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质量标准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
![生药的鉴定方法--资源与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75c0f5c8d376eeaeaa314d.png)
1 鉴定步骤及方法 (1)观察及描述 采用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形态的原则,掌握形 态上的共性和特性。 描述时要准确使用植物形态学知识及专业术语,认 真的观察、解剖和描述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以达到确定品种的目的。 检品不齐全的,须深入产地调查和采集实物,了解 其相关信息,否则就无法着手鉴定。
3 显微特征的观察与描述
一般描述方法 组 织 排 列 描 述 细 胞 形 状 描 述 大 小 的 描 述 数 量 的 描 述 颜 色 的 描 述 粉末特征描述
先 多 数 后 少 数
先 特 殊 后 一 般
先 感 观 后 测 试
4 电子显微镜鉴定技术
电子显微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 大类。在中药鉴定工作中常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或分析电子显微镜。
化学定量分析 生药的化学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中药含有的某
种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杂质或有害物质的
含量测定,来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方法。
生药化学定量分析通常包括重量分析法和容 量分析法两大类。
光谱鉴定法 它是通过测定中药中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 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方法。 药品分析一般用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 850nm的可见光区;2.5~15μm(或按波数计为4000~ 667cm-1)的红外光区。
色谱鉴定法
柱 色 谱 法
纸 色 谱 法
薄 层 色 谱 法
薄 层 扫 描 法
毛 细 管 相
鉴 定 法
气 相 色 谱 法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质谱鉴定法 X射线衍射法 热分析法
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法
五、生物鉴定法
利用生药或其所含的化合物 对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 DNA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 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生药的品 种和质量的一种方法。
生药质量标准
![生药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f759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1.png)
04 生药质量标准与中药现代 化
生药质量标准与中药制剂标准化
生药质量标准是中药制剂标准化的基础,通过制定统一的生 药质量标准,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原料质量稳定、可控,进 而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生药质量标准包括对生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 物、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保证中药制剂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如丹参酮类化合物、丹酚 酸类化合物等。
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等方法对丹参进行真伪鉴 别。
丹参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 、成分含量、鉴别方法等 方面的规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枸杞子呈椭圆形或类纺 锤形,表面红色至暗红 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和 柔毛。果皮薄而皱缩, 内含多数种子。种子呈 扁肾形,黄色至紫褐色 。气微,味甜。
枸杞子含有多种活性成 分,如枸杞多糖、甜菜 碱、类胡萝卜素等。
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等方法对枸杞子进行 真伪鉴别。
枸杞子的质量标准包括 性状、成分含量、鉴别 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02
03
04
05
人参的来源和产 地
性状特征
成分含量
鉴别方法
质量标准
人参主要来源于五加科植 物,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 。
人参呈圆柱形或纺锤形,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 有顺纹或纵纹,顶端有芦 头,具稀疏的茎痕。质地 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淡黄 棕色,有树脂道散在。气 特异,味甘、微苦。
人参含有多种皂苷、挥发 油、多糖等成分,其中人 参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
案例四:丹参的质量标准
01
02
03
04
05
丹参的来源和产 地
生药质量标准
![生药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b313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f.png)
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A bundance
8000000 7500000 7000000 6500000 6000000 5500000 5000000 4500000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 0 0 0 0 0 4 .6 4 5 .3 4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七)含量测定 凡已知有效成分、毒性
成分及能反映药材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的, 均应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 1. 项目选定原则
▪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 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定量,如对总 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进行测定;含挥 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
(七)含量测定
9
0.354 0.750 0.772 0.802 0.813 0.825 0.841 0.969 0.972 1.000 1.038 1.061
▪ 至少应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若 用新的包装材料,应注意观察直接与生药 接触的包装材料对生药稳定性的影响。
▪ 试验方法与计算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 ( 九)炮制 根据用药需要进行炮制的品 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 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 (十)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 注意事项及贮藏等 根据该药材研究结果 制订。
2
0.354 0.750 0.772 0.802 0.813 0.825 0.841 0.968 0.972 1.000 1.038 1.061
样品共有峰保留时间(RTR)
3
4
5
6
7
0.353
0.353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的内容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2ee65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7.png)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的内容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命名与分类:确定生药的学名、别名,同时对生药进行分类,以便于标准的制定和管理。
2.外观与形态特征:描述生药的外观特征,如色泽、形态、大
小等,以便于鉴别和辨认。
3.理化性质:包括生药的溶解性、熔点、燃烧性质、比旋光度
等物理性质,以及酸度、碱度、折射率等化学性质。
4.含量测定:生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符合一定的标准,这需
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准确测定。
5.化学成分:生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次要成分和伴随物质的化
学成分应进行分析和鉴定。
6.微生物限度:生药中的微生物污染会严重影响品质和安全,
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7.毒理学评价:对于生药药材,需要进行毒理学评价,评估其
安全性和毒副作用。
8.杂质和掺假鉴定:制定生药质量标准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杂质
进行鉴定和控制,以及对可能的掺假行为进行监管。
9.保存条件和贮存期:根据生药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保存条件和贮存期。
10.检验方法:根据以上各项内容,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评价指标,以便于对生药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价。
生药质量标准
![生药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3caf77d168884868762d6dd.png)
可用水 乙醇(或甲醇) 正丁醇 乙醚等作溶剂
在一定条件下药材浸出物的含量大致有一定的范围。
(1) 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冷浸法 热浸法 冷浸法 :蒸馏水,冷浸,水浴蒸干,干燥,以 干燥品计算含水溶性浸出物的百分数。
热浸法:加蒸馏水,加热回流,热浸,水浴蒸 干,干燥,计算。
5 有害物质的检查
主要指农药残留过量,重金属含量超标和 黄曲霉素过量等。
(1) 农药残留检查:
主要是对六六六 DDT 五氯硝基苯等残留 量进行测定
(2)重金属检查 重金属是指能与硫化氢或硫化钠作用生成
黄褐色胶状溶液或浑浊的金属杂质,包括铅 镉 汞等。
(3)砷盐检查 药品中的砷多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所有的
燥,冷却,称定重量,干燥,冷却称重,至连 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 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有水分的百分数。
(2) 甲苯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3)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4) 气相色谱法
2 灰分含量测定
分为总灰分测定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1) 总灰分: 将生药粉碎,炭化,高温灼烧至灰化,残留的灰分。
起草说明是说明制订质量标准中各个项目的理 由,规定各项目指标的依据,技术条件和注意事项 等。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主要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 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作为原 料药,它是中药产品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 良十分重要,为保证中药材的优质安全,必须 对中药材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全程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即实施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2)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取乙醇或甲醇代替水为溶媒,照水溶性浸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9dbc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8.png)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安全性原则:确保生药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避免或最小化毒副作用的发生。
2. 有效性原则:生药应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在现有疾病的预防、治疗或康复中起到预期的疗效。
3. 一致性原则:相同的生药品种、不同的生产批次或不同的制造厂家应具有相近的质量特性和疗效。
4. 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质量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实施和监管,并能够进行定量检验和评价。
5. 可靠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科学和可靠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合理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兼顾生产实际和经济可行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并确保质量合格。
7. 可追溯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应具有可追溯性,能够追溯到原材料的来源、生产加工的过程和质量控制的记录。
8. 持续改进原则:生药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要求,并根据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进行改进与更新。
第十四章生药质量标准
![第十四章生药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9a03c5915f804d2a16c143.png)
6.其他反省项目 杂质 生药中混杂的杂质: 系指物种与规则相符,但其性状或
部位与规则不符的药材; 来源与规则不同的物质; 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反省方法可取规则量试品,摊开, 用肉眼或扩展镜观察,将杂质拣 出,或经过适当的挑选,将杂质 分出。然后将各类杂质区分称重, 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百分数。
第十四章生药质量标准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要 素
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要素有: 生药的种类 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遗传与变异 植物的环境要素等
一、生药种类对质量的影响
种类确实认鉴定应为质量控制系统 的首要环节。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12807种: 药用植物11146种; 药用植物1581种; 药用矿物80种。
«中国药典»1963年版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5年由卫生部 发布实施。
1963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310种,分一、 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
一部收载中医常用的中药材446种和中药 成方制剂197种;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667种。
«中国药典»1977年版 1977年版 药典共收载药品1925种。
一部收载中草药材(包括民族药)、 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以及一 些单味药材制剂等882种,成方 制剂(包括少数民族药)270种, 共1152种;
药品的质量规范
是一个国度或地域对药品的质量和 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则;
是药品消费、供应、运用以及管理 部门共同遵照的法律依据;
对保证人民用药平安有效起着重 要作用,它是药品现代化消费和 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一〕国度药典
生药学_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_61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_
![生药学_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_61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_](https://img.taocdn.com/s3/m/1fef37b14a7302768e9939d1.png)
6.其他检查项目 杂质
n 生药中混杂的杂质: ➢系指物种与规定相符,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 定不符的药材; ➢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二、中药中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1、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2、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3、其他毒性成分的检查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一)药用植物栽培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三)加工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四)炮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五)贮藏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六)掺假使杂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生药的安全性相关问题
一、生药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1、重金属的检测(铜、铅镉、汞、砷) 2、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 3、黄曲霉毒素检测 4、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
(2)重金属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 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包括铅、汞、 镉等。
➢检查时以铅为代表,采用目视法观察比较。 (3)砷盐检查
砷盐的检查 ➢用古蔡氏法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砷盐限度一般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4)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查
有的生药由于寄生于有毒植物而产生有害物质, 亦须加以检查。
有害物质的控制
n 指农药残留过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生药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主要有: n生境的污染(土壤、地质背景等); n栽培和仓储过程中施用农药或驱虫剂; n加工炮制过程中辅料的污染; n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污染。
(1)农药残留量测定 ➢农药的使用对于中药材的稳产、高产有着重大 的意义,但也带来了生药的农药残留问题;
HPLC对国产 23 种 61 个样品柴胡中柴胡皂苷 a 、c 、d 的测定结果表明,19 个产地的柴胡 中柴胡皂苷 a 、c 、d 之和在 0.62 % ~3.04 % ,两个产地的狭叶柴胡为 0.86 % ~0.91 %,产 于云南会泽的多枝柴胡为 7.44% ,产于云南昆 明的韭叶柴胡为 4.39% ,产于四川汶川的汶川 柴胡为 4.45 %,产于云南会泽的川滇柴胡仅含 极少量的柴胡皂苷 a 、c 、d 。
医学专题6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控制
![医学专题6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0c07b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a.png)
(4)非共有峰面积 中药材供试品的图谱与指纹图谱比较,
非共有峰总面积不得大于总峰面积的10%。
蜘蛛香、缬草、宽叶缬草、黑水缬草、长序缬草
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HPLC 指纹图谱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
包括药材、半成品、成品的图谱
半成品(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与原药材 的指纹图谱应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半成 品(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特征应在原药 材的指纹图谱中可以追溯,而原药材中 的某些特征在提取物指纹图谱中允许因 生产工艺而有规律的丢失。
饲养环境应清洁卫生,建立定期消毒制度。
药用动物的疫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 定期接 种疫苗。患病动物,应隔离;普通病患,可隔离 饲养;传染病患应立即处死火化或深埋。
药用动物饲养中,给水的时间及次数固定。
采收与初加工
对于野生或半野生药用植(动)物的采 集应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应有计划 轮采与封育,以利生物的繁衍与资源的更新。
产地环境生态:
第五条 生产基地要求选择适宜中药材 生产的基地,布局合理,要重视“地道药材” 的地理学和“原产地”概念。
第六条 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水质、 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环 境生态质量:空气环境执行“大气环境”质 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执行“农田灌 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国家相 关标准二级标准;药用动物饮用水执行“生 活饮用水标准”。
药材批量运输时,不与有毒、有害物质 混装。
药材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光,最好有空 调及除湿设备,地面为混凝土或可冲洗的地面, 并具有防鼠、防虫设施。
药材包装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 够距离,并定期抽查,防止虫蛀、霉变、腐烂、 泛油等现象发生。
在应用传统贮藏方法的同时,应注意选用 现代贮藏保管新技术、新设备,如冷藏气调、 辐照法及国家食品、粮食仓贮法中允许的药剂 消毒。
第6章 生药质量的检验
![第6章 生药质量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3199afcaa1c7aa00b52acbe9.png)
六生药质量的检验六、一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就是各类生药的质量标准。
六、一、一法定药品质量标准1. 国家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典委员会编纂出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现版药典为 2005 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
其中一部收载中药,包括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2. 局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
局颁标准也由药典委员会编纂出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
包括中药材局颁标准,蒙、藏、维药局颁标准等。
3. 直辖市、自治区和省级中药材标准。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有中药材标准,其收载的药材多为国家标准中未收载、各省或地区性习惯用药。
六、一、二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已在研制的中药新药,在进行临床试验或试用之前应先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使临床的结论可靠,还需有一个由新药研制单位制订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时性的质量标准,即所谓的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该标准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效,并且仅供研制单位与临床试验单位使用。
作为新药原料的生药的质量标准是整个质量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一、三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某些新药经临床试验或试用后报试生产时,这时制订的药品标准叫“ 暂行药品标准” 。
该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稳定、该药转为正式生产,此时的药品标准叫“ 试行药品标准” 。
该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仍然稳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转为局颁标准。
六、一、四企业标准由药品生产企业自己制订并用于控制其药品质量的标准,称为企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它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属于非法定标准。
企业标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检验方法尚不够成熟,但能达到某种程度的质量控制;另一种是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主要是增加了检验项目或提高了限度标准。
生药质量标准(1)
![生药质量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1d52d3b96f1aff00bed51ea7.png)
标准的重要性
一流企业定标准 二流企业创品牌 三流企业做技术 四流企业卖产品
生药质量标准(1)
我国奶 粉雌激 • 素检测 标准可 望年内 出台
生药质量标准(1)
检测结果表明,42份圣元乳粉中未检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
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雌酮)
和内源性孕激素(孕酮和17α-羟孕酮)的检出值分别为0.2-
《香港中药材标准》
药材品种8个,检测项目全面, 标准质量较高。
生药质量标准(1)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拉丁 名)
来源 (原植物、药用部位等) 性状 (形状、大小、色泽、表面、
质地、断面、气味等)
生药质量标准(1)
鉴别 显微鉴别 (主要鉴别特征) 理化鉴别 (特征性化学反应、色
生药质量标准(1)
《香港中药材标准》是香港特
别行政区《中医药条例》中规
定的香港常用中药材的法定质
量标准。该标准第一期由香港
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负责
编撰,港标国际专家委员会审
议通过,并经香港特别行政区
卫生署批准,自2005年6月起
正式发布。该标准提供中文和
英文印刷版及免费的在线电子
版。港标一期收载香港常用中
谱鉴别如 TLC、GC及HPLC、光 谱鉴别IR、UV 等) 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别
生药质量标准(1)
检 查 (常规与特殊检查)
杂质(泥沙、非药用部位等) 药用部分比例(穿心莲中穿心莲叶不得
少于35%) 灰分 (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水分 酸败度 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农药残留 其它项目(制川乌、附子中含有毒的酯
药典在线
/pharmacopeia/
第5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5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https://img.taocdn.com/s3/m/8491296c5727a5e9846a6135.png)
五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五、一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生药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项。
有关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如下:(一)名称及命名依据生药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
命名应明确、简短、科学,不用容易误解和混同的名称。
命名不应与已有的药品名称重复。
(二)来源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
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原植(动)物需经有关单位鉴定,确定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及拉丁学名,矿物的中文名及拉丁名。
药用部位是指植(动、矿)物经产地加工后药用的某一部分或全部。
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是指保证药材质量的最佳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方法。
(三)性状系指对生药的外形、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及气味等的描述,除必须鲜用的按鲜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生药为主;易破碎的生药还须描述破碎部分。
描述要抓住主要特征,文字要简练,术语需规范,描述应确切。
生药性状特征描述详见第二章有关内容。
有关性状特征的书写格式参照现版药典的类似药材进行。
(四)鉴别包括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色谱或光谱鉴别及其它方法的鉴别。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
1. 显微鉴别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组织切片、粉末或表面制片、显微化学反应。
2. 理化鉴别包括呈色反应、沉淀反应、荧光反应等,属功能团的鉴别反应,凡有相同功能团的成分均可能呈阳性反应,因此专属性不强,一般情况下,不宜作为质量标准中最终鉴别项目。
3. 色谱鉴别是利用薄层色谱( TLC )、气相色谱 (GC) 或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等对生药进行真伪鉴定。
具体方法参见第三章相关内容。
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照。
TLC 法可以在一块层析板上容纳多个样品及出现多个信息(斑点、色泽、 Rf 值等),只要一些特征斑点(甚至是未知成分)具再现性,就可以作为确认依据。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8b22a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f.png)
2.根据检查项目性质,可人为地分为限量检查 和定量检查。
●限量检查:水分、有害物质、杂质等。
●定量检查: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 度。
(一)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 1.水分测定:是为了保证生物不因所含水分超过限度
而发霉变质。水分测定的方法常用的有烘干法和 甲苯法。供测定用的生药样品,一般先破碎成直 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直径和长度在3mm 以下的花类、种子类、果实类药材,可不破碎。 (1) 烘干法 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取样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 厚度不超过5mm,疏松样品不超过10mm,精密 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 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 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 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 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有水分的百分数。
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 刻度0线上面5mm处为止。放置1小时以上,再开启 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 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含挥发油的百分数。
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
油。取水约300ml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
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便充
▲生物检定法目前仅用于一些因缺乏适当的理化分析方法来决 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或效价的中药,必须通过药理作用的观 察用效价单位来表示,如洋地黄叶含强心成分的测定等。通 常采药典》规定,每1g洋地黄叶的效价,不得少于1克洋 地黄单位。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 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 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 算供试品中含水溶性浸出物的百分数。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https://img.taocdn.com/s3/m/277d22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5.png)
二、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检测
1.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A) 含马兜铃酸的生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损害,表
现为肾进行性快速纤维化并伴有肾萎缩,称为“马 兜铃酸肾病”(AAN)。 HPLC 细辛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Ⅰ不得过 0.001%。
规定中提到的成分用中文名,其后加括号写明分子式 。具体书写格式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异,可参考《中国 药典》( 2010 年版)的相关方法。
(八)炮制 制订炮制工艺 (九)性味归经 依据研究成果制订 (十)贮藏(稳定性试验) 生药的贮藏条件是根据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确定
的。 生药稳定性试验包括
(六)浸出物
某些生药确实无法建立含量测定项,并且证明浸 出物的指标能明显区别生药的质量优劣的,可结合 用药习惯、生药质地及已知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 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测定其浸出物时,须具 有针对性并具有控制质量的意义。
(七)含量测定 1. 项目选定原则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 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
四川:川芎、川牛膝、川贝母、川木香、川乌(附子 )、草乌、黄连、厚朴;
湖北:厚朴、湖北贝母;
江苏:薄荷(太仓县)、茅苍术;
吉林:人参(抚松)、鹿茸、五味子;
辽宁:细辛、五味子、石柱参、煤珀;
黑龙江:熊胆、虎骨;
云南:三七、琥珀、云木香、儿茶;
青海:大黄、冬虫夏草、麝香、马鹿茸、肉苁蓉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 制订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 生药的品种、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生长发育、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分测定法 、
一般对容易吸湿发霉变质、 一般对容易吸湿发霉变质、酸败 的生药应规定水分检查。 的生药应规定水分检查。 烘干法—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 ①烘干法 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 成分的供试品; 成分的供试品; 甲苯法( 二部) 含挥发 ②甲苯法(一、二部)--含挥发 性成分供试品; 性成分供试品; 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 ③减压干燥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 贵重药品,干燥剂: 贵重药品,干燥剂:P2O5 ④气相色谱法 微量水分的测定 费休法(二部) ⑤费休法(二部)
5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五)检查
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 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生 药中可能掺入的一些杂质以及与生药质量 有关的项目,根据品种不同或具体情况, 有关的项目,根据品种不同或具体情况, 制订不同的检查内容, 制订不同的检查内容,是保证质量的重要 项目之一。 包括杂质 水分、灰分、 杂质、 项目之一。 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 溶性灰分、酸败度、重金属、 溶性灰分、酸败度、重金属、农药残留及 有关的毒性成分等 有关的毒性成分等。
15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 九)炮制 根据用药需要进行炮制的品 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 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 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 (十)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 注意事项及贮藏等 根据该药材研究结果 制订。 制订。 十一) (十一)有关质量标准的书写格式 参照 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
11
(六)浸出物测定
某些生药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确实无法 确实无法 建立含量测定项,可参中国药典》附录, 结合用药习惯、 结合用药习惯、药材质地及已知的化学成分 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量。 类别等选定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量。 浸出物量的限( 度指标应根据10批药 浸出物量的限(幅)度指标应根据 批药 实测数据制订。 实测数据制订。 常用的浸出物测定方法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冷浸法、热浸法)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醚溶性浸出物测定
生药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 五氧硝基苯(PCNB)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一
10
6、 其它项目 、
对某些药材炮制是否得当应作检查,可 对某些药材炮制是否得当应作检查, 法检查, 考虑用提取后比色法或 TLC 法检查,例如 对制川乌、制草乌规定有毒的酯型生物碱 对制川乌、制草乌规定有毒的酯型生物碱 限度。 限度。 寄生于夹竹桃树上的桑寄生即有明显的 强心苷反应 具毒性,故应检查强心苷等。 反应, 强心苷反应,具毒性,故应检查强心苷等。 在贮藏过程中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生药, 黄曲霉素的生药 在贮藏过程中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生药, 如牛膝、天冬、玉竹、黄精、当归等。 如牛膝、天冬、玉竹、黄精、当归等。
等,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也比较落后,没有量 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也比较落后,
化指标,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国内、外公认的质量、 化指标,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国内、外公认的质量3、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标准。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标准。
第一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 (一)名称 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按中药命名 原则要求制定。 原则要求制定。 包括原植( 物的科名、中文名、 (二)来源 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 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 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 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 矿石名或岩石名、 矿物药包括该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主要成分及产地加工。 系指药材的外形、大小、色泽、表面、 (三)性状 系指药材的外形、大小、色泽、表面、 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的描述。 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的描述。除必须鲜用的 按鲜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燥药材为主。 按鲜品描述外,一般以完整的干燥药材为主。
第五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1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概述
药品质量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药品 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所作的技术规定, 的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 品生产、供应、 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 的法律。生药(药材)质量标准包括新药 的法律。生药(药材)质量标准包括新药 质量标准和新制剂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新制剂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材质量标准和新制剂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其制订必须建立在细致的研究及实验基础 并且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上,并且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A容量滴定法 B库仑滴定法 容量滴定法 库仑滴定法
7
2、灰分测定
A.总灰分: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 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分以及生药表面附 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总和。 B.酸不溶灰分: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 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8
3、酸败度 、
系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 系通过酸值、羰基值或过氧化值的测定, 以控制含油脂种子类的酸败程度。 含油脂种子类的酸败程度 以控制含油脂种子类的酸败程度。酸败度 限度制订要与种子类生药外观性状或经验 鉴别结合起来。 鉴别结合起来。
2
概述——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 以中药材为主,缺乏饮片 中药材为主, 为主 绝大多数品种“ 质量标准或质控项目 。绝大多数品种“炮
项下未规定“检查” 浸出物” 制”项下未规定“检查”、“浸出物”、 含量测定” 项检测指标; 全国中药材 “含量测定”3项检测指标;《全国中药材
炮制规范》 炮制规范》。 中药部颁标准》 《中药部颁标准》 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省级标准 如《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4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简捷。 (四)鉴别 选用方法要求专属、灵敏、简捷。 1、显微鉴别:重要 、显微鉴别: 2、理化鉴别:属功能团的鉴别反应,专属性 、理化鉴别:属功能团的鉴别反应, 不强,不宜作为质量标准中的最终鉴别项目。 不强,不宜作为质量标准中的最终鉴别项目。 3、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色谱鉴别:应设对照品或对照药材。 4、光谱鉴别:多数药材的在 、光谱鉴别:多数药材的在270~280有最大 有最大 吸收,故特征性不强。 吸收,故特征性不强。 5、指纹图谱鉴别: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产物 、指纹图谱鉴别: 质量的有效方法。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 质量的有效方法。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 征性和重现性。 征性和重现性。
16
(三)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应用现代色谱、波谱分析手段建立生 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fingerprint)是实 现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指生药经适 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 到的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化学 成分峰的图谱。
17
指纹图谱须具有:
系统性:是指指纹图谱反映的化学成分应 包括有效组分群中的主要成分,或指标成 分的全部。 特征性: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 信息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将能特征地区 分中药的真伪与优劣。 重现性:指在规定的方法与条件下,不同 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所建立的指纹图 谱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0
6.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1)指纹图谱:根据至少10批供试品的检测 结果,建立指纹图谱 (2)共有指纹峰的标定:采用色谱方法制定 指纹图谱,必须根据参照物的保留时间,计 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Abundance TIC: ZGZ08W3.D 8000000 7500000 7000000 6500000 6000000 5500000 12.75 5000000 4500000 13.12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10.82 500000 4.64 5.34 5.00 Time-->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9.83 13.61 13.23 12.00 12.09 11.6912.34 13.05 13.91 12.29 11.87 12.24 12.00 13.00 11.03 10.51 10.66 12.71
18
指纹图谱有关项目的技术要求:
1.名称、汉语拼音:按中药命名原则 制定。 2.来源:包括原植物的科名、中文名、 拉丁学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 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19
3.供试品的制备:应根据生药中所含化 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 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4.参照物的制备:应说明参照物的选择 和试验样品制备的依据。 5.检测方法:根据供试品的特点和所含 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稳定性试验:考察供试品稳定性。 精密度试验:考察仪器的精密度。 重现性试验:考察方法的重现性。
21
表1 保留时间实验结果
样品共有峰保留时间(RT) 峰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化合物 桉油精 β-石竹烯 β-金合欢烯 α-姜黄烯 (-)-姜烯 β-没药烯 β-倍半水芹烯 芳姜黄酮 姜黄酮 姜黄新酮 未命名 未命名 1
4.638 9.832 10.117 10.514 10.662 10.822 11.024 12.713 12.755 13.123 13.609 13.911
4、重金属和有害元素 、
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 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 砷、汞、 铅、镉、铜、铝等。加强重金属和有害元 素的检查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素的检查是保证生药安全性的措施之一。
9
5、农药残留 、
《中国药典》2005年版选用气相色谱法 测定农药残留量。重点检查药材及制剂中 部分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查也是保证生药 安全性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