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作者姓名:杨训松
学校:淮南毛集中学
学科:数学
学段:初中
编号: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事件回顾:
今年四月,我上了一节初三数学校级公开课:《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一课时,以下先将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点整合——复习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得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得类型,解直角三角形得应用;第二部分是归类示例——通过三个类型三个例题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三部分是课时小结———总结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第四部分是课时作业———巩固本节所学。
原因分析:
“直角三角形”是初中阶段学生应了解的最重要的图形之一,对这一图形的目标要求,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性质,和有关线段、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和推理。在“过程和方法”上,要求学生体
验、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规律,能用方向、距离、角度、几何变换等进行刻画,能想象直角三角形的基本运动和变化,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从“实验—归纳——猜测——论证”的经历中感受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中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在已学习了锐角三角比的基本知识上,要求学生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则,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与方法习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虽然学生在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意识。但在碰到实际问题中,学生仅仅是套用“作图的模式”,而对于为什么要构造“直角三角形”,以及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来构造“直角三角形”,还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针对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方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问题,以实际问题中出现的一些关于“角度”的问题为主线,进行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复习。旨在学生能通过交流和讨论,学会用“构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意识,同时开放课堂,沟通书本与现实生活世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解决策略:
1、通过复习实际生活中的角度问题,使学生能利用已知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
2、形成“以锐角三角比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方法结构;
3、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取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希望通过3道由易到难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题目的展开讨论,培养学生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一道是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是希望通过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铺垫。接下来两道题目,我设计了相对比较复杂的条件,学生需要通过对复杂的已知条件的分析,构建出直角三角形,并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还有课堂小结,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的小结一方面归纳本课时的重点: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虽然我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合理设计了本课,但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的大脑看做“空瓶子”。我发现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往这些“空瓶子”里“灌输数学”,结果肯定会导致陷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所以是不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才能找出症结所在,让学生理解的更加到位。
2、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感觉像是整个课堂仅在我的掌握之中,每个环节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实际上却是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再加上我是急性子,看到学生一道题目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新方法的形成。其实我也忽视了,教学时相长的,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他们说不定就会想出出人意料的好方法来。
另外,这一节课对我的启发是很大的。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有一个主线,即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思路达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而且效果甚至会更好。因为只有“想学才学得好,只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才学的好”。因此,本人通过这次教学体会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针对教学目标整理思路,考虑到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出“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要真正给他们“做课堂主人”的机会。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有收获的,尤其是作为“引导学生在知识海洋里畅游”的教师,一个教学活动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挑战的开始……
总之,这一堂公开课,让我既收获了经验,又接受了教训,我想这些都将会是我今后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