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完整篇.doc

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1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安达信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
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
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
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
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CIO与CKO的职责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
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技术平台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Lotus Notes和PC机)。
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
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①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②语音邮件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答案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案例,安达信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
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
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
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
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CIO与CKO的职责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
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技术平台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Lotus Notes和PC 机)。
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和指示系统 (Database & Pointer System)。
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语音邮件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网上安达信所有员工都是内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流程和工具来获取、创建、组织、使用和共享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知识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高绩效。
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减少重复劳动和错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对其知识管理实践进行分析。
某汽车制造企业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汽车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由于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于其发展的重要性,并决定实施知识管理。
企业首先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知识管理团队,由各部门的核心员工组成,负责知识管理的策划、实施和监督。
在知识管理的策划阶段,企业首先明确了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提高车辆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在重点领域上,企业选择了车辆设计、生产工艺和供应链管理。
根据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企业确定了知识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
在知识管理的实施阶段,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获取和共享知识。
企业建立了一个知识库,用于收集、整理和存储所有相关的知识资源,包括技术文献、专家经验和市场调研数据等。
知识库采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得员工可以方便地查找和获取所需的知识。
企业组织了一些专题研讨会和内部培训活动,让员工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
企业还与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发项目和实习项目来获取外部的知识资源。
在知识管理的监督阶段,企业采用了一些指标和评估方法来评估知识管理的成效。
企业通过人员调整、知识培训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数据来评估知识管理的实施情况。
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等指标来评估知识管理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企业还对知识管理团队的工作进行了定期的评估和考核,以确保知识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卓越表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明确了战略目标和重点领域,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指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捕获、存储、组织、共享和利用的一种管理活动。
下面将以某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该公司进行了知识资源的识别和分类。
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确定了企业内部的主要知识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
然后,对各部门的知识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建立了知识资源库。
该公司建立了知识捕获和共享的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的流程和规范,确定了各部门在项目研发、技术改进等过程中需要捕获和共享的关键知识点。
并且,公司还建立了一个在线平台,供员工交流和分享工作经验和知识。
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推动知识共享和传播。
该公司注重知识的存储和组织。
通过建立统一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结构化的存储和整理,以方便员工查找和利用。
公司还建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公司注重对知识的利用和应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公司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应用和共享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还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和交流知识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的知识管理措施,该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知识共享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避免了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
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公司开发的产品和技术更加先进和具有竞争力。
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知识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知识管理措施和系统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利用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绩效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
下面以某外资企业为例,具体分析其知识管理实践。
某外资企业以制造业为主要业务领域,公司内部涉及到复杂的工艺流程和专业知识。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质量,企业开始启动知识管理项目。
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负责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存储。
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高效地将各类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可用的形式。
团队通过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收集外部的最新知识,并通过内部培训、专家分享等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
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了知识管理平台。
平台包括了内部知识库、在线培训系统、专家咨询平台等功能模块。
员工可以通过平台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平台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帮助企业发现知识管理的盲点和瓶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企业注重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
在各个业务流程中,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节点。
例如在产品研发阶段,企业将知识管理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入专业的研发知识和工具,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流程中,企业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和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并与知识管理平台进行集成,实现知识的实时传递和反馈。
企业也注重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除了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外,企业还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员工的知识分享大会,鼓励员工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成果。
企业还设立了专门的知识分享奖励制度,对于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共享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上述实践,某外资企业成功实现了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产品的研发周期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学习和创新氛围。
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强化,市场份额和利润也逐渐增加。
企业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安达信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
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
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
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
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与cko的职责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
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loCAlHoSt● 技术平台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lotus notes和pc机)。
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
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② 语音邮件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③ 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在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本文将以某企业为例,从知识管理的目标、策略、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企业知识管理的实际应用。
一、企业背景某企业是一家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企业成立于2000年,现有员工5000人,业务遍布全球。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来自技术、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挑战。
二、目标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知识的共享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实现以下目标:1.促进创新:通过知识管理,激发员工创新的潜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提高效率:通过知识管理,降低重复劳动,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
3.员工培训:通过知识管理,帮助员工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策略企业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组织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1.信息化建设:企业建立了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包括知识库、文档管理、协作工具、企业内部社交平台等,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分享知识的平台。
2.组织文化建设:企业积极倡导知识共享、团队合作和学习的组织文化,倡导员工自主学习和创新,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人才培养: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导师制度等,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四、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员工培训和认证: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认证,提供全面的培训课程和认证考试,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知识共享和传播:企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分享知识和经验,通过内部分享会议、博客、论坛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案例八:他山之石

案例八:他山之石案由: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使用计算机比较早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要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功能对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89年该公司自行开发了适合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财务总账核算系统。
当时是在DOS操作系统下用DBASEⅢ开发的,其功能主要是会计凭证处理、明细账的输出及会计业务的简单查询,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由会计人员编写、系统简单、适用。
由于DOS系统硬件和数据库安全性方面的缺陷,后来又把DOS系统财务总账管理模块移到XENIX系统下用FOXPLUS开发成功。
财务总账模块完善了会计凭证的智能输入、会计期的打开和关闭、凭证和明细账的浏览、发生额和明细余额的查询等功能,使财务总账管理系统实现了正规化。
此外,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半成品核算也顺利实现了电算化。
随着财务系统数据量的增大和计算机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配合1993年会计制度的实施,为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升级为Foxpro2.6,财务数据形成终端/服务器结构,并增加了相关子系统间数据的共享,软件功能更加科学、合理。
全公司形成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1998年该公司获得国家“863”项目的支持,被列为“应用国产企业管理软件示范单位”。
公司财务部门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进“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现代集成制造MRPII项目”的实施,同时结合全公司网络改造,引进了北京利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WINDOWS/NT环境下的CAPMS95财务集成系统。
该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用SQLserver7.0数据库开发,并通过财政部评审。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应用首先是财会人员主观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的作用更大一些,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随着企业的发展,知识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之一。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将企业的知识资源整合起来,使其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与管理。
本文将通过一个企业知识管理案例,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
案例描述:某科技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某科技企业致力于制造各类智能设备,在行业内已具有一定声誉,在不断与时俱进。
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感受到自身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经过分析,企业发现自身失利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许多关键技术无法实现有效传递和共享,导致企业的生产、销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着手开展知识管理工作。
首先,企业成立了知识管理团队,由具备丰富经验的高层领导担任知识管理负责人,要求所有与知识管理相关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加强沟通与合作。
第一步,企业建立了知识共享平台。
在该平台上,所有员工都可以向其他员工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也可以从中获取其他员工分享的信息。
通过这个平台,员工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促进信息和经验的共享和传递。
同时,企业也注重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确保所有新的知识可以及时被汇总、归纳和传播。
第二步,企业建立了知识管理流程。
企业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流程化管理,通过制定流程标准,完善知识流程化管理的方法,将公司制定的流程、规程和工作流程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工具,实现知识的标准化管理。
第三步,企业注重对员工的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员工自身的知识素质和技能能力,企业同时也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掌握行业更新的技术和信息,保持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该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得到了有力推动,企业的业务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得到改善,知识得到了高效传递和共享,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结论通过以上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建立知识管理流程以及注重员工的知识培训等措施,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使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方法,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整理、存储、共享和利用,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由于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管理层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的价值和重要性。
公司决定引入知识管理,帮助员工更好地整理和利用公司的知识资源。
公司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知识管理流程和体系。
他们通过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定制了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知识管理流程。
流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和利用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标准。
这个流程不仅帮助员工了解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方法,也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工具。
公司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知识管理工具和平台。
公司引入了一款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知识库、协作平台和搜索引擎等功能。
员工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整理并上传到系统中,也可以通过系统搜索和浏览其他员工分享的知识。
系统还支持协作,让员工能够远程协作和共享知识。
这样一来,公司的知识不再依赖于个别员工,而是在全体员工间进行共享和传承。
公司注重知识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公司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让员工了解知识管理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公司还不断宣传知识管理的好处和成果,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积累。
公司设立了知识管理团队,负责推动和监督知识管理的实施。
知识管理团队由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负责制定知识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收集、整理和更新公司的知识资源,还会定期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和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他们的存在保证了知识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实践,该公司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员工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某企业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某企业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知识管理的建设,通过建立知识库、知识平台等方式,不断积累与整合企业的知识资源,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该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1.建立知识库该企业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知识库体系,将企业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管理。
知识库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料、生产流程、市场信息、销售数据、管理经验等各类知识,对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储备人员智力资本该企业注重人才培养和员工职业发展,通过构建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本。
该企业建立了一套知识平台,通过内部网络、知识共享等方式,将企业的知识资源分享给全体员工,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利用,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更高效、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4.促进企业创新该企业注重知识创新,通过建立创新团队、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引进知识外部资源该企业得心应手地运用媒体、专业协会、科研院校等外部知识源,不断为企业引入新的知识资源,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以上措施,该企业成功地实现了对知识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应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案例八:他山之石

案例八:他山之石案由: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使用计算机比较早的企业之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要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功能对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89年该公司自行开发了适合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财务总账核算系统。
当时是在DOS操作系统下用DBASEⅢ开发的,其功能主要是会计凭证处理、明细账的输出及会计业务的简单查询,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由会计人员编写、系统简单、适用。
由于DOS系统硬件和数据库安全性方面的缺陷,后来又把DOS系统财务总账管理模块移到XENIX系统下用FOXPLUS开发成功。
财务总账模块完善了会计凭证的智能输入、会计期的打开和关闭、凭证和明细账的浏览、发生额和明细余额的查询等功能,使财务总账管理系统实现了正规化。
此外,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半成品核算也顺利实现了电算化。
随着财务系统数据量的增大和计算机系统功能的逐步完善,配合1993年会计制度的实施,为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升级为Foxpro2.6,财务数据形成终端/服务器结构,并增加了相关子系统间数据的共享,软件功能更加科学、合理。
全公司形成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1998年该公司获得国家“863”项目的支持,被列为“应用国产企业管理软件示范单位”。
公司财务部门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进“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现代集成制造MRPII项目”的实施,同时结合全公司网络改造,引进了北京利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WINDOWS/NT环境下的CAPMS95财务集成系统。
该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用SQLserver7.0数据库开发,并通过财政部评审。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应用首先是财会人员主观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的作用更大一些,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最佳实践

什么是最佳实践?所谓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是那些已经在别处产生显著效果并且能够适用于此处的优秀实践。
best practices is those practices that have produced Outstanding results in another situation and that could be adapted for Our situation. 我们可以用一个熟悉的情景,来直观化地认识最佳实践。
有一个跨地区的制造型企业,需要维护大量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每位进入公司的员工,都将被分配一台专用的电脑并安装需要的软件,同时获得访问相应信息的权限。
这个过程是固定的,而且是经常重复的。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希望找到更好更快的方法来完成这项工作。
员工会首先填写申请软硬件的表单(Appication);然后部门经理与IT经理将根据公司规章批准这些申请;随后IT工程师将根据表单内容配置电脑并安装软件;最后新进员工将接受IT培训,了解公司的IT政策。
我们将整个流程(Procedure)用文档(Document)与流程图(Flow Chart)的形式记录下,并将每个步骤详细记录成检查表(Checklist),这样任何一个工程师都能依据这个流程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与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流程不断被优化,IT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效率。
知识被良好地保留在文档中,也防止了人员流动引起的知识流失与工作混乱。
当有新的公司成立,我们就会将这些文档移交给现场的工作师,并亲自演示整个流程,使他们能迅速开始工作,并提供规范的服务。
可见,通过创建与传递最佳实践--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作业成本,并加强企业的知识积累。
为什么要传递最佳实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系统的(Methodically)积极的(Proactively)寻找与传递知识,并借此提高运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的组织、整合、传递和应用知识资源,实现创新与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过程。
知识管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中,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以某公司为例,进行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科技产品研发与销售的企业,通过创新和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地位。
由于该公司管理体系不完善,知识流失严重,导致创新能力逐渐下降,竞争优势不再明显。
为此,该公司决定引入知识管理,提高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
该公司进行了知识资产的识别和整理。
通过对各个部门和岗位进行调查和访谈,对公司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梳理。
从技术知识、市场经验、管理智慧等多个角度,识别和整理出了公司的核心知识资产。
建立了知识分类与标准化的体系,使得知识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
该公司建立了知识共享与传递的机制。
通过建立内部的知识共享平台,员工可以方便地上传、下载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培训与交流机构,定期组织知识分享会和专题研讨会,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了整个组织的知识流动效率。
该公司注重激励和培养员工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分享活动,提高知识贡献率。
公司也注重员工的知识培训和能力提升,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该公司通过知识管理实现了创新和持续竞争优势。
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推陈出新,市场反应更加迅速。
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客户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在同行业中,该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了认可,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系统化地管理和使用知识资源,针对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建立、积累、传递和使用企业知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一家企业知识管理的案例分析。
某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员工知识重复、技能培训不足等。
因而,企业决定引入知识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步,企业在选择知识管理系统时,首先考虑的是系统的易用性和功能完备性。
经过多方比较,最终选定了一款名为“知识漫游”的知识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了知识库、培训、问答、协作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沟通和协作效率,同时还是一款灵活配置、快速部署的系统。
第二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知识管理流程。
根据企业需求,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采集、知识分享、知识评估、知识监管等。
同时,在制定流程的过程中,企业还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建立了知识管理团队和知识管理委员会,以确保知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第三步,企业开展了知识管理的培训工作。
通过为员工提供专业的知识管理培训,让员工更好地理解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技能和方法,并且能够在工作中灵活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
第四步,企业积极推动知识共享机制。
在知识管理流程中,企业设定了奖励机制和知识共享的激励措施,通过对知识共享的扶持和引导,使得知识共享成为了企业的文化和习惯。
经过以上的措施和步骤,该企业成功地实现了知识管理的目标。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得到了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同时,企业的员工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战略的执行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利用和传播其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系统化的管理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对某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的分析,探讨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案例背景某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该企业决定引入知识管理系统来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1. 确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前,企业首先需要确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该企业规定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范围包括生产技术知识、产品设计知识、销售技巧等领域的知识。
2. 建立知识管理团队企业成立了专门的知识管理团队,由跨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协调知识管理工作。
3. 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企业选择了一款知识管理软件,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平台。
平台包括了知识库、专家库、在线培训等功能,员工可以方便地查找和分享相关知识。
4. 培训员工企业开展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培训,让员工掌握使用知识管理软件的技能,提高他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企业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5. 持续改进和优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企业定期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知识管理的价值1.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通过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及时地获取各种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员工更快地获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知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实践和案例分析

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实践和案例分析一、知识管理概述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将企业的知识资源集中管理、组织、加工和利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它旨在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流动,加速企业的知识创新和转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实践1. 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将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存储。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知识库、文档管理系统等,以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所需知识。
2. 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知识分享与交流。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经验分享、内部沙龙等活动来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 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要通过员工的创新和发明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等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知识管理案例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它在知识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华为公司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专家网络、内部论坛等手段,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同时,华为公司还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等手段,推动企业的知识创新和转化。
华为公司还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手段,保护自身的知识资产,提高知识资产的价值。
同时,华为公司还通过员工培训、激励机制等手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种知识创新活动,增强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
总之,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和系统来促进知识共享、创新和转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他山之石优秀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

他山之石优秀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关于“他山之石”的优秀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我们可以从不同领域的实践案例入手,以公司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创新领导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论述。
以下是一份关于“他山之石”的2000字的优秀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的文章:“他山之石”是一种古老而体现着智慧的观念。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以不同领域的优秀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为例,探讨“他山之石”在公司管理、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创新领导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与意义。
在公司管理方面,有一位杰出的CEO,他在公司管理中采用了“他山之石”的理念。
他不断学习其他行业和公司的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并引入到自己的公司中。
他从零售业学到了快速反应市场的灵活性,从高科技行业学到了创新的思维方式,从传统制造业学到了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
通过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做法,他的公司在管理上更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在市场营销领域,有一家跨国公司不断挖掘其他国家的市场营销经验,将其本土化应用到自己的市场策略中。
在中国市场,他们参考了日本企业的产品包装和销售模式,学习了美国企业的营销广告和活动策划,结合本地文化和消费习惯,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市场推广活动。
这种“他山之石”式的跨文化市场营销策略,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好地适应了当地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在团队建设方面,有一位优秀的团队领导,将“他山之石”理念融入到团队建设中。
他鼓励团队成员跨行业学习,参加不同行业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以拓宽眼界,激发创新灵感。
他还提倡团队成员间相互交流经验和做法,将不同行业的优秀实践分享给团队成员,促进团队的学习和成长。
这种“他山之石”式的团队建设,有效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优化了团队内部合作和沟通,带动了团队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在创新领导方面,有一位企业创始人,他倡导了开放创新的理念,并引入了“他山之石”的思想。
他山之石案例

他山之石案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个成语意指借鉴他人的优点、经验、或智慧来完善自己,用外来的优秀事物来充实自己的不足。
下面是一个案例:
在商业领域,一个创新者可能会寻找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在市场营销方面。
例如,一个新兴的饮料公司希望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他们可能研究了成功的科技公司在品牌推广和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做法,学习了他们如何利用创意、互动和个性化的方法来吸引受众。
通过观察其他行业成功的策略,这个饮料公司可以汲取新的思路,比如采用非传统的宣传途径、与消费者互动、或者开发新颖的产品包装。
通过将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行业中,他们有机会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这个案例展示了在商业中如何运用“他山之石”的概念,从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中获取灵感和教训,以改善自身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安达信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
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
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
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内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
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
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CIO与CKO的职责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
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
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技术平台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Lotus Notes和PC机)。
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
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①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②语音邮件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②网上安达信所有员工都是内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④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2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
在总部有25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内容进行整理。
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商务咨询顾问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助工具。
⑥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引入Lotus Notes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作用。
●在部署知识管理计划的早期,应尽力将知识管理与用户所期望的短期利益结合起来,在知识管理项目与其受益者之间建立一种可见的联系,这种联系越显著,一线工作人员就越容易接受它。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知识管理引入企业类似于“器官移植”,有的肌体能很好地容纳它,有些则会发生排斥反应。
因此,应该预先考虑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尽可能使它有更好的兼容性。
案例2德州仪器公司目标德州仪器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够完善。
为此,公司已经花费了多年的时间来改善这种状况,并希望通过知识管理,减少信息传递时间,使资源能够被灵活地运用,员工能获得自己所拥有信息以外的更多知识,因为这些知识能够带来创新和新的业绩,并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创新策略德州仪器公司的知识创新主要针对4种知识:●客户知识;●商业竞争情报;●经营过程;●产品信息。
在其经营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贯穿着商业性竞争情报,这些情报与相应的方法和组织结构结合起来,再加上有关市场、产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便能支持战略性决策。
计划的实施德州仪器有112名知识管理工作者,负责管理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和本地的最佳实践数据库。
对于知识管理的整个步骤,德州仪器有一整套评估过程,称为TI-BEST。
它包括以下4个步骤:●明晰商业重点;●确认经营优势;●分析发展空间;●部署最佳策略方案。
德州仪器公司的知识基础是最佳实践办公室,由知识管理工作者网络组成,每个办公室都可以分享整个工作进程的信息。
总体来说,知识管理系统是由最佳实践办公室、知识管理工作者网络和共享过程信息组成。
将该系统与TI-BEST 4个步骤结合起来,就能评估公司的优势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
经验教训德州仪器利用知识管理节省了信息交流时间、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不断缩小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公司以分步骤的经营方式,将信息在不同的经营部门之间传递,这3个步骤包括:①让所有部门都能了解其他部门的经验教训;②集中精力关注一个经营过程,将该项目的信息通报所有的部门;③鼓励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在部门之间建立合作网,促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避免重复劳动,降低经营成本。
分阶段进行知识管理的模式取决于:①员工的接受能力;②员工需要了解整个过程;③信息提供者/接收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质量高低;④接受者使用该系统的动机。
案例3IBM(中国)公司IBM公司的内部网上有公司新闻、公司季度收益、销售情况、公司新的市场战略、竞争对手战报、全球人力资源、员工职业计划等。
除此之外,内部网还开设了查找栏目,员工可以利用该栏目查找相关或感兴趣的公司资料。
内部网的蓝页(Blue Page)按钮可以帮助员工查询有关公司员工的情况,例如,输入一个员工的名字、代码或分机号码,就可以查找到该员工在公司内的一些详细情况,如他的主管经理、职务职称、同一个团队中同级别的员工以及这些人的电子邮件和电话。
点击员工职业计划按钮,就会滚动显示有关职业计划的相关内容,介绍如何在IBM发展自己的职业计划?可以利用哪些资源?分几步完成等。
与公司内部网的内容不同,IBM对外网站侧重于对公司产品和公司形象的介绍。
知识管理实践这里以IBM的培训机制和员工技能测评为例。
IBM的员工培训是多方位的,既有集中面授又有分期培训,同时还建有电子学习中心(e-Learning)、图书中心等。
新加入的员工首先要接受新员工定位培训,内容包括IBM公司的介绍、历史沿革、业务框架、经营战略、部门分工合作情况、新员工的工作职责、福利待遇、如何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如何利用公司资源等。
随后,公司将对员工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试评定,看是否适合上岗。
接下来,公司的电子学习中心会分部门、分级别地对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员工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工作范围内选择要学习的内容。
选定的学习内容需经过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注册学习,学完之后需经考试测评认证。
电子学习中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财务、金融、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等,有点像企业办的网上在职专业培训中心。
此外,电子学习中心也给公司员工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学习培训的机会,只要登录企业内部网,就可以获得学习资料并进行自学,解决了员工工作繁忙,无法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脱产学习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
案例4施乐公司施乐公司内部的知识管理起步较早,公司一方面密切注意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时实施“知识创新”研究工作,对美国其他机构的知识管理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他们对知识管理的认知程度,并列出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十个知识管理领域:●对于知识和最佳业务经验的共享;●对知识共享责任的宣传;●积累和利用过去的经验;●将知识融入产品、服务和生产过程;●将知识作为产品进行生产;●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建立专家网络;●建立和挖掘客户的知识库;●理解和计量知识的价值;●利用知识资产。
知识主管的职责施乐公司设立知识主管的目的是为了将公司的知识变成公司的效益,主要职责是:●了解公司的环境和公司内部知识流向以及信息需求;●建立和造就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文化环境;●在企业内部宣传知识共享的价值观,负责公司知识库的建立;●监督知识库内容的更新,保证知识库的质量、深度和风格;●加强知识集成和新知识的创造。
企业内部网络施乐公司专门建立了名为“知识地平线”的内部网络,它包括6方面的内容:工作空间、知识管理新闻、历史事件、研究资料、产品技术以及相关网点。
施乐公司内部的知识库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每个职位需要的技能和评价方法;●公司内各部门的内部资料;●公司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公司客户的所有信息、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施乐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将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存入知识库,方便知识主管及人力资源主管对公司员工的管理。
公司在内部网上建立了一个技能评价系统,每位员工都可以匿名利用该系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并得到该系统给出的改进建议。
●在存入知识库的建议中注明提出建议的员工姓名,保证提交建议的质量,并促进员工提交建议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施乐公司的知识管理方案实现了专家网络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与开发,解决了知识管理中“应该做什么(know-what)”、“如何做(know-how)”和“为什么要做(know-why)”,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知识管理解决模式。
案例5长天公司长天公司是国内实施知识管理较早的IT企业,它的案例也许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其经验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网在长天公司自己开发的办公管理系统中,每个员工一打开自己的电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上级管理者分派给自己的工作及完成时间要求。
员工必须明确答复能否按时完成。
此外,每位员工每天都要填写规定格式的工作日程表,该表记录了员工与客户的联络情况、成果如何、每项工作进展及花费的时间。
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长天试图做到当一个员工需要某方面的知识时,知识管理系统能快速将所需知识送达。
这一目标通过两个步骤实现:首先建立一个知识资源库,告诉员工在有需求的时候应该找谁?谁拥有你需要的知识;然后,逐步把每位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形成文档存放在知识库中。
目前,第一步工作正在小范围试验中,其售前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
假设长天的一位销售人员想开拓银行领域,那么他可以从数据库中得到长天以前在其他行业的售前方案。
知识挖掘关于知识挖掘,长天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