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观
新课改的教学观
新课改的教学观
新课改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主体:新课改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倡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育目标: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目标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
3. 课程设置:新课改倡导跨学科综合教学,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通过项目、探究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掌握知识。
4. 教学方法:新课改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5. 评价方式:新课改强调综合评价和多元评价的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评价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王瑶【内容摘要】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首先要找准自我,其次要反思自我,然后要超越自我,最后要悦纳自我。
【关键词】渗透基础服务权力反思超越悦纳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根据课标精神,我想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分为一个过程,两个基础,三个服务,四种权力,五种反思。
1。
一个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生命的碰撞。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校实践中,不少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不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
这种对个体特殊性以及个体生成方式的忽视,最严重的结果是导致教育和教学成为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变为不需要变革的一次次封闭的循环过程,使课堂“沙漠化”.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2。
两个基础(1)做人的基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人”。
上海有位中学优秀校长认为他小学的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把膀子摔断了,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这时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
这件事使他很感动,他想天下什么人最好?老师最好,自己将来一定当她那样的老师。
后来,他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教育工作后,成了优秀的数学特级教师。
试想,如果教师先将他数落一番,进而将他逐出考场,我敢肯定的说,他绝不会成为一名教师,更别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了。
新课标教学观
新课标教学观新课标教学观是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情景教学、探究性学习等为基本理念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下面将从不同维度解析新课标教学观。
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课标教学观的核心。
它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辅导中去、丰富生活中的语言实践、开展多元化交流课程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汉语语言,从而提升其整体语言素养。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新课标教学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三、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教学观的另一个基本理念。
它要求教学必须结合实际情境,营造逼真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
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标教学观的基本理念之一。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新课程教师观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教师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观的基本内容: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基本要求:
1、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活动交错精心安排,构成有机的整体。
2、课堂练习要当堂完成,须背记的内容要当堂熟练背记。
3、课外作业量必须适当。
4、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推介不同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求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充分利用独立自主自学的时间和空间,并检查学习效果。
【最新精选】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新课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一、教育观新课程在价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
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解,把握:⑴新课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
来制订教育政策,设计教育目标,构建教育理论。
这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灵魂。
⑵新课程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与者、促进者、批判者。
⑶新课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全面发展”指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终身发展”指向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
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终身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完整的,符合人性的,有利于提升生命价值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我们所耳熟目详的“四有”思想就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追求。
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论述: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
——黄克剑(华东师大)◆ 这就是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把教育的价值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
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援之于人,赋予他做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及而步履轻捷的力量。
——何塞·马蒂肖川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教育的力量应是:◆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二、学生观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肖川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
——叶澜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新课改的教学观4点口诀
新课改的教学观4点口诀一、全面发展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教育。
三、教育为本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与评价相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与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提供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
评价不再是简单的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教学观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为本和教学与评价相结合。
这四点口诀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教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全面发展是新课改的教学观的基本要求。
新课改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的教学观的重要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教育为本是新课改的教学观的核心理念。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还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教师要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也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师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需求和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在这样的教学观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注重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需求和要求。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2.建构主义学习观: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学
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
3.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
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评价观的转变: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评价方式不再单一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5.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新课程理念注重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信息
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同时,注重技术与课程
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一、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以学习者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实现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中,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无二致,反映了新课改教学观对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合理内核的继承;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养成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这是传统教学较为忽略的,反映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观创新与飞跃;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也是新教学观对传统教学观的重大突破;注重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具有两方面的具体内涵:1、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叫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学科角度看,它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学科知识的被发现和被揭示总是与一定过程和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动态整体,将两者视为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新教学观主张在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的同时,也让他们去体验发现的过程个,掌握探究的方法;而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对过程和方法的注重也不能无限夸大,应当辩证地处理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及方法的关系,否则,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无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会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前车可鉴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好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关系,把握好适当地度,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既是教育科学的要求,也是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和探索的教学艺术;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学生的发展必须实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并非彼此鼓励,而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首先,新的教学观扩大了对教学内涵的理解;除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外,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新的教学观众,“情感”不仅指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动机,而且更是指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接触;“态度”也不仅仅限于学习态度和责任感,而是涵括了范围更为广泛地各种态度,包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等;在“价值观”方面,新教学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心灵世界的统一体,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了学习者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较为完整的整体结构,且在层次上渐次递进,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心理到高级心理的心灵连续体;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附属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正如不同学科,其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存在区别一样,不同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和指向也有所区别;但就其共性而言,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叫徐额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3、关注学科与关注人的统一学科教学的重心在于人的培养还是学科知识的掌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一直存有争论;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关注学科,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在基础教育领域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叫教学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其指导思想;教学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恪守学科发展的自身逻辑,这是现代社会对叫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同时,学科教学也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是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的;学科教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和富有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主要也是通过学科教学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既能掌握学科系统的知识、技能,又能在个性、道德、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将两者简单、绝对地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当然,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依然在实践中被人们广为践行,我国的新课改有意突出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这是极具有针对性的;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总之,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二、提倡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传统教学理论注重以教为重心,导致教学理论严重忽视学生的存在,成为“没有学生”或“没有儿童”的理论;为弥补偏差,不少人又从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教学的重心应当由“教”转向“学”,从学的角度切入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理论乃至实践的重心转移;由注重“教”转向注重“学”虽然不无进步意义,但如果不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者结合起来,单方面注重学与单方面注重教在逻辑上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我们认为,教与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各有自身的特定内涵和实践逻辑,但两者又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我们应当从教与学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理解教学,确切的说,就是从“交往”、“关系”的角度而不是单方面“要素”的角度去理解;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的;交往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不存在高低、强弱之分;但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的;其中,教师的角色具有多样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思考的鼓励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也是思考者、探索者和发现者;归根到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显然,与一般交往相比,师生交往在交往主体、交往目的、交往内容以及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说一般地交往在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的目的上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自在性和无意识性,那么师生交往则具有了高度的自觉性;值得强调的是,师生交往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条件、手段,它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促进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把经过交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学习资源,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正是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之所在;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按照着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凡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可以说教学对话式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对话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一提到师生度化,许多人就自然而然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真正的教学对话,指的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和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和倾听,欣赏与评价;这是对话在质方面的要求;2对话并非越多越好;教学中的对话无论是作为一条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它的使用都必须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对话的滥用必然导致形式主义;3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达成一致;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三、鼓励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开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时有目标、有计划地活动,需要作出事先的程序安排,这就决定了教学首先是一种预设性的活动,这种预设性的活动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它具有自洽性的特点;从外部看,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教学的预设性和自洽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学的系统性和稳定性,没有教学预设性和自洽性,现代学校的任何教学目标都不能实现;但预设性和自洽性只是教学过程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一方面,实际上教学过程也具有或者应当具有生成和开放的一面;而恰恰是在“生成”和“开放”问题上,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长期“失察”,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且过分强调预设和自洽,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程序化,呆板沉闷、机械乏味,缺少应有的激情和智慧的挑战,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就强烈呼吁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特别强调了课堂教学“生成”和“开放”的一面;从哲学角度看,只要一息尚存,人就永远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是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存在,教育只有尊重并保护人的这种开放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受教育者的能动和富有活力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完全封闭系统,不应过于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应当在教学预设目标的展开过程中灵活机智地处置各种未料之事,不仅应鼓励学生学习的创新之举,而且还应提倡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和程序的要求,这正是教学艺术的要求所在;正如美国着名课程论专家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成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门艺术了;”从教学的主体间性看,教学的开放意味着要向学生和教师开放;教学向学生开放意味着教学应当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视为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或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不能把学生当作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应当把学生视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把学生看做是具有特定知识、经验、思维、灵感、情趣、参与课堂活动的生命个体,并善于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情绪情感纳入教学过程;教学向教师自身开放意味着承认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尊重教师工作的首创精神,给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创设富有弹性的空间;从课程资源角度上看,开放意味我们要从一本教科书包打天下的惯行中解放出来,打通学习内容和生活世界的联系,这也是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表现;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学内容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会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否定科学书本世界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求在这两个世界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使科学教育不致因遗忘生活世界而丧失其存在意义基础;从教学途径和方法层面上看,教学过程的开放意味着创造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传统的封闭性教学中,“闷课”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呆读死记;课堂思维呆滞,气氛沉闷,无思想交锋,无欢声笑语,其结果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窒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被抑制;开放性教学与封闭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课堂是否“活“起来了,课堂是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教学多层次和多向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生成的丰富性;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而且还应当让学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从生成的内容来看,课堂生成既有显性生成,又有隐性生成,显性生成是直接的、表层的,隐性生成是间接的、深层的;从生成的本义上来说,生成主要指隐性生成,隐性生成最具有发展的功能;从生成主体来看,课堂生成有学生生成,也有教师生成,即课堂教学不仅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课堂教学要成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教学相长的真实写照,也是师生人生幸福的共同源泉;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提出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的,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的,这三种教学观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彼此间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每一种观念的精神实质,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引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新课程的教学观
终结性评价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01
终结性评价通常在学期末进行,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
师的教学效果。
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02
通过比较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和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
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案例
01
案例一:表现性评价
02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03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观察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 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和 指导。
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确保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线课程与平台
在线课程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具有自主性、互动性 和开放性等特点。在线课程的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呈现方式, 以及在线学习环境的营造和管理。
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案例
要点一
要点二
案例二:翻转课堂
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 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要点三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它 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学生在 课前自主观看视频、阅读文章等方式 来完成,而课堂上的时间则用于进行 师生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这种教 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点:
1. 学生中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6. 评价改革: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式来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述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下面简述新课程下的教学观的几个重要方面:1. 学生中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教师以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出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综合素养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和技能等各个方面。
教学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3. 问题驱动:教学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
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策略。
4. 资源丰富化: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实物、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需要善于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5. 学科整合: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评价多样化: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形式。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
7. 教育与社会连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通过社区服务、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倡导问题驱动的学习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
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的转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思想成果,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2、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师需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教师应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理解“数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
3、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适应社会的要求。
此外,新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学习或培训班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
4、教学方法的转变: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给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探究的时间,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自由。
5、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或教学过程的“掌控者”,而是秩序维护者、内容引导者、方法建议者、探究合作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和学逐步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共同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升。
同时,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提纲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二、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学课本位的教学突出表现为:1、重认知、轻情感;2、重教书轻育人;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树立新的适应新课程精神的学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生是发展的人。
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白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涵义:(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教学观(一)教学观界说教学观是教学观念的简称。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
•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思想、观念、理论。
(二)传统的教学观及其不足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的不足:1.课程控制教学。
2.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取向上重结论轻过程,重认识轻情感。
4.学科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
(三)我们所倡导的新教学观1.宏观上所倡导的教学观(1)民主的课程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取向上重过程、重情感。
(4)人本主义的教学目的观。
2.新教学观的微观探讨有一些学者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进行了一些微观探讨:(1)教学的角度,分别从教学价值、教学思维、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四个方面提出了白己的教学观,即:①“创生”的教学价值观。
新课标教学理念
二、新课程教学观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中学英语新课程树立了全新的教学观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的变化。
新课程主要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第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提出来,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整合。
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就是对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观的一大改变,其强调的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也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
第二,交往与互动教学观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
这一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中教师主导地位、本位思想的纠正。
其强调的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实现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
按照雅斯贝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
可以说教学对话是师生基于相宜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
第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来的。
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应由科学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学生的生活。
这三种教学观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中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以及反思“哑巴英语”现象。
事实上,这三种教学观不仅为我们改变“哑巴英语”现象提出了标准,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的方式方法。
2.《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六大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教导处范文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教诲处范文之新课程下的教学观:更新思想,转变理念一、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化地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转变理念。
二、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开展,老师要留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三、新课程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老师在教学中要留意联络本人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教学四、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开展、时代姓较强的新内容,要求老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本人的知识构造五、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老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涵养,淡化本人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好的人六、新课程强调展示知识产生、构成、创新和开展的过程,老师要留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七、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适宜的时机,适宜的情境,适宜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八、新教材同意学生对咨询题有本人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老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开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开展空间九、新课程强调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的发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讲解十、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便于自学方面下了苦功,如学习导语引人入胜,强调以图代文章等,老师要留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十一、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要求老师首先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十二、新课程要求老师制造性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老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十三、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老师照顾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十四、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开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良本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开展、有利于新课程施行的新的评价形式十五、课程改革中,学校和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与社区联络,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携手,让课程改革一路走好十六、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老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坚实的“第一步”十七、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老师一定不要不记得中小学是“根底教育”,不管课程如何改,打牢根底一直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十八、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开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久的不变”,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本人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标的教材观 教学观 学习观
新课标的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一、新的教材观义教小学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教材内容是学生未来需要的,具有现实背景、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性的。
教学内容注重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富有儿童兴趣的学习素材,教材编的吸引孩子愿意学,自己动手学,主动动脑学。
同时,教材还编入了不少让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体现新教材的意图,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新的教学观由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材内容的根本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观的改变。
所谓教学观,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做朋友,创建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新的学习观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是开放而多样的。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旋律,力求学习方法开放而多样。
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应特别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大胆地尝试,并应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猜测、创设问题情景等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
其次,要大力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激励每个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理解数学知识,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让他们在动中促思,玩中长智,乐中成才。
总之,随着教改实验教材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以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教材): 新课程(教材):
突破学科本位,改变学科内容“ 突破学科本位,改变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新课程的教学: 新课程的教学:
生活进入、融入、成为书本(课堂教学)。 生活进入、融入、成为书本(课堂教学)。
8
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
一方面,人在认识、 一方面,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 间接经验的支持, 间接经验的支持,人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内在地融合了间接 经验。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经验。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间接经验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 的。间接经验是无数直接经验整合的结果。只有当间接经 间接经验是无数直接经验整合的结果。 验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 验真正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 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 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 直接经验:储备金; 直接经验:储备金;母乳 间接经验:纸币; 间接经验:纸币;代乳品 9
教学即生活) (二)教学(学习)本身就是生活(教学即生活) 教学(学习) 体验生活,创作; 体验生活,创作;不,创作本身就是生活 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 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 教学怎样成为一种生活? 教学怎样成为一种生活? 1、诚信教学 、诚信教学——教学的真实性 教学的真实性 教学情境是真实的 教师言行是真实的 学生表现是真实的 学生在课堂表现与在家里表现是一样的” “学生在课堂表现与在家里表现是一样的”
2
新课程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
一、生活性——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史上有许多精辟 和深刻的见解。 和深刻的见解。 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 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 杜威更明智地提出: 教育即生活! 杜威更明智地提出:“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也宣称:“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也宣称: 生活即教育!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 教学,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教学,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3
(一)教学向生活的回归(生活即教学) 教学向生活的回归(生活即教学)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1. 理论上强调: 理论上强调:
①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 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 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 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 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 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 生的整体成长无关。 生的整体成长无关。 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 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 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 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
新课程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
生活性: 生活性:生活性教学 发展性: 发展性:发展性教学 生命性: 生命性:生命化教学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1
问题 1.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 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问题 2. 如何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精神的 新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堂教学体系?
12
科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的理解是应该得到充分 尊重的,因为它们是学习过程的基本起点和贯穿始终的最 活跃的因素。学习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他人 的观点以及观察实验结果之间直接互动的过程,经历这样 的过程,学生才可能通过认知冲突体会到个人理解的局限 和科学理论的优越所在,为前者向后者的转化铺平道路。 否则,岁月很快会冲刷掉学生心中被硬贴上去的东西,留 下的只有他们自己的“科学”(罗星凯)。 教学以人为对象。 教学以人为对象。 来自生活,回到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来自生活,回到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即课堂与生活血肉相连。 即课堂与生活血肉相连。 13
参与 情绪
1. 学生的学习状态:
交往 思维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 既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又是“ 既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又是“核心 点”。
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面对问题、
4、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 、强调对话、交往、 15
二、发展性——发展性教学 发展性教学
“教学与发展”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 教学与发展” 一个永恒主题。 一个永恒主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 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 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传统教育:以间接经验为本位,把间接经验绝对化, 传统教育:以间接经验为本位,把间接经验绝对化, 过分冷落、忽视直接经验的地位和作用, 过分冷落、忽视直接经验的地位和作用,直接经验成为 奴仆,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分离和脱节, 奴仆,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分离和脱节,知识成为外 在的牵累,知识越多,心灵越干瘪。 在的牵累,知识越多,心灵越干瘪。 新课程(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 新课程(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 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机整合。 新课程教学:经历、体验、探究、感悟, 新课程教学: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把间接经 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 验转化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整合、充实、提升直接经 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 验,使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升华,从而实现知识 与能力的统一——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 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 与能力的统一 课堂教学体系的重建 10
6
科学本位, 科学本位,科学疏远了原初的生活情景和学生个体 的生活世界,突出表现在: 的生活世界,突出表现在: ① 重视科学的学术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 ② 教学提出大量的假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真问题的 能力; ③ 建构一个虚拟的应用世界,遮蔽了一幅真正的生 活图景; ④ 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 的日常生活; ⑤ 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漠视个人 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必须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 必须让学生的智慧、思维、猜测、想象、情感、喜怒、哀乐 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1
关于科学探究的一段话: 关于科学探究的一段话:
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掌握科学知识的?一般认为是我们教会 的,我们不教他们怎么会呢?而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空的 脑袋来到我们的科学课堂,对于不少问题,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 一套“理论”。最要紧的是,这些常常与科学理论相悖、同时也往往 被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不屑一顾或不堪一击的“理论”,却是学生长期 经验加智力活动的产品,是他们“心中的科学”。对于不少内容,灌 输式的科学教学实际上是用对于学生来说外加的甚至怪异的科学知识 去与学生基于好奇的天性而自发探究所获得的成果进行竞争!有科学 的权威、教师的权威以及考试的权威在手,我们可以暂时领先。但这 样的胜利不仅很快会成为过眼云烟,而且为它所付出的代价,不是学 生心灵上对科学的排斥甚至厌恶,就是科学精神的缺失。
16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教学的走向: 新课程教学的走向: 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 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 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旨在传授知识 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 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教学不仅不能等同于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教学不仅不能等同于发展, 而且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 而且可能妨碍和阻滞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 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灭学生发展的力量。 不是不要知识, 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使知识及其理解和掌握 从属服务于发展。 从属服务于发展。 17
(真实的谎言,何时是个头) 真实的谎言,何时是个头) 真实的谎言 14
2、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 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追求 教学语言滴水不漏 教学环节天衣无缝 细节处理独具匠心 时间安排精确无误 教学运行波澜壮阔 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3、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返朴归真,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你去过、经历过、思考过、做过、见过、喜欢 你去过、经历过、思考过、做过、见过、喜欢…… 春天》一课)(小女孩不是爸爸亲生的吗?) )(小女孩不是爸爸亲生的吗 (《春天》一课)(小女孩不是爸爸亲生的吗?) 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 传统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 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 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 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 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 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 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有价值的 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 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 传统教育把儿童的人格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 在一个世界里, 界,“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 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 学会生存》 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