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合金课件---第一章 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1000)

合集下载

轻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轻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2) θ"相是Cu原子在GP区中有序化后形成(也有人认为是GP区重排), 是Cu和Al混合交替层,有独立的晶体结构(Cu2Al5,正方结构), 与基体共格。
θ"相结构与基体已有差别,因此与GP相产生更大的共格应变(更与CuAl2相当(有人认为Cu2Al3.6),也是正方结构,与基体部分共格, 是该系合金中第一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产物。
Cu原子富集区(约含90%Cu);无独立的晶格结构(与基体的结构相同);与基体共 格,界面能小;形状可能是片状、球状和针状,主要取决于共格应变能(组元原子半径 差);是合金中能用X射线测出的原子偏聚区。
均匀固溶体
GP区(Cu原子富集)



G

P
G

P

球 形 G P 区
形成原因: G.P区的形核呈均匀分布,其形核率与晶体中非均匀分布的位 错无关,而完全依赖于淬火所保留下来的空位浓度(因为溶质原子可借助 于空位进行迁移)。凡是能增加空位浓度的因素均能促进G.P区的形成。 例如:固溶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则淬火后固溶体保留的空位就越多,
铝合金
强化元素:铜、镁、锌、锰、硅和稀土等
按铝合金所处相图的位置分类: 铝合金:形变铝合金、铸造铝合金
形变铝合金: 相图中D点以左的部分。该类铝合金加热 至固溶线FD以上时能形成单 相α固溶体,塑性好,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形变铝合金:相图中F点 以左的部分,组织为单相 固溶体,且其溶解度不随温度而变 化,无法进行热处理强化; 可热处理强化的形变铝合金: 相图中F和D之间的形变铝合金,固 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显著变 化,可进行热处理强化。 铸造铝合金:相图中D点以右的部分,有 共晶铝合金、亚共晶铝合金和过共晶铝合 金之分。

铝及铝合金PPT演示课件

铝及铝合金PPT演示课件
Fe、Si共存时,出现FeAl3和β(Si)相、α(Fe3SiAll2)及β(Fe2Si2Al9) 。 WFe>WSi,富Fe化合物α(Fe3SiAl12)。 WSi>WFe,富Si p(Fe2Si2),骨骼状α(Fe3SiAll2),枝条状α(Fe3SiAll2),粗针状 β(Fe2Si2Al9)。这些相又硬又脆,使铝的塑性急剧下降,后者尤为严重。
良好的低温性能、无低温脆性:在摄氏零度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其
强度和塑性提高。
高的导电性:位于银、铜、金之后。 高的导热性:热交换器。 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用于制作如仪表材料、电气设备的屏蔽材料,
易燃、易爆物的生产器材等。
低强度、高塑性:强度为 80MPa~130MPa, 延伸率30~50 % ,铝箔。 3
Al99.80 99.80 0.15 0.10 0.01 0.03 0.03 0.02
0.20
Al99.70 99.70 0.20 0.13 0.01 0.03 0.03 0.03
0.30
Al99.60 99.60 0.25 0.18 0.01 0.03 0.03 0.03
0.40
Al99.50 99.50 0.30 0.25 0.02 0.03 0.05 0.03
硅含量控制要求更严格,Fe:Si≥2~3。铝中铁硅比不当时,会引起纯铝 铸锭产生裂纹。
W(Fe+Si)小于0.65%时, WFe>WSi以减少铸锭开裂倾向。 W(Fe+Si)大于0.65%时,共晶数量增加,热裂纹易被共晶液体充填而愈合。所以 铁硅比的影响减小。
FeAl3、α、β相的电位比铝高,破坏了纯铝表面氧化膜的连续性,因而降低 了纯铝的耐蚀性,同时也降低了纯铝的导电性。

最新-高中化学 第1课时 铝 铝合金课件 鲁科版必修1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 第1课时 铝 铝合金课件 鲁科版必修1 精品
第一份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的为 H2,9Fe―→9H2
第二份与 NaOH 反应:即 Al 与 NaOH 反应产生 H2,
8Al―→12H2,故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9∶12=3∶4。
9.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 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 积比为 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是( B ) A.甲、乙中铝都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铁是 Fe 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因此铝箔包住 0.1 mol 的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出一
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C )
A.O2 和 H2 的混合气体 B.1.12 L 的 H2
C.大于 1.12 L 的 H2
5.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 H2,试判断下列 离子:Cu2+、Mg2+、Ba2+、H+、Ag+、SO23-、SO24-、 OH-、HCO- 3 、NO- 3 ,何种离子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 Al3+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生成[Al(OH)4]-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 解析 铝既能跟酸反应放出 H2,又能跟碱反应放出 H2,不同 的是前者生成 Al3+,后者生成[Al(OH)4]-,2Al+6H+==2Al3+ +3H2↑,2Al+2OH-+6H2O===2[Al(OH)4]-+3H2↑。当生成 Al3+时,说明溶液是酸性的,含有 H+,则 OH-、SO32-、HCO- 3 不能存在,NO- 3 也不能存在,因为 H+与
2.铝用来焊接钢轨是利用 A.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保护层

12-绪论轻合金PPT课件

12-绪论轻合金PPT课件

-
8
课程主要目的
高机动 高突防
表面瞬间升温 至 2000~3000C
高精度…
天线罩
耐高温 介电透波
耐烧蚀 隔热
承载 抗热震
轻质 抗侵蚀
抗激光及抗核加固
天线罩: 制约的瓶颈之一, 透波/防隔热/承载等多功能一体化部件
-
9
课程主要目的
航天飞行器
美 国: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 前苏联:一次性使用的载人飞船
使用环境: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应力、强腐蚀
轻质高强 高温耐蚀
-
2
课程主要目的
飞机机体材料
航空材料
发动机材料
机载设备材料
航天材料
运载火箭及导弹 (含火箭发动机)
航天飞行器材料
航天功能材料
运载火箭箭体 战略导弹弹头 火箭发动机
卫星及空间站 载人飞船 可重复飞行器
-
3
课程主要目的
战斗机的分类
歼11:仿自俄罗斯SU27系列, 歼11A仿自苏27,歼11B仿自 苏30,我国飞行员接触的第 一种三代战斗机。
True Strain
240
220 220℃
200
0.1
180
0.01
160
0.001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0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0.36
True Strain
True Stress (MPa)
True Stress (MPa)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轻合金课件

轻合金课件

3 光学性能 Al对光有很高的反射能力;
Al的反射能力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汽相沉积Al 膜的表面最光滑,反射能力最高;电解抛光表面的反射能 力比机加工表面的高;
大部分合金元素与杂质降低Al的反射能力,如99.99%Al 的反射能力约比99~ 99.5%的高2 ~5%,唯一例外的是 Mg,它提高Al反射能力; 阳极氧化膜使Al的反射能力下降5 ~10%, 但这种氧化 膜的反射能力不随时间而变,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阳 极氧化材料的反射能力比裸Al的高。
组织成分均匀性
组织致密性 夹杂、气孔等 晶体结构缺陷(点缺陷、位错) 结晶形态(非晶、纳米晶、准 晶等)
第一节 1XXX(纯铝)及铝合金化原理
1.1 1XXX系(纯铝) 一、基本特性 1825年由丹麦厄尔斯泰德(Oersted)发现;
1886年工业化熔盐电解法(Hall-Heroult法)问世; 蕴藏量占地壳质量的8.2%,为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
三、性能 1 力学性能 纯铝的性能取决于杂质含量、形态、大小和分布,Al 中的主要杂质是Fe和Si,是冶炼时由矿石遗传来的。增 加Fe和Si量,Al的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熔铸时使用 的铁制工具)
杂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与杂质含量和工艺条件有关, 并可参照相图理解。
Fe在Al中形成硬而脆的 针状FeAl3化合物。
工业高纯铝: L0(1A90)
L00(1A85)
99.9% 99.85%
用途:主要用于高纯铝的生产制造。
工业纯铝: L1(1070)
99.7%
L2(1060)
L3(1050) L4 (1040) L5 (1100)
99.6%
99.5% 99.3% 99%
Hale Waihona Puke 用途:用于电线、电缆、日用器皿及铝合金的生产制造。

铝及铝合金课件教学PPT

铝及铝合金课件教学PPT
按用途分类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01
02
铝及铝合金的牌号
铸造铝合金的牌号由3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主要合金元素,后两位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含量。
变形铝合金的牌号由1位数字和1位字母组成,数字表示主要合金元素(以265表示纯铝),字母表示加工状态(如F表示自由加工状态)。
铝的密度约为2.7g/cm³,铝合金的密度根据其成分和加工方法有所不同。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应力腐蚀
在电解质溶液中,铝及铝合金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材料腐蚀。
在应力和特定环境共同作用下,铝及铝合金发生脆性断裂。
03
02
01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机理
在铝及铝合金表面涂覆防腐蚀涂层,如油漆、清漆等,隔绝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涂层保护
在铝及铝合金表面电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如锌、铬等,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密度
铝的硬度较低,可通过热处理提高其硬度。
硬度
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电线、电缆等导电材料。
导电性
铝及铝合金的性能参数
04
CHAPTER
铝及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铝及铝合金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导致材料表面被破坏。
铝合金
铝及铝合金的定义
铝及铝合金的特性
铝的密度约为2.7g/cm³,仅为铁的1/3,具有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铝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
铝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铜,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等领域。
铝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密度小
延展性好
导电性好

轻合金材料简介

轻合金材料简介

轻合金材料简介
α+β钛合金
双态组织
轻合金材料简介
β相冷却时的转变 根据合金成分和冷却条件,加热到β相区的钛合金 可能发生下列转变:
β→α+β
β→α+TixMy β→α΄或α΄΄
β→ω
α΄:密排六方晶格,为六方马氏体 α΄΄:斜方晶格,为斜方马氏体 ω:亚稳定六方晶格
轻合金材料简介
亚稳β合金1000℃固溶处理,300℃等温析出的ω相组织 形貌,TEM(暗场)
从化学成分看,即有α稳定元素,又β有稳定元素;
从组织结构看,包含α和β两种固溶体;
从热处理方法看,即可以在退火状态下使用,又可在淬火、 时效状态下使用;
从力学性能看,即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又有较高的高温强 度,塑性也好。
轻合金材料简介
α+β钛合金
(a) Ti-6Al-4V
α+β层状组织
(b) Β-CEZ
轻合金材料简介
Cu原子富集区(约含90%Cu);无独立的晶格结构(与基体的结构相同);与基体共 格,界面能小;形状可能是片状、球状和针状,主要取决于共格应变能(组元原子半径 差);是合金中能用X射线测出的原子偏聚区。
均匀固溶体
GP区(Cu原子富集)
轻合金材料简介



G

球 形 G P 区
(5)改变合金的分解条件,第二相析出的情况可能发生改变。 ( 6)添加元素会对合金的析出条件和组织产生影响。
轻合金材料简介
Cu原子聚集区
位于Al(200) 面上的双层 Cu富集区 GP(II)
单层片状Cu 富集区
多层析出物θ"相
与基体半共 格的θ'相
Al-1.94%Cu合金在403K时效后析出物的高分辨图像 (a)6.0×102 s(b)6.0×104 (c)1.8×107(d)1.8×107(e)3.6×107

轻合金介绍

轻合金介绍

轻合金介绍铝合金一、铝合金的发展历史在历史上,先后有几种金属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进步。

首先得到应用的是金。

随后是铜,特别是青铜,几大文明发源地都先后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铜的发展历史有8000多年。

铁和锡也有5000多年。

另外还有铅和汞也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而人类到公元1825年才首次制得几毫克铝粉。

铝发现得晚,炼铝技术成熟得更晚。

无论是在人们发现的金属元素,还是作为一种结构材料,铝及其合金都是小字辈。

但是铝和铝合金的出现,却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文明,特别是航空航天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在1746年,波特(J. H. Pott)用明矾制得一种氧化物。

我们都知道明矾是铝和钾的复合硫酸盐。

把它在高温下灼烧分解,失去二氧化硫和水,再将氧化钾用水洗去就剩下氧化铝了。

当然那个时代的人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丰富的化学知识罢了。

当时其他的科学家,如法国的拉瓦锡(A. L. Lavoisier)认为,这是一种与氧结合很牢的未知金属的氧化物,用碳和其他还原剂都夺取不了它所结合的氧。

这样,就拉开了提炼单质铝的帷幕。

1807年,英国的戴维(H. Dary)用铂片做阳极,铁丝做阴极,用直流电电解熔融的钾碱与这种氧化物的混合物,结果只制得少量的合金。

戴维虽然没有成功地提炼出单质金属,但他坚信这种金属的存在,并命名为Aluminium,后来去掉第二个i,改称Aluminum,但有些国家仍称为Aluminium。

1825年3月,丹麦物理学家奥尔斯泰(Hans Christan Oersted)用钾汞齐还原无水氯化铝,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把得到的铝汞齐中的汞蒸馏掉,得到了几毫克的铝粉。

奥尔斯泰的报告中说,铝具有与锡相同的颜色和光泽。

1845年,德国化学家沃勒(Priedrich Wohler)也用钾还原氯化铝的方法得到了一些10~15mg的铝珠,并初步测定了它的密度、延展性和熔点等。

以上还只是在实验室中出于研究的目的少量制取铝。

轻合金课件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PPT学习教案

轻合金课件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PPT学习教案
27页
虽然Mg在Al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 低而迅 速减小 ,但由 于沉淀 相形核 困难, 核心少 ,沉淀 相尺寸 大,合 金时效 效果差 ; (Mg2Al3 )有沿晶沉淀倾向,由于其电位(- 1.1V) 比 固溶体低(-0.9V),在腐蚀介质 中起阳 极作用 ,易导 致合金 产生晶 间裂纹 及应力 腐蚀开 裂(SCC)倾向 。合金 优秀的 抗蚀性 只有在 相沿晶界和晶内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才 能显现 出来。
固溶体也不能完全分解,仍处于过饱和 状态, 组织不 稳定。
第16页/共27页
解决高Mg合金组织性能稳定性的途径 : 1 退火后进行大的冷变形(30-50%,增 加位错 密度或 相形核)并在200 ℃ 以上沉淀处理,促进 固溶体彻底分解和 相均匀分布 ; 2 降低Mg含量(<3%),加入适量能提高 强度和 再结晶 温度的 Mn和Cr,也 能避免 相沿晶沉淀,得到与高Mg合金相当的强 度,如 5454( 2.7Mg- 0.7Mn- 0.12Cr )合金 ,既有 Al-4Mg 合金的 强度, 又无SCC敏感 性。( 这种方 法要使 强度显 著提高 有困难 ); 合金冷变形后在室温发生“时效软 化”现 象,即 经过一 段时间 后强度 降低( 过程可 持续一 二十年 ),因 此冷变 形后应 进行低 温(120 -150 ℃ )稳定化处理。(对防止高Mg合金 相沿晶沉淀也有效。)
第20页/共27页
未加Sc,晶粒尺寸较大,晶内有 明显的枝晶组织
加Sc,晶粒尺寸细小,晶内没 有明显的枝晶组织
未加Sc;热轧态;部分再结晶 组织
加Sc;热轧态;保持热加工态 纤维状组织
第21页/共27页
三、熔铸工艺要点 1 减少合金的吸氢和氧化倾向 Mg 是合金的主要组元,由于Mg 的化学活性很强,加入Mg 增大合金的吸氢和氧化倾向。( 658 ℃时,H2 在Mg 中的溶解度是同温度下H2 在Al 中溶解度的92. 5 倍;Mg 是极易氧化的金属,且形成的氧化膜疏 松、多 孔,不 能阻止 Mg的 继续氧 化) 因此,为了减少合金在熔铸生产中 的吸氢 和氧化 倾向, 提高铸 锭的品 质,熔 铸时应 采取适 当的措 施。

轻合金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 ppt课件

轻合金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 ppt课件

❖ Westengen 在对1050合金 [ 0.25%(质量)Fe, 0.13%(质量)Si ] DC铸锭均匀化前后相的形成和 转变的研究工作中,又发现一新的 相, Westengen 将之表达为 相。
❖ 图34是其典型TEM形貌及[100]晶带轴的选区电 子衍射花样。
图34 相典型TEM形貌及[100]晶带轴选区电子衍射花样
❖ 杂质铁和硅在Al-Cu-Mn系合金中有时还可能形成 (FeMn)Al6相。
❖ 2. 3 3×××系和 4×××系中的多元化合 物
❖ 3×××系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锰,该系合金中的锰含量 在1.0%~1.6%,Fe、Si是主要杂质元素。
❖ Fe、Si元素含量对合金相和显微组织有很大影响,必须严格 控制其含量。
❖ 在4×××系合金中,Si是主要元素。
❖ 在部分4×××系合金中,也添加了Cu、Mg、Ni、Mn等 元素。
❖ 工业生产的4A01、4A13和4A17三个合金均含有 +Si共 晶体和 (Al5FeSi)相。
❖ 由于各合金中硅含量不同,其组织中的共晶体量也依次 (4A01、4A13和4A17) 递增。
图16 Al-Cu-Li 三元相图
图17 Al-Cu-Mg 三元相图
图18 Al-Cu-Zn 三元相图
图19 Al-Fe-Mn 三元相图
图20 Al-Fe-Cr 三元相图
图21 Al-Fe-Zn 三元相图
图22 Al-Mn-Mg 三元相图
图23 Al-Si-Mg 三元相图
图24 Al-Zn-Mg 三元相图
❖ 2. 5 6×××系和 7×××系中的化合物
❖ 6×××系合金包括Al-Mg-Si和Al-Mg-Si-Cu系合金。
❖ Al- Mg-Si-Cu系合金中铜含量在0.4%以下,主要强化相是 Mg2Si。

铝金属材料PPT课件

铝金属材料PPT课件
相变行为
铝及铝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 发生相变,如固溶处理、时效处理 等,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等 产生重要影响。
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常见合金元素
铜、镁、锌、硅等,可通过固溶强化、时效强化等方式提高铝合 金的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的作用机制
合金元素可以溶入铝基体形成固溶体,或者与铝形成化合物产生弥 散强化效果,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降低韧性。
组织缺陷的影响
铝合金中可能存在的组织缺陷如 气孔、夹杂等,会对材料的力学 性能、耐蚀性等产生不良影响。
04
铝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性能与冲击韧性
拉伸性能
铝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 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能够承受 较大的拉伸应力而不发生断裂。
冲击韧性
铝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能 够吸收大量能量,表现出较高的 冲击韧性,适用于承受冲击或碰 撞的场合。
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等复杂结构的施工。
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汽车制造
铝合金可用于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部件的制造,可减轻车身 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轨道交通
铝合金可用于制造地铁、轻轨、高铁等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车门、 座椅等,具有轻量化、节能环保等优点。
航空航天
铝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飞机机身、机翼、尾翼等部 件的制造,以及航天器的结构件、燃料箱等。
合金元素对组织的影响
不同合金元素的添加会改变铝合金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相组成 等,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加工性能等。
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晶粒大小的影响
晶粒细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 韧性,改善加工性能;而晶粒粗
化则可能导致材料脆性增加。
相组成的影响

铝及其合金素材ppt课件

铝及其合金素材ppt课件

铝合金门窗 锈腐蚀现象
生生锈腐蚀
8
设疑一?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铝比铁活泼,但铝为什么却不 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铝的表面有一层 氧化物保护膜?
9
压力锅使用说明
压力锅的保养:使用压力锅后应将食 物及时取出;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 擦干,以免残留的食物尤其是酸碱性 物质腐蚀锅体;清洗压力锅宜用热清 水或热清水加洗洁剂,不要用钢丝等 磨损性大的东西擦洗。
29
H++AlO2-+H2O
Al(OH)3
Al3+ + 3OH-
以AlCl3 为原料: 视频
加强碱:
AlCl3 +3NaOH =Al(OH)3↓+3 NaCl
Al(OH)3+NaOH = NaAlO2 + 2H2O
√ 总: AlCl3+4NaOH = NaAlO2 + 3NaCl+2H2O 加弱碱: Al Cl3+ 3NH3·H2O = Al(OH)3 ↓+ 3 NH4 Cl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摄取的铝量绝不会超过这
个量,但是,经常喝铝盐净化过的水,吃含铝盐的食物,如
油条、粉丝、凉粉、油饼、易位罐装的软饮料等,或是经常
食用铝制炊具炒出的饭莱,都会使人的摄铝量增加,从而影
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17
Al(OH)3的应用 净水剂
明矾 KAl(SO4)2·12H2O
易无 溶色 于晶 水体
复盐:由 两种或两 种以上阳 离子和一 种阴离子 组成的盐
水中完全电离:
KAl(SO4)2 = K++ Al3+ + 2SO42-

铝合金(非常经典) PPT

铝合金(非常经典) PPT
• 在硫酸、盐酸、碱、盐中不稳定。
4、特点
• 质量轻 • 优秀的导电、传热和塑性变形性能 • 在大气中有良好的耐蚀性 • 强度低不适于作结构材料
二、铝的合金化
• 合金化原理主要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
• 固溶强化:元素溶解度大,与Al原子直径差大,例如Mg 和Mn
• 时效强化:所加元素或形成的中间相,高温时在Al中有较 大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急剧变小。
T1- 从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和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2- 从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冷加工和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3- 固溶处理、冷加工和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4- 固溶处理,自然时效到基本稳定的状态 T5- 从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T6-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到强度最高的状态 T7-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到过时效状态(稳定化处理的状态) T8- 固溶处理后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T9-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然后冷加工的状态 T10-从高温成形工序冷却,然后冷加工并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σb=420~60MPa,σ0.2=280~300MPa,δ=15~17%。
耐蚀性低 有晶间腐蚀现象,应力腐蚀(SCC)倾向小。
焊接性不好 主要用于以铆钉、螺栓、点焊为连接手段的结 构中。
可热处理强化
AlZnMg合金相图
2、硬铝的组织
在AlCuMg三元系合金相图铝角附近,按 Mg含量增加,依次可能出现以下四个相:
TX51-通过拉伸消除应力的状态 TX52 - 通过压缩消除应力的状态 TX54 - 通过拉伸和压缩相结合的方法消除应力的状态
第二节 变形铝合金
简单地说:
硬铝 超硬铝 锻铝 防锈铝
综合机械性能好(不耐蚀) 室温强度最高 热塑性好 耐蚀性好,易成形,焊接性好(强度低)

【课件】合金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合金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练习
3、向集满 CO2 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 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 应有 ABC ( 填字母 ) 。 A. B. C. D.
4、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5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2)化学性质 取两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粉末,分别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你看到什么现象?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Al2O3 + 6HCl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金属氧化物。
五、新型合金
(1)储氢合金 Ti- Fe La-Ni 室温下吸收氢气速度快,放出氢气快
(2)钛合金 (3)耐热合金 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电子工业 (4)形状记忆合金 (5)泡沫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 定温度时,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 泡沫合金:密度小、隔热性能好、隔音性能好, 能够吸收电磁波,常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
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所以可作净水剂。
明矾(KAl(SO4)2•12H2O) 净水的原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Al(OH)3胶体,它凝聚 水中的悬浮物,吸附色素,使水澄清。 (2)化学性质 ①氢氧化铝的两性 氢氧化铝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HCl溶液 NaOH溶液
现象 沉淀消失 沉淀消失
结论 Al(OH)3 能和酸反应 Al(OH)3能和碱反应
2、铝与酸反应
【实验3-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盐酸, 再向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铝片。观察现象。 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与Al不形成化合物,过 剩的Si呈游离态存在。
注:
1) Fe与Si总是同时存在,因此 Fe和Si在工业纯铝中基 本呈三元化合物存在,出现FeAl3或游离Si的机会很少;
2) 当Fe>Si时形成富Fe的化合物 (Al12Fe3Si),而 Si>Fe时形成富Si的化合物 (Al9Fe2Si2)。二者都是脆性 化合物,但 相呈骨架状或团块状,而 相呈粗大的针状, 故后者对塑性的危害更大。
一、分类
按结构或组成,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 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大类。
按用途,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两大类,前 者以要求力学性能指标为主,用于制造以受力为主的构 件,根据用途不同也要求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耐蚀、 耐温等;后者则利用材料特有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完成特 定的功能,如能量转换、储存、输送等,同样,根据使 用场合不同也要求一定的力学性能,如强度、耐磨等。
有吸音性(室内装饰材料,配制阻尼合金);
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仪表材料、屏蔽材料); 强度低,不适于作结构材料(退火态
b=80~100MPa;
硬化态 b=150 ~ 180MPa,但 =1 ~ 1.5%,已变
脆)。
二、分类
纯铝按纯度可分为: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和工业纯铝 高纯铝: L05 99.999%
5 工艺性能 1)铸造
Al结晶的宏观铸造组织符合常规:表面细晶区、中间柱 状晶区、中心粗大等轴区,连铸时,柱状晶往往弯曲。
由三个晶区的铸锭
连铸铸锭
铸造过程中的冷却会在铸锭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轻 者引起铸锭变形,重者引起裂纹。Fe/Si含量比对铸造时 的裂纹倾向有很大影响。
曲线左上方(Fe/Si值大), 裂纹倾向小
1XXX 2XXX
纯铝(铝含量不小于99.00%),L1、L2等 Al-Cu(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LY 硬铝 LD锻铝
3XXX
4XXX 5XXX 6XXX 7XXX
Al-Mn(以Mn为主要合金元素),LF 防锈铝
Al-Si(以Si为主要合金元素), ZL 铸铝 Al-Mg(以Mg为主要合金元素),LF 防锈铝 Al-Mg-Si(以Mg和Si为主要合金元素) Al-Zn(以Zn为主要合金元素), LC 超硬铝
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主 讲
东北大学
何立子
EPM重点实验室
绪言
材料是人类用以制造 用于生活和生产物品的物质,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物 质基础与先导。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把信息、 能源和材料誉为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20世纪80年代, 又把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列为高新技术革 命的重要标志。事实上,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反 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水平。如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光纤通信 为代表的通信技术、以磁共振和磁悬浮技术为代表的超 导技术、以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技术 等等,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新材料和新 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前提。
2)塑性变形
纯Al的塑性很高,无需加热便能很好地成形。室温时变 形量达70 ~ 80%时,硬化也很小,变形量再增大,硬化 程度急剧升高。
加 工 硬 化 曲 线
3)热处理
纯Al的热处理是指不同温度(低温和高温)的退火。 高温退火(完全退火):处于再结晶阶段,又称再 结晶退火。工业纯铝的再结晶与纯度有关,大部分元 素都提高再结晶温度,但Mn、Cr、Fe、Zr最明显。 元素对再结晶过程的影响体现在: 溶入时提高基体的再结晶温度; 以第二相弥散析出时阻碍晶粒长大。
注:
1 Zn、Cu、Mg和Si四种元素与Al形成二元(CuAl2、 Mg2Si、MgZn2)和三元(Al2CuMg、Al2Mg3Zn3)化合 物,在Al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剧烈地减少,能通 过热处理强化,称为热处理强化型Al合金 ; 2 Al-Mg、Al-Si、Al-Mn二元合金,加入的合金元 素虽然也有明显的溶解度变化,但热处理强化效果不大, 只能以退火或冷作硬化态应用,称为热处理不强化型Al 合金 ; 3 Cr、Mn、Zr等元素的溶解度虽小,但对合金的耐热 和耐蚀性改善有明显作用,因为这些过渡族元素能明显 地抑制再结晶和细化晶粒 。
根据具体应用领域,材料可分为机械工程材料、航空 航天材料、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化工材料、能源材料等(有一定的任意性)。 金属材料又分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
二、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材料的性能由材料的组织决定,而材料的组织又由材 料的化学成分、成形工艺、热处理工艺决定。
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凝固组织,成分分布及相结构 形成倾向的首要因素,不同成分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凝固 特性(可根据相图进行预测)。 材料的成分确定后,其组织由成形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决定。如
织构导致性能各向异性,进而导致深冲件出现制耳。
工业纯Al的织构除与成形和退火工艺有关外,还受Fe/Si 值的影响,当Fe/Si > 2~3时才有利于冲压。
1.2 铝合金的合金化与时效硬化
一、铝合金的合金化原理 Al合金的强化是以Al与合金元素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变化为基础的。 元 素 Zn Ag Mg Ge Cu Li Mn Si Ti 温 度 443 566 450 424 548 600 658 577 665 极限溶解度 70 56.6 17.4 7.2 5.65 4.2 1.82 1.65 1.3 Ag、Ge、Li、Ti 的极限溶解度虽 大,但由于是稀 贵金属,不易大 量加入(近年已 开发出Al-Li系 合金),因此形 成以下几大系列 合金:
组织成分均匀性
组织致密性 夹杂、气孔等 晶体结构缺陷(点缺陷、位错) 结晶形态(非晶、纳米晶、准 晶等)
第一章 1XXX(纯铝)及铝合金化原理
1.1 1XXX系(纯铝) 一、基本特性 1825年由丹麦厄尔斯泰德(Oersted)发现;
1886年工业化熔盐电解法(Hall-Heroult法)问世; 蕴藏量占地壳质量的8.2%,为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
8XXX
9XXX
以其它元素为主要合金元素(如Al-Li)
备用合金组
1XXX系纯铝中铝的质量分数不小于99.00%,最后两位数字 表示最低低铝百分含量。如1050合金就表示铝含量不 小于99.50%。 其他合金系列牌号的最后两位数字没有特殊的意义,仅用 来区分同一组中不同的铝合金。牌号中第2位的英文字 母表示原始合金的改型情况,如果第二位字母是A,则 表示为原始合金;如果是B-Y 中的一个字母,则表示 为原始合金的改型合金。如2A12 为原始铝铜合金, 2B12 为其改型合金。 铸造有色合金牌号由“Z”和基体金属的化学元素符号、主 要合金元素符号以及表明合金化元素名义百分含量的 数字组成。对杂质含量要求严、性能要求高的优质合 金,在牌号后面标注大写字母“A”表示“优质”。的反射能力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汽相沉积Al 膜的表面最光滑,反射能力最高;电解抛光表面的反射能 力比机加工表面的高;
大部分合金元素与杂质降低Al的反射能力,如99.99%Al 的反射能力约比99~ 99.5%的高2 ~5%,唯一例外的是 Mg,它提高Al反射能力; 阳极氧化膜使Al的反射能力下降5 ~10%, 但这种氧化 膜的反射能力不随时间而变,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阳 极氧化材料的反射能力比裸Al的高。
低温退火(去应力退火):处于恢复阶段,大部分晶粒 保持原状,但晶格歪扭消除,亚晶界位错形成有序排列。 利用恢复可生产状态处于冷加工与再结晶退火之间的材 料。首先使材料发生超过需要的冷变形,然后加热使之发 生恢复,恢复期间的位错重新排列,使材料的塑性比同样 强度的材料好得多,进而可获得性能优于仅进行冷加工的 材料。 4)织构
2 电性能
Al的导电性取决于杂质含量和存在形态,随杂质含量增 加,导电性下降,杂质固溶时的影响比以第二相存在时的 影响大约一个量级。如 高纯Al(99.995%)的电导率为65 ~ 66%IACS(国际 退火Cu标准);
导体Al(EC)的电导率为62%IACS;
工业纯Al(99 ~ 99.5%)的电导率为60~ 61%IACS; 经固溶与淬火处理的工业纯Al的电导率比退火、固溶相 沉淀材料的要低百分之几IACS。 在导体Al中,Ti、V是常见杂质并使电导率大大降低, 加入B可使它们以硼化物形式从固溶体中析出,改善导电 性。此外,加入RE也能改善导电性。
L04
L03(1A99) L02(1A97) L01(1A93)
99.996%
99.99% 99.97% 99.93%
用途:主要用于科研、化学工业及其它特殊用途。 工艺性能:与工业纯铝截然不同,主要体现在再结晶 温度降低到16℃左右(纯度达99.999 ~ 99.9992%时,再 结晶温度已降到-35 ~ -60℃,这会引起晶粒的极端粗 大,给铸锭、加工带来许多困难。
工业高纯铝: L0(1A90)
L00(1A85)
99.9% 99.85%
用途:主要用于高纯铝的生产制造。
工业纯铝: L1(1070)
99.7%
L2(1060)
L3(1050) L4 (1040) L5 (1100)
99.6%
99.5% 99.3% 99%
用途:用于电线、电缆、日用器皿及铝合金的生产制造。
凝固成形(铸造)工艺(冷却方式、施加外场、变质 处理) 塑性成形工艺(成形方法、温度、速度、变形程度等) 热处理工艺(处理方法、温度、时间等)
组织: 宏观组织(晶粒形态与尺寸)
控制手段:
化学成分 凝固工艺
微观组织(亚晶界、枝晶间距、 次生相) 强化相的形态、大小和分布 相结构 性能
塑性成形工艺
热处理工艺
三、性能 1 力学性能 纯铝的性能取决于杂质含量、形态、大小和分布,Al 中的主要杂质是Fe和Si,是冶炼时由矿石遗传来的。增 加Fe和Si量,Al的强度升高,塑性下降。(熔铸时使用 的铁制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