔组织的作用。

二、牙周病学:1.牙周病的分类: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牙周炎主要包括慢性牙周炎和急性牙周炎。

2.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包括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以及个体因素的影响。

3.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教育、牙龈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牙周手术等方法,以及局部和全身的药物治疗。

三、口腔内科学:1.口腔黏膜病:主要包括口疮(溃疡性口炎)、口腔白斑(白斑病)、口腔真菌感染等。

2.口腔颌面部疼痛:包括牙齿疼痛、颌关节疼痛、面痛等,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3.唾液腺疾病:主要包括口腔干燥症、唾液腺炎、唾液结石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4.口腔感染:主要包括牙髓炎、根尖周炎、颧突炎等,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口腔外科学:1.智齿拔除:智齿是指第三磨牙,常常引发问题包括拥堵、横生、发炎、囊肿等,需要拔除治疗。

2.牙槽骨疾病:主要包括牙槽骨囊肿、牙槽骨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4.口腔颌面部创伤:包括牙齿骨折、软组织创伤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创伤处理。

五、口腔病理学:1.口腔肿瘤:主要包括唇腭裂、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腺瘤),以及恶性肿瘤(如口腔癌)等。

2.免疫性疾病:包括口腔炎症性疾病(如线状口炎、类天疱疮)、白塞病等,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3.遗传性口腔疾病:如牙皮发育不全、牙髓发育不全等。

4.牙体牙髓病:包括龋病、牙体过敏等。

六、口腔医学影像学:1.口腔X线影像学:主要包括牙片、牙位片、牙周检查片等,用于观察牙齿和口腔的病变情况。

2.口腔CT和MRI影像学:主要用于观察颌骨和颌面部的病变情况,对于口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关于口腔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范文_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

关于口腔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范文_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

关于口腔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范文_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口腔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主要负责口腔疾病的诊治和口腔健康的维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口腔科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口腔科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

二、总体目标口腔科2024年度工作目标是:提高口腔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推动口腔科学技术创新。

三、具体工作计划1.提高口腔医疗服务水平口腔科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医疗服务提升计划,包括提升医疗设备水平、规范医疗流程、优化服务环境等。

通过采购先进的口腔医疗设备,提高口腔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的医疗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优化口腔科的就诊环境,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口腔科还将继续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完善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提升口腔科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2.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口腔科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口腔科将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

口腔科将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务人员持续学习和成长,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3.推动口腔科学技术创新口腔科将不断推动口腔医学科研工作,促进口腔医学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口腔科将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加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口腔科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口腔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为口腔医疗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持。

四、工作重点口腔科2024年度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提高口腔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推动口腔科学技术创新三个方面。

口腔科将着力解决口腔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口腔科将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口腔科将积极推动口腔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为口腔医疗服务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学科,它涵盖了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保健学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要点。

1.口腔结构:口腔是咀嚼、吞咽和发音的重要器官,由口腔腔体、牙齿、舌、咽、唾液腺等部分组成。

牙齿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齿冠和齿根两部分,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和美化面容。

2.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研究口腔内的生理变化、功能和适应机制。

口腔分泌物的调节、唾液的分泌、舌的运动、咀嚼的力学原理等都是口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3.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治疗原则。

常见的口腔疾病有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

口腔病理学的研究对于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病理诊断学:口腔病理诊断学是通过对组织活检标本的病理学分析和判断,确定口腔病变的性质、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口腔病理诊断学是口腔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

5.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牙齿、颌骨及相关组织的疾病和损伤的外科治疗。

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包括拔牙、种植牙、颌骨修复和颌面畸形矫正等。

6.口腔种植学:口腔种植学是将人工牙齿植入下颌骨或上颌骨中,以取代缺失的自然牙齿。

种植牙具有恢复咀嚼功能、美化面容、改善咀嚼效率等优点。

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颌骨萎缩和邻牙移位。

7.口腔正畸学:口腔正畸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骨骼和牙齿错位的原因、预防和矫正方法的学科。

通过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功能,提高面部外貌,预防牙齿磨损和颞下颌关节的病变。

8.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是研究恢复口腔失去功能的方法和技术。

常见的口腔修复方法包括修复龋齿、镶牙、修复假牙和矫正修复等。

口腔修复学的目标是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改善患者的咀嚼、发音和面部外貌。

9.口腔预防保健学:口腔预防保健学是研究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

口腔科-全科

口腔科-全科

目录《口腔科学》教学大纲全科医学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2)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2)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2)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 (2)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 (3)第四章牙体牙髓病 (3)第五章牙周疾病 (3)第六章口腔粘膜常见病 (3)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 (3)第八章牙拔除术 (4)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4)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4)第十一章颞下颔关节常见疾病 (5)第十二章唾液腺常见疾病 (5)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5)第十四章老年口腔疾病 (5)第十五章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6)三、其它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6)第一步口腔检查及口腔卫生保健 (6)第二步:一般牙的拔除 (6)第三步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6)四、其它 (7)《口腔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科学学分:1 总学时:18 实验学时: 6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全科)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口腔科学是整个医学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牙体、牙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性质:该课程为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专业课。

目的:使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对口腔科学有初步了解。

任务:使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口腔科学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基本技能。

口腔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临床见习。

总时数为18学时,课堂讲授12学时,临床见习或电化教学6学时。

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具内容,尽可能开展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区域划分、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二、掌握乳牙列、恒牙列及牙位记录,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三、了解牙体、牙周组织的结构,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四、颌面部的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学重点1.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②血供丰富;③解剖结构复杂;④先、后天疾患导致面部形态变异,颌面部疾患易影响形态及功能;⑤自然皮肤皮纹有一定规律;⑥与颅脑及咽喉毗邻,疾患时容易波及颅内和咽喉部。

2.口腔的表面形态。

⑴腮腺导管口:开口为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⑵翼下颌皱襞:为延伸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黏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

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参考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

⑶颊脂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牙合面的颊黏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脂肪组织,称颊脂垫。

其尖称颊脂垫尖,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志。

⑷舌系带:舌腹部黏膜折返与舌下区的黏膜相延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构。

⑸舌下肉阜:为舌系带移行为口底黏膜的两侧的一对丘形隆起。

3.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上、下前牙和第一、第二前磨牙为单根牙,但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其余磨牙均为多根牙。

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为三根;下颌第一、二磨牙为双根。

上、下第三磨牙的压根变异较多,常呈融合根。

4.舌的神经。

⑴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三叉神经分支);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分布。

⑵舌的运动神经:由舌下神经所支配。

⑶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鼓索支加入到舌神经内分布于舌黏膜。

5.切牙孔。

两中切牙间后面腭部有黏膜突起,称为切牙乳头,其下方有一骨孔,称为切牙孔或腭前孔。

鼻腭神经血管通过此孔,是切牙孔阻滞麻醉进针的标志之一。

6.乳牙与恒牙的萌出与标识。

⑴乳牙:正常乳牙有20个,左、右侧各5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

一般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然后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和第二乳磨牙依次萌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⑵恒牙:恒牙共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切牙和尖牙位于牙弓前部,统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牙弓后部,统称为后牙。

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在第二乳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牙)。

同时恒中切牙萌出、乳中切牙开始脱落,随后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开始脱落,随后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依次萌出。

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标识方法同乳牙。

7.口腔内的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嗅诊、咬诊8.口腔颌面部的常见检查方法中,颌面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颞下颌关节的检查、涎腺的检查方法。

⑴颌面颈部淋巴结的检查:检查时患者应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前方或右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使皮肤、肌肉放松。

检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依次从枕部开始,沿耳后、耳前、腮腺、颊部、下颌下、颏下,再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及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凹滑动扪诊,仔细检查颈深、浅各组淋巴结有无肿大及其所在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况。

⑵颞下颌关节检查:①外形与关节动度;②咀嚼肌;③下颌运动:开闭颌运动、前伸运动、侧颌运动;④牙合关系。

⑶唾液腺检查:①面部对称性;②唾液分泌;③腮腺肿瘤患者咽侧及软腭有无膨隆;④腺体触诊有无肿块;⑤唾液腺导管触诊有无结石存在。

9.龋病的定义、病因、临床特征。

⑴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⑵病因:①口腔致龋菌群;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⑶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包括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最好发于下颌第一磨牙,其次是下颌第二磨牙。

好发牙面是咬合面,其次是邻面、颊面。

10.猛性龋、静止龋、继发龋。

⑴猖獗龋(曾称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⑵静止龋:是一种慢性龋,原有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损不再继续发展而维持原状。

⑶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再次发生的龋病。

11.四环素牙的病因。

在牙的发育矿化期服用四环素族药物,药物可被结合到牙组织内,使牙着色。

12.楔状缺损的病因。

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是横刷法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好发于第一前磨牙。

13.何为牙本质过敏,症状如何?⑴牙本质过敏:是指牙齿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刺激时,出现的短暂、尖锐的疼痛或不适的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

⑵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遇酸、甜、冷、热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

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患者多能指出患牙。

14.何为不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其最终结局为全部牙髓坏死,临床治疗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因此称为不可复性牙髓炎。

15.简述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剧烈地自发性痛,疼痛特点如下:①自发性阵发性疼痛;②夜间痛;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检查:①常可见患牙牙髓,探痛明显;②温度测试:患牙反应极其敏感;③晚期可有轻度叩痛。

16.慢性牙髓炎的分型。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17.什么是残髓炎?残髓炎:是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根髓发炎,命名为残髓炎,属慢性牙髓炎范畴。

18.什么是逆行性牙髓炎,特点?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一型。

19.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20.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

①开髓引流;②切开排脓;③去除刺激;④调牙合磨改;⑤消炎止痛。

21.何为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22.根管治疗的操作步骤。

⑴根管预备:①开髓;②测量根管工作长度;③根管清理;④根管扩大成形。

⑵根管消毒;⑶根管充填。

23.牙源性牙痛的鉴别诊断有哪些?非牙源性压痛的鉴别诊断有哪些?⑴牙源性因素:①龋齿;②牙髓炎;③根尖周炎;④牙周炎;⑤智齿冠周炎;⑥干槽症;⑦牙龈乳头炎。

⑵非牙源性因素:①三叉神经痛;②舌咽神经痛;③上颌窦炎;④颞下颌关节紊乱;⑤恶性肿瘤。

24.慢性龈炎的临床表现。

⑴牙龈色、形、质的改变:充血水肿,色红,光亮,质地松软,边缘变厚、圆钝,点彩消失;⑵牙龈出血:是龈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一般在探诊、刷牙或咀嚼时出血,重者可自发性出血;⑶龈沟深度和附着水平:龈沟可加深形成龈袋,无附着丧失;⑷龈沟液量:增加。

25.牙龈病知识点。

①牙龈的炎症一般以前牙区为主,尤其以下前牙区最为显著。

②是否有附着丧失是区别龈炎与牙周炎的重要指征。

③妊娠期龈炎,手术时机应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

④药物性牙龈增生,药物:苯妥英钠、环孢素、硝苯地平、维拉帕米26.慢性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⑴慢性牙周炎病因:主要为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均为加重菌斑滞留的局部刺激因素。

⑵临床表现:①可侵犯全口多数牙,偶可发生于个别牙或一组牙,前牙区和磨牙区易患;②病情发展缓慢,可长达十几年至几十年,此间呈间歇性的活跃和静止期,也可不出现活跃期;③活跃期可有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袋形成,牙周溢脓或牙周脓肿,牙槽骨吸收,多为水平型吸收;④晚期出现牙齿松动。

可致牙周组织萎缩,牙根面暴露。

☆牙周炎晚期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及牙齿松动等主要特征外,常可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①牙齿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牙合创伤;④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有口臭。

⑶治疗原则: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和改善牙周附着水平,争取适当的牙周组织再生,并使疗效长期稳定的保持。

27.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28.念珠菌性口炎的分型。

⑴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为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

⑵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为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

⑶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义齿性口炎。

⑷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白斑。

29.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

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病损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

⑵分型:①轻型阿弗他溃疡;②重型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或腺周口疮;③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⑶临床表现(轻型):最常见,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唇、颊黏膜,2~4mm,圆、界清、孤立。

特征:“红、黄、凹、痛”,即外周约有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溃疡中心凹陷、基底软,灼痛感明显。

复发有规律性分为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和间歇期。

前驱期:局部不适,灼痛感;1天后出现白或红丘疹溃疡期:约2~3天后进入愈合期:经4~5天后红晕消失,溃疡愈合、无瘢痕间歇期:持续1~2周,具有不治而愈的自限性30.揭皮试验阳性。

天疱疹口腔水疱,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称为揭皮试验阳性。

31.尼氏征。

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Nikolsky征,即尼氏征。

32.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病损特征:为由针头大小的小丘疹连成白色或灰白色细条纹,类似皮肤损害的Wickham线(威肯姆线),条纹互相交织呈网状、树枝状、环状、半环状或斑块状。

黏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等表现。

病损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根据病损形态分为:糜烂型和非糜烂型33.阻滞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34.叙述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

麻醉上牙槽后神经,也叫上颌结节麻醉。

有口内、外注射法,临床常用口内注射法。

体位: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半张口,上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45°角。

注射点:术者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开,显露。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口腔前庭沟处。

进针角度:注射针头与上颌牙合平面成45°角,向后上方刺入,同时将注射器向同侧口角方向转动,使针尖沿上颌结节外后面的弧形骨表面滑动,向后、上、内方向进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