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的理论思考
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的理论思考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化建构与教学改革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研究尚显不足。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及其体系建构应遵循科学性、系统化、可操作等原则。
标签: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原则早在1988年4月,国家教委曾印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要求普通高校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加强领导,开设艺术选修课。
1994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等,并掌握一定技巧。
1996年7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统一规划领导,完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并进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试点工作。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2002年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艺术课程应当进行考试或者考查,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将成绩计入学分。
同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则对此做了更明确具体的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
”“普通高等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或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00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在该文件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为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教育部成立课题组在总结我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XX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案
XX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案XX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公共艺术是指艺术作品在公共场所进行展示或创作的艺术形式。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于建设美丽城市、改善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和覆盖范围仍然存在不足。
为了培养具备公共艺术创作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价值,我们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公共艺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2.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批评与评论能力,提升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审美品味。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2. 课程学时:48学时3. 课程内容:(1) 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公共艺术作品的类型与形式;(3) 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关系;(4) 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5) 公共艺术创作与实践;(6) 公共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7) 公共艺术与社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公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多样化的作品形式。
2. 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思考能力。
3.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公共艺术作品,实地考察,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作能力。
4. 课程设计实践: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课程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公共艺术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3. 实践项目成果:根据学生的公共艺术设计项目成果进行评价;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快构建符合公共艺术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本文就这一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蛄构、课程配套教材、课程评价与管理及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标签]普通高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应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这一指导思想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各个方面加以渗透、贯彻。
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达到教育标准、实现教育目的的保障.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高尚完美的人。
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确立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且先开什么、后开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艺术课程体系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论证。
只有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构建的课程体系,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课程标准任何层次、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标准与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与任务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与教育目标相悖的结果。
目前,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在课程标准方面要想达到完全统一,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也会在课程标准的把握上出现偏差。
现阶段一些综合性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众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必然给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又有别于艺术专业院校的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 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 的投入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
我国高校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的 通识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类课程和实践机会 。
注重跨学科性和创新性
我国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时,应注重课程的跨学 科性和创新性,将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国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践案例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的艺术教育非常注重跨学科性和创新性。学校开设了多个与艺术相关的课 程,如“音乐与科技”、“视觉艺术与计算”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学校开设了多个艺术类的 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史”等,并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
人文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人文思想是这些知识的升华和内化,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则是这些知识 和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人文素质的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帮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精神。
特点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普及性、综合性、 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它不仅关注 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 综合素质提升。
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随着高校通识教育的逐渐普及和发展,公共艺术课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公共艺术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同时也能够对社会、人文等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应当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计划。
公共艺术课程应当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贯穿其中,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同时,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三,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也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最后,应当注重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
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小组讨论等。
同时也应当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调整,及时修正课程的不足之处,提高课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构建应当注重目标和意义的明确、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高质量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在
艺术的世界中感受人生的美好。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为促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在总结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谢口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适用于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专科院校可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美育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
二、工作原则——坚持育人导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面向全体。
高等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搭建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平台,完善面向人人的高等学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高等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加强各学科的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完善评价机制,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服务。
三.课程目标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新局面。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公共艺术素养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要明确课程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实践技能包括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掌握艺术表现的技巧和方法。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展览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项目实训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艺术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培养具备公共艺术素养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通过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还需要加强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二 、我 国高校 公 共艺 术教 育现 状 1 . 目标设 计单 一 、局 限化 目前 国 内公共 艺术 教 育课 程 的 目标 设计 对 知 识掌 握 的强 调过
重 。进 行 目标 设计 时 忽视 了对 知识 结构 、能 力获 得 、能 力结 构等 统艺 术 ,也 包括 新 型艺 术 门类 的 综合 性课 程 被加 入到 公 共艺 术教 方 面 的 综合 立 体 的 目标 设定 。 普通 高校 公 共 艺术 课程 目标设 计应 育课 程 体系 中 。近 年来 清 华大 学 的艺 术类 课程 从 4 0 门增 加到 了8 6 该 从 鉴 赏 艺术 作 品 、对 学 习 理论 的 掌握 、艺术 理 论 的学 习等 手段 门 ,涵 盖 了包括 音 乐 、美 术 、舞蹈 、 艺术 实 践 、表演 、传 统 艺术 入 手 ,使 大学 生树 立起 正确 的 审美 观 ,发 展形 象 思 维 ,同 时帮助 等各个 方 面 ,对学 生 的艺术 课程 的 分数要 求 也越来 越 高 。 学生 吸 收和 了解 国 内外优 秀 的 文化 和 艺术 ,提 高 学 生感 受没 、鉴 赏美 、创造 美 的 能力 和 意识 ,与此 同时还 要 重视 学 生 的主动 性 、 2 . 课 程综 合性 越来 越 强 ,联系 逐渐 紧密 艺 术课 程 的综 合化 体现 在 了2 0 世 纪9 0 年 代 以来 ,开 始 强调把
育课 程体 系建设 的相 关问题进行探讨 ,提 出一些个人意见 ,期待和相
关 工 作 者 的 交流 。
3 . 教 学模 式 不 明确 教 学方 式 比较 少 ,手 段 单一 缺 乏 ,深度 不够 。国 内 的公共 艺 术 教育 和 国外 相 比存 在着 理 念上 的 落后 和手 段 上 的不足 。相关 资 料 显示 , 哈佛 大学 的授 课 讲 求个 性 化 ,讲究 在授 课 过程 中重视 学 生 的个 体差 异 ,鼓 励 教师 各 抒 己见 各尽 其才 ,采 取 丰 富多样 的教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近年来,艺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受到了更多重视。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为高校艺术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立足国家战略,认识学生的艺术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艺术教育的现代化。
强调公共艺术课程的尊重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艺术融入学生的思维形式,为实现艺术思想的转换提供有效途径。
其次,在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指导方案还要求高校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完善艺术教学设施,推动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开发和应用艺术新技术,拓宽学生艺术思想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树立“国际范式”,坚持精准面向,深入研究文化审美意识形态,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促进高校学生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将会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作为高校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负责任地将指导方案付诸实施,从而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各方参与者需要强化合作,共同努力。
教育部将加强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指导和监督,加快推进公共艺术课程的均衡发展,同时应加强宣传,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了解艺术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
高校要落实好指导方案,做到质量稳定、改革创新,以促进高校的艺术教育素质的提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不仅可以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繁荣发展,还可以丰富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学生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原则,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艺术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通识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开放的思维和综合素质,而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的措施。
1. 确立课程目标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培育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在情感、审美、文化方面进行综合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感性认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感性体验和主动思考来理解、欣赏艺术。
2. 设计课程内容公共艺术课程应包括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同时应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具有时代性、现实性和启迪性。
例如,可以选用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现代戏剧,引导学生在欣赏、理解剧情的同时,思考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
此外,课程设计还应具有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去,通过感知与实践,增加对艺术的了解和体验。
3. 选择教学资源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学资源的选择尤为重要。
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用先进而具有代表性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艺术之美。
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艺术家现场授课、音乐家现场演奏等方式,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通过多样的教学资源的选择,可以使学生有多方位、全面的接触与理解。
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结合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艺术,提升文化素养,推进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
XX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案
XX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案为加强我校非艺术类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我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促进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第一条公共艺术课程是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而设立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公共艺术限定选修课和公共艺术任意选修课。
第二条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非艺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修读至少1门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方可毕业。
二、课程建设目标第三条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第四条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第五条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三、课程设置第六条开设8门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具体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
第七条充分发挥我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势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特色的公共艺术任意选修课或举办各种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四、保障措施第八条强化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保障。
设立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全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有效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第九条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体育学院及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教学单位的艺术教育资源优势,纳入我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具体承担我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各类课外教学的专业指导和组织任务。
第十条加强公共艺术制度保障。
修订我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方案》,明确公共艺术选修课修读要求。
五、附则第十一条本方案适用于我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
第十二条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理论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理论一、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概念明晰公共艺术的概念是理解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的前提。
我们认为公共艺术不应该是“公共”和“艺术”两个词语简单的相加,公共艺术除具有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这两个本质属性外,它应该超越艺术美学的范畴,达到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大学校园公共艺术是指在大学校园独特场域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服务和彰显其育人功能。
1.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英文翻译为PublicArt,从字面意义上来看,“Public”一词可理解为“公众的”“公开的”,那么公共艺术则是指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公开的、公众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品或艺术行为。
然而在当前学术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尚未统一,笔者只能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提出本研究对公共艺术的界定。
费城现代艺术协会主席卡登认为:“公共艺术不是一种风格或运动,而是以连接社会服务的前提为基础,借由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的存在,使得公众的福利被强化。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该定义强调了公共艺术所应具有的两个本质属性:即公共性和公众参与性。
公共性是指该艺术作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必须以一种公共的方式存在,而非存在于私人空间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公众发表舆论的领域,此外,公共性还与权力机构是对立的,公共领域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肯定,即公民有权参与其中,并与之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平的特点。
第二个特征是公众参与性,公共艺术作品代表大众舆论的、参与的,能够与公众互动,成为公众所认可的艺术,只有在以公众为核心的思想上,才能体现其艺术性与审美性。
学者孙振华认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应从公共领域这一更具社会学内涵的概念来解释,而不仅仅把公共艺术理解为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艺术课程理念
艺术课程理念
艺术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坚持以美育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时,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
2. 重视艺术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3. 突出课程综合: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同时,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理念是以美育人为指导,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措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通识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
在这种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成为了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公共艺术课程构建的措施。
一、多元的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涵盖多个艺术领域,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
通过多元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注重实践教学
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看音乐会和戏剧演出、进行创作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三、强化跨学科融合
公共艺术课程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例如,可以将艺术与科学、人文、社会学等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了解艺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注重个性化培养
公共艺术课程应该注重个性化培养,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展。
例如,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总之,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构建需要注重多元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和个性化培养,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构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也是我们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进一步提升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更好地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初心,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创新的全过程。
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艺术的功利化趋向似有不可遏制之势,教育功能本身具有被形式化和边缘化之忧。
纵观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对比教育部颁布的规程和规划的相关标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凌乱,阶段衔接无序长期以来,由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以及对艺术教育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落差,艺术教育资源丰富的大中城市尚能按计划推进,但一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公共艺术教育难以有序展开,学校的教学存在随意性、简单化的问题[1]。
应试教育背景下,在本已有限的时间内,艺术课程的实施只是列在纸上、摆在案头,停留在学生的渴望中。
“育苗期”“先天不足”,就难以指望“成果期”“结满枝头”。
艺术教育的周期接续要求远高于普通教育,初级阶段的失位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难度和教学压力陡增,往往导致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艺术扫盲”,替初级教育阶段“还欠账”成为无奈的选择。
(二)课程标准与学生接受能力失衡如上文所述,初级阶段艺术教育的失位和不平衡造成了学生基础弱化和水平的参差,使他们无法在同一起点上接受教育。
而高校必须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划和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将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向侧重于面对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审美基础的学生,引导他们从艺术与审美的视角进行观察、感受、体验与思考。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基础的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和理解存在较大的落差,不同的起点导致了教学效果的较大差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难以体现公共效用,教学效果更难以呈现,共同提高反而成为小众学习。
大学校园文化的公共艺术建设解读
大学校园文化的公共艺术建设解读摘要: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既是一种开放的物质形态,又是一种精神和态度的表达。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平台、艺术与功能的结合、生态环保观念、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等方面进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要注重文化观念的传递,综合人文和科学的因素,在文化和设计形式中找到平衡,营造一个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文化;生态观;公共性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艺术设计形式,是设置在大学校园内部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
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1]”。
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集中体现出大学文化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大学形象的综合性展示,是大学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实体形象,更是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大学的精神和审美的思维观念。
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标志,公共艺术建设的形式设置不是它表达的重点,它的价值在于所承载的学校文化、精神、底蕴及内涵。
一、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平台校园是青春成长的美好记忆、是大学生创造与智慧开启的学习阵地,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感受生活、艺术审美的重要平台。
学校是学生时代密不可分的活动环境,对校园的人文景观所进行的设计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学校的文化历史以及学生氛围,在学生校园活动中产生的公共艺术,是特殊的校园活动的物质文化形态,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中具备深厚的学习意义和教育价值,借助公共艺术平台传递出学校特定的文化、历史及社会教育意义。
如北京大学正门和北京大学校园华表(图1、图2),通过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和雕塑,传达出北京大学特定的精神、文化和内涵。
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是一种承载学校精神以及文化特色的形态载体,是一种学生和学校联系的家园纽带,这个载体既是一种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理念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理念公共艺术设计是一个旨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提供社区参与的课程。
其理念的核心是通过艺术的力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念是将艺术带给大众。
艺术不应该只存在于高雅的画廊和博物馆中,而是应该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交融。
通过在公共空间中安装艺术品,可以让人们在走过街头、公园或广场时体验到美的感受,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并将艺术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
其次,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念是促进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公共空间可以给予艺术家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创作灵感。
课程应该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思维来设计公共艺术作品,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例如,公共艺术设计可以通过以当地文化为主题、采用可持续材料和环保设计等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也能够传递艺术家的创意和思想。
再次,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念是增强社区参与的力量。
艺术应该是一个共同创作的过程,应该吸引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课程可以组织社区活动,邀请当地居民参与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例如通过组织艺术家与居民的合作创作项目、举办公共艺术展览等。
这样不仅能够让居民参与到美化城市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最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念是强调艺术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美化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应该学会考虑到城市的需求和特点,将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相融合,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功能性和审美价值的城市家具、创造能源节约的公共艺术装置等。
这将使公共艺术设计既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又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理念是将艺术带给大众、促进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增强社区参与的力量以及强调艺术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创新能力,可以让公共艺术设计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是高等学校教育课程规划和指导下发文件,旨在引导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建设,实施艺术教育,为学生培养素质教育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目的,既要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和艺术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乃至未来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发挥艺术课程的作用;又要融入学校的其它学科课程,充分体现艺术课程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建立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
可以从赤装服务、课程体系建设、身心两维、互动性强等几个方面来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
首先,强化赤装服务理念,将服务客体的趣味和兴趣作为艺术实践的切入点,建立艺术课程导师与学生的艺术服务关系,指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获得艺术知识和思维方式。
其次,从课程体系建设上,在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中增设社会文化课程,旨在提高普通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艺术发展,完善艺术思想。
再次,身心两维也是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科学性,把健康的身心发展放在艺术教育的首要位置,为学生的一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公共艺术课程要增强互动性,丰富新媒体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语言交流等方式,使公共艺术课程更有活力,更容易控制性学习。
总之,强调《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是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艺术感受,更多的学术贡献,为素质教育注入更多的精神力量,打造一流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摘要:在当今社会,艺术已经不再是一种附加的技能,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元素。
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变得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还能够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策略引言:公共艺术作为一种与大众息息相关的文化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领域。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艺术学习机会,培养综合素养,拓宽视野,丰富生活。
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精心设计课程、紧跟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技术和资源、注重个性化发展,构建多元化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艺术教育。
一、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将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应设计包含多学科元素的艺术课程。
艺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历史、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艺术课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跨学科融合可以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意义。
高校可以开设关于艺术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艺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艺术教育常常局限于专业圈子内,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置,可以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索。
例如,高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项目团队,由艺术学院、工程学院和社会学院等共同参与,通过合作研究和实践,发现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等领域的新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教育38ART EDUCATION 2012 · 07◆ 彭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与当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
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精神愉悦的教育理念,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的主体参与式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改革不断迈向深入。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建设 理念<内容摘要><关键词>马克思曾指出,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的一个高级属性,“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①。
也就是说,现代人和现代教育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形式,已经成为完善和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阵地,通过课程化的途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
课程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
美国文化哲学家列维(AlbertWilliamLevi )和艺术教育家史密斯(RalphA.Smith )就提出,教学的进程如同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统一体,从接触、熟悉和感知训练到历史意识、欣赏代表作和批评分析,整个过程的重点是从中学会发现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强调讲授方式与对话教学法等。
③树立科学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核心。
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理念进行了宏观的架构。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围绕该方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辨别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课程理念的最终指向。
具体来讲,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要树立以下几种基本理念。
一、愉悦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强调,审美必须与实际的人生问题、与社会功利问题相分离,强调审美只有作为无功利、无利害的纯形式的存在才是它自身。
换句话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压抑人性、不能给人愉悦感受的艺术课程,哪怕其功利性结果多么令人羡慕,价值含量多么高,都违反了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反艺术的课程,也是与现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相悖的。
从上述的最终指向目标出发建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理念,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精神层面知、情、意结合,德育、智育、美育相互渗透,改变了传统教育结构中由道德伦理所统摄的德性教育模式,也修正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技能、漠视情感的偏颇,在完善教育体系的意义上强调三者兼顾、全面发展。
保持学生的良好求知心境和愉悦的身心状态,使他们充分感知艺术的愉悦性,这既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愉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目的与手段二者的统一体。
我们按照精神愉悦这一要求,可以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概括为三个层次,即艺术审美感知的愉悦、艺术意识唤醒的愉悦和艺术情感共鸣的愉悦。
第一层次是艺术审美感知的愉悦。
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说:“艺术的本质是审美。
”④在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体验,只有对艺术有着浓烈的审美感知,才能唤醒人的自身艺术意识,进而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也正如席勒所说的那样,“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⑤。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够实现“理性的人”这一目标。
“美不仅是我们的对象,而且是我们主体的状态,在审美过程中,感觉、情感和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⑥,对艺术的审美感知,是实现精神愉悦的前提。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感知习惯,在此阶段,学生的审美倾向初步形成,通过审美感知体会到精神愉悦,可以让学生对艺术心领神会,保持浓烈的感知兴趣。
第二层次是艺术意识唤醒的愉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⑦。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更是如此,只有唤醒学生所获得的艺术审美体验,学生的艺术兴趣才能够得以不断保持,“当人们处于快乐的时候,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他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能够自由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时,他们就成了全面的人、完整的人。
因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学生内心的审美意识,唤醒他们内心的艺术情感,使得他们能够在兴趣盎然的艺术课堂上,主动而又积极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技能,确立认识、鉴赏艺术作品时所需要的态度,进而在艺术课堂上能够专心致志地审视艺术作品的感性特征,从中体验到艺术情感唤醒的愉悦。
第三层次是艺术情感共鸣的愉悦。
审美活动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愉悦是艺术情感体验的结果,享受艺术愉悦的途径便是对艺术进行审美体验。
只有当审美体验被激发之后,与之相随的审美情感能够被激发起来,起到强化知觉、激励想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艺术情感的共鸣,这也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情感愉悦的最高体现层次。
我们常用的“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等词语,就是情感共鸣最好的表现方式。
“只有当学生从被说教、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在一种对艺术的渴望状态,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境界,……在个性的空前解放中获得了极大的享受和愉悦。
”⑨由此可见,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使其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并附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这种精神的愉悦最终会体现在对艺术情感的接受上。
二、人文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课程观的价值体现,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出现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的结果。
科学主义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当今教育所追求的“能力本位”“行为目标”等,就是科学“工具理性”的表现。
⑩在科学主义支配下,课程文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如提倡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方法的掌握、重视课堂教学等。
但随着人本主义哲学的盛行,课程文化出现了转变,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取向,人文主义课程观由此确立。
人文主义反对整齐划一的课程教学,认为人的情感、意志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由此课程文化也体现出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 。
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艺术学理论39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2012 · 07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的视野局限,有了新的发展,于是,人文主义课程文化便确立了。
我们强调人文理念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在于它展现了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审美性和融合性特点。
首先来看审美性,审美性是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内在价值诉求。
前面论述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审美教育。
人文主义课程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这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艺术等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艺术形式中的人文精神和丰富情感,为艺术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再来看融合性,融合性是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直以来,传统的艺术课程就是音乐与美术课程的相加,这种单调的艺术课程一直游离在教育的边缘地带,颇为符合科学主义的课程理念:注重更加实用的主要课程,这也使得学生在获取艺术能力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能排斥人文艺术,即使是像美国这样一个在世界上科技处于领先位置的国家,他们在艺术教育与实践中,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行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注重人文艺术的社会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多学科综合型艺术教育模式”的盛行就证明了这一点。
人文主义课程的融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
在音乐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都倡导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
2003年《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就明确地将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综合,使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戏曲等艺术门类课程也进入了课堂,这种融合,使得人文精神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另一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
艺术同广泛的文化领域都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成为可能,美国近年来所提倡的“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就倡导艺术教育向其他学科渗透。
这样的融合,就是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行了细致的结合,更加体现出了艺术教育的人文精神特性。
三、通识教育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 )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们理解通识教育有两层含义,狭义的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广义的通识教育指的是一种人格的教育,主张以人为本,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拓展学生视野,使其通过艺术的审美体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实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
通常意义上,我们更愿意将广义的通识教育理解融入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去。
虽然有学者研究指出,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
但不得不承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更需要深刻把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把通识教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进行有机吸收,贯穿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通识教育不以获取具体知识为最终目的,从理念上指导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提出绅士教育理念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资本主义需要的理想新人——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要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
在洛克的影响下,现代英国自由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强调知识的广博和实用,而不是获取具体知识。
我国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也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的觉醒’的教育” ,这一论述形象地回答了为何要把通识教育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的问题。
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也不是为了培养艺术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