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归纳
三角形全等的五种判定方法及如何构造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SAS SSSHL AAS SAS ASA 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第三边找直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 例 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知识点二:构造全等三角形例 2. 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
求证:21C ∠=∠+∠。
例3. 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
求证:AE CF =。
知识点三: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例4. 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解题后的思考: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2. 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例5。
如图,,AP CP分别是ABC∆外角MAC∠和NCA∠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求证:BP 为MBN∠的平分线。
解题后的思考:题目已知中有角平分线的条件,或者有要证明角平分线的结论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或判定来解答问题.3. “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例 6.如图,在ABC∆中,AB AC>,12∠=∠,P为AD上任意一点。
求证:AB AC PB PC->-。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最新整理)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三、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含两个要素:边和角。
①积极发现隐含条件:公共角对顶角公共边②观察发现等角等边:等边对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等角对等边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③推理发现等边等角:图1:平行转化图2 :等角转化图3:中点转化图4 :等量和转化图5:等量差转化图6:角平分线性质转化图7:三线合一转化图8:等积转化图9:中垂线转化图10:全等转化图11:等段转化四、构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1、关于角平分线的辅助线:当题目的条件中出现角平分线时,要想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①角平分线具有对称性;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关于角平分线常用的辅助线方法:(1)截取构造全等:如下左图所示,OC是∠AOB的角平分线,D为OC上一点,F为OB上一点,若在OA上取一点E,使得OE=OF,并连接DE,则有△OED≌△OFD,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的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的证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等三角形(即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和角都相等)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有着很多共性特征和性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以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五种判定方法,并给出它们的证明。
一、SSS法则(边边边全等)首先我们来介绍SSS法则,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AC=DF,BC=EF。
我们要证明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证明过程】由已知条件可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的三边分别相等。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对应关系:AB=DEAC=DFBC=EF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我们有以下结论:AB+AC>BCDE+DF>EF由于AB=DE,AC=DF,BC=EF,所以根据上述两个不等式可得:AB+AC>BCAB+AC>BC所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全等。
由于∠C=∠F,所以我们有以下结论:∠A+∠C+∠B=180°∠A+∠F+∠E=180°由于∠C=∠F,所以可以将两个等式相减,得到:∠B-∠E=0∠B=∠E四、HL法则(斜边-直角-斜边全等)由于∠A=∠D,∠B=∠E,所以可以使用AA法则证明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DEF全等。
我们介绍了五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证明。
这些方法在解决几何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如果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判定三角形的全等关系。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相信大家能够在几何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0字】第二篇示例: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三边和三角形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几何学中,全等三角形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关系。
正确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证明方法一:SSS判定法(边边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BC=EF,AC=D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且已知AB=DE,BC=EF,AC=DF。
通过图形可以发现,若容器DAB将图形DEF旋转并平移后完全重合于ABC,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因此,通过旋转和平移操作,将DEF旋转至直线AC上的点F与C匹配,同时将点F移动至点C。
由于线段DE和线段AC相等,而由已知条件可知线段DF与线段AC相等,所以线段DC也与线段AC相等。
因此,可以得出点C与点D重合,即三角形DEF重合于三角形ABC,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二:SAS判定法(边角边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AB=DE,角A=角D,BC=EF,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角A=角D,BC=EF。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以及线段DE与线段AB相等。
通过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点D与点A重合,即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三:ASA判定法(角边角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角A=角D,角B=角E,AB=DE,则可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角A=角D,角B=角E,AB=DE。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角D与角A相等,角E与角B相等,以及线段AB与线段DE相等。
通过这三个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三角形DEF与三角形ABC完全重合,证明了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法四:HL判定法(斜边和高判定法)该方法基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即当两个三角形的斜边和高分别相等时,它们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L)(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人教版)(学生版) 24-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专题12.7全等三角形的判定(HL)(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HL)(1)判定方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书写格式:如图,在Rt△ABC 和△Rt DEF 中,AB DE AC DF=⎧⎨=⎩ABC DEF ∴∆≅∆(HL)【知识点二】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全部适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HL”“SSS”“SAS”“ASA”“AAS”这五种方法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知识点三】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思路(1)已知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可用判定方法“SAS”“HL”“ASA”或“AAS”;(2)已知斜边对应相等,可用判定方法“HL”“AAS”;(3)已知一锐角对应相等,可用判定方法“ASA”或“AAS”.第二部分【题型展示与方法点拨】【题型1】用“HL”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例1】(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已知,如图,点A 、E 、F 、B 在同一条直线上,CA AB ⊥,DB AB ⊥,AE FB =,CF DE=(1)求证:CAF DBE ≌ ;(2)若25AFC ∠=︒,求D ∠的度数【变式1】如图,已知AB BD ⊥,CD BD ⊥,若用HL 判定Rt △ABD 和Rt BCD 全等,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 .AD CB =B .AC ∠=∠C .BD DB =D .AB CD=【变式2】(23-24八年级上·北京朝阳·阶段练习)如图,BD CF =,FD BC ⊥于点D ,DE AB ⊥于点E ,BE CD =,若145AFD ∠=°,则EDF ∠=.【题型2】全等的性质与“HL”综合【例2】(23-24八年级下·山东青岛·期中)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 AC =,ED CD =.(1)问BF 与AC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并说明理由.(2)直接写出ABC ∠的度数.【变式1】(23-24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如图,Rt ABC △中,90ACB ∠=︒,CD AB ⊥于点D ,EF AB ⊥于点F ,交AC 于点E ,BC BF =,连接BE 交CD 于点G .下列结论:①CE EF =;②CG EF =;③BGC AEB ∠=∠.其中正确的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变式2】(23-24八年级上·吉林·期末)如图,在ABC 中,M 为边BC 的中点,ME AB ⊥于点E ,MF AC ⊥于点F ,且BE CF =.若25BME ∠=︒,则A ∠=°.【题型3】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例3】(23-24七年级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如图,ABC 中,AC AB >,D 是BA 延长线上一点,点E 是CAD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 作EF AC ⊥于F ,EG AD ⊥于G .(1)求证:EGA EFA ≌△△;(2)若2BEC GEA ∠=∠,3AB =,5AC =,求AF 的长.【变式1】(23-24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如图,EB 交AC 于点M ,交FC 于点D ,90E F ∠=∠=︒,B C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12∠=∠①;②BE CF =;③ACN ABM ≌;CD DN =④,其中正确的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变式2】(23-24八年级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如图,ABC 中,AH BC ⊥,BF 平分ABC ∠,BE BF ⊥,EF BC ∥,以下四个结论:①AH EF ⊥,②ABF EFB ∠=∠,③AF BE =,④E ABE ∠=∠.正确的是.第三部分【中考链接与拓展延伸】1、直通中考【例1】(2023·陕西·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50B ∠=︒,20C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延长EA 至点D .使AD AC =.在边AC 上截取AF AB =,连接DF .求证:DF CB =.【例2】(2023·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点A B C D E ,,,,均在小正方形方格的顶点上,线段,AB CD 交于点F ,若CFB α∠=,则ABE ∠等于()A .180α︒-B .1802α︒-C .90α︒+D .902α︒+2、拓展延伸【例1】(23-24八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如图,从点O 引射线OM ,ON ,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点C 为平面内一点,连接AC ,BC ,有ACB O ∠=∠.(1)如图1,若AO BC ∥,则AC 和ON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2)如图2,若ABC ABO ∠=∠,AC OM ⊥,请求出CBD ∠和O ∠的度数的等量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过点C 作CD OM ∥交射线ON 于点D ,当8CDN CBD ∠=∠时,求ABC ∠的度数.【例2】(22-23九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120AB AD BAD =∠=︒,,90ABC ADC ∠=∠=︒,且60EAF ∠=︒,求证:EF BE FD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180B D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12EAF BAD ∠=∠,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归纳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归纳一、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指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和推理,直接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常用的直接证明法有以下几种:1.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思路:设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BC=EF,AC=DF,要证明ΔABC≌ΔDEF。
通过SSS判定法可知,只需要证明∠ABC=∠DEF,∠BAC=∠EDF,∠ACB=∠DFE即可。
这个可以通过角的和为180°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到。
2.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分别相等,并且这两个边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思路:设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AB=DE,∠ABC=∠DEF,AC=DF,要证明ΔABC≌ΔDEF。
通过SAS判定法可知,只需要证明BC=EF即可。
这个可以通过边与角关系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到。
3.ASA判定法ASA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相等,并且这两个角的夹边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思路:设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已知∠BAC=∠EDF,AC=DF,∠ABC=∠DEF,要证明ΔABC≌ΔDEF。
通过ASA判定法可知,只需要证明AB=DE即可。
这个可以通过角与角关系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到。
二、间接证明法间接证明法是指通过假设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然后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常用的间接证明法有以下几种:1.矛盾法假设三角形ABC和DEF不全等,然后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论,进而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2.割取法假设三角形ABC和DEF不全等,然后取一个边分别作其平行线或垂线,进而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从而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三、利用全等条件证明法利用全等条件证明法是指在已知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一个或多个角、边、角边相等的关系时,可以根据全等条件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情况总结.docx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与DEF 全等,记作ABC ≌DEF(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 =”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 SSS”.AB DEA D如图,在ABC 和DEF 中BC EFAC DFB C E FABC ≌DEFA 50 , BC 9cm,CE 5cm ,求EDF 的度数及CF的长.例 3.如图,已知:AB=AD, AC=AE,BC=DE,求证:BAE CADABDEC例4.如图 AB=DE, BC=EF,AD=CF,求证:(1)ABC≌DEF( 2) AB//DE, BC//EF ADB C【典型例题】A 例 1.如图,ABC ≌ADC ,点B与点D是对应点,BAC26,且B20, S ABC1,求CAD , D ,AC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B CD例 2.如图,ABC ≌DEF,EF A D.\例 5.如图,在ABC中 C90 , D、E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BE=BC,DE=DC,求证:( 1)DE AB ;( 2) BD平分ABC(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AEDBC【巩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 .如图,ABD ≌CDB ,且AB和CD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 CDB 的面积相等ADB、ABD和 CDB 的周长相等C、A ABD C CBD B CD、 AD//BC 且 AD=BC3 .如图,ABC ≌BAD ,A和B以及C和D分别是对应点,如果D CC 60 ,ABD35 ,则BAD 的度数为()A、85B、 35C、60D、 804 .如图,ABC ≌ DEF ,AD=8,BE=2,则AE等于()A 、6B、 5C、 4D、 3CEA BBAFD EA E DB C第 5 题图C第 6 题图DF第 4 题图5.如图,要使ACD ≌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A 、AC=BC, 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C 、DC=EC, AC=BC, BE=AD D 、AD=BE,AC=DC, BC=EC6.如图,ABE≌DCF ,点A和点D、点E和点F分别是对应点,则AB=,A,AE=,CE=,AB//,若AEBC ,则DF与BC的关系是.7 .如图,ABC ≌AED ,若B40 ,EAB30 , C45 ,则 BAC,D,DAC.DC BAE DCAEFB D E C第 9 题题图8.如图,若 AB=AC,BE=CD,AE=AD,则ABE ACD,所以AEB,B第 8第 7 题图题图,BAD.BAE9.如图,ABC ≌ DEF ,C90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与 F互余B、 C与 F互补C、A与E互余D、 B与 D 互余10.如图,ACF≌DBE,E30 ,ACF 110 , AD 9cm,CD 2.5cm,求 D 的度数及BC的长.E FA B C D 11.如图,在ABC 与ABD 中,AC=BD,AD=BC,求证:ABC ≌ABDD CA B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AB=5cm.,则AD的长是()A、7cmB、5cmC、8cmD、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A48 ,E62 ,点B、C、E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A、 48 B 、38C、 110D、 62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则AD=.4.如图,ABE ≌ACD , A 100 , B 25 ,求BDC 的度数.AD EB C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求证: AB//CDA BFCE D.\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求证:①ABC ≌FED②AB//EFED FA CB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求证:BAD CAEABECD.\全等三角形(二)AD=AE,∠ 1=∠ 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知识要点】定义: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几何表示A D 【例 3】如图已知: AE=AF,AB=AC,∠ A=60°,∠ B=24°,求∠ BOE的度数 .BEB C E FO如图,在ABC 和 DEF 中,ACAB DEF【例 4】如图, B,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ADE是等边三角形,B E ABC ≌ DEF (SAS)BC EF求证:① CE=AC+DC;②∠ ECD=60°.E【典型例题】A【例 1】已知:如图, AB=AC, AD=AE,求证: BE=CD.ABDC【例 5】如图,已知△ ABC、△ 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5种)例题+练习(全面)本文讲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边角边和角边角。
边角边指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SAS”。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是两边及其夹角,不能是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例如,在图中的△ABC和△ABD中,虽然有一个角和两边相等,但是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但是在例1中,如果AC=AD,且∠CAB=∠DAB,则可以证明△ACB≌△ADB。
在例2中,如果AD∥BC,且∠ABC=∠DCB,AB=DC,AE=DF,则可以证明BF=CE。
角边角是指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ASA”。
例如,在例2中,如果AD平分∠BAC,且∠ABD=∠ACD,则可以直接判定△ABD≌△ACD。
在例3中,如果在Rt△ABC中,BC=2cm,CD⊥AB,且EC=BC,EF=5cm,则可以求出AE的长度。
除了边角边和角边角外,还有三种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在例5中,如果在△ABC和△DEF中,AB=DE,BC=EF,且有一个角相等,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6中,如果AB∥DE,AB=DE,BF=CE,则可以证明△ABC≌△DEF。
在例7和例8中,分别是通过角平分线和垂线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总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于解决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DC,∠ABC=∠DCB。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CB=∠DCB。
又因为AB=DC,所以BC=AC。
因此,根据SSS(边边边)相等可知,△ABC≌△DCB。
同时,∠ACB=∠DCB,AC=BC=DC。
2.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D和ABF中,已知AD=AE,∠1=∠2,BD=CE。
根据角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又因为AD=CE,所以BD=BE。
因此,根据SAS(边角边)相等可知,△ABD≌△BCE。
同时,∠ABD=∠BCE,AD=CE=BE。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a判定全等三角形有六种方法:1、定义法: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全等;2、边边边:三个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全等;3、边角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4、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5、角角边: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6、直角三角形的高和斜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SSA与三角形全等】(1)如图,△ABC与△A′B′C′,AB= A′B′,BC= B′C′,且AB<BC,∠C=∠C′=α(0°<α<90°),那么△ABC与△A′B′C′全等吗?我们可以发现,这时候△A′B′C′有两种情况,如果形状不同的时候,它们就不全等。
下面举两个特例:(2)如图,△ABC与△A′B′C′,AB= A′B′,BC= B′C′,∠A=∠A′=90°,那么△ABC与△A′B′C′全等吗?显然,我们只能画出一种△A′B′C′,根据HL可以证明它们全等。
(3)如图,△ABC与△A′B′C′,AB= A′B′,BC= B′C′,∠A=∠A′=α(90°<α<180°),那么△ABC与△A′B′C′全等吗?显然,我们也只能画出一种△A′B′C′,但是又很难直接证明它们全等。
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构造辅助线的方式,分别过点B,B′作BH⊥AC,B′H′⊥A′C′,垂足分别为H,H′。
通过证明两次全等即可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总结很多时候我们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特别是遇到两个三角形明明就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但是偏偏条件就是SSA,无法直接证明全等。
那么上面的思路就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条出路。
当然,图形本身两种不确定的可能都存在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证明全等,那么就不要往证明全等的方向去了。
【典型例题】【题目】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上一点,在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上取一点F使得AE=EF.求证:∠AEF=90°.【分析】在AB上取一点G使得AG=CE,如果能证明△AGE与△ECF全等就能得出结论了,但是只有SSA这样的条件,怎么办呢?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上面的思路,作垂线试试。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及性质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及性质三角形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形状,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及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应的例题进行说明。
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SSS全等法则SSS全等法则是指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时,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来说,如果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的边长满足AB=DE,BC=EF,AC=DF,那么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例题1:已知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BC=EF,AC=DF,证明三角形ABC≌DEF。
解:根据SSS全等法则,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2. SAS全等法则SAS全等法则是指两个三角形的边边角相对应相等时,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来说,如果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满足AB=DE,∠ABC=∠DEF,BC=EF,那么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例题2:已知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ABC=∠DEF,BC=EF,证明三角形ABC≌DEF。
解:根据SAS全等法则,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3. ASA全等法则ASA全等法则是指两个三角形的角边角相对应相等时,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来说,如果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满足∠ABC=∠DEF,AC=DF,∠BAC=∠EDF,那么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例题3:已知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C=∠DEF,AC=DF,∠BAC=∠EDF,证明三角形ABC≌DEF。
解:根据ASA全等法则,可以得出三角形ABC≌DEF。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例如,如果三角形ABC≌DEF,那么AB=DE,BC=EF,AC=DF,并且∠ABC=∠DEF,∠BCA=∠EFD,∠CAB=∠FDE。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式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式分类总结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完全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是一种重要而基础的推理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判定方式主要有三种:SSS全等定理、SAS全等定理和ASA全等定理。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定理的内容及具体应用。
1.SSS全等定理SSS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边的长度作为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SSS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等于3cm、4cm、5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SAS全等定理SAS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条边、夹角和另一条边的关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夹角和两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SAS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夹角为60度,两个边分别等于4cm和6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全等定理ASA全等定理是指当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
具体表述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全等定理的证明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条角、边和另一条角的关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在实际问题中,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两条边分别相等时,可以直接通过ASA全等定理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例如,当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度,两个边分别等于5cm和7cm时,即可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汇总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汇总第一类:SSS判定法(边边边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通过边长的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分别相等时,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是最常用的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
第二类:SAS判定法(边角边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通过边长的相等和两边夹角的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相等,且这两边夹角相等时,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三类:ASA判定法(角边角判定法)ASA判定法是指通过角度的相等和一边的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分别相等,且这两个角度之间的边的长度相等时,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四类:AAS判定法(角角边判定法)AAS判定法是指通过两个角度的相等和一边的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分别相等,且这两个角度之间的一边的长度相等时,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五类:HL判定法(斜边高判定法)HL判定法是指通过边长的相等和一条边上的高线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两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上的垂线长度分别相等,且这条边夹角相等时,可以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六类:SSA判定法(边边角判定法)SSA判定法是指通过两个边长的相等和这两个边之间的夹角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但应注意,当只知道两个边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时,并不能推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法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如果满足了一些判定条件,则可以推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如果不满足判定条件,则并不能推断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因此,在证明中还需要注意辅助线的使用和合理的推理过程。
除了上述分类的判定法,还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限制灵活运用相关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推理。
例如,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定理等进行推理。
综上所述,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判定方法主要包括SSS判定法、SAS判定法、ASA判定法、AAS判定法、HL判定法和SSA判定法。
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总结
敷学培fit 方法*»1-2価明三廊形全箸(舍倦段相著、角相等)的几种方法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 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Jo 【最简单,考得也最少,考试过程中没有注意点】② 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最常考,而且考试就考“角是不是两边夹角”】 r 当题目中得出“2对边及1对角相等”时,一定要检査“角是不是两边夹角“。
i ③ E鬲爲反養美另另航蒔京满不三浦花荃,新忑「① 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o⑤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o F ............................ } j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证法。
但当该方法不行时,前面的4种方法也能用来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 !如何找斜边:斜边是直角所对的边,只要找90。
的角所对的边就能找到斜边: ................................................................................................. J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①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几种常见全等三箱形的基本图形: 【平移】i 题目中只要得出“1对边及2对角相等",那就能证明三角\ ;形全等,唯一要做的就是区分好是ASA 还是AAS三、找全等三痢形的方法:①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②可以从己知条件出发,看己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③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①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判定四种方法学习总结
三角形全等一.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SSS )图2-1 图2-2 图2-3 1.已知:如图2-1,△RPQ 中,RP =RQ ,M 为PQ 的中点. 求证:RM 平分∠PRQ .分析:要证RM 平分∠PRQ ,即∠PRM =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 M 为PQ 的中点(已知), ∴______=______在△______和△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PM RQ RP 已知∴______≌______( ). ∴ ∠PRM =______(______). 即RM .2.已知:如图2-2,AB =DE ,AC =DF ,BE =CF . 求证:∠A =∠D .分析:要证∠A =∠D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BE =CF ( ), ∴BC =______.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AC BC AB ∴______≌______( ). ∴ ∠A =∠D (______).3.如图2-3,CE =DE ,EA =EB ,CA =DB , 求证:△ABC ≌△BAD .证明:∵CE =DE ,EA =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 在△ABC 和△BAD 中, =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证已知 ∴△ABC ≌△BAD ( ).练习4.已知:如图2-4,AD =BC .AC =BD .试证明:∠CAD =∠DBC .如图2-45.“三月三,放风筝”.图2-5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 =DF ,EH =FH ,不用度量,就知道∠DEH =∠DFH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证明.图2-5二.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2——“边角边”(SAS)图3-1 图3-21.已知:如图3-1,AB 、CD 相交于O 点,AO =CO ,OD =OB . 求证:∠D =∠B .分析:要证∠D =∠B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在△AOD 与△COB 中,⎪⎩⎪⎨⎧=∠=∠=),______(),______(______),(OD CO AO∴ △AOD ≌△______ ( ). ∴ ∠D =∠B (______).2.已知:如图3-2,AB ∥CD ,AB =CD .求证:AD ∥BC . 分析:要证AD ∥BC ,只要证∠______=∠______, 又需证______≌______. 证明:∵ AB ∥CD ( ), ∴ ∠______=∠______ ( ), 在△______和△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Δ______≌Δ______ ( ). ∴ ∠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 ).练习4.已知:如图3-3,AB =AC ,∠BAD =∠CAD . 求证:∠B =∠C .图3-35.已知:如图3-4,AB=AC,BE=CD.求证:∠B=∠C.图3-46.已知:如图3-5,AB=AD,AC=AE,∠1=∠2.求证:BC=DE.图3-57.如图3-6,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6三.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3——“角边角”(ASA),判定方法4——“角角边”(AAS)图4-12.已知:如图4-1,PM =PN ,∠M =∠N .求证:AM =BN . 分析:∵PM =PN ,∴ 要证AM =BN ,只要证P A =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证明:在△______与△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P A =______ ( ). ∵PM =PN ( ),∴PM -______=PN -______,即AM =______.3.已知:如图4-2,AC BD .求证:OA =OB ,OC =OD . 分析:要证OA =OB ,OC =OD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 AC ∥BD ,∴ ∠C =______. 在△______与△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AOC∴______≌______ ( ). ∴ OA =OB ,OC =OD ( ).图4-2练习4.能确定△ABC ≌△DEF 的条件是 ( ) A .AB =DE ,BC =EF ,∠A =∠E B .AB =DE ,BC =EF ,∠C =∠E C .∠A =∠E ,AB =EF ,∠B =∠D D .∠A =∠D ,AB =DE ,∠B =∠E5.如图4-3,已知△ABC 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图形是 ( )图4-3A .甲和乙B .乙和丙C .只有乙D .只有丙6.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作DE ⊥AB 于E ,DF ⊥AC 于F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E =DF B .AE =AF C .BD =CD D .∠ADE =∠ADF 7.阅读下题及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如图4-4,AB 和CD 相交于点O ,且OA =OB ,∠A =∠C .那么△AOD 与△COB 全等吗?若全等,试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答:△AOD ≌△COB .证明:在△AOD 和△COB 中,图4-4⎪⎩⎪⎨⎧∠=∠=∠=∠),(),(),(对顶角相等已知已知COB AOD OB OA C A∴ △AOD ≌△COB (ASA ).问:这位同学的回答及证明过程正确吗?为什么?8.已知:如图4-5,AB⊥AE,AD⊥AC,∠E=∠B,DE=CB.求证:AD=AC.图4-59.已知:如图4-6,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求证:HN=PM.图4-610.已知:AM是ΔABC的一条中线,BE⊥AM的延长线于E,CF⊥AM于F,BC=10,BE =4.求BM、CF的长.11.填空题(1)已知:如图4-7,AB=AC,BD⊥AC于D,CE⊥AB于E.欲证明BD=CE,需证明Δ_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2)已知:如图4-8,AE=DF,∠A=∠D,欲证ΔACE≌ΔDBF,需要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或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也可以添加条件______,证明全等的理由是______.图4-7 图4-812.如图4-9,已知ΔABC≌ΔA'B'C',AD、A'D'分别是ΔABC和ΔA'B'C'的角平分线.(1)请证明AD=A'D';(2)把上述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3)你还能得出其他类似的结论吗?图4-913.如图4-10,在△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的垂线AE、BF,E、F为垂足.(1)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EF=AE+BF.图4-10(2)如图4-11,将直线l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l与底边AB交于点D,请你探究直线l在如下位置时,EF、AE、BF之间的关系.①AD>BD;②AD=BD;③AD<BD.图4-11。
(完整版)精讲精练: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培优
ACD ,所以 AEB
E ,
BAE
, BAD
.
9.如图, ABC ≌ DEF , C 90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与 F互余
B
、 C与 F互补
.
A 、7cm B 、 5cm C 、 8cm D 、无法确定
C、 A与 E互余
D
、 B与 D 互余
10.如图, ACF ≌ DBE , E 30 , ACF 110 , AD 9cm,CD 2.5cm,
B
C
【巩固练习】
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 ① 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 ② 若两
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
③ 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
一定是全等图形; 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
的是(
)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1.如图,已知 AB=AC, AD=AE, BF=CF,求证: BDF ≌ CEF 。
A
D
E
F
B
C
2.如图,△ ABC,△ 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 (1) CF=AD;( 2) CE⊥ AD。 A
FE
C
BD
.
D
1
E
A
5. 如图,已知 AB⊥AC, AD⊥AE, AB=AC, AD=AE, 求证:( 1)BE=DC,(2) BE⊥ DC.
由. 小明的解答:
OA=OB
OD=OC
12
SAS
△ AOD≌ △ BOC
而△ BAD=△ AOD+△ ADB 所以△ ABC≌ △ BAD
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的证明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五种的证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是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全等三角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给出五种不同的证明方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的三边和对应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换句话说,如果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满足以下条件:AB=DE, AC=DF, BC=EF,并且∠A=∠D, ∠B=∠E, ∠C=∠F,那么我们可以说三角形ABC 全等于三角形DEF。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证明:1. SSS法则SSS法则是说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设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满足AB=DE, AC=DF,BC=EF。
我们需要证明∠A=∠D, ∠B=∠E, ∠C=∠F。
根据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cos A = (b^2 + c^2 - a^2) / 2bccos D = (e^2 + f^2 - d^2) / 2ef由于AB=DE, AC=DF, BC=EF,则有:b = e,c = f, a = d带入余弦定理的公式中,得:cos A = cos Dcos B = cos Ecos C = cos F由于余弦函数是单调递减的,所以当两个角的余弦值相等时,这两个角必然相等。
根据余弦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D,∠B=∠E, ∠C=∠F。
从而证明了SSS法则。
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sin C / sin F = a / d根据辅助线法,我们可以构造AE || BF,连接CE。
则有∠AEC = ∠B, ∠EFC = ∠C。
由于∠A=∠D, AB=DE,根据AAS法则,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AEC 全等于三角形BFC。
我们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五种不同的证明方式。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一:SSS(边边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举例:如下图,AC=BD,AD=BC,求证∠A=∠B.证明:在△ACD与△BDC中{AC=BD,AD=BC,CD=CD.∴△ACD≌△BDC.(SSS)∴∠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二:SAS(边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对应相等,且两条边的夹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举例:如下图,AB平分∠CAD,AC=AD,求证∠C=∠D.证明:∵AB平分∠CAD.∴∠CAB=∠BAD.在△ACB与△ADB中{AC=AD,∠CAB=∠BAD,AB=AB.∴△ACB≌△ADB.(SAS)∴∠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三:ASA(角边角),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两个角夹的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举例:如下图,AB=AC,∠B=∠C,求证△ABE≌△ACD.证明:在△ABE与△ACD中{∠A=∠A,AB=AC,∠B=∠C.∴△ABE≌△ACD.(ASA)•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AAS(角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应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举例:如下图,AB=DE,∠A=∠E,求证∠B=∠D.证明:在△ABC与△EDC中{∠A=∠E,∠ACB=∠DCE,AB=DE.∴△ABC≌△EDC.(AAS)∴∠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五:HL(斜边、直角边),即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举例:如下图,Rt△ADC与Rt△BCD,AC=BD,求证AD=BC.证明:在Rt△ADC与Rt△BCD中{AC=BD,CD=CD.∴Rt△ADC与Rt△BCD.(HL)∴AD=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三角形全等五个判定方法
三角形全等五个判定方法三角形全等五个判定方法是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HL)。
下面就这五个判定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SSS(边边边)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图1,AC=BD,AD=BC,求证∠A=∠B.证明:在△ACD与△BDC中{AC=BD,AD=BC,CD=DC.∴△ACD≌△BDC.(SSS)图1 ∴∠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SAS(边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对应相等,且两条边的夹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图2,AB平分∠CAD,AC=AD,求证∠C=∠D.证明:∵AB平分∠CAD.∴∠CAB=∠BAD.在△ACB与△ADB中{AC=AD,∠CAB=∠BAD,AB=AB. 图2 ∴△ACB≌△ADB.(SAS)∴∠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ASA(角边角)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两个角夹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图3,AB=AC,∠B=∠C,求证△ABE≌△ACD.证明:在△ABE与△ACD中{∠A=∠A,AB=AC,∠B=∠C.∴△ABE≌△ACD.(ASA)图34、AAS(角角边)即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对应相等,且对应相等的角所对应的边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图4,AB=DE,∠A=∠E,求证∠B=∠D.证明:在△ABC与△EDC中{∠A=∠E,∠ACB=∠DCE,AB=DE.∴△ABC≌△EDC.(AAS)∴∠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图45、HL(斜边、直角边)即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举例:如图5,Rt△ADC与Rt△BCD,AC=BD,求证AD=BC.证明:在Rt△ADC与Rt△BCD中{AC=BD,CD=DC.∴Rt△ADC≌Rt△BCD.(HL)图5∴AD=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一)SSS【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 【典型例题】例1.如图,ABC ∆≌ADC ∆,点B 与点D 是对应点︒=∠26BAC ,且︒=∠20B ,1=∆ABC S ,求ACD D CA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 5,9,50==︒=∠,求EDF∠的度数及CF 的长.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1)ABC ∆≌DEF ∆ (2)AB//DE ,BC//EF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BE=BC ,DE=DC ,求证:(1)AB DE ⊥;(2)BD 平分ABC ∠【巩固练习】1.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形状一定相同;②若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③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若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则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 2.如图,ABD ∆≌CDB ∆,且AB 和CD 是对应边,下面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A 、CDB ABD ∆∆和的面积相等B 、CDB ABD ∆∆和的周长相等C 、CBD C ABD A ∠+∠=∠+∠ D 、AD//BC 且AD=BC3.如图,ABC ∆≌BAD ∆,A 和B 以及C 和D 分别是对应点,如果︒=∠︒=∠35,60ABD C ,则BAD ∠的度数为( )A 、︒85B 、︒35C 、︒60D 、︒804.如图,ABC ∆≌DEF ∆,AD=8,BE=2,则AE 等于( ) A 、6 B 、5 C 、4 D 、3D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B第6题图5.如图,要使ACD ∆≌BCE ∆,则下列条件能满足的是( ) A 、AC=BC ,AD=CE ,BD=BE B 、AD=BD ,AC=CE ,BE=BD C 、DC=EC ,AC=BC ,BE=AD D 、AD=BE ,AC=DC ,BC=EC 6.如图,ABE ∆≌DCF ∆,点A 和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对应点,则AB= ,=∠A ,AE= ,CE= ,AB// ,若BC AE ⊥,则DF 与BC 的关系是 . 7.如图,ABC ∆≌AED ∆,若=∠︒=∠︒=∠︒=∠BAC C EAB B 则,45,30,40 ,=∠D ,8.如图,若AB=AC,BE=CD,AE=AD ,则ABE ∆ ACD ∆,所以=∠AEB,=∠BAE ,=∠BAD .9.如图,ABC ∆≌DEF ∆,︒=∠90C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互余与F C ∠∠ B 、互补与F C ∠∠C 、互余与E A ∠∠D 互余与D B ∠∠10.如图,ACF ∆≌DBE ∆,cm CD cm AD ACF E 5.2,9,110,30==︒=∠︒=∠,求D ∠的度数及BC 的长.11.如图,在ABD ABC ∆∆与中,AC=BD ,AD=BC ,求证:ABC ∆≌ABD ∆D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题图全等三角形(一)作业1.如图,ABC ∆≌CDA ∆,AC=7cm ,AB=5cm.,则AD 的长是( ) A 、7cm B 、5cm C 、8cm D 、无法确定2.如图,ABC ∆≌DCE ∆,︒=∠︒=∠62,48E A ,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则ACD ∠的度数为( )A 、︒48B 、︒38C 、︒110D 、︒623.如图,ABC ∆≌DEF ∆,AF=2cm,CF=5cm ,则AD= .4.如图,ABE ∆≌ACD ∆,︒=∠︒=∠25,100B A ,求BDC ∠的度数.5.如图,已知,AB=DE ,BC=EF ,AF=CD ,求证:AB//CD6.如图,已知AB=EF ,BC=DE ,AD=CF ,求证:①ABC ∆≌FED ∆②AB//EFAB D EACDFACEFD7.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E BAD ∠=∠E全等三角形(二)【知识要点】 定义: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几何表示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C EF BC E B DE AB ∆∴⎪⎩⎪⎨⎧=∠=∠=≌)(SAS DEF ∆【典型例题】【例1】 已知:如图,AB=AC ,AD=AE ,求证:BE=CD.【例2】 如图,已知:点D 、E 在BC 上,且BD=CE ,AD=AE ,∠1=∠2,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给出证明.【例3】 如图已知:AE=AF ,AB=AC ,∠A=60°,∠B=24°,求∠BOE 的度数.CADBE C【例4】如图,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AD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CE=AC+DC;②∠ECD=60°.【例5】如图,已知△ABC、△BDE均为等边三角形。
求证:BD+CD=AD。
AEB CD【巩固练习】1.在△ABC 和△C B A '''中,若AB=B A '',AC=C A '',还要加一个角的条件,使△ABC ≌△C B A ''',那么你加的条件是( )A .∠A=∠A ' B.∠B=∠B ' C.∠C=∠C ' D.∠A=∠B ' 2.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断△ABC ≌△DEF 的是( )A .AB=DE ,BC=EF ;CA=CD B.CA=CD ;∠C=∠F ;AC=EF C .CA=CD ;∠B=∠E D.AB=DE ;BC=EF ,两个三角形周长相等 3.阅读理解题: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O ,OA=OB ,OC=OD.那么△AOD 与△BOC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ABC 与△BAD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小明的解答:21∠=∠ AOD ≌△BOC而△BAD=△AOD+△ADB △ABC=△BOC+ 所以△ABC ≌△BAD(1)你认为小明的解答有无错误;(2)如有错误给出正确解答;4.如图,点C 是AB 中点,CD ∥BE ,且CD=BE ,试探究AD 与CE 的关系。
5.如图,AE 是,BAC 的平分线∠AB=AC(1)若D 是AE 上任意一点,则△ABD ≌△ACD ,说明理由.(2)若D 是AE 反向延长线上一点,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6.如图,已知AB=AC ,EB=EC ,请说明BD=CD 的理由DOA=OB OD=OC全等三角形(二)作业1.如图,已知AB=AC ,AD=AE ,BF=CF ,求证:BDF ∆≌CEF ∆。
2.如图,△ABC ,△B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求证:(1)CF=AD ;(2)CE ⊥AD 。
3.如图,AB=AC ,AD=AE ,BE 和CD 相交于点O ,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F 。
求证:BF=FC 。
4.已知:如图1,AD ∥BC ,AE=CF ,AD=BC ,E 、F 在直线AC 上,求证:DE ∥BF 。
ABCE DFADEO 1 2DCABEF5. 如图,已知AB ⊥AC ,AD ⊥AE ,AB=AC ,AD=AE , 求证:(1)BE=DC ,(2)BE ⊥DC.6、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DE ,且AB=DE ,求证:(1)△ABC ≌△DEF (2)∠CBF=∠FECDABQCPE7、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BD=CE9、已知:如图,AD是BC上的中线,且DF=DE.求证:BE∥CF.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0、已知C为AB上一点,△ACN和△BCM是正三角形.求证:(1)AM=BN(2)求∠AFN大小。
N11、已知如图,F在正方形ABCD的边BC边上,E在AB的延长线上,FB=EB,AF交CE于G,求∠AGC的度数.1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A=CB,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连接AF、BD.(1)观察图形,猜想AF与B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将正方形CD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正方形CDEF的一边落在△ABC 的内部,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并对照已知图形标记字母,题(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FDACE BF DA CGEB全等三角形(三)ASA【知识要点】ASA如图,在ABC∆与DEF ∆中EB DE AB D A ∠=∠=∠=∠ ∴)(ASA DEF ABC ∆≅∆ASA 公理推论(AAS 公理):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典型例题】【例1】下列条件不可推得ABC ∆和'''C B A ∆全等的条件是( )A 、 AB=A 'B ','A A ∠=∠,'C C ∠=∠B 、 AB= A 'B ',AC=A 'C ',BC='B C 'C 、AB= A 'B ',AC=A 'C ','B B ∠=∠D 、 AB= A 'B ','A A ∠=∠,'B B ∠=∠【例2】已知如图,DE AB DE AB D A //,,=∠=∠,求证:BC=EF【例3】如图,AB=AC ,C B ∠=∠,求证:AD=AE【例4】已知如图,43,21∠=∠∠=∠,点P 在AB 上,可以得出PC=PD 吗?试证明之.D【例5】如图,321∠=∠=∠,AC=AE ,求证:DE=BCAB【例6】如图,21,∠=∠∠=∠D A ,AC ,BD 相交于O , 求证:①AB=CD ②OA=OD【巩固练习】1.如图,AB//CD ,AF//DE ,BE=CF ,求证:AB=CD2.如图,AD//BC ,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M ,N ,求证:AM=CN3.求证:两个全等三角形ABC 与A 'B 'C '的角平分线AD 、A 'D '相等4.如图,AB ,CD 相交于O ,E ,F 分别在AD ,BC 上,若FOB EOD ∆≅∆,求证:AD'B D'C 'CBCOF AOE ∆≅∆5.如图,AB//CD ,AD//BC ,求证:AB=CD6.已知,如图AB=DB ,21,∠=∠∠=∠E C ,求证:AC=DEA BD全等三角形(三)作业1.已知,如图,CD AF D A =∠=∠∠=∠,21,,求证:AB=DE2.如图,已知CAD BAE ADE AED ∠=∠∠=∠,,求证:BE=CD3.已知如图,AB=AD ,CAE BAD D B ∠=∠∠=∠,,求证:AC=AE4.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C AD BAC ⊥∠,,求证:ABD ACD ∆≅∆ECE5.已知如图,cm AC ABD DCA DBC ACB 10,,=∠=∠∠=∠,求BD 的长(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6、如图ABC △中,∠B =∠C ,D ,E ,F 分别在AB,BC,AC 上,且BD=CE,∠DEF=∠B求证:ED=EFAADECBF7、 (1)如图1,以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和正方形,连结,试判断△ABC 与△AEG 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园林小路,曲径通幽,如图2所示,小路由白色的正方形理石和黑色的三角形理石铺成.已知中间的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a 平方米,内圈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b 平方米,这条小路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8、已知:如图 , AD 为CE 的垂直平分线 , EF ∥BC.求证:△EDN ≌△CDN ≌△EMN .9、 已知:如图 , AB=AC , AD=AE , 求证:△OBD ≌△OCEAGFCBDE(图1)_ 10、已知:如图, AB=CD , AD=BC ,O为BD中点, 过O作直线分别与DA、BC的延长线交于E、F.求证:OE=OF11、如图在△ABC和△DBC中, ∠1=∠2 , ∠3=∠4 , P是BC上任意一点.求证:PA=PD. 12、已知:如图, 四边形ABCD中, AD∥BC , F是AB的中点, DF交CB延长线于E , CE=CD.求证:∠ADE=∠EDC.13、已知:如图, OA=OE , OB=OF , 直线FA与BE交于C , AB和EF交于O ,求证:∠1=∠2.全等三角形(四)强化训练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F分别是线段AB、BC、CA上的点,(1)若AD BE CF==,问△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若△DEF是等边三角形,问AD BE CF==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所示,已知∠1=∠2,EF⊥AD于P,交BC延长线于M,求证:2∠M=(∠ACB-∠B)3、△ABC中,∠A=90°,AB=AC,D为BC中点,E、F 分别在AC、AB上,且DE⊥DF,试判断DE、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B4、已知:如图,ABC △中,45ABC ∠=°,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2)求证:12CE BF =;5、 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110AOB BOC α∠=∠=,.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 (1)求证:COD △是等边三角形;(2)当150α=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D AE FCHGBA DO110α7、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A 作直线AM 平行于斜边BC ,在AM 上取点D ,使BD=BC ,且DB 与AC 所在直线交于E ,求证:CD=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