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①———以餐厅服务管理为例陈兰,刘畅,甘子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响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恰逢本专业现代学徒制推行进入第三年,应用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方式,围绕教学层面对本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内涵建设。

餐厅服务管理作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岗课赛证融通中的“岗”即职业工作岗位,“课”即教学课程,“赛”即职业技能竞赛,“证”即1+X 职业能力证书。

餐饮服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岗课赛证融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岗”教学团队通过对餐饮企业人才需求质量多次深入调研,进一步确定人才目标;通过与学徒制企业管理层及一线专家对餐饮岗位技术要求标准和工作过程的研讨,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进一步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探索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课程团队瞄准餐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规范,参照1+X 职业能力证书培训体系,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结合学情分析结果以确定教学难点,强调“理论够用为度、突出使用为本”。

同时,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阶梯式编排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高质量、个性化餐饮服务能力的培养,依据企业真实客情进行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由子项目开始积累,从而完成整体项目的学习。

强调疫情后餐饮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服务创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服务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同并主动在工作中推广中国饮食文化。

“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究

“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究

“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探究文/吴蕴慧摘 要:“岗课赛证”融通是跨界协调、多元共生的全新育人模式。

从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来看,“岗课赛证”四维融合、综合渗透的难度较大,技能培养与学历提升的失衡又影响了融通成效。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动态联动模式、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协调共生机制、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衔接贯通体系。

“岗课赛证”并非岗位、课程、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简单融合,而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的有机协同系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有效推进。

关键词:职业教育 “岗课赛证”融通 协调共生 衔接贯通课 题:本文系2022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ZDJG-22023)的研究成果。

2021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明确提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

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

实施“岗课赛证”四维深度融通,是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新诉求,是立足职业教育作为技能教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技能发展为中心、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培养模式,以岗位或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为融通的起点和基础,以课程体系的架构和实施为融通的主体和核心,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果为融通的标志和成效,以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为融通的评价和成果,四者分属不同的主体机构和执行机构,具有不同的标准、操作、体系和评定方式,在融合的实践中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出现了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市场用工荒的矛盾现象。

这说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匹配度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作者:郭颖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根据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必须建立具有特色的“课、岗、证、赛”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探索“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并剖析了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及建设目标。

关键词:“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30-0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自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以来,重点突出语言沟通能力(动口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课、岗、证、赛”融通的实训模式,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如广东省高职院校英语口语大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外语外贸技能大赛等;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实现“以证代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考证等的培训与考试,使学生的双证率达到100%。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复合型人才,在具有良好的英语专业素质的同时,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高职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能够胜任工作,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就是课堂所学的内容,学生在工作中对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情况则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

“课、岗、证、赛”融通是指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企业行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由商务现场翻译岗位、商务文员岗位、外贸跟单员岗位、商务单证员岗位、外贸业务员岗位、报关员岗位、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岗位及相关岗位的能力目标,将商务英语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篇誗教学研究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郝桂荣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建筑理念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改变了施工的作业格局;自动绘图、协同设计平台信息技术逐步探索;BIM技术普遍使用。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实施,首都城市发展定位发生变化,核心区注重腾笼换鸟,推动腾退空间、老旧厂房再利用,发展楼宇经济。

面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及城市功能转移,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也随之改变。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会上强调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的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支撑,因此我们在不断探索并尝试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构建了“岗课衔接、课证融合、思政同行、课赛联动”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的建筑类专业育人模式。

一、岗课赛证的内涵研究“岗”是工作岗位,亦指岗位(群)的核心技能,是技能教学的标准和就业方向。

“课”是课程体系,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是融通的核心与载体。

“赛”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的高端示范和标杆。

“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课程学习,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对课程学习的评价和认可。

通过对岗课赛证的深入学习与研讨,明确岗课赛证的内涵,绘制了以“课”为中心的岗课赛证融合模型。

因岗设课,岗课衔接;课赛联动,以赛促学;课证融合,思政同行;以岗设赛,以证设赛,赛证协调,赛服务岗;岗证一致,相辅相成,从而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涂

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涂

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涂祥策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发展使命。

面对这些变化,职业教育要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亟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

笔者认为,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融合型的基础,高职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能为培养懂理论、会操作、多证书、竞赛强的多元化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课、岗、证、赛”融合课程体系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2015年8月20日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

同时,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六大举措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众所周知,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高职“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当前,虽然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已经构建并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单一课程体系,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为会计岗位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综合人才。

笔者认为,构建并实施高职会计专业“岗证课赛深度融合”多元的课程体系,既能有利于转变高职会计人才的教育理念,又能摆脱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和抽象思维的逻辑结构体系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而且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懂理论、会操作、多证书、竞赛强的多元化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岗课证赛”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课、岗、证、赛”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是指课程,它是教学实施载体,主要涵盖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文化、技能、技术、特长等,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作为载体来完成;“岗”即岗位,它是工作的落脚点,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规格的需求;“证”即证书,它是行业准人的门槛,包括了学历证、从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及各种技能等级证,体现了持证者的相关知识、技能水平及职业资格;“赛”即竞赛,具体来说就是各级组织开展的各种专业技术技能比赛,既能衡量专业技能水平、检测教学质量,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特长。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学生培养方式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将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业实践、学生的职业发展等方面结合起来,为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机会。

同时,以证书考核来完善学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是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是否符合企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重要工具,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围绕“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之路展开探索。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引言:根据我国中高考政策及历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分析可知,未来职业教育体系将会成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但是,现阶段中职、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效率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使得职校的出路“前途茫茫”,其也并未成为职校生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成长的重要空间。

“岗课赛证”是基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岗位实践、技能大赛及证书考核相结合的改革措施,其目的在于以岗位实践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以赛促学,推动职校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1.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1.1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等方面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主要体现在:职业院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岗位需求的高层次高水平技能型的人才,高层次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不仅包含了岗位技能水平,还包含了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员工素质等。

但是,实际上,职业院校的通识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践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学校缺少对学生企业实践过程的观察与分析,缺少对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思考,没有从职校生就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创新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标准。

1.2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基于学生实践为起点展开的技能型训练教学,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技能发展、岗位实践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利于针对性教学的开展。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电子商务专业“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是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發展要求,根据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工商学院)电商专业发展的现状,为保证学院电商专业“两双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学模式实施而提出的。

“课赛证”融通主要体现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

通过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和实施关键的探索,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三融通发展。

标签: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0 前言肇庆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基于肇庆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亟需应用型、实战型电商人才。

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动创新教学方法,破除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015年,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课赛证融通、工学结合”。

其理念核心内容是将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企业的竞赛项目,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复习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使课程与岗位和职业证书融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技能、电商运营项大赛,实现课赛结合,实现课赛证三融通。

1 教学改革现状1.1 社会市场需求肇庆市十三五规划指出:以“互联网+”引导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出台扶持鼓励政策支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肇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效应,重点在端州区、肇庆新区、四会市东南部地区等地布局建设电子商务相关产业。

肇庆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基于肇庆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社会急需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而专业原本的一些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建设,已初步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可概括为“两双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

74AUTO TIME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2]。

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内涵传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不能紧跟职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和专业竞赛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把工作岗位、课程教学、职业考证、专业技能竞赛四者进行有效融合,是一种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适杨日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摘 要: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在经济社会中的优势必须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实证探索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岗、赛、证元素的教学改革。

课程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职业工作流程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把岗位、竞赛、考证三者的目标、要求、内容、流程、考核等有效融合到课程情境化的学习任务中,构建了“四有五通”的课堂。

实践证明,基于“情境化+典型任务”的课程设计、“行动导向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把岗、课、赛、证四者进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合 单片机 高职院校 情境化设计 行动导向型 混合教学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Taking the Cours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Yang RirongAbstract :T 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we must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integrating post,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urse adopts a student-centered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professional workflow, carries out online+offline hybrid teaching,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contents, processes, assessment, etc. of post, competition, and examination into the course context-based learning tasks, and constructs a classroom of “four haves and five link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situational+typical tasks”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action oriented+mixed” can organically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post, class,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Key words :p ost course match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single chi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ituational design, action oriented, mixed teaching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应性的综合育人模式。

中职机电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中职机电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探索篇誗中职论坛注:本文系盐城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立项课题“中职机电专业1+X 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课题项目编号:2022-L-05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阿华,江苏东台人,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专业教学研究。

中职机电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文|杨阿华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日常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内容分层,实训操作规范意识不强;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

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了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提高教学质量。

同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

当前,培养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是国家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目标的明确要求。

“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就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本校实际现状,将企业、学校、竞赛、考证互相融合,建立一种多元相互融通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技能人才,它是职业学校一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一、中职机电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意义(一)为全面落实1+X 证书制度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中职学校实施1+X 证书制度,即学生可以在完成中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参加1个或多个技能水平、职业技能鉴定或其他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

“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为全面落实1+X 证书制度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

1.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操作和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要求和职场环境,提高职业素养。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哈尔滨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哈尔滨

第8卷第23期黑龙江科学V3 8 2017 年 12 月HEILONGJIANGSCIENCE December 2017“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为例李文秀(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我院语文教育专业的现状,初步构建了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程教学 模式,重建了 "思维相辅”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教学模式改革中图分类号!-71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 -8646(2017)23 -0168 -02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 the integrationof lessons,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competitions+------taking the Chinese education major of Harbin Institut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LI Wen-xiu(Harbi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30,China)Abstract$In o 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major in our college,a teaching mode of * the integration of lessons,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competitions”was established,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liods were made,which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K ey words:Class post docking;Lesson integration;Class competition;Teaching model reform1“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国家教育部在[教职成(2015)6号文件]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 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中。

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实现高端发展、优化人才结构的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要大力探索教学改革,消除课程内容和岗位工作相脱节、课堂教学和技能竞赛”两张皮“的现象,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核,做到“岗课赛证”相互融通。

“岗”是课程学习的标准,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时要结合工作岗位需求,以适应岗位工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课”是课程教学,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赛”是教学的高端展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证”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类职业证书考核,使学生技能水平全面达标。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岗课赛证”分析1.1 职业需求分析通过走访各大汽车维修企业得知,从事汽车售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究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曹海燕,沈 鹏,朱锴鑫,窦凡清学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企业专家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笔者对东莞地区汽修专业人才需求、岗位群、岗位具体工作过程、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有了较为真实的了解,再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专业课程标准,并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公开出版了4本高水平教材,又开发了《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故障诊断技术》等8本校本教材。

并通过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了23个一体化实训室,其中包括与博世(BOSCH)公司合作建设的汽车整车检测中心、故障诊断联网教学实训中心、大众售前服务学习站、丰田售后服务学习站、保时捷机修学习站和一个汽车岗位能力培训基地。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大大地激发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课题组成员在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编写了校本教材和公开出版教材,并撰写了13篇学术论文。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国义余兴国李菲袁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第27期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岗位技能知识认识比较模糊,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轨,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构建双高背景下“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贯彻“三教改革”,结合“1+X”重构课程,通过大數据对学情进行分析,采用灵动的教学策略,开展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思政教育与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5G基站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7-0145-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教学整体设计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出发点,贯彻“三教改革”,推进5G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

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对接“1+X”《5G基站建设与维护》和《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企业5G建设运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确定“5G基站规划与建设”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为课程设计思路框图。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精准地分析学情,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运用实地观摩、情景仿真等多种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和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全过程信息采集并适时开展教学考核与评价,课后及时教学反思与诊改,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使其具备5G基站规划建设、设备安装、数据配置技能,具备学习能力、劳动素养、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5G基站规划与建设,教学内容选自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5G移动通信技术》项目三,共计16课时,如图2所示为课程定位结构示意图。

1.1 以“岗课赛证”为导向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结合“1+X”中级职业等级证书标准,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技术”标准和合作企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5G基站建设与维护标准” 重构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企业岗位能力分析,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行业技能竞赛标准,结合中国饭店协会酒店运营管理1+X 证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比赛提升能力,以证书提升职业技能;实现以“岗”融“课”、以“证”入“课”,从而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程改革;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11-0178-03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研究成静(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湖南长沙410614)2021年4月1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理念;2021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完善认证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本文主要针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客房服务与管理核心技能课程,提出“岗课赛证”融合模式开展课程改革,将岗位所需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对接1+X 证书,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和行业技能竞赛标准,重构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背景“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着眼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岗位能力要求、适应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岗课赛证”融合是一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举措[1]。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优尼华盛联合发布的《新冠疫情对中国住宿行业的影响与趋势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全国住宿业遭受重创,成为受损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2]。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习能力与追求卓越的信心。

医疗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健康中国的要求,地方医学高校应加快改革的步伐,将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不断加强相关教师的授课技能,转变授课思路,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就业创业视野,提供更为丰富的职业选择,为医学生就业创业做好服务。

4 参考文献[1] 姚凤祯,王贺,于钦明.“健康中国”战略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79-1481.[2] 柏颖,陈宗涛.为健康中国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J ].中国高等教育,2022,702(23):46-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EB/OL ].(2022-11-15)[2023-04-20]./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18/mtbd/202211/t20221116_992995.html.[4] 孙宏亮.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21.[5]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OL ].[2023-04-20]. /2020_06/03_15/content-54463.html.[2023-05-11收稿]近几年,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医学检验技术主要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检验等部门进行医学检验、卫生检验等。

2017年,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面向全国各地招生,为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

通过数年来的实践和研究,“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模式已经逐渐形成,将该课程与岗位需要、行业技能证书和专业竞赛需要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1.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将岗位实践、课程教学和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产教融合理论。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生产环境和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终身学习理论。

终身学习是指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职业教育理论、产教融合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

这一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1 高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满足部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中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杨梅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摘要: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结构,方案中一条内容便是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而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通过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等系列政策来提升教育质量。

结合1+X证书制度,通过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得出一系列实施方法,以促进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汽车专业;岗课赛证;教学模式1.2.“岗、课、赛、证”背景及意义1.2.提出“岗、课、赛、证”的背景今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份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

笔者所在学校正是处于这种大背景下的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汽修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正在积极探索符合我校汽车专业学生特点的“岗、课、赛、证”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基于“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背景下的综合育人。

1.2.实施“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意义随着社会进步和行业变化,中职学校依据自身学校发展和专业实际情况建立了单一的“就业论”、“升学论”、“竞赛论”或者“证书论”,但这些都只是关注到了职业教育其中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更代表不了新时代的职业教育。

现在国家提出的“岗、课、赛、证”发展方向,正是将以上元素有机融合一起的重要体现,这当中的“岗”即工作岗位、“课”是课程体系、“赛”是职业技能大赛、“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化,课程体系全面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通过工作岗位需求、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四位一体深度融合,构建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来优化教学过程。

“课证融通,赛教融合”——高职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课证融通,赛教融合”——高职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9年第07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2*******收稿日期:2019年3月15日。

《路由交换技术》是我校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设备的选型、设备的调试、管理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技能。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达到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后续课程有《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信息安全技术与实施》等。

然而,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施,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不符,教学模式比较传统,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以至于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我们进行了《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改革思路1.1对接职业岗位,深化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课程定位于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设备的选型、调试、管理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任务。

将真实的企业案例和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加强校企合作,与思科、华为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行业认证课程平台,充分利用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

1.2课证融通,课赛融合课程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基于“课证融通”、“课赛融合”理念,积极探索本专业1+“X ”证书制度实现路径。

依托华为ICT 学院平台,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可参加HCIA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同时,将网络技术类竞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使竞赛项目的培训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得到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一、前言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根据教育部该文件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以期达到职业岗位的必备需求。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技能大赛是由职业教育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的重大制度设计,比赛规程基于专业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而设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与竞争体系建设,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目的。

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已在我国大部分轻工类院校和农科类院校设置并招生。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设于2003 年,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省招生,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实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探索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行业技能证书及职业大赛的需求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内涵所谓“课岗对接” 是指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服务于融岗位工作要求、行业要求及学生人生职业发展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证融合”是指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内容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考核融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代考。

“课赛融通”是指将各种技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参赛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来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申请,根据竞赛的规格和成绩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

产教融合视域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原则与策略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原则与策略研究

产教融合视域下“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原则与策略研究摘要:随着产教融合的兴起,教学改革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岗课赛证”融通为视角,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应注重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通过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应推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实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提升其职业素质与竞争力。

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师资培训机制,促进产学深度融合。

通过这些原则与策略的应用,将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与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引言随着产教融合的兴起,教学改革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焦点之一。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原则与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教学改革,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首先探讨了产学融合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分析了教学改革的原则与策略,包括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结合、竞赛机制引入、推行证书制度和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等方面。

通过本研究的应用,我们相信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产教融合指的是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旨在将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这种融合背景源于社会对高等教育与实际产业之间脱节的关注,以及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通过产教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教育机构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

此外,产教融合也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共同研发和创新项目,学校和企业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产教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学改革的原则与策略2.1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产业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一、前言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根据教育部该文件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以期达到职业岗位的必备需求。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技能大赛是由职业教育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的重大制度设计,比赛规程基于专业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而设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与竞争体系建设,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目的。

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已在我国大部分轻工类院校和农科类院校设置并招生。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设于2003年,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省招生,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实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探索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
行业技能证书及职业大赛的需求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内涵
所谓“课岗对接”是指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服务于融岗位工作要求、行业要求及学生人生职业发展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证融合”是指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内容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考核融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代考。

“课赛融通”是指将各种技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参赛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来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申请,根据竞赛的规格和成绩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

三、“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规章制度建设是保障。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课证融合的各项制度、课赛融通的规范流程是“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有力保障。

建立“课程―证书”认证运行标准与管理制度,“课程―竞赛”融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各项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建设,让教学督导、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学生明确什么是“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怎样实行“课证融合”、“课赛融通”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达到预期效果。

2.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关键因素。

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方式,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素质。

鼓励教师下企业调研、锻炼,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引进企业能人,积极聘校外指导教师,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3.实训平台建设是基础。

实践性教学是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训平台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训平台的建设是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加强校内食品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食品营养与配餐实训室建设,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构建“技能―模块―项目”三级集基本技能训练、单个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训平台。

四、“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发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通过岗位调研,确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岗位为食品检测、食品安全控制、膳食营养指导与配餐、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等。

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确立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现代食品农产品营养、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
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质量检测、生产安全控制、营养配餐、营养指导、功能食品营销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岗位能力的培养包括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由此构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

(见图1)
2.以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为引导,积极优化课程内容。

以食品检验职业标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引导,优化与之相关的《仪器分析》、《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课程内容。

《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归纳为pH计使用、分光光度计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色谱仪使用四大项目,重点强调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仪器使用技术和结果处理等操作技能。

《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的教学内容归纳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细菌的鉴定、细菌染色技术、菌落总数检测、大肠菌群检测。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内容优化为样品的准备、物理指标测定、营养成分的测定和有毒有害成分测定,同时,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内容增加到有毒有害成
分测定中。

以公共营养师的职业标准引导,优化与之相关的《人体生理基础》、《食品营养》和《营养与配餐》的课程内容,把《公共营养师(三级)》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学院公共营养师考点的优势,学生获得公共营养师证书可代替《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

3.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针对不同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如《仪器分析》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实训室报废仪器,边拆边
讲,边看边讲,边做边讲,在做中学、学中做。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形式;《营养与配餐》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出学生具体的目标,把学生进行分组,由团队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营养调查、营养评价、设计配餐等过程;在《营养师》(三级)中采用角色扮演法;等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的完美融合,对学生岗位技能、岗位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