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几点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一些浅谈。
第一、注重文化教育。
语文是一门文化载体,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历史、民俗等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名言警句等文化典籍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同时还可以通过讲解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勇敢、学会宽容等美德。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二、注重学生交往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互助友爱等道德品质。
教师可通过班会、小组讨论、团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情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比如写日记、读情感饱满的课文、表演情感的对话等,引导学生感知情感、表达情感、理解情感,并且引导学生理性处理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品质。
第四、注重行为规范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语言和行为的引导,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第五、注重榜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品德的追求,塑造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榜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的德育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贯穿始终,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当中。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质,而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
在课文教学中,通过教授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感受中感悟,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道德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帮助,让学生明白互谅互助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友爱心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人类在认识事物、处理事务和与人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倾向和行为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表达,了解并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
在课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通过对情感的认知和调整,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和挫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基本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成长和提升。
而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这些得到的德育教育融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情感的、有责任感的人。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诚信守信、尊重他人、勤劳节俭等。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教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同志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在教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和人物事迹,从中挖掘德育资源。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英雄事迹,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性。
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公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德育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衔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资源、注重情感教育与价值引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等方面来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十分关键,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任务。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讨论。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他们敢于开口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写作活动,让学生动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促进其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堂上的课文和作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理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领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在写作中表达情感,使他们在感受中感悟人生真谛,在表达中陶冶情操。
教师还可以通过艺术欣赏、名言警句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爱心和同情心,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感的重要阵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实践中经常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效果。
1.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脱节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往往放在语言、文字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不够深入,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 德育教育内容匮乏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育内容相对匮乏,主要以课内的文章作品为主要内容,很少有专门布置一些德育教育的作业或者专题讲解。
学生对于道德品质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关注度不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3. 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方法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的情节和寓意来进行,缺乏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
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师德育素养不足一些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难以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也无法将德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章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在语文课堂上,要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道德寓意,布置一些德育作业和专题讲解,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样化德育教育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小品表演,进行德育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情感认同程度。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非常必要。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还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不同声音,并给予必要的回应和指导。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向上、鼓励互助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激励人心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友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注重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合理开展评价和奖惩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工作。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语文作业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注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美、善、真、情等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共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劳动等良好情感。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优秀的诗文,在学生的理解故事中埋下道德情感的种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美、善、真等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二、注重模范示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的模范。
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表率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可以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模仿,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教师在日常言行中要讲究修养,待人真诚友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树立先进典范,让学生仿效学习。
三、注重启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对课文、诗文等文本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启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思考。
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荷花的品格和风度,启迪学生对人生的领悟。
在学习《小燕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燕子对家的眷恋和忠诚,激发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
四、注重实践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实践、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感受美、善、情、理等道德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教材选择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一、课堂教学德育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品德和行为,从而使学生对美和善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在评价学生的语文作文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评价,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二、教材选择选择适合德育教学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中的课文应该具有德育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思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励志的故事、古诗词以及寓言故事等,通过这些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情感体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发现其中的道德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角色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还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教材要选择适合德育教育的内容,教师本身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接触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传授文学经典、讲解文本内涵、分析人物命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情感和道德能力。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表演、赏析,都能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感受人性的伟大、懂得真理的可贵,从而在心灵上受到净化,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
语文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陶冶,情感态度的塑造。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通过解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命运,引导学生感知善恶、懂得友情、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歌赋、古文经典等文学作品,来感悟爱国、孝道、友善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课外活动、班会讨论等形式,在学生中弘扬正能量,倡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等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和礼仪规范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明和礼仪规范上。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名著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也可以通过规范的语言文明引导,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好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教导学生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共同育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需要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和实际开展情况,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关键。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语文教育应该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中的文学阅读、作文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认识图书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对善恶和道德选择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活动来引导他们倡导诚实、守信、友善等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明行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困境,培养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道德剧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身边的困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一、推崇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教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学生,塑造他们的品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友情等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人生道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的抉择,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善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示范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道德的榜样。
在每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讲究自己的言辞举止,不能粗鲁无礼;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通过教师的示范行为,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运用其他学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资源。
可以借助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借助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情感。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领域,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直真诚的品质。
下面就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注重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古诗词、经典故事、古代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人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操。
二、注重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的营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正直、善良、勇敢、宽容等品质,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真善美与丑恶恶心的对立,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注重语言规范,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和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中,语言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导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书写规范和交际礼仪。
通过模范示范和多角度的示范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与人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和交际能力。
并且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也要注重言传身教,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用优秀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交际方式。
四、注重批评与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律在语文教学中,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是在批评中,老师应该有度,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批评,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老师也要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小学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校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 教师德育意识不强部分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培养。
3. 教学内容缺乏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更多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少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4. 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不足一些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培训和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习文字和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而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注重教师自身修养要做好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榜样作用。
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品德典范,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模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引导需要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讲授课文的时候,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引导,比如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行为举止、情感展现等来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勇敢、爱心、责任等品质。
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引导,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语言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言辞修养。
四、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还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获取知识,获得感悟和启发。
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比如在课文阅读中,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与动机、事件的发展与结果等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与此同时,德育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礼貌、有健康心理的人。
本文将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并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
一、德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德育是一种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而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解道德、塑造健康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道德品格。
首先,语文作为一门文化教育的学科,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诵读经典、学习古诗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学生能够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了解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进而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培养起自己的价值观念。
因此,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
其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养分。
例如,教学中可以选取那些具有积极价值观念和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讨论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呈现的道德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比如,通过阅读《小兵张嘎》这样的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正直、勇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明白到做人要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阅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美好品德的向往,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再次,语文教学中的交际性质和合作性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
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合作、交流和分享,学生能够明白到互助合作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道德实践。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需要有公平公正的评价和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心态和行为表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既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及思想情感的培养。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教师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可以选择一些古代的名人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正直、忠诚等品质,使学生在品读语文的感受到其中的道德内涵。
2.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情感色彩浓厚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进行德育渗透。
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美,学习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同情心。
3.榜样示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正面榜样,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这些榜样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也能受到正面的道德熏陶。
二、教学内容1.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
通过经典诵读,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古文的优美表达方式,更能品味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内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正面品质的古文进行诵读教学,通过学习古文中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感。
2.名人故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人故事进行讲解。
通过讲解这些名人的故事,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中的正直、勇敢、忠诚等品质,同时也能被这些故事所感染,产生向上向善的情感。
3.品德文章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道德观念的熏陶,比如一些感恩、奉献、友情、责任等主题的文章,都能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环境1.情感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分析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德育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利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选取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寓意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情感认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小红帽》等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劳动、善良、勇敢等美德,并引导他们将这些美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二、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是很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引导学生感受美、尊重美、追求美,并在此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选用富有情感的课文,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和道德内涵。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的方式小学生喜欢模仿和角色扮演,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变身为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的道德冲突和处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三打白骨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在扮演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的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善恶对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利用诗词歌赋进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设立一些有关道德教育的专题,如感恩、友爱、诚实守信等,将这些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道德观念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同与情感投入。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偿无情,荷偿幽香”,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和道德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活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道德意识和情感认知。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分析概述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应当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以及渗透德育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1.1 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建设的关键期,语文作为文化的体现,其教学内容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人文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在感知文学作品时能够领悟其中的道德情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外,在德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渗透德育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能够锻炼自己的道德情感和情操。
1.3 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信息,通过渗透德育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其优秀的道德品格。
2.1 选课合理,注重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合理选择课文内容,注重德育渗透。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鲜明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内涵的课文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领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人文内涵。
2.2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辨与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与表达。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应用,更要关注其内在蕴含的道德情感与人文内涵。
2.3 文学作品阅读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在语文课程中,文学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与道德内涵,从而培养出自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格。
2.4 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意义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增强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意义融入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语文是人类思想、情感和精神的表达工具,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而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具体的方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材精心,注重文学作品的价值观引导语文教学的选材要精心选择,注重选取具有高尚品格和积极价值观的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正面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说,帮助他们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3. 讲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重作品背后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教学内容方面:1. 选取德育内容贯穿课文:在课文中选取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文章或故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小学三年级的《小兵张嘎》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张嘎为了救人而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牺牲奉献的品质。
2. 自编自选德育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自选一些富有德育意义的课文,如感恩、友爱、诚实等主题的文章。
通过这些课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编写一篇关于如何友爱帮助他人的文章,引导学生讨论友爱的重要性。
1. 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富有感染力和情感的故事、诗歌带入课堂,通过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友爱、宽容等美德。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感人的关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故事进行讲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讨论和分析引导:通过课堂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意识。
在小学五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蜗牛为什么害怕黄鹂鸟,以及黄鹂鸟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与蜗牛和平相处,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宽容之心。
3. 规范引导与激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规范引导和激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道德修养。
教师可以制定学习规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几点分析
【摘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语文学科具有课时多,教学时间长等特点,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这为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社会都在呼吁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小学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如何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真正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与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下面是笔者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中我们发现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
优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语文人文性特点决定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文以载道这个基本道理,任何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并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并且形式生动、具体、形象。
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受到现代社会环保精神、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育,为培养和谐社会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学科适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语文丰富性特点决定开展德育教学的必要性,小学语文教材所蕴涵的思想道德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直白的,它把丰富的思想蕴藏于生动活泼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中,溶化于一篇篇优美形象的文章里。
丰富的思想结合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又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特点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3、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把握好小
学生心理特征,有利于在语文教学张开展德语教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不但是教学的主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
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我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
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
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
1、以教材为主体,贯穿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
2、在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课文是要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来加以渗透。
3、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
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
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4、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
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例如,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的同学写字不认真,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不要小视,要及时引导与纠正。
经常在班级树立榜样,或搞作业展览,让好的同学谈做法想法,让学困生谈启发。
这样不但规范了作业,也规范了学生
的行为,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在教学日常活动中渗透德育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五、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时期,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思想单纯、内心充满幻想、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这些都给了那些不良思想道德观念可趁之机。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品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8).
[2]石益兴.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中小学电教,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