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识别

合集下载

昆虫识别

昆虫识别

1 食性和活动习性
蚊类成虫多在黄昏、夜间和黎明时取食,蝇类和虻类在白天取食 多数蚊类在交配前有群舞现象,在黄昏或黎明前后,大量雄蚊在离地 面2~3米空旷地、草丛、树林、建筑物附近,聚集飞舞。此时,雌蚊陆 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将其携带出蚊群,在飞行中进行交配 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 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少数种 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
食虫虻科
a. b. c. d. e. f. g. 又称盗虻科。 小至大形,多毛。头宽,有细颈,能活动。 头顶在两复眼间下凹,复眼发达,单眼3个。 触角3节,末节具端刺。 口器细长而坚硬,适于刺吸。翅大而长,足细长多刺,爪垫大,爪间突刚毛状。 腹部8节,细长,雄虫有明显的下生殖板,雌性有尖的伪产卵器。 幼虫长圆筒形,分节明显,各胸节有1对侧腹毛。成、幼虫均肉食性,捕食小形昆虫等。
此时此时雌蚊陆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将其携带出蚊群将其携带出蚊群在飞行中进行交配在飞行中进行交配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少数种少数种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食性和活动习性食性和活动习性蝇类取食腐肉一般雌蚊交配后一般雌蚊交配后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
2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成虫的羽化有2种方式:直裂——成虫羽化时由蛹体的背面呈“T”字 形裂开;环裂——成虫羽化时由蛹的前端呈环状裂开。
生殖方式和繁殖力
绝大多数两性繁殖,一般为卵生,部分胎生,少数行孤雌生殖和幼 体生殖。双翅目昆虫发育快,繁殖力强,甚至很惊人。如在夏季,家 蝇6~10天即可完成卵到成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产 卵;一些寄蝇单雌可产卵6群中,有许多种类为非常重要的农业害虫或检疫害虫,如 小麦吸浆虫、稻瘿蚊、地中海实蝇和美洲斑潜蝇等。

昆虫变态类型的识别表

昆虫变态类型的识别表

昆虫变态类型的识别表序号昆虫名称昆虫变态类型主要虫态特征蛹的类型足的类型目的类型金龟子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学名蛴螬,老熟幼虫体态肥胖,长约20mm,宽约6mm,体白色,头红褐色,静止时体形大多弯曲呈C型,体背多横纹,尾部有刺毛。

离蛹寡足型鞘翅目蝗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共5龄。

5龄蝗蝻体长26~46毫米。

触角24~25节。

前胸背板后缘向后延伸盖住中、后胸背面,前翅芽长达腹部第4、5节,前翅芽狭长并为后翅芽所掩盖,翅尖指向后方无无直翅目蜂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卵小,长卵圆形,光滑,精孔周围有花纹,乳白色。

幼虫体粗肥,C型,无足,无单眼,不活动,口器和触角均退化,体色淡。

蛹为离蛹离蛹无足型膜翅目菜粉蝶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短径月0.4毫米。

展45~55毫米。

幼虫,即俗称的菜青虫。

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两端尖细,中部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被蛹多足型鳞翅目蝇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卵香蕉形,长约1mm,乳白色幼虫除少数体扁和节上有棘状突外,多数为圆柱形,前尖后钝,蛹圆筒形,长约5~8mm,棕褐色至黑色。

围蛹无足型双翅目天牛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离蛹无足型鞘翅目松毛虫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波状或齿状,亚外缘斑列深色,中室端具小白点被蛹多足型鳞翅目。

用于昆虫鉴别的特征

用于昆虫鉴别的特征

用于昆虫鉴别的特征
昆虫是地球上最多样化和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

为了鉴别和分类昆虫,昆虫学
家使用了一系列特征来帮助他们进行识别。

以下是一些用于昆虫鉴别的主要特征:
1. 头部特征:昆虫的头部通常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形状和数量可以在分类和鉴
别过程中提供重要的信息。

昆虫的眼睛可能是复眼或单眼,眼睛的形状和位置也可用于鉴别。

2. 躯干特征:昆虫的躯干通常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通常有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乘翅昆虫的翅膀。

胸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来鉴别不同的昆虫群体。

3. 翅膀特征:昆虫的翅膀形状、大小、花纹和透明度是鉴别昆虫的重要特征。

一些昆虫具有完全发育的翅膀,而其他昆虫可能没有翅膀或只有退化的翅膀。

4. 腿部特征:昆虫的腿部结构和数量对于鉴别至关重要。

昆虫的前肢可能特化
为捕捉和攻击猎物,后肢可能特化为跳跃或者洞穴挖掘。

5. 口部特征:昆虫的口部结构可以提供关于其饮食习性的信息。

一些昆虫具有
刺吸式口部,用于吮吸花蜜或血液,而其他昆虫则具有咀嚼式口部,用于咀嚼植物或其他昆虫。

6. 色素和斑纹:昆虫的身体颜色和斑纹对于鉴别也非常重要。

一些昆虫具有明
亮鲜艳的颜色,用于警告潜在的捕食者;其他昆虫则具有类似于树叶或树皮纹理的斑纹,用于伪装保护。

总的来说,昆虫的鉴别需要观察和比较多个特征。

从头部、躯干、翅膀、腿部、口部和身体色素等方面进行观察,有助于昆虫学家准确分类和鉴别各种昆虫物种。

这些特征的独特组合使得每个昆虫独一无二,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保护这些小生物的机会。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动物界已知种约有150万种,隶属30多个动物门。

如何识别与鉴定它们,不同的门类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不可能在这里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

现仅介绍常见动物识别与鉴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以后,当工作需要遇到不同类群时,也能尽快地熟悉它们并进行识别与鉴定工作了。

为识别和鉴定某一类群时,首先必须熟悉有关该类群的基本知识,了解该类群分类中常用的一些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并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检索到各个目。

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胸部具三对附肢(足),大多数种类还具两对翅。

二、昆虫纲分类常用的主要特征昆虫纲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含已知种约一百万。

一般根据翅的有无、多少、质地和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触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将昆虫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一)昆虫的变态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

在达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

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

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常见的变态类型有:1.不完全变态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

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

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

识别常见昆虫

识别常见昆虫

识别常见昆虫昆虫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物类群,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有些昆虫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和识别常见的昆虫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些昆虫。

一、蚊子蚊子是夏季经常出现的昆虫,在傍晚和夜间活动最为频繁。

蚊子身体呈细长形,通常有长长的吸血嘴。

它们的身体一般呈灰色或者黑色,翅膀透明。

蚊子的叮咬通常会引起皮肤瘙痒和肿胀,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因此,当我们发现蚊子时,要注意采取措施将其驱赶或消灭,以避免叮咬。

二、苍蝇苍蝇是非常常见的昆虫,常常在室内乱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干扰。

苍蝇的身体呈灰褐色,有一对大红色的眼睛。

它们的嗡嗡声常常让人感到烦躁。

苍蝇是传播细菌和疾病的常见媒介,因此,发现苍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驱除,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蟑螂蟑螂是居住在人们居住的环境中的昆虫,它们喜欢潮湿和黑暗的地方。

蟑螂身体扁平呈橙色或棕色,常常在夜间活动。

蟑螂是一种非常耐寒、耐饥饿的昆虫,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蟑螂的存在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且它们还可以传播病原体,引起人们的身体不适。

因此,当我们发现蟑螂时,应立即采取消灭措施,并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蟑螂的滋生。

四、蚂蚁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常常在夏季和秋季活动频繁。

蚂蚁的身体一般是黑色或棕色,并且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蚂蚁通常生活在一起,并以蚁巢为家。

它们会根据食物来源建立传递路径,形成蚁道。

蚂蚁对食物和甜味特别敏感,因此,当我们发现蚂蚁时,应及时清理周围的食物残渣和甜食,避免蚂蚁的滋生和传播。

五、蜜蜂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它们能够进行传粉,促进植物的繁殖。

蜜蜂通常有黄色和黑色的条纹身体,并且有一对透明的薄翅膀。

蜜蜂对于人类的生活很重要,但当我们发现蜜蜂巢或者蜜蜂大规模出现时,应注意保持距离,以免被蜜蜂攻击。

总结起来,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常见昆虫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包括蚊子、苍蝇、蟑螂、蚂蚁和蜜蜂。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

如何识别常见的昆虫方法识别常见的昆虫是昆虫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一项有趣的爱好。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识别方法。

1.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是最常用的昆虫识别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昆虫的颜色、大小、触角、触须、翅膀等特征,可以初步确定昆虫的分类。

有些昆虫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如螳螂的前肢、蜻蜓的翅膀等,通过这些独特的特征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识别。

2.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结构:有些昆虫的特征十分相似,难以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准确识别。

此时,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结构,如复眼、触角、翅膀的纹理等,来区分不同的昆虫。

3.通过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识别:不同的昆虫有着不同的繁殖方式、食性和栖息地等生活习性。

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如其捕食方式、筑巢行为等,可以帮助识别昆虫的科属。

4.借助昆虫分类手册:昆虫分类手册是昆虫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昆虫种类和详细的描述。

在识别昆虫过程中,可以借助分类手册对照昆虫的特征进行鉴定。

5.使用昆虫识别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昆虫识别类的应用程序也相继推出。

用户可以通过拍照或输入相关信息,应用程序会通过图像识别或数据库查询等技术手段来识别昆虫的品种。

6.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自身在昆虫识别方面缺乏相关知识,或者遇到了难以判别的昆虫种类,可以寻求专业昆虫学家或昆虫爱好者的帮助。

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昆虫识别经验,能够准确鉴定昆虫的种类。

除了以上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昆虫的形态特征会随着其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识别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昆虫的生命周期。

此外,昆虫的识别和分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识别。

综上所述,识别常见的昆虫需要观察其外部形态、细节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征。

可以借助显微镜、昆虫分类手册、昆虫识别应用程序等工具进行鉴定,同时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昆虫识别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昆虫的基本知识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昆虫的基本知识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叶蝉科 蚜科 粉虱科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4) 缨 翅 目
通称蓟马,体形很小,锉吸式口器, 翅狭长如带,边缘生有密而长的缨 状缘毛,也有退化为无翅。渐变态。 多为植食性。
蓟马科:稻蓟马、葱蓟马、温室蓟 马等
蓟马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5) 鞘 翅 目

目的特征 :体壁坚硬,前翅角质化
称鞘翅,咀嚼式口器、 触角各式各
式各样,前胸 发达 ,中胸小盾片
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露呈三角形,完全变态,幼虫多

为寡足型,蛹为离蛹,肉食性 、植

食性、粪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成虫有假死性,大多有趋光性。
重要科:金龟总科 叩头甲科 叶
甲科

瓢 甲
色 丽 金

金 针 虫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6) 鳞 翅 目
主要特点是:口器虹吸式,体、翅 及附器均被有鳞片,并由其组成不 同颜色的斑纹。蝶类触角为球杆状, 蛾类触角非球杆状,有线状、梳状、 羽 状等多种形状。幼虫多足型,蛹 是被蛹。完全变态。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 螨目。螨类与 蜘蛛相似。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螨类体型微小;体 分段不明显;多有4对足,有的仅2对,螨类多数 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引起变色、 畸形、或形成虫瘿等。
须。体略扁平。触角 线状 ,前胸 背板发达,中胸小盾片 三角形,陆 生种类能散发出臭味,不完全变态, 多数植食性,少数肉食性。 蝽科:别稻绿蝽、斑须蝽象、菜 蝽等 。 半翅目的口器
农业昆虫重要类群的识别
(3) 同 翅 目
目的特征:刺吸式口器、前翅质地 膜质或革质,同等厚度,体型 小到 中型 ,触角为刚毛状 ,丝状 , 不完全变态,植食性。

各个目昆虫鉴别

各个目昆虫鉴别

一、原尾目 Protura无翅昆虫,体极小,细长,淡白或黄色。

头锥形,口器内藏;触角退化,无单眼和复眼。

前足特别长,生有许多感觉器,跗节互节,单爪。

腹部12节,前3个腹节各有1对小型腹足(刺突),无尾须。

增节变态,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

二、弹尾目 Collembola微小型无翅昆虫,有发达的弹器,能跳跃。

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触角丝状,4节,无复眼。

腹部6节,第一腹节有黏管。

无尾须,外生殖器不明显。

表变态,若虫形似成虫;成虫期继续蜕皮。

有孤雌生殖现象。

三、双尾目 Diplura 细长、淡色、无翅的小型昆虫。

触角长而多节;无单眼和复眼;咀嚼式口器,内藏于头部腹面的腔内;胸足发达,跗节1节;腹部11节,腹部末端有1对显著的尾须,无中尾丝。

表变态。

若虫外形极似成虫。

成虫期仍蜕皮。

四、缨尾目 Thysanura 小到中型,无翅昆虫。

体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

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咀嚼式口器,上颚有前、后2个关节突与头部相连。

腹部11节,第7至第9腹节有成对刺突和泡囊,第11节具有1对缨状尾须和正中尾丝,长而多节,雌虫产卵器发达。

表变态。

成虫期仍蜕皮。

五、蜉蝣目 Ephemeroptera 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体小至中型,细长,体壁柔软。

复眼发达,单眼3个。

触角短,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但上、下颚退化,没有咀嚼能力。

翅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小于前翅;翅脉原始,多纵脉和横脉,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

雄虫前足延长,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

腹部末端两侧着生1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一根长的中尾丝。

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

成虫不取食,寿命极短,只能存活数小时,多则几天。

雌虫产卵于水中。

稚虫常扁平,复眼和单眼发达;触角长,丝状。

腹部具气管鳃和丝状尾须三条。

具有亚成虫期是其独特的特征。

亚成虫形似成虫,但体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须短,不如成虫活跃。

农田昆虫的识别资料

农田昆虫的识别资料

蟋蟀
以植物根、茎、叶为食,对农 作物有一定危害,但其鸣叫声 可增添田园气息。
步甲
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 对控制这些害虫数量有一定作
用。
03 昆虫识别方法与技巧
形态特征识别法
观察昆虫的体型
昆虫体型多样,有长型、短型、扁型、 球型等,不同体型可能与昆虫的生活 环境和习性相关。
辨认昆虫的头部特征
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不同 种类的昆虫头部特征差异明显,如触 角、复眼、单眼、口器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利用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染料对昆虫样本中的目标基因进行 扩增和检测,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变化来判断昆虫的种 类和数量。
高通量测序技术
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昆虫样本中的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 测序和分析,通过比对测序数据与已知昆虫物种的基因数 据库进行物种鉴定和分类。
04 农田昆虫防治策略与措施
识别昆虫的胸部特征
昆虫的胸部是其运动中心,有三对足 和一个或两个复翅,不同昆虫的足和 翅的形态、结构差异显著。
观察昆虫的腹部特征
腹部是昆虫的生殖和代谢中心,一些 昆虫的腹部具有特殊的附属器官,如 尾须、产卵器等。
生活习性观察法
观察昆虫的活动规律
观察昆虫的栖息环境
不同昆虫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不同, 一些昆虫喜欢在白天活动,而另一些 则喜欢在夜间活动。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虫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抗虫性强的农作物品种, 降低害虫危害程度。
深耕细作
深耕可以翻埋土中的害虫和虫卵,细作有助 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抗虫存环境, 减少害虫数量。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 作物生长势,增强抗虫能力。
药用昆虫

园艺昆虫识别知识点总结

园艺昆虫识别知识点总结

园艺昆虫识别知识点总结在园艺领域,昆虫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们可能会给植物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和识别不同的昆虫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园艺昆虫识别的知识点。

一、昆虫的外部特征1. 头部:昆虫的头部包括触角、口器、眼睛等部分。

触角的形状和数量、口器的类型和长度、眼睛的大小等都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

2. 胸部:昆虫的胸部包括三对腿,背板和翅膀。

腿的形状和长度、背板的颜色和纹路、翅膀的大小和纹理都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3. 腹部:昆虫的腹部包括腹节和尾部。

腹节的数量和形状、尾部的特征等也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信息。

二、常见的园艺害虫1. 蚜虫:蚜虫是园艺中比较常见的害虫,它们通常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蚜虫的外部特征为身体长而细,触角明显,通常呈现绿色或黑色。

2. 虱子:虱子也是园艺中常见的害虫,它们喜欢聚集在植物的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黄化脱落。

虱子外观小巧,色泽一般为黑色或褐色。

3. 蛾类:蛾类是比较大型的害虫,它们的幼虫会在植物上产卵并吃食植物叶片,导致叶片凹陷或者变形。

蛾类的外部特征为翅膀宽大,通常呈现各种颜色的斑纹。

4. 蚂蚁:蚂蚁通常不是直接危害植物的害虫,但它们会在植物之间传播病毒和真菌,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蚂蚁的外部特征为体型细长,呈现黑色或者红色的色泽。

三、昆虫的生活习性1. 受损部位:昆虫通常会针对植物的某些部位进行侵害,比如叶片、茎部、根系等。

根据不同的受害部位来判断可能的害虫种类。

2. 孳生环境:昆虫在不同季节或者环境下的活动和繁殖方式也各有不同。

了解害虫的孳生环境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食性特点:不同的害虫会有不同的食性特点,有些喜欢吸食植物的汁液,有些喜欢啃食叶片或果实。

针对不同害虫的食性特点进行识别和防治非常重要。

四、昆虫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者天敌繁殖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比如放入捕食性昆虫,或者栽种对某些害虫有天敌作用的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翅目可分为长角亚目、短 角亚目和环裂亚目共3个亚 目。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 我国已知约6000多种。
大蚊科
a. b. c. d. 体细长似蚊,中或大形。 头大,无单眼,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 栉齿状或锯齿状。 主要特征是中胸背板有一“V”形沟。 足细长,转节与腿节处常易折断。
蚊科
a. b. c. d. e.
食蚜蝇科
a. b. c. d. 体中型,有黄色斑纹似蜜蜂 头大复眼发达 前翅R与M间有一段游离的伪脉 多捕食性,食蚜虫。
寄蝇科
a. 体小至中型,粗壮多毛。 b. 中胸后盾片发达,露在小盾片外成移圆形突起。 c. 幼虫寄生性,对象为鳞翅目幼虫、蛹及其他虫体上。
花蝇科
a. 体小至中型,外形与蝇科相似,细长多毛,活泼。 b. 中胸背板有 一条完整的横缝,将背板分为前后2块,连同小盾片共3块。 c. 腋瓣大。 d. 幼虫白色至黄色。多腐食,少数植食,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实蝇科
a. 小至中型,常有黄、棕、橙、黑色。
b.
c. d.
头圆,球形。
复眼大,常有绿色光泽。 翅面常有褐色云雾状斑纹,Sc呈直角弯 向前缘,中室2个,臀室三角形,末端 呈锐角。 雌虫腹末产卵器细长。
e.
f.
幼虫植食性,危害果实、种子。
潜蝇科
a. b. c. d. e. 体微小至小型,黑色或黄色。 触角短,第3节呈球型。 前缘脉在Sc脉末端处常有缺刻。 中脉间有2个闭室(基室、中室),基室下方有1小臀室。 美洲斑潜蝇
3. 经济意义
在植食性类群中,有许多种类为非常重要的农业害虫或检疫害虫,如 小麦吸浆虫、稻瘿蚊、地中海实蝇和美洲斑潜蝇等。
重要检疫害虫
3. 经济意义
在腐食性或尸食性类群中,有些是重要的医学昆虫,能传播多种疾病, 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传播的疾病有病毒类的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肝炎、 天花和红眼病等,衣原体的沙眼,螺旋体的雅司病,细菌类的伤寒、痢 疾、霍乱和肺结核等,原虫类的阿米巴痢疾和鞭毛虫的蛔虫和绦虫病等。
2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成虫的羽化有2种方式:直裂——成虫羽化时由蛹体的背面呈“T”字 形裂开;环裂——成虫羽化时由蛹的前端呈环状裂开。
生殖方式和繁殖力
绝大多数两性繁殖,一般为卵生,部分胎生,少数行孤雌生殖和幼 体生殖。双翅目昆虫发育快,繁殖力强,甚至很惊人。如在夏季,家 蝇6~10天即可完成卵到成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产 卵;一些寄蝇单雌可产卵6000粒。
一、直翅目
1. 2. 3.
形态特征 分类的主要依据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形态特征
(1)口器咀嚼式 (2)前翅皮革质,覆翅,后翅 膜质,作纸扇状褶,叠臀区 发达 (3)前足开掘式或后足跳跃式
形态特征
(4)产卵器发达、刀状、剑状或锥状 (5)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上; (6)多数种类雄虫具有发音器;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虫的1对前翅组成 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有听器。在蝗 虫类中,发音器由前翅和后足腿节组成; 听器着生在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蝗亚目(锥尾亚目) 触角短于体长之半;多具腹听器;以后足摩擦前翅 或腹部背板发音;跗节3节或3节以下;产卵器短,凿状。多在白天活动。
1 蝗科Locustidae 英文名称:short-horned grasshoppers。触角丝状或棒状;前胸背板 发达,马鞍形,仅盖住前胸和中胸背板;多数种类具2对发达的翅,少数 种类翅短或完全无翅;跗节式3-3-3,爪间有中垫;雄虫以后足腿节摩 擦前翅发音;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具1对鼓膜听器。
侧面观
背面观
胸部
前翅发达,膜翅后翅棒翅一些蝇类前翅的内缘近基部有1~2个腋瓣, 在腋瓣外有1个小翅瓣。部分蝇类的前缘脉有1~2个骨化弱或不骨化的 点,使该脉似被折断,称缘折,它可能出现在靠近R1的末端或肩横脉附 近。
胸部
在有瓣蝇类中,头部和胸部的一些鬃毛常有固定的位臵和排列次序, 并给予特定的名称,叫鬃序;足跗节5节;前跗节有爪间突或无爪间突, 爪间突刚毛状或垫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剑尾亚目:螽蟖科 蟋蟀科 锥尾亚目:蝗科 蝼蛄科 蚤蝼科 菱蝗科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蝗亚目: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两侧,产卵器 状,前足步行式,触角短于体 长。 螽蟖亚目: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产卵器刀剑状,前足步行式,触角长于 体。 蝼蛄亚目:前足开掘式,产卵器、听器不外露,触角短于体
亚目及总科检索表
f. g. h.
体小而细长。 头小,近圆球形。 触角细长,14—15节,有轮生的毛,雄 虫触角上的环毛长而密。 复眼大,肾脏形,无单眼。 翅狭长,翅缘和翅脉具鳞片和毛,是本 科的主要特征。足细长, 栖息时后足通常向上丼起。 幼虫通称“孑孓”,头大多毛丛。生活 于水中,取食水藻、微生物等。 雄蚊取食花蜜及其它物质,雌蚊刺吸人、 畜血液,可传播疾病,是重要的卫生昆 虫。主要包括库蚊、伊蚊和按蚊3属。 如尖音库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中 华按蚊是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
分类的主要依据
(1)触角的长短 触角长于体的是蟋蟀和螽斯, 触角短于体的是蝗虫和蝼蛄; (2)前胸背板的形状及发达程度 菱蝗的前胸背板为菱形,向后延 伸盖住胸部,甚至盖住腹部 (3)足的发达程度和跗节的数目 蟋蟀、蝗虫、螽斯的后足为跳跃 足,蝼蛄的前足为开掘足;螽斯 各足的跗节均为4节,其它类群 多为3、2或1节 (4)产卵器的有无、形状 蝗虫、螽斯、蟋蟀的产卵器发 达,呈凿状、刀状、剑状或矛状 等;蝼蛄无特化的产卵器。 (5)听器的有无、位置及形状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虫的1 对前翅组成发音器;前足胫节基 部具有听器。在蝗虫类中,发音 器由前翅和后足腿节组成;听器 着生在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
重要医学昆虫
3. 经济意义
但是,一些种类在尸体的法医鉴定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被应用在 刑事案件的调查和侦破中,是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法医昆虫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3. 经济意义
在吸血性双翅目昆虫中,一些种类除直接骚扰人畜和吸血外,还传播 多种疾病,包括疟疾、丝虫病、睡眼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等, 也是重要的医牧害虫。
瘿蚊科
a. b. c. d. e. f. 体微小,纤细,外形似蚊。 复眼发达,长左右愈合成1个。 触角念珠状,每节上有环状细毛。 足细长,翅较宽,纵脉仅3-5条,翅基部有1个基室。 幼虫纺锤形,头部退化,中型腹板常有1突出的剑骨片,为弹跳器官。 幼虫捕食、腐食或植食性。
虻科
a. b. c. d. e. f. g. 体粗壮,中至大形,头部大,后方平截或凹陷。 复眼大,占据头的大部分,雄虫为接眼,雌虫为离眼。 触角3节,基部2节明显,第3节最大、角状、由3—8个亚节组成。 口器适于刺吸,下颚2节,粗短,末节大,成瓣状。 胸部发达,多茸毛。翅大,透明或有色斑。腋瓣发达,边缘有茸毛。平衡棒显著。 足较粗,中足胫节有2距。跗节5节。腹部阔扁,多毛,可见腹板6节。 幼虫长圆柱形,多水生或半水生,肉食性,捕食小动物。雌成虫善飞,主要刺吸哺乳 动物的血液。如牛虻等。
蝗科
—— 蝗科的代表
多栖息于地表或寄主植物上,产卵于土中。由于繁殖力强,个体数量 众多,有时会聚集生活,形成群居型,并具迁飞习性,危害十分严重。
腹部
自外观上看由4~5节组成,雌虫腹部第6~8节常缩入体内,
能伸缩,形成产卵管。
实 蝇 的 伪 产 卵 器
二. 生物学特性
全变态,但长吻虻科、蜂虻科、小头虻科、拟长吻虻科等的一些种类为 复变态。多数陆生,喜欢潮湿的环境;少数水生。有植食性、肉食性和 腐生性。
食性和活动习性
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经济意义
食虫虻科
a. b. c. d. e. f. g. 又称盗虻科。 小至大形,多毛。头宽,有细颈,能活动。 头顶在两复眼间下凹,复眼发达,单眼3个。 触角3节,末节具端刺。 口器细长而坚硬,适于刺吸。翅大而长,足细长多刺,爪垫大,爪间突刚毛状。 腹部8节,细长,雄虫有明显的下生殖板,雌性有尖的伪产卵器。 幼虫长圆筒形,分节明显,各胸节有1对侧腹毛。成、幼虫均肉食性,捕食小形昆虫等。
双翅、直翅,同翅目昆虫特点
园艺昆虫识别
一、双翅目
1.
形态特征
2.
3.
生物学特征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1.形态特征
口器吸收式;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或细长多节,或短而少 节;前翅膜翅;后翅退化为棒翅;跗节5节;雌虫无产卵瓣。 幼虫无足型。
1.
2. 3.
头部 胸部
腹部
头部
口器有刺吸式、舐吸式、切吸式等。复眼发达,部分种类雄虫为接眼,单 眼3个,少数单眼缺。 触角形状多样:环裂亚目触角具芒状,触角芒光裸,或基部半光裸、端半 部羽状,或全羽状;短角亚目触角第3节末端常有端刺;长角亚目触角6~18节, 末端无触角芒或端刺。
头部
在环裂亚目的一些蝇类中,触角基部上方有1倒“U”字形缝,叫额囊 缝 在额囊缝的顶部与触角基部之间有1个新月形骨片,称为新月片。
双 翅 目 昆 虫 的 头 部
正面观 侧面观
胸部
前胸和后胸较小,中胸较发达 前胸背板后侧部称为肩胛 中胸背板分前盾片、后盾片和小盾片 前盾片与后盾片间的外侧是背侧片 中胸侧板常分中侧片、膜侧片、翅侧片和下侧片。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全世界已知20000多种,我国已知约2000种。其中主要包括蝗虫、螽 斯、蟋蟀、蝼蛄等类群。有的学者将该目分为蝗亚目和螽亚目;有的分 为蝗亚目、螽亚目和蝼蛄亚目;有的则分为剑尾亚目和锥尾亚目。
蝗亚目:蝗科 菱蝗科 螽亚目:蟋蟀科 蚤蝼科 螽蟖科 蝼蛄科
蝗亚目:蝗科 菱蝗科 螽亚目:螽蟖科 蟋蟀科 蝼蛄亚目:蝼蛄科 蚤蝼科
1 有听器,在前足胫节或腹部第1节上;前足步行足;雌性成虫产卵器外露 …………………………………………………………………………………2 无听器,前足开掘式,成虫产卵器不外露(蝼蛄亚目) …………………5 2 触角长于身体,产卵器刀剑状,听器在前足胫节上(螽蟖亚目)……3 触角短于体长,产卵器凿状,听器在腹第一节两侧(蝗亚目)…………4 3 跗式4-4-4式;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螽蟖总科Tettigoniodea 跗式3-3-3或3-3-4;尾须长,产卵器剑状……………蟋蟀总科Grylloidea 4 前胸背板不盖住腹部,跗式3-3-3……………………蝗总科Locustoidea 前胸背板特发达,后伸盖住腹部甚至超过腹末;跗式2-2-3…… ……………………………………………………………菱蝗总科Tetrigoidea 5 大形种,后足腿节弱,不能跳跃,跗节2-3节…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 小形种,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善跳跃,后足跗节1节……………………… ………………………………………………………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