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生态城、智慧城非建设用地研究思路20130805更新
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_1
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发布时间:2021-12-17T07:05:47.318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月第20期作者:余亦冬,许蓉[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余亦冬,许蓉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82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方向,在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形势下,必须做好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深度优化城市规划格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执行依据。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引导人们调整生活与生产方式,对城市的形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体现社会的进步。
文章首先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概述,其次探讨了智慧城市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智慧化;协同化引言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经济、社会等功能的实现而对城市区域内的土地、水资源、地理资源、历史人文等的综合协调和科学设计。
建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设计既要符合政治、经济条件,又要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环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城市的公共服务作用。
1城市规划设计概述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时,需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根据现代人群工作和社会的发展作为需求主体。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积极发展,并且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执行意见,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在传统方式下实现建筑以及硬化地面的组成引进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实际发展需求,在进行现代化的未来城市发展时,需要做好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设计强化其中的绿色原则,并且保障各个配套设备的完整性及功能性,这样才能使整体布局更为科学,其功能更为有效。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2016〕32号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2016〕3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6年8月1日武汉市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方案智慧园区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各类产业园区,是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为推动我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园区管理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用2—3年时间,在全市建设一批通信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集聚的示范性智慧园区,形成多元协作、广泛参与的园区发展综合推进体系,制定一批智慧园区技术标准和评估标准。
2016年,在全市试点建设3个具备示范效应的智慧园区(1个工业倍增示范园区、1个都市工业园、1个农业产业化园区),其中,工业倍增示范园区智慧化建设范围(一期)控制在5平方公里以内,都市工业园智慧化建设范围控制在1平方公里以内,农业产业化园区智慧化建设范围控制在3平方公里以内。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创谷”所在区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试点,为全市树立样板、创造经验;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同步开展规划设计,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2017年,全面启动智慧园区建设,逐步实现全市产业园区智慧化全覆盖。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思路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新型智慧城市概述 (7)2.1 智慧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7)2.2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与目标 (8)2.3 新型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 (10)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11)3.1 城市建设信息化的现状 (13)3.2 数据共享与开放的程度 (14)3.3 智慧交通、能源与环境管理的成效 (15)3.4 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 (16)3.5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研究 (18)4.1 数据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问题 (19)4.2 跨部门协同工作的问题 (20)4.3 信息孤岛与数据安全问题 (22)4.4 公众参与与隐私保护问题 (23)4.5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 (24)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5)5.1 制定科学的城市战略规划 (27)5.2 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机制建设 (28)5.3 构建协同工作的城市管理体系 (29)5.4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保障 (31)5.5 优化公众参与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32)5.6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 (33)六、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 (35)6.1 城市概况与发展现状 (36)6.2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37)6.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0)6.4 对策建议与实施效果预测 (42)七、结论与展望 (42)7.1 研究总结 (43)7.2 政策建议 (45)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6)一、内容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主体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主体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19.07.03•【字号】武环管〔2019〕43号•【施行日期】2019.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主体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武环管〔2019〕43号武钢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主体建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附件已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你公司拟投资56708万元在武钢厂区内检修中心地块实施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主体建筑工程(项目代码:2018-420107-65-03-080262)。
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7960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071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共建设机柜18000个。
其中:一期建设2000个机柜,机房楼综合楼各一栋;二期建设6000个机柜,三栋机房楼;三期建设10000个机柜,三栋机房楼(详见《报告表》)。
该项目在落实《报告表》及本批复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外排各类污染物能够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所列的建设内容、规模、地点进行项目建设。
二、同意《报告表》采用的评价标准,该《报告表》可作为工程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的依据。
三、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你公司应重点做好以下环保工作:(一)加强施工扬尘监管,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墙、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不得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对于因堆放、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的污染源应采取遮盖、洒水等措施;施工场地出口应设置冲洗平台;渣土应及时清运,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置应符合相关规定。
施工结束后须及时对临时堆土场、施工场地等施工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予以修复。
中法武汉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解读
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 低碳交通 住区热岛效应 绿色建筑 空气环境质量
社会经济和产 业发展
规划定位 及目标
文化及城市空 间特色
低碳专题
能源基础 设施规划
垃圾处理
资源环境 承载力及生物
多样性
绿色交通 系统
水生态 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
[初步框架修正] 通过技术团队的多次对接,进行层层整合,初步筛选出44个指标 通过两轮问卷调查法,综合评判各指标重要程度,逐步取得相对一致的预测结果
汉江 Riviere Han
【Part 1】
构建与量化
后官湖 Lac Houguan
[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寻求城乡规划领域与五大发展理念的结合点,能系统指导规划编制及后续 实施建设。 (2)个性化原则 在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前提下,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指标体系要结合地方特色解决 资源和环境问题。 (3)可拓展原则 生态城指标体系立足于总体规划层面,同时考虑指标能在城市设计、控规等各个层 次上予以分解。
政考核性 质的 规划标准指标(沈清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基)
评 价 体 系 , 其 深圳光明新区绿色城 30
目 的 是 为 了 有 市建设指标体系
效加强总体规
划 实 效 , 作 为 无锡太湖新城生态城 21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指标体系
成 果 的 组 成 部 生态城市综合指标体 64
分。
系(黄光宇)
[指标因子的选取] 编制阶段树立了“指标统领”的指导思想 目标体系
”“生态型城市”基数指标
“资源节约"类指标
“环境友好”类指标
经济可持续 社会和谐 科技创新 文化融合
土地集约利用 水资源 能源 废弃物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分析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分析本文将针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展开研究和分析。
标签:智慧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基本理论;规划建设引言:智慧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融合产物,能有效改善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产业转型,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由于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生态意识,功能区划分不合理,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问题非常突出,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已严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而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不仅实现了城市生态化,更实现了城市智能化。
智慧生态城市实现了城市智能管理与运行,弥补了传统城市运行管理缺陷,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
一、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城市智能化、生态化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主流方向。
前不久北京召开的“信息时代的城市化问题”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指出:“生态化、智慧化将成为未来城市必然发展趋势”[l]。
他认为,美国二零零九年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已向世界证明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因此,我国也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改变和重组城市功能区分布和城市运行管理,对城市布局进行整合改造,使城市实现生态化,为人们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舒适、生态化的城市环境[2]。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3]。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城市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划建设,是一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不难看出,二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所以二者的有机结合更符合现代人对城市生活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
二、当前我国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前文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的分析,不难看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在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与“智慧”概念,并没有一个深刻认识,往往只是纸上谈兵,城市规划依然停留在传统格局当中,缺乏生态意识的融人和运用。
法国里昂贡富榈生态城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启示
法国研究2017年第4期9595【摘要】通过对法国里昂贡富榈(CONFLUENCE)生态城国土规划政策的研究,梳理政府在人居环境设计、生态产业布局、教育和科研机构植入等方面的治理,为湖北武汉蔡甸中法生态新城的发展规划、治理方式、商业模式、公共和民用建筑构思、生态产业和人文教育环境建设提出规划思路和参考路径,为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提出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法生态示范城法国里昂国土规划[Résumé]Par le biais des études des projets d’aménagement et politiques régionales portant sur La Confluence – quartier durable de Lyon, dont nous explorons la configuration résidentielle,la disposition de l’industrie écologique et l’atmosphère des recherches scientifiques, d’un côté,l’expérience de La Confluence donne l’inspiration à la ville durable sino-française de Wuhan dansles domaines tels que le projet du développement, l’administration régionale, le mode commercial,l’industrie écologique et l’environement éducatif, etc; et de l’autre, elle témoigne de latransformation de la croissance a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une nouvelle idée consistant à réaliserle XIII e plan quinquennal.【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类项目“法国里昂贡富榈生态城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启示”(2016ADC066)一、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背景为充分借鉴法国里昂贡富榈生态城经验,深化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合作,2013年4月,中国住建部与法国地方平等和住房部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共同在北京签署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该协议指定武汉城市圈(1+8)作为合作实施的试点城市。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_2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7T16:51:03.44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月第11期作者:何梅芬[导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何梅芬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是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由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渐渐成了搭建城市社会公共体系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其中涉及到了社会民生问题、城市的基础建设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
对于智慧城市理念而言,其所体现出来的城市规划以及设计应该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利用现代化理念进行构建,表达的方式应该可以突显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和优良的居住感受以及相应的安全化和舒适化。
本文以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问题作为主要的探究对象,以期能为提高城市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带来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念;城市;建筑设计一、智慧城市理念对城市建筑的发展影响分析对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设计,简略来讲指的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规划设计合理融合到一块儿,由此来更加好的展开方案策划,为后面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给予关键性的保障。
依托于智慧城市理念下所设计构思出的建筑设施,不但具有比较独特的外形,另外在应用性层面也相应较强,能够给予市民更人性化服务。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对传统型建筑业的健全和快速发展也具有关键地推动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应用和互联网大数据的运用,使传统型建筑业获得了较大创新。
比如:运用人工智能能够对市民的房屋建筑审美观和相关要求有个全方位剖析,随后按照具体的现实情况,具有针对性地和目标性地展开切实可行的建筑规划设计,以推动城市的更佳建设规划与快速发展。
而在如此的一种快速发展态势大环境下,相关建筑业工作人员的总体能力也获得了较大提升。
从专业人才供给源这个视角来说,现阶段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内都已展开了“智慧建筑与搭建”这类专科,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塑造出越来越多创新型专业人才。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完整稿)
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目录1前言 (4)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4)2.1智慧城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2.2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5)2.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8)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愿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目标 (10)3.1发展愿景 (10)3.2指导思想 (11)3.3建设原则 (11)3.4建设目标 (12)4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 (13)4.1武汉智慧城市的业务模型 (13)4.2武汉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15)4.3武汉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 (16)5武汉智慧城市应用支撑体系规划 (17)5.1应用支撑体系架构 (17)5.2基础设施服务领域规划 (18)5.2.1智慧公共安全 (18)5.2.2智慧交通 (22)5.3资源环境服务领域规划 (27)5.3.1智慧水资源 (27)5.4社会民生服务领域规划 (31)5.4.1智慧社区 (31)5.4.2智慧医疗 (34)5.4.3智慧教育与文化 (38)5.5产业经济服务领域规划 (41)5.5.1智慧物流 (41)5.5.2智慧制造 (44)5.6城市管理服务领域规划 (48)5.6.1智慧政务 (48)5.6.2智慧城管 (53)6武汉智慧城市运行支撑体系规划 (57)6.1运行支撑体系架构 (57)6.2项目融资规划 (59)6.2.1项目融资模式分类 (59)6.2.2项目融资模式选择 (61)6.2.3项目融资实施方案 (65)6.3项目实施规划 (66)6.3.1整体实施规划 (66)6.3.2分项实施规划 (67)6.4运行维护规划 (70)6.4.1整体运维规划 (70)6.4.2分项运维规划 (72)7武汉智慧城市产业支撑体系规划 (73)7.1产业支撑体系的架构 (73)7.2产业带动的总体目标 (74)7.3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 (75)7.3.1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 (75)7.3.2电子信息产业的业务构成 (76)7.3.3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布局 (78)7.3.4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78)7.4传统产业经济的促进规划 (85)7.4.1传统产业经济促进的目标 (85)7.4.2传统产业经济促进的关键措施 (85)8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保障措施 (93)8.1加强组织领导 (93)8.2建立配套政策 (93)8.3创新产业模式 (94)8.4构建运行机制 (96)8.5创新体制机制 (97)8.6资金保障到位 (98)8.7强化人才培养 (99)1前言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的批复-鄂政函〔2017〕18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省人民政府关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的批复鄂政函〔2017〕18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的请示》(武汉政文〔2016〕111号)收悉。
经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方协调组成员单位审议,现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总体规划》。
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政府推动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示范区。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将中法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运用于示范城建设,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技术,突出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应用,促进发展高技术研发创新,努力将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三、《总体规划》是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发展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引导开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开发总量,修复和重建水生态和水安全格局。
要依法对生态城范围内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
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
请你市切实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健全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合理安排有关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
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剖析_8
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剖析发布时间:2021-11-29T09:02:52.594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月18期作者:侯辰[导读] 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所以,对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设计可以说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所在侯辰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湖北 435100身份证号:42028119860313****摘要:现今,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所以,对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设计可以说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所在。
充分地将绿色理念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设设计更加环保节能,更好地展示设计的实力。
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很强的绿色环保意识,然后按照绿色理念的设计原则,在机构设计、节能设计等方面融入绿色理念。
现代建筑想要不断发展,就要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思路中,未来,绿色设计理念可以说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设计特色。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理念;节能环保引言节能、环保、绿色理念,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要融入生态观理念,重视建筑工程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特别是引入科学设计方法,重视水、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观作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要减少对资源的浪费,要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选择绿色生态建筑材料,重视自然植被的有效利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1 生态建筑技术生态建筑建设中除了采用生态环保材料之外,还可以应用生态技术,如太阳能及风能的利用等,都属于生态技术。
常见的典型生态技术还包括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在建筑物周围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态建筑绿化环境的自我维护和发展能力,降低维护成本,并通过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来维持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从而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杀菌抑尘,使建筑物周围的风景更加优美,提高建筑品位。
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新范式 以麻城市智慧农业谷建设为例
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新范式以麻城市智慧农业谷建设为例□文/胡艳凤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已经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对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变人民生活方式、推动城市提质升级、破解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形态,成为我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章在总结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智慧要素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以泛华集团麻城市智慧农业谷项目建设运营为例,创新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与思路,通过智慧产业的聚集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带动麻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
泛华集团城市发展研究院研发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经济学硕士。
专职从事智慧城市、区域产业与数字经济结合的研究工作,参与并主持武汉、北京等数十个城市近百个城市战略、智慧城市规划、产业研究以及功能区规划。
胡艳凤68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聚集、企业运营、消费者行为、政府运营管理的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的创新和精心策划,进行统筹运作。
我国智慧城市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处在初期阶段,但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已从概念的提出,到技术探索,开始逐步发展到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阶段,步入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期,但从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到实施运营等发展环节来看,还存在一系列亟待攻破的难题。
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智慧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针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资金和业务扶持,智慧城市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工作内容和行动计划,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角色。
2012年住建部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2013年联合其他部委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相关政策;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明确将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随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指导原则、支持政策等。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结合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加。
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开始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方式和方法。
而智慧城市的出现则给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智慧化程度,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构建一个环保、生态、人文、和谐的城市。
智慧城市则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城市各领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以提升城市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从而实现城市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二、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结合1.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城市的建设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通过降低能耗、推广低碳生活、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而智慧城市则能够通过感知技术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性的提高。
2.空气质量的提升空气污染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
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可以采用植物绿化、雨水收集、节水减排等方式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智慧城市则能够通过对空气污染的感知,实时监测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障空气质量的升级。
3.交通拥堵的缓解由于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
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可以采用绿道、共享单车等方式来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
而通过智慧城市对交通流量的计算与监测,可以提供可行的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优化。
4.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各个方面的协调与整合,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而智慧城市则注重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城市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高压线路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高压线路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0.06.11•【字号】武环管〔2020〕32号•【施行日期】2020.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高压线路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生态城管理办公室:你单位报送的《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高压线路迁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表》)已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你单位拟在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顺大道与031乡道交汇处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对现有8回架空线路进行迁改。
工程建设内容分为电缆部分和架空部分。
电缆部分包括新建双仓电力隧道1.2km,新敷设6回220kV电缆6×1.2km、2回110kV电缆2×1.2km;架空部分包括新建3条220kV同塔双回线路3×2×4.5km、1条110kV同塔双回线路2×2.5km、1条110kV单回线路2km、1条项单回110kV临时过渡线路1km;拆除220kV同塔双回线路3×2×5.5km、110同塔双回线路2×1.9km及110kV单回线路3.8km。
项目总投资38754万元,环保总投资56万元。
二、在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限值之内。
因此,我局原则同意该《报告表》。
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环保工作:(一)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设计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线路临近或跨越居民房屋时与建筑的距离必须达到《报告表》提出的要求,确保周边电磁环境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相应限值要求。
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和实践
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和实践一、前言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指以自然生态公园为核心,将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
武汉都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城市群之一,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构想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
二、构想篇1.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定义和内涵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自然生态公园为依托,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出一个集绿色生态、多样文化和宜居环境于一体的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娱乐,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武汉都市圈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武汉都市圈地处长江中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长江、东湖、大别山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武汉都市圈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来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3.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构想在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武汉都市圈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制定并实施相关规划和政策。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和水体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也可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优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三、实践篇1.武汉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实践武汉市政府在推动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实践举措。
武汉市加大了对东湖、汤逊湖等湖泊的生态修复力度,推动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绿道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和湿地公园等。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武汉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2.社会参与和民众意识的培育除了政府的实践举措之外,武汉都市圈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培育民众的生态意识。
天河智慧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天河智慧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一、规划期限天河智慧城功能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称“天河功能片区规划”)编制基期年为2012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天河智慧城功能片区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即天河行政区范围,总面积为136.57平方公里。
下辖包括凤凰、龙洞、元岗、长兴、新塘、兴华、五山、棠下、黄村、珠吉、沙东、沙河、林和、石牌、天河南、冼村、猎德、车陂、天园、员村和前进等21个街道。
三、土地利用调控目标1、严格保护耕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任务。
至2015年和2020年,确保天河功能片区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410公顷和306公顷。
2、加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加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坚持需求引导与供给调节相结合,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先保障重点地区和重要项目用地需求,对各类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用地标准。
至2015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9506公顷和9554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8772公顷和859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661公顷和104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174公顷和290公顷以内。
3、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进一步提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益。
至2015年和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制在62平方米/人和57平方米/人以内。
4、加强土地整治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至202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41公顷,其余通过易地补充完成,实现占补平衡。
至2015年和2020年,实现“三旧”改造规模为680公顷和2587公顷;建设用地复垦规模为201公顷和796公顷。
5、提升区域生态建设落实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中心区的要求,以最佳生态效益整体安排城郊生态绿地和城市绿地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系统。
2023年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
1. 路网拓展与改善: 在“十四五 ”规划中 , 武汉市将通过增加道路数量和改善交通标志系统等措施 ,进一 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 提升路网的容量和通行效率。现实时交通信息监测和智能导航功能 , 提高交通网 络的整体智能化程度 。2. 智能导航技术应用: 基于先
1. 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整合 , 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交通管理水平 ,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 率 , 提升居民出行体验 。2. 提供智慧教育服务: 建设智慧学 校 ,推广智慧教育模式 ,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 提供个性化、高效的教育资源 ,推动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 全面发展 。3. 构建智慧医疗体系: 通过智能医疗设备和信息 系统的建设 , 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 改善医疗服务体验 , 保障群众健康 。4. 提升智慧治理能力: 建设智慧政务平台 , 实现政务服务的全面电子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5. 建设智慧环保系统: 通过建立智能监测和预警机制 , 提高城市环境的智 能化管理水平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和治理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p u b l i c
感知网络 ,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 , 实现对城市环境、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实时监测 。结合智 能控制系统 , 可以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如交通拥堵、气象灾害等 , 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 4. 公共服务智能化: 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公共服务 流程 , 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例如 ,在医疗领 域 , 可以推行电子健康档案、远程诊疗等服务模式, 提高就诊便捷性和医疗质量 。在教育领域 , 可以推 进智慧校园建设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学习
生态修复背景下城市绿心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绿心为例
生态修复背景下城市绿心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东湖绿心为例陈明;孟勇;戴菲;刘志慧;王运达【期刊名称】《中国园林》【年(卷),期】2018(034)008【摘要】“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与城市建成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绿心中,进行城市绿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该实践有别于常规的生态修复规划,针对生态条件优越的场地提出了生态修复与优化提升策略.通过学习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心的建设经验,探索城市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术策略,并以武汉市东湖绿心为例,提出前期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与规划绩效测算的具体技术方法,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总页数】7页(P5-11)【作者】陈明;孟勇;戴菲;刘志慧;王运达【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武汉430074;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如何实现“城市绿心”价值最大化--以北海市“城市绿心”概念规划为例 [J], 王婕纯2.城市"绿心"规划研究——以乐山市城市"绿心"规划为例 [J], 罗文智;李家军;李海清3.传承文明,携生态绿心的力量引导城市景观改造以湛江市霞湖片区绿心规划为例[J], 庄荣;徐春迎4.生态承载力实测研究及其规划应用探讨——以武汉市东湖绿心为例 [J], 周元;姚崇怀;贺雪刚5."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沟道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研究——以西宁火烧沟为例 [J], 牛萌;达周才让;白伟岚;何俊超;李洪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胡冬冬;殷毅;郑振华;杜瑞宏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8(042)0z2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加快,以生态、农业空间为主导的城市非集中建设区逐渐成为规划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区域.本文针对武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非集中建设区的内涵和范围,立足落实全域要素管控、保证各层次规划有效传导、正视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提供刚弹结合管控路径的要求,全面剖析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和管控的问题,探索非集中建设区“立体化联动”、“功能分区传导”、“建设指标空间化”的规划思路与体系内容,明确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底线-功能-容量-空间”四层次精细化规划管控内容、分类精细式管控要求和单元图则式管控方式,以期有效推动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从“生态地区”向“魅力地区”转变.
【总页数】7页(P64-70)
【作者】胡冬冬;殷毅;郑振华;杜瑞宏
【作者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编制处;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规划耕保处;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9
【相关文献】
1.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管理体系研究——以《长春市空间规划(2016—2035年)》为例 [J], 李妍; 任皓雯
2.城市非集中建设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点初探 [J], 余帆
3.分区层面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分区规划为例 [J], 余帆
4.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非集中建设区规划体系构建 [J], 杜瑞宏;黄晓芳;胡冬冬
5.长沙非集中建设区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探索 [J], 邓方荣;段宁;郑华;郑曼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生态城规划建设:榜鹅策略及其启示
智慧生态城规划建设:榜鹅策略及其启示
霍伟;高淑淇;代志宏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24(44)4
【摘要】建设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城镇是未来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方向,深入剖析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国生态城镇的建设。
文章对新加坡榜鹅地区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将榜鹅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两阶段五时期”;并进一步总结榜鹅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长远计划与动态创新结合、实现“智慧生态城镇”建设愿景、多方参与保证规划实施、发展数字创新产业等;最后提出榜鹅智慧生态城镇对我国智慧生态城建设的部分启示。
【总页数】9页(P21-29)
【作者】霍伟;高淑淇;代志宏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生态型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安康高新区富强空港生态城为例
2.芬兰生态智慧城市(区)规划建设经验及其启示——基于世界设计之都赫尔辛基新城建设实践的调研
3.杭州建设生态城的初步构想——中新天津生态城对杭州的启示
4.智慧停车场规划应用与研究——以青岛生态智慧城公交停车场工程为例
5.“三生”有序,生态为本——筑波科学城规划建设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8
○7
○2
○3
○5
○4 ○1
-
水畔休闲度假区:对官莲湖及下善湖水域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 价值,创造静谧的、轻松的现代生活度假区。
1 滨水慢生活步道、2 微地自行车体验、3 依山垂钓、4 山地氧吧公园、5 泊 岸游船休闲、6 水疗养生、7 休闲度假木屋
○6
○7
○5
○4
○3
○2
○1
以上图件全部为方案研究的过程文件,仅供参考。
在此基础上,我方认为,对于绿肺所覆盖的广大区域的城市功能,可以在不 破坏绿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优化和丰富,具体思路如下:
1、 在对生态本底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郊野公园,丰富绿 肺城市功能,拓展居民生活与大自然交织融合的生态空间;
2、 以都市休闲生态型公园为基本定位,服务于经开区居民及武汉市乃 至周边城市居民,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餐饮养身等基本服务,满 足其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发展研究院 2013-7-17
1 候鸟保育区、2 养生度假区、3 龙山茶文化区、4 花海、5 湿地游览区
○3
○2
○4
○1
○5
农耕文化体验区:以现有大量农田为基础,突出农事体验的主题,打造生态 农业观光区。
1 运动公园、2 汽车展示及露营、3 农耕文化展示、4 农业生产活动体验、5 农产品品尝、6 热气球乐园
○2
○3
○4
○1
○5
3、 郊野公园内部项目的设置,要严格遵循生态分区控制标准,杜绝人 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步道、景观小品、构筑物等均采用竹、木、石等 天然环保材料;绿肺内部不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我方对绿肺内部设计方案进一步补充深化。 总体方案定位为都市休闲生态型郊野公园。是集生态保护和培育、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群。其中包括八大主题功能,分别 为:湿地保护区、小军山生态复原区、龙灵山养生度假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大 军山历史文化旅游区、湖泊公园、森林保护区及水畔休闲度假区。通过绿道系统 串联各个功能区。 在八大功能分区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尊重现状及保护生态为原则对每个分区 进行细化,丰富其功能。增加了运动公园、骞马乐园、花海、山地自行车、森林 公园、三国文化体验区、水疗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 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以现有大型芦苇沼泽湿地及珍稀水 禽的栖息地为基础,区内将架栈道、设曲桥、建观鸟平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尽显自然生态湿地特色。 1 湖心岛、2 芦苇荡、3 荷塘月色、4 湿地展示馆、5 水天一色、6 鸥波萍迹、 7 桃花源等
关于“生态城、智慧城专项研究及城市设计”项目——非建设用地设 计方案的设计思路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土地局: 您好!
我院已于 2013 年 7 月 30 日收到绿肺资料。在对贵方资料进行充分研究的基 础上,我院已开展非建设用地的方案设计工作。
我院认为:绿肺设计的整体方案符合我泛华集团城研院编制的生态指标体系 中对于生态城、智慧城相关区域的分区控制的思路,较好的体现了城市绿肺功能, 将在武汉市和经开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品质提升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5
○3
○6
○2
○4
○7
○1
小军山生态复原区:以环境保护和修复为主,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保护动植物 资源,营造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
1 阡陌农田、2 林间会所、3 樱花涧、4 生态修复林、5 度假山庄、6 赛马乐 园、7 三国文化体验
○1
○6
○2 ○4
○5
○3
○7
龙灵山养生度假区:以现有茶园、湿地为特色基础,营造独具魅力的自然景 观,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打造环保、旅游、观光的静谧之地。
1 景观茶室、2 观鱼台、3 垂钓区、4 湿地小筑、5 花香茶舍、6 水上舞台、 7 观鸟轩
○1 ○2
○3 ○4 ○5 ○6 ○7
森林保护区:利用丰富的植物生态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开展野外生存、 露营等项目,体验森林探险的乐趣。
1 森林动物园区、2 林地露营、3 康复森林、4 林地自行车俱乐部、5 特色植 物观赏区、6 鱼类养殖生态观光区、7 水掘场地的历史遗存,荆楚文化及三国军事文 化,突出历史文化的主题,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1 碧云寺佛学文化区、2 水寨休闲区、3 鱼类养殖生态观光区、4 垂钓区、5 全鱼宴特色餐饮、6 三国、荆楚文化壁画廊
○4 ○6 ○3
○5 ○2 ○1
湖泊公园:对状元湖、中山湖及无浪湖水域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丰富和完 善休闲度假项目,创造一个有活力的、轻松的休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