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主要流派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新批评、存在主义、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空间研究
英美新批评
1.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
2.传统的批评方式:传记式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式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社会式批评
3.韦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见”和“感觉谬见”
4.理查德(瑞恰兹)的实验和“细读”理论
5.“细读”的基础: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非指称性和指称性),语境(纵向&横向)——燕卜逊的“复义”
6.“细读”的基础(从创作论):艾略特的“逃避情感”说(诗人是催化剂)7.新批评的实践:布鲁克斯和沃伦的《理解诗歌》和《理解小说》
8.新批评对我们的启发:欣赏文学作品要抛开“作者的意图”;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复义”的,不要奢望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解。
9.新批评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术语:退特的“张力”(外延意义/字典意义VS 内涵意义,e.g.“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俄国形式主义
1.文学科学应该研究什么?(所反映的历史?作者思想?哲学蕴意?)文学是什么?(形象思维?虚构?)
2.什克洛夫斯基:艺术是可感觉的纯形式(VS文学是纯内容,如象征主义)3.形式如何“可感觉”?——陌生化
4.语言陌生化:实用语VS诗语——抒情文学的文学性生成机制(为什么外国诗歌难以欣赏?)
5.结构陌生化:本事VS情节——叙事文学的文学性生成机制(延宕、阻滞)6.艺术发展观:自律的艺术形式更替史(VS马克思主义文论……)
7.启示:欣赏文学作品,要学会欣赏“手法”,要明白一首诗为什么美,一本小说为什么传世,不只是因为它所写的内容“有意义”
解释学
1.三代解释学:传统(圣经、法学、文学);近代(施莱尔马赫——克服时间
距离、避免误解和重建作者的思想、狄尔泰——生命表现和移情、解释的循环);现代(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2.海德格尔:此在——筹划——理解地存在
3.理解从“此”出发(前理解)——对比老子的“涤除玄览”和庄子的“丧我”
4.阐释的循环是真理不断敞开的过程;文学阐释的循环是作品所暗示的存在的
可能性不断敞开的过程
5.伽达默尔:真前见(整体的历史传统)和假前见(功利和主观喜好);时间
距离过滤假前见
6.视域融合:“我”的视域和文本所暗示的历史的视域,各自超越向对方开放
7.效果历史:视域融合中,历史的流传物不再是一个客观对象;历史+对历史
的解释→作品+对作品的解释
精神分析批评
1.现代西方思想的两大趋势:反形而上学和反理性
2.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里比多
3.人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4.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
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5.梦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凝缩、移置、象征、二度润
色
6.文学是性本能得升华(梦与精神病)
7.文学批评与释梦:凝缩、移置、象征、二度润色——症候式批评(如哈姆雷
特的犹豫;唐晓芙的故事中断)
8.霍兰德:读者反应精神批评——阅读快感:读者的潜在愿望→社会可接受内
容;作品意义——作者的无意识和读者的无意识
9.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自远古以来世代累计的心理经验的沉淀,先验原型、先
天反应倾向),典型情境,反理性反意志
10.作为艺术家的个人和作为个人的艺术家——拒绝从作者的“情结”入手
11.文学作品的两种创作状态:心理的(取材于人的日常经验:爱情小说、家庭
小说、犯罪小说、社会小说、说教诗)和幻觉的(取材于集体无意识:《神曲》、《尼贝龙根》)
原型批评
1.理论来源:荣格和文化人类学(弗雷泽和列维·施特劳斯)——原型与神话;
不同国家和民族中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神话式的初民思想受到压制、掩饰、破坏(用梦和深度想象恢复)——神话是接近最深处心理结构的原始表现
2.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
仿、反讽;族类/程度VS环境+他人)
3.作为总体研究的原型批评:春夏秋冬类比神的一生与复活(出生、恋爱→历
险、胜利→受难、死亡→没有英雄)——喜剧、传奇、悲剧、反讽
4.应用实例:神话——普罗米修斯与鲧盗息壤(为人类受难的原型);反对死亡
(卡西尔)与“变形”——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5.应用实例:文学作品——《老人与海》(虚幻无益的自我求证)
6.整体文学观——反对新批评、反对细读
接受美学
1.背景——问题:文学史悖论。战后至60年代德国的内涵阐释批评(无视文学历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各种“影响”);精神史的文学史(非时间的文学艺术内聚力)
2.背景——超越:形式主义文论(注重美学和历时性)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作品生存——影响——作品的消费和作品自身)
3.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起点:形式主义的历时性加入共时性因素(同一时期作品,有的轰动,有的默默无闻,如巴金VS沈从文);区分文学事件和历史事件(反对将文学视作历史的被动反映)→文学本身是历史,但是要想办法不让这个“历史”和历史分离→接受:调和文学和历史的最好方式
4.期待视野:对新作品预备知识框架和理解结构;接受者预期——新作品提示——唤起读者的期待态度(直接唤起、通过类似标准、通过文学史上类似的作品、通过虚构和真实的对立)——期待视野不断改变
5.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审美距离——视野的变化(变化的多少决定作品的艺术特性)。重读经典的困难。作品也在决定接受者。
6.伊泽尔(作品)与姚斯(接受)的不同。借助罗曼-英伽登:意向性+客体对象——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自足性,如物质对象、数学)和纯意向性对象(不自足,部分客观存在+主体补充,如艺术品);图式化结构、未定点、具体化
7.伊泽尔:文学作品的艺术(文本)和审美(阅读)两极——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文本和具体化之间的某个地方
8.文本的“隐含读者”:阅读活动内在于文本的存在,实际阅读实现其一个方面9.艺术极——引导“隐含读者”的方法:“剧目”和策略/前景和背景——引起并预设文学交流活动的指令
10.审美极——实现“隐含读者”的方法:召唤结构——空白(情节等)、空缺(语
句的“虚幻图像”;“游移视点”)、否定性(思想空白)
11.阅读过程:游移视点——意象构建——回应先前的期待,形成新的期待——
重新解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