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永安一中三任校长的题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期间永安一中三任校长的题词

永安一中的创办直接与抗战有关,至今已有77周年了。近几年,我研究永安的抗战文化,收集到当年三位校长的题词,以为值得说一说,也借以缅怀他们。

1938年4月,迫于日军威胁和建设新福建的需要,省政府由福州迁往永安,随迁的是一系列的机关单位及其家属。为了解决随迁子女的就读问题,省教育厅决定在驻地吉山创办省立永安初中。这件事得到地方长老的支持,发动群众促成,腾出一个大院(院名东方月)作为校址。经过一番修缮,1938年秋季招生开学,首届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初二、初三转学生各1个班,共119人。教育厅督学林天兰出任校长,教师大部分由附近的教育厅职员兼任。省主席陈仪重视战时教育,一年内两次到学校视察。1941年首届初中生毕业,在后山增设高中部,学校更名为省立永安中学,到抗战胜利,这里只有两届高中毕业生,却培养出田昭武、黎念之、黄海等一大批人才。那个时期,物质条件极其艰苦,学生的刻苦勤奋却是出了名的,称之为“水碓精神”。那是因为,学校临河,河边一个水碓,水声哗哗,水车一刻不停地旋转,木杵声声,低头舂谷;无论冬夏,每天清晨,总有许多学生,在这诗情画意的河边,或坐或立,捧着书本诵读。

校长是学校的引领者。我有幸见到抗战时期永安中学先后三任校长的墨宝。今天,透过那些词句,我们还可以探视当年的教育思想。

“学无止境”,这是首任校长林天兰题写的。他1939年2月调浙江大学工作,他创作的校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殷勤的听讲,真挚的联欢,充满着无穷的趣味,不断向科学去钻研。敦品强躯干,励志济险艰。”

廖祖刚1939年2月至1943年2月在任,这幅作品是他1942年7月给吴仲廉同学的毕业赠言。内容是“知识上的理想要向真处走,行为上的理想要向善处走,感情上的理想要向美处走。”

徐叙贤1943年2月至1945年8月任校长。1944年春,张可珍老师申请调

往福州,当时他正带着高三,徐校长让他坚持到学生毕业再走,他欣然答应。这一份是徐叙贤给张老师的临别赠诗:“巨木埋根数百年,蔚然苍翠上参天。不归宫阙充梁栋,也作龙舟济大川。”另外,徐叙贤在《1945届毕业班纪念册序言》写道:“第一学问之道,贵在细密有恒。有时需要看得远,能远,才能伸展得开,才能做尽瘁国事的准备;有时也需从近处着眼,能近,才能适应得妥善,才能努力于现实环境的改造。再要点滴不放松,时刻不懈怠;进一寸就应有一尺的打算,得一分就应有十分的考量;其间绝没有什么捷径也没有什么心理上的自恃。有劳必有获,不息则可久,幸致的事最多是可遇而不可谋的。”

抗战胜利后,省政府机关陆续迁回福州,永安中学迁入城区,与永安初中合并,成为永安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