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速动车组静态调试的车载数据无线采集系统的研究

合集下载

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公共区域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研究

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公共区域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研究

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公共区域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在铁路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乘客需要与外界保持通信联系,以便了解当地天气、交通情况以及跟家人朋友聊天或工作。

然而,由于列车使用的金属车体和密闭车窗会阻止无线信号的传播,因此提供良好的宽带信号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如何在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建立稳定的无线信号覆盖,成为了目前的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复杂技术任务。

第二章:动车组车内无线信号一般来说,列车的车体设计与车窗使用的玻璃材质以及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都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播。

在列车的内部设备上,由于高速列车的强烈振动和传输障碍,列车车内的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列车车窗的密闭性质,室内信号传输也会受到限制。

所有这些因素会对列车上的宽带信号传输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引入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确保良好的无线信号覆盖。

第三章:解决方案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公共区域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的解决方案,需要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1)RF信号设计:列车上肯定存在大量具有复杂功能的装置,包括车窗、车门、座椅和其他设备。

因此,设计RF信号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和设备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

所以,通过研究和分析列车内部装置,为列车内部提供的信号尽可能地适应各种设备。

(2)信号传输设备:为了满足高速铁路上的移动需求,列车内部应配备信号传输设备,以确保乘客的通信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这中传输设备通常通过设计合理的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来负责将信号传输到乘客所在的位置,尽可能地满足需求(3)信号放大设备:由于列车的体积大,在铁路线路上行驶时,会遇到不同的路段导致信号弱化。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信号放大器等设备来加强传输弱点,确保信号没有因信号弱化而丢失,从而保证稳定性。

第四章:技术实现方案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实现解决铁路高速动车组车内公共区域无线信号覆盖技术的目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电源:由于列车移动,因此必须使用电池电源(如:充电宝等)或由列车本身供电等方式。

高速列车车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车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车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正在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高速列车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从“大力向前”到“精细化发展”的历程。

而车载信息采集系统作为高速列车运行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确保高速列车安全、准时、稳定运行的同时,也为高速列车的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车载信息采集系统的意义车载信息采集系统是指对高速列车行驶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系统。

高速列车作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高速公路交通的情况、高速列车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快速响应各种突发事件,保障高速列车的安全、可靠、准时运行。

车载信息采集系统具有以下作用:1.实时监测高速列车行驶状态,包括车速、行驶距离、标志牌识别、车道识别等;2.实时监测高速列车故障信息,包括车载设备故障、车载系统故障等;3.实现高速列车精准调度,包括根据车辆位置、状态和场站情况等优化列车调度;4.实现高速列车信息互联,包括实现列车与场站、列车间、列车与互联网等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5. 实现高速列车客票管理,包括车票验真、车票销售、车票安检等。

二、车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要点车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实现高效、实时、可靠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运行数据采集模块的选型和部署运行数据采集模块是指负责采集车辆行驶状态、车载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模块的选型上,需要考虑模块的功耗、工作温度、性能等因素,并确保模块能够稳定工作。

在部署时,需要考虑采集点的数量和分布,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和优化数据传输协议是指车载信息采集系统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

系统需要通过协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对协议的设计和优化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协议时,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数据重传机制、数据压缩算法等,以确保数据的有效传输。

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无线解决方案研究

车载数据采集系统的无线解决方案研究

a w rl s ou in t e iu a aa c l cin s se b s d o x d w r ls c e stc n lg . v n e n lw— o t a i e u n y r a e iee ss l t o v h c l rd t ol t y tm a e n f e i e sa c s e h oo y Ad a c d i o c s r d o f q e c e d r o e o i e r mo ue a d wi ls o d l n r e s c mmu iain mo ue w t i l a d s f h a d sa c r ls o e n c t d l i smp e n ae s o i n ewi e sc mmu i ain p oo o ew e ee e d d v hc o h t e n c t r tc l t e n t mb d e e i- o b h u a e mi a n a e s t n i hs p p ri d sg e i l s a ac l cin s se b s d o e iu a ai rq e c e d r w ih p o l rtr n la d b s t i ,n t i a e e in d a w r e sd t ol t y tm ae n v h c lrr t fe u n y r a e , h c r — ao t e e o o vd s a n w s l t n t e t aa c mmu iai n a n e d vc si a u e . h ss s m loh sw d r s e t frte d t ol cin i e e ou i o r moe d t o o nc t mo g t e ie n c mp s s T i y t a s a i e p o p c s o a ac l t o h e h e o i u l r n p r t n s se n p b i t s o t i y tm. c a ao Ke wo d y rs

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研究在高速列车系统中,车载通信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速列车通过车载通信技术实现了车辆之间、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保证了列车安全、高效、稳定地运行。

本文将就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首先,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起到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通过车载通信技术,列车能够实时获取运行路况、隧道状态、天气情况等信息,并将这些重要信息传输给驾驶员和控制中心。

这些信息的实时传输使得驾驶员能够及时做出运行决策,控制中心能够实时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从而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

其次,车载通信技术能够提升列车的运行效率。

高速列车系统中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列车能够以更高的速度、更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通过车载通信技术,列车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车载通信技术还能帮助列车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减少因故障而带来的列车延误,提高列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乘客可以通过车载通信系统实时获取列车的到站时间、站点信息、车票购买信息等,避免了排队购票、等候列车的繁琐过程。

同时,乘客还可以通过车载通信系统享受到高速网络服务,进行网络冲浪、在线观看影片、使用智能设备等,提高旅途的娱乐性和便利性。

在车载通信技术的研究中,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

首先,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需要具备高速、稳定、可靠的传输能力。

需要研究车载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通信带宽、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传输的可靠性。

其次,高速列车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需要具备较大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由于高速列车常常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运行,车载通信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信号覆盖能力,能够在高速运行、隧道、山区等复杂环境下稳定传输数据。

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铁路运输发展迅速,火车运行速度和频率也在不断提高。

而机车的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输的重要保障。

机车的运行数据如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机车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机车运行数据采集方式主要依靠有线传输,往往需要进行大量布线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昂,同时线路也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输成为了重要的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技术具有无线传输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

因此,设计开发一种可以实现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的系统,进一步提高机车的运行安全及数据采集效率,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本文选取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这一课题,研究无线传输技术在机车运行数据采集和传输方面的应用,设计实现一种机车运行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系统,提高机车运行数据采集的效率、智能化和可靠性,避免传统有线传输方式带来的缺陷。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研究机车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机车运行数据,并根据机车运行数据的性质,选取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2. 研究无线传输技术,分析不同的无线传输技术及其优缺点,确定适合机车运行数据采集的无线传输技术。

3. 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机车运行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接收四个模块,并对各模块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

4. 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性和可靠性测试,分析实验结果,不断进行优化修改。

三、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避免有线传输方式的缺陷,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计采用智能化传感器,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减少人工干预。

3. 系统集成性强,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期的升级和维护。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涉及到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旨在提高机车运行数据采集的效率、智能化和可靠性,降低铁路运输事故风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意义:1. 提高机车安全运行水平,降低运输事故的发生率。

浅析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

浅析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

浅析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近年来,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在铁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铁路调车工作更加智能化和安全化,为铁路运输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建设要点和应用案例等方面对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进行浅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系统的特点和价值。

一、技术原理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是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一种铁路调车指挥和监控系统。

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监控显示模块等几大部分。

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了不同位置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对列车的运行状态、位置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

然后,控制模块负责对列车的启停、速度调整等功能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对列车的远程控制。

监控显示模块以图形化界面的形式展示列车的运行状态、位置信息等数据,为调车指挥员提供了全面且直观的监控信息。

二、建设要点在建设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

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系统在复杂的铁路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并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及时做出响应。

需要注意系统的兼容性和互联性,确保系统能够与其他铁路系统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

要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加强系统的防护措施,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或者攻击。

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以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更新。

三、应用案例目前,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已经在我国的多条铁路线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西部某高铁为例,该高铁运用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实现了列车的远程调度、监控和控制。

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列车的调度效率,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

高速铁路ATO系统车载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ATO系统车载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高速铁路ATO系统车载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发表时间:2019-09-21T15:31:26.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马宝玉[导读] 摘要:高速铁路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交通运输形式,在近几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运转效率的提升,还进一步优化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黑龙江哈尔滨 153000摘要:高速铁路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交通运输形式,在近几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运转效率的提升,还进一步优化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的智能化水平,相关人员研发并推出了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高速铁路ATO 系统。

在该系统的支持下,不仅能够实现高铁列车的自动驾驶,还能够与站台门展开联动。

而对于该系统而言,需要车载端的协同完成,因此,探究高速铁路ATO 系统车载无线通信有着较高的显示价值。

关键词:高速铁路;ATO;车地无线通信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接近3万km,极大提高了社会运转效率,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的智能化水平,降低司机工作强度和运营能耗,推出高速铁路自动驾驶(ATO)系统,该系统是在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基础上增加ATO功能,实现列车自动驾驶、站台门联控等功能。

该系统需要车地协同完成:车载端,在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基础上增设ATO单元,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逻辑;地面端,ATO相关功能主要由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完成。

为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车载ATO单元从地面获取站间数据和运行计划等信息,地面设备从车载获取列车数据、列车状态、位置报告、站台门联动控制命令等信息,作为核心逻辑的数据源,必须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需要研究可用于ATO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应提供实时和可靠的车地无线传输,保证ATO各子系统数据源的有效性,保障整个ATO系统正常运转。

一、高速铁路ATO 系统高速铁路ATO 系统在CTCS-2/CTCS-3 级列控系统的基础上,车载设置ATO 单元实现自动驾驶控制,地面设置专用精确定位应答器实现精确定位,地面设备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通信实现站台门控制、站间数据发送和列车运行计划调整处理。

研制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

研制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

研制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铁路运输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列车行驶安全和顺畅,铁路调度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铁路调车作业中,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这种设备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调度和监控,提高了列车的调度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出入库测试。

而出入库测试仪器便是用于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研制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该测试仪器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铁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该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出入库测试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通过对设备功能的优化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研制该设备还可以推动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研制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技术原理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车载设备出入库测试仪器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传输原理:STP车载设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信号传输实现与监控系统的连接。

信号传输原理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数据,确保数据的稳定可靠传输。

2. 监控系统与车载设备的通讯原理:车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通过建立通讯连接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无线定位技术在动车组运用检修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定位技术在动车组运用检修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定位技术在动车组运用检修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前,为填补动车组运用检修过程中过程数据采集和监控的缺失,基于对运用检修的环境因素的分析和对常见室内定位技术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蓝牙和超宽频(UWB,UltraWideBand)技术相结合的定位方案。

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案可有效解决运用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定位监控问题,实现检修作业的过程监控、故障定位,以及路线、作业时长的统计和预警功能,提高了检修作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车组检修;蓝牙定位技术;UWB定位技术引言随着人们对基于位置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定位导航的应用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室外,室内定位正逐渐成为基于位置服务的研究热点。

我国目前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位置服务请求日均已经超过100亿次。

在室外空旷环境下,用户完全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得较精确的定位,因此市场价值和前景巨大。

但是受制于GPS的局限性,所以不能在室内进行精确定位。

目前无线室内定位技术已得到很多技术支持,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超声波定位技术、超带宽定位技术、红外线定位技术、WiFi定位技术和蓝牙定位技术等。

在低功耗蓝牙和移动终端不断发展和成熟的前提下,基于低功耗蓝牙的室内定位更成为研究热点。

1概述北斗、GPS等技术利用同步卫星为人们提供了具有全球性、高精度性、以及高时效性的定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反馈用户其位置信息,使得人们出行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定位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GPS等技术受到建筑物的遮蔽、室外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用户收到的定位信息精确度不尽人意。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GPS等定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但是在购物广场、小区、图书馆等场所却没有相应的定位系统,为了满足室内与室外定位结合实现随时随地定位的目的,室内定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介绍当下主流的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RFID射频室内定位技术、蓝牙室内定位技术、WIFI室内定位技术、UWB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讲述各自的实现原理及相互的优劣势比较并对其所面临的困难及各自所应用的场合做了简要概述。

科技成果——高速动车组车载数据无线传输系统

科技成果——高速动车组车载数据无线传输系统

科技成果——高速动车组车载数据无线传输系统
成果简介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动车组是在引进国外4个国家装备的基础上由我国生产制造的,其中车载网络部分国外没有转让技术,这对实现运行中动车组故障状态实时采集与诊断及地面监控带来极大的挑战。

本团队承担了铁道部下达车地通信系统的技术攻关任务,重点解决在不影响原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从动车组车载信息系统自动收集与运行安全、维护和使用寿命有关的故障和状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到地面监控管理中心。

在国内率先开始研发动车组车载信息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WTD),以解决动车组的安全和工作状态实时监测问题。

该项目的核心技术2011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被专家组评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本团队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将该技术延伸到动车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与开发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12年成功获批科技部“十二五”863制造业信息化重大科研立项入库,并成为首批启动项目。

研制的装备WTD于2007年通过铁道部的技术审查,2008年在被铁道部批准进行上车实验,先后在胶济铁路250公里动车组、郑西客运专线350公里动车组,京沪高铁350公里等进行了成功试验,2010年被铁道部列为动车组装备,并先后部署到CRH2型车及我国完全自主开发的新型CRH-380系列的动车使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

动车组车载信息实时采集和无线传输装置已签订两期90台的合同订单,合同总额近千万元。

关于铁路运输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研究

关于铁路运输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研究
输 安 全 , 路 运 输 高 速 无 线 数 据 网络 见 图 1 在使 用 这 些 无 铁 。
线系统之前 .必须解决一些关键 问题 ,才能确保 满足铁路
部 门 对 移 动 性 、运 量 、覆 盖 范 围 、 多普 勒 作 用 及 反 应 时 间 的要求 。
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在联邦铁路局 的资助下 开展 了对 在铁路移动环境 下利 用基 于8 2 1 a b g 0 / / 的无线 网络可行 I 性 的研 究 。 在 位 于 林 肯 市 附近 的 伯 灵 顿 北 圣 菲 铁 路
量 有 所 下 降 , 只 要 提 供 覆 盖 范 围 . 系 统 仍 可 满 足 铁 路 但 该 运 输 的需 要 。 因 此 ,基 于 8 2.1的 无 线 网 络 可 满 足 列 车 0 1
乘务 员、 客和铁路工作人员对实 时上 网的要求 , 而提 旅 从 高铁路运 输的安全 性及效率 。
: :
, ■ T
I .
Tup● ̄ hgu .Q rhtT O l Vi
Uah tI DU
(N F B S )公 司黑 斯 廷 斯 分 公 司 管 辖 范 围 内设 计 了 3 5英 里 长 的 试 验 段 为 满 足 研 究 的 需 要 .设 置 了 一 系 列 的 入 口
点 8 2 1 入 1点见 图 2 0 : 1 3 。来自验段利 用详细的计 算机模型
和 模 拟 试 验 ,对 不 同速 度 列 车 环 境 下 8 2 a b g网络 0 1 / / 1






蠹 一 一

2= _ l
I舯 赫 _-

l、 静 4 、 、
一 。

适用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适用于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车 载 设 备
实时通信网络(冗余工业以太网或485其他网络)
数据库 服务器
通信 服务器
实时通信网络(冗余工业以太网)
轨道检测 弓网检测 动力学
终端
终端 检测终端
通信检测 信号检测 综合系统 终端 终端 终端
图1 系统总体结构
数据源 高速综合 检测列车
北京铁路局机房
GGSN
交换机
铁路GPRS 网络
BTS SGSN BSC
数据输入
数据处理
各运营商
BTS
骨干网
中国电信专线 中国联通专线
路由器+防火墙
数据传输
路由器+防火墙
公网通信服务器 TCP/UDP
铁路专网通信服务器
安全平台
地面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TCP/UDP
4.3 3G公网在系统中的应用实施 基于公网的实时数据传输网络
拓扑见图4。在车载端配置3G网络无 线通信模块,在地面数据分析处理中 心设置通信服务器(接入互联网专 线)。该网络使用相对简单,按照车 载端无线通信模块的配置采购相应的 SIM卡(本系统使用中国联通、中国 电信3G网络)。地面数据分析处理 中心互联网接入采用中国联通专线, 需要固定IP地址。
6 参考文献
[1] 贾志凯,韩激扬,吕赫. 动车组车 载信息车地间数据传输协议集的设 计[J].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 20(5):15-17
图4 基于公网的实时数据传输网络拓扑
责任编辑 陈晓云
2012年第1期 91
数据传输
铁通专线
数据输入
数据处理
公网通信服务器
路由器+防火墙
TCP/UDP
路由器+防火墙 铁路专网通信服务器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算法研究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算法研究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算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车辆交通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地面基础设施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同,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算法是该系统实现智能交通和交通管理的关键之一。

交通信息采集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车辆之间或车辆与地面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对交通状态、交通拥堵等重要信息的实时获取。

这些信息能够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径、提前规避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高效地采集交通信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算法和技术。

首先,传感器技术在交通信息采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利用车载传感器,可以收集到车辆速度、位置、加速度等基本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并通过地面基础设施进行接收和处理。

同时,还可以利用地面传感器监测路面交通状态和环境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车载传感器和地面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实现对交通信息的全面采集。

其次,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交通信息采集提供了便利。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

这样,车辆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周围的车辆,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

同时,通过与地面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也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交通管理中心,为交通管理提供支持。

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了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共享。

除了交通信息的采集,交通信息的分析算法也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采集到的交通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实现对交通状态的准确评估和预测。

这些评估和预测结果可以进一步用于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

首先,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交通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建立交通模型,预测交通拥堵状况和交通流量。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交通控制决策,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

其次,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可以挖掘交通数据中的隐藏规律和趋势。

一种用于动车组调试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及其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动车组调试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及其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动车组调试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及其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吕思宇,白伟光,孙洁,石学文,肖江涛,班树海,李晓天,张帅,卢思然
申请号:CN201711345843.5
申请日:20171215
公开号:CN108153837A
公开日:
201806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车组调试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包括:通过对调试阶段的全过程数据分类,包括:工艺数据、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并将其作为设备层的对象数据源,建立基于调试任务模式的任务索引;将设备层中的各种对象数据源,按照数据大小、数据采集时长、数据类型、未来数据用处和数据存储方式五类数据标准进行数据采集预处理,待完成数据采集预处理后,将第一次数据分类的结果上传并传输至上层的信息层,再与上层的信息层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根据数据用途和数据大小,将第一次数据分类的结果进行第二次数据分类,再将第二次数据分类的结果按照采集频率、采集触发条件、存储时间以及展现形态进行分类智能存储。

申请人: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东街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7
中国设备
工程
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2 (上)目前高速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的努力下,我国成为运营里程最长以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与不断升级的动车组研发平台、数字化调试平台以及高效的维护与管理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以及出厂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调试平台通过分阶段,分批次的建设,目前已取的显著的成果,工程师在数字化调试平台的辅助下可以对车型、任务、资源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维护及管理,并辅助工程师进行调试任务的下载、分配、记录和信息上传等工作。

然而,由于绝大部分试验数据需要依靠专门研发的工艺装备去采集获取;试验效率在取得阶段性提升后,又受制于相关工艺装备的工作性能及稳定性,因此,研究一套可以进一步提高调试效率的系统迫在眉睫。

随着高速动车组的生产制造逐渐步入正轨,车载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车主要设备工作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视,本文通过研究车载网络数据的采集技术,设计了车载网络数据远程无线传输系统,实现了调试任务远程制定、分配、监控、支持和分析。

1 系统概述
数字化无线调试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具备无线传输功能的车载网络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调试平台地面服务器、数字化调试平台以及车载数据展示平台。

车载网络数据采集装置通过车载无线传输网关(WTD)或者多功能车辆总线(MVB)采集到高速动车组整车数据后,将动车运行状态信息、安全信息等车载数据通过无线网传输至地面的服务器进行存储,服务器软件接收到应用数据后,一方面实时转发至数字化调试平台和数据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做数据的冗余备份,为后续建设列车大数据平台提供真实的数据和资源,见图1。

2 子系统的构成2.1 数据采集设备
车载网络数据采集装置接入高速动车组车载网络,通过WLAN 无线通讯模块对数据进行转发。

设备启动时无线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到调试厂房内数字化调试平台的无线AP 端,
连接建立后,将车载网络数据实时发送至数字化调试平台地面服务器。

为了实现设备便携化、可移动、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设备硬件接口进行了防水防尘处理;采用了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的航空插头;电源部分提供了交流220V 和110V 接口,同时还提供了可以维持设备2小时连续运行的移动电源,极大的扩展了设备的应用场景。

根据数据采集设备的功能划分,设备主要由电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机箱外部接口等四个部分组成。

(1)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提供ADC 采样电路,时钟电路,RJ45网络接口,双层DB9接口等外围部件,使用Zynq 系列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实时处理从列车总线采集到的报文信息。

为了增加可靠性,在发热量较大的芯片上方添加风扇辅助散热,并通过导热装置增加热量耗散,防止电路过热出现性能下降等问题。

(2)电源模块主要实现了电压的转换,将外接电源AC220V 或者DC110V 转换为电路板所需的12V 电压,电池电压为12V 可以直接进行供电,该模块还包含充电电路,可以在接入外接电源时为电池充电。

(3)机箱外部接口均由航空插头作为连接器,主要包括RJ45标准以太网接口、交流220V 接口、直流110V 接口
面向高速动车组静态调试的
车载数据无线采集系统的研究
赵建博1,孙晓东1,李彤2
(1.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11,2.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动车组调试作业中车载网络数据实时采集、远程地面服务器存储及转发数据进行研究,设计并生产了切实可行的满足前述功能、具备实际使用功效的服务软件及远程无线数据采集设备。

为数字化调试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提高了高速动车组的调试效率。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无线数据下载设备;远程服务
中图分类号:U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02(上)-0147-02
图1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148
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与技术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2 (上)
以及满足IEC61375标准的MVB 接口。

各接口外壳均与设备短接在一起,确保设备用电安全。

(4)WLAN 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标准的IEEE 802.11b/g/n 协议,支持WEP64/128、WPA/WPA2 PSK 数据安全标准。

无线模块支持5G 频段和2.4G 频段的切换,但考虑到信号需要穿透车厢厢体发送至厂内AP 端,使用穿透性较好的2.4G 频段更加实用和合理,2.4G 频段最大支持11Mbps 的速率,可以满足时延100ms 的应用需求。

为了更好的适应厂内的特殊应用环境,设备配置了增益为18dBi,极化方向为水平全向的船桨扁平型天线。

2.2 服务软件
服务软件部署在数字化调试平台地面服务器中,是车载数据和数字化调试平台的交互中心。

主要提供网络通信、车载网络数据分类存储、实时数据转发、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便于数字化调试平台随时访问获取车载网络数据。

根据功能的划分,数据服务软件由通讯协议管理模块、通讯模块、数据解析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通信协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中传输的数据通讯协议模型,模型中定义了不同协议的信号名称、长度、计算方法等信息,用户使用协议配置工具生成配置文件,软件启动时本模块自动读取配置文件,生成用于通讯的结构化数据,为软件提供通信数据解析依据。

通信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通信服务,通信模块与采集设备和数字调试平台建立TCP/IP 连接。

连接建立后,一方面实时转发由采集设备发送的车载数据,另一方面响应数字调试平台的查询请求,返回查询结果。

数据解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协议文件的定义进行拆分、计算和转化,形成方便查询和分类存储的数据结构。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接收的数据源码和解析后的结构化数据,原始数据存储周期为48小时,超过48小时的数据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抽样存储,成为历史数据。

服务软件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2.3 数据展示
高速动车组按照功能子系统划分,主要包括了列车基本信息、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客服系统等。

为了充分利用采集存储的车载网络数据,在数据管理系统之外设计了数据展示平台,通过数据列表、饼状图、波形图、柱状图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列车当前时间、车次、列车速度、牵引制动级位、高压回路部件状态、温度、空调系统状态、实时轴温、故障信息等内容。

为了实现丰富的展示界面,同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便携性,数据展示软件采用B/S 架构,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列车网络数据。

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与服务端建立连接,接收解析后的数据结构对象。

(2)使用HTML5构建列车外观界面,以展示各部件在列车的位置,并响应点击事件,切换对应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

(3)根据部件选择的结果,展示对应的数据,并进行更新,展示的形式包括表格、曲线、控件等。

数据展示软件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通信协议管理模块、列车模型展示模块、数据展示模块、通信模块。

通信协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数据协议模板文件的导入,并根据该模板形成模型树,用于数据的组织、分发和展示。

列车模型展示模块用于管理图形化的列车
组件,展示软件的主体由图形化的列车部件组成,列车部件图形可以随着数据的变化而产生颜色和状态的变化,使得数据的展示更加形象和直观。

此外,列车部件图形也可以响应用户的操作,切换数据展示区域的内容。

数据展示模块主要管理数据展示区的表格和图形控件,显示被选中部件的详细数据。

通讯模块主要负责和服务器进行通讯,以HTTP 的方式直接传递经过解析的结构化数据,既可以更快的处理数据的传输,也可以保证数据传输协议的可伸缩性。

3 结语
高速动车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作为数字化调试平台的一部分,丰富和扩展了数字化调试平台的应用场景,扩大了车载设备工作状态数据采集范围的可行性,减少了关联工艺装备的使用需求,提高了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生产调试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车载网络数据与实际试验操作的对比分析,避免了外接试验工装性能不稳定导致的测试数据不准确;避免调试工艺装备中途故障停机,造成调试试验中断、不能持续进行的问题。

使用该系统,工程师可以在多场景下了解车辆实时状态信息,多人协作完成车辆调试任务的制定、分配、监控、支持和分析,为高速动车组的安全生产调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崔转玲.动车组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D]. 兰州交通大学,2014.
[2]杜庆,单晟,唐国平,阳玲华.CRH2型高速动车组无线数据传输装置研制[J].机车电传动.2012,(04).
[3]Mo Z. Grey Predi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Machine-Electric Equipment Fault Based on Data Mining[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EEE, 2014:284-287.
图2 服务软件业务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