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力学实验专项突破练习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fd9ce67ec102de3bd896a.png)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
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来做承压物体;(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3)分析比较图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4)如果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那么1块砖竖放与2块砖竖放在海绵上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2.“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及他们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借着航天飞船扶摇直上,他们进入太空后在某个位置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和费俊龙在升空之前和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时对一些生活用品分别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品种类及改变形状瓶装专用水(末开封)(g)同规格冰块(g)专用饼干(袋装、未开封)(g)饮用前饮用后熔化前熔化后末压碎前压碎后升空前500300400400250250升空后500300400400250250(1)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你将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不”或“随着”)改变,同时还会发现物体________发生改变时,其质量会随着改变,所以可以认为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2)有的同学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小芳同学利用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等工具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综合题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四 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886a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7.(2021·随州)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利用杠杆从水井提水的 情景.现简化成图乙模型,轻质杠杆 AB,支点为 O,AO∶OB=3∶2,在 B 端用轻绳系着石块 P,石块质量 m=15 kg;在 A 端用轻绳系着一只木桶 Q, 木桶以及桶内的水总质量 M=40 kg;水井边站着提水人阿宝(g 取 10 N/kg).求:
题型四 综合题
一、力学综合题 类型 1:有关速度、压强、功和功率的综合题 1.(2022·重庆)“共建卫生城市,构建美好家园”,如图所示是“雾炮 车”喷洒水雾以减少扬尘的情景.某次喷洒完后,该车在 4×103 N 的牵 引力作用下,匀速通过 200 m 的平直道路用时 20 s.求:(g 取 10 N/kg) (1)此过程中该车的速度; (2)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的功率.
=1.0×103 kg/m3×1×10-4 m3×10 N/kg=1 N, 细线 T2 对合金球 B 的拉力: FB=G-F 浮B=3 N-1 N=2 N;
(3)物体 A 的重力: GA=F 浮 A-FB=9 N-2 N=7 N, 当细绳即将断裂时,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A 物体此时的浮力: F 浮′+F 拉最大=GA+FB,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则: ρ水 V 排′g+F 拉最大=GA+FB,即 1.0×103 kg/m3×V 排′×10 N/kg+5 N=7 N+2 N,解得: V 排′=4×10-4 m3;
2.(2022·六盘水)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 标有“6 V 3.6 W”字 样.闭合开关 S,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0.3 A.设灯丝电阻不 变.求: (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2)定值电阻 R 的阻值;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改变橡皮泥“船”的形状,使其空心部分的体积适当增大,增大可利 用的浮力,从而提高橡皮泥“船”的装载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力学实验专项突破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力学实验专项突破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abb09f915f804d2a16c124.png)
中考力学实验专项突破均速度会。
(均选填“偏大”或“偏小”)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dm。
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BC是m/s。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
补充设问(5)测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6)斜面底端金属片的作用是:。
(7)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法(选填“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
(8)实验中斜面的倾角不宜太大,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
偏。
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补充设问(5)本实验的原理是。
(6)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的顺序进行。
(7)若实验中发现20g的砝码生锈了,忽略绳子体积的影响,那么小明所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将比小石块实际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8)测量小石块和水的体积时,若俯视,则所测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你判断的理由是:。
(9)若测量具有吸水性的物体的体积,应怎样测量?。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c6f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1.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小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纠正错误后,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3)多次实验进行分析,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它运动的越远。
并进一步推测: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4)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有实验得出。
2.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
甲乙丙(1)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这种研究方法到了物理法。
(2)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4)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正确结论,像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做。
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3a5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1.png)
中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实验题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用四块金属块做实验,实验室中测得数据如下表:(1)对表中第①行与第①行(或第①行与第①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表中第①行与第①行(或第①行与第①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属性,该同学还应列出表格的第五列(空栏)项目,该项目应是___________,为了表示物质的这个属性,物理学中引入_________这个物理量.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4N,则在A点应挂_______个钩码.3.如下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旋(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______ 个同样的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沿C点向右下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力学实验(含解析)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力学实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1c27a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8.png)
新中考物理考前押题专项练—力学实验(含解析)一、实验题1.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的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大,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越______,对木块______越多,说明钢球的______越大。
经过多次实验,探究出物体动能大小与______关系。
(2)图乙中的木块从小桌正上方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落下。
下落过程中,木块的______转化为______。
该实验通过______反映物体重力势能大小。
【答案】大做功动能速度重力势能动能小桌下陷的深度【详解】(1)[1][2][3][4]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物体动能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可以通过观察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体现钢球动能的大小,即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高度h越大,钢球推动木块移动距离越大,则小钢球对木块做功越多,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钢球的质量不变,进行多次实验,通过改变钢球的高度位置来改变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由此探究出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
(2)[5][6][7]图乙中的木块从小桌正上方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落下。
下落过程中,木块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2.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1支、水平长木板1块、带拉环的长方体木块(G木=2N)1个、钩码1盒(每个钩码重0.5N),小米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所受的压力F压越大,滑动摩擦力f滑越大的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把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记录木块重力G木,钩码重力G码。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F拉大小。
中考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专题课时训练——力学作图题(经典)
![中考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专题课时训练——力学作图题(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c2f85919caaedd3383c4d3ff.png)
力学作图题1.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2.如图13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3.如图所示,O 是杠杆OA 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4.如图所示,曲杆AOBC 自重不计,O 为支点,AO=60cm ,OB=40cm ,BC=30cm ,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5.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200N 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6.作出图6的闸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 1和L 2。
7.画出图10中动力F 1的力臂。
8.在图9中作出F 的力臂。
8.在图12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 2以及动力F 1的力臂.9.如图4是列车上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使手推车图13 OA 图6图前轮向上翘起,请画出售货员所用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10.在图9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 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12.如图15所示杠杆,铁球重20N ,力F 作用在杠杆的B 端使杠杆水下平衡,则力F=_____N ;画出铁球重力G 的图示和力F 的力臂L 。
11.如图12所示,用力F 踩汽车刹车踏板,请画出此力对支点O 的力臂。
12.用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木桶有两种绕绳方法,请任意画出一种。
13.请你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图10中力臂l 的长度,l 的长度是 cm .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的示意图.14.如图12,试画出缝纫机脚踏板所受动力、阻力的力臂。
15.在图5—6中,AB 是一根自重为100N 的均匀木棒,B 端着地,在A 端用最小的力F 时,恰好在如图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力F 的图示。
2021届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专项训练: 力学实验题
![2021届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专项训练: 力学实验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89f7a57fd5360cba1adbf8.png)
力学实验题类型一课内力学测量型实验1.【测平均速度】小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图1(1)应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实验中便于测量。
(2)图中BC段的路程s BC=cm,如果测得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t BC=2 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还没有到达B点时就停止计时,则测出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选填“大”或“小”)。
(4)实验中应该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5)v AC(选填“>”“<”或“=”)v AB。
2.【测密度】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后指针静止时的情形如图2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g。
图2(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缓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她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mL,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cm3。
(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g/cm3。
(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m,然后利用ρ=m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833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3.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班级姓名学号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 AB=_________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 AC=___________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_____m/s。
2.小海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进行测量:给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酒精,测得玻璃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109.4g;用注射器从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如图所示,其体积为_________m3;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92.2g。
则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测量结束整理器材时,小海发现电子秤显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减小为91.9g,其原因是酒精易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小南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面是他实验中的主要步骤。
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小南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80.9g;(3)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液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4)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质量,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 g ;(5)根据小南测得的数据可知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 3。
4.小海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写出图丙中箭头所指的结构名称:______;(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3)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 3;(5)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 的砝码放入右盘时,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______,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g ; (6)小海所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 3;(7)评估小海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出的盐水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中考物理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8bf6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7.png)
中考物理复习《力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下表列出的是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实验类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别探究声音和音叉振动的关系,敲了下音叉,音叉的振(1)______动观察不清楚。
探究小球从斜坡滚下的速度,从坡顶到坡底时间太短,______(2)难以测量。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3)______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一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保留整数位);实验次数1234钩码重G/N0.51 1.52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0.1绳端拉力F/N0.30.50.70.9绳端移动距离s/m0.30.30.30.3机械效率η67%71%74%(3)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为测量某液体密度,小明的实验如下:(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2)用天平测出5mL的空注射器质量为1.2g,再用注射器抽取液体至最大刻度处,测得注射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注射器针筒刻度线前的尖端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没有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如图中乙所示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表:(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有关;(3)第5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表格中编号①数据为_N,分析第5次实验数据,可知①处数据为__%;(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
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new)
![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f978f72fa1c7aa00b52acbed.png)
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中考重难点突破——力学实验精析(二)专项练习1. 同学们要研究弹性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甲同学猜想可能与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
他采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弹射纸团的方法进行研究,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测量结果。
橡皮筋伸长/cm51015纸团飞行距离短长更长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试着猜想一下。
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m A<m 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
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_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如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题》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题》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4ea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题》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是小亮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他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在实验中,应将斜面坡度调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2)根据图中记录的数据计算出BC段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亮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5)完成实验后,他还想用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请对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
2.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2)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3.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请回答:(1)甲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小车到水平面处具有相同的;甲实验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且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3921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电压表的示数为 0,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A .(选填字 母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
组数据,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0..66252W,图象是曲线的主要原因是小小灯灯泡泡的电的阻
①闭合开关 S,使开关 S1连接触点 1,移移动动滑滑片使片电使压电表示压数表为示U-数U 额;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使为开关U-S1连U额接触点 2,读出电压表的
示数为 U1;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表达式为 RL=
UU额1 R
.(用字母 U 额、U1、R
表示)
实验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2022·内江)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下的 实验器材: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水平平台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右(选填“右”或“左”)调,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 平衡. (2)将银叶放在天平左盘,用镊镊子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 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银叶的质量是 3399..2g2.
(3)用量筒和水测量银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银叶的 体积为 110cm3. (4)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算出银叶的密度为 33..992×2×1031kg/m3,由此判断该 银叶是空空心心(选填“空心”或“实心”)的.03
6.(2022·自贡改编)某实验小组小华同学准备测量额定电压为 2.5 V 的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3 V.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连接的实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6dbbdf482fb4daa48d4b36.png)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情景。
弹测力计的示数F1、F2,其中能表示物体重力大小是______,由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为______,若用ρ液表示所用液体的密度,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只需要比较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大小关系(均用图中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1)分析实验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2)由甲、乙、丁图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3)由甲、丁、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阳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___________;(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现象判断水已经沸腾了;(4)当水温到达90℃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5)请按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
这时小阳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烧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如图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
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首先,将一金属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读数1F 。
中考物理专项突破实验(二)力学实验
![中考物理专项突破实验(二)力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41168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9.png)
(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木__板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从而 得出初步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_慢___,运动的距离越远。
(4)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乙图所示,若水平面绝 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匀__速__直__线____运动。
9.小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4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7.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
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天__平___和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物__体__所__受__重__力__跟__质__量__成__正__比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 N/kg。但经过精确
(5)小州同学带来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的一枚金牌,想 测量金牌的密度,发现金牌无法放入量筒中。同学们 共同设计了如下测该金牌密度的实验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
②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
为m1的空烧杯中; ③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2;
则金牌密度的表达式 ρ=__m_m_2 _水 _m_1 _(水的密度为ρ水,用 m、m1、m2、ρ水表示)。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 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 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v__st ____。 (2)实验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常常减小斜面的倾
斜角度,其目的是:_便__于__测__量__时__间____。
7 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2.(2023·本溪)小丹选取了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棉 布、木板、重为10 N和15 N的两个木块(表面粗糙程 度相同)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力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力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94e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7.png)
中考物理复习《实验题-力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滑片是杠杆的一端,R0是一个定值电阻。
(1)图中油量表实质是一个表改装的,当油箱内油量减少时,电源电压不变,油量表的读数将(选填“变大”“ 变小”)。
(2)定值电阻R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3)图中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说出一个力学中的物理知识。
(4)若并联一个电压表来显示油箱内油量,要求油面升高,电压表示数变大,则电压表应并联在元件两端。
2.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目的: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原理:主要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侧调节:(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如图所示;(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4)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实验评估: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盐水的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1)比较图(b)和图可得: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选填“可以”、“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比较图(b)与(c)与(d)三图可得:相同的情况下,动滑轮越轻,则越(选填“省力”、“费力”)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力学实验专项突破均速度会。
(均选填“偏大”或“偏小”)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dm。
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BC是m/s。
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
补充设问(5)测量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6)斜面底端金属片的作用是:。
(7)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法(选填“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
(8)实验中斜面的倾角不宜太大,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
偏。
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补充设问(5)本实验的原理是。
(6)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的顺序进行。
(7)若实验中发现20g的砝码生锈了,忽略绳子体积的影响,那么小明所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将比小石块实际密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8)测量小石块和水的体积时,若俯视,则所测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你判断的理由是:。
(9)若测量具有吸水性的物体的体积,应怎样测量?。
(10)实验过程中,量筒摔碎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也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
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如图1,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位置作标记。
②如图2,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如图3,。
④小石块的体积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密度。
由于少许液体残留在量筒壁上,导致m偏,所测密度偏。
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g;(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mL;(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 kg/m3;(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大”“小”或“不变”)。
补充设问(5)小欣在实验时发现量筒刻度不清,于是利用烧杯、水、天平也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
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密度表达式。
①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1;②往烧杯里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③倒去烧杯中的水,,称出总质量m3。
食用油的密度ρ油=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你对此测量方案的评价是:。
实验四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命题热点1.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3.根据表格数据画G-m图像。
4.表格数据分析及处理。
5.多次测量便于得到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6.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其比值为定值。
例题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
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
”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
你认为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补充设问(5)本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和。
(6)他们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了处理,通过分析发现有一次测量数据存在问题,这个数据是;重新测量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7)以下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m(g)G(N)G/m(N/kg)100110200210300 1.557.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2)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补充设问(5)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不变的性质。
(6)表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画线处应填写的是:;。
实验序号水平部分材料123实验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命题热点 1.选择小车(或小卡片)而不是木块的原因: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2.定滑轮的作用: 。
3.选择静止状态的物体研究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保持两边钩码质量相等,将小车(或小卡片) 。
(2)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小车(或小卡片)两边所挂钩码的 。
(3)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两边钩码质量相等,用剪刀剪开小卡片。
5.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6.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直线上。
例题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丙组同学听后,又进行了改进设计如丙图,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F 1、F 2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 。
(3)实验中保持F 1与F 2相等,进行如下操作: (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
(4)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有较小的差距。
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
补充设问(5)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6)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 。
(7)利用图丁装置能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
实验七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热点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转换法的应用):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原理知,弹簧测力计示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
3.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很难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弹簧测力计运动中读数导致读数不准确。
4.实验方案的改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改进方案,如图甲、乙所示。
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例题如图甲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长木板,一面比较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
同学们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得出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长木板表面木块放置方式拉动木块的个数弹簧测力计示数/N①较粗糙平放1 1.5②较粗糙平放2 3.0③较光滑平放2 1.6④较光滑竖放2 1.6(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实验序号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有关。
(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
图乙实验中(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
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小亮是通过观察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不变。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然后将两瓶矿泉水正立在海绵上。
(4)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硬纸板的。
补充设问(5)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和。
(6)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九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命题热点1.U形管压强计的使用(1)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柱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前用手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的原因:U形管压强计。
(3)若实验前装置漏气,应进行的操作:拆开U形管压强计,重新安装。
2.转换法的应用:根据U形管压强计中两侧液面的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