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成果表(填表说明)
单位普查表填报说明
多产业法人单位的分支机构作为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单独给予一个单位编号,即分支机构填报的单2表、单3表的单位编号与该法人单位的单1表的单位编号不一致。
还有许多地方是以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形式出现,它既是乡镇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完全是为农业生产进行支持性服务,在填报时需要特别注意。
PART ONE
国学经典 儒家典范
D9 经营的主要农业类别 按经营收入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来确定经营的主要农业类别,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为经营的主要农业类别。
农业 即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产业 除第一产业以外的产业。
注意:
单产业法人单位和未注册单位,其主营产业必为农业; 主营产业为二、三产业的必为多产业法人单位,即D16应圈填“2”;反之,多产业法人单位也可以主营农业的。
D16 法人单位类别 根据法人单位是否有分支机构对法人单位进行的分类。有分支机构则为多产业法人单位,否则为单产业法人单位或未注册单位。未注册单位视同单产业法人单位处理。
PART ONE
法人单位名称 指经有关部门批 准正式使用的法人单位全称。
第一章节
负责人 指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
第一部分:
单位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位于农村的单位填写所在村委会的名称;位于城市内的单位填写所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委会的名称。
单位普查表 填报说明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附件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登记单位:(公章) 良朋镇编号:。
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成果核实表填写说明
附录B 调查成果核实表县(市、区)调查成果核实表登记单元号 登记单元名称登记单元界线 核实情况核实人: 核实时间:登记单元内 权属状况核实情况核实人: 核实时间:是否存在自然资源类型和管制信息 错(漏)提情况核实人: 核实时间:— 93 —附录B .1 登记单元界线核实情况附表县(市、区)登记单元界线核实情况附表界址线界线核实情况核实人姓名(签章) 日期起点号 中间点号 终点号存在问题纠正意见和建议 证明材料— 94 —附录B .2 登记单元内权属状况核实情况附表县(市、区)登记单元内权属状况核实情况附表界址线界线核实情况核实人姓名(签章) 日期宗地号 起点号中间 点号终点号存在问题 纠正意见和建议 证明材料— 95 —附录B.3 调查成果核实表填写说明【XX 县(市、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填写,应加盖县级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章。
【登记单元号】参考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表。
【登记单元名称】参考自然资源地籍调查表。
【登记单元界线核实情况】如核实无误,填写“XX 县人民政府于XX 日至XX 日,采用XX 核实方式对XX 条登记单元界址线进行了核实,经核实确认无误。
”;否则,需填写附录 B.1(登记单元界线核实情况附表),明确具体界址线(含起止界址点号)存在的问题,以及核实提出的纠正意见与建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核实人签字后,加盖县级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章。
【登记单元内权属状况核实情况】如核实无误,填写“XX 县人民政府于XX 日至XX 日,采用XX 核实方式对XX 条集体与国有、XX 条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界址线、相关不动产权利信息和相关许可图上位置与实际位置是否发生偏移进行了核实,经核实确认无误。
”;否则,需填写附录B.2(登记单元内权属状况核实情况附表),明确具体权属界址线(含宗地号、起止界址点号、所有权人名称等)存在的问题,以及核实提出的纠正意见与建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核实人签字后,加盖县级人民政府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章。
普查表及填报说明普查基层表【模板】
附1:普查表及填报说明一、报表目录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2.非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二、表式及审核关系(一)普查基层表1.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调查单位基本情况表号:601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文号:国统字(2013)56号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2月28日24时前网上填报,省级统计机构次年4月15日24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上报。
3.本表涉及的填报目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
4.调查单位填报要求:本表主要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调查开始前统一导入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中,生成报表数据。
调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与填写,指标数据如有变动应及时进行修改(加灰底的指标除外)。
5.统计机构数据审核、处理要求:(1)调查单位不能修改本表中“101 组织机构代码”、“103 行业代码”、“104 报表类别”、“105、106”中的“区划代码和城乡代码”。
(2)统计机构不能修改本表中的“101 组织机构代码”、“104 报表类别”,不能跨报表类别修改“103 行业代码”,不能跨省(区、市)修改“105、106”中的“区划代码”;“105、106”中的“城乡代码”根据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提取生成。
(3)“191 单位规模”、“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等指标数据由各级统计机构待相关报表数据确认后进行摘抄或计算取得。
具体方法为:“192 从业人员”数据从2013年“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602-1表)中的“从业人员期末人数(01)”和“其中:女性(02)”摘抄取得;“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别从各行业2013年“财务状况”(603表)中的“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和“资产总计(213)”摘抄取得;“191 单位规模”依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及“192 从业人员”和“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计算取得。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代码:共20位,前6位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使用城阳区的代码;接下来3位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城阳区的8个街道代码,表上所登记的地理实体在哪个街道内,就使用哪个街道的代码;然后5位为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请对照《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表》的分类,使用准确的属性代码;最后6位为附加码,按照顺序自行编码。
别名:也称亦名、曾用名、旧名、雅名(指俗称已被雅化而被当地群众已接受的地名),指除标准名称外,当地群众对该实体的其他称说和另外的书写形式。
标准名称:指经过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称,使用规范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
简称: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主要是指乡镇级以上的行政区域的缩减名称。
凡对当地行政政区域简称不详的,以当地政府文件打头的字为准。
罗马字母拼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少数民族语书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语种:指地名的语别种类,源于哪个民族,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表中只填少数民族语种。
使用时间:统一使用“现今地名”。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
若密级不明确,可选择"秘密"。
东经:"东经"按该地名最西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东经:"至东经"按该地名最东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北纬:"北纬"按该地名最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北纬:"至北纬"按该地名最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地名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即指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包括地名由来的解释。
地名普查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编号:00000016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编号:00000017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深圳市第二次地名普查龙岗区工业区调查填表说明及样表
一、地名登记表填写说明1、地名代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用数字对地名进行编码以代替地名。
地名代码由软件自动填写,不需填写。
2、别名:指地名的别称。
3、标准名称,指经过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称,使用规范汉字。
4、简称:是指行政区名称的简称。
5、图上名称、比例尺、图号,指该地理实体所在地图的名称,由软件自动生成,不需填写。
6、罗马字母拼写:使用汉语拼音标注,由软件自动填写,不需自己填写。
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名、多音字的需要填写。
7、地名读音、通名罗马字母拼写、少数民族语书写,不需填写。
语种一般为汉语。
是少数民族语种的写明该少数民族语种。
8、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9、使用时间:按照地名的实际使用状况分为现今地名或历史地名,选择填写。
10、命名时间:指该标准名称命名的时间。
11、设立年份:指标准名称标牌的设立年份。
12、废止年份:指标准地名标牌的废止年份。
13、标牌个数:指为该地理实体设立的标牌的总数。
14、高程(米):不需填写。
15、地理位置(东经、至东经、北纬、至北纬),指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按照国家要求,该坐标需精确到0.01秒)。
如无东经北纬数据的请在地址栏或备注栏填写详细地址。
16、坐标系、测量方法:不需填写。
17、类别名称,指地名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分类。
按表头来填。
比如,股份合作公司、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等。
18、全宗号、案卷号、目录号、分类号、类目名称、类目代码:为普查成果归档信息,不需填写。
19、是否规划、规划时间:不需填写。
20、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
(这一部分是地名普查表填写的重点,也是地名讲文化的集中体现,希望认真组织材料,考证编写好每一条地名的来历及其演变过程,填写的内容要体现该地名的历史意义及其文化价值。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的历史沿革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县级以下行政区域名称原则上以1949年为准,但在填写时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好每一条地名的个性内容)。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
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第一篇: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地名普查表数据填写说明代码:共20位,前6位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使用城阳区的代码370214;接下来3位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城阳区的8个街道代码,表上所登记的地理实体在哪个街道内,就使用哪个街道的代码;然后5位为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请对照《地名属性类别代码表》的分类,使用准确的属性代码;最后6位为附加码,按照顺序自行编码。
别名:也称亦名、曾用名、旧名、雅名(指俗称已被雅化而被当地群众已接受的地名),指除标准名称外,当地群众对该实体的其他称说和另外的书写形式。
标准名称:指经过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称,使用规范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
简称: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主要是指乡镇级以上的行政区域的缩减名称。
凡对当地行政政区域简称不详的,以当地政府文件打头的字为准。
罗马字母拼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少数民族语书写:指标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应按照地名专名、通名正确进行分段,详见《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中地字[1984]17号)。
语种:指地名的语别种类,源于哪个民族,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表中只填少数民族语种。
使用时间:统一使用“现今地名”。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
若密级不明确,可选择“秘密”。
东经:“东经”按该地名最西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东经:“至东经”按该地名最东端的经度确定,精确到秒。
北纬:“北纬”按该地名最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至北纬:“至北纬”按该地名最北端的纬度确定,精确到秒。
地名含义: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含义,即指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包括地名由来的解释。
关于第二次地名普查登记表填表说明
系统功能简介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是由国家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主办由辽宁经纬测绘规划建设 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一套集GPS野外采集与内业 数据处理管理为一体的地名普查数据采集系统。
整套系统分为《野外采集子系统》与《数据处理 子系统》两部分;《野外采集子系统》主要负责 系统野外的地名普查数据的采集工作,配备小巧 的GPS模块到采集地点进行现场采集,并对采集 地物进行详细信息的填写,最终导入到《数据处 理子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可在数据整理完 成后导出成国家地名数据库可识别的格式进行数 据交换
料。(表R12、R20、R22) 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交通运输设施(公路、桥梁、码头渡口、车站、停 车场)等地名资料。(表R09、R10、R11、R13) 农林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主要农作物、农产品、农林牧渔副业、土特产及主 要林地、保护区等地名资料。(表R26) 水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水系(河流)、水利设施(井、池塘、水库、水渠、堤 坝)等地名资料。(表Z01、Z02、R14、R15、R16、R17、R18) 文体广电、旅游部门职责:负责提供纪念地、文物古迹(塔、碑、遗址)、风景 区等相关资料。(表R19、R21) 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重点卫生设施等名称。 商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口岸等地名资料。 工商管理部门职责:负责提供企业名称等相关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机构编码等相关资料。 供电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供电所、发电站等相关资料。 乡(镇)政府职责:负责辖区内地名普查工作,提供行政区、居民点、街、路名 称及相关资料。(表z1-z5,R1-R28)
普查的范围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人文地理实体地名
江城县第二次地名主要普查范围目录 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一、水系类 1、河流 2、泉 二、陆地地形 1、洞穴 2、丘陵 3、山峰(山)
地名普查培训(表格填写)
图名图号(年版),填该地名所在地形图(1:1万、1:5 万)上的图名图号,均在图的正上方。年版在左下方。
7、“比例尺”栏。
比例尺,填该地名所在图的比例尺(1:1万)。图上没有该 实体名称的则不填写。
地名代码的具体格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地名属性 类别代码)
第四段
(附加码)
(县级以上行政 (县级以下行政 区划代码) 区划代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如:瑞安市安阳街道丹枫苑 330381 001 22100 000001
2、“标准名称”栏。
标准名称,指经过地名普查后确定的标准名 称,可认为是当地约定俗成的地名或经过有 关部门审批的地名均为标准名称。使用规范 汉字,不用生僻字(含方言字、土俗字)、 自造字、错别字、旧体字和异体字等。该栏 为必填栏。 容易混淆的概念:行政区域与单位。(应分 别填报)
使用时间,填“现今地名”或“历史地名”。
11、“命名时间”栏。
命名时间,填标准名称经批准命名的日期。
12、“密级”栏。
密级,指该地名及信息的保密范围,分为不保密、秘密、 机密和绝密四种,可选择其中一种。若密级不明确,可选 择"秘密"。
13、“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栏。
填地名标志的设立、废止时间。
23、“地理实体信息”栏。
概述该地理实体除名称以外的相关属性信息。 该栏为必填栏。
如: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 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三角地区 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 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已 是宁波北接上海的门户和杭州湾南翼重要交通节点。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镇普查表填写说明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乡镇普查表
表号: 605表 公民应依法履行如实申报调查项目的义务,调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制表机关:
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 文号: 国统字〔2016〕108号 有效期至: 2017年12月
__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____县(市、区、旗)_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 地址代码□□□□□□—□□□
Z01 乡级类型□ 1.重点镇 2.非重点镇 3.乡 4.街道办事处5.其他 Z02 乡级属性□1.县级政府驻地2.与县级政府驻地连片的区域3.其他 Z03 地形地貌□ 1.平原2.丘陵3.山区 Z04 老区□ 1.是 2.否 Z05 边区□ 1.是 2.否 Z06 民族乡□ 1.是 2.否
Z07 是否有高速公路出入口□ 1.是 2.否 Z08 是否有火车站□ 1.是 2.否 Z09 是否有码头□ 1.是 2.否
普查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普查指导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日期: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
普查表填表说明(短表、长表)
• 两个约束条件: 跳填项 限填项(年龄、性别)
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多数漏填劳动力项目 男性填了生育项目
第一人
按人填报的项目 人 记 录
第二人
第三人
(三)填写单位
• 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表可
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 增加的普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报的
二、标准时点
• 普查的标准时点 2010年11月1日零时
如何理解标准时点: 拍照点、冻结点;区别于登记时间 - 普查时点人口数 - 反映2010年11月1日0时普查小区内人 口的静止状态
- 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是哪一天,普查登记的人口及 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注意: • 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
安徽 合 肥 蜀山 包河
注意!此汉字框不可填写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6)
广东
云南 广东
广 东
广 东
不可污染黑色定位块!
普查表修改符号一览
1.圈填错误 横线上数字书写错误 横线上或空白处文字书写错误
2.数字框内填写错误 3.汉字框内填写错误
或
注意:尽量减少错误,严格控制错误的数 量,否则影响数据录入的时间!
数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1981 1982 12
1981
1982
12
1
9
8 1
1 2 2
此操作应在非专项编码阶段进行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1)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云南 广东
钢筋工
铁路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2)
路 劲
路
陆 金
陆 金
00 地名普查说明
《地名普查登记表》填写说明: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是国务院安排部署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国情调查,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其他普查工作同等重要,各煤矿、煤炭企业务必高度重视,认真配合,按时完成该项普查工作。
1.登记范围:辖区内登记的煤矿及煤炭企业。
2.表中已经明确注明“不填”的不用填写,带“星号”的必填,但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只填“必填项”。
3.表格必须打印填写,不得手写。
如内容为2页及以上,则正反面打印。
4.表格填写完毕后,须加盖企业公章,并务必于2016年7月13日(周三)前将纸质版+电子版上交孙家岔中心煤管所。
神木县孙家岔中心煤管所 2016年7月5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121.河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1213.河滩)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122.湖泊)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1231.洲、河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125.瀑布)(126.泉)(1341.山口、关隘)(1345.山)(1391.洞穴)(2141.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51.乡)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61.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62.社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71.矿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72.农林牧渔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73.工业区、开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174.边贸区、口岸)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215.街圩)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219.城镇小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22.农村居民点)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313.河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315.渡口)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2321.公路)(2322.汽车站)(2323.收费站)(2329.高速公路服务区)(2331.铁路)(2332.火车站)(2333.道口)(2341.航空港)(2351.道路、街巷)(2353.公交站)(2354.停车场)(2361.桥梁)(2362.隧道)(2363.道班)(2366.加油站)(2421.池塘)(2423.水库)(2431.灌溉渠)(2434.泵站)(244.堤堰)(2462.发电站)(2463.输变电站)(2472.通讯基站)(2511.人物纪念地)(2512.事件纪念地)(2513.宗教纪念地)(252.公园)(253.风景名胜区)。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河津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编制单位:(公章) 编号:1/56地名代码14088210121500000001类别名称乡级行政区标准地名汉 字僧楼镇民族文字语 种汉语罗马字母拼写Sēnglóu Zhèn使用时间现今地名简 称别 名曾 用 名地理位置东经(自)东经(至)北纬(自)北纬(至)原图名称僧楼镇比 例 尺1:50000图号(年版)9-49-6-D(2012版)所在(跨)行政区河津市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地名的来历:2002年4月15日撤乡设镇,撤销僧楼乡,设立僧楼镇。
地名的含义:因原僧楼乡、张吴乡合并为僧楼镇而得名。
地名的历史沿革:夏禹时建古冀国,称冀邑;清代曾设午间里、僧张里、孙彪里、东光里、艳南里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归河津县第三区政府管辖;1953年7月划乡,为僧楼乡治;1956年3月,并乡为僧楼乡;1959年从龙门公社析出成立僧楼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销僧楼人民公社设立僧楼乡;2001年4月原僧楼乡、张吴乡合并为僧楼乡;2002年4月15日撤乡设镇,所辖未变。
地理实体概况地理方位:位于河津市东北部,距市区约12.5千米。
四至:东邻稷山县,南接赵家庄乡,西连樊村镇,北依吕梁山入乡宁县境。
毗邻的相关行政区:东与稷山县化峪镇毗邻,南接赵家庄乡,西靠樊村镇,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接壤。
行政区划单位:镇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代码:140882101政府驻地:李家堡村区号:0359邮政编码:043300上一级行政区:河津市人民政府下一级行政区:北午芹村、人民村、忠信村、旭红村、北张吴村、闫家洞村、琵琶垣村、张吴村、史家窑村、艳掌村、贺家巷村、小张村、张家堡村、贺家庄村、郭庄村、北王村、北王堡村、尹村、侯家庄村、李家堡村、马家堡村、刘家堡村、北方平村、南方平村民族构成:汉族为主政区的历史沿革:夏禹时建古冀国,称冀邑;清代曾设午间里、僧张里、孙彪里、东光里、艳南里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归河津县第三区政府管辖;1953年7月划乡,为僧楼乡治;1956年3月,并乡为僧楼乡;1959年从龙门公社析出成立僧楼人民公社。
文件四:普查系列表填表说明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采样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校对人记录人采样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点位登记表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一、总体要求1.本表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登记表,每个监测点位填写一张。
各省分配多少个监测点位,就必须填写多少张。
2.本表由采样人在田间采样时实际填写,填写后将原表交与省级环保站汇总,不得采样后将誊写表汇交省级环保站。
3.若本表中填写错误需要更改,在表项中用单实线条划掉,在旁边重新填写,不得利用涂改液、摸涂等方式进行修改。
4.省级农业环保站将本表汇总后,装订成册,作为原始档案留存,不得随意丢弃;5.本表需复制一份提交项目执行组备份。
二、指标解释与填表说明【表头】填写采样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区、市、旗)名称。
【采样日期】按年月日进行填写,如2012年05月03日。
【点位编码】根据本次工作的样品编码规则,采样点位编码按县域单元进行编码,每个采样点位赋予唯一流水号,采样点位编码不得重复。
【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可从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确认所调查耕地是否为基本农田。
【采样地点】准确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乡(镇)、村(屯)、组,有明确到组的填写到村组,没有明确村组的,填写到村。
【GPS定位】要求对每个采样点位进行GPS定位,选择WGS 84坐标系,填写经、纬度坐标。
经度、纬度填写时要用十进制格式填写,小数点后保留4位。
如果GPS上是以度、分、秒或者度、分等各式显示的,要将GPS中的显示格式进行转换,以度的十进制格式显示,并将GPS上的定位结果抄录到本表格项中。
填写格式如:北纬:30.2422、东经:114.3345。
【所属区域类别】本表项要求填写该采样点位所属的区域类别,要求在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一般农区四个选项中钩选1项,只能选择1项,不能多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为必填项
附表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填写说明
编制单位:(公章)编号:
地名代码
数据库自动生成
类别名称
数据库自动生成或选择
标准地名
★汉字
规范汉字(生僻字等需审定者填写地名用字审定表)
★罗马字母拼写
数据库自动生成(特殊读音需审定者填写读音审定表)
地名读音
地名读音录音(多媒体格式语音文件名称,文件以附件呈报)
★
地理实体概况
概述地理实体除名称以外的相关属性信息,不同地名类别所填写内容要求不同,详见《陕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资料来源
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地名实体概况资料信息主要来源、出处。
多媒体
信息
各类多媒体(照片、图片、视频、音频)文件名称,文件以附件形式呈报。
备注
★制表人
★审核人
★制表时间
使用时间
现今地名/历史地名(历史地名包括一普历史地名表)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地理位置
★东经(自)
★东经(至)
★北纬(自)
★北纬(至)
原图名称
比例尺
图号(年版)
★
所在(跨)
行政区
★
地名来历含义
历史沿革
1.地名来历、含义:包括别名、简称、曾用名等的来历、含义。确无从查考者注明“该地名含义待查考”
2.历史沿革:指该地名的历、撤销(含消失)时间等。可参照当地县志、地名志、地名词典、年鉴、“一普”资料、历年地名变更表等,必要时应到实地走访、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