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引言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家庭养老的衰落,都对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形成严峻挑战。由于片面的社会发展观的长期影响,导致中国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发展缓慢且等级化,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只有改变片面的社会发展观,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体制,加强人才培养,我们才能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社会养老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城市社会养老日趋增加的需求[1]。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制;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城市养老体系的现状分析

1. 城市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

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短短10年,中国老年人口就增加了5000万。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指出,中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增加800万人。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200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4亿,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届时,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6年发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1.44亿,其中近四成成分布在城市。事隔四年,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约为6780万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只是很小的一片区域,就实际的老龄人口的密度来说城市老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农村,由于城市医疗、保险、养老等各项福利事业均比农村发达,故城市老年人口的数量近几年也急剧增多,成了我国老龄人口的中坚力量。

重庆市老年人口基本情况,依据2013年人口调查数据: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3万,占总人口的15.93%。其中,新增76692人,死亡等原因减少38636人,比去年净增38056人,年增长率3.3%;

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5万,占总人口的11.69%。比去年新增13057

人,年增长率为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60-6565-7070-8080

-9

90及以

1.52%;

70岁及以上人口为62.1万,占总人口的8.29%。比去年新增52052人,年增长率为9.15%;

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3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19%。比去年新增10109人,年增长率为5.52%;

90岁及以上长寿人口为2.4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03%。比去年新增2296人,年增长率为10.47%。占总人口的2.58%,大大超过国家“健康长寿城市”1.4%的标准。

100岁及以上人口为694人,比去年增加了48人,年增长率为7.43%,达到了9.27名百岁老人/10万人口,大大超过国际10万人口7.5名百岁老人的国公认的“健康长寿城市”标准。

2.未来人口发展预测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根据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重庆市人口年龄结构构成:

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0年、2030年、2040年预测重庆市年龄结构构成设原始时间序列:1990年为第一年,2000年为第二年,2010年为第三

X°={Xº(1),Xº(2),Xº(3)}

累加生成序列X¹={X¹(1),X¹(2)}

离散描述型为X¹(t+1)= ﹙Xº(1)-u/a) e∧-at+u/a

Xº 1 2 3

6.20 8.03 9.94

X¹6.20 14.23 24.17

-10.22 1 8.09 -10.22 -19.20

B=﹛﹜Yn=﹛﹜BT=﹛﹜

-19.20 1 9.94 1 1

473.09 -29.42

BT·B=﹛﹜

-29.42 2

2 29.42

设BT·B的逆矩阵用字母A表示则A=1/80.64﹛﹜

29.42 473.09

-0.213 a

A·BT·Yn=﹛﹜=﹛﹜

5.857 u

X ¹(t+1)=33.698 e∧0.231t-27.498

注:e∧为e的方

跟据上公式可以预测,保持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重庆市202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2.176%;2030年将达到15.155%,2040年将达18.753%,重庆市将面临巨大压力。

3.城市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

由于重庆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服务内容有限。

1)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不高

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社区是否提供诸如居室保洁、代换煤气、入户洗衣、日间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时,有42.3%的老人反映社区内没有向老人提供大部分生活服务,另有29.2%的老人回答不知道有没有服务,只有20.7%的人反映社区内有这种向他们提供

日常生活服务的项目。在问到“对目前已有的服务效果是否满意”时,48%的老人回答“不满意”,31.2%的老人回答“服务水平一般”,只有20.8%的老人回答“满意”。目前,从事养老服务的大部分是一些下岗人员,他们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便上岗就职,缺乏专业的老年养老服务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影响了老年服务的质量,也制约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此外,社区养老工作还需要大量志愿者支持,志愿者队伍不仅能充实社区服务队伍,还能使社区服务的水平提高。通过与被调查老人的访谈,有近82%的老人表示只要服务价格低廉,服务全面,就希望接受服务。这既说明了目前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日常照顾服务的缺失,也表明了老年人对这种服务的需求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2)社区医疗服务保健体系仍有待完善

在问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内有向他们提供较为专业的医疗服务诊所”时,只有不到43%的老人反映自己所在的社区内有向他们提供较为专业的医疗服务诊所,51%的老人反映看病的地方远,就医不方便。当问到“社区诊所里看病有无优惠”时,其中约有75%的老人给出了否定性的回答。当生小病时,有68.3%的老人选择到正规的大看病,只有27.2%的人会就近去社区的诊所。当问到“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老人是否接受过医生上门服务”时,只有12.5%的老人回答“接受过”,有61.9%的老人回答“没接受过”。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重庆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还处于初建阶段,医疗的基本设施还不够完善。

3)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较少

在问到“平时有哪些休闲活动”时,有40.6%的老人回答主要的休闲活动是下棋或打牌,有24.5%的老人选择与他人谈话聊天消磨时间,另有18.3%的老人则喜欢独自活动,只有16.6%的老人经常参加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在问到“社区提供的休闲活动项目有哪些”时,有46%的老人回答主要的休闲活动是唱歌或打牌,有21%的老人回答登山。在问到“对社区提供的休闲活动项目是否满意”时,43%的老人表示“满意”,45%的老人回答“一般”。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老人在社区的休闲娱乐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社区缺乏必要的组织。

(二)我国城市现有养老主要方式

1.家庭养老

一般认为,家庭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内容。蔡明浩和伍刚则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城市老年人在经济上也越来越多地摆脱了对子女的依赖,绝大多数的城市老年人可以基本上自给自足,达到生活上的经济独立。城市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需求像西方那样,正从经济赡养为主转向生活照顾与精神慰藉为主”委。唐仲勋和叶南客也提出,由于城市老人的“生活在经济方面由社会给予保障,(因而)在家庭里更多要求获得生活土的和精神上的安慰”。尽管中国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弱化,但众多学者依然认为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养老方式。

2.机构养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