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与香港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https://img.taocdn.com/s3/m/7f023f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c.png)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每年的9-10月更新,以下是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世界排名第23位)。
中国排名第2位: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39位)。
中国排名第3位: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第53位)。
中国排名第4位:香港大学(世界排名第55位)。
中国排名第5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89位)。
中国排名第6位:浙江大学(世界排名第93位)。
中国排名第7位: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95位)。
中国排名第8位:香港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100位)。
中国排名第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第102位)。
中国排名第10位: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109位)。
中国排名第11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世界排名第112位)。
中国排名第12位: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16位)。
中国排名第13位: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第120位)。
中国排名第15位:中山大学(世界排名第129位)。
中国排名第16位:武汉大学(世界排名第150位)。
中国排名第17位:中国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8位: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9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0位:同济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1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2位:台湾大学(世界排名第203位)。
中国排名第23位:中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09位)。
中国排名第24位: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13位)。
中国排名第25位:华南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6位:西安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7位:电子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31位)。
中国排名第28位:东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34位)。
中国排名第29位:厦门大学(世界排名第247位)。
中国排名第30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世界排名第253位)。
广州高分生两人选北大一人拿全奖赴港大
![广州高分生两人选北大一人拿全奖赴港大](https://img.taocdn.com/s3/m/a6b8e06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9.png)
本报讯(记者黄茜)昨⽇,⼴东⾼考录取第⼀批本科院校开始投档。
之前本报报道过的3名⼴州超⾼分考⽣将花落谁家?记者昨⽇采访了解到,毕业于⼴东实验中学的理科⾼分考⽣周瑞凯(总分686分)和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附属中学的理科⾼分考⽣黄得(679分)第⼀志愿都填报了北京⼤学,且第⼀志愿专业均为基础学科。
周瑞凯填报的是北⼤理科实验班,黄得的第⼀志愿是数学专业。
两⼈均表⽰,⾃⼰选择基础学科主要出于兴趣爱好,希望以后能⾛学术道路。
⽽毕业于执信中学的⽂科⾼分考⽣赖绮玫(总分672分)则获得了⾹港⼤学提供的45万元全额奖学⾦,将赴港⼤攻读经济类专业。
理科⾼分考⽣: 选校选专业兴趣⾄上 毕业于华师附中的黄得告诉记者,他的第⼀志愿是北京⼤学数学专业。
“我填这个志愿纯粹出于兴趣。
我从⼩就喜欢数学,⾼中时写过数学⽅⾯的论⽂。
”黄得说,他也考虑过清华和港⼤,觉得“清华应该是⼯科⽐较强,港⼤的强项在商科,搞基础学科还是去北⼤”。
⽽且,此前黄得去北⼤参加过夏令营,很喜欢学校的整体氛围。
分数这么⾼,却报了不太“热门”的数学系,貌似有点“亏”。
“我⽗母的同事和朋友也说,学数学似乎没什么前景、也不好找⼯作啊!但我妈妈很了解我,她⽀持我报数学系。
”黄得说,虽然近年来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很“热门”、备受⾼分考⽣青睐,但他始终认为,要根据⾃⼰的兴趣选择职业、⽽不是根据各种“热门”来选择职业。
“数学是基础学科,国家和社会也需要这⽅⾯的⼈才。
经济类、管理类可能很有发展前景、能赚很多钱,但我对此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学数学让⼈可以追求真理,把⼀件事弄得清清楚楚。
” 黄得说,也许本科毕业后会出国深造,但“肯定会回国⼯作”。
“我对⾃⼰的⼈⽣规划就是⾛学术道路,可能会去做⼤学⽼师吧!我喜欢那种校园的、单纯的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这个少年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
虽然以他的分数被北⼤数学专业录取⼏乎没有悬念,但黄得还是做好了“后备⽅案”,他将浙江⼤学作为⾃⼰的第⼆志愿院校。
香港大学排名
![香港大学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25cee7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7.png)
香港大学排名香港大学排名是指对香港地区的大学进行评比和排序,以评估其在学术、教育质量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以下是对香港大学排名的综合介绍。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众多优秀的大学。
这些大学在教学资源、科研条件和国际化程度上都相对较高。
因此,香港大学在国际排名和地区内排名都备受关注。
根据国际大学排名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的数据,香港拥有多所名列世界前100的大学。
其中,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和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被认为是香港排名最高的两所大学。
这两所大学在全球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科研成果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色。
香港大学的排名除了QS世界大学排名,还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等国际知名排名机构发布的排名。
这些排名综合考虑了多个指标,如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例、科研产出等因素。
在不同排名机构的评比中,香港大学的综合排名都相对较高。
此外,香港还设有其他优秀的大学,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岭南大学等。
这些大学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
总体而言,香港大学的排名相对较高,这与其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和国际化程度密切相关。
香港大学通过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科研投入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措施,不仅在香港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保持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声誉,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教育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学生选择大学时还应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就业前景等因素。
最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排名。
所以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来决策。
总之,香港大学在国际和地区的排名都相对较高,这充分体现了香港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和实力。
[法学]香港大学为什么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华还高
![[法学]香港大学为什么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华还高](https://img.taocdn.com/s3/m/9d545b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9.png)
香港大学为什么在全球排名比北大清华还高?。
全球大学综合排名因素:高质量论文数量(Citation index)。
获得世界奖(诺贝尔奖、Fields Medal、Turing Award。
)的教授。
信誉最高的教授数量(信誉评估是来自被国际期刊引用多次的)。
世界最知名的学者中调查排名。
学生:教授比例(越低越好)。
教授的平均高质量期刊论文发表数量。
学生入学时质量;学生毕业率。
学校经费(成功申请的国家项目等)。
内地学校大部分都会偏低(除了学生入学质量之外),而港大因为有更多高质量国外吸引回来的教授,而且有比较健康的评估、终身职和退休体系,评估成果会比内地高。
中国内地的高校教育改革必须从教师做起。
也就是梅贻琦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行政化下和党团化的清华,缺乏思想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功利化氛围非常严重。
极差的待遇和体制原因导致老师忙着赚钱;严重忽视本科教学质量、学风差;体制等原因无法吸引有实力的年轻研究人员;研究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1 非常不重视本科生教学。
举个例子吧,我们本科的很多课程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有的老师上课时公然宣称:“我是搞工程的,咱们这个学的差不多就行,教学不是我的事”。
大作业都靠前人的版本,大三之后一半的同学都不再自己写作业了。
但是却没有办法,我们学生根本没法影响系里的教学安排、教师和教材。
就算是系里老师都了解这种情况,却一点作为都没有,老师们没有动力去改革。
2 功利化思想很重,大学里最崇尚的不是思想自由、不是创新精神、不是独立思考,而是赚钱多少、以后做官前途好不少。
3 相当一部分教材烂的要死。
大部分这种教材都是国内的某某学者编的,看那些的东西,就感觉不是让人来看的。
真感觉这些国内编教材的以前是不是教体育的。
4 上面有人说师资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思考的就是:为什么只能花那么多的价钱去买那些成名的年纪大的都做不动研究的教授呢?为什么对年轻的有实力的世界级的研究人员吸引那么少呢?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
香港大学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吸睛?
![香港大学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吸睛?](https://img.taocdn.com/s3/m/4472bec9aa00b52acfc7cace.png)
香港大学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吸睛?据最新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名校位列前茅,香港有4所大学进入前200名,香港大学排名43位更是高于中国北大清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港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如此抢眼球?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日前公布了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的北大和清华双双进入前50强,分列第48和第49位,而中国香港有4所大学进入前200名,其中香港大学保持在第43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升至第51位,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分别排名第129和192位。
在其他各种大学排名中,香港的大学总体也比内地表现出色。
弹丸之地香港,为何在各种世界大学排名中如此抢眼?英国《卫报》网站最近发表一篇文章说,瑞士只有八百万人口,但其大学排名比一些经济大国表现要好,有两所大学在QS排名中进入前20强,有7所大学在QS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排名中进入前200名。
从人口规模、区域位置、国际化等方面看,香港与瑞士有相当可比性,因此,透过瑞士出色的大学排名,大致可窥探香港的大学为何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很抢眼。
其实,每一种排名系统都使用一套有一定权重的得分指标,例如在QS排名中,权重最大的得分指标是基于学者调查的学术声誉(40%),其次是师生比(20%),单位教职引用率(20%),基于雇主调查的雇主声誉(10%),国际学生比例(5%)和国际教师比例(5%)。
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完全是主观性指标。
一所大学学术声誉的建立要靠积累,而一旦建立,不仅可以驱动正面评价,而且能保证大学持续有研究经费进账,有高质量学生和高水平员工不断加入,这些反过来又维持并增强其声誉。
这就是英美等西方大国的老牌名校在大学排行榜上的地位难以撼动的主要原因。
新大学或后起之秀要在大学排名中往前赶,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其他几项客观性指标上下功夫,而这些指标相当于硬件建设,都需要高投入:吸引高水平师资和优秀学生,支持高影响力科学研究,等等。
瑞士大学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该国对科研的巨额投入--它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GDP的2.2%,是欧盟平均水平(1.1%)的两倍。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4b001f9b89680202d825cf.png)
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文系最好的十所大学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不只在国内出类拔萃,独领风骚,更是世界有名。
据院校学科排名榜单显示,在《新闻与世界》报导 ( 美国 ) 和《泰晤士报增刊》 ( 英国 )2011 年至 2013 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排名前列,一直居于16 名至 22 名区间。
北大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
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字学这两个国家要点学科,中国语言学界的最高荣誉王力奖就是以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王力先生命名,并由北京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公布的。
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实力强悍在全系,特别是汉语言类。
但假如详细到古文字及有关的出土文件这一领域,复旦大学则处于“一骑绝尘”的状态。
此中,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 1925 年在国文部的基础上扩大成立,是复旦大学部下院系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地域中文研究领域的的顶尖人材培育基地。
三、北京师范大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2004 年核发的评估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且在评估的四项中获取两项满分。
此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两此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是全国首批成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材培育和科学研究基地。
四、南京大学在教育部官方的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得分88,排名全国第 4 名,实力很强。
此中,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长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
五、香港大学香港大学的中文系向来被内地看不起,但究其实力,特别是民国时的实力,那绝对是杠杠滴。
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立于 1912 年,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长、规模最宏大的学院之一。
长久以来,文学院禀承其一向传统,在教育理念与学术思想上不停创新,成为香港大学学术生命的命脉。
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材培育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课基地”,并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受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要点学科、北京市要点学科等。
湖南五个高考头名两个弃北清选港大
![湖南五个高考头名两个弃北清选港大](https://img.taocdn.com/s3/m/cd2380d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a.png)
选择多元,港校招⽣可为内地提供镜鉴 湖南省理科档案分、同升湖实验学校杨倩,⽂科档案分、长沙市⼀中何⼀帆,两朵⾦花双双选择⾹港⼤学。
这种情况在我省还是第⼀次。
不只是在湖南,⾹港⼤学中国事务处相关负责⼈介绍,今年该校共录取17名内地⾼考第⼀名,光省级第⼀名数量就⽐去年多出近⼀倍。
长沙⼀些知名⾼中校长认为,越来越多的内地⾼分考⽣愿意赴港校读书,并不说明国内⾼校全⾯落败,在联系⽇益密切的地球村,“冠军”们除开北⼤清华还有多元的选择,或为内地正在推进的⾼招改⾰提供动⼒。
南雅中学副校长黄汉军说,⾹港⾼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疑是吸引内地学⽣的最重要因素。
从国际上各种⼤学排⾏榜看,⾹港⼤学、⾹港科技⼤学等⼏所主要港校的排名⼀般情况下都排在北⼤、清华的前⾯。
⾹港还是亚洲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地区,与国际接轨程度⾼可为学⽣今后的出国深造等打好基础。
此外,港校的⾼额奖学⾦制度也使其在延揽⼀流教师和⽣源⽅⾯具有优势。
杨倩和何⼀帆全部拿到了每年16万港币的奖学⾦。
相⽐港校⾼调抢“冠军”,今年北⼤清华在第⼀名⽅⾯的争夺要低调⼀些。
清华⼤学招⽣办主任于涵与北⼤达成“君⼦协议”,宣布今年将不公布“冠军”数量。
他在接受《南⽅周末》采访时说,现有制度下内地⾼校⽆法与⾹港的⼤学竞争,“束缚太多了,要按计划按分数录取,没有真正的⾃主招⽣权。
港校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试,可以拒⾼考第⼀名,我们能吗?” 于涵的⾃省值得称道。
多位教育专家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量尖端⼈才,如今优质⽣源纷纷“外流”,应引起⾼度重视。
在全球化竞争的压⼒下,内地⾼招乃⾄⾼等教育改⾰步伐应该加快。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最华说,要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才培养,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制度。
今年我省⾼考录取率超83%,创历史新⾼。
在⾼录取率背景下,考⽣们拥有多元的选择。
今年⾼考湖南五个“第⼀名”考⽣最终决定了⾃⼰的去向。
湖南省理科档案分杨倩,⽂科档分分何⼀帆,双双选择了⾹港⼤学。
港大和北大考研
![港大和北大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0f3db6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0.png)
港大和北大考研
香港大学与北京大学是中国两所知名的高等学府,对于很多考研学子来说,选择在这两所学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是一个艰难的决策。
港大作为香港最古老、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一直以来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水平。
而北大则是中国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港大与北大考研在报考条件上存在一些差异。
港大的考研需要具备本科学位,同时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PGEE)进行初试的筛选。
而北大的考研则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评价,除了笔试成绩外,还需参加复试环节,包括面试、专业课程考察等。
这意味着北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更为关注,而港大则更加注重学业成绩。
此外,港大和北大的研究方向也存在差异。
港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研究领域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北大则在人文社科领域较为突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等。
因此,考生在选择攻读研究生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确定适合的学校和研究方向。
无论选择港大还是北大考研,都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
此外,对于外地考生而言,还需要考虑生活成本、学费以及就业前景等因素。
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只要努力学习,都能在研究生生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学术成果。
香港读研跟内地考研有哪些不同?
![香港读研跟内地考研有哪些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7c65274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f.png)
香港读研跟内地考研有哪些不同?香港大学的综合实力在亚洲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在世界排名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它的录取分数线却非常高,即使是北京大学也望尘莫及。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能考上这所大学,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毕业后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有很多同学想申请香港大学的研究生,那么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有哪些?香港读研跟内地考研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卓越移民就介绍一下。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有哪些?1、一般申请要求:获得学士学位,雅思要求总分至少6分以上,各单项不低于5.5分。
2、不同的专业要求有所区别,港大的商学院就要求雅思6.5以上,其中金融专业、经济专业,都要求雅思7.0以上。
去中国香港读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条件1、院校背景本科背景: 211/985学校相对略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申请人必须持有认可大学颁授的学士学位。
条件2、学术背景本科成绩: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较靠后的排名。
条件3、语言成绩一般应具有雅思/托福成绩。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
有些大学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条件4、推荐信中国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另外你所选择的推荐人或者教授必须是与你有过接触,或是教过你的课,或是带你做过研究的,你们之间必须有过联系。
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香港读研跟内地考研有哪些不同?内地考研只能申请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初试时间在每年的12月底,主要考察学生的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如果没有进入到学校的复试,调剂的可能性极小。
香港读研可以申请多个学校多个专业,所以择校计划就十分重要,在申请梦校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选好保底院校,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冲击梦校的同时尽量保证有书读。
北大和港大金融专业考研
![北大和港大金融专业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de985e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7.png)
北大和港大金融专业考研
考研是很多经济学、金融学爱好者的首选,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作为两所享有声誉的高校,自然也吸引着大量金融专业人士的关注。
然而,考研不仅需要良好的准备,还需要对金融专业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高等院校,在金融专业方面都有着非常出色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
北大金融系在国内金融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全面的金融学教育,包括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及金融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港大的金融学科也非常强大,以其深厚的实力和国际化的教学特色而闻名。
对于考研的准备者而言,北大金融和港大金融专业的考试内容有些许差异。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考研一般会有金融学综合知识、金融市场与制度、投资学、金融工程等科目。
而香港大学金融专业考研则更注重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基础的考核,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提高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相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可以通过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听课、做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金融学水平。
另外,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实习或参与金融实践项目来增加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考研虽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北大和港大的金融专业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但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进行选择。
最重要的是坚持不
懈,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考研进入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金融梦想。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有哪些不同之处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有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7775181a10a6f524ccbf85a4.png)
1911年,几乎同时,清政府创办了清华大学,港英政府创办了香港大学。
2011年,两校同时迎来百年华诞。
先大概介绍一下两校的由来:清华大学(英语: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THU),原称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学堂。
创建于1911年,最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立留美预科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自1925年始设大学部。
香港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 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大学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孙中山为港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
** 注意到其实清华的大学部是1925年才创立的。
或者按照清华的算法,香港大学应算18 87就有了。
(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异不足为怪,学校都流行把历史算的悠久些。
我的高中动辄就说自己二百八十多年校庆,笑我蛋疼。
)两校同为顶尖学府,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的排名)香港大学连续三年力压东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21。
清华只稍逊风骚,摇摆于世界50名上下,但仍当之无愧一流大学。
其实我认为大学排名是件很愚蠢的事情,细究一下排名的算法,发现两校很多方面都不相伯仲。
清华只在三项上明显落后:―国际教师素质‖,―国际学生素质‖和―学术期刊发表质量‖。
前两项只是因为清华受到了中文教研的制约,属于客观因素。
至于最后衡量学术产出的那项,我认为当归咎于内地学术界风气不振,学霸官僚做派盛行。
这使得很多留美优秀的年轻教授不敢直接回国任教,往往他们选择以香港为归国跳板,在香港的大学拼到功成名就后,再回国自己摇身变成学霸或官僚,这样一来,这些人学术活力最盛,产出最高的那些年都贡献给了香港大学。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白重恩,李稻葵,汪丁丁。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清华经管或北大CCER的牛教授名单,看看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在香港熬出头后回去圈地圈钱的。
香港大学录取分数线和要求介绍
![香港大学录取分数线和要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ea06fcb08a1284ac8504386.png)
天道教育香港大学录取分数线和要求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大陆是统招的,一般设置在提前批次招生,不需要提前
单独申请。
录取水平一般跟北大清华的录取成绩相差不大。
高考英语单科最低120以上,没有额外的面试要求。
其他港校都需要单独报名申请,它们不划定具体分数线,也不对外公布确切的分省分数线,或者最高、最低分数。
因为这些港校是综合学生申请材料、申请专业、高考成绩、今年该专业申报情况及面试表现等多方面因素之后,才能确定预录取名单。
因此有一种情况便是,考生甲660分,考生乙650分,都参加了香港大学的面试,但是最终乙收到了offer,甲却落榜。
这里面英语口语面试也是一项很关键的步骤,我建议申请港校的学生,高考之后就立即进行2周左右的口语强化训练。
港大、港科大与北清录取水平差不多,英语单科最好是130分以上,但即便达到,也有全英文面试一关,最终由学生个人情况、高考成绩和面试综合决定录取。
港理工、港浸会、岭南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录取方式也跟上面的港大类似,录取分数依次递减,但是最低也要一本线以上,英语成绩120以上最好,港浸会后面的几所学校可以降至英语110分。
其中港理工分部专业不安排面试。
其他港校,如香港公开大学等,高考成绩在二本以上即可申请,对英语单科也没有最低分要求。
但是由于录取后面临英文教学,英语分数太低会对学生的录取及今后求学有很大影
响,我还是建议高考后强化英语口语。
原文地址:/about/education/96441.html。
清华和港中深金融博士
![清华和港中深金融博士](https://img.taocdn.com/s3/m/24ee68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c.png)
清华和港中深金融博士
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博士是两个非常有声望的金融学学位。
这两个学位都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
清华大学金融博士项目是国内最早设立的金融学博士学位项目之一。
该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全面的金融理
论与实践知识。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系统的课程培训,同时也会参
与实际项目和研究工作。
这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可以与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港中深金融博士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合作设立,旨在培
养具备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该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在深圳和
香港两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接触到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到与业界合作的研究项目中,与金融机构
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
清华大学和港中深金融博士项目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和学术平台。
无论选择哪个学位,学生都将获得全面的金融学知识和
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大港大 法学 双硕士
![北大港大 法学 双硕士](https://img.taocdn.com/s3/m/7b73ef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4.png)
北大港大法学双硕士标题:北大港大法学双硕士——打造优秀法律人才简介: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法学双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深厚法学素养的优秀法律专业人才。
文章将从项目背景、课程设置、申请要求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有志于法律领域发展的读者提供有益信息。
正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法学双硕士项目便是这样一项具有前瞻意义的合作项目。
该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法学教育资源,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深厚法学素养的法律专业人才。
该项目的课程设置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学知识体系,涵盖了法学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务研究课程。
学生可以在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两个校区间进行学习交流,获得来自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
学生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法学理论与实践能力,为未来法律职业道路做好充分准备。
申请该项目的要求包括具备本科法学学位或相关学科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项目要求,并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
项目招生计划每年有限,竞争激烈,以确保招收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该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将获得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具备双重认证的国际学历背景。
这将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无论是从事国内法律工作还是投身国际法律事务都具备了优势。
总之,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法学双硕士项目为有志于法律领域发展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和严格的学术要求,该项目将培养出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深厚法学素养的优秀法律专业人才,为法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大和清华的差距
![北大和清华的差距](https://img.taocdn.com/s3/m/b43c391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5.png)
北大和清华的差距
北大和清华的差距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
它们之间的差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首先,从学术水平上来看,北大和清华的学术水平都很高,但是清华的学术水平更高,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也更高。
清华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更受认可,而北大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
其次,从就业市场上来看,清华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高薪的工作,而北大的毕业生则更容易找到中等薪水的工作。
清华的毕业生更容易被大公司和知名企业聘用,而北大的毕业生则更容易被中小企业聘用。
最后,从学校资源上来看,清华的资源更丰富,而北大的资源则相对较少。
清华的教学设施更先进,而北大的教学设施则相对落后。
清华的师资力量也更强,而北大的师资力量则相对较弱。
总之,北大和清华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学术水平、就业市场和学校资源等方面都可以看出。
清华的优势在于学术水平、就业市场和学校资源,而北大的优势则在于学术水平和就业市场。
学中文选择港大还是北大
![学中文选择港大还是北大](https://img.taocdn.com/s3/m/37acd5841eb91a37f0115cd2.png)
学中文,选择港大还是北大?晨雾 / 文2013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辞别正在就读的香港大学文学院,放弃港大全额72万元奖学金,回到辽宁本溪市高级中学复读( 2013年10月11日辽沈晚报:辽文科第一辞别港大回高中读书)。
据媒体分析,她的心中的梦想是北大中文系。
这则新闻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学中文,选择港大还是北大?继而又回到我们争议多年的老话题,上大学是首选大学,还是首选专业?对这个姑娘的选择,无论是选择港大,还是选择北大,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为什么?选择港大,是因为港大确实是一所非常出色的学校,况且已经被录取入学,放弃就意味着多一年的时间成本。
她就读的港大文学院成立于1912年,是香港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学院之一。
甚至港大现有的理学院、教育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中若干学系,均发源自文学院。
文学院已成为港大学术生命的命脉。
再讲大学排名,港大连续三年获《QS世界大学排名》评为亚洲第一,世界22至23位不等,远高于北大。
因此刘丁宁如果继续在港大学习,也是绝对不错的选择。
选择北大,是因为姑娘梦寐以求的是学中文,而不是其他什么别的专业。
从语言环境、人文氛围等诸多角度来讲,北大中文系都应当是她的最佳选择。
如果说将北大与港大进行综合比较,北大暂时还有差距。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仅仅拿中文专业来比较,北大中文系还是应当略胜一筹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还是更倾向于支持她选择北大。
当然影响选择的还有其他一些相对次要的方面,比如未来的职业规划是选择出国发展还是留在国内?对于一名北国姑娘是否能适应香港那种炎热潮湿的气候?还有就是作为一名学习中文的学生,愿意在那个几乎除了港语就是英语的环境,还是更喜欢北京普通话为主的环境?等等。
但是不管怎样,对已经回到中学复读的刘丁宁来说,当初的选择无疑是一种失误。
即便2014年她能如愿考入北大,那也要自己承担一年的青春时间成本。
我们相信这不是儿戏,是刘丁宁同学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世界大学前100排名中国有几所
![世界大学前100排名中国有几所](https://img.taocdn.com/s3/m/2f07af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9.png)
世界大学前100排名中国有几所2023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中国有12所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12位,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14位,香港大学(HKU)排名世界第21位,复旦大学排名世界第34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世界第38位,香港科技大学(HKUST)排名世界第40位,浙江大学排名世界第42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世界第46位,香港城市大学排名世界第54位,香港理工大学排名世界第65位,台湾大学排名世界第77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世界第94位。
清华大学介绍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2023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试点”。
学校位于北京市,现任党委书记邱勇、校长王希勤。
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23-2023清华大学世界排名北京大学介绍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
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2023-2023北京大学世界排名香港大学介绍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为“港大(HKU)”,是一所位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化公立研究型大学,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
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
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
1948年4月9日后,学校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香港八大实力PK,王者是谁?附中国香港热门留学专业
![香港八大实力PK,王者是谁?附中国香港热门留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80f22e0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1.png)
香港八大实力PK,王者是谁?附中国香港热门留学专业去中国香港留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今天店铺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香港八大实力PK,王者是谁?附中国香港热门留学专业,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
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香港八大实力PK,王者是谁?香港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无论是在城市发展、基础设施还是教学质量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
就当地著名的香港八大公立大学而言,实力之雄厚,甚至能在国际排行榜博得一席之地。
本文将对比不同排行榜中的香港院校,对比其实力。
香港八大名校香港大学香港大学,简称港大(HKU),创建于1911年,是中国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被公认为香港乃至亚洲最具规模、最全面的高等学府。
优势专业:建筑、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学、人文学科、法学、语言学、政治学与社会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CUHK),创建于1963年,坐落于香港沙田,是一所亚洲顶尖、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中大曾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长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
优势专业:人类学、人类科学、工程管理学、中国语言和文学、中文教育、中医、哲学、地理、英国语文、社会学、食物及营养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历史。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简称港科大(HKUST),创建于1991年,坐落于香港清水湾半岛,研究型大学,是香港最年轻的一所公立大学。
科大目前由商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组成,另设一个负责处理跨学科课程的跨学系部门。
优势专业:MBA、EMBA、电子工程、工程管理、机械工程、金融数学及统计、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CityU),创建于1984年,坐落于香港九龙塘,是香港一所亚洲领先和国际化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城大目前开设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法律学院以及周亦卿研究生院。
比较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
![比较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b0598802d276a200292e89.png)
比较香港大学和内地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今年有超过10%的考生报考了香港的大学。
对于他们来说,3站地外的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已不是惟一的金字招牌,更大的诱惑来自香港———灵活的招生方式、丰厚的奖学金、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好的就业和深造机会。
香港伸来的橄榄枝实际上,对香港伸来的橄榄枝,人大附中的学生早已不新奇。
这本是一个“不存在高考升学率问题”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2001年—2005年,每年有40%的考生能升入北大、清华和人大。
5月19日,该校副校长沈献章说,香港来北京招生并不是短时间的事,10年前,人大附中便有学生陆续赴港澳就学。
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港澳高校招收的都是不占内地招生指标的自费生。
虽然那时港校就对成绩优异者提供高额奖学金,“但由于渠道不畅通,前去就学的学生并不多”。
大规模的报考出现在2005年。
这一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香港的另外6所高校和5所澳门高校仍继续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一年,人大附中有24名考生接到香港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20名最终成行。
沈献章介绍,这20人中有同时接到北大或清华录取通知书的,但自己选择了香港;也有比北大和清华的录取线差几分的,态度更是毫不犹豫。
让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两次模拟考试中都考出高分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清华大学,第二志愿填写的是香港城市大学,但在正式高考中发挥失常,比清华的录取线还少两分。
结果香港城市大学不仅录取了他,还奖励了24万元奖学金。
这个事例在同学中广为流传。
沈献章说,今年,人大附中报考香港的人数超过10%,达到95人。
北京时代凤凰快递公司经理储皖沪的孩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情况如同那位“失而复得”的师兄——有实力上北大或者清华,但也选择了香港。
全家研讨,初步敲定3个志愿填报方案:香港城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年初,孩子赴港参加“京港学生对话”,专门到香港中文大学“转了转”。
中国在国际上被认可度最高的十所大学
![中国在国际上被认可度最高的十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29a737f111f18583d05a94.png)
中国在国际上被认可度最高的十所大学这十所大学都是近年来国际认可度最高的大学:一、北京大学: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
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
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 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二、清华大学:以前,老外不太认清华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华就以为是台湾的清华。
不过从出国人数来看,清华仅次于北大。
清华出国多为研究生出国。
清华出国的大学档次也是比较高的,但其出国以工科大学为主。
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单论出国学生与毕业生的比例,中科大没有上述两所名校高。
但名人效应使得中科大在海外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目前不少华尔街的高级白领都是中科大“制造”的,网大老板算其中之一。
四、复旦大学:八十年代,复旦理科学生出国的非常多,其中生物、物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海外有非常好的口碑。
近年来,复旦文科学生也紧随其后,在海外创下了一定的知名度。
五、南京大学:南大是近年来国内高教界崛起的新贵,这是因为南大把许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内读研。
虽然,最近几年赴外留学的南大学生逐渐增多,其能力获得国外知名高校的一致好评,但在规模上恐怕很难与兄弟学校相媲美。
六、浙江大学:老浙大(即合并前的浙江大学)在海外的人气一直很旺,浙大人的办事沉稳而又不失灵活、校友团结是有目共睹,其“海外兵团”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但去年兼并了三所大学后,浙大的规模日益壮大,但对其在海外的声誉反而有少许的负面影响。
七、南开大学:由于有周恩来总理这样的校友,因此南开的毕业生在海外普遍受到欢迎,这与其在国内的疲软表现反差较大。
南开大学数学系由于知名人士陈省身的关系,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权威性。
此外,南开的化学系在国外教育界也很有地位。
八、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学生从民国时代就有留洋的传统,因此在海外的声誉一直很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清华与香港大学的差距在哪里-----再驳北大招办负责人“无稽之谈”说
点击(81785)评论(1810)类别(答辩与争鸣)
香港8所高校到内地抢夺生源,大规模录取尖子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中国高教界学术界一时风生水起。
香港大学外务处在声明中说,并没有像有关报道说的那样,为去年录取的四川理科“状元”提供高达58万港币的奖学金,更没有为争取好学生而就奖学金的金额进行“议价”,而且这一点已得到这名理科“状元”的证实。
港大奖学金有既定的金额,绝不会为争取个别学生而随意改变。
港大外务处同时表示,一向无意以招收“状元”做招揽或借势宣传,招收大陆学生也不单凭高考成绩,而是同时考虑英语笔试和面试的表现。
港大外务处还表示,的确有多名大陆“状元”报考港大,虽然大部分都因表现良好而获录取,但也有个别“状元”因其他成绩不理想而未获录取。
虽然香港大学否认出动"天价"奖学金抢高材生,但香港高校的高额奖学金还是让很多大陆学生心动,面对香港大学“银弹政策”,大陆的大学也不是省油的灯,北京大学最近以“签约”方式保护高材生。
为了抢高材生,大陆和香港的大学可以说都是
下足功夫。
最近,北大清华是否沦为二流大学的争论沸沸扬扬。
去前年香港的大学招走了几位内地状元,今年招走的优等生更多一些。
于是有人惊呼这样持续下去,北大清华就难免成二流大学了。
其实,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硬件早已超过北大清华,教授面向全世界招纳英才,美国名校的中国学生都把香港作为第一求职地,香港大学的奖学金比内地高出许多,所以,香港大学已经确实非北大清华可比。
应该承认这些大部分是事实。
于是不少专家指出:北大清华沦为了二流大学。
北大招办负责人声嘶力竭反驳:“北大清华沦为了二流大学”,纯属无稽之谈;北大清华的招生分数线比香港大学高,这就证明北大清华没有沦为二流大学,云云。
北大招办负责人的反驳,我以为不值一驳。
其实,所招考生分数线高,北大清华一古脑垄断,“掐尖”成功,这只能说明生源确实不错,却并不能证明垄断招生的学校就真正十分优秀了。
其实,对生源的培养和大学精神的铸造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好比有了上等的菜料,如果厨师水平只有三流,可以肯定,他做出的菜肴,估计也就三流水平而已。
招一流的学生,就能办成一流的大学么?再打个比方吧:一粒种子种在地里,并不一定就能够“种瓜得瓜”,因为后天还有太多影响它生长的变数,还需要精耕细作管理。
同理,一流的学生进入大学,能否成长为一流人才,靠的不仅是学生的天分,更
重要的还在于学校的栽培。
北大的此番反驳,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初看,仿佛确实是一种“维护自身形象”的正义觉悟;但是,这个“录取分数线一流”等于“一流中国大学”的说法,真正让人大跌眼镜。
相反,在笔者看来,不“驳”则罢,一“驳”,倒真让人相信其“二流”地位了。
不是么?
北大清华是否真正优秀?还得看培养出来的学子之人文和进取精神,还得看毕业生就业或升学情况。
我们来看一份资料: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达7.4万多港元,该校今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据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方伟主任介绍,北大2006年共有7743名毕业生,预计就业的约4600人,只有59%的就业;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庆红说,目前有70%的本科生还未实现就业签约。
而就在上月,北大应届毕业生中,有88人争聘北京郊区的村长助理,其中还有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清华也有近40名学生参加竞争,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了50%。
香港的大学师资力量更雄厚,敢于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任教,使学生扩大视野。
香港大学老师的待遇全球第一,甚至可以把哈佛、耶鲁、剑桥、牛津都比下去。
余秋雨在他的博客里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他多年前到香港开会,遇到一位同龄又同专业的
教授,这位教授先生研究的方向和专业就是余秋雨及其作品,研究者的工资竟然是被研究人余秋雨的3000倍!超出了让余先生吃惊的边界。
有人说:我们没有香港那么有钱,哪来太多钱喂教授啊?但是,真的是没有钱吗?我不相信。
有钱可以公款吃喝大消费,却没有太多钱喂教授,这不是怪事情吗?北大为何不请李敖和秋雨做教授呢?还有龙应台?我看不是没有钱,而是另有缘故吧。
除香港高校到内地抢夺生源外,未来几年可能会有国外高校大规模加入竞争,势必对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构成更大冲击。
内地优秀生之所以远走香港,放弃自己昔日朝思暮想的“顶尖学府”,除香港高校推出的高额的奖学金、永久居留权、毕业生求职优势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内地优秀生看中香港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术氛围、全球化的视野、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
但是,香港高校教育这些优越条件却是北大清华等内地名学府的“软肋”和“硬伤”,而且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日益削弱。
什么是北大精神?什么是清华精神?难道不应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吗?从这方面来考察,北大、清华也许还用不着同现在的香港等地的学校来比,不妨同自己的过去,同蔡元培时代来比一下吧:看看自己现在究竟还有哪些优势和胜出之处?又还有哪些劣势和不足呢?
理科方面我不敢说,文科方面我也许就有一点发言权了。
我在电视中观看过好几位北大、清华等“权威”教授的表演,实在令人敬谢不敏。
比如,几天前,一位一流高校的法学教授在凤凰台做时事点评就说,伊拉克的世纪大审判“不合法”,理由是没有采用伊拉克过去时代的法律,而使用了现在新政权的法律。
这位法学教授先生不知道,伊拉克现在进行的是“政治审判”。
能够使用过去的法律来审判过去的领导人吗?按照这样的逻辑,俄罗斯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岂不是也应该而且必须使用沙皇时代的法律来审判沙皇吗?这样的教授先生,是不是还在幼稚园水平呢?这不是非常可笑吗?
李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孬种。
”王小波当年为什么离开大学当自由撰稿人?因为他看到大学不是他的精神家园。
陈丹青为何辞职?因为他痛惜大学精神的沦陷。
贺卫方为何停招研究生?因为他再也无法忍受蝇蝇苟苟的学术体制。
大学之为大学,太多人作过论述,但现在的许多大陆的大学,只能称之为“高四年级”或“高十一年级”,看不到多少当年蔡元培先生倡导并且身体力行的大学精神。
在我和许多人看来:北大清华沦为了二流大学,不是“无稽之谈”,而是“有稽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