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6-11T15:25:29.7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作者:邝万玲[导读] 在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所需的建材种类、质量和技术参数等要求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

珠海市金湾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广东珠海 519041 摘要:建筑材料检测对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不可缺少或可代替的作用,在社会或建筑领域内有着极其广泛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切实加强对其的检测,才能更好地保证用于施工的建材质量达标,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入手,对其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对策

在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所需的建材种类、质量和技术参数等要求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为更好地提升建筑材料的作用,加强对其的检测已经被我们所重视,但是在实际检测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导致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和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受到影响,而为了将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对其的完善。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1.影响因素

1.1制度因素

由于部分企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存在监管的盲区,导致检测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的约束,部分人员无视制度的制约作用,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经常出现简化检测流程和忽视关键技术指标检测的情况,导致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精准性受到的影响较为严重。

1.2人员因素

这主要是有的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在操作熟练程度上较差,加上在检测中难以规范的使用检测仪器,对检测的有关技术规范掌握不严,加上检测过程存在管理不当和检测对象缺乏代表性,尤其是检测设备的精密性不足,检测的环境有限,导致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受到的影响较大。

2.对策探究

2.1完善检测制度

由于制度是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主要因素,所以为了加大对其的处理,就必须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制度进行完善。首先是紧密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对检测项目的内容进行确定,并对各检测项目的具体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和落实,才能为检测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其次是在检测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对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制定相关的机制,并为检测工作的开展明确检测技术规范制度,才能促进检测成效的有效提升。最后是明确检测的流程,并提出注意事项,确保所有检测工作的开展在制度的支持下得到高效的开展和实施。

2.2提升检测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

鉴于检测人员在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检测之前就对检测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加强对检测制度的研究,切实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地提升其在整个工作中的责任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检测工作之中,并注重自身职责的履行,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检测工作得到高效的实施。

2.3切实注重检测技术的规范和完善

由于检测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检测技术进行不断的规范和完善。例如在检测工作开展之前,就需要填写所下图示的检测表。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每个环节的检测技术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确保检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1]。

2.4提高检测技术质量

提高检测技术质量对于确保材料检测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整个检测工作中,必须切实加强对每个环节的技术质量检测,才能更好地确保检测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在对建筑工程中常用混凝土的原料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检测时,混凝土制备所需原材料较多,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一是检测粗细集料时,其检测内容主要是集料的粒径和颗粒级配。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应在3.1-3.7间,中砂的细度模数在2.3-3.0间,细砂的细度模数应在1.6-2.2间。当级配不达标时,应采取人工掺配(四分法)的方式来处理。若检测集料含泥量,则要确保含泥量达标才能用于施工。检测时的环境温度在15℃-30℃之间,控制好检测环境和砂筛技术,从而有效地对集料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进行确定。具体做法就是将取样品置于烘箱中(105±5)℃烘干到恒重,冷却到常温后,将粒径超过10.0mm的颗粒筛分出来,计算筛余百分率。再将其置于孔径大小不同的套筛上进行筛分,称量每个筛号的筛余量,筛余量和筛底剩余量之和与原试验的质量对比,误差控制在1%内,若达不到这一标准则需要重做。在做好细集料检测的同时,还需要切实注重粗集料检测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在对粗集料进行检测时,常见的粗集料主要有碎石和卵石。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其粒径的检测外,还需要切实注重对泥沙杂质含量的检测,只有在检测其含量达标的基础上才能用于混凝土的拌和。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对其级配的检测,只有确保其级配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减少水泥用量,同时还能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和易性达标。加强对其压碎指标检测,才能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

二是检测粉煤灰时,检测内容主要是细度、含水量、烧失量、需水量比、安定性等。在检测过程中,各自的检测技术要点也存在差别。结合实际检测的项目控制检测质量。例如检测粉煤灰的细度时,主要是判断粉煤灰的等级。具体做法是:把粉煤灰的样品放在烘干箱内,烘干到恒温后,选取50g试样,置于45μm的方孔筛中,负压筛析仪通电,整个筛析过程坚持3分钟,负压应控制在4kpa-6kpa之间。若负压小于4kpa则应停机,对其清灰后再次筛析。3分钟后对筛余物观察和分析,若筛框边沿存在颗粒成球和粘筛的情况,应利用毛刷刷开细颗粒,再次筛析1-3分钟,确保筛分彻底后,对筛网内存在的筛余物及时的收集与称重,且精确到0.01g。最后结合相应的对照表和计算结果来评定。

三是检测外加剂时,由于外加剂的类型较多,而且不同的外加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具体的检测的检测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比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后,就能有效地减少泌水离析的情况。而减水剂对混凝土拌合用水量的减少具有保障作用。早强剂则能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缓凝剂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防冻剂能有效降低水的冰点。速凝剂能加快混凝土凝结硬化的速度。所以在选择外加剂时,应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和施工环境条件,做好原材料的测试,避免外加剂的使用给人体、环境带来的影响。掺量需要严格按照试验确定,加强对其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和实际需要选定。四是在检测水泥时,主要是检测其各项性能,如: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等。首先要控制好检测环境,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养护池水的温度应在20℃±1℃范围内,试验室和养护池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每天记录二次。不同品种的水泥试体、不同时间成型的试体分池养护,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在给定的范围内。对于初凝时间测定技术要点来看,主要是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分钟时实施首次测定。将试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后置于试针下,将试针降低,确保其和水泥净浆的表面接触,再把螺丝拧紧1-2秒后,突然放松,使试针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观测,掌握试针的读数,当试针与底板间的距离在(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完全进入水中至初凝状态这一时间为水泥初凝时间。其次是终凝时间测定技术要点来看,终凝时间的测定主要是在初凝的基础上,取下玻璃板翻转180°,将试件的大头朝上,置于湿气养护箱内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当试针进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就是水泥的终凝时间。测定时还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判定已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而检测水泥的安定性时,主要是检定水泥因为游离氧化钙的变化导致的水泥体积变化,从而对其安定性达标与否进行确定。在检测安定性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雷氏法;另外一种的试饼法。前者属于标准法,而后者属于代用法。前者主要是在雷氏夹中将水泥净浆煮沸之后对其膨胀值进行测定。而后者主要是对水泥净浆试饼在煮沸之后发生的外形变化,从而对水泥体积的安定性进行检测的方法。而在检测胶砂强度时,首先需要制作标准试件。原料: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用水灰比为0.50拌制的一组塑性胶砂制成。规格:40×40×160mm分三条。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来确定。其次是养护,湿气养护20h-24h脱模。脱模非常小心,坚放入20℃±1℃水中养护,试体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分别用72h±45min和28d±8h龄期测定抗折强度、抗压强度[2]。

五是在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检测时,其主要是对试样的加工处理,对其干密度和含水率进行检测,并测定其抗压强度之后,对结果进行评定,同时对其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干密度试验结果以试样密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kg/m3。体积干密度和强度级别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

检测干密度要掌握好(105±5)℃烘至恒质的时间,间隔4小时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测量强度要确保两个承压面平整且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两两侧面,试件在含水率8%-12%下进行,以(2.0±0.5)KN/s的速度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对其的分析和控制,尤其是应加大对其的检测技术质量的控制,才能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建筑材料检测影响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7(16):256+260.

[2](GB/T1346-2011)水泥标准检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